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京东旗舰店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向我开炮

如此折腾---写于好几年前的东西了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2049

帖子

713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影音发烧友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3-10
发表于 2006-6-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折腾---写于好几年前的东西了

呵呵,今天翻出来看,觉得有点脸红,SACD、EVD、数码功放、等离子电视这些新鲜玩艺的出现让人感到世界的变化真的是太快了。
欢迎板砖







时值难得的长假,便与夫人一齐给家里来了一次大扫除,竟然从床下掏出了整整两纸箱的陈年杂志。其中大多是九十年代初期的音响杂志。在最下面还翻出了几盒邓丽君和谭咏麟的磁带。于是马上拿起一盘放进卡座,传来了久违的《冬之寒号》……这应该是八五年的专辑吧?看着带盒上的“暴风女神”自已不由得一阵心酸。这也许就是念旧吧,或许是因为听到这首老歌的感动,我回想起这些年在音响上的投入不禁觉得有些悲凉,当年用“饭盒子”收录机听磁带的乐趣再也找不到了,唉,连谭咏麟都老了……”

一本丢掉了封皮儿的杂志(想必是当初我把封底的什么广告广剪了下来吧,就连目录也不知所踪),第一页上写着这样一个十分醒目的大标题:YAMAHA3090即将登陆香港……从这个标题上可以看出,这个至少应是九五年以前的港版杂志,没啥内容,丢在一旁于是又翻开另外一本,其中有一篇评价四对热销书架箱的文章,文中介绍的四款书架箱分别是KEFCoda 8、AE 100i、Mission 732I、和加拿大的Energy Pro2.5。看到这里我觉得开始找到了点现今与往昔的差距了:KEFCODA8这款小箱子在九十年代早期可以说是红透了半边天,以低廉的价格和极高的性价比在入门级配置中占尽了先机。而如今无论是杂志上、网上、还是HIFI店内再很少有人问津这对便宜的小箱子了。现在的一些烧友动辄上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的大手笔购买来一套套几乎是用人币塞满的音响器材,似乎没有一套拿得出手的进口器材就算不上是个“发烧友”,然而却鲜有为高级音响而满足的人。“美国声”“德国声”“英国声”这些所谓的XX声在当年是何等的风光,当初总是盼望能在杂志上看到“中国声”这三个字,现在这三个字倒是真的满天乱飞了,然而真正能形成自已声音风格的国货实再找不出几个,国内的HIFI厂家往往是今天模仿了“美国声”明天又要学做“英国声”后天可能又要走“德国声”的路线,没几天又可能改成了“丹麦声”,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伦不类惨不忍睹。这几款小书架箱可谓是个个精品,AE100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发烧友看好,其它三款小箱虽然与AE同在一个档次,甚至有的表现还要好于前者,但其代理商对宣传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市场份额的丢失。依我来看:宣传决定着销量、价格在决定档次、市场决定生存这些市场规律都是很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消费者的地位:消费者-----“发烧友”其实却是最窝囊的,现在连专业的音响杂志、音响书籍中的文章都不敢相信,咱还能信谁呢?九十年代的初期可没有象现在这样发达的互联网,信息的闭塞导至花几万块买了一堆日本“垃圾套装”的大款比比皆是。

接着我又翻开了另一本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港版杂志,其中很全面的介绍了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一百多家音响厂商,杂志中的其它内容多以介绍各种音响器材为主。还有一篇专文介绍了VCD的原理和LD的具体差别,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到一丝寒意,与其说现在是家庭影院的时代,还不如说现在是一种所谓“家庭影院”的泛滥。我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折腾器材的,把HIFI折腾出去,把AV折腾进来,再把AV折腾出去,再把HIFI折腾回来……反正,折腾的都是钱。

在一九九四年,家庭影院的狂风席卷了整个音响行业。VCD的出现给“家庭影院”的标准降低了几个档次,市场上开始有人专门从事“CD改装VCD”的行业并且效益可观。在发烧友家中当值的LD有不少被VCD这种“新型影源”所迷惑的发烧友廉价出手,换回了一台松下或是东芝的VCD,当时的价格却相当于现在的中档DVD。一九九四的家庭影院搭建非一般工薪阶层可以担负,一部AC-3的解码器最便宜的也要五六千元,再加上LD机和带有AC3接口的5.1声道放大器至少也得二万多元,这还没有包括音箱呢。又之所以一般人玩不起AC3,另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LD碟片价格相当昂贵,一张《终结者》竟然要八百多块。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烧友幻想要一圆自已的“AC-3”之梦,大街小巷中开始出现一个新兴的行业---“碟片出租”。与录像带出租店有所不同的是,碟片出租店的门面一般都很有档次(因为想开一家出租店,其进口碟片的成本最少也要十几万),而且很像是一个什么什么俱乐部,没有会员资格的人人家还不租给你呢!租一张LD碟片每天居然要四五十元。

VCD的出现给了这些店主以非常沉重的打击,一些玩不起AC3的发烧友,开始捉摸在VCD上找找平衡,玩起了Dolby Pro-logic。当时的AV功放只要加上了AC3接口就可以被称之为AC3功放。这一称呼直到一九九五年YAMAHA生产出一台真正带有AC3解码器的功放--DSP3090才有所收敛。不过这一称呼却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就连现在,一些国产的AV功放明明只有六声道放大接口,却敢声称是AC3放大器(唉,AC3真的是被国人给炒烂啦)。一些发烧友为了日后升级,选择带有AC-3输入接口的放大器几乎是公认的最为明智的选择。大家都心想日后解码器便宜了,LD也会跟着便宜,到时候再配齐一套THX标准的AC3系统完全有这个可能。可当时谁又会料到后面还出其不意的杀出来个DVD呢?
一九九六年,可能是发烧友们最为痛苦的一年。大家都清楚了AV与HIFI根本无法兼得,索性干脆又回到了双声道的阵营之中,重新鼓弄着许久没用过的CD机,玩胆机、玩土炮、仍然是自得其所。再或者弄了个比较不错的麦克接上刚买不久VCD的偶尔跟老婆唱唱卡拉OK也是其乐无穷。从HIFI到AV,又从AV玩回到HIFI,许多人觉得自已上了“家庭影院”的大当。更有一些HIFI阵营的“叛军”几个月前刚刚从烟卷儿中省下钱来买的LD碟机,还没配上字幕盒就被横空出世的DVD当头给了一闷棍。更可怜那些曾经舍了老本买回“AC-3”解码器的老哥,看着市面带AC3解码器的AV功放满街都是,更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

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才刚刚面市的DVD也清一色的加装了AC3的解码器,这可乐坏了当初购买了带有5.1声道接口功放的发烧友了,想必这回的投资可谓“一步到位”了吧?于是这类发烧友欢天喜地的把DVD买了回来,却又添了新的烦恼------没有影源!一些从国外弄到的DVD碟片在从大商场买回来的DVD播放机中根本无法识别,其原因在于区域码的限制,不象现在的DVD这样都敢于表白自已是全区碟机。甚至有些DVD的使用者根本不知道DVD还有区域码限制这一档子事儿。当时要想把松下的A300改成全区机至少要花几百大元,而且读盘质量很难保证。于是,这些DVD便成了发烧友们家中的第二台CD机,闲的闹心的发烧友觉得有必要证明DVD的先进和自已的明智,便开始讨论起“同价位的DVD与CD机播放CD碟片到底哪一个更好”这一弱智问题。他们一会儿说DVD重放出的音乐味儿好,一会又说还是CD失真小,把我就这样在添置DVD与升级CD的苦恼之间推来荡去怎么也抓不住一根救命稻草,恨不得早日出现个什么HVD或是MVD之类的新DD,让买了CD和DVD的家伙都把肠子悔青,从而也证明自已的精明睿智,我利用种种诸如“DVD技术还不够成熟”这样的专业言论当做反面教材来说服自已不再动那价格昂贵的DVD的念头。然而事实证明:凡是像我一样曾经在第一时间动过添置DVD念头的发烧友无一例外的都在第二时间添置了DVD机,一九九八年初我跟随一拨儿热情高涨的发烧友每人花了近五千大元一人一台象领奖品一样抱着飞利普860回家了。这一回我是跟几个认识的发烧友一起折腾的,当然无一例外我们统统被各自的老婆暴骂一顿。

反观现在的厂商比起那个时候要聪明了许多,有的竟然能鼓捣出个子乌虚有的什么双线路DVD机,这双线路说到底不还是个兼容CD的DVD吗?DVD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看电影的的,CD就是用来听音乐的,兼容的东西永远不能变成两样东西!否则就是误导消费者。当初SONY的那款不兼容CD的DVD-7000在中国销量惊人,但国内却没有一家厂商敢于效仿。头脑简单的国内厂商从不考虑市场需求,看别人做什么自已就做什么,学来学去却学不到一点有用的东西,VCD的关键部件全靠进口,几乎清一色的飞利普组件,VCD的成本问题还没有搞的明明白白就开始把目标投向了DVD的市场,由于DVD组件的价格很高,国内的一些厂家又不愿舍弃代表先进技术与高科技成果的DVD市场,竟然能把电脑用的DVD光驱的组件装进DVD机壳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给不明真像的消费者们,等大家回到家里开盖一看方才恍然大悟,方知音响中也有“国产垃圾”。此等做法伤害了许多发烧友的感情,他们落下了一个“国货恐惧症”的毛病,从此一提国产音响无不咬牙切齿欲哭无泪。试问这样的国产货我们怎么去支持它?我们又怎么能够支持它呢?

第二届国产影音大展给正处于奄奄一息的国内HIFI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八达、新德克、惠威、钟神等国货纷纷推出新品,新德克的XA8200L / XA8700至今仍受到许多发烧友的钦爱。这里“HIFI档次论”正日亦抬头;那里“家庭影院”又如日中天。立场不太坚定的发烧友开始被舆论导向搞的晕头转向,开始怀疑到底什么才是主流(现在我也怀疑),是先进的DVD还是传统的CD?是多声道还是双声道?黑胶唱片是否同胆机一样并非未日黄花?还是CD也要被DVD所掏汰?这些问题曾困扰了许许多多的人们,幸好后来的DVD价格走向了平民化,否则有的人直到今天还将是在“持币观望”中呢。

说到持币观望,其实当时观望的不仅是音响爱好者,还有像我一样一直想买一台大屏幕彩电的普通消费者,与他们不同的是:我手里压根就没钱。

前两年一万六七千元的“29摇”价格跌的比股票还凶,眼看着降到了一万以里,一些人便按奈不住“挨宰也疯狂”的坚定信心,争先恐后跑去商场把现金兑换成了彩电。我心里不免一阵幸灾乐祸:那些买了“东芝火箭炮”的老哥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的一万六七能买两台了吧?
进口彩电正在降价,国内却出现了两个商业同盟,一个是VCD同盟,另一个彩电同盟,众厂商一拍即合的达成一致招开记者发布会:绝对不打价格战!

而实际上背地里没有一个厂家不想把价格垫到盟友的屁股底下,与此同时,致力于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改进上做文章的外国厂商几乎在一夜之间在各大商场上摆上了各款纯平面的彩电,彩电的外观第一次采用了银色,加上镜子一样的显像管让这种新型彩电显得与众不同,其艳丽的画质当然也非同一般,索尼的产品命名为“贵翔”、而松下的则命名为“锐屏”,光看这名字就知道这种纯平彩电的价格非同小可了。纯平彩电的柜台前聚集了许多好奇的观众,大多数人都在嘀咕:当初我要是不买“火箭炮”,现在买台这样的还能剩不少钱哩……

国内一家很有名气电视生产厂家当时自以为是觉得找到了干掉所有国内对手的难得实机,在别人开发纯平面的同时,这家厂商屯集了大量的显像管,想在某一天来一次价格大反扑。可笑的是,不出几天,他们便发现了不是那么回事,人家都“纯平”了咱还屯集这些“球面”是不是有点脑痴啊?于是本意为行业龚断哄抬价格的初衷,不得不为大量的库存改变了策略。即:跳水销售!从而在国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彩电价格大战。可笑的是进口的彩电价格却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显然人家不理会你中国市场的什么“价格大战”,这回国内的商家吃了大亏了。
而那些当初花了八九千元买了“29摇”又觉得自已占了好大便宜的老兄们却怎么也想不到,在今天的一万六七,居然可以买到十台国产的“29摇”!嘿嘿,活该,谁让你们想占商家的便宜来着!人家花一万六七买台“火箭炮”证明人家是成功人士,你们算什么?省吃俭用攒了好几年的钱,一不小心被人当成了冤大头,可真够可怜的。我的看法就是:要么永远的持币观望,要么就不要担心买的贵了。消费者永远都算计不过厂家。一台普通的29寸彩电从一万多块一路跌到一千多元,利润有多大消费者永都不可能知道,反正厂家的代表永远在那里眼泪汪汪的说:我们的利润已达到底线了,不能再降了……
我倒是觉得彩电的价格大战应该继往开来再接再厉,能降到一二百元也是有希望的。家电的市场就像看球赛一样: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五六年前DVD在国内出现以后,不论HIFI还是AV都不同程度的开始走向了低谷。萧条的市场证明了中国人的“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不良习惯。就像当年满街的理发店小饭馆都不约而同的重复放着那首耳朵都听出老茧的《加洲洒店》同一个道理:玩够了就换个样!
有人真的换了花样继续折腾着消费者们,不知道是谁先在VCD与DVD之间生产出一种令人费解的新产品:SVCD!国内几十家VCD生产厂无一不声称自已是SVCD的什么生产基地、无一不说自已的产品拥有超群的音质画质。那边DVD还没敢这样叫嚣,国内的SVCD竟然一跃成为取代VCD的头号选择。市民、农民、以及买不起DVD的小资阶级心想这超级的VCD必然要比普通的VCD要先进的多吧?于呼呼啦啦纷纷又从VCD的陷阱跳进了“超级”的火坑。到了2001年,我还看到一条广告:XX牌DVD机,国内的第一台超级DVD!(看来VCD“超级”惯了,DVD不超级恐怕要卖不出去吧),如今的EVD恐怕就要步入SVCD的后尘了。
那时候有的人兴高采烈的把超级VCD抱回了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超级碟片”,有而的人至今还不知道原来SVCD是需要“超级碟片”来支持的,一直当个高级的VCD来看租来的盗版故事片。这个“超级”的东西实际上又跟数千万的拥有者开了一把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老外们一直把“超级VCD”当成了笑料来看,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这还称不上是国际玩笑,权当俺们自已幽了自已一默吧。
说起国际玩笑,最近家电界还真冒出了一个新鲜事儿:一个名为“香武士”的“丹麦品牌”在国内一跃成为一个音响销售的姣姣者成为了家电销售行业的榜样。由于该品牌的进口入关手续一应俱全,来自丹麦的授权证书与广告在各大音响杂志铺天盖地的一同登出,定单纷至沓来,在全国成立了百多家连锁店……在学习雷锋月中,不知这“香武士”得罪了哪路神仙,终于没有躲过三月十五号这一天。居然被中央电视台给爆了光:原来这个所谓的丹麦的品牌源产自中国广东某镇,调查人员打电话询问了丹麦的海关才得知丹麦人比中国人还惊诧,外国人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到丹麦来调查一个在中国根本没有违法的乡镇企业?莫非这香武士是借了丹麦鸡生下的中国的臭鸡蛋?还是中国人就是好骗?谅那老外想破了脑壳也搞不弄在中国销售音响的决窍。可是,可是我的读者们:就是昨天我还在某专业音响杂志上看到一条声明:香武士有合法经营权,香武士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找到那个不付责任的媒体讨个说法……现在对于真假之说俺真的晕头转向了。

最近这几年的家电界除了什么价格战或是诸如什么换汤不换药的所谓“绿色”彩电、“变频空调”、“光碟录像机”不值得再折腾的新鲜玩艺儿以外。整个家电行业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发生,这一点挺让人失望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国产的音响行业在近期却日渐火爆起来,似乎国内的厂商们不约而同的开始打造一种名为“旗舰”的产品了,一些天价的国产功放、国产音箱纷纷亮像,各种音响杂志统统增版增幅,唯独销量还是停滞不前,象得了阳萎一样始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始终困扰着HIFI抬不起那自信的头颅,也许太多的商业手段充斥在一心想得到完美音乐的发烧友的身边;有太多的商业炒作手段令消费者把苦水一大口一大口的咽到了肚子里。

想了这么多,我才隐约看到了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是多么的坑人,在反思中我清楚了自已做为一个对音响近似于痴迷的狼狈的消费者的身影。明白了自个儿折腾来折腾去的真正根由:除了整个家电音响市场,手机市场、房产市场、股票市场、重工业、轻工业、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工人、学生、农民、知识份子……世界上所有的人们几乎全都是在折腾着,而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小参与者而已。这是一个折腾的时代,也许不折腾折腾社会就不会进步,不折腾折腾就不知道什么叫市场经济。等把钱折腾的差不多了才发现面前的音响价值多少万其实并不重要;其实那仅仅是个消费品;其实那些所谓的定位感再好、音乐味再浓、再原汁原味的重放音乐也不能比拟当年那台破“饭盒子”收录机所能带给我的无限快乐……

[ 本帖最后由 向我开炮 于 2006-6-2 21:40 编辑 ] "

[s:20][s:20]炮版好文!对十多年来国内音响事业发展的另一只眼回顾!形散而神不散!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7

帖子

20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3
注册时间
2006-8-30
发表于 2006-11-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就象在眼前
我现还用着上万元买来的一匹松下空调和29"
客厅放着先锋LD,片子都不知放那,有百把张呢.
LP有天说了一句,你说十年买的电器到现在还有价值嘛?
是啊当时那一样不都得一年的工资,现在全加在一起,算是新的也值不了几个钱了.
北昌影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10-19
发表于 2009-10-2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一个老烧友的心理历程
丹拿新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2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7-11-23
发表于 2009-10-2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好文章,不知楼主三年后又有什么新想法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4-5-11 05:32 , Processed in 0.0877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