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6617
威望4240
金钱577098
交易诚信度10
主题189
帖子8827
注册时间2003-4-22
QQ
最后登录2025-4-6
版主


交易诚信度10
注册时间2003-4-22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现在绝大部分的AV功放都具有自动声场优化功能,根据用户使用环境的不同,自动对频段、距离等参数进行设置。
从实际使用上看,这个功能确实方便了很多用户,毕竟大部分朋友手里都没有测量设备,在听音经验上也不是十分丰富。
但有时候也能听到不少网友说感觉功放自动测量后,效果也并不是十分明显,甚至还要再自己动手摸索着去重新设置各项参数。
问题是:音箱到听音位的距离我们可以自己测量,音箱大小、分频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听感来设置,但在EQ调节上,仅仅靠自己的耳朵,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功放在优化设置完成后,我们去检查设置结果,会发现在EQ设置上,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大多数时候只是在几个频点位置上显示进行了增益或是衰减。
那么功放在自动设置前后,到底对频段做了哪些调整呢?
前段时间拿到了XTZ Roome Analyzer这套设备,自然就想看一看不同功放在自动声场优化前后到底做了什么手脚!
手上正好有Yamaha RX-V1900和Onkyo NR-807两款市场上较主流的中端功放,就拿它们来开刀吧。这里把图片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