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01712
威望183
金钱167225
交易诚信度4
主题31
帖子4151
注册时间2005-11-4
最后登录2025-5-12
版主


交易诚信度4
注册时间2005-11-4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5b 于 2008-1-4 00:32 发表 
能用不过声音较小。据说当年要在被窝里听。
被窝里也发烧[s:20]
使我想起了那个年代,一家人围坐在收音机旁、听着那“激情燃烧的声音”还有那八个样板戏的声声锣鼓响,
那时最喜欢的就是那首【洪湖水浪打浪】那时虽然没有高级音响,但是人们一样听着非常投入、非常的
动情,后来的【红色娘子军】也是如此。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70年代的一次庆祝五一的游园活动中,
当时芭蕾舞团在公园里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演出【红色娘子军】,使用的音响设备是,上海电子管602单声道
录音机、功放是国产电子管功放,音箱是南京生产的。当时的音响效果令我印象非常的深刻,至今还经常回荡
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到现在,器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当时的那种感觉至今也没能找到,也可能是艺术的本身
是重要于器材的,当时那个单声道年代的许多艺术作品到现在都被公认为经典,而现在我们这个所谓的高科技时代、
又有多少文艺作品被公认为是经典的呐?我认为艺术是超越于音响的,音响只不过是一种传播艺术的手段。
[ 本帖最后由 爱迪君 于 2008-1-4 23: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