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200x 发表于 2021-10-17 15:40

DCC的故事

本帖最后由 li200x 于 2021-10-17 15:41 编辑

缅怀青春——DCC的故事
1992 年 5 月飞利浦在芝加哥 和 1992 年 9 月阿姆斯特丹举行的 消费电子展上推出第一台DCC录音机,DCC,最初被称为S-DAT(Stationary head Digital Audio Tape对应于R-DAT—Rotary head Digital Audio Tape),是与松下合作开发的,不仅飞利浦和 Technics(松下品牌)发布了 DCC ,还有其他品牌如 Grundig 和 Marantz(两者都是当时与飞利浦有关)。DCC的初衷是为了对抗SONY的MD,飞利浦和SONY曾经的两位好基友随着DCC的推出标志开始分道扬镳,他们之前在 CD-ROM 和 CD-i 上曾成功合作过。随着数字化音乐的普及,两家公司都看到了一种新的面向消费者的数字录音系统 市场,这种系统要满足更便宜、更方便。因此索尼决定创建全新的 MiniDisc 格式(基于他们在磁光记录和光盘方面的经验),而飞利浦则决定采用与模拟卡带兼容的磁带格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飞利浦和其他制造商推出了更多的录音机和播放器,包括一些便携式DCC录放机,以及车载 DCC。在 1995 年 11 月 24 日、25 日和 26 日在荷兰乌得勒支举行的“HCC dagen”计算机展览会上,飞利浦展示了 DCC-175 便携式记录仪,它可以使用“PC-link”电缆连接到兼容 IBM 的 PC . 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连接到计算机并由计算机控制的 DCC 录音机,类似于NETMD,可惜只在荷兰销售。DCC 于 1996 年 10 月悄然停产,飞利浦承认其未能通过该格式实现提升市场占有率,然而,MiniDisc 格式也只是好了一点点。两种系统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市场来说都太高了,而发烧友又因为 MD 和 DCC都是有损压缩音频而看不上。在技术上DCC中巧妙地应用了人类声学原理与电子技术成果,在普通盒式录音机基础上完成了与数字化录音技术的有机结合。DCC的音频特性与DAT、CD等相当,尤其是它能与普通盒式磁带兼容,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市场前景。DCC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是重视音质水平,充分考虑与普通盒带的互换性。在选择磁带类型时,从现用带种中选择。虽然,使用金属蒸镀带更易实现高音质所必须的高记录密度,但选用技术成熟、有良好市场信誉的普通磁带将更为可靠。DCC机器采用18位记录,因此动态范围大于DAT或CD。大多数爱好者都同意DCC的声音与同价位的DAT机器一样好,但是毕竟DCC是有损压缩格式(PASC编码,384k比特率)跟MD进行比较,DCC听起来更好。1、飞利浦DCC850
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850-Prototype-Player-1024x683.jpg2、飞利浦 DCC900原型机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900-Prototype-1024x683.jpg3、车载飞利浦车载 DCC821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821-Prototype-Player-1024x683.jpg4、飞利浦 DAT880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Philips-DAT880-Player-1024x683.jpg5、飞利浦 DCC ITTS VIDEOBOX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Philips-ITTS-Videobox-Player-1024x683.jpg6、飞利浦 DCC130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130-1024x683.jpg7、松下RQ-DP7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anasonic-RQ-DP7-Player-1024x683.jpg8、胜利ZD-1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Victor-ZD-1-Player-1024x683.jpg9、飞利浦 DCC134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Philips-DCC134-Player-1024x683.jpg10、飞利浦 DCC170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170-Player-1024x683.jpg11、飞利浦DCC175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175-Player-1024x683.jpg12、马兰士便携式 PMD601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Marantz-PMD601-Player-1024x683.jpg13、松下RQ-DR9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anasonic-RQ-DR9-Player-1024x683.jpg14、飞利浦DCC180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180-Player-1024x683.jpg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DCC180-Display-Controls-1024x683.jpg15、飞利浦组合音响 FW68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hilips-FW68-Player-1024x736.jpg16、松下手提音响RX-DD1、RX-DD2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anasonic-RX-DD1-Player-1024x683.jpg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Panasonic-RX-DD2-Player-1024x683.jpg17、胜利ZD-V919https://www.dccmuseum.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Victor-ZD-V919-Player-1024x683.jpg

jackihai 发表于 2021-10-18 10:15

飞利浦DCC180这个好看啊

li200x 发表于 2021-10-18 14:31

jackihai 发表于 2021-10-18 10:15
飞利浦DCC180这个好看啊
是啊!可惜没有量产,只有原型机

jackihai 发表于 2021-10-18 14:44

li200x 发表于 2021-10-18 14:31
是啊!可惜没有量产,只有原型机

可惜了,这个看着才像随身听的模样

yangjunior 发表于 2021-10-18 23:26

直线磁头384K 估计听起来和LTPX耳机差不多了

8348558 发表于 2021-10-22 22:13

勾起1992/1993年的回忆

icm 发表于 2021-10-26 12:29

本帖最后由 icm 于 2021-10-26 12:33 编辑

主要是当时没有巨磁阻磁头,所以DAT为了增加密度容量用了旋转磁鼓,而DCC用固定磁头只能使用有损压缩增加容量且播放普通模拟卡带效果不佳。现在想收一台DCC玩儿也几乎不可能了因为个个传家宝。{:1_12:}

icm 发表于 2021-10-26 12:39

yangjunior 发表于 2021-10-18 23:26
直线磁头384K 估计听起来和LTPX耳机差不多了

你是说APTX蓝牙格式?没有LTPX最高是LDAC传输码率990k可支持24/96。

yangjunior 发表于 2021-10-27 07:15

手抖了 老是和柯南里那药搞混

liebdeckwm 发表于 2021-10-27 08:36

1992年夏秋在德国呆了几个月,当时德国的音响杂志都在热烈地讨论比较DCC与MD。我也买了一些杂志来看,从中得到了对二者的一些认知:DCC音质好(音质与CD/DAT相同)又能兼容模拟磁带,应该容易普及;虽然MD音质稍差(MD初期不够完善吧),但它是非接触式读取信号且便携性好,音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所以其前景会更好。。。当时我对DCC其实也是挺期待的,因为家里有不少模拟磁带。当然后来的发展大家都很清楚了:后来MD不断发展击败了DCC,我也玩MD了。。。再后来MD也over了。。。{:1_12:}

icm 发表于 2021-11-3 09:35

本帖最后由 icm 于 2021-11-3 09:36 编辑

liebdeckwm 发表于 2021-10-27 08:36
1992年夏秋在德国呆了几个月,当时德国的音响杂志都在热烈地讨论比较DCC与MD。我也买了一些杂志来看,从中 ...
MD的over和索尼的刚愎自用有很大关系,在MP3已经大张旗鼓的时候索尼还抱着音乐播放器和数码娱乐分开的思想硬生生把MD和电脑隔开搞了个只能传输音乐且音质还低一等的NetMD。如果当时索尼就搞像RH1那样的Hi-MD那MD的生命周期会延长许多年也许就像CD一样至今还存在或代替了C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CC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