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套音箱说开来:密闭箱、锐榜LCR66 Slim音箱、后级、声压、够不够用 虽说是器材评测,但不想只是单纯的谈器材、谈声音。结合这套器材,东拉西扯,说说与之相关的音响各方面的内容吧。 对这套音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体验中心之前发过的帖子,有详细的图片介绍。 http://www.jd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83573 家里环境乱,而且我的摄影水平也不咋地,就不在这里丢人了[s:14]。 借家电体验中心的图片一用 ![]() LCR66 Slim整箱为密闭式设计方案。 不论是观感还是实际尺寸,就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个子,高32cm × 宽26.8cm × 深12cm。 两只5.25寸的低音单元,两只2.5寸的中音单元,一只1寸的高音单元。 频响范围80Hz-23kHz,最大可提供200W的输出功率。 现在虽然是受论坛之拖交上一篇半广告性质的文章,但前面说了,更多的是通通过它来谈一谈与之相关的一些东西。 论坛里经常有刚入门的朋友问,什么是密闭箱,什么是倒相箱,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在这里做个简单的解释。 “密闭”,故名思意,音箱的箱体是全密闭的,不透声。如果没有这个箱体,单独一只喇叭通上电后,一样可以发声,但它在朝前发声的同时,也在向后发声,而且正好是反相位的。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理论上,相位完全相反、振幅完全相同的两个波叠加到一起,会完全抵消掉。 在实际生活中,受周边环境影响,虽然喇叭不加箱体并没有使前后的声波完全抵消,但仍会形成明显的“声短路”,造成无谓的消耗。在喇叭外面套上一个完全密封的箱体,就彻底隔绝了前后两个反相声波,减少了声音的内耗。 ![]() ![]() 密闭箱的另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有更好的瞬态响应。 喇叭振盆通过前后震动发声,在向前运动时,箱体内的空气在被舒张,气压减少;振盆向箱体内运动时,箱体内空气被压缩,气压增大。 由于箱体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始终存在压力差,这种压力差所产生的额外的推/拉力就会使振盆更快速的回到它的“静态位置”。 而倒相式音箱因为箱体内外是连通的,压力差自然非常非常非常小,也就产生不了多大的阻尼作用。 但这种内外压力差的阻尼作用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增强了密闭式音箱的瞬态响应速度,但要克服这种额外的阻力,自然就要求功放要有更大的推动力! 除了优秀的瞬态响应表现,密闭箱的另一个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具有更平滑的低频衰减特性。(注意:平滑的低频衰减特性,与低频下潜深度是两个概念。) ![]() 上面这张图片是对针对33Hz的频率,同一箱体在不同的结构形式下的频响曲线。 绿色是密闭式结构,蓝色是倒相式结构,棕色是辐射器结构(这个暂不讨论)。 从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同一箱体采用密闭式结构,低频衰减比倒相式箱体要平滑的很多很多! 反应在听感上,密闭式音箱的低频干净清爽,低频下潜的很自然。 这也是一些HIFI 老烧们更倾向于选择密闭式音箱的原因,一些朋友把倒相式音箱的低频称为“大舌头低频”,意思是量感有了,但听起来不清不楚 我们经常说倒相式音箱的低频下潜更好、低频量感更足,但在理论上,倒相式音箱的低频有明显的波峰与波谷,而且在波峰前面一般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波谷,这自然也对听感会有明显的影响。 下图是一款带有倒相孔的小音箱的测试图,红色曲线是倒相孔打开的状态,蓝色曲线是把倒相孔堵上使其变为密闭箱的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出,密闭箱状态下低频衰减的非常平稳;在倒相箱状态下,40Hz~60Hz频段的量感明显要丰富,但在低频的波峰前,恰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波谷。很好的印证了倒相式音箱的频响理论。 再回过头来说一说LCR66 Slim这对箱子。 有经验的朋友看一眼这个箱子,再看看它的参数,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不少玄机。 高32cm × 宽26.8cm × 深12cm 两只5.25寸的低音单元,两只2.5寸的中音单元,一只1寸的高音单元 频响范围80Hz-23kHz 阻抗4欧姆 最大可提供200W的输出功率 高32cm × 宽26.8cm × 深12cm,计算可知,它的箱体体积为0.011立方米。 JBL L830书架箱,箱体体积为0.027立方米, BOSTON A26书架箱,0.018立方米。 KEF Q300书架箱,0.0225立方米。 LCR66 Slim的箱体体积只有这些较常见的书架箱的一半。 L830、A26、Q300都只有一只中低音单元,而LCR66 Slim有两只中音单元和两只低音单元。一半的体积、四倍的单元数量(不含高音单元);前面三者是倒相式音箱,后者为密闭式音箱,这些说明什么? 箱体体积越小,中低音单元越多,在工作过程中,箱体内容积变化的系数就越大,那么单元振盆所遇到的阻力自然也越大! 前面说过,受到的阻力越大,对功放的控制力要求就越高。 80Hz-23kHz的频响范围,看到80Hz的低频下限,再加上其箱体设计方案,就知道这箱子显然就是为了影院应用而设计的。 阻抗4欧姆;最大可提供200W的输出功率 低阻抗的音箱易推,这是很多刚入门的朋友都了解的,但有时老烧们又说:4欧的音箱比8欧的音箱对功放要求更高,就又让新朋友们迷惑了。为什么呢? 这里用不怎么专业的方式来解释一下:P=U2/R(这个电路适合于纯电阻电路,这里姑且用在音箱身上),阻抗值小了,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功放的输出功率变大。 但要注意的是,音箱的阻抗并不是一个固定值,4欧、8欧,都是平均值。音箱本身有一定的阻抗值,但音箱在工作过程中,振盆的震动会在电路中产生反电动势,这种反电动势作用于电路,会形成额外的阻抗。音箱在工作过程中,振盆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在不断变化,所以整体阻抗也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功放的输出功率是由扬声器的负载阻抗决定的,阻抗越低,输出功率就越高,功放的输出电流就越强,这时问题就来了:你的功放是否能承受强到一定程度的输出电流?比如你的功放最高只能输出20A的电流,但阻抗低到一定程度,输出电流超过了20A,那只能带来一个后果,功放烧机。 所以4欧的音箱比8欧的音箱对功放的电流输出强度要求也更高。 有一点奇怪的是:LCR66 Slim 这箱子没有标明它的灵敏度是多少,个人推测,以它的整体设计来看,灵敏度恐怕不会超过90dB——无任何依据的猜测 这是LCR66 Slim 上的中音单元,采用的是某种编织材料的振盆,外面覆以胶质涂层。涂层增强了喇叭单元的阻尼特性,可较好的消除单元盆分裂的情况,能改善大声压时声音的稳定性。 之前在家电体验中心曾经听过这套系统,用以驱动三只LCR66 Slim 和两只S 20V2这整套音箱的,是那台阿拉贡的7声道后级。 这次试听,使用了四台纯后级功放:两台Ampzilla2000 单声道后级(每台300W输出功率),一台Yamaha PC2602双声道后级(桥接成单声道推中置,桥接模式下800W功率),另一台PC2602后级推两只环绕(双声道模式为260W*2)。 充足的功率储备是影院系统的基石。 在后级的选择上,我个人倾向于独立的单声道后级或者双声道后级,而对多声道后级——或者说单只环牛的多声道后级——并不经常给周边的朋友们推荐。 Ampzilla2000后级在国内的玩家不多,它的知名度还远不及比它便宜很多很多的雅马哈PC2602。 PC2602这后级我倒是经常和朋友们推荐,对于预算不是太充裕的朋友来说,这机器是个便宜又实惠的选择。2000多元的一台后级,能提供中性兼具分析力的声音,加上不小的推力,可以应付市场上大部分普通的音箱了。 最早在论坛上介绍PC2602的,还是当时的Blue7大胡子版主。这两年这机器的价格似有小幅增长,成色好的,2000多元,值得考虑。超过3000最好就慎重了。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28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