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8939
威望135
金钱19626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5
帖子181
注册时间2001-11-21
最后登录2020-3-10
超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1-11-21
|

楼主 |
发表于 2002-10-3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力推荐给弟兄们: 音箱摆位大法密录[文章]
TR: 此文全是实际的专业摆法, 跟一般时下凭空想象的文章不同, 超强力推荐. 我整理了一下,也将图片上传, 供兄弟们修练…….哈哈
AV摆位**** from SIS
先做好两只喇叭,五只喇叭的摆位好声就不远了, 所以我们摆位从基本的两声道开始说起. 两声道的摆位方式五花八门, 有人说摆位八法,有人说摆位十术, 各有各的理论,当然也有些实际上并不理想, 以下我把最常见的三种摆位方式提出来给大家参考.
1.正三角聆听摆位法
(两喇叭与人耳呈正三角型)
方式:
a.最重要的是将二个喇叭与聆听位置三点距离成一个正三角形。
b.再来是喇叭的发声面要面向人耳,且高音单体跟人耳位置等高(可选适合脚架来达成)。
c.再来是有人认为喇叭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m以上)与侧墙(至少0.5m以上)。
在我的经验和关念来看,这跟空间大小和吸音处理有密切关系,所以可当参考就好。
d.最后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画大些。
效果:
这就是录音室称的NEAR FIELD MONITING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喇叭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喇叭走向透明度高,典雅细腻时也很能表现出喇叭得特质许多录音师喜欢用此法、还有老音响前辈也爱用此法(国外)是DYNAUDIO建议摆法、询问Genelec和很多喇叭厂后也是建议采用此法。
2.三一七摆位法
[IMG]http://us.f1.yahoofs.com/users/c823f890/bc/%94[%ce%bb/317.jpg?bcj1259A2L4rZ9lH[/IMG]
方式:
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3),喇叭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1),二喇叭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7)。喇叭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
据说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这是音响论坛的推荐方式,刘汉盛先生强力推荐 ,而声音好不好见人见志,不少朋友试过,不过后来换了方式。
3.三三一摆位法
[IMG]http://us.f1.yahoofs.com/users/c823f890/bc/%94[%ce%bb/331.jpg?bcj1259ARb2X8WH4[/IMG]
方法:
顾名思义:
a.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3)
b.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3)
c.喇叭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1)
喇叭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
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例如1:1.25:1.6或1:1.6:2.5)。它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喇叭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美国TAS杂志总编喜用此法。
三.多声道的摆位方式和喇叭选择
多声道主要目前用途有AV/Home Theater的多声道电影鉴听和DTS-CD,DVD-Audio,SACD等多声道音乐的聆听.
其中,多声道音乐(Multi Channel Music) 的要求又比电影为高, 因为电影大多注重在剧情和画面上,而音乐聆听时, 一些缺点会容易被发现,所以能对应多声道音乐, 电影自然不成问题要对应最标准且两者兼备的理想摆位方式, 也有标准的"ITU-R"摆位法, 这是国际电讯标准协会的发表, 全名是 " ITU-R BS.775-1"
Title是"Multi-channel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accompanying picture" 能让SACD和DVD-Audio发挥全力, 很多人听不出此两者优异常常是空间摆位就没弄好.
方式如下:
a.各声道最好采一样的喇叭 (一模一样最好,否则至少单体相同,音域越广越好)
b.各声道至人耳距离相等, L,R之间延中心线打开约60度(要有内投射角,让喇叭正面朝人) 也就是说L,C,R之间到人距离相等,各隔约30度 (Center在正前方)
Center跟左右环绕打开各约100-120度.
c.高音单体要对准人耳(有超高音单体的话就改为超高音对人耳)
在同一水平面上, 一样选适当高度脚架来达成(您可先量自己坐下后耳高离地?)
d.环绕可略高,但仰角不得大于15度 ,中央声道亦同,如为横置俯角不要大于15度. 见附图ITU-R a & ITU-R c两张:
[IMG]http://us.f1.yahoofs.com/users/c823f890/bc/%94[%ce%bb/ROUND.jpg?bcj1259A2k5vthgD[/IMG]
[IMG]http://us.f1.yahoofs.com/users/c823f890/bc/%94[%ce%bb/15.jpg?bcj1259A7PH5Kk2p[/IMG]
1.ITU-R本来的设计中心思想就跟两声道的鉴听不谋而合:
"提供最传真,自然真实而细腻的声响", 所以使用ITU-R其实是可兼顾两声道的, 且和最标准的正三角型摆位法完全兼容.
2.是的ITU-R BS.775-1本来就符合多声道电影需求, 您去www.dts.com看看最早的DTS规范, 就是如同ITU-R一样,各喇叭至人距离相等. 画同心圆,采用全部一模一样的喇叭, 环绕延中心线开约120度, 如此一来是最自然的环绕声, 且环境影响最小, DVD-Audio,SACD的录音/混音鉴听也都采用此方式, 不过由于摆位上比较费功夫, 所以各厂环绕扩大机/处理器都有设置了Center channel和Sourround的Delay 说穿了,就是为了仿真各声道至人耳距离相等, 但跟真实摆位就差多了.
THX Ultra 2 摆位方式
[IMG]http://us.f1.yahoofs.com/users/c823f890/bc/%94[%ce%bb/THX.jpg?bcj1259Ag2LVo0eW[/IMG]
TR: 我喜欢THX Ultra 2的方式, 如果侧环绕扩散性强, 能获得更强烈的环绕包围感,也比较适合长方形空间的摆位, 让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扩散到音场. [IMG][IMG]http://cn.photos.yahoo.com/bc/wc_sh/vwp?.dir=/%bc%d2%cd%a5%d3%b0%d4%ba&.dnm=1.jpg&.src=ph&.view=t&.hires=t[IMG][/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