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62128
威望679
金钱756334
交易诚信度0
主题48
帖子18367
注册时间2006-5-23
QQ
最后登录2025-4-30
终极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6-5-23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看到现在很多人还在玩磁带,但是都不知道原版磁带是怎样生产的,哥以曾经是专业磁带复录厂技术付厂长的经历,说一下。国内音像产品主要是由出版社出版,复录厂加工然后上市,有的出版社自己有复录厂,如中唱,太平洋,白天鹅等,很多出版社没有工厂,只能委托复录厂加工。原版带的质量和音源,加工设备,技术水平,原材料好坏都有关系,首先音源,我最早是89年进入复录厂工作,负责母带制作和品控。80年代的音源基本上都是1/4开盘带,也就是从录音棚出来混响后都是开盘带。90年代才逐渐被DAT取代,后来还有CD,WAV文件等,录音带制作过程基本是制作母带,复制子带,裁带,包装这几个过程。制作母带就是用1/4的节目源做成1/2的工作母带。制作母带的设备80年代最好的是瑞士studer的A80,其次还有日本的小谷otari的开盘机,我都用过。总体来看,studer的声音更平衡,听起来更舒服。复制机分母机和子机,用过最好的是美国gauss的2400系列,母机就是将做好的母带放到一个循环箱中母带首尾结合在母机循环播放,子机录制,音乐带一般都是用64:1的速度录制,复制用的磁带就是1/8的饼带,一盘一般是2500米,音乐带一般单面23分钟左右,一并带出40个左右,一条生产线有一台母机,若干台子机,子机越多,复制的数量越大,越快。复制好的并带经过QC机质检后就可以裁带了,也就是将磁带装到带盒里,裁带机有自动和半自动的,各有优缺点,自动的对C-0盒的质量要求很高,半自动的要求不高,劳动强度大。裁带后,经过质检就可以贴AB面,装封面和外盒,最后包上防潮的玻璃纸,一盘原版带就加工完成了。90年代,母机出了电脑母机,不再用循环带了,价格昂贵,很少工厂用。后来中国自己生产出了电脑母机,很多工厂都换了电脑母机,2000年以后,磁带厂基本上都不做了,只有很少的厂在做教学带。我2010年离开复录厂,现在有没有活着的工厂就不知道了。当时也没有拍照片留念,要不配上图片大家会更直观。先大致介绍这么多,欢迎大家跟帖讨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