UID607733
威望73
金钱216852
交易诚信度0
主题59
帖子3936
注册时间2009-7-3
最后登录2015-6-28
特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9-7-3
|

楼主 |
发表于 2012-3-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了解或接触到有关音响一些事的,对老一辈们充满了非常敬佩。
一例:做好高端电容话筒,离不开铜膜,需要非常薄,比金箔难敲好。已故去的一位上海老人敲出我国最薄的,很遗憾极其精致的手艺失传了。曾经跟那位老人学习过的另一位前辈对我讲,要达到那种水平的手艺,需要先达到一种高度的心的境界。传奇。
遗憾,不了解您说的两处北京建声经典建筑。相信,差不了。
或许只在材料方面会存在一点不足。
录音棚或音乐厅是否需要煲?估计,大多数应该。
需要煲的原因,相信在于磨合,即录音师、录音系统、建声环境三要素的耦合过程。
不少从事录音者会熟练使用系统,但多有或不了解建声、或不懂产品技术的情况,煲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从建声用的材料看,时间对性能的影响是无益的。
兼具了电声、电子和建声技术能力,就没必要煲。那种人才极难觅,确实有。
优秀的好作品,应该是设计出来,不需要煲。
类似的是,音箱是否需要煲?
个人认识是,设计到位了的,没必要。
否则,市场将会出现二手比新货更贵的行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