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69901
威望0
金钱21782
交易诚信度3
主题0
帖子9
注册时间2007-1-16
最后登录2017-9-26
初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3
注册时间2007-1-16
|
既然楼主这里谈松下的主观感受比较少,我就越俎代庖的发个对松下末期机型(MJ97/99/100)的观点吧:
首先我觉得应该明确的是,松下的声音风格是跟SONY 、SHARP截然不同的类型。与漂亮花哨的外观很不同的是,松下的声音是相当的硬朗的,而不同于SHARP中期机型那种硬而带有弹性的声音,松下的声音可以说是纯粹的“刚硬”,结合其外观来看,颇有些日本“视觉系”的味道。(也就是外观很阴柔很美,但声音却是粗旷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似的)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这种声音是典型的冰冷的“数码声”,我要说的是,以“数码声”来衡量的话,SONY的HI MD和后期机型、SHARP的1BIT机型也都有明显的“数码味”。但我并不排斥数码味,相反,我很听不惯所谓的“模拟味”——带一点偏见的说的话,所谓模拟味的固有缺点就是解析低、声音混、音染更重。
中期以前的松下MD声音在SONY和SHARP面前抬不起头来,主要是解析力不够,音色比较干瘪,在烧友中口碑不佳;但自从后期机型加入了D-SOUND后,有一定的改善。加上松下典型的白开水——或者连白开水也算不上,应该是“白面馒头”风格,初听上去或许很难觉得有什么特色,但慢慢“嚼”的话也会有淡淡的味道出来。但与SONY的HI MD相比,明显的具有一种线条美,打个比方,就好比炭笔画之于水彩画,一个直白硬朗中不失层次,一个是丰富柔美中富于韵味。所以我不好单说谁比谁好——毕竟在我看来,随身听的素质其实都差不多的;而MD随身听更是比较接近。
有一个需要强调的是,我个人认为松下后期机型的低频加强EQ效果非常的好,不仅在于其每一级BASS的力度和深度相比上一级都有十分明显的提升,更主要的是松下的低频加强和SONY、SHARP的低频加强不同,前者提升了低频的力度、量感和延伸的同时,中高频音色基本没有变化,而SONY的HI MD只有可怜的提升不明显的一级“H”不说,用了这个EQ后整个中频和高频的声音都会有点变;而SHARP、包括爱华的三级BASS,虽然弹性十足,但并不太结实,尤其是开到三级以后,中低频甚至有点混成一团的味道了。
至于推力,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松下还是索尼、夏普,后期机型一概推不好高阻塞子和耳机,2.5w和3.5w、5w其实没太大区别,相对老机和耳放而言。因为我用的都是铁三角的塞子,除了CK10稍难推一些,其他的都还不错。当然,在耳放下推力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了。所以,还是搭配低阻的塞子好些。
松下的MD有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底噪比较大。这方面SONY以及SHARP的1BIT机型就做得很好,后期的几乎底噪不可闻。不过一般用松下的机子听些活跃的歌曲才有味道,比如节奏感强的POP、ROCK、R&B等,用来听纯音乐、室内乐、纯人声就很不合适,所以这个在实际使用中倒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realemperor 于 2009-5-22 23: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