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北美之声
麦尼塔4K蓝光机
高清先生8K
查看: 5011|回复: 9

[其它] [--转贴--] 发现一个高端~装修电源专线系统配置~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5494

帖子

457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交易诚信度
17
注册时间
2004-2-20
发表于 2009-10-11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编者按:
以下所有图文均为51HIFI 的专用技术顾问J168 先生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完美解决方案】示范级 hifi 电源专线系统配置

关键词:[url=]德国原产西门子MCB[/url] ,pirelli 电缆,前级一点接地原则,火、零线接点阻容抗一致性

注:

更清晰的大图下载地址 )
[url=]http://www.chifiaudio.com/taobao/51hifi/fangan/4.jpg[/url]



一.布线/选材
1.  Pirelli 4mm(火零地一体设计)4 路,每路各一个输出墙插座(其中两路接地
2.  Pirelli 2.5mm (单支设计)一路,音源专用后备,2.5mm单支线给某些能量过强的音源(如wadia),以及某些老派风格中频浓厚,两端延伸不佳的音源(如马兰士,众多老款英国cd等)可提升灵动和线条感,属于灵活使用的调声后备。
3.  Pirelli 6mm 一路,一个输出墙插座,纯后级专用,如果用分体后级又要求很高,为保证严格的左右对称,则布两路6mm 独立输出(配两个独立墙插座,保证每个电源输出接口高度一致,不会导致左右分体后级有可闻的差异)。
3. 这4 路Pirelli 4mm,一路给音源/dac共用,一路给(前级/合并机)共用,一路给AV影音器材专用,一路给纯后级专用(和6mm纯后级专用一起构成后备选择,可以灵活因应不同功率和不同声音风格的后级有选择地较声)
4. “前级/合并机一点接地”原则是整个电源布线系统的重中之重!这个思路的关键在于:前级(合并级的前级部分)是整个hifi 系统中最容易受干扰的模拟放大部分,也是整个系统的“噪音收集+放大器”,而从地电流回输的角度看,前级的地电流回输小于后级略大于音源,权衡到两者的取舍,选择前级作为系统的一点落地端是一个于相对系统其他器材地回路串扰最低的优选方案!为何其他器材不能同时接地?因为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整个hifi系统中,每个独立器材的“地”已经通过讯号线的“负极”完全连通,任何多余的接地点均视为“重复接地”,这会让每个器材的地线端产生复杂的环路串扰,违背最佳的“系统一点接地干扰最低原则”。有一些成熟的hifi 厂家早已经深明其中的厉害得失,比如quad 设计的纯后级,就是特意把后级部分电源输入IEC插座的“地”去掉,以免被误接地,导致声音劣化,而PS audio的电源线均设计成地线可以拆装的方式,目的也是为了灵活应用于纯后级/合并机时的灵活接地处理。


二.配电箱输出断路器(MCB)选择
1. MCB(输出小型断路器) 是hifi 专线环路中最直接关联的一个枢纽部件,所以会极大影响到专线的整体声音表现,因此绝不可马虎,我们首选推荐原装德国原产西门子,这是无数资深发烧友经过长期实践所公认的最佳选择!原因是,德国原产西门子MCB所表现出的纯度,平衡度,分析力,音准等诸多元素之综合hifi水准,是其他更贵的同类所没有的。但原装德国产的西门子MCB 国内极难买到,原因是国产西门子mcb 太便宜了,极少有代理商愿意为发烧友这个小群体客户去进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配件。
2. 断路器(MCB)在配电箱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2P(即火零两路输出),不要图省只选一个1P,原因有二:一. 1P 会带来火零线回路不同的接点阻容抗差异,破坏声音的整体均衡,音乐节奏感也显得急促。二. 由于hifi 专线不经过配电箱的MCCB(总空开),所以零线没有短路/过载保护功能,需要在后面补充一个零线的MCB作为保护。以上两点在声音性能的完美和安全保障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


三. 户内配电箱连接方式

1. 首先,常规家用的配电箱连接流程:入户线-->漏电保护-->MCCB(总空开)-->MCB (输出小型断路器)-->墙插座 。
2. hifi 专线设计的主要核心思想就是:尽量减少旁路干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连接路径最短。所以,hifi专线和其他家电支路最大的不同是不经过MCCB (总空开),而是在MCCB (总空开)的输入点直接跳线到后面的MCB(输出小型断路器),这样路径最短,干扰最小(等于巧妙把其他家用电器和hifi专线在MCCB总空开之间隔离),由于hifi专线不经过MCCB(总空开),这样不再需要选购昂贵的高档MCCB(总空开),而由于不经过MCCB(总空开)导致零线缺少的短路/过载保护功能,在后面补充的一个1p MCB(输出小型断路器)得到合理的解决(详见前面的输出断路器(MCB)选择)。
3.如上所述, hifi 电源专线的具体连接流程为: 入户线-->漏电保护-->MCCB(总空开)的输入端-->MCB (输出小型断路器)-->墙插座。以区别1的常规连接流程。
4. 高级方案里面,多路hifi 电源专线的火、零线输入点,均在前面MCCB总空开输入点处并联,多路hifi 电源专线的火、零线输出点,在西门子1p 断路器(MCB)输出处分别独立连接。
5. 所有地线(输入点和输出点),不经过任何环节,在配电箱内一点汇合(这也是标准的电工规范)。
6.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所有电线开线压接导体部分的长度尽量保持严格一致,这有利保持各支路在汇合点具高度一致的接触电阻和容抗。


四.专线输出墙插座选择

电源是一个系统的水源,我们建议的选择原则:只求自然均衡,不求贵,排除个性强烈的音色风格迭加
推荐:

1.美国 marinco 8300,三端平衡,细润舒展,全频很流畅,均衡,任何元素的刻画都不强调,只有轻松舒展,类似老罗兰,属于人人都容易接受的声音,但密度感,控制力略逊。

2. 美国ATL 880u 或者美国COOPER 5362W (两个是同一种东西,不同贴牌),准确质朴是我所用过最佳,声音风格极类似PMC,解析力,聚焦一流,接近无色无味,但不是人人可以接受这种照妖镜式的电源声底。

3. 美国 cooper IG8300,声底醇、细腻,整体音场非常大气,大致综合前两者优点,但又不能说完全包括,声音风格类似美国西湖喇叭,基本上所有的hifi性元素具备且上乘,而且是全面包括在舒适听感中。 强烈推荐!

4. 英国MK ,自然,素淡、质朴,均衡,整个能量分布以中频为基点,自然向高低两端拓展,典型的英式音乐构造,整体声音类似平价版的ATC 声。声音纯度和分析力略逊于前三者,但他的典型的英式音乐构造是非常符合绝大部分国人的审美,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绝不会出错的选择。

      至于很多初哥推崇的Hubell 8300,我个人很反感,其实这种误区类似于线才里面的怪兽,Hubell和怪兽共同的地方是最早被国内发烧友接触,于是成为“大牌”,就如大部分国人只知道最好的手表是劳力士,而不知一类特等表中,劳力士连上位的资格都没有。这个认知主要是受市场可选择的局限影响。为何不推荐Hubell ?简单来说,他的声音就是功放里面的Krell 300i  :猛,直,粗豪,低频力度特别强调,整体音乐构造欠尺度,但诚意推荐给AV系统使用为上佳!

      而很多老烧崇拜的wg-381和欧亚德24k,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不想电源的源头一开始就附加一些比自然均衡更美丽吸引的东西,以至影响你去客观理解和判断不同品牌器材的风格特征,实在没有必要破费。但要承认的是,这些高档for audio 插座,单独AB比较下,确实有非常吸引的音色和气质特性。
------------------------------------------------------------------------------------------
解决方案思路参考点
      我们在设计以上解决方案的时候,除了多年的经验沉淀,也同时广泛参考了一些具权威参考性的前辈思路,并进一步提炼浓缩改良各种细节。
     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来自鼎鼎大名的美国passlab 老板兼设计师Nelson的解决方案(以下摘录自著名音响媒体对Nelson的专访):
....... 供电方面,由於Nelson具有多年玩音响的经验,藉著家居进行装修,勒令电工为他绢装了一组专供音响取电的供电系统。据Nelson指出,他设计的音响专用供电系统是由原来的总掣箱中飞出一条不经跳掣的电缆,接通额外附内置一漏电断路掣与及装置有4组西门子25A跳掣的掣箱,并经由4条完全独立的Belden电缆供电至装置於音响架背墙上的4组Isoclean Power出品以黄铜面板结构的美式墙苏,为音响器材建立了一个稳定以及具高负载能力的供电平台。

   
我问Nelson有没有玩过市场上可供选购那形形式式的电源处理器,他说也曾玩过多款,但发觉成效好坏参半,仍未找到一款可完全满足他的个人须求,目前只使用了一条古河出品的e—TP80排苏供电给前级,其余环节是直接从墙苏中取电。

    若各位看官们想必然地以为Nelson经上述的悉心器材搭配後即可换来完全满足他个人喜好的音响效果的话,那未免对音响睇得过份简单了。

    Nelson跟我说,所有音响组合中的硬件准备就绪後,即意味著他要开始为配线而烦恼。由於他在此之前的玩线经验不多,一切几乎由零开始。他说,为求令现用音响组合发挥出他预期的音响效果,曾购买以及借用过的电源线、讯号线、喇叭线数量,一时三刻,他也数不清究竟有几多。

    而今天我们从菜单列表中所见到的每一款音响接线,是经历过再三实试之後才落实使用的。合计售价虽然不菲,然而想及这部份的投资为他带来的回报,仍是值得的。

    Nelson强调,为音响器材配线绍非如他在此之前想像那般容易,配对与配错,可令音响器材带来截然不同的音响效果,玩家们切勿掉以轻心....

     二 .作为香港资深老牌《音响技术》杂志,其编辑部试音房所选用的ISOCLEAN配电箱(价值14000大元),实质就是西门子MCB + 4mm Pirelli 电缆的组合作为核心构成,其多加的一个梅兰日兰MCCB(总空开),实际对声音没有好处,ISOCLEAN配电箱输出用的是1p的MCB 西门子25A(德国原产),原因是由于前面经过了梅兰日兰63A MCCB(总空开),零线已经具有短路/过载保护功能,后面省去一个MCB。
     以下为香港《音响技术》试音室所采用的ISOCLEAN zero ohm 配电箱(价值14000元)实物图




看完以上,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核心思路惊人的吻合,可见解决方案得到共识,而isoclean 配电箱以成品形式提供给我们更直观的参考。51hifi 的配置方案,其实就是用很廉价的手段去获取高价成品hifi专用配电箱设计思路和同等音效。而且,我们进一步深层提炼细节,作了更好的优化改良:
1. hifi 专线在配电箱内不经过MCCB隔离(和Nelson方案一致),一来进一步简化环节,提升声音的纯度,二来节省一个高档的MCCB 投资(isoclean所用的法国原装梅兰日兰63A MCCB 售近千元一个)
2. 相比isoclean,我们在输出MCB部分增加一个零线用的1p MCB,一来补充解决了由于前面不经过MCCB (总空开)导致零线缺少的短路/过载保护功能。二来最最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hifi 电源专线回路中,火、零线接点的阻容抗不一致所产生听感上的和谐度缺失!!!在细节上极尽完美!
3.在配电箱中,去掉视觉华丽的镀金驳接铜桥,直接以pirelli 同规格电缆作点对点驳接,避免各种不同基材导体的混合,彻底奉行“简而佳”的hi end 原则。


最后,作为收笔,基于hifi电源布线系统设计的几点思想,归纳如下与各位同好斟酌:

1.为何要布专线?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其他家电的旁路干扰,简化连接流程,这个是最表层的理解,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2.为何要选择优质的线才和配件?目的是尽量减少传输途径的污染,提升声音纯度,这个也是表层的理解,大家同样没有异议。

3. 同样基材下,为何要选粗的导体? 这是降低大电流输出下的动态压制,使得器材的全频能量得以彻底释放,问题是这个“粗”要有“度”的把握,值得斟酌!为何一些粗壮的动力型发烧电源线放在前端使用会浑浊不堪?

4. “正确相位”和“一点接地”的布线原则,“正确相位”已经得到广泛认识,而“一点接地”则依然为大部分烧友所忽视的核心细节,这个层面思考的是如何让每件器材在工作时有最小的“地电位”,同时每个器材工作时的地电流回路反馈,相互间有最小的调制,尤其要避免“末端大电流地调制前端小电流地”以及“重复接地所产生复杂地电流环路串扰”,使得所有器材工作在一个最低互相干扰的环境下,也符合最高效率供电原则(任何多余的能量都会在环路中震荡产生无用功消耗)

5.在整个电源回路里面,每个局部的接口,都是一个“失真较声点”,这个思想是把整个供电系统看成一个完整的假想“发烧电源线设计”,这样理解就直观很多,前后接口终端的部件选择,就等同于电源线的公母插,选材讲究的是音色的阴阳调和,速度的协调,整体平衡度的取舍,而不是档次价格的高低。 这个思想彻底贯彻在我们以上方案的选材里面。

6.在hifi电源布线工程里面,个人建议更多关注一下系统的完成度和承接性,少一些去注重局部的用料档次高低和材质粗细视觉化比较,避免视觉想象。把“从入户线起点-墙插座输出点”视为一个大的整体,然后再把“室内断路器输入点--墙插座输出点”看成一个小范围的整体。基本的原则是:这两个整体的整体声调风格要有“承接性”,不要有“跳跃性”。这个原则是指引在各环节的局部选材尽量一致,前后各局部接口平衡对称,同时符合从干路大电流合理分流到支路小电流的“恰当比例”。


以上的1,2,是人人都理解的共识,而3,4,5,6 思考的是另外一个层面,其实是一种把整个电源布线系统总成,看成一个有整体风格完成度的器材来对待之,当您理解到这个层面,已经具备底层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多hifi器材的商业化广告卖点,已经对您没有杀伤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5

帖子

2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2-21
发表于 2009-10-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真正普通人家装修估计考虑不到这么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9

帖子

2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7-10-6
发表于 2009-10-1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完全全不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1.音响设备会经常更换拔插电源线,不带漏电开关,触电危险极大。
2.部分设备不接PE线十分错误,一机壳高的感应电压会使人触电(不至于危及生命),一旦火线击穿音响设备电源,机壳可能带高压,直接威胁生命;二当此设备和其它带PE线连接的设备相连时,如果是热插拔,很可能因两设备地电压差距,而烧毁端口,即使关机插拔,也会因静电而造成端口烧毁。。
奉劝所有少有: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 本帖最后由 ygw70 于 2009-10-11 15: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NOTHING + 2

查看全部评分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2

帖子

0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14
注册时间
2007-5-4
发表于 2009-10-1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年底交房   明年装修可以用到   但是估计没那么高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206

帖子

2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11-27
发表于 2009-10-1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种配电箱如果大批定做会更加便宜,这种普通不锈钢电源箱厂家价也就不超过4000元。这个设计上也带有弊端的,既然是直接不经过总空开把各个小空开当做各终端设备的唯一空开,那为什么不采用带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的漏电断路器(漏电开关是不具备漏电保护的)呢。像这中设计其实在家用的空调系统中就经常看到这种方案,特别是一些别墅区的家用中央空调很多就是采用这种方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NOTH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3

帖子

-2

威望

乞丐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6
发表于 2009-10-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108

帖子

79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8-7-7
QQ
发表于 2009-10-1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借鉴价值!!!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5494

帖子

457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交易诚信度
17
注册时间
2004-2-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毕竟我们都不是专业的电工.[s: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5494

帖子

457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交易诚信度
17
注册时间
2004-2-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gw70 于 2009-10-11 15:04 发表
完完全全不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1.音响设备会经常更换拔插电源线,不带漏电开关,触电危险极大。
2.部分设备不接PE线十分错误,一机壳高的感应电压会使人触电(不至于危及生命),一旦火线击穿音响设备电源,机壳可 ...


谢谢建议,加分了

安全第一,安装时候还得请教专业电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208

帖子

2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9
注册时间
2008-11-6
发表于 2010-3-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系统图跟一般家庭比 无非就是少了一个漏电保护开关,然后每路墙苏用2P罢了,想请教专业的,10个MCB 从入户总表中引出是10路都从总表中取电还是 一个个串连起来的好? 用那种方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拿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3 12:59 , Processed in 0.20055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