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北美之声
麦尼塔4K蓝光机
高清先生8K
查看: 40478|回复: 122

影音十年之回顾---以此纪念家电创建10周年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发表于 2008-10-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3-3-1 20:58 编辑

人生年华如水,时光无情,不知不觉转眼十年飞逝,人已不惑!

十年的时光匆匆飞逝,不单单是在我们的面颊上留下浅浅的皱纹,更在我们的心底刻下了一种深深的叫做记忆的痕迹。
十年,我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看过了怎样的人生悲喜,尝过了几多酸甜苦辣?
十年,我们被社会磨圆了棱角,被世故打去了光泽,没了太多的幻想,却有了更多的理想,没有了对现实的对峙,却有了与现实的合拍。

时过境迁,回顾这AV十年,感慨万千,一场AV一场梦,我也不知道做了几场梦,个中的甜酸苦辣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风流总被雨打风去。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究一门学问,或学习一门手艺,或从事一个职业,他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我天资平庸,我用十年的时间也就仅仅刚跨过了AV的门槛。我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中有几个十年,我却知道,过去的十年正是因为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变得精彩。

十年磨一剑,蓦然回首,年华如水,青春如歌!

(儿时音乐的启蒙:调幅收音机,父亲亲手制作,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在此楼编辑一下:儿时的每个中午,听单田芳的杨家将、隋唐演义是那时最大的乐事.....

儿时父亲亲手制作的收音机.JPG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把过去的十年经历挥墨于纸,是我开始最头痛的事情,不知道从何说起,该说些什么,想要说些什么,而最终写的目的是什么?

期间也有过放弃回忆的想法,但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念头驱使我去激活大脑中所有曾有过的记忆,那就是对人生过去的怀念和将来的渴望!

人为何而活,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观,但吃穿用行是所有人最基本的生活观,只不过这个生活观的品质每个人不尽相同罢了,但人最终是都要向同一个方向去的,那么我想说在这短暂的人生中,你快乐吗?虽然快乐不等于没有艰辛和挫折,没有艰辛和挫折的人生是不成熟的人生,也是体会不到快乐的人生!

如果你问我快乐吗?我会说我很快乐,确实很快乐,可能大家也会说都很快乐,因为快乐从影音开始,以前是,今后也是,生活因此变得多彩!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要把这10年来走过的AV之路真不太好写,按什么方法去叙述呢?

我想既然是十年回顾,最好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写流水帐了,简单易行,人人看的懂,杂文太涩,论文太难,况且也没必要,只是帐目好立,时间难记,也就只能大概,八九不离十足已,而真正要写的目的无非是要勾起同龄人过去那段美丽的回忆,让后来人去了解我们过去的点点滴滴。。。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4 编辑 ]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前期,我们对影视的概念可能只是停留在VHS录象带上,大学期间晚上去录象厅看录象成了业余生活的必修课,教父、007系列等国外著名的电影便成了永恒的经典。

拥有一台录象机便是多数人的一个梦想,一台21寸的平面彩电再加上一台录象机也就成了家用电器的奢侈品,要知道仅仅这2件东西价值就近万元,在那个年代也可算价格不菲了,对于平常百姓简直就是奢望了!真正拥有录象机还在93年结婚时候父母为我买的一台东芝录像机,所看的录象也多数是以打斗枪战警匪港片为多,象发哥的“英雄本色”系列还是记忆尤新的,那时候出租店也多,但都主要以港片为主,直到91年看了美国大片“T2"以及”生死时速”等才开始基本放弃港片而转看美式影片了,要知道一直到后来“T2"这部经典从VCD一直到现在的BD,不知道洗过多少次了。

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第一张可视光盘(VCD)的出现,“家庭影院”开始在人们脑中形成一个新名词概念,一批狂热的追随者,当然也包括我开始了AV旅程的第一步,从此便踏上了漫漫征程的不归路!

(人生第一台录像机,图片来源网络)
人生第一台录像机.JPG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从作为影视的载体说起吧,印象中VCD光盘好象是中国开发成功的,最初的一批VCD光盘是正规出版社出的,主要以卡拉OK为主,以后出现了象“真实的谎言”、“变脸”、“断箭”以及经典片“天煞”等美国大片,品质比较好,即所谓的大碟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天煞”,当画面中出现THX标记时以及随之而来那荡气回肠的声效时,一种从内心发出的满足感随着血液的流动而沸腾,收藏那样的VCD碟便成了一种狂热,当然收藏的标准是LD版,随着VCD的普及,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版本,其中不乏枪版,是在电影院里偷拍的那种,图象惨不忍睹,当然对于类似的版本是拒之门外的,这样在近2年的时间里收藏了近百部大碟版的VCD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08-10-15 16: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朋友的家里看到了2张很大的光盘,那朋友有海外的亲戚,朋友告诉我那光盘是叫LD,当LD出现“生死时速”“玩具总动员”那让人目瞪口呆的画面和清晰的音效时,那挥之不去的占有欲驱使我着了魔般,先购置了一台索尼带AC3的RF射频输出的MDP V8的LD碟机,随后在市区大街小巷里寻找片源,可惜实在稀少,而且多为卡拉OK碟,最后在一家音像出租店里找到了它的踪迹,花了500元押金租了2LD,片子是“空中监狱”和“龙卷风”,当然以后就没有还,后来才知道这种LD和国外原版的不同,根本就没有5.1杜比音效,画面也和原版的差很多,由于品种少,价格贵,寻找LD的梦想随之破灭,依然继续着VCD的旅程!
(图片借用了网络上梭巡的,借鉴一下,索尼MDP-V8LD播放机)
索尼MDP-V8.JPG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6 编辑 ]

点评

这台LD机是索尼MDP-V9K,版大。  发表于 2011-10-9 09:22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98~99年之计,也就是VCD风光了近3年的时候,一种新规格的可视光盘出世,那就是DVD光盘,也一直发展到了今天,也可以说DVD的出现把影视概念来了个革命性的天翻地覆,标准的480p的图象和杜比5.1声效让所有的影视载体黯然失色,DVD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也是最长的,当然从最初的模拟板到现在的复合直灌分别经历了几个时期。

第一代的DVD机器是松下的品牌,光盘也就是随机的演示碟,当初也和LD一样物以稀为贵,当然做为普通消费者,也只能默默的关注。2000年新世纪开始不久,第一批DVD影视光盘在问世,也就是所谓的模拟碟,由于当初对DVD技术还不了解,只知道DVD拥有6倍于VCD的画面和出色的5.1音效,DVD就成了我对影视的第2批的收藏品,“T2”、“真实谎言”等美国大片的DVD也开始了我第一次洗牌过程,从标准的黑盒到透明的玻璃盒装的模拟DVD,收藏了近200部美国大片,随着DVD的出现,相应的论坛也随之出现,比较有名的就是到现在还存在的GO MOVIE,版主就是称做苍蝇的FILZENG,于是go坛也就成了我浏览最多的网站,并以网友星级推荐的DVD品牌为购买标准,当时比较著名是“金鹰”等号称拥有5.1音频的品牌,因为当时的播放设备是第一代的杜比定向逻辑系统,对于是否是真正的5.1音频也无从考证,因此这个阶段的收藏过程实际上时间最短但数量最多的过程,也就是最没有意义的阶段。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08-10-15 16: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DVD时代变革的是DECSS软件的出现以及对DVD的破解,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DVD,在模拟时代DVD盛行后大概1年多后开始出现,就是当时的DECSS碟,它的出现标记着一个新的DVD时代的到来,也就是我第2次洗牌的过程,那时是以“中国DVD联盟”为首的著名品牌,DECSS的碟主要有2批,第一批也就2张,分别是“拯救大兵”和“黑客帝国1”,都是双D5制作,自第2批碟发行后并随着其他品牌的出现,“中国DVD联盟”也随后消失,而随后出现的比较有名的是标准盒装的“星际”、用铁盒装的“大联盟”以及纸盒装的“台湾飞龙”等品牌以及以后“天津出版社”等以地名出版社标注的 DECSS碟,这个阶段的DVD碟也是真正还原了原版DVD的音频和视频,当然播放器材也从当时的第一代的杜比定向逻辑系统升级到了杜比数字和DTS5.1系统,当分离度极高的声效从5.1喇叭中出现的时候,那种感觉可以用“爽呆了”来形容,也因此DECSS碟成了我一生中收藏最多的品种,大部分的D5加上D9估计有500部左右。

DVD发展的期间还出现了一种Z版的DVD碟,也就是所谓的洋垃圾YLJ,这个Z版的出现应该在模拟碟末期和DECSS碟出现之间,因为是原版的,也因此成了部分发烧友的追求,我也是如此,在上海的虬江路家电2手市场经常去淘,价格也不贵,10元左右,但DTS的碟却要价100,这样不知不觉淘了近百张,其中“拯救大病”、“黑客帝国1 、“空军一号” 以及D18规格的“T2”成了最抢手的品种。由于是YLJ,几乎6成以上都有问题,主要是无法播放,于是“开水大法”“冰箱大法”等处理方法也都出现了,说来也真奇怪,经过上面的方法处理后果然多数碟都放的出来,真佩服想出那些办法的人,也许现在想想有些好笑,但当时我可是一本正经的去处理的!好有意思的.(开水大法:把碟放在脸盆里用95度以上的开水泡5分钟以上;冰箱大法:用保鲜膜将碟包住放到冰箱冷冻室-5度以下冷冻1天以上)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08-10-15 22: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DVD发展后期(也就是蓝光出现前),也是技术最为成熟的阶段,复合直灌技术日新月异,可以将123区的DVD视频和音频做在一张碟上,也就是1+2+39区碟,还有一种叫超码版的碟,没有花絮,只有音频和视频,和现在的蓝光REMUX一样,也就昙花一现的东西。后期制作较好的品牌主要是D5的丽晶和D9著名的红龙以及后来的创佳、焦点、麒麟等,其中较早期的以红龙和后期的创佳比较著名,现在玩DVD的的朋友大部分知道,对于这些品牌的DVD光盘也收藏了不少,几百有余。现在出现的DVD品牌也比较多,由于我已经步入蓝光阵营,也就不太清楚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播放设备的支持,高清的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当蓝光出现前还有一段高清历程,就是高清电视转录的视频格式,当然是非蓝光标准的视频,不管是网络下载还是网络代刻,还有高清播放机的应运而生。除了几部JVC,SONY,东芝以及松下等公司出品的演示碟有令人惊艳的画面外,其他的故事片很有少数给人带来惊喜,有的连DVD的品质都达不到,因此随此而买的高清机不到一个月便转手。而当真正的1080P的蓝光以及HDDVD两大阵营的出现,标记着新时代(日语叫次时代)的来临,1080P的画面和支持7.1声道的高规格无损音频都是令DVD所不及的,虽然HDDVD的流产但也无法阻挡高清的步伐,蓝光的破解以及能播放蓝光以及支持硬盘播放的PS3的出现预示着高清春天的到来,也成全了我从标清时代跨入高清时代,虽然还停留在网络高清REMUX阶段,但相信真正的蓝光时代即将到来!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08-10-16 09: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所述的是关于我对影视载体的体验旅程,从VHS录象,经历了VCDDVD以及到现在的BD时代,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有10年了。下面再简单的说说器材的经历过程,也算是影视软硬件的10年经历。

记得当初对AV家庭影院的认识就是5个喇叭都会响,环绕会出声。VCD时代我最雏形的AV系统就是一台VCD播放机再加上一对“迪波”多媒体喇叭,效果当然是“有声,会叫”。

VCD的发展以及第一代杜比定向逻辑技术的出现,家庭影院的概念也逐步列入家电购置计划,因为当时收入不高,买千元以上的东西都要列入计划。刚接触家庭影院是在一家商场,有一家在演示一种牌子叫“奇特”的系统,有一个AV控制中心和5个喇叭,在放“壮志临云”的VCD,我靠,飞机在环绕中飞,对白在中置里说,5个喇叭都在叫,身临其境的感觉,当初就有想占有它的感觉,看看价格要3000元,也就无奈的走了,但5个喇叭会响的感觉以及杜比定向逻辑环绕的标记(dobly prologic surrond)从此深深的印在脑中,以至于后来每看见功放上的那个标记就有种莫明的兴奋。

于是家庭影院计划和老婆商量后正式列入计划。感觉这个世界变化快,要想等把钱攒够了我可等不了,好在当初有分期付款的项目,于是在考察了象“先驱”“新科”等多个国内品牌后,决定在市百一店音响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套家庭影院。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VCD播放机先期已经购买了,是“爱多”的VCD,近2000元,由于刚接触家庭影院,对系统的选择很盲目,只知道进口的比国产的好,于是就在营业员的推销下,在1998年将我的第一套AV系统搬进了家,是sony的功放7ES以及英国“金骑士”喇叭(现在知道了所谓的假洋鬼子),配上VCD机就组成了杜比定向逻辑家庭影院系统,这套系统整整陪伴了我近5年的时间,给了我无限的欢乐时光!在这期间家庭影院的杂志创刊,我一期不落的每月买来阅读,于是定向逻辑,杜比数字以及真正的5.1系统等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天当接触到LD的时候又一种冲动便随之而来,当用押金买来2LD的第2天,就去了国际音响店,花了近3000元买下了具备AC-3输出功能(RF射频)的sonyLD播放机,当接上系统后才发现根本就不能放出5.1声效,因为功放根本就没有杜比数字解码功能,只有个5.1input,冲其量也是个AC-3 READY,于是最终那台LD机尘封6年后无奈出手!
(有幸在网络找到一模一样的爱多VCD,我的第一台VCD,第二台是三星VCD,第三台是飞利浦超级VCD)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09-5-5 19:35 编辑 ]
人生第一台VC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验真正的5.1音效是在DVD普及后,当我在国际音响城一家简陋的演示厅听到的真正的杜比数字短片"火车""峡谷""直升机"的音效时,也坚定了升级器材的信念.我的第一台DVD播放机是金正的只带杜比数字解码的机器,当5.1模拟输入到功放5.1 input时候,那分离度极高的音效当即给了我一种锤胸蹬足的感觉,那才是我想要的感觉,近2年的时间所有收藏的DVD影碟又给了我一段快乐的时光!

随着DTS标准的出现以及惊人的声音表现,又将我推上不归路,当AC-3,DTS标准配置的功放以及支持DTS数码输出的DVD播放机的出现,我又将原来的系统彻底的升级了一下,几乎全部废弃了原有的设备,购买了先锋DVD播放机、yamaha DTS功放以及3对惠浦蓝调卫星喇叭,算真正领略了一番DTS的震撼!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子有从原来的50m2换到了90m2,因此再次升级音响系统成了理所当然的理由,用专业的数字解码器(AC3,DTS,HDCD三解码)代替功放解码,主箱换成惠浦的写真3号,功放购置了声雅A10"胆结石"的纯功放,听音乐又成了生活中的另外一部分,房间里不再是满天的枪炮声,每当夜深人静时,莎拉麦克罗兰那特富有磁性的独特嗓音弥漫在360度空间,美的让人内心如脱俗般清净。

对于三解码的数字解码器由于其D/A数模转换的素质要比AV功放要优秀,因此音乐方面确实要比AV的音乐性要好,再配上纯功放,音乐效果确实不错,无奈由于刚接触HIFI,对喇叭的选择有点不合理,要知道写真3号比较吃功率,因此只有发挥了6~7成的效果,这也是以后出手写真3号主要的原因!
最早体验HIFI的是台“大极典”的纯功放,至今也是最后留守战线的老臣子!
惠普写真3号(照片来源网络)
大极典纯功放PA-80.JPG

惠普写真3号.JPG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和音乐又同时伴随我快乐的度过了人生中的又一个近5年的时间,在我30~40岁年间的黄金时代,由于工作勤奋,身为建筑行业的工程师,事业上发展很快,经济上不算资产阶级也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了,于是2004年又将房间的90m2升级到了148m2,你可能也想出来了,器材当然也要升级了,由于玩不好HIFI,又赶上了蓝光时代,于是出掉了HIFI器材,购入PS3,次时代功放663,初步从标清的DVD时代步入BD高清时代。光说了音响器材和光盘,没有说用的显示器了,对于显示器,最初是94年结婚时候买的29寸的sony彩电,随后第一次搬家买的是投影入门机Z1,到现在的720psony aw15。不知不觉10年已过,期间有工作的艰辛,也有视听的快乐,也有人生的转折。
(苹果熟了,人生第一台金正DVD)

人生第一台DVD.JPG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2007年是我人生中比较阴暗的一年,慈祥的父亲身患重病,最终还是带着对生活以及家人的留恋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事情,包括工作,一直陪伴在父亲的身边,悲伤和眼泪充斥着我整个的生活,平时所喜欢的影视和音乐都无暇顾及了,以至于家里的设备器材都灰尘累累。

但生活还得继续,当我从灰暗的世界逐渐走出来的时候,再次登陆论坛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大大的落伍了,什么次时代、LPCMDTS HDMATRUEHDH264VC1陌生的新名词充斥在眼前,保持原状还是继续跟上时代的步伐?

潜意识驱使我再次追赶次时代潮流,于是家电、思路、CHD联盟到处跑,潜水加发贴讨教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渐渐淡忘了悲伤,电影和音乐又重新回到了我的世界,有了让我继续快乐下去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1-6-2 19: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509

帖子

41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10
注册时间
2003-9-12
发表于 2008-10-1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位
但愿宝宝平安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拿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5 03:12 , Processed in 0.10202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