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8840
威望81
金钱11426
交易诚信度0
主题4
帖子62
注册时间2003-5-22
最后登录2023-4-17
特级会员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3-5-22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作为一个不懂技术的业余的音响爱好者,自接触发烧音响以来,我常常不由自主、浑然不知地陷入各式各样形而上学的泥潭。比如早年曾对音乐传真的纯A类放大器一往情深(型号好象是A1000)--非纯A类不可。近年又对丹拿的喇叭单元、银彩的线才、以及负载阻抗减半时输出功率能够持续翻番的怪兽级功率放大器如ML33H着了迷;在请叶立老师焊300B的时候还指望能用上WBT的输出端子和XX牌子的发烧电容。静下心来想一想,诸如此类的追求和偏好其实都是取得靓声的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
过去的一年中我一直在寻找后级放大器,由于自己的前级是ML的380S,就自然而然地把ML家族中的老大33和老二33H作为YY的对象。33H那每声道40颗输出管(33是每声道60颗)是多么威武雄壮的阵容啊,输出功率能从8欧姆的150W一直翻到1欧姆的1200W,真可谓是无坚不摧,无论多么顽劣的音箱在它面前都得俯首称臣、循规蹈矩。而且33/33H那矫健挺拔的站姿亦同样令我心动不已。B兄一直在试图说服我上对二手的33,就在我心猿意马之时听到了ML重组以及设计人员跳槽的传闻,而且在订购31.5转盘的计划流产后我给哈曼公司有关部门发EMAIL询问时,得到的答复只有简单扼要的一句话,“建议你去找台二手的”。这无疑从侧面反映出ML目前的状况。可以确信无疑的是,只要“新”ML的声音风格与制作品质与原来有任何偏差的话,我是无法接受的,而且其代理也会象当初甩掉ARC一样不再代理这个品牌。如此一来,维修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尽管诸多发烧友对别超所代理的器材售价意见颇大,但修理No39的亲身经历还是让我对他家的售后服务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毕竟后级不象前级和CD,上百公斤的大家伙动一次就得脱层皮,还是谨慎从事为好。
换个角度分析,当初ML出产33和33H完全是为了树立形象兼与KRELL的KAS/KAS2叫板用的,现实世界中阻抗能跌到1~2欧姆的音箱实在是寥寥无几,况且ML的说明书中也明确指出,要指望一台33H在1欧姆时持续输出1200W的功率,墙上的插座必须能够持续地输出20A的电流才行,而这在家居条件下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撇开安全用电不谈,在后级吃不饱的情况下,它的演出不漏洞百出才怪。
如果不上ML,可以考虑的还有KRELL,不过ML前级+KRELL后级的组合声音如何也是众说纷纭,搞得人心中无数;他家近期产品的反响很好,但是打开机壳一看,给人明显“偷工减料”的感觉,况且我对KRELL的前级一直不太感冒;CELLO呢?自从TOM离开大提琴自创中提琴以后,他家推出的产品也是静悄悄的,在发烧圈内没有掀起什么波澜;BOULDER呢?巨贵不说,听过的人也很少,不知其盛名之下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中提琴的BRAVO后级也是同样的情况,看来得找机会去趟特别行政区实地考察一番。
做放大器 “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儿”,放眼望去,美国以外的品牌中只有丹麦的贵丰和澳大利亚的HALCRO了。贵丰的声音特点是温暖如胆机、推力不俗,但我嫌他质感不好、速度偏慢,STEREOPHILE历届推荐榜单上从未见过他的身影,所以不予考虑。放大器新贵HALCRO近期倒是呼风唤雨,得意至极。诸多HIEND音箱厂家诸如丹拿、EGGLESTONWORKS、ROCKPORT、JMLAB在参展时都选用HALCRO作为演示的搭配功放,美国DTS甚至动用巨资,组合了全套乌托邦音箱和HALCRO放大器参展,可谓是盛况空前。询问几位听过HALCRO的DX,都对它赞不绝口。唯一的问题是这家公司的历史太短,产品售价也太贵。还有他家的后级虽然也是站着唱,但是外观太难看,象个鞋柜似的。此外,HALCRO与LINN和CHORD一样是采用开关电源的,大电流输出能力比不过传统的恐龙级后级(DM58在4欧姆的时候输出是350W,未能翻番)。不过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内置电源再生装置,能吃粗粮(87V到270多V的电压之间都可正常工作)、胃口也不大(DM58后级在8欧姆满负荷输出200W时耗电不超过350W)。诸位以为如何?是否赞同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