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wenyue

[各地社区] 吉林长春地区的音乐音响发烧友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范 于 2010-1-13 03:17 发表
呵呵,建议初烧的同志别听国内的所谓的人声发烧碟了,太做作。不知道以前杨生为什么总是播放这类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音响节目了),太坑人了。
我比较喜欢欧美的老大牌们,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好,录音演绎,牛 ...


顶!不错!但也有好的,不过不是某人介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45

帖子

10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8
发表于 2010-1-1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口水碟和所谓的发骚碟很暴利,放到越烂的鸡里越能出雷人的声,JS们很乐意倒鼓这玩意,真正的进口原版唱盘JS们反倒不热中[s: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2

帖子

11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7-4
发表于 2010-1-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22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8-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内发骚碟没有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3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了!你们根本就没见过国内的发烧碟?所以没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22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8-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真有见识,在下佩服了!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45

帖子

10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8
发表于 2010-1-1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门派那个山头的如此自以为是,够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22

帖子

3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8-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岛吗?
想起来了,昨天买了黄沾的纪念专辑,听了以后还是很有感触啊,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55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8-3-25
发表于 2010-1-1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纯公鸡 于 2010-1-14 20:23 发表
什么门派那个山头的如此自以为是,够狂的


你说的是我吗?请问你是哪国人?国产录音好的你不听,听了一些莫名奇妙的音乐,就胡说?我真怀疑你的国籍,为什么老是说外国的好呢?

[ 本帖最后由 shazi2000 于 2010-1-14 23: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8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4
注册时间
2009-11-19
发表于 2010-1-15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几张录音牛的碟啊

国产录音好的你不听,听了一些莫名奇妙的音乐,就胡说?我真怀疑你的国籍,为什么老是说外国的好呢?


推荐几张国内制作比较好的碟出来就OK啦,不用吵的那么厉害[s:6] [s:6] [s: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国内的录音首选《金响宴》和《龙韵》

专辑英文名: Sound of Rhythm
专辑中文名: 金响宴
专辑简介:
此张录制于1999年的唱片在专辑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The best Chinese music for the world。因此这张唱片是一盘纯粹的什锦炒饭:郭文景创作的以中国打击乐及人声演绎的《无词剧》;无伴奏童声合唱《小白菜》;陕西民歌《三十里铺》;云南少数民族意味的《彝舞曲》和《云之南》;乐器独奏《高山流水》、《塞外情思》(中胡)。唱片中还令人意外地出现了勃拉姆斯创作于1868年的《摇篮曲》和佛兰芝(现比利时)作曲家拉奈创作的《回响》。

  唱片中由马可根据河北民歌改编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演唱的《小白菜》尤为出色。此曲用丹麦B&K话筒收录,使得无伴奏的童声合唱显得十分纯净、真挚;而领唱与伴唱的和声部份则显得层次分明,很好地营造出了一种哀伤的声音氛围。

  由信天游曲调转化而来的男女对唱《三十里铺》在编配与演唱上都让人略感失望。乐器伴奏在处理上过于潮流化,让人听后感到复杂和华丽。而周灵燕与魏金栋的对唱也一样处理的“过”了。陕西民歌以粗线条的苍凉打动人,而唱片中的《三十里铺》在每一个方面都处理得过于细腻,整首歌处处显出优美和优雅,这样反而隐藏了音乐最能感染人的东西:原始的真挚情感。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王惠然作曲的《彝舞曲》和郭文景作曲的《云之南》两个作品中。如何将取自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重新创作,并且充分展示出其原有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意境看来仅凭灵感是不够的。

  唱片中还有两首无伴奏诗词朗诵:方明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雅坤的《钗头凤》(南宋·陆游)。中国古诗词有着很好的意境,但用这样一本正经(方明做豪气干云状;雅坤露深沉忧伤样)的方式处理则给人做作之感。况且宋词本身的节奏与韵律是与音乐紧密相联的,朗诵很难有真正的体现。

  不知是有意或是偶然,唱片第一首曲子是当今著名先锋音乐家郭文景用纯粹的中国打击乐创作演绎的《无词剧》,而最后的曲目则是对永乐大钟敲击后声音回响的录音。永乐大钟铸于明朝永乐初年,重42吨,撞击大钟的声响和余音代表着中国的原始音乐;而郭文景的《无词剧》用锣鼓镲钹及人声这样原始的乐器和手段创作出了令人懵懂的先锋音乐。或许它们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的中国音乐之声。

  《Sound of Rhythm》这张唱片录制用的是小型调音台,这使得噪声降低,声音更为逼真,而且它的母碟应用美国Alloy Gold 制造,保证了声音质量,从技术运用上说,这张唱片可以称为经典。


这张头头是道的发烧唱片是1995年由国内的两位著名音响工程师李小沛和于建兵合作录制完成的,是由国内著名音响类杂志《音响世界》整体策划出版,在国内发行时原名叫《响韵》,成绩之佳叫人喜出望外。

本片是海外的发行版本,更名为《响宴》。

正是由于《响宴》的高水准以及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1999年,仍由于建兵监制,李小沛担纲录音,为国内另一知名音响专业杂志《高保真音响》制作了另一民乐天碟《龙韵》(唱片编号:ISRC CN-M50-99-0001-0/A)),成为1995年《响韵》的姐妹碟,共同享誉发烧界。

整张唱片由14首不同形式的音乐组成,其中包括打击乐、Midi、无伴奏童声合唱、男女声对唱、琵琶独奏、民乐合奏、筝独奏、中胡独奏和朗诵等,最抢耳的还有一段永乐大钟的实况录音。

第一首“无词剧”运用现代作曲手法,用中国传统打击乐器锣鼓镲钹合奏,以打击乐特有的演奏技巧,动静疾徐,张弛有度,中间穿插以人声呐喊,效果刚劲。录音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音乐录音棚内进行,场面广阔,乐器定位之准确扺达世界级数。这里的鼓录得无比真实,鼓皮味和鼓腔的声音捕捉得极像真,略短的尾音听来分明是自然混响的结果,是考验器材速度的好材料。

第二首“朝圣”开曲即用略带沉闷感的Bass拉开神秘的宏伟场景: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雪山、草原,还有弥漫在空气中的祈祷之声。全曲构勒出了作者心目中的神圣与向往之地:一种至纯至美的境界,一方圣洁的净土……电子合成器塑造出的那种真实所不存在的音响空间,辽阔、神秘、跳跃,赋于了作品无比丰富的内涵。

全碟最靓的是几首由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演唱的无伴奏童声合唱。特别是其中的第三首,由马可先生改编的河北名歌“小白菜”一段效果标青,童声真挚纯洁,通过和声色彩的变化,以及领唱与合唱的呼应,层次拟幻拟真,拓展了原民歌的表现力,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凄凉的心情。据闻此段录音以丹麦B&K名贵话筒(号称世界话筒之王,全球只有 23支)收录,怪不得效果非凡,象整队合唱团在家中再生。

第七首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乐队演奏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云之南》描绘了优美动人的边寨风情。乐曲第一段以两支竹笛重奏出轻快明亮的旋律,似是阳光明媚的傣寨,恰如少女欢乐的嬉戏;乐曲第二段以中胡和低音大提琴的重奏展开,静谧而温馨,仿佛是月光下的山寨,微风习习,细雨霏霏,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八首的《高山流水》是在浙江一带广为流传的优秀传统筝曲。全曲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迴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永乐大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初年,高7米,最大直径3.7米,重42吨,钟的内外皆铸有经文,共有20多万楷书字。这口钟现存北京大钟寺内,完好无恙,其铜质坚固,声音浑厚延绵而有力,余音长达1分30秒,敲击其不同位置可发出不同高音的声音,考考家里的音响器材能否重现这口钟的声音应该是件有趣的事。

本碟在录音制作时据知摒弃了大型混音台而取小型调音台---Euphonix4000数控模拟调音台,藉此减少大型多轨混音台引发的噪音,声音清纯逼真,使录音的保真度如虎添翼。再加上SONY PCM-3348HR 24Bit 48轨DASH顶级母带录音机和丹麦B&K话筒收录,数字线是英国的Canford,模拟线是日本的Mogami和Canare等。接插件全都是瑞士Neutrik的顶级产品,触点全部镀金。

片基是应用美国的Alloy Gold 超合金压片技术的加料处理制造,音效更上一层楼,因为应用“超合金压片”技术的CD,据美国权威音响实验室的报告,在价格低于24K金CD50%的情况下,其激光折射效果的反应测试要比普通的铝质CD优异至少12%。另外,还应用到了由美国著名音响实验室 FDS LABS (Full Dimensional Sound)开发的,有别于市面上多见的20 Bit 技术CD的 Super 24 Bit 数码技术,所以动态可达144db,有高分析力、分解度以及多了Digital Head Room,另加上ACTC(Auto Constant Time Correction),令相位达到空前的准确。所以无论欣赏、Show Quadi或发烧友之间的器材“械斗”,本碟均是必备之选。



专辑曲目:


1.《无词剧》
2.《朝圣》
3.《小白菜》
4.《三十里铺》
5.《彝舞曲》
6.《摇篮曲》
7.《云之南》
8.《高山流水》
9.《回声》
10.《塞外情思DDD》
11.《塞外情思ADD》
12.《男声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
13.《女声朗诵——钗头凤》
14.《永乐大钟》

[ 本帖最后由 shazi2000 于 2010-1-15 10: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龙韵》

《龙韵》
1999年春夏之交,我高兴地参加了《高保真音响》杂志出品的首张 CD唱片面市前的“听样”会。人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创刊5年的《高保真音响》杂志对于广大音乐音响爱好者来说已颇有影响,而出一张高水准的CD以飨读者却是编辑部同仁们的夙愿,为了它的问世他们付出了艰辛的智慧和汗水。
在听音室,大家品赏着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当“母版”的乐响从扬声器响起的时候,在座的人都十分激动。这款唱片的策划人之一、技术监制于建兵先生认为此番制作启用了现今我国一流的作曲家、演奏家、录音师以及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录音设备与技术,是本着宏扬民族音乐,向“发烧片”进军的举动。我审视了制作人的主旨和思想,建议取名《龙韵》,时隔一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品的首张CD便走进了人们音乐与音响的世界。
无疑,《龙韵》CD带给聆听者振撼人心的音乐与清新透明的音响。
此碟包括14曲,大多融入民族器乐吹打弹弦。特别是数十种打击乐以及人声、电声。管弦乐音色。乐风朴素典雅,清丽与喧啸各得其所。
我力求避开琐事的干扰,在深夜反复聆听这一段段音乐(音响),从变化万千的声音中去体味这一群创作人的良苦用心,采撷摄入耳骨每一朵闪烁的火花。鼓的重捶、二胡与古筝的缠绵、童声的清纯与神秘的电声,不可思议的落差短瞬间在同一条乐河中涌流着。聆听中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将音响旋钮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好在是夜阑人静,我已提前将扬声系统转换到耳机插孔上。
1曲“龙腾虎跃”。深沉。粗烈的大鼓响了,接着是气壮山河的大筛锣、玉盘走珠式的排鼓的滚奏,间或几声清脆的小镇花奏引来大鼓的轰鸣。可以感觉到粗重的鼓捶轮番敲击鼓皮的质感,巨幅的鼓皮发出虎啸龙吟的声响。短暂轰天震地的引子之后,一段热烈欢腾的锣鼓使人联想到节日耍龙舞狮的场面。乐曲文案上标明“歌颂了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龙虎精神”。
2曲“二泉映月”。这是一段极为优美的乐曲。别出心裁的是作曲家刘文金在传统民乐组合中加进萨克斯管与独奏二胡做卡农式的追逐与复调对应,犹如一位对阿炳寄予无限同情的慈祥长者在时时抚慰着一个充满美好憧憬又饱受人间苦难的幽灵。
3曲“渔光曲”。这是一首映照纯洁童趣的歌曲。少年们清饨又淡淡伤感的歌声从荡漾的水面飘然而至,尤为精美的音色是间奏时华美的小提琴。闪亮的长笛伴以竖琴的滚奏勾勒出的海的素描绝妙的一笔。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熟悉的声音不禁让人勾起童年的记忆。
4曲“滚核桃”。以打击乐特别是敲击鼓边滚奏描绘核桃滚落的情景,十分幽默风趣,音响中能觉察明显的定位感。
5曲“夏日的午后”。古筝的刮奏引出琵琶、二胡、扬琴一段甜美的“四重奏”,环绕迂回跳进的旋律,似在瞻望、在叹咏、在沉思、在抒怀、在感悟。平素朴实无华的青年作曲家唐建平顿生了这样一段美丽的乐思,乐谱的扉页上题记:“夏日的午后,如一片临风望海的芋芋草原,热浪吹落几滴雨,心似有所悟”。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于红梅等4位才女一段幽雅的民乐让人醉了。
6曲“诺恩吉亚”。空瀚的电子合成器辽远的音效描绘出无垠的大草原,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款款飘出,讲述着一个美丽的蒙古姑娘思乡的故事。马头琴左手双音、滑音、三度打音的特殊技巧,咏叹着高天白云下草原人民的情怀。
7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这是门德尔松一首优美恬静的童声合唱,给人以仙境般的心灵净化,银色的长笛与脆亮的曼驼铃犹如月下熠熠的波光。此情此景是音乐家与音响师共同的杰作。
8曲“牛斗虎”。这是两面大鼓对奏的短曲,表现牛与虎的神韵,可以听出敲击鼓的不同部位的距离感。
9曲“忆故人”。著名古琴家李祥庭先生演绎的一段古曲。由于十分文雅,未免“曲高和寡”。此时对唐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颇有同感。
10-13曲“潮音”。它是著名民族音乐家李民雄先生大作,在本刊 1999年 10月号,有他本人对该曲的详尽介绍与阐释。我对作曲家挖掘打击乐广阔音乐天地,运用这一平凡的音乐素材所创作的宏伟音乐深表钦佩。那海的辽阔、海的胸怀、海的汹涌与海的温柔都在色彩斑斓的打击乐奏鸣中妙笔生辉。
14曲“泉”。乐曲结构较为自由,全无“四句头”的平稳感。但也许这正体现了作曲家“唱着谐和投入瞬间与永恒的交响”的音乐思想。
诚然,无论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以及孜孜以求将这些音乐家的声音完美再现的音响专家们,他们都想自己的作品能成为“永恒的交响”。然而是否能如愿以尝呢?它们要经受历史的考验,而不是靠任何时髦的“炒作”。《龙韵》做了这样勇敢的尝试,我觉得它的可钦可敬之处在于它的出品人能在一时大有以“崇洋为时尚”的音乐圈中,斥巨资立足本民族的音乐,立志创作“民族音乐精品”的精神,作为“龙”的子孙,作为吸吮华夏大地精灵才能得以生存的中国音乐人,应经常自问,你为祖国的音乐做了些什么呢?《龙韵》的成败可以留给聆听者评价,但《龙韵》以及类似的音乐制品的努力探索与市场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韵》是《高保真音响》杂志制作的一张发烧CD唱片。该片录制于中央电视台第一录音棚,所使用录音设备均为当今世界顶尖级,例如 EUPHONIX C2000调音台,STUDER D827MCH多轨录音机,Lexicon 480L、TC500混响器,B&K 4040、149、C12VR电子管话筒,特别是96kHz 24bit的Apogee AD2000、DA2000模数、数模转换器,使录音母带为96/24数字音频格式,取样频率和量化精度具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录音水平。该录音虽然在压制成CD后仍为44.1kHz/16bit,但与旧式的44.1/16录音仍有质的区别。这里便引伸出一个技术问题,早在几年前,某些CD唱机就标称真正的20bit,实际上就CD而言只有真正的16bit,不存在真正的高比特之说。近来CD的声音越来越使人们不满意,以至许多人又重新玩起LP,原因是44.1/16制式本身存在先天缺陷,并且在录制过程中又没能真正达到16bit。由于在录制和重放过程中录音和转换器材产生一定量的噪声,使量化过程中最末几个比特的信息被淹没,从而产生失真。随着高比特量化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得以逐步缩小,用现代先进数字录音技术录制的CD较80年代初的数字录音要细致得多。高取样,高比特量化为数字录音提供了很大的宽裕度,可将噪声抛到很高的频率上去,使还原的信号波形更接近原波形,信噪比大大提高。因此高比特、高采样使CD真正做到了16bit,而无真正的24bit之说。尽管如此,《龙韵》96/24制式录音压制的CD在听感上还是优于旧式录音,其声音的动态,丰富、圆润直逼LP。


与《降州大鼓》、《至尊鼓王》及《炎黄第一鼓》比较,《龙韵》去除了以往打击乐录音的粗暴和蛮横,使打击乐碟片不只是用来测试动态和瞬变,而同时具有可听性。《龙韵》的声音圆润,很具“胆”味,但动态、定位、结像却又是出类拔萃,由于录制噪声低,音乐背景极为干净,这为营造真实的空间感奠定了基础。乐器和人声的空间感和空气感是《龙韵》的另一特点,比较发烧天碟《麦田之歌》,《龙韵》更能细致地捕捉厅堂的残响,空间感更为真实,除音乐信息外,无任何所谓低音失真而凭空制造出的混浊的隆响,人声、竖琴、曼陀铃、长笛定位准确,音色甜而暖,有如一幅温馨浪漫多彩的图画。这可能与采用B&K电子管话筒有关,电子管在表现音乐上的耐听性是无可否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4232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6-6
发表于 2010-1-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张碟,都有位置图,定位感觉不好的可以参照位置图找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5 09:04 , Processed in 0.10686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