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57713
威望219
金钱82652
交易诚信度0
主题72
帖子1806
注册时间2006-5-11
最后登录2016-8-28
核心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6-5-11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上几日把一对KEF的3/5A和一套AUAD22胆机出掉了。
圈子内许多朋友痛骂老酒“忘本”,如此好的东西都留也不住。
一位三十刚出头的轻人,要玩全频,老酒问他何故?
他中了香港陈焕光的毒,经常看《胆机世界》,印象中是如今的器材“新不如旧”。此仁兄话音刚落,几下功夫就曾这次的“白天鹅”音展,买了一对全频“捞打”的。他用一台比较有名胆机推动,但功率为几十瓦。他兴奋了几天就不觉得是滋味了。忙又马不停蹄跑到香港求师,陈焕光的徒弟们对他依书直说,当然是全频的宜配几瓦的胆机为绝妙。朋友忙问用何牌子是青梅竹马,门当户对?当然是被时尚地炒到天价级的美国西电啦,紧接着是音源不行了,数码味太重,只会毁了哪对全频喇叭,换上LP吧。LP是哪部好呢?...原文再续,书不用接上回,各位都知道这位朋友所走的是一条不归的路。
很多曾经沦海的“烧人”也身临其境感受过这条路。走到最后总觉得是很辛苦,我们要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曾经把大部分的时间、金钱洒在这条路上。发烧是无底的洞,并非夸夸其谈;音响、音乐发烧本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但往往把人累成半途而废。发烧是否要理性点?这是一个难以穷尽的思考,这个话题所涉及的内容林林总总,必竞是非常个人取向的事情。老酒觉得事物的无穷无尽变幻,时时刻刻在活动,最后是万变不离其“宗”,循序渐行流向一个依归。这个“宗”很可能是玄妙非常,或许直到老死的时候都寻不着。生活在地球上的都是凡夫俗子,俗务缠绕,包括我们的音响发烧友。很多事情还是有点作茧自缚:我们天天过分要求吃不仅新鲜菜蔬,而且是“绿油油”的,于是不法的菜农拼命往里喷杀虫药品;我们对食物太执着于不仅香、味,而且还有“色”,于是又拼命往肉食加入色素;广东人爱吃猪肉肠粉,因为肉香绵软,不知在何时有人忽发奇想,还需要来个“爽”,于是曾质检人员调转屁股“撤退”后,偷偷地拼命放进“绷沙”…
“宛若魔球般的梦幻…”当然是因为对电子管牺牲了功率力度所营造那种如痴如醉音色无限的赞美。音响发烧友不止于林黛玉那种弱不禁风之娇柔之美,而且还巴不得她会打大鼓,点燃“1812”大炮。于是胆机不断地超越了几十瓦、几百瓦、甚至千瓦…
国人至始到今还没有能制造出使人怀念历史经典铭器,因为他们不懂得或者说忽视线材(钉脚)在整套器材微妙作用 。就是说好比一个人有着优良品格,却往往忽略了守时的行为,始终成就不了一位完美人格的人。
老酒委托一位搞建筑设计的工程师为前级NAGRA PL-L设计了几套用一种应用在航空上有机物料和不锈钢混合的钉脚,那位建筑设计工程师曾经的一番话,令老酒心悦诚服,于是就把这个设计慎重地交给了他,因为此前级在老酒心中是最靓声器材,不敢轻举妄动。多数人用钉脚是使器材“避震”,这个说法不妥。一座百多层的摩天大厦,无时无刻在摇晃震动,如果使之停止震动,可能倾刻间倒塌。所以这个“震”是不能避免的,建筑设计就是对这种“震动”的能包容、能和谐地让其震动互相抵消。而音响的震动就更加复杂微妙。很多人误会了钉脚在器材中的角色是避免了震动。曾有人一不做,二不休,把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器材,认为把有害震动干脆消灭了。但此时器材发的声音却变得干而硬了。其实钉脚是在调节器材固有的震动频率,这叫“调震”;这种调震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准度,犹如每个人对声音的评论异同;恰如其分地把频率震动调整到符合人耳,就是声音所讲改变了。这次设计钉脚的事情,老酒交给搞建筑设计的,算是非常巧妙的“杰作”。音响发烧友本身是狂热的物料主义者。只会往用非洲黑檀木就有黑檀木味的声音;用酸枝木就有酸枝味道…舍弃他们的想法,建筑设计者对音响学的”脚钉论”迷惑已是迎刃而解。老酒强调用一种“应用在航空上的有机物料”,并非在故弄玄虚。这位工程师就看中了这“有机物料”的重量,钉脚的配重(自身的重量)对调节器材固有的震动频率息息相关;与其不同物料不同的声音,不如是物料不同的重量影响着声音,许多人都在这方面想成太玄秒。调试钉脚折腾几天,初见“声”效。
有位大师的话令老酒如今还记忆犹新“当我们知道的事物,能够解释的,就是科学;我们生活的圈子非常小,当用科学都解释不了,就叫迷信吧。”
有时候为求证一件事情,在别人眼里显得很傻。曾经欣赏一个音乐会,之前和音乐厅的小经理混得挺熟,经老酒诚心诚意恳求下,他“网开一面”,使我能溜进音乐厅静静地独自聆听那位小钢琴家在音乐会前的练习,他反复地在弹奏肖邦的即兴曲。这位“小钢琴家”如今已是红透天的“大钢琴家”。当人在未成名时候,无论每件事情是加倍努力,或许对于每个音乐家而言,这时期弹奏的音乐是最动听美妙的,因为每个观众总在欣赏时是鸡蛋里挑骨头。老酒带着发烧友思索问小钢琴家,到底现场的声音与器材的声音区别。“是声音的密度!”小钢琴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紧接下来弹奏了贝多芬的“月光”,来显示他绝对权威性。一切要出乎老酒的意料之外:在发烧友权威的字典里,定位、音场、空气感这些是使他们非常主观,不容置疑;而现场真实的声音是强调“密度”!(当然定位、音场、空气感与密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点像佛家的禅释,无明之雾遮蔽,被一语揭开。其实小日本早已洞察此玄机。当众“烧人”莫明其妙小日本们蜗居于不成“黄金比例”烧窝里待候那对障板如墙的大喇叭时候,就是在寻求哪种声音密度;寻求哪种丝丝入扣、无处不在地强劲包围着声音气氛缭绕。小玩境里在优良器材强大声压下,强劲的声音密度终于“粘”到现场氛围的边儿。
此举足以使老酒自豪不已。有人会骂老酒是“窃书不算偷”臭老九式的嘴叼。
因为老酒的SPENDOR SP-100在不足二十平方的烧窝,高人们断言“无药可救”,哈…但有小日本烧人的玩法--小屋“斗”大喇叭,会使老酒感动一段很长的时间。日本烧人强轰猛炸大喇叭的“优良器材”,多是以古董的自居。
相处NAGRA PL-L前级已有一段时间了。人到中年长了不少经历,当然眼泪也不会随便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最后一段“爱之死”(DG版),相爱却不能厮守终老震撼场景,是NAGRA PL-L前级配GOLMUND JOB500后级推动SP100使人催人下泪,不仅是老酒,还有两位“烧毒”甚深“久经战阵”的汉子,QUAD22和LS3/5A“挤”不出这份感动。但有人抱怨DG版的“呆纳”,`是否在使用的器材问题?如果一旦堕入音乐旋律中就不需要太多的音响性,老酒觉得此话有点不现实,有点阿Q吧;但是音响属于越来越少数人的玩耍此话真的不假。
好的音响真的很贵价。要道“音乐味”自然使人想起英国器材。“音乐味”是怎样的味道?内容很广泛,今天所言的音乐味,老酒想绝大部分英国音响器材声音只是打着“音乐味”老牌号,其实只是一种陈词滥调腔子,感情泛滥,蔡琴的“老歌”搞到“血盆大口”,满口陈年糖味,不要说质感、空气感,琴姐成了没有体形的大肥婆,的确久而久之有些腻。而近几年音响的声音进行大革命,倡导无限伸张的高频,丝毫毕现的析力,于是集体减肥成功,最后却流于东施效颦丑态。适得其反的效果是使那些尘封在仓库多年五、六十年代电影院系统复活。而英国的NIAM(中文名为“铭”)为何总让人津津乐道,不仅是她简练的外形,独出心裁的线路设计,而且是她在糖心般的英国声里找到蜜味般的丝丝质感;(只能用这样来形容她活生生的质感)同样道理美国的CELLO放大器成为典范之作,是在粗犷无比美国牛仔声里难得溶入英国声那股甜味。说出了是极容易的事情,但要真正做出这样的艺术品是设计师对音乐的最深刻的体味理解;但老酒更欣赏是瑞士器材的再添上的一种淡淡的雅致。音响是追求一种平衡。
音响是一种色彩味道。人的审美是追求色彩搭配协调平衡、中庸,音响的美都有同样的道理。
[ 本帖最后由 我是酒神 于 2007-12-18 19:24 编辑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