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闭幕,在这一场智能制造领域的盛会中,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等制造强国的多家世界知名企业争相向世界展示了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而海尔作为中国制造的领先代表,在现场展示了互联工厂模式下构建的全球首个智能制造云平台COSMO,通过一块块的屏幕和现场搭建的“微缩版”互联工厂真实的还原了海尔从用户交互到物流配送、智慧服务的全流程制造体系,引发到场参观专家的认可,纷纷对其领先的制造模式给予了最高评价。
![]() 朱森第——海尔思路和模式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示范 《中国制造2025》方案起草人之一、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认为,海尔思路和模式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示范。“海尔虽然是一个家电企业,但是家电是制造业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涉及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海尔目前推出这样一个智能制造系统,以及它的互联网工厂的概念,对整个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 尤政:海尔是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标志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认为,“海尔的互联网工厂创新应该说是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标志。我们以前的制造业是大批量的、制造型的制造业,是只管生产的,从海尔的创新来看,它在转型成服务型制造业,就是面向用户的,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批量定制的一种服务型企业。”
![]() 吴澄院士:海尔互联工厂为进一步升级打下了基础 海尔在300米的展区现场展示了全球首个智能制造云平台COSMO平台以及COSMO平台下的HOPE平台、众创汇、海达源、U+等全流程制造成果,更将互联工厂搬到了现场,搭建起一个微缩版互联工厂,向全球展示其互联工厂领先的制造模式。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澄表示,“它也没有叫智慧工厂,它叫互联工厂,的确是说的比较实在,就是它把各个地方联系起来,一些重要的生态环节都联系起来,就是互联”。
![]() Roland Bent:海尔的探索对中国其他企业是一个榜样 德国电工委员会(DKE)主席Roland Bent在看完海尔COSMO平台之后对海尔的这种探索给予了极高评价,“据我所知海尔是全球领先的应用了智能制造的企业之一,它是世界第一大家用电器制造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制造公司。所以我很了解向智能制造上游更进一步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中国很多其他企业也是一个榜样,与此同时海尔也与很多其他企业,包括德国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
![]() 埃卡特•乌尔曼:海尔互联工厂已达到“工业4.0”概念的标准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是欧洲最大也是全球前三甲的“最具创新力政府研究机构”,致力于面向工业的应用技术研究。谈到德国政府首倡的工业4.0概念,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弗劳恩霍夫协会生产设备和设计技术研究所(IPK)所长埃卡特·乌尔曼认为工业4.0所强调的,就是把工厂的车间整个智能化,企业的机器或者装备,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数字化的网络,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联系起来。而海尔通过COSMO平台连接起各个生产环节,并面向用户开放,整个制造的过程都是透明可视的。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发展比较快的企业,像我们所提到的海尔互联工厂,这样的平台其实已经达到工业4.0概念的标准了”,乌尔曼认为。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当智能制造不约而同地成为世界大国开启制造业发展新时代的战略选择时,我 国也将智能制造当作培育新经济增长动力的主攻方向,并因此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大体同步的发展新机遇新空间。在这个新的机遇面前,海尔率先探索出互联工厂的制造模式,并构建起全球首个智能制造云平台COSMO,代表中国制造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