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4238
威望239
金钱82839
交易诚信度0
主题57
帖子996
注册时间2006-4-4
最后登录2024-10-2
核心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6-4-4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拿到周兄寄来的《乱红》,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听。
曾经提到,周兄曾经让我把《善良》的短文修改后给他。前几天,周兄对我说,稿费太少,才几十块钱,是否寄来?我说,给那些做事的员工,让他们买瓜子吃吧!没想到周兄寄来这张CD,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前些年,我的老乡赵丽蓉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就对巩汉林说过:“你给我TV,还给我钱,这不合适!”周兄也是,给我发稿,还要给我稿费,这也不合适。看来赵丽蓉老师的话,周兄当耳旁风了。
听中国传统音乐,应该摆上陶制茶具,泡上一壶“铁观音”,香茗慢忺,琴萧悠悠,那才惬意无比。这“铁观音”既不象新鲜绿茶那样刺激提神,也不象陈年普洱那样古味悠长。它深合中国哲学精髓,性味中庸。不关兴奋,不重塑身,只是两个字:平和。天地万物、社会人生,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就是平衡,即中庸,平和当然是平衡在精神方面的表现,中国古典音乐体现着天地人的合一、和谐。
《乱红》,是这张CD10首乐曲中的一首,以“乱红”冠以整张CD,足见其中匠心独具。我恰恰非常欣赏这个“乱”字。夜雨孤灯乱翻书”,就是靠这一个“乱”字,把此时的意境、氛围以及人的陶醉、惬意心态衬托得淋漓尽致。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讲究一种意境、韵致的美感,因一个字而成就大名的不乏其人。宋祁的词《玉楼春》格调并不高雅,但其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却非常著名,而这句好就好在用一个“闹”字,把春天的景色点染得极为生动。所以他因一首词闻名,这首词只是其中一句最妙,而这一句只妙在一个“闹”字。一个“闹”字,把宋祁闹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人物,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会闹的人了。同样,这张CD同样以一个“乱”字,先让人内心产生一种情调、意韵。以至“乱”得我口不甘味,急着要好好听好。
不过,就这首《乱红》而言,它不是林黛玉式的因飞红洒地引起的伤感,也不是对姹紫嫣红景色的渲染和描述,而是面对落红或艳红引起的人生感悟,是对人生美感的体验,是对生命存在平静的感恩,是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听后再看看CD上的鉴赏文字,与我的感觉并不太一样。不一样就不一样吧,这与对错无关,而且这个作者关于演奏者“即兴演奏”的说法我并不赞成。演奏得好不假,在给人随意悠闲的感觉中,把音乐演奏的大气、稳健,颇有无为之境。不过,除非这个鉴赏文字的作者是我的顶头上司,这时候或许我能说出“与其他错,还不如我错!”否则,还是听自己的吧!
这张CD共10首乐曲:1、梅花三弄;2、绿野仙踪;3、梦幻欧罗巴;4、乱红;5、岫壑浮云;6、爱尔兰晨风;7、妆台秋思;8、江月初照人;9、苦雪烹茶;10、帘动荷风。
除上面已经说过的《乱红》一曲外,再简要谈其中的3、6、8、三首曲子。
《梦幻欧罗巴》是一首比较让人意外曲子,给人新奇、新颖、别开生面的感觉。早有人说过,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特点描绘上帝。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时,地球上处于一隅的民族,都努力想像未见过的其他人种的样子,或者按照自己的形象想像异域人,或者把异域人想像成奇异的样子,如《山海经》描绘的单足人、透胸人等。《梦幻欧罗巴》的作者似乎有意借用了古人的这种感觉和想像,把未曾涉足亲见的欧罗巴想像成完全是东方式的、古代东方式的。那里的一切,都完全依照东方民族的特点勾勒。当然,这种勾勒不是如绘画一样的描绘,也不是像语言一样的叙述,而是通过音乐,体现着东方的思想、气质和神韵,或者说,这种勾勒是哲学式的。
《江月初照人》,曲名应该取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支曲子很好,如果按照张若虚的诗的意境去领会、理解,曲子写的很精彩,是对《春》诗非常准确的音乐表现。在张若虚的诗里,我们感受到清彻澄明的宇宙是那么纯净如水,诗人在这种景色中,引起了浪漫的冥思遐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把人生、宇宙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对人生、对宇宙的探索、追问、感悟:宇宙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个体的生命短暂易逝,而人类的存在却是生生不息。“江月初照人”是何时呢?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让人们遐想不已,就体现着天地的永恒和生命的延续。音乐中和诗中,我们都能感觉到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从而对生命短暂的感伤。但这种感伤不是绝望、不是人生的虚无,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问和热爱。所以《江月初照人》无论曲名和音乐创作,都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这种哲学情思。
《爱尔兰晨风》是我不太喜欢的一首曲子。这种用竹笛代替或模仿风笛,总觉得欠些味道。还有一点就是,与其他9首乐曲的风格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风格。
在中国古典音乐或传统风格音乐的演奏方面,我对年轻演奏者一直保持警惕甚至稍带拒绝的心理,担心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作品。曾经买过一张《国乐精粹》的CD,其中的《阳关三叠》,我只听第一个音就关掉,把CD扔在了一边,后面不知扔到哪儿去了。因为这重重弹下的一个音,让我感觉到演奏者内心浮躁和精神不集中,感觉演奏者缺乏演奏该作品应该具备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层次。陈悦的演奏让我相信,年轻演奏者同样能够准确领会、把握作品的内涵,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相当的了解。
对这张CD,我只听了一遍,而且刚刚听完,对其中有的曲子还难以表达准确的看法。以上乱评一通,所谓《乱红听罢,乱评才罢》,意思有二:一是乱评一番才肯罢休,二是这乱评才写罢。望周兄和朋友们指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