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iangwenpingaaa 于 2023-6-3 01:21 编辑
总体历史地位,索尼在40mm单元的耳机能真正有资格称得上hifi的,只有第一代,其他的都不是。下面有个表格是我整理的各个型号,表格信息很多,大家记住单元编号就可以,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 型号 | 单元编号 | 发售时间(略有误差) | 框架构造 | 振膜形状 | 单元框架 | 腔体设计 | 振膜材质 | 音圈 | 线材材质 | mdr-cd900 | 040F00D | 1985.11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镀金刚石 | CCAW | lc-ofc | mdr-v6 | 040F001 | 1986.1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mdr-7506 | 040F001 | 1990.10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dr-s100(武道馆) | 040F002 | 1986.5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mdr-cd700 | 040F003 | 1986.10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镀金 | CCAW | lc-ofc | mdr-v7 | 040F004 | 1987.12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镀钛 | CCAW | ofc | mdr-cd900st/cd900cbs | 040F005 | 1988.12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mdr-cd777/cd888 | 040F006 | 1988.11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T+镀蓝宝石 | CCAW | lc-ofc | mdr-94 | 040F007 | 1990.8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开放式 | PET | CCAW | lc-ofc | mdr-cd550/av9 | 040F008 | 1991.10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mdr-cd750 | 040F009 | 1991.10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mdr-v600/Z600 | 040F010 | 1992.8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 | CCAW | ofc | mdr-d77 | 040F011 | 1992.11 | 第一代 | 经典振膜 | 全金属 | 封闭式 | PET+金刚石镀层 | CCAW | lc-ofc |
第一款,烤漆版本mdr-cd900,喇叭单元编号040f00d,亮点指标是金刚石振膜,钐钴磁铁,ccaw铜包铝线圈,lc-ofc导线。 烤漆版cd900是索尼第一个40mm单元的耳机,也非常符合索尼电子产品是开局即巅峰的尿性。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经典的一塌糊涂,经典的外形,经典的声音,经典的调音理念,直接影响后续几十年的索尼耳机的设计理念,确实值得大书特书,索尼的纪念玩偶里面就包含它(不是cd900st,也不是没有st的非烤漆版本cd900),烤漆版本cd900十分漂亮,我个人认为它的颜值是索尼老耳机里面第一的。 
它的售价比较高,2万5千日元,在当时索尼耳机里面基本上是最贵的了,后面直到r10、cd1000,cd3000的出现,价格才被比下去,这价格代表它的市场定位就是高端机,各个方面没有偏颇,该有的全都有,十分均衡耐听,让人回味无穷,我个人觉得它的调音完成度十分高,就是多一份与少一分都不太好,中性偏暖的特点,加上不错的低频氛围与刚刚好的声场,平坦而十分舒服的中频,这种调音拿捏的极其到位,有烧友把他的地位堪比r10,我觉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起码声音完成度上确实很不错,算是索尼40mm动圈耳机里面的最顶级耳机,但40mm单元也限制他的声场、解析达到更高的层次,烤漆版本cd900的经典,值得让人细细品味,评分90~93。 cd900的经典在于开创了一个时代,不光影响了后面几十年的索尼耳机的设计,甚至天龙、jvc、松下、铁三角都在模仿cd900的调音与外形设计。 缺点如下,第一,产品周期:生产周期不太长,大约1985年末到1991年,索尼mdr-7506出来的时候就停产了。第二,耐用度:表面的烤漆工艺虽然漂亮,但也导致塑料容易老化,索尼高端耳机很多都在表面做了类似满天星的处理,结果导致塑料都容易老化断裂,导线也容易出油变硬。第三,音乐性:声音上过于中性,没有高潮点,声场与解析力只能是hifi耳机里面普通级别,找不到明显缺点也不那么讨好耳朵,有的烧友不太喜欢这种温开水的感觉。第四,亲民性:虽然十分优秀,但定价还是有点偏高,二手货太贵,性价比低。
第二个耳机是mdr-v6/7506 v6与7506几乎是索尼生命周期最长的耳机,迄今为止也卖的很好,我以前发表过介绍v6与7506历史的帖子,这里再补充一下其他信息,以及介绍一下不同年代的区别。 v6这个耳机是作为烤漆版本cd900的用料减配版本,振膜换成了没有金刚石涂层的PET塑料,线材换成了普通的ofc导线,插头也是银色的,塑料外壳直接就是喷砂处理一下,耐用度比烤漆版本cd900好的多,毕竟烤漆工艺虽然漂亮,但是也会加速塑料老化,所以v6没有烤漆版本cd900塑料外壳容易老化的问题。因为外壳模具与调音纸跟烤漆版本cd900是一样的,如果用老化了可以用v6或7506的零件替换。早期v6单元除了振膜外,其余与烤漆cd900一样的,都是用的钐钴磁铁、ccaw线圈。 由于v6/7506生产周期长,导致耳机版本众多,主要是单元变化了,声音的调整基本上都是从单元上,也是很多烧友最关心的话题,v6/7506单元换了三个编码,从年代划分编号分别是040f001、040f001p,040f001q。我这里介绍一下,这里我划分不同年代: 第一阶段,1986到1991年,早期日本版,只有v6。这个阶段的耳机单元跟烤漆版本cd900是一条生产线的,单元是棕黑色的,单元编码是040f001,小电路板,单元背面没有印有编号,而烤漆版本cd900一般有代表钻石的大写字母D编号,从而作为与v6单元的区分,制造工艺基本一样,当然声音素质比起烤漆cd900差,主要是声音有点粗糙,氛围感比烤漆cd900差,它有两个声音版本,多数版本的声音特点是有点冷,有的偏中性一些,总体声音偏解析但又不过分,高频有80年代索尼耳机特有的甜美,由于低频量感不算多,听歌谈不上拔尖,但是也不差,少量v6偏中性的,中频好听,低频氛围还是显著不如烤漆cd900,不过总体来说早期日本版本的v6声音还可以,打分75。  第二阶段,1992到2001年,日本版,v6与7506。从这个阶段开始索尼将单元的电路板换成大电路板了,绝大多数也都是棕黑色的单元,绝大多数单元编码也是040f001,磁铁仍然是钐钴磁铁,v6与7506单元没有区别,调音纸上一般有黑色字体N01或“数字01”,后期字体颜色换成红色的了,单元仍然是棕黑色。这个阶段的耳机声音上比较中性,后期稍微提升了低频氛围,总体上就是中性,素质也是很中性,高中低频分布很均匀,各个频段都没有刻意拉高或拉低,听歌比较舒服,不刺激,适合长期听歌,有人问这样是不是跟烤漆版本cd900很像,其实相差很多,烤漆版本cd900素质解析要更好,高中低频更有质感,尤其是低频氛围上,明显感受到烤漆版本cd900具有HiFi耳机的特质,而这时期的7506或v6显著平淡的多,谈不上HiFi,打分也是75。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日本产最后阶段换成了银色单元,这个单元编码就是大名鼎鼎的040f001p,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国产版本的单元,相对以前的版本,声音上显著提升的解析力,声场变大,声音好听多了,更加HiFi,赋予7506具有HiFi耳机特性,声音质感上重新回到烤漆版本cd900的水准,高频解析上更好,打分90,遗憾的是,日产040f001p单元的v6/7506生产时间十分短,一般很难遇到。  第三阶段,2002到2007年,中国版本,v6与7506。索尼040f001p单元赋予了中国产7506与v6的强大音质,使其成为直推耳机里面的翘楚之一,对于中国产7506与v6的评分,我最喜欢的那句话就是:“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在同样的价格直推耳机里面十分能打,打分90分。 随着加入WTO,2002年后索尼耳机产线逐渐转移至中国,由于中国当时生产工艺不稳定,导致早期中国产耳机的质量品质不如日产,如焊点工艺比较丑、模具不如日产细致、胶水不够均匀、左右单元偏音检测不严格、阳级氧化铝外层容易脱落,后期这种情况基本没有了,不过当时索尼耳机开始给部分耳机更换一种类似橡胶一样柔软弹性的线材,不会像传统耳机线易硬化,但是却容易软化与打结,更加不耐用,这种材质在同时代索尼耳机线材都存在,比如e888、e838、e808、v600、v900等,这种线材不是产地的原因,是索尼自己调的。尽管中国产索尼监听耳机存在品控上的瑕疵,但是040f001p单元强大的音质足以掩盖品控瑕疵之处,他声场大、解析高,线条细腻,分离度优秀,声音整体浑然一体性好,没有其他索尼纵向声场浅的问题,一个几百块的耳机缺拥有许多具有现代高级耳机的素质,听大编制交响、流行、dj、爵士、重金属等都能很好地胜任,直推声音表现力完全不输给1840与dt770pro,甚至更好,总体声音品质同烤漆版本cd900、v7处于相同段位,仅仅比低频氛围更好的武道馆dr-s100弱一点。有朋友听惯了中国产7506,再听cd2000与cd3000,居然觉得中国产7506更好一些,要比同时代的7509/v900还好,我还上学时候比较穷,只认真对比了在2004年初买的森海神塞mx500与e888,那时候就意识到中国产7506总体听感是比mx500更好的,只是低频氛围稍微不如mx500,超过金刚石振膜的mdr—d77两个档次,更是远超偏科明显的e888。 中国产单元其实主要有两个版本,声音风格相差巨大,一个是中国产早期与中期解析版本,声音侧重中高频,具有高档耳机的HiFi特质,单元调音纸一般印有蓝色的编码,电路板是黄绿色,也有少部分日本生产的棕色电路板,这版本耳机声音解析力高,低频结实有力,高频通透,声音能量两头翘,中频清晰但略冷,有点动铁小4的特点,不过7506的力度与密度要更好;另一种是中后期的中低频版本,声音大气磅礴,中低频宽松,整体氛围相当好,让人欲罢不能,很多朋友一耳朵就十分喜欢不得了,就是高频有点上不去,高频有点被砍一刀似的,有点敲铁片一样,人声有点发干,就像歌手的喉咙痛一样,这种单元的调音纸上一般是黑色的编码,其单元电路板是棕色的;两种版本的7506与v6声音都是十分优秀的,绝不比烤漆版本cd900、v7声音差,只不过一个有点偏HiFi,一个偏中低频,有朋友家里有很多高档耳机,他评价中国产7506与v6是无与伦比的便携直推头戴耳机。尽管如此,中国产7506也有一些缺点,解析版本7506如果用大推力功放推,高频有点过于明亮与不舒展,低频版本7506中高频衔接不流畅。 
 第四阶段,2007到2010年,早期泰国版本,v6与7506。2007年后,索尼耳机转移至泰国,由于初期泰国产线不健全,很多核心零部件都是中国产的,然后拿到泰国组装,所以最早期泰国产的7506与v6上也用中国产的040f001p喇叭,不过由于产业链配置混乱,甚至经常出现左右耳用的单元不一致的情况,就是左单元是低频版本7506喇叭,右单元是高频版本7506的喇叭,很多人觉得偏音,其实是喇叭组装混乱导致的,此时的泰国产耳机跟中国产是一样的。 后面工艺稳定了,泰国产单元等零部件也稳定下来,我称它为早期泰国产单元。早期泰国产7506单元素质也很好的,中低频更加准确,声音厚度有所增加,高频明亮问题有所减少,但是声音的流畅感、层次感,声场却明显不如中国产7506单元,说白了就是HiFi性更少,监听性更多一些,此外,耳机支撑单元的塑料框架也明显变厚,喇叭单元扣的也不是那么紧,不用拆螺丝情况下,单元可以转动,尽管此时泰国产7506与v6听歌不如中国产,但也比日本产好一些,也是比较值得购买的音乐耳机,打分80。  2010年到现在,现代版泰国产,v6与7506。在2010年左右,耳机单元更换成040f001Q,这个喇叭就是目前在产的7506单元,最主要特征是喇叭振膜上的引线胶水是有颜色,有红色或蓝色,磁铁也换成了钕铁硼,而不是以前昂贵的的钐钴磁铁。这个版本的耳机更进一步增强了中低频厚度,高频没变,但是声音层次却更少,也是更加监听,声音变呆木,声音结相变大,声场被压缩,总体风格跟cd900st差不多了,某些中国产7506可以听到的高频泛音与灵动的细节,在现代泰国产版本7506上几乎都听不到,就好像原来活力四射、手脚灵活的小伙子变成一个秃顶的刚猛肌肉男,这时候的7506与v6基本上就完全归属于监听范畴,跟HiFi基本不沾边,如果是入门级别烧友听歌还行,有更高追求的烧友根本对他就提不起精神,它的声音甚至不如日产7506,日产7506虽然比较平淡,但是声音仍然有不错的灵动感,泰国版本7506基本就没有了,打分70分,我个人认为这主要跟更换磁铁有关系,在日本的一些论坛上,小日子的一些发烧友也是同样的观点,我建议烧友去买cd900st而不是7506,起码cd900st的中频与层次感还是十分优秀的。大约在2015年左右,索尼更换了耳机螺丝,螺丝直径变小,螺丝颜色从银色换成了跟日产7506一样的黑色,头梁内测塑料进行了加厚,所以此时有螺丝的7506零部件不能与老版本的通用。后面在2021年后,更换了白色的包装,索尼有意识地把7506全面推向了民用市场,在北美,7506与v6一直是索尼耳机销量前5,所以都快40年了,这个耳机仍然是索尼的拳头产品,因为喇叭仍然是040f001Q,所以声音没变。  尽管目前7506素质显著下降,但是7506仍然比索尼目前在产的绝大部分耳机都要好,就是典型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索尼耳机从2010年后,基本不再具有HiFi基因了,新推出的监听耳机性价比几乎全无,甚至mdr-m1st跟适合听歌几乎完全不沾边,除了为数不多的圈铁、动铁耳机,其他的都不值得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