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北美之声
麦尼塔4K蓝光机
高清先生8K
楼主: 胡楠

有用过先锋3600DVD机的吗?

[复制链接]

3

主题

52

帖子

12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7-7
发表于 2003-10-25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请教胡楠兄,先锋3300的低频问题体现在哪?我不清楚呀,用了三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59

帖子

5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3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杂五和 发表
[B]请教胡楠兄,先锋3300的低频问题体现在哪?我不清楚呀,用了三年了。 [/B]
以上和网友们聊的都是本人使用过的一些亲身体会(他们也给了本人许多帮助)一点不带说教意味,也不是枪手,这你应该看得出来,对每种产品都无利害冲突。

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通过更深入讨论,使大家在购机时尽量少花怨枉钱。

您先锋3300已用三年了,应该很熟悉了吧,如果不吝啬的话,可否也来谈谈它的性能,让我等洗耳恭听,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1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2-10-6
发表于 2003-10-2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780元买了先锋DVD 3600-G用后对读碟,画质,音质体会

近日家里的VCD机“好不容易”死机,于是乘机升级,游说家里人同意购买一部DVD机,经过一番比较,就决定买先锋DV-3600-G(780元)。这是先锋新一代的平价机,外观也不错,有分量视频和光纤的输出,端口功能齐全不带解码,已改为全区。
  读碟能力:先锋DVD 3600-G稳定的读碟能力,用碟片质量有问题DVD-全美《霹雳娇娃》在同事家步步高935播放塞进去后读盘流畅,在我弟松下632刚买试机读盘还可以半年后读盘不畅,先锋DVD 3600用全美《霹雳娇娃》读不出盘停机,也好保护DVD的寿命,对一些正常盘读盘就不错很顺畅。总的国产DVD纠错能力比日本好。
  视频表现:先锋DVD 3600-G效果很好,画质表现得令人感到超值,画面明朗亮丽,在我家25寸康佳观看不闪烁画面很稳定效果象逐行画面,色彩饱和度高,非常抢眼,画质表现是一种真实自然的风格,先锋3600和同档次松下,步步高画质要好些。
  音质表现:先锋DVD 3600-G音质表现还可以,比松下628,步步高强,开启虚拟环绕声后,空间感增强了许多。 声音干净爽朗音像清晰,层次分明,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耐听。
  操作功能时感觉机器的反应慢些,总的来说在800元档次DVD中要画质先锋DVD 3600首选。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0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4
注册时间
2003-10-9
发表于 2003-11-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3600的读碟能力也很差,它读不了的碟我的电脑一点问题也没有:(
总的来说,不值得购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2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7-7
发表于 2003-11-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胡楠 发表
[B]SONY730P不带5.1声道解码输出。
我那个自己会做胆机和调频天线放大器的朋友说索尼730P和松下675在图像还原上都不如先锋3300机,尤其是?.. [/B]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有3300和730P,分别做了AB比较,730P的视频表面明显比3300好,图象更稳定、鲜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

帖子

7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3-4-11
发表于 2003-11-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3600对红龙的兼容极差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22
发表于 2003-11-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得先锋3601-g是6区的。在杭州买的,我试过。1 ,2区是不能播放的。不知那位DX知道怎么改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4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1-9
发表于 2003-11-9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载于《家庭影院技术》杂志2000年1期

  近期,DVD是视听发烧友和一般家庭都谈论较多的话题。自1996年DVD机面市以来,虽然市场还未火起来,但技术和价格障碍已基本消除, DVD碟片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市面上除了索尼、松下、先锋、飞利浦、东芝等国外名牌以外,国内生产 DVD机的厂家也在不断增加,数得出来的已经超过20家。各种迹象显示,DVD在城市已纳入许多家庭的购买计划,这点通过编辑部的读者来信可以反映出来。
  大家对于 DVD的技术信息和产品信息非常关心,很想了解市面上那些DVD机较好。
  应该买什么样的DVD?DVD应该怎样和其他器材一起配置成家庭影院?国产 DVD可靠吗?等等问题,许多人都很想了解个究竟。加上最近新科和爱多等联手掀起“新阳光行动”,国产 DVD机价格已变得非常吸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国产DVD机将像97年的VCD一样,再次成为市场的主流。
  为了让大家对国产DVD机有更深的认识,编辑部专门组织了8台有代表性的国产机,全方位地进行比较和剖析,从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国产DVD的概貌和技术水平。
  我们选择的机器价格介于1888-2600之间,各款机器的功能、接口、碟片兼容性、采用的机芯和解码技术并不相同,各有特色,所用的技术方案也五花八门,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目前国产DVD机的技术状况。
  我们集中比较的目的并不是要比出个高低,而是帮助读者依据各台机器不同的特性和表现,找出最符合自己喜好和要求的对象,减少购买时的盲目性。为了更准确和客观地得出结论,我们选择同一时间,在同一视听室,用同一套器材的同一设置和同样的DVD测试盘片断来进行这次活动,对8台机器由内到外彻底剖析,从外观工艺、接口配置、内部电路结构、机芯、解码方案、菜单设定和画面表现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地横向比较,以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我们2000年杂志改版的一个举措,希望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把这个栏目办好。
  评测使用器材:影音中心:安桥 ONKYO TX DS939投影电视:Davis Powerbeam V DLP数字投影音箱系统:杜希 Dul""cet 5.1a投影银幕:APLLO 70英寸评测使用软件:《DVD使用大全》日本松下公司制作并提供版权 ISRC CN-F29-98-328-00-/V.G深圳音像公司出版评测说明:这次评测活动是在杂志社的家庭影院视听室进行的。不用普通电视机而选用投影电视的原因是,普通电视机由于水平清晰度的限制和画面尺寸太小,不能很好地再现 DVD节目中细腻的图像细节,不利于进行机器的比较。而采用70英寸的投影电视,可以从容地呈现 DVD节目的画面,机器在图像质量方面的差异将会较明显地表现在银幕上,采用数字式原理工作的DLP投影非常适宜用来呈现DVD记录的数字视频。安桥的TX DS939内置优质的AC-3解码电路,是采用Motorola的24Bit芯片MC56009,解码精度非同一般,是1998年的旗舰产品,由于参加测试的机器并非所有机型都内置AC-3解码功能,因此,在测试过程中,DVD音频均采用数字方式输出,由DS939内置的AC-3解码器解出5.1声道,再由功放驱动Dul""cet 5.1a音箱系统。杜希5.1a音箱的全部最高音单元完全相同,可以确保声像定位的准确性和音色的一致性,声像的移动可以做得相当平滑,可以说真正达到了AC-3的严格要求,是用来做测试的理想音箱系统。由于Davis这台DLP投影电视不具备色差输入端子,所以采用S-Video端子来连接DVD机的S-Video输出,所有参评的DVD机均带有S端子,条件是公平的。
  参评的DVD机器具体型号是(按随机出场的顺序为序):德赛DS-2000、厦新DVD-8058A、帝禾DK-320TA、爱多DV-2000A、新科DVD-858、优必盛BS-K503DV、创维DVD-650S、共和DVD-R928A。
  下面,给大家介绍DVD机评测的过程和结果。

  一、参评器材简介:
  德赛(DESAY)DS-2000:
  这是来自广东惠州德赛视听的产品。德赛视听隶属于广东德赛集团,德赛集团是惠州市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属于惠州市不算多的几家大型企业之一。德赛视听的产品线主要有DVD/SVCD/VCD、功放、音箱和电视机等6大系列50多种产品。1999年开始,以德赛数码龙的形象进军国内视听市常以1888元的售价来看,DS-2000是这个价位上功能较齐全的机型,内置了AC-3解码器,带光纤数字输出。
  厦新(Amoisonic)DVD-8058A:
  厦门厦新电子是上市公司,原来是生产录像机的班底,录像机不景气时及时转产VCD,一举成为国产影碟机行业举足轻重的大户。由于有股市的融资渠道,资金雄厚,1999年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出内置AC-3的功放和VCD录像机,DVD的生产较早形成了批量能力。
  DVD-8058A是厦新首台低于2000元的DVD机,1999年8月初上市。DVD-8058A可以说是厦新DVD的入门机种,没有内置AC-3解码功能,但可以输出数字信号进行机外解码。
  帝禾(DIWA)DK-320TA:
  中山帝禾科技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DVD机的影碟机企业,主要和日本东芝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其顶级机型DK-320早于1998年已推出市场,设计起点较高,属于国际第三代DVD,是国产DVD中的佼佼者。
  DK-320TA是DK-320的普及型,售价更贴近群众,而且功能多多,同时具备色差输出端子、兼容国际流行的HDCD、内置Spatializer N-2-2虚拟环绕声、带DTS数字输出等丰富功能。是参评机中功能最强的一台。
  爱多(IDALL)DV-2000A:
  爱多一直是影碟机市场的焦点,即使一度困扰于“破产传闻”仍是媒体的关注对象,而刚出台的“新阳光行动”再次使爱多成为业界焦点。不过,目前实际运营爱多的是蓝火科技公司,这点在爱多首次推出这款DVD的背板标签上可以体现出来。
  DV-2000A选择的上市时间不知是否巧合,恰好是成龙大哥陷入“龙种事件”的时候。
  DV-2000A能否重新燃起爱多的希望之火?
  DV-2000A更像一台进口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是三星(SAMSUNG)的OEM贴牌机,功能丰富,与帝禾的DK-320TA并列功能最强。市面上还有高士(KONES)的DVD-3000和金格(GYNCO)的AV-8001G与这台DV-2000A像同门弟兄。
  新科(Shinco)DVD-858:
  新科一直是影碟机行业的龙头老大,VCD/SVCD时代是这样,DVD当然还想做。当今影碟机市场的号召力,非新科莫属。不但昔日对手爱多归于旗下,连国企大户的熊猫和上广电均要与新科结盟。“新阳光行动”抖一抖,其他品牌DVD也不得不跟着掉价。新科卖1680,秦志尚够牛,敢对杂牌厂宣战,“想和我竞争,他得卖1480”。
  DVD-858是新科不降价的旗舰机种,是这次参评机中唯一采用金属作前面板的,加工精细程度不输给进口机,有大家风范,是参评厂家中唯一整机自主设计和制造的。该机还可以播放MP3碟片。
  优必盛(U.B.S)BS-K503DV:
  优必盛是1999年风头很劲的新晋视听厂家。从各种媒体的广告攻势上可见一斑,优必盛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成长很快,产品线非常丰富,除了常规的影音产品,甚至连麦克风、音响机柜也生产。
  BS-K503DV采用双激光头结构,可以很好兼容各种碟片,作为售价不到1900元的机器,具备DTS数字音频输出功能实属难得。
  创维(SKYWORTH)DVD-650S:
  创维是彩电生产大户,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很高的知名度和发达的营销网络,这些均有助于DVD产品的市场拓展。
  DVD-650S给人的感觉非常结实、可靠,基本功能齐备,同时,也具备兼容高清晰度HDCD的能力,内置AC-3解码器,解码板的集成度可以说是众多机器中最高的。
  共和(REC)DVD-R928A:
  共和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DVD机的企业,拥有大型的生产基地,主要与松下公司合作,深得松下的技术精髓,是实力派的DVD企业。除自己生产REC品牌的DVD以外,还给多家家电厂生产OEM贴牌机,包括TCL、乐华。
  提供给我们评测的 DVD-R928A是一台样机,还没有定价,在这以前推出市场的DVD-R600A、DVD-R800A曾倍受好评。DVD-R928A的外表比较简单平实,老实说甚至不是很起眼,不过,内在品质足以服人,是一台内秀的机器。值得一题的是,共和的电源开关设计与众不同,是一个安装在背板上的船形开关。

  二、比一比外观工艺和按键、旋钮手感
  德赛DS-2000:
  DS-2000的外观工艺中规中矩,面板上除了具备了基本的六个常规操作按键外,而且排列了可以直接键入数字的选择播放按键,还有可以选择声道、字幕和观赏角度的按键,这样,在没有遥控的情况下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DVD的功能。但似乎机壳用的铁皮厚度偏薄偏软了一些,可能会在意外的冲撞中引起变形,不过,在一般人的使用环境中,这种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对于不到1900的价格,已内置AC-3解码电路的机器,我们并不能要求太多。
  麦克风音量和混响旋钮的手感很自如,没有出现阻滞和松动,阻尼适当。不过,操作按键的弹性小了一些,不够干脆,尤其是电源开关。按键都可以全部到位,动作无误。
  厦新DVD-8058A:
  DVD-8058A的面板和机壳上盖的颜色是所有机中唯一采用黑色调的。面板的设计风格还留有录像机时代的痕迹,上面有松下G33的影子。前面板和机壳上盖的工艺不错,给人很秀气的印象,与其他品牌相比,设计风格上有些保守,少了一些现代气息,不过倒也给人以庄重和有品位的感觉,相信会有欣赏者,较精细的做工已经使机器摆脱了国产机给人“土”的印象,不会想到这是一台廉价的DVD。看来,大厂确实有大家风度,连底板和背板的铁皮都下足了料,坚固无比,底板还特意冲出一些加强槽,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美中不足的是,上盖与前面板接合的部分不是太吻合,可能机器内部缺少支撑结构,用手压住上盖板,会有下凹的现象,应该还有改进的空间。
  帝禾DK-320TA:
  DK-320TA的面板有东芝SD-K320的影子,不过,东芝SD-K320的显示屏是碟片托盘的上方,而DK-320TA的显示屏在托盘的下方。该机器由东芝公司提供技术,自然会有它留下的烙樱 DK-320TA的面板和机身采用了市面流行的金黄色,颇有时代气息,面板非常简洁、平滑,除了必备的几个操作按钮和两个麦克风旋钮外,再没有其他累赘的东西。
  进一步的功能全部通过遥控器来实现。面板按键的手感良好,不过,机器的底板强度不够,受到强烈冲击时可能引起变形,需要在搬动获使用中注意不要发生碰撞。
  爱多DV-2000A:
  DV-2000A给人的印象比较完美。面板呈金黄色的流线型,除了两个麦克风旋钮和右边的搜索旋钮外,其他几个基本按键采用隐形设计,没有突出面板,十分美观。
  另外,整机外观加工的精度较高,表面平整光滑,而且各部分结合很吻合紧密,结合处纹丝不动,背板、底板和上盖均有很高的强度,抗冲击能力较佳,机器不容易发生变形。按键的手感很好,干脆利落,恰到好处。麦克风旋钮和搜索旋钮均转动自如。实际上,DV-2000A是三星的套件组装的,看来,国外大企业的外观工艺和加工精度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新科DVD-858:
  DVD858的外观工艺获得一致赞赏,加工精度非常好,无疑使用了非常好的模具,而且是所有参评机中唯一使用了金属作为前面板。闪着黄灿灿的金属光泽的铝制面板采用了纤细的拉丝工艺,观感和手感均很细腻,字体印刷清晰,富有时代特色,在众多机器中显得很突出,面板造型也是新科自己开发的,看来,成本和质量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才可以较好去平衡。
  电源开关和搜索旋钮及各种按键的手感很好,干净利落,操控灵活,反应灵敏,有弹性。可惜麦克风旋钮有些不顺手,可能机内位置没有安装好。不过,机器底板的强度稍微欠缺。还可以进一步加以改进。这方面,爱多的DV-2000做得很好,可以借鉴。
  优必盛BS-K503DV:
  BS-K503DV的外观颇有JVC XV-K505GD的影子,感觉面板非常丰富,除了基本操作按键以外,还有数字选择键,观赏角度、声道、字幕等DVD功能控制键,甚至连菜单操作功能也可以直接在面板上实现,即使遥控器丢了,也不怕影响使用,看来复杂有复杂的好处,就看个人的喜好了。总之,这是一台颇有日本风格的机器面板。
  按键的手感均良好,不足之处是机器所用的铁皮似乎硬度稍低了一些,当然,我们不可能既要大碗又要便宜,在1880这个价位上,对以内置AC-3解码和DTS输出的功能,我们不能再要求太多了。
  创维DVD-650S:
  DVD-650S的外观谈不上精美和华丽,胜在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稳重感。整台机器看上去很坚实可靠,是工业化的产物,背板和上盖、底板很厚实,加工精度不错,一看就像大厂所为。印刷字迹清晰,干净,标志整齐清楚,很规范,有一种令人放心的强烈感觉。
  按键和旋钮手感均良好。
  共和DVD-R928A:
  这是一台不很起眼的DVD机,深灰色的面板和几乎看不见的隐形设计小巧按钮,除了右边一只搜索用的大旋钮和左边调整麦克风的三个小旋钮以外,面板上再没有别的东西,下半部稍微向外倾斜,如果不是托盘挡板印着DVD的标志,可能会被人误以为是几年前的录像机,日立有一款426就是这模样。
  DVD-R928A是一台外观较低调处理的机型,注定了它必须要靠内在品质来取胜。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所有的功能标示均用中文表示,特别照顾非专业的家庭用户和入门者。

  三、比一比接口与功能(附表格)
  德赛DS-2000:
  DS-2000具有比较标准的接口和基本功能,内置AC-3解码器,自带5.1声道模拟输出,同时可以输出AC-3数字音频,但不兼容DTS。接口只有光纤没有同轴,要使用必须另购光纤线。如果增加一个同轴数字接口的话,就可以利用普通信号线来传送数字信号。另外,令人不解的是,DS-2000具备5.1声道模拟输出的同时,居然没有混合双声道输出接口,非常不合理。如遇上只有两个声道输入,不具备AC-3 READY5.1声道输入的AV中心时,将无法利用具备杜比定向逻辑的设备重放出DVD节目中的杜比环绕效果。因此,在搭配时有一定局限性,这将限制了DS-2000的使用范围。
  另外,内置的AC-3解码器各声道不可独立调节音量。
  DS-2000的视频方面有两组复合视频(Video OUT)和1组S-Video输出,但不具备色差分量输出方式。
  厦新DVD-8058A:
  DVD-8058A不具备AC-3解码功能,因此,要获得AC-3环绕效果,必须通过机器的数字光纤或同轴接口接到外部AC-3解码器,但不支持DTS格式。有两组混合双声道输出接口,可以同时接到电视机和功放,避免了换线的麻烦,视频方面,分别具有1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不具备色差输出。
  帝禾DK-320TA:
  DK-320TA的功能非常强大。除支持一般的DVD/SVCD/VCD/DVCD/CD以外,还可以兼容国际流行的HDCD。环绕声方面,除具备AC-3解码功能外,还可以直接调整5.1声道各自的音量,便于配接AC-3 READY的功放,同时,具备DTS输出和Spatializer N-2-2虚拟环绕声功能。
  接口方面,同时具备同轴和光纤两种数字输出,有1组混合双声道输出。视频方面,除有1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外,装备有高质量的色差输出接口。
  爱多DV-2000A:
  DV-2000A的功能最强,接口最齐全,为用户考虑得非常周到。
  DV-2000A内置了AC-3解码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设置菜单直接调整5.1声道的音量和测试效果。同时,机器兼容DTS,具备同轴和光纤两种数字输出。带两组混合双声道输出,而且具备Spatializer N-2-2虚拟环绕声,通过两个喇叭来模拟多声道的环绕效果。
  视频方面,DV-2000A有两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更装备了1组色差输出端子,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信号。
  值得一题的是,DV-2000A是唯一台采用电子式电源开关的机器,不要是可以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可以用遥控器打开DVD机的电源,用起来非常方便,适合于讲求享受的现代人。
  新科DVD-858:
  DVD-858内置AC-3解码器,同时具备同轴数字AC-3输出功能,兼容DTS,不带光纤口。同轴信号线可以用普通音频线代替,可以省了一条专门的光纤线。DVD-858具备5.1声道模拟输出的同时,拥有1组混合双声道音频输出,同时支持双声道虚拟环绕声功能。5.1声道的音量参数不能独立调整。
  视频方面,拥有两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但可惜不具备色差分量输出。
  碟片兼容方面,DVD-858支持MP3的重放,拓展了机器的用途。
  优比盛BS-K503DV:
  BS-K503DV内置AC-3解码器,各声道音量不可独立调节,自带5.1声道模拟输出,同时可以输出AC-3数字音频,兼容DTS,但只有光纤而没有同轴接口,要使用的话须另购光纤线。有1组混合双声道输出接口,内置虚拟环绕声。
  视频方面有两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输出,但没有色差分量输出。
  创维DVD-650S:
  DVD-650S内置AC-3解码器,同时具备同轴数字AC-3输出功能,兼容DTS,带光纤和同轴数字口。具备5.1声道模拟输出,但5.1声道的音量参数不能独立调整。比较特别的是,这台机器的混合双声道音频输出是利用了5.1声道模拟输出中的前置主声道,通过设置菜单来进行切换。
  视频方面,拥有1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但不具备色差分量输出。
  碟片兼容方面,DVD-650S同时兼容国际流行的HDCD。
  共和DVD-R928A:
  DVD-928A内置AC-3解码功能,可以通过设置菜单调整5.1声道的音量。但机器不兼容DTS,具备同轴和光纤两种数字输出。带1组混合双声道输出。
  视频方面,有两组复合视频和1组S-Video,但没有色差输出端子。
  另外,DVD-R928A是唯一不兼容播放超级VCD的机种,只能播放DVD或VCD/CD。

  四、比一比机内电路结构、工艺
  德赛DS-2000:
  打开机盖,发现DS-2000的内部排得很紧凑,已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左边是开关电源板和卡拉OK板,中间放置的是机芯,右边是解码板和控制侍服部分,上方是视音频输出板。机芯是全封闭式的,数据通过一条与电脑IDE硬盘线一样的扁平数据线连接到解码板,可见这是一台DVD-ROM驱动器,连供电接口都跟电脑的光驱及硬盘等IDE设备一样的四条线。不过看不到光驱的供应商名字。这种DVD-ROM的激光头采用的是较早期的双激光头双透镜方式,DVD和VCD/CD可以分开用不同的激光头读取,由于激光头各司其职,好处是读出的信号的质量较好。但由于读取不同类型的碟片时需要进行切换,因此,需要一套复杂而精密度高的机械结构,这样,就可能会造成读盘的速度较慢,反应不够快。这点在碟片出入盒的时候可以观察到。一旦认了盘,工作并没有问题。由于DVD-ROM机芯的价格低于专用的DVD player loader,因此,在低价位的DVD机中常常被采用,可以有效降低整机成本。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享用DVD。
  解码方案采用美国C-Cube公司的ZiVA套件。C-Cube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MPEG芯片供应商,拥有很成熟的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在我国的影碟机行业有广泛的用户。从电路板上可以看见,解码芯片的型号是ZiVA D6-L,内存采用的是EDO DRAM,音频DAC则采用了日本AKM公司的AK4324VF。卡拉OK部分启用了目前效果较好的三菱M65831数字处理芯片。
  厦新DVD-8058A:
  打开8058A的机盖,让人觉得眼熟,原来采用的整套方案与德赛DS-2000几乎完全一样,包括DVD-ROM驱动器、开关电源和解码板,甚至可以肯定是由同一个供应商提供的套件。不过,由于8058A不具备AC-3解码功能,解码板和视音频输出板与DS-2000还是有一些区别。从电路板上看到,解码芯片的型号是ZiVA DS-L,同样是使用了EDO DRAM内存。音频DAC是PCM1716E,卡拉OK处理同样是M65831。由于没有5.1声道输出,输出板较为简单一些。
  整机内部工艺要比德赛DS-2000好一些。
  有趣的是,8058A和德赛DS-2000均不具备DTS数字音频输出功能,看来是同门弟兄无疑。
  帝禾DK-320TA:
  DK-320TA的外表长得很像东芝的SD-K320。这并不奇怪,打开DK-320TA的机盖,可以看到里面都是东芝的东西。与帝禾顶级的DK-320相比,DK-320TA用的机芯与DK-320的有所不同,DK-320机芯安装在显示屏下方,紧贴机器底壳,所以模拟输出板是翻转180度安装在背板的上方,所以输出端子均在靠上面的位置。而DK-320TA的机芯安装的位置较高,在显示屏的上方,所以模拟输出板就被安置到紧贴底壳的背板下方,输出端子均在靠下面的位置。而且,DK-320TA也取消了DK-320连接前面板和背板的两条加强金属樑柱。
  按东芝机芯的一贯做法,信号拾取部分采用了单激光头双聚焦镜的工作方式,用两个不同的聚焦镜分别读取DVD和VCD/CD。这种机芯同样需要一个双镜切换装置。
  解码板的尺寸要比德赛和厦新的小,因此,机内结构显得稍微宽敞一些,解码板的内存似乎采用了速度较快的SDRAM。
  爱多DV-2000A:
  爱多DV-2000A的结构属于另外一种类型。打开机盖,见到的一块几乎占据了机箱面积三分之二的大电路板,横跨前面板和背板,连机芯都被挡住了看不见,这块大电路板反扣固定在DVD机芯的上方。这块大电路板实际是由开关电源和模拟输出板两部分组成,由于这部机器的输出接口特别丰富,所以电路板也较复杂,上面包容了5.1声道模拟输出,2组混合双声道模拟输出,2组复合视频输出,1组色差信号输出,1组S-Video视频输出,还有光纤口和同轴数字口各一。
  解码板的面积也比较宽,同样是采用了C-Cube的方案。从解码电路板上可以看见,解码芯片型号为ZiVA-3,使用的内存是高速的SDRAM。印刷板的制造工艺很精美,而且机箱内的结构很牢靠,底壳及背板均采用了厚实的铁皮,还增加了加强压纹,上盖的结合位吻合度很高,电路板的地和上盖之间还特地固定了两个绝缘叉,考虑得很周全。
  这是一台集成度不算高,但充满了工业设计理念和体现了精良的制造工艺。整机的完成度很高。完全有别于一些基于套件组装的机器。
  新科DVD-858:
  打开机盖,DVD-858给人一种大家风范的印象,机内相当简洁,线路板和连线井井有条,整体布局是所有机中做好和最简洁的,这应该归功于采用了SONY璐明机芯和第三代高集成解码技术。可以见到,解码板的面积不大,核心的元件是ESS的ES4408F,采用的内存也是高速SDRAM。新科在超级VCD时代已经与ESS等公司开展合作,组建了超越号数字实验室,专门研究数字视频的整合设计和软硬件接口技术,目前已成功地运用到了新一代的DVD产品上面。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DVD-858的原创性是最高的。整机的设计明显是一体完成的,不同与其他机种,有些解码板和电源板、模拟输出板、前面控制板等分明出自不同厂家的设计甚至是他人生产的半成品,工艺水平和线路板布局差别很大。这方面,新科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可以看出新科在DVD方面很强的研发能力。难怪新科的机器从面板到电路板均是自主开发,这样可以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优必盛BS-K503DV:
  打开BS-K503DV的机盖,立刻映入眼帘的是,采用的方案还是C-Cube的。虽然布局和结构与德赛、厦新有些相似,但毕竟不是同一个供应商的,仔细看还是有差别。
  DVD机芯采用的是韩国DVS生产的DVD-ROM驱动器,型号是DSL-600A。开关电源板和模拟输出板面积都很小,因此,机箱内还是显得有空余位置的。解码板所用芯片型号是ZiVA D6-L,音频DAC选用了CS4338K。可以见到,内存芯片的类型与德赛、厦新的是一样的,同为EDO DRAM。
  创维DVD-650S:
  创维的结构和DVD方案也与众不同。机芯与优必盛所用的同是韩国DVS公司的产品。
  不同的是,创维的机芯是全封闭式的DVD-player-loarder专用型。DVD-650S的结构布局也很简洁紧凑,解码板集成了模拟输出在一起,接口直接焊接在解码板上,所以,机器的右边只有一块线路板就行了。
  解码方案是比较少见的美国ZORAN公司的方案。解码芯片的型号是ZR36710TQC,音频DAC采用了日本AKM的AK4526AVQ。ZORAN曾是第一个推出AC-3解码芯片的公司,现在也致力于提供数字视频解决方案。从电路板上可以看到,ZORAN的解码板集成度还是很高的,将所有的视音频解码、模拟输出的功能在同一块不算太大的板上完成了。
  共和DVD-R928A:
  共和的机器有点特殊,传闻共和有跟松下合资的背景。从原来共和的机器R800A和R600A已可以看到松下的影子,共和早前推出的DVD-R800A无论是外观,还是显示屏,到机内线路板、结构,甚至连设置菜单都跟松下的DVD-A330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共和的功能标示全部改成了中文表示。如果说是松下的组装机会有人相信的,因为它们长得确实太像了。
  DVD-R928A似乎与DVD-R800A也很相像。
  DVD-R928A的机芯是松下封闭式的DVD-Video专用机芯,采用单激光头单聚焦镜,但有双聚焦点的专利设计,省去了复杂的机械机构,可以快速地读盘和搜索,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解码板完全是松下原装的!编号是VEP96512,查过有关资料,松下DVD-A330和DVD-A130的解码板编号正是VEP96512。看上去,DVD-R928A的这块解码板的工艺明显优于一般的国产机,从技术角度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生产制造技术与国外水平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个问题,寻求积极的措施去吸收消化,才有可能赶上去。
  除了解码板是松下提供的产品外,开关电源板和模拟输出板的外观也很接近松下的产品,不过,印刷板上赫然印有REC几个标记,说明这是共和自己生产的,虽然说工艺还算不错,但和松下的解码板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五、比一比画面质量
  作为这次比较的核心是画面质量。因为音频可以通过数字输出,由外接解码器来改善音质和环绕效果,而画面的质量是在解码板上决定的。糟糕的视频信号输出去之后,就没有办法再补救了,因此,挑选DVD机的首要要素应该是画面质量,其次才是声音、功能、菜单设置等。
  这次画面质量的评测采用松下制作的《DVD使用大全》测试盘,盘的内容可以参考本期专门介绍的另一篇文章。选用播放的片断分别是(1)“水区”和(2)电影片断精选里的《惊涛骇浪》和《传媒先锋》。“水区”的画面内容是海边的风景,由于画面亮度很高,因此,可以观察各机器的对比度,黑色表现和细节再现能力等,电影片断里的画面主角是人和运动镜头,主要观察人脸的色彩表现,暗部的细节再现,层次过渡,对比度和色饱和度等。
  测试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不同机器表现的差异之大,出乎意料之外。原来,用不同的DVD观赏同一张碟,会有那么多的不同。
  下面把各机器的具体表现报告如下:
  德赛DS-2000:
  DS-2000的对比度稍偏高,显得画面黑白分明,黑色比较沉稳,整体画面略偏暗,最亮的区域基本正常。画面的色调趋于冷。细节不算丰富,很暗和很亮的部分损失了一些细节。例如,《惊涛骇浪》中人的脸部背光的部分过渡已看不出来,看上去就是一块黑暗的色块,多少影响了观感。画面的黑白伸张范围受到局限。色彩的饱和度适中,不过,彩色趋向于暗淡,不够明快和鲜艳。
  总的来说,画面表现得中规中矩,风格有一些内敛。
  厦新DVD-8058A:
  厦新的画面与德赛有惊人的相似,看来基本属于同一种风格,不过,厦新的画面看起来黑色更沉稳,对比度更强烈,高亮部分的亮度也好于德赛,初看时,画面黑白分明,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不过,时间一久,感觉细节被强烈的对比度吞噬了一些成分,由于亮度的提高,画面已趋向于明快,不过,整体风格仍显得稳重有余而活泼不足。
  帝禾DK-320TA:
  帝禾的风格完全不同,画面趋向于淡雅。感觉黑电平被抬高了,最黑的部分仍然觉得是带有灰色调,黑色像是飘浮在上面,不过,刚才德赛和厦新看不到的一些暗部细节出来了,但显然画面不够稳重。在观看《水区》部分的一些高亮度画面是,画面的亮部一片白茫茫,已很难分出具体的细节和物体。
  整个画面的对比度下降了,像有一层雾。不过,播放室内的人物活动画面时,即使很暗的部分,细节仍然可以看得出来。因此,帝禾的风格趋向于纯朴、素雅、不事夸张和强调,也许会觉得不够刺激和具有视觉冲击力。
  “平平淡淡总是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帝禾的风格。
  爱多DV-2000A:
  开机时,出现一些小问题,它的彩色制式不能自动识别,要人为设定后才恢复正常。机器的背板上有一个切换制式的开关。
  画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亮度很高,但并没有影响到黑色的稳定,因此,画面很亮丽,给人愉快感。画面的层次比较丰富,从暗部到高亮部,没有过分强调黑白对比,不过,观赏大面积较亮画面时,有些反白,亮部的层次损失了一些。
  色彩显然过于夸张,有一种艳丽的成分,对视觉有冲击力,色饱和度适中,整体画面表现较满意。
  新科DVD-858:
  画面清晰度高,对比适中,画面稍偏亮,暗部细节丰富,亮部细节稍有损失,画面明快,层次过渡丰富,黑白分明,亮部似乎稍有强调,感觉整体画面稍亮,不过,这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愉悦感,色彩丰富,亮丽,色彩较为中性,不像爱多那样艳得有些夸张,色饱和度稍嫌淡了一些。整体表现属于一流水平。
  优必盛BS-K503DV:
  画面位置有些偏右,画面清晰度稍低,估计是整个画面黑电平被抬高的缘故。观赏室内节目时,画面明显泛白,结果使画面有点飘福欣赏《水区》高亮度风景画面时,由于过亮,海滩边的白凳子已难以在阳光下分辨出来,特别是亮部细节大量损失,色饱和度多少受到影响,颜色偏淡,对比度偏小,使得画面黑白不够分明。
  当然,如果通过调整投影或显示设备的参数,可以改善画面的质量和观感。
  创维DVD-650S:
  画面的清晰度不错,画面偏亮,黑色不够沉稳,影响了画面的明锐度,使画面有些灰色调。色彩略为淡了一些,颜色的饱和度偏低,要达到较好的画面效果,需要配合电视设备的参数调整才能获得,不过,这样做的话也会损失一些细节,特别是暗部的层次。
  共和DVD-R928A:
  画面清晰度高,对比适中,暗部和亮部细节丰富,画面柔和,层次过渡丰富,黑白分明但没有过于强调,中间色调层次分明,仿佛呼之欲出,给人以很自然的视觉感受,色彩浓郁且有通透的感觉,整体表现几乎无懈可击。

  六、小结
  经过这次评测,相信大家对于国产DVD机的印象有了一个轮廓。这次活动由于时间集中在1-2天内完成的,时间的匆忙,主观的一些评价可能会有偏差,尽管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避免这种人为的因素干扰。我们发现,要找到一台各方面都满意的机器并不容易,画面表现最好的共和实际上是松下DVD-A330的班底,但它的功能却不能满足现在很多人的要求,例如,不带DTS、不兼容超级VCD等。国产DVD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比较重视功能的拓展和使用,但对画面质量的追求还未真正摆上议事日程,画面清晰度仍有待提高,而且黑电平普遍偏高,色饱和度偏低,层次过渡仍欠缺,或者对局部强调而牺牲了其他元素。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机,只有新科的完成度最高,画面质量也比较理想,虽然与松下仍有一些距离,但已经在迈进了。
  当然,评测是在大投影上进行的,如果在普通家庭用29吋进行观赏,相信这种差别会大大缩小,再加上可以认为调整各种画面指标,所以,作为一般的欣赏性质,也不必过于挑剔,除非你要用大屏幕组建家庭影院。眼睛永远比耳朵要挑剔得多。



相关文档:DVD机功能比较表(截至1999年12月2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4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1-9
发表于 2003-11-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刊今年的第2期上,编辑部特别企划推出了进口品牌入门级功放的集体大评测后,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业界的好評,更有不少读者来电与来信进行咨询,特别是相当多的读者都希望为他的进口品牌入门级功放配上一台进口品牌入门级的DVD机,经过编辑部一番细致的讨论后,我们决定顺应读者的需求,选择进口品牌的入门级DVD机作为本期特别企划的评测选项。
  一直以来,进口品牌入门级的DVD机在中国市场都颇受欢迎,尤其以SONY、Pioneer、Panasonic、PHILIPS表现得最为积极。由于国内DVD市场的成长迅速,这些厂家在中国投入了相当的资金,研制、生产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目前几乎所有进口品牌的中低价位DVD机均在国内设厂生产,借助国内生产成本低和市场容量大的优势,这些进口品牌DVD机的价格也相当有吸引。近期面市的Panasonic RV-632 DVD机率先突破1000元大关,几度脱销,竟然造成排队购买的奇景,仿佛是VCD鼎盛时期的回光返照。究其原因,一流的品牌、一流的品质,再加上超乎想象的价格是最为重要的。由此看出中国的DVD机市场还相当大,而引发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漫步市场,市面上的进口品牌入门级DVD机可谓琳琅满目,加起来光是品牌不下十五、六个之多,经过编辑部与广告部的各位同事多方联系以后,我们最终拿到其中的十款机型,有些产品由于来迟,也就不等了。
  对于本次评测,杂志社相当重视,编辑部在评测室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评测结果的准确性,专门增加了一台16:9宽屏幕的HDTV级别的专业显示器,SONY KV-32HV50 ,测试中,用HITACHI V212 20M示波器观察DVD机的视频带宽与黑电平高低,模拟音频试音使用DENON的AVC-A11SR高级影院功放,音箱还是用杂志社评测室的B&W DM602.5S2。
评测方法
  分为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两个部分。
  首先用杂志社的SONY DVP-S7000 DVD机作为参考机,用色差线连接SONY 显示器,播放《Video Essentials》中的静态测试图对显示器的亮度、色度、对比度进行校准,检查显示器是否有几何失真、聚焦是否良好。然后将连接参考DVD机端的色差线拔出,再逐个连接到被测试的DVD机。
  客观测试时同样播放《Video Essentials》中的静态测试图,测试DVD机输出的图象是否有几何失真、垂直与水平清晰度、图象重现区域、黑电平准确性、多波群信号、连续扫频信号等,其中对黑电平准确性、多波群信号、连续扫频信号用HITACHI V212 20M示波器观察,并用SONY DSC-P3 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以方便读者进行比较。
  然后是主观评价,主观评价包括播放不同DVD碟的若干片段。选段包括:●《松下演示碟#4》水区:观察色彩和边缘表现●《沙翁情史》1区:观察肤色和色彩还原能力●《格斯拉》1区:观察暗部细节、黑色表现和信噪比●《Super Speedway》1区:观察斜线锯齿和画面安定感●《ENCORE PREVIEW DISC》RCA版CD:试听人声、小提琴等音乐表现。
  此外还准备了有缺陷的碟片测试读碟能力。
  引导读者消费、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厂家与商家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是本次评测的出发点,同时也使广大读者了解到DVD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与发展后,目前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呢?相信看完下文后就会找到很好的答案。

Marantz DV 3110(参考价1600)
  马兰士一直很得中国人的人缘,人们喜欢津津乐道它的音乐味,尤其是马兰士的CD机,很多朋友都在用。马兰士的DVD机就没有这么出名了。DV3110是针对国内市场的入门级产品,外形仍然是马兰士一贯的风格,价格与国产品牌基本持平。功能上也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譬如卡拉OK,MP3功能一个也不少,卡拉OK功能不仅仅是配了两个麦克风口就完事,除了面板可以分别调整两个麦克风的音量之外,机内专门有卡拉OK菜单调整变调和回响深度,不过,只有在模拟两声道状态这些功能才有效,但选择5.1声道输出时,不能进行卡拉OK,不支持DVD的5.0声道OK功能。碟片的兼容性属于最基本的,可以读取CD-R和CD-RW格式的刻录碟,对于喜欢自己制作VCD的朋友而言也相当实用的。此外,还带有国内曾经流行的复读和复唱功能,可以通过麦克风录下270秒的语音。
  DV3110机内含有Dolby Digital 5.1解码功能,这在同价位的进口DVD中也属鲜见。机内的音频电路还设有6段均衡器,可以通过菜单调整各个频段的电平,并可以通过OSD功能将频谱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机器的接口配置上则显得有些落伍,除了基本的数字同轴、光纤和模拟音频端,视频输出只有复合视频和S端子,不带质量更好的色差输出,多少是个遗憾,也是这次参评的机器中唯一不带色差输出的。
  菜单功能界面以文字为主,操作功能时感觉机器的反应慢些,读碟和抗震动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视频表现:
  机由于没有色差端子,只能从S端子输出,图像质量明显比其他机器的色差输出要差一些,主要表现在图像的颗粒较粗。画质表现上,人工处理的痕迹较明显,图像较粗燥,对比鲜明,高亮和暗部层次不佳,色彩浓度很高,颜色有轻微的溢出现象,边缘的骚动和杂讯还是很容易察觉,所以该机没有色差输出肯定会在画质方面吃亏。
模拟音质表现:
  声音清晰而且机内均衡可以调整音色,不过音质稍粗,细节不多,音色偏软,动态方面表现一般。播放抒情音乐比较悦耳,但DVD大片缺乏气势和动态。
  
SONY DVP-NS300(参考价2200)
  DVP-NS系列是SONY本年度的主流产品,DVP-NS300则是这一系列中的入门级产品,功能、读碟兼容性上都只是最为最基本的,并没有其它花巧的东西。纤细银色的机身与SONY WAGA彩电十分配合,内凹的仓门及透镜相当新颖,相信这是一种防反光设计,以消除透镜的反光,使显示的信息更为清晰。面板上的按键较齐,电源开关是软硬式结合的,操作更为直观方便。后板各种信号端子齐全,归类合理,连接起来也很方便。
  该机表面上只是一款入门级的产品,实际上却颇为先进。驱动系统是SONY经过改进后的第2代精确驱动系统,保持了原有的高速、稳定的读碟能力,而且,由于新增了动态倾斜补偿系统,即使是对不干净或有花痕的碟片也能保证有精确的读取能力。块状噪声降低功能(BNR Block Noise Reduction)可以减少图像中的“马赛克”现象的发生,这项技术以前只有DVP-9000ES才有,现在用上入门级产品上,是一种不少的突破。模拟音频部分有4种电视虚拟环绕声供用户选择,D/A转换芯片还是96kHz/24bit的,其它芯片也都是SONY的产品。操作使用上,该机相当有特色。首次开机,将提示使用者进行初始设定,菜单是中文的,而且图文并茂,需要回答的问题也相当简单,即使是外行人也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回答。遥控器不但能遥DVD机,还能遥控评测用的SONY KV-32HV50 显示器,遇到开电源、关电源、播放、暂停、停止、无法播放,DVD机内会发出哔声进行应答,很有人性。播放时,认碟快速,快进、快退时画面清晰流畅,一旦松开按键后,又能马上会复正常,就连越段、跨段播放都能很快地恢复正常,可见其驱动系统与解码系统的确出色。
视频表现:
  该机黑电平准确,比黑还黑的信号能正确地显示出来,高频下降稍快。画质表现是一种真实自然的风格,暗部层次、色彩浓度都能自然地表达出来,根本没有人工修饰过的痕迹。图像暗处干净,不见到有结块的现象出现,遇到有“马赛克”现象时,要按BNR按键进行修正。不过,图像的高亮度区域有上不去的感觉,也容易导致高亮度的层次不佳。
模拟音质表现:
   电视虚拟环绕音效表现不俗,失真很少,对应不同模式时,效果的差别非常明显,特别是其中的夜间模式,能将大动态的信号进行压缩,在不希望打扰别人的情况下收听到清晰的声音。这点,对不少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好的功能。

DENON DVD-800(参考价3380)
  DENON是数码影音产品的先行者,在还是很少人知道“数字”这个词的1972年,DENON就率先推出了广播用的PCM数字录音机,世界上首台CD机和首张CD碟均是出自DENON的手中,在近年来的AV功放方面,DENON也总是最新数字解码格式的实践者,每年都有惊喜给发烧友。最近DENON的DVD也是新品不断,CES2002上的DVD-9000可以通吃市面所有格式影音光碟,包括DVD-Audio和SACD,率先引入108Mhz/14bit的高规格视频处理而引人注目。在去年本刊进行的逐行扫描DVD评测中,DENON的DVD-2800也以出色的菲林感赢得众多发烧友的喜爱。
  这台DVD-800的外形保持了DENON一贯平实朴素的风格。内部的机芯和电路采用了松下的技术,机内的结构简洁,看不到有令人不快的各种连线,除了电源和输出部分在一块大电路板之外,视音频的处理由机芯旁边的一块集成度很高的解码板完成,核心芯片均是PANASONIC的。
  本机不带杜比的5.1解码器,除了拥有常见DVD的基本功能外,虚拟立体声(VSS)功能和独有的0.1声道超低音信号输出十分照顾入门级的用户,只需要普通的双声道音响再加上一个低音炮就可以在房间里感受家庭影院的震撼,VSS的效果还较明显,可以产生适当地空间感,对白也有一定突出。
  菜单的设置采用图形界面,看起来很华丽,操控自如,遥控器上有快捷键直接调出菜单功能,对于熟练的用户而言,相当方便,中/英文OSD显示也方便了不同用户的需要。
   数字接口方面只有光纤没有同轴,所以购买时要看清楚,这也是松下某些系列DVD的特征。读碟的反应很快,纠错没有什么大问题。
视频表现:
  该机的黑电平准确,可以正确显示比黑还黑的信号,高频衰减平缓,色彩饱和度高,非常抢眼,但细节部分不算出色,物体边缘圆滑不够锐利的,高亮部分的层次不足,暗部层次丰富,黑色不够深沉,不过可以通过画质的调节进行弥补。
模拟音质表现:
  声音干净爽朗,略显干涩,低频的弹性和冲击力平平,但借助0.1声道的超低音输出,效果可以明显改善。

TOSHIBA SD-1300(参考价2100)
  TOSHIBA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与世界上几家公司联合开发出SD(超密度盘)系统,以对抗MMCD系统,这两个系统就是今天DVD系统的前身,后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统一了规格,即目前的DVD系统。TOSHIBA目前拥有大量的DVD专利,如光盘的结构,纠错的方式等。目前,其DVD机在中国市场相对而言还表现得相当低调,但是却是这次评测中最为优秀的入门级产品,无论是音质还是画质都比其它机器都显得相当凸出,很难让人相信它只是一款入门之作。
  这款SD-1300是前SD-1250的换代产品,外观上,比起SD-1250要瘦身多了,机身的深度只有225mm,面板风格上则变化不大,立体感强烈。后板信号输出端子齐全。视频的D/A转换是10bit/27MHz,并采用了独家的超级Anti-Alias 滤波技术,视频信噪比得到很好的提升,水平清晰度可达到540线,模拟音频处理芯片是ZORAN ZR36732PQC,音频D/A转换用192kHz/24bit的芯片。功能简单实用,设有可由遥控器将某一局部画面放大4倍的变焦功能及4种图像、3种声音模式供使用时选择,特别是它的Spatializer N-2-2 虚拟环绕声技术,它是由Spatializer音频实验室推出的一种的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根据头部声音传递函数来处理对定向逻辑或AC-3解码器输出的信号,从而使两只音箱或一副耳机也能较好地还原出环绕的声场,现时这一技术已获得杜比实验室的认可。使用时发现,它不但对播放DVD的音频有效,对播放CD同样起作用,对不少爱好者来说是一样难得的功能。不过操作上的表现只是一般水平,对控制的反应稍慢,播放CD时,机身上显示屏的信息不够全面,要从显示器上去获得更多的信息。读碟能力没有什么问题。
视频表现:
  该机黑电平准确,比黑还黑的信号能正确地显示出来,高频下降平缓。画质表现得令人感到超值,画面明朗亮丽,白色纯净,颜色鲜活而富有生气,高亮度的区域自由奔放,黑色沉稳干净,噪声水平很低。远景的表现清晰精细,就象是小光圈拍出来的图象。
模拟音质表现:
  个性比其它机要突出,声音活跃,起伏明显,层次分明,空气感浓郁,特别是能较好地表达出音场的高度。Spatializer N-2-2 虚拟环绕声的表现不俗,开启虚拟环绕声后,整个音效即时为之改观,声音变得更为开阔,空间感增强了许多。

Pioneer DV-3310(参考价1750)
  Pioneer的DVD机在国内市场一直表现得不错,从早期的DV-525K开始,就在上海生产DVD机,到现在的DV-6310A,产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更是不时出现前为之作,特别是最近面市的DV-6310A,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时间几乎是与日本的DV-S633A等同,可见Pioneer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外观上,以厚度5.5cm依然是最薄身的DVD机,颜色上一改过往单一的金色,还推出有银色的产品用于搭配电视机用。该机面板的布局简洁,受高度所限,显示屏移到了右边,按键整齐地布置在托盘的下方。后板同样是因为薄身的原因,视频色差端子被设计成倒“L”状。机箱内部充实,薄身的设计使信号处理板被移到右边,而不是装在机芯的下面,结果使各种连线较多。电路板上使用的主要还是Pioneer的芯片,视频方面装有Pioneer的超级数字滤波器,在不影响必要的视频信号频率时减少多余的频率成分,使解象度达到相当于540线的水平。音频部分的数字输出端子能输出Dolby Digital、dts、MPEG、PCM(CD格式) 4种格式的信号,模拟音频部分应用TruSurround by SRS虚拟环绕声技术和192kHz/24bit的D/A转换芯片来提高音质。
  操作使用上也非常方便,视频部分能同时输出色差、S、复合视频三种信号无须通过开关或菜单进行切换,菜单的依然是Pioneer的固有风格,需要设定的选项相当简单,除基本选项外,还包括图象质量设定,操作时通过“设定导航器”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选项的设定。遥控控器的布局合理,手感不错。DVD播放过程中的“位元传送速率显示器”还能显示碟片的数据速率。
视频表现:
  该机黑电平准确,比黑还黑的信号能正确地显示出来,高频下降平缓。画质则是相当有个性,它不强调那种清晰的、精细的描绘,而是通过营造出一种明显的浮雕效果出来,在《沙翁情史》中的服饰表现得尤为出色,图象低电平表现得相当干净,也不见到有结块的现象出现,《Super Speedway》中,高速赛车表现得非常连贯。但图象的高亮度区域有压抑感,高亮度的层次也有所欠缺,远景的表现稍为模糊。
模拟音质表现:
  所重放出来的声音较为平实质朴,气氛略显淡薄,表面上,听起来好象不够刺激,却会久听不厌。TruSurround by SRS虚拟环绕声的表现一般,开关虚拟环绕声时,效果的差别不太明显。

ONKYO DV-S2520(参考价1700)
  安桥的AV功放以其精美的外形和优质的声音在国内市场颇有口碑,DVD不是安桥的主打产品,但安桥善于将行业中优秀的技术融合到自己的产品中。顶级器材Integra Research RDV-1就是结合了安桥与全球数码音响转换系统专家美国Apogee Electronics的技术成果,这次参评的入门级DV-S2520也不例外,是采用了先锋DVD技术的产品。
  DV-S2520无论从外形,接口到机芯、电路板,甚至遥控器都与先锋的DV-3310一样极为相似,不过DV-3310是超薄型设计,而DV-S2520的机身较厚,更接近先锋的DV-2310,机芯位于机器的正中央。
  功能方面与DV-3310非常相似,读碟的反应奇快,但播放时的机械噪音稍微明显一些,夜深人静时或许会令人不悦。菜单界面是与先锋的系列机器完全相同的GUI图形界面,相当友好,操作起来很顺手。遥控器的反应非常灵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水平,按键的布局也比较符合人体工学。由于视频信号的输出模式是全自动的,不需要做特别的设置就可以播放不同格式的DVD。遗憾的是搜索速度只有一种,这也是先锋同类型机器的不足。图象质量的设定包括有不同的模式,分别有“电影”、“普通”和“卡通片”,不同模式状态下的黑色和层次表现各有不同,不过还是“普通”模式的图像看起来最自然和最舒服。机器同样可以通过电视机屏幕显示播放中碟片的数据码率。
  机内的机芯和电路均是先锋的技术,电路比较简洁,完成度高,基本看不到绕来绕去的信号线,音频部分使用的是基本的96kHz/24Bit芯片进行处理的。
视频表现:
  机器输出的黑电平准确,可以看到正确的比黑还黑的信号,高频衰减稍快。画质风格与先锋的DV-3310很接近,画面相当玲珑活现,色彩明亮,暗部表现干净,只是在细节方面稍微逊色于DV-3310,画面较暗时有轻微的骚动杂讯,高亮区域的层次略有损失,整体表现令人愉悦。
模拟音质表现:
  该机的声音侧重于中低频的表现,音质较为松软,高频显得保守,因此播放的音乐属于轻松流畅的一类,不会太刺激,但也不会有刺耳的失真,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耐听。

Panasonic DVD-RV632(参考价998)
  Panasonic 是较早将DVD引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品牌,相信现时很多DVD迷都还记得1996年时,Panasonic 的A-100、A-300做演示时的盛况。这款DVD-RV632是去年年底才推出的产品,以每台988元的销售价格及良好的品质而赢得不少市场,从面市到现在已
几度脱销,这次评测用的机子也是经销商用来供客户定货用的版机。
  相对于其它的DVD机来说,该机在功能、性能、价格上都占尽优势,全身上下完全没有多余的东西,面板的按键排布同RV621相近,左边是电源开关及一列影院效果按键,右边是基本的操作按键,飞梭旋钮可在播放DVD时,根据旋转的角度,分别采用5倍速度进行前进或后退的搜画,最快可达到正常速度的200倍,是目前的最高水平。后板上的各种信号输出端子齐全,数码信号输出只有光纤,没有同轴。模拟音频部分还有“0.1”的低音输出端子,只需简单地连接一个有源低音音箱,就能欣赏到杜比数码5.1声道的“0.1”低音声道的低音,L、R声道的低频部分也可通过此端子得以再现。通过屏幕菜单的“用户选择模式”,对图像的对比度(±7级)、亮度(0-15级)、色彩(±7级)进行单独调节,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画质的要求。模拟音频部分应用了松下的虚拟环绕声音响(VSS)和192kHz/24bit的D/A转换芯片来提高音质。机内总体布局非常出色,看得出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非常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机型,机芯与信号板之间可谓简洁至极,只有二条连接线,其它连线则见不到了。
  操作使用上,遥控器上的文字是中文的,面板与摇控器上的影院效果按键是单触式的,看碟时可以直接进行自由切换,菜单是中/英文OSD,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屏幕以图型的形式将操作反馈给用户。
视频表现:
  该机黑电平准确,比黑还黑的信号能正确地显示出来,高频下降平缓,图象细节属于一般水平,欠缺锐利,伽码值有偏高的感觉,画面暗部层次丰富,但黑色不够突出,高亮度部分的表现还有欠缺,播放高对比度的DVD时会有很好的修正作用,而对低对比度的DVD则感到模糊。
模拟音质表现:
  声音非常干净,音像清晰,但较为硬朗,中高频的底气充足,重低音信号输出非常实用,将重低音音箱连上重低音信号输出后,低频的表现即时变得丰满。


YAMAHA DVD-S510(参考价1550)
   YAMAHA的AV功放一直是发烧友谈论的对象,有些人特别推崇,有些人则不喜欢它的音色,但不管怎么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谈到家庭影院,肯定是不能回避YAMAHA的。事实上YAMAHA是属于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音响品牌,一向以自己研发的DSP芯片和独家的CINEMA DSP为荣,也是AV名厂中少数几个至今不与THX打交道的牌子之一。
  YAMAHA的DVD产品一向与DVD技术的核心厂家合作紧密,早期的不少型号是松下的技术,而近期与PHILIPS关系密切,包括首台DVD+RW也是采用PHILPIS DVDR-1000的方案生产。
  DVD-S510的外形与RX-V420系列的功放机的风格完全一样,带有明显的YAMAHA烙印,线条流畅明快,富有时代感。遥控器按照人体工学设计,非常小巧,中间凹进去的造型在手握操作时很舒适。
  机内电路和机芯采用了PHILIPS的技术,功能和碟片的适应性都是最基本的,没有太多的花样,不带5.1解码器。菜单界面很华丽,操作时动作较慢,无论是认碟和遥控都有延时执行的感觉。背板的接口也是一个也不少,图像信号输出有色差/S端子/复合视频,音频有数字同轴/光纤和两组模拟输出。
  在功能设置方面,NTSC状态下,可以通过菜单进行黑度切换(Black level shift),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都有一定变化,输出视频图像的水平位置也可以在菜单中调整(Video shift),以适应不同的电视机。
视频表现:
  该机的黑电平稍微偏高,比黑还黑的信号不能正确地显示出来,高频的衰减是本次测评的DVD中最快的,由于黑电平偏高,使整体画面出现雾状感觉,虽然此时暗部画面的细节可以看得更多,但显然影响了画面的对比度,对于某些黑白分明的图象效果不错,但对于反差不大的图象则会有雾状感觉,进而影响图像的明锐度。画面在黑暗部分有轻微的骚动感,可以通过调整黑度切换来改善,但范围较窄。
模拟音质表现:
  声音的强弱对比分明,但偏硬朗,色彩变化方面不多。听音乐节目略显平淡单调,播放DVD时具备一定的动态水平,但整体声音的厚度和能量感只能说是表现平平。
  
PHILIPS DVD-Q30(参考价2100)
  在家用音/视频器材方面,PHILIPS历来都是强项,高端产品中,有全球第一台多声道SACD播放机SACD1000和可刻录的DVD+RW DVD1000。前段时间PHILIPS在市场上推出一款带逐行扫描和双解码功能的DVD Q50,令到整个DVD市场都为之侧目,它不但外形出众,而且技术先进,其中运用到Faroudja DCDi芯片的逐行扫描系统成了众多AV迷的美谈。本次评测的Q30是继Q50后推出的后续入门级机型,凭借PHILIPS多年的DVD运作经验,整个DVD机从构思、设计到使用都考虑得非常全面。面板看上去同Q50一模一样,仔细看才发现面板的材料已由Q50 的铝合金换成塑料,右边的液晶显示窗依然非常醒目。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采用了DVD-ROM机芯,音频解码包括有杜比Pro Logic、杜比AC-3、dts,最为特别的是,该机能播放刻有图像为JPEG格式的CD-R和柯达PICTURE CD,平时用数码相机拍摄好的照片经电脑下载处理后,刻录在CD-R上,制成PICTURE CD,需要观看时,可以使用这款播放机进行播放,播放时通过遥控器还可以对图片进行放大、旋转、纵向与横向翻转更可支持级的文件夹嵌套层次。图像包含4种可选模式,包括亮度、标准、柔和、用户。其中的用户模式能对比度、饱和度、色调进行自由调节,视频的S端子/色差端子输出仍然需要通过set up设定。音频方面5.1声道的设定也相当完备,包括有:动态范围、中置音箱延时、后置音箱延时、低音管理、多声道扬声器测试功能,基本功能同功放内的解码部分已相当接近了。试用过程中,供用户操作调控的选项丰富而又详细,遥控器是中文印字,不过,机身上液晶显示窗的信息量仍然不够全面,操控CD过程不太直观,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只有从显示器上去得到。对付有缺陷的碟片能力稍弱一些。
视频表现:
  该机黑电平准确,比黑还黑的信号没有正确地显示出来,高频下降稍快。画质表现上以柔和模式为最佳,这时暗部层次、色彩浓度都表现得自然而然,高亮度的层次还有保留,颗粒状的白雪不易区分。
模拟音质表现:
   声音甜美,平顺流畅,人声纯厚,令人久听不厌,高低频的延伸与量感还有待提高,DVD大片的冲击效果缺少气势。
  
TEAC DV-3100VK(参考价1450)
  相信喜爱玩Hi-Fi的朋友一定会知道TEAC这个牌子,它的CD机长久以来都受到不少发烧友的热爱,而且非常注重高端市场的拓展,VRDS转盘系统、DSRLL转盘伺服系统、ZD-Ⅱ零失真D/A转换等部件电路的应用,令TEAC在CD世界中拥有相当高的地位。随着家庭影院与多声道音响的日益普及,使TEAC对市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最近一段时期,大家接触得最多的TEAC产品相信会是它的家庭影院器材了。这款TEAC DVD机是配合整套影院系统而推出的,但也可单独购买。
  同其过去的产品相比,外观的风格相当类同,面板简单,按键实用,一大块棕色透镜占去了面板的大块地方,特别是机身右边的飞梭旋钮,慢进慢退、快进快退就靠它来完成,左边的话筒插孔、咪音量与混响电位器都说明该机带有卡拉OK功能,音频输出部分还采用了数字式音量控制,唱歌与伴奏的声音及伴奏变调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相对于完全不带卡拉OK功能的影院功放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实用的设计。画面的搜索速度最快只有8倍,相对而言是慢了少许。按下遥控器的“ZOOM”按键,画面可以放大2倍到4倍,能自由地选择画面的需要放大的部分作更为细致的欣赏。后板的信号输出端子齐全,视频S/色差端子的信号输出要通过遥控器进行切换。遥控器的按键排布不尽合理,中央椭圆内的4个按键被快进、快退、停止、播放占据了,如果同下面的上下左右按键对调一下的话,用起来将会更顺手。机芯使用SONY的KHL-231 DVD专用机芯与“超越号”芯片组都是国人相当熟悉器件,这个方案的纠错能力是不用怀疑的。播放过程中,该机的认碟稍长,对一些受损严重的碟片也能顺畅地播放,“马赛克”现象很少会发生。
视频表现:
  该机黑电平偏高,比黑还黑的信号未能正确地显示出来,频率响应是这次所有被评测的DVD机最好的一台,频率部分,高端比低端下跌得很小。由于黑电平偏高,画面的暗部层次变得丰富,对某些高反差的图象会有很好的修饰作用,但对低反差图象则会显得模糊,黑色不够突出。画面信噪比属一般水平。
模拟音质表现:
  声音朴实无华,对大部分的节目都能交代清楚,令人有一种活泼爽朗的印象,却缺少对大场面的表现力,人声的中高频部分略显粗糙,整体表现只能是不告不失。

小结
   编辑部几位同事花了整整一天的功夫完成了这次的评测活动,应该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各款机型的差别和特点还是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是平价的入门级DVD机,其实机器的制造水平和图像质量仍然维持了应有的水准,尤其是TOSHIBA、SONY、PIONEER和PANASONIC这几家掌握了DVD核心技术的品牌生产的机型,均保持了各品牌高级机种的基本风格,图像的质量与高级机的差距也不像价格差得那么远,尤其是客观指标都做得相当标准,这点非常值得国内的同行学习,读者朋友们也可以放心地购买,至于选择哪一台,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只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决定就行了。
   最后再次向借出机器的各经销商表示诚挚的谢意。


   转自《家庭影院技术》2002年第4期(该期杂志附有详细的机器性能表格分析和实测输出波形,以及详尽的机内结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59

帖子

5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30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xiahua兄中肯客观的评论;
谢谢 nasm ,DICX ,102jxd 兄;
谢谢 gxhzjzp 兄带来有参考价值的测评文章;
谢谢所有参与本帖子讨论的各路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拿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 10:15 , Processed in 0.17937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