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这个词语,意思就是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春天的确不应该急于脱掉厚衣服,因为冬天的尾巴可能还会存在,这时候也应该保暖,但是“秋冻”是不对的,其实人的身体并不是很坚强,一旦受到寒冷,我们就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不适,年轻人抵抗力强,即使受冻也不会立刻感觉到不适,但是这种寒冷会一直存在身体里,等到年纪大了之后,身体便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因此,秋天也应该保暖。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秋冻”会引发哪些身体不适。 1、脖子“秋冻”易患感冒 秋季,风很容易吹到后脑勺和脖子,后脑部位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一旦受凉,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还可能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2、肚脐“秋冻”易引发腹泻 爱美女性经常不注意肚脐的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到了夜间,寒凉之气容易通过肚脐侵袭到人体内部,首先被刺激的就是肠部,容易引发腹泻。 3、后背“秋冻”易咳嗽 后背受凉容易诱发咳嗽、支气管炎的共呼吸系统疾患,虚寒体质的人最好尽早撤掉凉席,尽量不要把卧室窗子开太大睡觉,以免受凉。 4、肩部“秋冻”易受限 初秋时节的雨季夜晚寒凉,人体肩部受凉时间久了容易被“风寒湿邪”侵袭,很可能出现肩周炎等症状,所以,初秋时节肩部也要注意保暖。 5、膝部“秋冻”易引发炎症 时尚女孩秋天总喜欢穿短裙、短裤配长靴,专家表示,这种装扮往往会把膝关节露在外面,长期如此,会患上关节炎。深秋时关节炎的始发期,很多人的关节在这时开始怕冷,怕风甚至出现刺痛。 6、双脚“秋冻”寒入全身 俗话说“脚冷冷全身”,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敏感区或反应点,脚步受冻,可能反射性地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包括足底在内的部位要时时注意保暖。 总结: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下降不明显,不需要匆忙加衣,这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十月中下旬,既晚秋时节,气温会迅速下降,如不及时增衣保暖,一味追求秋冻,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使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不请自来。 温馨提示:以下四类病人是绝对不可以“秋冻”的,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胃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风湿病患者,这四类病人都需要注意秋季保暖,若盲目秋冻,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7-1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