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的前言部分。 且说3600元买回来这个箱子,没想到竟然因此开始了一场无穷无尽的烦恼。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箱子一拿回家,接上八达功放和VCD影碟机,一开声,咦,怎么声音没高没低,干瘦干瘦的,和在惠威总代那里听到的比较丰满的声音相比,如今的声音几乎就是一个没有三围曲线的干瘪身材。和那对惠威小落地比起来,高音没有其明亮,低音的量感也差许多,中频虽然还算不错,可是由于高音暗淡的太多,低频少得可怜,给我感觉整体效果竟远不如小落地。可是3600元在当时真不是小数目啊,我怎么能死心?此后,为了这对箱子,我改过吸音棉,改过分频器,将八达功放换成柯颂K9,等等,可以说折腾了很久,时间、精力、金钱的浪费,最后实在对其不抱任何希望了,才以1500元的价格,于2001年左右,通过易趣网卖掉了。 回忆这对箱子的买入经过,虽然时隔已经15年多,但却依然历历在目。当时,出于身边缺乏真正玩音响的朋友,所以我仅靠几本简单的杂志,是决计想不通这箱子拿回家后为何会是这个样子。直到今年重新玩起HIFI,才算想明白了其中的究竟: 首先是惠威总代那里的设备,音源是先锋LD机,功放是国产文森特胆石混合的前后级功放,加上那边的听音环境比较大,试听时都是大音量,这些都和自己的家里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次是该箱体名为用料考究,现在才知道适得其反,该箱体不含单元,单只空箱体的重量就是三十多斤,装上单元后,一对箱子的总重应该在80斤以上。不算大的体积,却用如此高密度的木料,如此重的分量,声音不死板才怪。 第三是该箱的官方设计是用SS1R+DMA+D6C,并有专门箱体以及分频器,而上海惠威总代将中低音的D6C改成低音单元D6B,分频器用信达三分频器的成品,箱体又是自制,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得该箱与我后来在音响展上听到的惠威官方成品的power什么系统出来的音色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虽说我的这对三分频出自上海惠威总代,实则却是一个他们自己DIY的不成熟产品。 这也就是为何我后来改分频器,用官方分频器,换200W功放,却始终见效甚微的缘故。 为这对喇叭折腾到99年买K9功放后,我才最终死心。因为K9虽然带来了低音量感的增加,却依然无法带给它温暖宽松的音色。也正是这对音箱在4年时间里带给我无穷无尽的烦恼,使我彻底对这类带DIY性质的音箱失去了兴趣。 好了,前言就此简单描述一番。之所以罗利啰嗦讲这些,是因为我想说明自己为何不喜欢DIY的东西的缘故。在我看来,没有扎实深厚的功力,菜鸟最好还是不要花大价钱搞DIY,这类东西,每个地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丰富的经验是搞不定的。继续继续。 上次说到被那个惠威三分频折腾得烦恼无穷,这个三分频是96年拿回家的。也就是从这一年起,VCD开始了大规模风行,比起几百元的LD片,几十元的VCD片一下子让大家觉得都能消费得起。所以,单位里的同事,不管平时发烧不发烧,都要花上1—2万去搭配一套系统,其中搭配的最多的就是豪杰黄金子弹头落地箱+美国狮龙功放+VCD机,之所以是豪杰音箱,主要是因为单位的一个同事业余和朋友开了一家音响店,代理豪杰、玄度两个品牌。除了豪杰,第二多搭配就是bose301了。 本人当时单位分到一套小房子,落地箱是不合适放的,所以成本价将惠威小落地转让给了一个乡下的朋友。剩下的惠威三分频因为没高没低,始终很不满意。看见别的同事家里用VCD看电影唱卡拉OK那么欢,心中大又不甘心。何况我唱卡拉OK可是很不错的,这么好的嗓子怎能埋没?加上我从中学开始一直是听摇滚重金属的,所以进口、美国货、世界名牌的bose301自然引发了我的兴趣,价格又比那漂亮的豪杰落地箱便宜近半,就这么没多久也搬回来了一套。为了节省空间,箱子采用挂墙方式,略向下倾斜。 就这么,我有了bose301和惠威三分频,理应不再折腾了,可没想到就在这不久,可能是96年底那会吧。有那么一天,我正在摆弄那对惠威三分频,父亲走过来看我弄了一会,说:“你这种音箱蹩脚得要死,弄也是白弄”。这话一下子让我感觉没头没脑的,却又郁闷异常,于是问究竟。父亲说:“刚才在***五金家电商场听了一对进口喇叭,那种声音才叫好听,你这喇叭跟它根本没法比。”原来如此!听了这话当然不甘心,可好奇心已经被勾起,第二天就直奔该商场,由此也导致我在后来连续买了2对劲浪的音箱。 好了,写到这里,我就有必要对前言以及今天这部分做一个总结: 从买迪波2000有源喇叭时的22岁到买bose301时大概24岁左右,包括之前一直追溯到八十年代自己的初中时代,这段时期是我的纯听音乐时期,虽然进入九十年代后家里有了录像机,可那毕竟只是偶尔的消遣,听音乐才是核心。从初中至96、97年那会,这十多年也就是从进入青春期至开始工作,属于人一生中最充满激情与想象的时候,因此各种欧美的经典流行歌曲、重金属、摇滚都是我的最爱,在这个时候,音乐是情绪与情感的表达与发泄的工具。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从卡式磁带录音机向磁带随声听,再到CD随声听,直至VCD机演化的过程。这个时候,感受最深的是声音的层次逐渐分明了,高低音动态范围变宽了,而对声场表现却只是一种泛泛的认识,音响的情感表达则几乎还没有仔细考虑过,也就是根本还没有考虑过音响的文化层面。 那时我虽然经常去市区逛,但是看得最多的是各种音响展和音响广场,整体是闹哄哄,唯一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是单拿的5仔和那些做工精致的天龙音响,这些都远不足以促使我去感受音响的文化。 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看我所把玩的三对箱子: 1、惠威小落地箱:这对箱子我唯一的还能记得住的印象就是其高中低层次清楚,低频量感适中,高频稍有点过亮,如果功放音量调得高一点,很难做到久听。这就是我当时对其的印象。如果按照我现在的听音标准来说,我则根本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如果用上还可以的纯CD机,一部素质不错的功放,外加合适的喇叭线信号线,这对惠威小落地箱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对此我真的不知道。 2、惠威三分频:这对箱子之前前言里说得很多了,不再多说了,这几天看了几位朋友的顶贴,我在想,或许我也没有发挥过这对箱子的潜力。 3、BOSE301:这对知名喇叭在我手里非常不幸,因为它仅仅被宠幸了一年都不到,很快就被两对劲浪打入冷宫,等到2000年搬了家后,更是被我包裹好放在新家的阁楼里,直至2011年3月卖给了一位常熟的烧友。应该说301是一对适合听流行乐或是轻音乐的喇叭,其纸盆高音非常清脆悦耳,低频量感十足,即使用作卡拉OK和家庭影院,也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若是以聆听古典音乐为主,或是从古典HIFI的角度去评判,那么上述的优点就几乎都成为了其不足。我在2000年搬新家时曾考虑用3只301作为中置和环绕,但因觉得不够美观而作罢。等到今年再次拿出301时,11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当时的摇滚乐迷已经转而成为古典乐迷,这时,我已经不能再接受301的那种风格了。所以,想来这对箱子是我各对箱子中最为不幸的。但如果你是一名学生,或是二十多岁,尚未结婚生子的年轻人,喜欢听流行爆棚,那么我还是很推荐去购买这对箱子。要知道我今年转卖掉时,3只301才2300元,非常划算。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0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