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互联插件
 注册  找回密码

老家伙,逝去的工业美学。

2021-1-15 12:17| 发布者: 体验中心 |原作者: 孤熊华普|来自: 网友供稿

SONYトリニトロン カセットカラー(1974年)

1968年に完成したカラー再生技術のトリニトロン方式は、世界的な発明として海外メーカーへ衝撃を与えました。銀座ソニービルの解体が決まった去年秋の『It's a Sony展』でも、この機種が展示されていました。
111.JPG

70年代的旗舰产品
电视32万日元,2万元人民币左右,电视录像机37万日元,2万5人民币,当年中国估计一台也没有,在日本应该也是有钱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DOCJ2pAUMAASv01d.jpg
DOCJ9qYVoAIcKN2s.jpg


山水的收音,黑胶一体机  1969年aps 900
DbHTZPVUMAAZcKK.jpg


旗舰级SANSUI APS-1400  14.3万日元  1969年
当年对于大多数日本家庭来说应该是奢侈品
即使是现在家里有这么一台,也是和家居,装修很搭配的,那个年代电子产品很喜欢用木板做外包装,观感很温暖。
当年的箱子大都高灵敏度,12寸的喇叭,大都是小功率功放。
DbHTaR9UMAAHcSP1.jpg
1124.JPG

功放输出是:
15W+15W
FM:76MHz~90MHz
AM:535kHz~1,605kHz
唱机是皮带传送方式
喇叭单元:
低音:30cm
中音:12.5cm
高音:5cm
size:宽1,666x高722x深455mm
重量:82.5kg



这一台的设计应该是针对日本的榻榻米房间,黑胶位置较低,必须坐着或者蹲下才可以播放。
其他国家应该不会这么设计,也是山水一体机里唯一一款竖着的功放,当年的音箱外罩都是木格居多。

如果今天国内的厂家也这么设计,也许会有很多人购买 非常美观的工业设计,上面可以摆放花瓶,书籍等等
增加些蓝牙,数播功能而已。
1125.JPG



1972年 先锋 F-7000   15万日元
音箱照片是F-9000的
外观还是要比现代音箱美观大方些,方方正正,实木的温暖感,也许是个人审美倾向不同吧
DVhgvuEV4AE2tmq.jpg
IMGP0558_550X627.jpg
IMGP9691_550X756.jpg



根德的收音,黑胶一体机
5,60年代的作品,欧洲的器材艺术性明显比日本更高一些。日本人的审美取向更趋向于简洁,朴素。直线,平面较多,色彩也较为单一。
欧洲人更注重造型,搭配,曲线变化,整体风格的奢华。

4274604745_16b9485c87_k.jpg
28026-2.jpg
s-l1600.jpg




根德 1965年  Grundig Stereo Console
因为是钴磁喇叭,60年代,70年代它的声音表现一定比现在好一些,不过那个时代中国大陆应该没有人听过这个机器吧, 66到76还是大乱斗时代。
估计音质不会超过1964年同时期德国机器,大致也是模仿德国机器。
而且目前的价格比较离奇
2.JPG
1.JPG

从5,60年代爱克山泰和尼康相机的对比也可以看出,德国相机外形更加华丽,花纹,装饰性更复杂,多曲线和弧形面。日本相机虽然模仿了德国相机,但是线条更加简洁,横平竖直,多运用直线和平面。

日本和欧洲的审美取向还是区别较大的,尤其过去的年代。
日本车可以在美国和中国卖的很好,经济实用,性价比高,美国人,中国人很吃这个,欧洲人注重实用之外,更加在意车的工业美学设计,以及展现的艺术氛围。
即使是现在很多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外形设计师也是欧洲人,比如比亚迪,丰田。
4-Original-round-window-Kine-Exakta-of-1936-with-manual.jpg
Exakta-Varex-IIb.jpg
2-Nikon-S2.jpg
3-nikon-f.jpg


作为一个好学生,日本是被认可的,超过老师也是后期事实,不过当年日本被称为 copycat,美国人专门发明了这个词给日本,鄙视中充满了一些愤怒。
就像今天的中美。

6,70年代不仅是工业品,流行歌曲日本也疯狂抄袭欧美,就像90年代初,港台疯狂抄袭日本一样。直到今天,日本人也是一直仰视欧美,有点钱的日本人还是要开德国车的,包括黑社会。

日本的jazz 喝茶小屋,音乐酒吧,几乎清一色用jbl,Altec,麦景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0:31
本帖最后由 孤熊华普 于 2021-1-14 20:35 编辑

70年代的旗舰产品
电视32万日元,2万元人民币左右,电视录像机37万日元,2万5人民币,当年中国估计一台也没有,在日本应该也是有钱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0:57
山水的收音,黑胶一体机  1969年aps 900

引用 kmm 2021-1-14 21:03
你的耳边山水悠扬,一语成谶!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1:11
本帖最后由 孤熊华普 于 2021-1-14 21:17 编辑

旗舰级SANSUI APS-1400  14.3万日元  1969年

当年对于大多数日本家庭来说应该是奢侈品

即使是现在家里有这么一台,也是和家居,装修很搭配的,那个年代电子产品很喜欢用木板做外包装,观感很温暖。

当年的箱子大都高灵敏度,12寸的喇叭,大都是小功率功放。
功放输出是:
15W+15W
FM:76MHz~90MHz
AM:535kHz~1,605kHz
唱机是皮带传送方式
喇叭单元:
低音:30cm
中音:12.5cm
高音:5cm
size:宽1,666x高722x深455mm
重量:82.5kg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1:26
本帖最后由 孤熊华普 于 2021-1-14 21:35 编辑

这一台的设计应该是针对日本的榻榻米房间,黑胶位置较低,必须坐着或者蹲下才可以播放。
其他国家应该不会这么设计,也是山水一体机里唯一一款竖着的功放,当年的音箱外罩都是木格居多。

如果今天国内的厂家也这么设计,也许会有很多人购买 非常美观的工业设计,上面可以摆放花瓶,书籍等等
增加些蓝牙,数播功能而已。

引用 老浦东 2021-1-14 21:30
孤熊华普 发表于 2021-1-14 21:11
旗舰级SANSUI APS-1400  14.3万日元  1969年

当年对于大多数日本家庭来说应该是奢侈品

那时是蛋鸡OTL输出,输出功率做不大。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1:34
老浦东 发表于 2021-1-14 21:30
那时是蛋鸡OTL输出,输出功率做不大。

果然是老浦东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1:56
本帖最后由 孤熊华普 于 2021-1-14 21:59 编辑

1972年 先锋 F-7000   15万日元
音箱照片是F-9000的
外观还是要比现代音箱美观大方些,方方正正,实木的温暖感,也许是个人审美倾向不同吧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2:38
本帖最后由 孤熊华普 于 2021-1-14 22:44 编辑

根德的收音,黑胶一体机
5,60年代的作品,欧洲的器材艺术性明显比日本更高一些。日本人的审美取向更趋向于简洁,朴素。直线,平面较多,色彩也较为单一。
欧洲人更注重造型,搭配,曲线变化,整体风格的奢华。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4 22:53


根德 1965年  Grundig Stereo Console
引用 DD.DRIVE 2021-1-14 23:03
本帖最后由 DD.DRIVE 于 2021-1-14 23:05 编辑
孤熊华普 发表于 2021-1-14 22:38
根德的收音,黑胶一体机
5,60年代的作品,欧洲的器材艺术性明显比日本更高一些。日本人的审美取向更趋向 ...

很明显不如日系好看
引用 vic0561 2021-1-14 23:14
其实那时听都很好听,也许现在听依然如故,就是木有机会体验了。
引用 pwrgz 2021-1-15 00:09
从小就要有美术熏陶,才能做出有美感的产品。
中国比较欠缺这方面的教育
引用 老浦东 2021-1-15 05:47
pwrgz 发表于 2021-1-15 00:09
从小就要有美术熏陶,才能做出有美感的产品。
中国比较欠缺这方面的教育

当年上海无线电二厂的飞乐272大台式收音机无论外观还是声音都是一流的。

绝对是经典。

在大批封资修的年代能做出这样的产品是需要勇气滴。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5 08:22
vic0561 发表于 2021-1-14 23:14
其实那时听都很好听,也许现在听依然如故,就是木有机会体验了。

因为是钴磁喇叭,60年代,70年代它的声音表现一定比现在好一些,不过那个时代中国大陆应该没有人听过这个机器吧, 66到76还是大乱斗时代。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5 08:33
老浦东 发表于 2021-1-15 05:47
当年上海无线电二厂的飞乐272大台式收音机无论外观还是声音都是一流的。

绝对是经典。

估计音质不会超过1964年同时期德国机器,大致也是模仿德国机器。
而且目前的价格比较离奇
引用 孤熊华普 2021-1-15 09:06
从5,60年代爱克山泰和尼康相机的对比也可以看出,德国相机外形更加华丽,花纹,装饰性更复杂,多曲线和弧形面。日本相机虽然模仿了德国相机,但是线条更加简洁,横平竖直,多运用直线和平面。

日本和欧洲的审美取向还是区别较大的,尤其过去的年代。
日本车可以在美国和中国卖的很好,经济实用,性价比高,美国人,中国人很吃这个,欧洲人注重实用之外,更加在意车的工业美学设计,以及展现的艺术氛围。
即使是现在很多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外形设计师也是欧洲人,比如比亚迪,丰田。
引用 kisstherain78 2021-1-15 09:35
明显是NIKON S更好看
引用 AV风暴 2021-1-15 09:35
现在的音响产品要么是装腔作势图有其表、要么是奇形怪状毫无美感,没有这种表里如一的产品了。

查看全部评论(67)

关闭

活动推荐

禁止讨论任何政治相关内容
一经发现,永久封号,包括早期发帖。请大家尽快审查并删除,欢迎举报。

查看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4 07:44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