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这本《印象·刘三姐》唱片是2004年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北京天唱声场制作的,双CD+DVD赏析。CD分“歌”、“乐”;DVD为花絮,清晰度堪称惨不忍睹,几近怀疑买了盗版。 购买这本唱片缘于听齐豫的歌而是网上无意间听到,甚是喜欢,遂于今年7月卓越网购而得,其后虽听了无数次,心潮起伏感觉如初。因对其中曲目喜爱有加,爱屋及乌的将这本唱片相关的事唠叨唠叨。 看看相关数字,很是让人震撼:600多名演职员参演;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7位中外著名艺术家参与创作;12座著名山峰;1.654平方公里水域;历经5年零5个月;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总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齐豫、齐秦、刘欢、刘金、梁宁、阿里郎等众多明星加盟。 《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实景演出的构想最早始于1998年7月份。其后耗时五年之久才开始进入实际彩排阶段,主要是前期在资金方面走过了一些弯路。而后三年,则是由于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艰难探索。为了创新,在项目的设计上,张艺谋数易其稿。最初,张艺谋的想法是导演一部《刘三姐》的水上歌剧,但是在创作构思上遇到很大的瓶颈,就放弃了。此外,由于《印象·刘三姐》是我国山水实景演出开创先河之作,在舞台的处理上也遇到不少困难,张艺谋原想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做一个水下舞台,演员从水下走,但这样一来,就要做升降设备,无论是材料、技术、安全等,都是问题,因此又重新进行设计。张艺谋原来还有一个设想,就是不要音响,完全用原声的,但后来找到了不少歌手,发现由于“舞台”太大,原声不太现实。如此等等,等到将这些困难一个接一个解决后,三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藤缠树、对歌、when a butterfly loves a flower 蝶恋花、打开吧歌神的大门、多谢了等歌;赶山圩、对山歌、山歌颂等曲;《印象·刘三姐》的由来及其过程。 毫无疑问的就是这支“藤缠树”。我喜欢的歌、曲,与我来说有个简单的评判标准——无论在何种器材上听之都能陶醉其中,受其感染,为其所动。这篇文字便是边听着电脑音响边码完的。 电影《刘三姐》还是小时候看的。黄婉秋的“藤缠树”是清纯,犹如山间小溪,欢快自然纯净,而无一丝脂粉,确如情窦初开的少女未及感受人间之沧桑,虽甜美却无少有回味;一如甜红。而齐豫与齐秦、刘欢的歌唱,他们是在演绎爱情之千古绝唱,不由得不让你缠绵悱恻于胸;是干红,酸涩却可品咂。印象中的藤缠树,分别由齐豫与齐秦、齐豫与刘欢演唱。不同的演绎风格,带来不同的感触与相同的感受。矛盾吗?不是。刘欢版,刘欢主唱,齐豫和声,真如藤缠树;齐秦版,是对唱是倾述。 那就是曲作者孟可,这个1989年生人的年轻人,创作出如此跌宕起伏、情感深厚、拿捏有度的曲子,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正可谓后生可畏。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乐主创,便是其实力所然。张艺谋对《印象·刘三姐》的编曲给与了极高的评价,绝非虚妄之言。 【不是题外的话】附送的DVD也有一看,说是演出精品赏析,实则为花絮。给你带来的视觉冲击,绝对是张艺谋式的震撼。会让你自觉不自觉的想到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遗憾的是,花絮样的视觉,让人不爽,清晰度如VCD,更是不爽。看来我要寻觅原版的DVD了,必定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