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38308
威望1
金钱27709
交易诚信度0
主题4
帖子474
注册时间2008-10-29
最后登录2011-10-11
初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8-10-29
|
只在十几岁看过品质不高的胶片电影,一二十过去了,不过胶片进化得非常慢,胶片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无限放大,分辩率亮度是短处。对于分辩率的理解是1000万像素的相机拍一个只有1万像素印刷品,那1万像素可以变成1000万像素了?光线放大可以把一个点与相邻的点溶合起来形成渐变也就是两个异光之间的逐渐均等化渐变(光与光会互相溶合,彼光到此光,此光到彼光,流动时会衰减),光线不断被放大,这种自动溶合的渐变就会一直增长(从中心点开始一直往四周延伸并进行渐变,而不会从中心一直延伸到四周后还是同样的亮度,就好像点个灯泡中心点最亮,光线远离中心时会渐变变暗),胶片有了这个好处也带来了一个不可能像数字采样的锐利信号(即便分辩率相等也是如此,胶片那种自动光线插值的分辩率要算起来则没有定量没有边界也没法跟感光件的图像作对比了),即便信号不进行什么数字芯片处理优化,感光件出来的对比度也好于胶片本身。胶片的图像有一种柔和朦胧感,感光件的图像有一种清晰锐利感。分辩率多少本身就是加强细节和清晰度,胶片的那种效果只能算艺术化效果,所以谁更清楚谁有更多的细节胶片明显不是强项(这也是在分辩率相等的情况下讨论的)。胶片出来的效果是定量的,拍摄是什么出来就是什么,感光件拍到什么出来后并不一定就是这个效果。定量的效果很难做到效果一致性,这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而感光件则可以随机应变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这种相对较低不光是光线的问题,因为光的来源可以定量固定住而吸光的环境则千变万化很难特意调整定量。胶片有很多好处那只是在非高清时代,高清胶片为什么不流行不光是钱太多的问题,技术上也有问题。数字时代正好适应高清,而不光便宜或者轻便,也有更好的效果,更灵活更方便于制作电影。反正可以后期数字就好比是录音一样,信号源都没抓好后期也会受影响,信号源怎么抓好是改变环境太难了,那只有改变采样设备,感光件正好可以改变而适应(因为数字是逻辑的就可以演算),胶片正好是不可以改变的(因为是物理的固定无法更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