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531351
威望13
金钱1720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8
帖子515
注册时间2020-10-5
最后登录2022-8-13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20-10-5
|
本帖最后由 低温_ 于 2022-6-25 03:20 编辑
这张白色图中的BIAS标注倒是极为少见,有科普的价值!
为了这张图片就多啰嗦几句。
模拟电子信号的传输中(这个传输是个大概念,包括信号通过介质记录--重放、有线传送、无线发射----接收等),始终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问题:幅度、频响和噪声,为了解决或改善这三个问题,人们发现可以通过发射或记录时把某段频率的信号进行抬升或降低,在接收端再把对应频率的信号进行衰减或提升,可以获得比直接传输在三个核心问题上有所改善,这种方式在传输前的过程叫预加重,在接收后的处理叫去加重,这种方式在模拟传输中几乎处处可见,比如广播(FM), 模拟唱片(LP)。
为了避免混乱或便于交换,相关的行业组织会对预加重和去加重的过程进行规范。
你的问题就是在录音时的预加重和重放时的去加重的选择, 这个装置系统称为均衡器EQ(equalizer)。
盒式磁带Cassette,行业的研究结果依据带速和矫顽力推荐并确定了I类磁带为120/3180微秒,II、IV70/3180微秒, 因为低频段的3180微秒没有变化,通常标注为120us和70us,这个标准是IEC的。
这个标准如果错用(前提是录放对应)又如何?比如I类带用70u或II类带用120us, 结果是除了互换性差并没有大的问题,只是录音效果可能比推荐值有些微小的差异。
但是,另一个开关BIAS--- 偏磁电流必须完全按照磁带类型进行选择,否则后果很严重。
除了较早期的录音机/卡座外,后期的机器基本依赖于磁带上的识别孔来判断磁带类型,为了省事,把两个开关的功能合并为推荐值并自动识别,这样个人录音就没有了II类带录成120us的机会,所以当厂家为了互换性把预录制成品II类带录成120us时,引发了很多猜测甚至是争吵。如果在有EQ和BIAS两个开关可以选择的机器上,用BIAS II /EQ 120us录制II类磁带,再把识别孔堵上,就和音像公司的做法完全一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