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6617
威望4240
金钱577098
交易诚信度10
主题189
帖子8827
注册时间2003-4-22
QQ
最后登录2025-4-6
版主


交易诚信度10
注册时间2003-4-22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尉 于 2011-11-7 19:13 编辑
继续2
全频的结果和单测低频的结果吻合,VS260在60HZ以上的表现(在我的房间里)还是可以接受的,算是比较平,但在60HZ以下由于驻波的加强,有了巨大的隆起。混响时间是0.6秒左右,可以凑合过关,当然更小一些会更好。
我是很震惊这个结果的,因为之前还一直觉得VS260低频不够,买了一个炮来补充,却没想到驻波已经这么大了,加上炮的话60HZ以下不得隆上天去呀。但这如何解释我之前的听感呢?接下来的日子我自己做了很多听音的测试,最终也算是找到了一个比较信服的解释。
首先就是XTZ的这个分析结果是正确的。我听了一些低频比较密集的曲子,比如‘中国鼓诗’,在连续的强烈大鼓敲击下,驻波是很容易感觉出来的,就是‘嗡’的声音。
其次就是为什么我之前没有感觉到,甚至还觉得低频量感不足。我的解释是,原因有两个,第一,必须承认自己的听音经验不够,换句话说,对什么是正确的低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感性认识;第二,我之前听的音乐也有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发现,假如一首曲子里低频的出现不是连续的,比如蔡琴的‘渡口’和‘偶然’,渡口开始有两段大鼓,‘偶然’开头有一段钢琴的重击声,用这两首歌来测试的话,很容易走偏,因为我并不知道正确的大鼓和钢琴重击该是什么样子,因此驻波甚至能给我带来‘震撼’的假象。
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只听一声手枪响,然后不断加大低频的力度(比如增加炮的低频音量),最终会到一个点你能听出来手枪的声音不对了,因为已经变成炮声了。但在这之前的各个点上,你可能都会觉得‘这也不错呀,挺有力度的’。如果以不连续的低频来测试,由于初学者并没有对真实的枪声有真切的感受,因此除非变态到夸张,初学者都会觉得挺好的。但如果有经验的人来听,可能早就听出不对了。
因此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听音经验匮乏,是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耳朵的,以测试低频为例,就应该用连续的低频来测试,这时候驻波的效果很明显,耳膜可以感受到‘嗡嗡嗡’的连续驻波,很不舒服。如果曲子都是中高频,突然就敲击了一下定音鼓,即使有‘嗡’,由于持续较短,很难让你感觉到不舒服,反而会觉得’好震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