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00236
威望2
金钱3781
交易诚信度0
主题21
帖子1200
注册时间2008-6-17
最后登录2015-5-19
禁止发言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8-6-17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20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
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谱写的。
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G大调,4/4拍子,变奏曲式。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最后终于进入了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
米尔斯坦演奏的这部协奏曲,在技术上游刃有余,庄严之中不失温情,速度、音准无懈可击,音色辉煌富于变化,令人从头至尾“耳不转向”,一气呵成。震摄着人们的心灵。听到这迷醉于大自然的心声,景与情的交融,引起我们无尽的回忆和遐想。音乐涌入耳畔,人们都会脱口呼出:这就是贝多芬!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1904-1992)美籍俄罗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于乌克兰黑海边上的城市奥德萨,是七个孩子中的老四。7岁才正式拜师学琴,他不是以神童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也没有如明星般眩目的音乐家庭的背景。10岁开始公演。他是奥尔的学生,还曾师从小提琴大师伊萨伊进修。20年代米尔斯坦与钢琴家霍洛维茨联袂在苏联各地同台献艺,在乐坛传为佳话。1925年米尔斯坦开始在欧洲和南美巡回演出,大获成功。1929年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管弦乐团,为米尔斯坦在美国举办了首演,听众立即为之风靡。此后米尔斯坦便定居美国。
米尔斯坦贵族化的的琴声十分独特,音质如银铃一般,极具穿透力。对音准的表现技巧和准确性被称为海菲兹后第二人,被称为“弓之王子”。通常米尔斯坦演奏时不使用过多的揉弦,他的方式是在高潮时用极高的频率扩展弦的震动,而平时的演奏则多使用滑奏。
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来表现多愁善感,但米尔斯坦则用琴来显示崇高的思想,从容不迫的演奏,恰到好处的滑音,慑人心魂的柔音,高贵纯净、晶莹剔透的音色,每一个滑音的速度,长度,出现的位置都恰到好处,没有不好的情感,没有不好的渲染技巧,这才是真正的米尔斯坦.所以他也被称为“小提琴的贵族”,“是他那个时代中最接进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
~崇惠的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