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4006|回复: 198

寻找心中的黄河

[复制链接]

2

主题

252

帖子

9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2-26
发表于 2004-3-9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黄河钢琴协奏曲,改编自《黄河大合唱》。
它诞生于那个特殊的年代,正值文艺界万马齐喑,几乎举国上下所有的艺术家集中优势兵力去搞那几部作品,在《黄河》里也倾注了无数心力,以致于作品无论从其思想性、政治性还是艺术性上讲,都是出类拔萃的。
它没有全盘西化地按纯粹意义上的西洋协奏曲创作,而是别出心裁地采用协奏曲的部分创作手段,为《黄河大合唱》剪了个板儿寸,喷了点儿香水,穿了套西服,打了条领带,然后套上双老头儿鞋,就此粉墨登场。
经过美容的《黄河大合唱》,乐曲更加生动,更加富有表现力,给听众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它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的土壤,是土生土长而用洋酒浇灌出的中国协奏曲,却也开鲜花、结硕果,树立了中药西吃、洋为中用的典范,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正如MK版所言,有四个乐章黄河钢琴协奏曲真是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东西,但这个混血儿却有了杂交优势,称为协奏曲,却不依常理,而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最终修成正果,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倒也算乐林奇事。
在乐曲终曲时揉进东方红和国际歌是秉承江老太太之意,虽后人多对在乐曲结尾揉进东方红颇有微词。但窃以为反对者之意可能在政治上和感情上的因素多一些,这个部分决非一无是处,甚至是天才的创意,简直可以算是一个点睛之笔,试想在这段高潮中,除了东方红还有什么乐段能表现出那种力拔山河、摧枯拉朽般的气势,还有什么能表现出这么戏剧性的效果,而且以它在全国的知名度,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就如同老柴在他的一八一二中引入马赛曲一般。如我是作曲者,在寻遍各种题材后,忽然有人送来这包作料,我简直会欣喜若狂,正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已入我怀中”的感受,妙不可言啊。怪不得江老太太早年能憩身文艺界,果然并非浪得虚名。
正当大运动如火如荼时,这创世纪的作品出炉了。
在不谙世事之时,就有幸看到了由殷承宗领衔主奏、中央乐团协奏的演出,虽然是在电视里,但已深深为其折服,现在那么喜欢音乐,回想起来,《黄河》真是功不可没。
要说老殷的演绎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看过演出的人绝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烧友都说霍洛维茨的演奏有如排山倒海,难有其匹。而老殷的演奏则势如破木,其演出台型更是豪情万丈,不仅随着乐曲的进行而坚毅果敢地点头哈腰,他那坐着的伟岸身躯也常随着节奏跃动起来,与乐坛的“体操王子”小泽征尔可称一时瑜亮,如能搞到当年的发烧录音,以烧友的金耳朵,当能听出坐椅在老殷臀下的呻吟之声(与闺房中的绝不相同),琴键在老殷肥硕的十指极速而强有力地敲击下放声高歌,也施展出了浑身解数,听说那架钢琴在经历那次筋疲力尽的演出后便大休(修)去了。又传国内最著名的钢琴厂特地聘请名师,选重料专为其量身订做了一架结实无比的钢琴,然经老殷多年磨练,琴键上指迹殷然,有如少林寺武僧练功房的地面云云……
老殷的演奏固然动人心魄,难得是整个乐队的演奏亦是出尽风头,与老殷配合得水乳交融,整个演出场面宏大,气势惊人,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听得人快感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保卫黄河段,从那铿锵有力的演出中,我们分明听到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到结尾喻示在老毛领导下取得胜利的东方红旋律出现,更是高潮中的高潮,每次听完都是热血沸腾,手心冒汗……
运动结束后,《黄河》也被打入冷宫,多年不见踪迹。
寻寻觅觅就过了那么多年,终于看到黄河决口遍地流,到处都是黄河的版本,却没有一个特别令人满意的。
想黄河钢琴协奏曲是文革期间创作,必然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要深刻理会时代精神,方能将情绪融会其中,发挥出好的水平,这就需要演奏者经历过那个时代,而又对它怀有朴素而又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就是傻得可爱的那种),虽饱受其苦而痴心不改,绝不持任何否定心态,这真是太难了。试问现在还有哪位文革的遗老遗少能担此大任,即使当年参与作曲者,也是磨刀霍霍向黄河,将这一文革能留下来的仅存硕果,抽心扒皮。而演艺界但凡从文革过来的,有几个不是伤痕累累,即使运动中没被打倒的,运动后也要被打倒了,即使坚持到最后屹立不倒的,又如何能不怀有刻骨的仇恨,再加上时间杀手的肆虐,就算老殷尚能饭,又如何还能配齐一个能够重现当年雄风的庞大乐队,进行一场世纪演出,将那神圣的一刻留在烧友的CD架上?
可怜一代名曲,就此湮没,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丝带如何?编号:416 621-1,演出:中央乐团合唱团、香港交响乐团,指挥:严良堃,钢琴伴奏:洪育慧、陈虹,发行于1985年,正值香港一个叫做“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成立,该中心为非谋利的民间文化团体,当时也正是冼星海逝世4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纪念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7780

帖子

473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29
发表于 2004-3-1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2

帖子

9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2-26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中国有一首万众煮耳的乐曲——哀乐,据说该曲调原为陕北乡村农民中广为传唱的淫荡小调,其旋律节奏嬉皮跳脱、不拘春节,由胡琴加上唢呐之类的民间工具吹拉弹唱,虽说听起来让人满脑袋掉渣儿,却倍感轻松活泼,极富乡土气息,却不知被哪位慧眼识英雄,单单把它从老黄泥中抠了出来,经大师妙手回冬的这么一包装,再让军乐团拉着长腔儿这么一吹打,竟然演变成如今这让人听着毛骨悚然、专业催生人造鸡皮的催化剂,大师手笔,真叫人肃然起畏。
由此可见演绎对于音乐的重要性。
最早收过一个日本鬼子的黄河版本,左听右听不是味儿,后来猛醒过来,黄河根本就是抗日歌曲,让鬼子去制作,开什么玩笑?!老毛早就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果有先见之明。
其后,觅得一个老殷与捷克广播交响乐队合作演出的版本,不知是否MK版所指,虽说效果极为出色,但老外对中国作品的理解毕竟不同,拖了老殷的后腿,使这张发烧版本真成了MK版所说的中不中,洋不洋的东西。
后来收过一个雨果出的石叔诚版本,就单个乐器来看,录制效果相当不错,但整体的感觉奇差,而且石板的演绎中庸,老牛拉破车,速度奇慢,就像音乐学院的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一般,全无激情。
黄河船夫曲给人留下的印象好象只有CD圣经上说的那声金光四溅的大钹。
黄河颂表现的是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依恋。而石板黄河颂的演绎,气氛阴郁,节奏拖拉,缓慢得令人窒息。听着它,面前浮现的是那条时常干涸的大河,往昔的颂歌变成了挽歌。
由于拖慢了节奏,降低了情感,黄河愤的愤字也变了味儿,只剩下了怨,一副楚楚可怜的娇俏模样,弥补的办法就是将原名黄河愤改为黄水谣。
再听保卫黄河,一开篇变成了怒吼吧黄河,给人的感觉就象高速路上开车,忽然走上了岔道儿,虽然马上又拐回来了,但心里的那份别扭就别提了。正篇演奏得虽然也挺热闹,却哪里找得到那种万众一心抗击倭寇的气势,简直象宫廷贵族在听海顿的室内乐,正是两手零碎,一身轻松,甚至还有功夫对乐队的演奏技巧指点一二。结尾更是创造性地偷梁换杆,自以为是地用黄河船夫曲换掉了东方红,哇靠,这么一来,黄河听到这里就像做爱做到快要爆发时,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最后,这张石板基本是作为压舱石了,算得上名副其实。偶尔想起,拿来放一段当作室内乐听听,也算没辜负了那六十二块大洋。
至于D兄所说金丝带,XD闻所未闻,能否详解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PING兄:您布置的作业,容小弟准备一下再呈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2

帖子

9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2-26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喜,恭候D兄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7780

帖子

473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29
发表于 2004-3-1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转一关于《黄河》钢琴协奏曲的CD版本的文章参考。



钢琴协奏曲《黄河》系根据我国著名音乐家洗星海的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作品以宏伟的气势,寄黄河以抒民族伟大情怀,在当时鼓舞了亿万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寇入侵的决心,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巨作。
   钢琴协奏曲《黄河》始创于1969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钢琴部分由钢琴家殷承宗主要构思,并与作曲家刘庄、储望华联手完成;乐队配器及总谱执笔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盛礼洪。这部作品的问世是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1970年元旦,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首演。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今天,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已冲出国门,成为一部在世界范围内音乐会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录音版本很多,先就五个版本的CD唱片做一简要介绍:
  一、殷承宗和捷克广播交响乐团合作,艾德里安·利帕指挥,香港马可波罗公司出且,唱片号是8.223412,1991年以DDD形式录音。
  二、石叔诚与中央乐团合作,由石叔诚自己指挥,中国唱片公司与香港宝利金公司联合出品,唱片号是CCD90/096,1990年以DDD形式录音。
  三、孔祥东和中央乐团合作,麦家乐(香港)指挥,唱片号是SP3.1G,1992年以DDD形式录音。
  四、石叔诚和中央乐团合作,胡炳旭指挥,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品,唱片号是HRP783一2,1990年以DDD形式录音。
  五、爱泼斯坦〈美〉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合作,尤金·奥曼迪指挥,美国RCA唱片公司出品,唱片号是8.240158,1974年以MD形式录音。
  这五个版本的诠释、演奏均有独到之处,各有所长,但也不乏差强人意的地方。囿于篇幅,仅就协奏曲第三乐章做一比较分析。
  第三乐章《黄河愤》,音乐素材源于原作的“黄水谣"和“黄河愤”两段唱。从曲式上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①引子;②呈示部分;③展开部分;④再现部分。“引子”是一段由笛子吹奏出的带有陕北信天游风格、明亮辽阔和充满生机的音调。接下去呈示部,钢琴模仿民族乐器奏出了一段欢快明亮的黄水谣音调。展开部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黄水谣后半部的音调与黄河怨联接,钢琴深沉的和弦及铜管乐器的阻塞音,表现出敌寇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钢琴的轮指演奏,表现人民正遭受着沉重的苦难。紧接下去,钢琴华彩乐段,控诉之声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情绪激昂怒不可遏。再现部中的黄水谣音调一改原貌,如同激荡的黄河之水,波涛翻滚、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表现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斗争力量。在正式出版的总谱中有四段解说词,分别提示演奏者注意掌握乐曲这四个层次的变化。
  一、 殷承宗与捷克广播交响乐团版,利帕指挥。
  殷承宗是该曲的首演者,一直被公认为权威诠释者。
   这版录音笔者聆听后,却有些新的体会。首先殷承宗在此版中的弹奏和音乐构思受原合唱歌词的分句和内容限制太多,这突出表现在句法的处理上过于细碎。乐队协奏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呈示部黄水谣的旋律缺乏动感,音乐好象明显地被小节线划分着,给人以一种顿挫有余而流畅不足之感。“自从鬼子来”这一乐句,渲染的太过分,后来的钢琴华彩乐段速度较其它版本慢许多,冲击力也显得不够,以致在乐队弦乐组本应当充满激情的再现黄水谣音乐旋律时,没能掀起最后激荡人心的高潮,再现部前钢琴本应奋力冲向乐队,但不知怎的,却滑落了下来,从总谱上分析看,可能是钢琴与乐队配合上的失误。作为协奏的捷克广播交响乐团,也缺乏应有的动力及清晰可闻的层次变化。但作为一个外国乐团,对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还是较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要认真得多。
  二、石叔诚与中央乐团合作版,石叔诚弹奏钢琴并指挥。
  石叔诚是继殷承宗之后在国内诠释黄河协奏曲较为权威的一位钢琴家。在这一款录音中,他对该曲的诠释较有新意。听得出来他对这一乐章有较为严谨的构思和想法,反映出演奏家较高的艺术修养与鲜明独立的演绎风格,不雷同于首演者。竹笛吹奏的引子过后,呈示部黄水谣的音乐旋律轻盈流畅,转位的五声琶音滚奏,触键优美华丽,整段乐曲的处理要较殷承宗的弹奏更具动感,但音乐分句还是没有脱离唱词的影响。乐队协奏显得有些拘谨,缺乏贯通的气势,与钢琴相互推动、呼应不足。在描述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时,乐队缺乏紧张度。尤其是总谱标明圆号此时应用阻塞音吹奏,但这一强化乐曲气氛的特殊音响效果在这版中却听不清楚,直接影响了乐曲的表现力。
  三、孔祥东与中央乐团合作,麦家乐指挥版。
  孔祥东师从上海音乐学院范大雷教授,1985年在全国钢琴比赛中夺魁,从而崭露头角。其后,演出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国家,是现今世界乐坛华人中颇富才华的一位青年钢琴家。
   孔祥东的演奏较大器,气息宽广,走动感较强。遗憾的是孔祥东对作品的理解有失肤浅,弹奏中错音较多,乐队配合也不尽人意:管乐与弦乐音量不平衡,乐队重音经常“砸”在错位上,在结束句莫名其妙地奏了个强音弱收。这是笔者所聆听多版《黄河》协奏曲中制作较为粗糙的一版。但有一点,竹笛演奏者--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表现颇佳,那段陕北信天游风的竹笛引子,至甜至美,不是其它版本所能企及的。
  四、爱泼斯坦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合作,尤金·奥曼迪指挥版。
  这是一款由外国艺术家诠释中国作品的珍贵录音。它气势宏大、分句宽广,充分体现了指挥家驾驭乐队的非凡能力和费城乐团所具有的一流的演奏素质。乐队与钢琴水乳交溶,这是在其它版《黄河》中所感受不到的。但最大的遗憾是对中国竹笛的处理过于草率,以致这件音色优美、表现力极强的民族乐器,难于入耳。
  美国钢琴家爱泼斯坦没有按照我国钢琴家那样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为蓝本来弹奏这首协奏曲,而是以独立的器乐作品形式来处理。在我国钢琴家大抒其惰的黄水谣音乐旋律时,爱泼斯坦则把它演奏成一段轻盈的小快板,乐队与之紧相呼应。展开部分,爱泼斯坦不过分渲染,这样便为以后音乐的发展留有余地。钢琴华彩段,爱泼斯坦处理得很激情,速度也比我国钢琴家的弹奏都快,有一种猛烈的撞击感,难能可贵的是,并没有让人有力竭之感。另外,乐队雄浑的交响味也是在其它版本中所感受不到的。这张唱片突出地表现了指挥家的宏图大略。奥曼迪把乐队的每一个细小的技术手段都贯通予音乐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乐队层次清晰、错落有致,步步推进,加以钢琴游刃其中,相互推波助澜,如鱼得水,真令人叹为观止。
  奥曼迪从不在细枝末节上过分雕琢,表现了西方文化的一种特殊气质。展开部因号的阻塞音嘶裂响亮,仿佛“青天已被罪恶的血手撕裂,大地飞闪着血雨腥风”。钢琴悲愤的华彩乐段爱泼斯坦处理得极为激情。虽然他遵循了原总谱的分句,但爱泼斯坦对钢琴延音踏瓣的巧妙运用,使人领略到一种声断意不断的中国写意风格,让人感觉到一种贯通的气势。最后黄水谣音乐旋律再现时,乐队与钢琴奏出的那种伟岸的气势,真是不可名状。
   顺便提一下石叔诚与指挥家胡炳旭合作的一版《黄河》协奏曲中的第四乐章的诠释风格。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一个最富战斗性的乐章。乐章在“保卫黄河&#39,的音调中,钢琴与乐队起伏跌岩,相互推助至最高潮,另导出大家所熟悉的《东方红》音乐旋律,在弦乐激情的歌颂后,尾声在坚定的步伐中出现《东方红》和《国际歌》结合的音调,表现出中国人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石叔诚作为当时黄河协奏曲的创作人员之一,八十年代后期,他在总结了多年来演出这首作品的心得和体会后,对该作品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这主要是针对第四乐章高潮时的《东方红》音调和《国际歌》的旋律。这版录音中,石叔诚则选用了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中“我们看到宁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这段展望的主题旋律作为高潮乐段,以此和第一乐章首尾呼应,用以象征人民战胜日寇的侵略和争取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了演奏者深刻控掘乐曲内涵、不断创新的精神。
  从以上《黄河》五个版本的比较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几位钢琴家在技巧与艺术上都无可指摘,只是在音乐上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差异,因此在理解作品上和对乐曲,总休把握上以及诠释上也就各有千秋。
  基于以上各版的分析,总的印象是,中国钢琴家的演奏版,基本都没有处理好钢琴与乐队两者之间的关系,过分注重“协奏”这两个字,所以在录音上钢琴明显突出于管弦乐队,好象乐队总是处于一种伴奏的被动地位,是一种从属关系,因此也就大大地影响了乐队在音乐上的表现力,没有发挥出它的全部潜在能量,给人一种“水载舟”的感觉。而在费城版中,指挥家奥曼迪则令人满意地解决了钢琴与乐队的关系问题,他把视点和艺术构思的重点放在器乐表现形式要为音乐内容服务上,所以在这版录音中,钢琴的音色并不很突出,钢琴与乐队互相紧密呼应,明显地感觉到钢琴在乐队中“如鱼得水”,在相互碰撞中,释放出火一般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听者。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所以它并不局限于国界和种族,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可以自如地交流。那么,音乐的交流,也正是人类情感、气质以及先进技术与思想的交溶,这种交溶势必带来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2

帖子

9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2-26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却原来其中有如此多的故事。
D兄所言:“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所以它并不局限于国界和种族,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可以自如地交流。那么,音乐的交流,也正是人类情感、气质以及先进技术与思想的交溶,这种交溶势必带来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进步。”已臻音乐极致
XD于此处陷入狭隘的民族情结确属一大谬误,今后当以D兄真言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对那些和自己的成长、经历相关的事物总是刻骨铭心,影响着其为人处事,也正是价值观所在,未来的或年轻人希望别有我们这代人的经历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下面这两个黑胶版本,在广州可见,但我没买。编号:DL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号:422 0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4232

帖子

577

威望

版主

Rank: 10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0-8
QQ
发表于 2004-3-1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这个黑胶则是我多年前拥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2

帖子

99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2-26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从此广开耳路,大饱耳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7780

帖子

473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影音发烧友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29
发表于 2004-3-1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3 19:02 , Processed in 0.0791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