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互联插件
 注册  找回密码

走向英国声————一个关于书架箱的话题 续3

2013-6-19 16:13| 发布者: 体验中心 |原作者: chb800

接昨天,买了DB29之后,终于可以有一套让我觉得舒服的听音系统了。当时我的系统是先锋PD204唱机,八达211功放,信号线和喇叭线是从珠海原音邮购的怪兽101信号线和奥索尼克喇叭线。一年后,又买了马兰士CD72MKII,意在为系统更添点音乐味道。也差不多那个时候,又在同一商场买了一对劲浪的profil-3小落地箱,主要是因为那时的家电商场在经历了VCD带动音响消费大爆炸后,纷纷走向下坡路,这对profil-3因为是样品,也从最初5千元左右的价格跌到了差不多3500元,于是被我抱回了家。

    与DB29相比,我可能更喜欢的是这对profil-3的声音。虽然DB29更爆更HIFI,声场气势更大,但是profil-3的音色更松软,低频的量感是比DB29要少,但质量不错,整体表现出来的韵味更胜于DB29。这一点上,这对箱子倒有那么一点英国声的味道,虽然中频和DB29一样,还是没有英国箱那么厚润。

    所以,大音量下profil-3虽然比不过DB29,但是在中小音量下,它却总能比DB29更打动我。想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可能就有点潜意识中埋下了小箱子情结。不过不幸的是,这对箱子我把它放在了新房子里,而我平时以住老房子居多,所以十几年来,听得最多的还是那对DB29

    有了这两对,惠威三分频早已被我冷落一边,只是偶尔去折腾几下,但都没有任何效果的改善。等到99年左右买了K9功放接上去还是没有起色,那么等待它的结果只能是卖掉。而我在卖掉这对惠威三分频之后不久,又看见其在网络上被转售,可见从我手里买的买家也是同样搞不定它啊!

    写到这里又该总结了,从96年到99年,是中国音箱消费大爆炸时期,这个时期的老百姓不管平时是否听音乐,在潮流的推动下,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都会动用大笔积蓄配置一套以VCD为核心的系统。类似这样的爆炸式消费,之前只有录像机风潮可以类比,不过消费的金额则远不及这次的VCD风潮。在我身边的同事家中,虽然VCD早已不用,但是至今家中大多数还是保留了当时搭配的功放和音箱。

    这个时期,对于我来说是听音乐和看VCD各半的时期,但把玩的则主要还是听音系统。只是从98年开始,随着家中添置了DVD机,我的兴趣开始全面转向了玩家庭影院。98年底,花了2万多买了一部三洋PL-Z4液晶投影机和100寸投影幕后,听音系统的升级就被我放在了一边,在99年买了一部K9功放后直到2011年初,几乎就再也没有做过任何调整。中间仅仅是2000年时买了一副HD580耳机,2010年时买了一台马兰士5003唱机。其他都用在构建家庭影院和购买DVD影碟收藏上面。然而我花在这些东西身上的七八万元却在十年过后变得一钱不值,让我郁闷不已。因为这个不是我这篇帖子要谈的主题,也不是论坛HIFI版块的议题,所以我仅在这里贴一篇我在去年6月写的旧文章,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我对高码率MKV的一点看法

   我或许可以算得上家园里比较年长的会员了,我也是经历过录像带、LD、VCD、DVD时代的人,曾经投入过以千元计的资金买录像带,以五千元级别计的VCD碟片,以数万元计的DVD碟片,LD因为片源少,没买过。上面这些还不包括硬件上的投资,要知道在九十年代,那些钱可是真正的值钱。当我经过了这么多折腾后,蓝光又出现,试想如果把所有DVD碟片都洗掉换蓝光,我现存的DVD约1200部,每部蓝光假如就以50元计,那将需要6万元资金,外加无穷无尽的时间。那么蓝光之后呢?大家现在都已经看到了那是一个3D的世界,相信再后面就是4D了。
当3D普及时,你还会认为蓝光1080P的能称之为收藏级吗?要知道DVD时代红极一时的“红龙”版,在当时被称为超过美版的收藏极品,可现在呢?
所以两年前,我一度有些灰心丧气,同时也有了顿悟。为什么呢?因为器材从立体声发展到环绕,再到杜比5.1,再到DTS,再到6.1、7.1、9.1•••••,没有底的,影碟技术也是如此。每一种技术被淘汰,相应的所有制品都分文不值,就像我把我那五六千元的VCD全部拿出来拍卖,200元也没人要。相信很快,DVD也将面临这个命运。所有的这一切让我很迷茫。然后为什么说我又顿悟了呢?因为当我内心沉静下来,忽然发现现今世界,或许是因为看得太多人变得麻木的缘故,能让人内心感动的片子越来越少。就像2012,还有阿凡达,至少我对这些片子永远也不可能像以前录像带、VCD、DVD时代看壮志凌云、阿甘正传、铁窗岁月(肖申克的救赎)、燃情岁月等片子那样,每部都看过十几遍甚至二十几遍,都不觉得厌烦。
所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问题所在,当科技无比发展,当感官刺激登峰造极之时,最核心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就像上个月发布的致命紫罗兰,看完全片,只除了觉得浪费时间外,还是浪费时间。作为动作片,相比较同一女主角演的《生化危机》系列,耐看性上差距实在太大。因此归纳起来,我的感悟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生经受不起几次技术的进步。凡事没有必要太较真,你以为的追求完美,其实都是虚幻的。
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就不去接受新事物了,而是说在经历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的双折腾后,我彻底务实了。毕竟对应于全高清平板电视机、投影,DVD的视频分辨率确实不够,但是蓝光确实太贵,也太占地方。
所幸网络时代来临了,不过最初的网上TS、AVI格式高清视频又太大,较小的720P的RMVB因为是两声道的,所以从来也没有考虑过。直到后来MKV格式开始多起来,但还是因为体积问题,1080和720分别对应8~12G和4~6G,以当时的硬盘价格计算,根本就没有性价比。直到去年10月份,我买了第一个500G的硬盘时,朋友帮我拷了一些影片,结果点下来只有50部左右,还是觉得性价比差了些。直到去年11月份,通过狗狗搜索下载了一部小规格的720P的壮志凌云,对比6G左右的标准720P,无论是平板电视上还是投影上,画面效果差别很小,声音效果DTS比AC3动态要大,不过我一般调高一些音量也能模拟接近。因为这么些年的发烧经历,我的一个重要体会就是,除了刻意比较时,许多时候我们其实有多少人在看电影时会注意到那么一些差别,或者说能立马识别出这是什么什么音轨。不比时其实能识别出的人,一百个人里也未必有一个。
这里,说说我将圣城的壮志凌云和D9DVD的DTS版壮志凌云作音效比较的结果,圣城的效果竟然远好于DVD。
经过了这次测试,我就成为了铁杆圣城会员,之后再也没在别处下载过电影。后来我还专门在家园水城写过一篇赞扬家园出片的文章。
今年2012发布后,我再次将720和1080的2012作了详细比较,画质是有区别,1080P画面更亮,细节轮廓更清晰,但是这区别绝对没有720和DVD的差异那么大。综合起来,还是圣城小规格的720P最具性价比。当然,火拳艾斯发布的几部1080P也蛮对我胃口的,我也赞成他的观点,那就是特别经典的,或者说会时不时想着再去看一遍的电影,出1080P版本,这种做法也不错。但我还是建议字幕内封,外加打包SRT字幕的做法,否则确实和思路、CHD没什么两样了。这里也顺便挺一下火拳艾斯,因为你新作一发布,FTP里就有了,所以我就省得BT了,这一点狂赞啊!
现在我已基本将圣城所有发布的720P的MKV电影全部下载完了,除少量没资源了或是个别不喜欢的放弃了,如上周出的粤语济公和方世玉,因为对粤语实在没兴趣。而随着硬盘价格的下降,我现在的移动硬盘容量也扩充到了8T,但照现在的圣城制作组的出片速度,也是难以应对到年底。呵呵。
所以家园打品牌,搞1080P的,我都没意见,但是务必请保持传统的2G左右的小规格特色,这才是真正的精品啊!
看着几个移动硬盘叠在一起,就那么一点地方,竟然藏着上千部影片,你说这有多爽。假如家里堆上这么多的蓝光碟,找一张片子那不要烦死啊。或者说假如每部片子都换成了10G左右的1080P,那你说那移动硬盘该叠得多高啊!

这几天比较忙,有点顾不上更新。上次说到不玩音响,关注点放到影院系统上,其实还有摄影。坛里有许多烧友同时也是摄友,这一点上我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2006年自助游去了一次新疆,向别人借了一个单反,却整个行程下来都没搞懂怎么玩,于是从新疆回来后就开始折腾起摄影来,机身从入门级玩到金属半专业,镜头从狗头玩到红圈,几年下来才突然发现,照片的好坏和这些器材基本没有什么关系。那些世界级的摄影作品基本都来自摄影师的瞬间捕捉能力,体现的都是摄影师的思想而非摄影师手中器材的档次。

    为什么这里要说一下这段体会呢?那是因为这段领悟对我今年重新把玩HIFI后,仅仅过了三四个月后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声音,可以说是其中最大的内在原因。

    从992010年,这十多年的岁月带给人的人生体会也是很不一般的,许多以前喜欢的东西慢慢的变得不再喜欢,而许多以前嗤之以鼻的东西却发现越来越值得玩味。典型的例子就是咖啡与茶,十年前,最喜欢的是喝咖啡,对于那些品尝着功夫茶的人往往觉得难以理解。同样的,那时最喜欢的是欧式的家具和装潢,对雕花的红木家具除了感觉繁琐,易积灰外几乎没有任何好感。可现在,功夫茶、红木家具、青花瓷等反而让我觉得韵味无穷,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听的音乐也是如此,自从有了第二个孩子,妻子总是想要培养其音乐素养,于是从胎教期开始直至女儿2岁,家中播放的基本都是妻子从当当网上买的一套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每天几小时,别的类型音乐几乎全部停播。就这么again and again,慢慢的我开始觉得原先并不感兴趣的古典音乐变得越来越好听、耐听,而原先喜欢的那些流行乐、重金属、新世纪音乐等却变得越来越难以长时间听下去。于是,把以前订阅的《爱乐》杂志以及上世纪囤积的百来张古典唱片(可惜大部分都是盗版,正版都花在流行上了)都翻了出来,听听看看居然发现越来越有味道。可以说,女儿的出生虽然消磨掉了我许多激情,却也带给了我众多内心的平静与人生的顿悟。

    今年初,因为想到了要在女儿房间里搞一套音响,以便于睡前让她听听音乐,于是搬出了尘封多年的博士301······,也由此开始了新的一段发烧经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活动推荐

禁止讨论任何政治相关内容
一经发现,永久封号,包括早期发帖。请大家尽快审查并删除,欢迎举报。

查看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0 17:25

Licens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