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13857
威望2
金钱45479
交易诚信度10
主题10
帖子348
注册时间2007-5-13
最后登录2023-7-6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10
注册时间2007-5-1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后感:
第一张《万宝路》
《Round-Up(俗称“万宝路)》是由有大众王子之称的指挥家孔泽尔指挥,辛辛那堤通俗管弦乐团演奏,美国泰拉克(TELARC)公司录制,初版于1986年。是音响迷爱戴的发烧天碟之一,可谓人手一张。发行超过250万张,里面音乐首首甚称经典,可谓天碟中的天碟。
当SACD时代来临,众多发烧友要求TELARC(泰拉克公司)将这张《Round-Up》西部大赶集名盘重新以多声道高清环绕音效版来发行,以增进玩音响的乐趣,但是此录音当年系以直入立体立体声模式录制,直到最近他们才用最先进科技模拟出符合最高标准的环绕效应。这次的DSD数码音乐重新混音,更加精准还原。当年原版的CD已成为发烧友最基本配备的收藏,现在又用DSD编码录制,百分百还原音乐的本质。尤为突出的超高频的表现,铜管声部的声音更加出色、雄壮,实在是艺术的完美结晶!
这张作品所选录的曲目,囊括了古典与名谣作品,近期与早期的西部电影,电视配乐,内容包括:西部风味音响《牛群赶集》,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西部片《豪勇七蛟龙》、《西部开拓史》、《OK牧场枪战》、《锦绣大地》、《日正当中》、《银城歼霸战》、的主题音乐,著名西部电视影集主题曲选粹(《生皮》、《篷车队》、《来复枪神射手》等),著名西部歌曲集锦(《山南度》、《红河谷》、《牧场之家》等),其中部分主题曲由老牌西部歌手法兰基·莱恩担纲演唱。当然,也不忘了玩玩Telarc乐此不疲的劲爆音效,一路听下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娱乐性十足,只要数字录音的枪声没有令你的音响“重伤”,那么这实在是一张十分过瘾的专辑。下面就最著名四首作一点评:
第一首:《西部之声—牛群赶集(SoundsoftheWest)》虽然只有54〞长,是考验音响系统动态、音场、空间、临场感的利器。内容包括:开场老牛“哞哞”的叫声;24〞牛仔的口哨声及清脆的鞭响声;29〞马蹄的“塔塔”声;40〞马的嘶鸣声;42〞烈马从左向右飞驰而去,48〞烈马从右向左飞驰而过。
第二首:是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由名作曲家,罗西尼作曲的《威廉退尔序曲》,音场如排山倒海般壮阔,空间感表露无无遗。低频雄浑自然,打击乐轻脆鲜亮,铜钹几乎可以看得见迸射的火花,进行曲节奏效果绝佳,音色美得令人垂涎。
第三首:《七侠荡寇志》插曲被“万宝路”选作香烟广告音乐,故此俗称“万宝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本曲是难得一见的佳作,音场的宽度与深度,音质与定位,都提供了最佳的“空间感”。乐曲通俗迷人,高频飘逸,低频深沉,澎湃汹涌,音场穿墙而出,动态十足令人过瘾至极。
第十四首:《沙漠之夜》也只有58〞长。蟋蟀的秋鸣;露水的滴落;远处隐约还有一只狼在“呜呜”低鸣。你的音响系统应该表现出传神的临场感,仔细地听!
第二张:《情迷维也纳》
《情迷维也纳》是由著名指挥家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团演奏,美国RCA公司录制。这张CD上总共是10首曲子,小约翰的8首,约瑟夫的2首。其中有《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气质》(又译《维也纳世家》)、《金银圆舞曲》、《南方的玫瑰》、《蓝色多瑙河》、《皇帝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和《乡村燕子》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施特劳斯兄弟作品。在莱纳指挥下的这些演奏,热力充沛,噱头十足,听上去比纯粹的维也纳味道更火爆些。而且录音极佳。下面就最著名二首作一点评:
第三首:就是天下闻名的《蓝色多瑙河》应该是古典乐迷十分熟悉的作品。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压轴名作。《蓝色多瑙河》以忧郁的开场,曲式跌宕的变幻,旋律优美而有情趣,让人仿佛看到了波光鳞鳞,清澈见底的多瑙河河水,忧如一幅森林、流水的肖像画。1’09〞敲击三角铁发金属声,清脆而富有光泽。
第十首:《雷电波尔卡》是约翰·施特劳斯一百多首波尔卡圆舞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为狂欢节而作,快速的主题、不稳定的音形让人不安,主题发展时响起定音鼓的震音很像远主的雷鸣;中段音调流畅,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一主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铜钹声代表闪电,鼓声代表雷鸣,很有生动而逼真的音响效果;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复,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第三张:《动态琴皇》
《动态琴皇》是由天乐唱片公司录制,女钢琴家卡洛·罗森贝格演奏。
以贝多芬既往开来的两阙钢琴奏鸣曲,重新定义了钢琴奏鸣曲的表现空间,也提升了这种曲式的地位。Delos当家钢琴演奏家卡洛·罗森贝格以惊人的强弱对比、精准的速度控制与充沛的情感,完美的诠释贝多芬心目中的现代钢琴演奏。
两位录音大师Stan Ricker与Bruce Leek携手录制,以一对全指向性电容麦克风精妙捕捉,让聆听者充分理解贝森朵夫帝王型演奏钢琴的表现能力。
贝多芬曾告诉出版商:“钢琴终究,是个还待改进的乐器。”但是贝多芬在写作生涯中不断的“督促”制造商开发更大动态、性能更优异的钢琴,更在每个阶段都不忘记留下经典的、重量级的钢琴奏鸣曲。我们可以说,在1800年代,贝多芬以一人之力将钢琴奏鸣曲的重要性提升到与交响曲不相上下的地步!“热情”是贝多芬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第一乐章的震撼、第二乐章的甜美,两个乐章的突破既有格式、突破演奏动态表达极限,都有着继往开来的地位。而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1提献给鲁道夫大公,两个乐章中第一乐章描写物质世界,第二乐章则从较为动荡而至甜美梦幻,似乎意味着性灵的升华。
演奏家卡洛.罗森贝格肯定相当喜爱这两首曲子,因为她亲笔为这张专辑写下了近十页的解说内容!她在贝森朵夫「帝王」演奏型钢琴上的演奏,相当程度的呈现了贝多芬当年希望的钢琴演奏风格:充满强弱对比、充满速度与情感的对立,刚毅与柔情并济,是听了让人震撼的演出。
负责录音的则是两位当代录音大师Stan Ricker(现在为著名母带处理工程师)与Bruce Leek(名发烧厂Klavier创办人),为了留下这个演奏的惊人强弱对比,他们以一对可承受160dB惊人音压的全指向性B&K电容麦克风收录,经过麦克风放大、混音后就直接送到数字录音座,全程没经过任何等化与压缩,成功的捕捉了钢琴多变的演奏风貌。一个人、一架钢琴,竟然能制造出如狂风暴雨般的惊人动态、又能演奏出温柔婉约的甜美与充满想象空间的深度,这个惊人的演奏、完美的录音,不听可惜!
听过些碟你可轻易感受到钢琴左右手声部的高度清晰,以及低音弦极具 Q 度弹性的表现,每个触键后琴槌敲击的质感,钢琴音粒都那样饱满通透,以及空间中产生很美的残响音色。像是清晨散布在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不仅是音色温暖饱满、音质充满重量实体感,就连音场表现与乐器形体感,都几乎是一比一的呈现在你眼前。
[ 本帖最后由 小昆虫 于 2010-11-12 23:1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