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为能耗虚标提供了沃土?
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虽然关注能耗标签,但是很少有消费者知道如何去判断,更不会去亲自拿仪器进行专业评测。因此商品贴上几级能效标识就是几级,甚至一些消费者连标签上的字母意义都不是非常明白。因此消费者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企业: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对于消费者仅仅是数字的能耗标签,却是他们销售和骗补的法宝。根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家电产品能耗虚标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分得节能补贴资金的一份羹以后,还能拉动自己的产品的销售量。
据了解,企业某款机型之所以能够获得能效鉴定,顺利拿到检测报告,很大程度上用了“瞒天过海”的手法,即送去实验室检测的是达标的产品或者是经过优化过的产品,但最终批量上市销售的却是没有特殊照顾的流水线产品。
管理部门:根据《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如果有企业虚标能效以牟取暴利,一经发现,受到的处罚仅仅是“由地方节能管理部门或者地方质检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的,由地方质检部门处1万元以下罚款”。
由此可见,某些品牌被抽检出来能效不达标后,质检部门仅仅是采取罚款措施或者责令整改,而并没有后续持续性的政策,因此处罚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个处理手段。而在在这次质量门后,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仅仅表示,今后会加大处罚力度。
但是那些罚款对于企业从能耗虚标所获得的利益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因此即使被抽检到不达标产品,交钱了事;而没有被抽到则万事大吉。
非法盈利者:除了企业的牟利和监管部门的不利外,一些非法盈利者也看重了能耗虚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一款一级能耗产品不仅比二级能耗产品好卖,而且更重要的是价格也会贵上几百元。笔者从网上进行搜索,卖能耗标签的赫然在目,并且一个标签成本仅5毛钱左右。如此的“小投入,大回报”让很多人眼红,因此也造成了个别不法商贩进行更换、张贴更高的能效标识,以寻求更大利益。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5 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