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7283
威望61
金钱85312
交易诚信度11
主题9
帖子895
注册时间2003-9-13
最后登录2023-9-21
特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11
注册时间2003-9-1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现在很多投影机和电视都带有帧插值功能,对比看过几次,聊聊个人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s:61] ~
为什么蓝光片源每秒只有24p呢?这不找抽么......
---首先是因为当年落后的工业标准。
凡是一个工业标准诞生,只要还能被接受,一般都会沿用很多年。
24p的刷新率其实很可怜,玩过quake、cs的朋友都知道,要消除大动态下的不流畅感,60p那是起步,实际上要85p以上才能完全消除这种不流畅。
---其次是光盘载体容量问题。
bd载体的容量有限,一张bd的容量是50GB,存储1080p分辨率视频+hd音频,只有两条路:要么存储1个小时,每秒60p;要么存储3个小时,但每秒的内容只能是24p。
在分辨率、画质和帧数三方面权衡,只有24p的帧数能够被继续接受。
如果改成每秒60p,一部电影恐怕要150GB,目前的bd载体必然无法胜任。
为什么会诞生帧插值呢?
---因为目前电影的帧数不够,每秒只有24帧而已,天生就不够流畅,急需提高,但是60p的电影录制标准遥遥无期。
---播放设备的刷新早早就提高到了60p,与24p不匹配,投影/电视只能向下迁就于24p,做出3:2转换。
---也就是说,播放设备的刷新率早就高清化了,但是高清电影的刷新率还停在标清阶段[s:65] .....
---其实播放设备的24p功能一点也不神秘,就是每秒刷新降低到24次而已,目的是把画面刷新速度和蓝光片源保持一致,消除转换步骤。
24p功能并不能消除不流畅的感觉,只能去除转换时带来的额外劣化。
---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所有电影拍摄时都在拼命减少帧数不足带来的缺憾:
通常摄像机高速移动时,都会通过控制景深等方法,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固定的物体上,并跟随着这个目标在画面中平移。
如果没有固定的目标和特定的景深,哼,等死吧[s:52] 。
不信大家可以看一下《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片段,摄像机远景平缓的扫过一个小村庄,每个房子都在颤抖,我都晕了.....
那我还是想看到流畅的画面,咋办呢?
---又要画面流畅,又无法找到60p录制的大片,只能靠手头的设备“无中生有”的创造出一些过渡帧,后期混成60p,甚至96p。听起来很强,实际上也确实比较牛,多大的数据量啊......。
---但是,据所有烧友观察,这种后期补帧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原生60p的效果。
在慢速场景时,画面变动的数据量小,这个功能一般工作的都非常稳定,感觉真是很棒;
但是一到了高速变化的场景,数据量暴增,每帧之间的差别也大,这个功能就遇到了挑战。
主要表现为画面偶尔有撕裂、补帧时有时无、画面时快时慢等,偶尔还会有不符合人眼视觉逻辑的节奏出现。
------------------------------------------------------------------------------------------------------------------------------
类似每秒60p的电影录制标准迟早会出现,但是现在还遥遥无期。
所以,我认为帧插值本身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功能,但是还很不成熟。
如果这种功能永远能够保持慢速场景下的稳定性、没有画面撕裂、节奏一致,那就真的能够实现视频分辨率、视频刷新率、音频数据量、音频声道数四方面的全高清了。[s:17]
[ 本帖最后由 mega 于 2009-10-28 11:4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