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82421
威望8
金钱5867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
帖子9
注册时间2008-4-2
最后登录2011-6-19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8-4-2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买东西纯粹是看个人喜好和一时冲动,说的不好大家拍转的时候手下留情,我皮儿嫩~~~
喜欢随身听还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那时候凭借软磨硬泡外加威逼利诱并以自杀相要挟的强大攻势让父母给买了在下生平第一个随身听——一个爱华板砖磁带机,兴奋得不得了,觉得那就是天籁之音,出门可以听音乐了,在当时是一件多么牛B外加拉风的事情啊。也是在那一次购买经历中,我第一次看到了MD,忘了具体是哪一个型号了,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直接被毒翻,绝对高科技啊~~无奈价格高昂,实在是买不起,我都没好意思和父母说旁边那玩意儿真帅之类的挑衅言语,因为我知道没戏,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当中MD就占据了一块不容侵犯的领域,也让我打小明白了有钱才是硬道理。磁带机伴随着我走过小学初中高中的最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在步入高三之后,才正式走上了玩随身听的败家之旅,随后带着当时仅有的装备GBA、CT590开始了我在外地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最伟大的成就不是上了哪个妞儿,不是拿了什么文凭,更不是当了什么狗屁会长,而是终于实现了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收了我的第一台MD。那时候甭提多兴奋了,恨不得去拉屎都带着MD去,睡觉要抱着,吃饭要揣着,几乎是形影不离。大学的四年是我发烧的真正起点,为了买不同的MD机和耳机每天的伙食直线下滑,吃馒头加酱豆腐都还是只有拿生活费那天才消费的起的。给媳妇买礼物送的也是自己梦寐以求的EC7,目的当然是找个借口以后再要回来自己用了,那时候可以说是真正的痴迷。可以说,随身听已经变成了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这个兴趣爱好也保持了十几年,在我大学毕业一年多以后的今天,这依然是我一个最大的兴趣所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很多不错的装备都在这个过程当中拥有了并失去了,虽然一直处于一种买了出,出了买的状态,但是那些失去的机器同样在我心目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S705\CT590\A805\E3C\U3\DS8等等,在某个夜晚依然会想起他们带给我的美妙旋律。每一个装备的存在都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轨迹,也值得我们去记住,所以今天闲来无事就把现阶段我手头暂时还拥有没有出掉的装备拿出来说说,当然每个类型只是选择了一些代表机型也是自己比较喜欢的机器,至于那些没什么人关注的就暂时不拿出来说了。
MD
索尼R3\索尼E3
看起来相当般配的一对录放组合,都具有非常专业的外形和壮硕的体格,索尼MD早期的经典之作。声音风格也类似,极其温暖厚实,模拟味比较浓郁,人声和低频是优势所在,低频的弹性要远远的强于现在的机器。两机的推力都很大,总之就是非常大气的声音。
索尼R50\索尼E50
各自领域最经典的的一对,但是可惜的是他们除了型号以外并不是相对应的录和放,只是恰好最经典的声音全部来源于各自的50这个数字。这一对的声音更凌驾于他们的老前辈之上,推力同样不小,但是明显声音更加的细腻和干净,细节也更突出,R50轻微染色略显有些甜的风格在女声的演绎上面绝对让人难以忘怀。两机都是偏平衡的走向,E50更是老机中少有的通透并具备较多细节的机型,那个年代的随身听能做到如果浓厚的音乐味和素质、外形兼备的机器实属难得,让人不得不佩服那个时候索尼对于随身领域所作出的孜孜追求。这一对也是我心目当中最美形和值得收藏的一对。
索尼R30\先锋P7
两个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机型,当然也不处于一个年代。R30有着厚重而专业的外形和不俗的声音,要指出的是R30的推力相当的大,声音比R3和R50要略微的偏硬和偏冷一些,是老机中少见的偏中性的非暖声。P7则是先锋OEM夏普神器ST531的作品,极具中国传统风味的上面板甚至要比ST531更加漂亮的多,声音更是传统的夏普声,也是一台值得收藏的作品。总结起来说,这两款机器没有上边的两对儿声音讨喜,但是却拥有最独立的个性。
索尼NH1\索尼RH1
MD末代王朝的两大旗舰,HI MD时代的first和last。相对于传统机型的改变有目共睹,甚至是MD时代对传统使用方式最壮阔的一次革命。相对net时代的音质提升也是得到公认的,但是他们的缺点同优点同样明显,NH1推力太小了,直接导致声音单薄发虚,低频更是一个软肋,人声倒是值得一听。RH1的声音相对NH1更加的干净和平实,毛刺感也较NH1小,但是少了点让人欣喜的染色,总是觉得音乐味道不够浓而且同时存在推力太小和做工较差的问题。总体来说,RH1的素质还是要高于NH1不少的,也依然是MD中的经典作品,值得收藏。
其他MD机型:MT770\MT831\ST880\MJ95\N1等等,单纯的谈论声音,比上面列举出来的都有不小的差距,是MD经典最为匮乏的王朝中期。就不过多谈论了
MP3
建伍A7
好歹也算一热门机型,漂亮的外形,单调的功能和不错的声音,都是他的特点所在。厚实的人声,不错的分离度,相对NH1拥有更宽广的声场,低频量比较大,弹性个人觉得一般。缺点是觉得数码味道还是重了,声音总觉得不是很干净,而且毛刺比较多。单纯的以MP3的角度来看声音已经着实不错了,只是风格并不怎么讨我喜欢。底噪问题倒不怎么明显,跟老爱华MD相比A7的底噪简直就是死一般的寂静。
创新ZVM
声音几乎没有攻击性,温暖醇厚,有点老MD的味道。三频的密度感要优于绝大部分同价位的机器,低频下潜不够,弹性尚可,声场略微有点小。不过单纯以听MP3格式为主的话我还是觉得ZVM地听感要优于A7,只是声场和细节要略为有些差距。视频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基本上对AVI格式的支持全部可以做到即托即放。
苹果IPC
闲来无事买来当移动硬盘的,声音比以前拥有的vedio二代要强点有限,声音还是觉得薄和涩。不过总体的衔接要比前代机型好不少,最大的感觉还是染的不够水准,推力有点小,有点像RH1素质不错但是缺少音乐味。乐器表现倒是不错,听new age很喜欢。
爱欧迪D2
和IPC一样感觉没什么味道,而且总感觉调音怪怪的,不是很耐听。但是不可否认素质还是不错的,至少是不弱于IPC的。
CD
索尼NE830
素质其实还是不错的,低频比NE20要优秀一些,弹性和量感都恰到好处。但是推力太小了,又欠缺点通透。外形很好看,拉丝的上面板非常帅,比EJ1000那个索尼CD随身的黑暗年代的提升还是太大太大了。可惜CD随身听的时代玩完了,注定它要独守空房等死了。
松下CT820
感觉外形超帅,当时买来也就是为了这个华丽的外形。但是声音比NE830要硬,毛刺也比较多,整体上粗糙了很多。但是貌似推力要比NE830大,松下果然在随身听上面的造诣要比索尼差了很多,别和我说CT570,一两个神器说明不了什么。
以上全部是简短的一个听感了,关于塞子的搭配上面,最好的塞子只有个E4C,耳机最好的是ESW9,没有定制,没有二房,所以上面的听感全部来源于这两个机机和直推所带来的效果。所以捆绑党就不要为难我了。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罢了。如果把上面几个我比较喜欢的机机单纯以声音为标准打个分的话,见下方(评分标准是我听过的机器和随身听的标准,玩机不多,信不信随意):
索尼R3: 8.5分
索尼E3: 8.7分
索尼R50: 9分
索尼E50: 9分
索尼R30: 8.2分
索尼RH1: 8分
索尼NH1: 6.8分
先锋P7: 8分
建伍A7: 7.5分
创新ZVM: 7.8分
苹果IPC: 7分
爱欧迪D2: 7分
索尼NE830: 7.2分
松下CT820: 6.5分
不用怀疑,我觉得老MD的素质就是要高于RH1\NH1\A7之流的不少,大家不信可以去找个机会试听,前提是要用录音完美的正版的MD碟片的SP格式。
PS.不用怀疑为什么NH1为什么分这么低,因为在我耳朵里我觉得他也就值这点分,声音真的一般,而且缺陷太明显。这些机器现在都在手上,绝非YY~~~~当然信不信都随意了
[ 本帖最后由 王小8 于 2008-4-27 10:2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