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ff 发表于 2006-10-17 11:1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Wadia/James Shannon音響十問
作者:James Shannon/Wadia總裁 譯者:劉漢盛

譯者前言:
很感謝Wadia業務部總經理James Shannon以及認真回答以下十個問題的所有人們。James並不是逐題回答,而是把這十個題目當作整體來作答,可惜遺漏了許多問題。我知道在他們繁忙的工作中,要靜下來好好回答這些問題十分不容易(我們去函的廠商中,很多只是禮貌性的簡短回答,因為對讀者無益,所以我們無法刊登)。也因為如此,我更感激他們為論壇讀者所提供的這些精闢見解。為了對他們表示敬意,我決定親自翻譯這些文章。也為了去除論壇十週年請國外廠商歌功頌德的誤解,我把文章前頭慶賀論壇十週年的文字通通刪去。在此一併向他們致歉。

一、 請向音響論壇的讀者介紹您以及您的公司。

二、 當初是什麼理由促使您進入High-End音響工業?

三、在過去那些年,有哪些設計者或產品對您產生強烈的影響?

四、在過去十年間,有哪些產品是您樂意給予現階段最高技藝成就(State of the Art)美譽的?

五、身為一位High-End的設計者,您認為科技與音樂之間有什麼關連?

六、當您在設計一件產品時,技術測試與聆聽測試哪一項最重要?

七、當您在調整空間音響效果時,哪些是您認為必須優先處理的?

八、當您在為新產品作最後的微調時,您喜歡用哪些CD?

九、您的產品有哪些異於別人的特點?

十、請給予我們的讀者一些建議,好讓他們能夠正確選購音響器材。

Wadia Digital是由一群專注於數位領域且充滿經驗的工程師們在1988年所創立的。1980年代初期,CD聲音的降臨在音響工業界中引起很多的興趣與迷惑。雖然CD被說成可以永遠的提供完美的聲音,大部份的音樂愛好者卻發現新的媒體與過去的類比媒體相比,卻少了許多音樂性。由於對早期CD唱盤聲音的失望,Wadia的工程師們將當時已有的設計拿來測試,發現它們與其他領域的數位設計相比,並不是那麼的精細。

不幸的是,甚至對那些飽富經驗的音響設計師們而言,數位科技也是非常複雜與未知的領域。雖然許多音響設計師在類比線路以及零件上有廣博的經驗,但是他們之中許多人對好而精細的數位設計科技並沒有實際的經驗。如目前眾所皆知,數位訊號處理與以前的類比音響設計,在設計與製造挑戰上具有戲劇性的不同。

Wadia因為是第一家任認真致力於數位音響的公司,因此顯得與眾不同。它擁有許多在數位設計上經驗豐富與足以勝任的工程師。我們也能夠藉著其他已經發展成熟的數位設計、製造科技來改善數位音響上的一些基本問題。像數位電磁通訊、微波與射頻傳遞、醫學顯像與其他已經成熟且先進的數位科技等等。不論Wadia這個設計團隊有多強,如果沒有持續且認真的與現場音樂比較,沒有任何的科技能夠傳遞音樂的情感。我們的成功來自於對數位科技的獨特整合,以及對我們的工作成果持續不變嚴格的評價-在人類情感的背景下。

任何產品不論在技術測試方面表現多麼好,它只有在能夠輕鬆的傳遞演奏家訊息給挑剔的聆聽者時,才能夠說是成功的。我們腳踏實地的恪守一條途徑,那就是努力讓最先進的科技發展與簡單而主觀的嚴格聆聽評價得到平衡。

成果會說話。Wadia第一個產品是Wadia 2000 Decoding Computer,它被全世界挑剔的用家認為是突破性的產品。對許多音響迷而言,它是第一部證明CD就如一種具有音樂性的媒體般,它是有生存能力的。從這個第一個產品開始,我們繼續發展原創的科技、改進它、循這個途徑聆聽改善每一個設計上與製造上的細節。從Wadia 2000以降,新一代或更高級的設計陸續應市。在這條路上的每一步,我們都為CD的重播表現提昇了標準。

以下是過去十年來,我們的工程師搶他人之先所研發出來的科技簡表:

第一部機外數位類比轉換器。

DigiMaster專利程式(使音樂再生更完善的率波器)

第一家提供玻璃纖維光纖給家用音響的公司

第一家辨識出時基誤差是可聞失真來源之一的公司。

第一家製造出完美數位音量控制器的音響公司。

第一家製造出能與高級分離機一較長短的高級CD唱盤。

ClockLink Proprietary Jitter Reduction Technology時基環專利時基誤差衰減技術。

我們現在成功的邁入第十年,準備再定義數位音樂重播的極限。以下是一些我們最近所擁有的專利設計要點:

Modular Architecture模組化的結構:我們盡可能的以產品模組化來確定每一件Wadia產品的投資價值。這保證產品能保留原來投資的價值,且能改變而有可能接受新科技、新的輸入或輸出格式,或其他的進步。沒有其他音響公司能夠在模組化的潮流中,用如此包容性的做法去製造產品。

Resolution Enhancement解析力增強器:我們的增強解析力系統,如用在Wadia270轉盤中的,改善了整體表現,為CD重播的絕佳表現又提昇一步。我們的解析力增強系統小心的使用了Dither或亂數噪音去改善數位類比轉換的解析力,降低時基誤差,增加訊號自我類似(Self -Similar)的本能,與活生生的音樂特質更加吻合。

Direct-Connect Technology直接接觸技術:自從1992年,我們發展並改善技術,以獲得這種法則的最大利益。直接接觸系統讓我們藉著去除前級在音響鍊中的必要性,而更接近理想一步。

ClockLink時基環:時基環是Wadia歷史中最新且最有效的時基誤差衰減器。它有效使用一個放在數位類比轉換晶片附近的單一主時基環,去控制所有精密的時基功能,藉此從CD重播中去除為害最烈的可聞時基誤差。

Noiseblock output Stage噪音封鎖輸出級:每一部Wadia獨特的輸出級提供速度以及高速之下的清晰度。極寬頻帶的設計結合了仔細設計的好處以及相位的一致性。低通率波的設計讓人工製造的高頻數位噪音遠離至可聽頻帶之外。

Resolution-Matched Digital and Analog Stage解析力匹配的類比與數位級:我們是第一家在每個產品中讓類比級與數位級的噪音底(Noise Floor)相匹配,從而確認且提供好處的公司。這種匹配的結果清楚的強化了輸出的音樂性與解析力。

Power Supply Noise Reduction電源供應噪音衰減:我們比別的廠家評價與檢驗過更多的電源供應器噪音衰減技術。這項結果界分了產品,這些產品戲劇性的達成了非常低的電源供應噪音,不必去管電源柵噪音或工作電壓。我們的產品在全世界都被證明是最先進的數位產品。

我可以繼續述說Wadia所擁有的科技細節,但是我們相信這些摘要已經超過了你所分配給我們的版面。每一位Wadia設計群中的組員都有不同的音樂品味,我們相信每種音樂都有它的價值,我們也覺得每一件好的器材都應該讓各種音樂聽起來更容易接近與更能夠享受。當然,我們也覺得最好的音響器材應該能夠寬廣的搭配器材、以及與各種的空間有很好的結合。

我們仰慕許多喇叭、線材、LP轉盤、唱頭與擴大機等公司的同行,我們也知道音響圈中數不盡個人的努力成果已經延展開來。為了害怕會縮小許多在音響工業中非常努力想達到現階段最高技藝者的成就,我們不想單獨指出任何一個人或公司。我們希望你明白我們所關心者:我們無意輕視你的問題,只是想對我們圈中的同行表示敬意。

我們希望這些資料是有益的,並且支持我們的信心。過去十年來,Wadia非常清楚而堅定的專注在數位音響科技上,為所有家庭生產了可以買得到的、最好的數位音響產品。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7 11:11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策馬入林


林清榮



在追求音響,享受音樂再生之美的旅途上。從最初擁有一套音響,用絨巾套在手上愛惜的撫抹每一旋鈕之珍惜病態,到十餘年後任器材滿佈塵埃尚懶得清理的懶散情形中,已清楚地勾劃出我對於用來欣賞音樂的手段一一音響器材,已經能以生活化的理念對待,意即較不為物所役。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對於音響器材已經具有免疫能力,相反的,它對我的吸引力是愈來愈強,尤其是最近我因未能免疫而投入的一場策馬入林的奮戰,更是 令我胃緊衣寬

<圖1>RSI-B的分頻調整與IRS Beta一樣複雜,除了喇叭後面這兩個調整鈕外,另外還有一個令人頭痛的頻率及音量大小的控制器,想要將它完全弄通並調整平衡非得花上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不可。

估市買馬

話說我常流連駐足位於復興南路上之歐美音響店,某日他們估入一對Infinity RS-IB。喇叭,原本它對我祇是一套遙不可及的Hi-End喇叭而已,每次到店裡面對它,心裡並未產生任何遐想,而當時我使用的喇叭是KEFlO5.2,在經過細心的調教後,也還能發出相當程度的美聲,並經過幾位音響界的高手前輩之肯定。原以為就這樣長相廝守下去,那知近日在該音響店中受了外號「9862」劉兄的蠱惑,他說以我那面積九坪且有黃金比例的音響聆聽環境,應該換此喇叭才對得起它。說也奇怪,他似無心卻有意的丟下了這話後,突然間,我再看RS-IB時它似乎在向我招手眨眼,希望我量珠聘它回家。在眾燒友起哄下我亦心癢難耐,再加上劉老闆願意讓我免費Test,如此良機,若讓他錯過不也憾哉?於是就僱車搬回家了。

馬野鞍小,難以駕馭

因為這對喇叭需要分音,故先向友人借了Mclntosh3500後級來推低音,並請二位音響界先進隨行評鑑。到家安裝妥當後,隨即開聲,不意發現右聲道音量較大,且極高和極低頻皆不如想像中表現的好,再加上定位亦不精確,我的心馬上涼了半截。在經過一番微調苦戰,如VTA調校和調換Tube……等,最後結論為該對喇叭不應發出如此聲音,而是我所使用的器材配它不上(打落門牙和血吞),我的前級Lux 34,後級Lux 3045(均經三泰小劉改裝過)及所借的 Mclntosh 3500,就這樣站在一邊。幾經研討,專家們建議更換器材如下:Audio Research SP-9或Sp-11 M Ⅱ,VTL l60和Mark Levinson 23XL也行,如此才能營造出更完美的聲音。但因我除了已選定評價錯、價格亦很迷人的後級Adcom GFA-555來推低音柱外,還未有換機的打算,所以也就暫時不作更動。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我曾先後借回Audio ResearchSP-9和CJPremierThree試聽過,可惜此兩部前級均因唱頭輸入增益不夠高,以致不能搭配我現使用的「音魂」唱頭:情況是當音量鈕轉1點鐘位置時,還不能發出正常的音量,若加裝昇壓器則X增益過荷,在九點鐘的位置,音量已太大,故不得不放棄,實在可惜。就因如此,擺在面前的道路,似乎更加的崎嶇了。

<圖2>圖中這些器材都不是特別貴者,依一般人的看法,要用這些器材來馴服RSI-B是要花相當大的精神,同時使用者自身也要有相當的本領才行。

策馬入林

接下來幾天,一有空便一頭栽進如生長著四棵大樹木的喇叭森林裏。因我的音響室面積有九坪(長:22.6尺,寬:14.4尺,高:9尺)依平常而言,也算蠻大的,但還是經不起它們的大軍壓境。若以美學的觀點來看,我的音響室因擺了它們而凸顯出擁擠及不協調的調子,理應不予購置為佳,但大喇叭畢竟就是大喇叭,其聲音的自然,餘裕,及透明度……等又豈是KEF lO5.2所能比擬,我中毒已深矣!當然,這跟見異思遷之心理完全無關。於是,隱藏在理性下的感性便抬頭了,就如同搖滾合唱團Led Zeppelin在一首「Stairway to Heaven」裏所唱:那個買了一把直通天堂梯子的女孩一樣,我告訴我自己,除非這把通天堂的梯子是壞的(左右聲道音量不一樣的毛病抓不出來)否則我買定了。從此,每天衣帶漸寬終不悔地調整著,在胃藥一天天吃下肚中的日子裏,希望能營造出一片蔚藍的天空。當然辛苦終必會有回報的,皇天不負苦心人,至截稿前,整個系統所發出的聲音,已堪慰我多日來的辛苦。至於調整的過程除了自己摸索外,當然不乏好友或先進們的相助,茲簡述如下,以表謝意。

布市余慨伸援手

(1)承蒙迪化街布行老闆余標平先生贈送影印該喇叭之使用說明書,是晚邀得劉紹明兄同返,先檢查左右聲道音量不均之毛病,經不斷的探求,最後發現原來問題出在那文中高音柱上所崁的7個EMIM單體,裏面有一支單體獨獨備有保險絲保護,而那保險絲的接觸點生銹了,經過擦拭乾淨再裝上後,聲音果然正常了。但試聽任何唱片,總覺得定位還是不行,就在有一搭沒一搭試聽時,突然劉兄發現說明書上的信號線接駁圖另有玄機,其圖示低音性的輸入喇叭線是經由分音器輸出的,意即推低音的後級,其輸出不能直接輸入喇叭,說來真是可笑,說明書是我先看的,卻沒有發現此問題,究其原因是我認為信號線接線圖還有什麼好看的,反正分音之接法都早已知道,那知此對喇叭由於分音器採伺服控制,低音柱不能直接接上推低音的功率擴大機,故接法不同,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當下立即改接正確,再放「母親教我的歌」 (唱片編號:North Star DS0004)咦!定位及音質馬上改善了,當場心裏的歡喜自不待言,兩人不禁相視一笑。這時我走近低音柱,打開面板,用手一摸單體,不禁吃了一驚!竟然寂靜不動,當然亦無聲。這就明顯地表示以前錯誤的接法導致低音的能量較膨脹,因分音器上低頻的音量鈕仍擺放在原錯誤接法的位置,故低音之推力不夠,所以才罷工。當下即選換一張試低頻的唱片R.R那張編號,RR-l2之Dafos.再重新調整後,當唱到B面第二首時,從喇叭傳出的音量竟將窗戶震得賈賈作響,整個地板也震動著,感覺像是地震般。真是過癮。

蔡醫師調教後進

(2)因先前已有了分音器使用不當的問題,於是對說明書上尚未能詳細解釋的幾個有關選擇鈕的用法,便愈發的重視其正確的使用法,而得知蔡克信醫師曾使用過此喇叭的消息後,便經由歐美音響劉紹文老闆的介紹,並帶引前往蔡醫師家聆賞他現使用的WATT加Entec喇叭,並順便請教用法。當我提出問題時,蔡醫師答曰關於此喇叭的由來、構造、及試聽使用過程均在已發行的「音響春秋」第3期內刊載過。並從唱片庫裏找出此雜誌贈送。回來後,經過細心地閱讀,終於瞭解較正確的使用法。當然,蔡醫師的功力深厚,其調整均可藉由熟知的唱片來操作,而我因功力尚淺,對於分音器的調整,總是有正確地位置究竟在那裏的疑慮。然我深知欲解決此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請本刊老編,攜帶那部頻率響應測試儀前來測試並調整即可得一較理想狀況的頻率響應曲線。而對於在玩分音的朋友,這亦不失為一較科學的玩法。

後生仔陶侃搬磚

(3)因尚不打算更換器材,而所屬意推低音柱的Adcom GFA-555後級亦在未尋獲二手貨之下,在日月音響購買全新品,我所購買的機型與香港發行的「發燒音響」七月份所刊,該雜誌主筆徐家華先生用來推動RS-lB低音柱的GFA-555同款式,但是否為舊款就不得而知,因該雜誌及某些人說舊款較新款用料較好,聲音亦較美。至於推中高音柱部份,當初蔡醫師亦祇用了C-JMV-75A-1推動而已,故深信縱使不換器材,亦能從現有的這些器材中,加上所持有數十個不同品牌的tube來調整出美聲。於是祇見一下插上德律風根,一下換上西門子的tube,或一下器材下面用三角錐頂著,一下又換上茶杯墊著,一會兒低音柱在前,一會兒就搬移至後,一下喇叭擺斜,一下又擺正。而反復聽的亦不外是那幾張自己較熟知的唱片,這就是典型的「玩物喪志」症候群。而體重也明顯地下降二、三公斤。最後,終於將喇叭調適出自己認為最均衡的位置,而固定下來。因這對喇叭擴散性良好,故中高音柱若照以前KEF105.2的斜度擺置,則發生音像太肥大的缺點,而若照說明書所言的方法來擺放之時則放「母親教我的歌」時,小提琴的定位就會較亂,最後我將它向內傾入6公分。又低音柱因中高音性的距離拉的很大,如圖所示為257公分,故距離牆壁祇剩60公分,擺起來其外側祇離牆約十公分而已。心想推低音的後級也不是大功率,說不定因靠牆反而效果較好,況且若低頻會過多的話,由分音器上可控制音量,這樣還有什麼好顧慮的。惟一擔心的是右側喇叭前有音響櫃,高117公分擋到了喇叭,而距離又近,本想將櫃子拆除,把器材改放在聆聽座位前,但以此請教老編時,答曰:櫃子可不拆,若唱盤會有回授情形時,祇需唱盤移開就可。故將低音柱向內傾入13公分,此時隨手抓出一張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Decca SXL-6883),及Lyrita的蘇格蘭舞曲,均表現出從未有的音響效果。

以牛換馬,稱心合算

(4)另外有關我現在使用的昇壓器Mark LevinsonJC-1 AC,在推動KEFlO5.2喇叭時,它的Gain是調在最小的位置,如此聲音明顯地較乏力道,整個音場往後縮,但弦樂的質感較豐富,少毛邊。今改用RS-1B,若Gain不變,除力道不足外,聲音也變得放不開、較沈悶的樣子。當將Gain增加3db並調換一粒較溫暖的tube去綜合後,很明顯地音響整體表現較活潑與真實,當然力道亦加多了勁。至此前期的奮戰應可告一段落。算算以KEF 1O5.2換RS-1B,所貼的錢尚稱划算,而獲得的進步亦有不少,心裏就相當欣慰了。

良駒粗鞍汝知否

某音響雜誌曾對蔡醫師用Adcom GFA-555推Apogee低音而戲曰「是開勞斯萊斯汽車,而配用裕隆的輪胎」。此點正是我欣賞的,因以蔡醫師的收入,改添置另一較高價位的後級應不是問題,然而他都如此搭配,這不正是充滿自信的表現嗎?這點也正是通常人較不能破除的心理障礙。這和外號「9862」劉仁陽先生的處事態度有些相似,認識劉兄的人都瞭解,他在添購任何器材時,均會認真比較試聽至物有所值或超值時才購買,完全不會因某種廠牌名氣較大,價格較高就添購而不管是否能搭配。也許,隔不久我會更換器材,但此點原則必是我應學習的。

後記:我常想,我對欣賞音響追求音響呈現的執著,是否太入魔了,平時祇要回到家,吃過晚飯便走入音響室,假日更是鎮日閉關,沒有帶妻女郊遊踏青,家居生活有所脫序,心中頗有一絲不安。記得曾在某本書上看過一句話:「藝術的追求沒有生活一半的有趣」。是否我也應有所節制呢?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7 11:11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纯手工打造:喇叭架设计制作
在市面上的多的是不锈钢或是金属喇叭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有质感,若是执意要找对木制的,又像是跟荷包过不去,看来也唯有DIY 一途了。既然要DIY 那就做一对容易携带,轻巧一点的,比较适合离乡背井的游子,尤其是把房租拿去DIY 音响,一天到晚被房东追着跑躲房租的这些人。 文/张小官
想一想,写这篇文章似乎有点野人献曝的意味,当大家在玩数字电路,玩 DC Servo,我却冒出这么一篇一点也称不上是Hi-End 的东西,不过,征得立民兄的首肯,就把这报告给贴上来,让大家分享一下心得,反正也是音响用的,也算是沾上点边,就让我占点位置。 说起喇叭架的话,不用考虑,空心砖是不二选择,一来便宜,二来又稳重,搬家就扔了,到新地方再买一对就行了,我都把它称做拋弃式的,不过也不尽然都这样的理想,也许有人嫌它丑丑的,或者跟我一样为了空心砖老是掉沙子伤透脑筋(不晓得别人的空心砖会不会也是如此,或者是我买到海沙砖),上述这两样还有办法解决,当年我有个很天才的同学,花了十块钱就解决了这两件问题,他买了两张牛皮纸回来,把空心砖当礼物一样包得漂漂亮亮的,还在上面彩绘,可是第三件问题了来,如果是小喇叭,那怎么办,一层、两层或是三层的往上叠,看来有点可怕,空心砖本身并不是做得很平,叠太高又不稳固,如果把小喇叭摆上去,看起来又不搭调,好象堆城堡一样,或者说跟当年堆机枪堡差不多,所以啰,才会想要弄一对喇叭架。可是问题又来了,找一找,看一看,现在市面上的多的是不锈钢或是金属喇叭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有质感,若是执意要找对木制的,又像是跟荷包过不去,看来也唯有DIY 一途了。既然要DIY 那就做一对容易携带,轻巧一点的,比较适合离乡背井的游子,尤其是把房租拿去DIY 音响,一天到晚被房东追着跑躲房租的这些人。首先,首先想的是要做什么样的型式,原本想找找家里有没有现成的材料,拼一拼装一装就行了,不过,有是有只不过还要更多的加工,手上有的工具就只有锯子一把,原以为还有一把切割用的电动锯,哪知道在我开工之后才晓得被我老哥拿走了,这下真的是全手工了,在这次工做中唯一用到的电动工具就只有电钻一把,是最后要挖洞让线锯穿过的,所以,如果你手上也没有多少可以利用的资源也不要紧,凭着一把锯子,一把线锯,及万能的双手,依旧可以达成任务的,只不过当天洗澡时手有点不举(吃威而钢不晓得能不能治这种不举),如果你要买材料的话,顺便买点撒隆巴斯的,不骗你,会用得到的。工具就这么简单,材料呢, 我选用的有两种木材,一种是当平面板用的就是图一标号1,2,3,选用密集板(也有人说是密迪板,不过不重要,说错了老板也晓得) ,我买了一块四尺X 八尺的四分板,如果有小块的就买小的,算一算我用了不到六分之一块,剩下一堆只好继续想办法做下去,看是要做鞋柜,做书架。除了平片板之外另外要的就是柱了,我买的差不多是5 X 2.5 公分的柚木,其实什么木并不要紧,只是当初我在木材行看到,觉得还蛮好看的,而且表面也处理的不错,省得还要加工,平面板也是一样,用密集板的好处就是不用去刨平表面,不上漆也很迷人管他一天睡几个小时,还是一样晶莹剔透,另外在图片中可以看到最上面的那块是大理石,是我跟我老爸ㄠ的,他老人家还帮我切的平平整整的,不过我家不是卖大理石的,千万不要来跟我要,认识我的人也不要跟别人讲我家在哪里,要不然我家的库存就不保了,如果没有大理石也没关系,最上层的面板就用跟最下层一样的就可以了,只是重量比较轻。 接下来就进入看图说故事的时间了,先看图一,这是各部位的分解图,本来是要用画的,但最近懒懒的,自从上次画了半天的Orcad 被计算机吃掉后,就不太想画了,就去找台数字相机给它拍下来,不过似乎也没省事多少,为了把图片从PCIMIA 卡给读出来,还花了一翻心血,用了两台 notebook 还有PC ,最后还是觉得国产的notebook 蛮人性的,那个五十万日币恭迎回来的也没有比较好用。 (好象扯远了),ok!

图一中的三根柱子,就看各人需求,自己切成要的高度再用沙布用手工磨平就可以了,连着柱子的两片平面板(2&3)是要钻洞的,把洞做得跟柱子的大小一样,as good as you can,就尽量吧!把洞挖得像图一那样,柱子可以穿进平面板,这步骤完成后,将最下面的那一片及挖洞的那一片胶合(1&2),用的胶只要南宝树酯就行了,如果家里有小朋友做劳作,就跟他骗一点来用用就好了,同样的,上片的大理石板就跟另一块挖洞的平面板胶合(3&4),等胶干了,再把上下及柱子拼装上去就完工了。 如果说,钻的洞够刚好的话,柱子跟上下板不用上胶也可以很稳,当初的打算是不想上胶的,这样可以随时修改高度,而且也会比较 portable,如果洞没有那样的刚好密合,那就再去跟小朋友要点南宝树酯吧!要注意一下柱子是要跟地面垂直的, 然后,就变成图二的模样,恭喜你大功告成。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09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为什么谈喇叭单元?简单,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就是发自单元。无论用了多么厉害的音箱(或不用音箱),和多么完美的分音器,若是少了好单元,一切还是白搭。所以单元是很重要的,这点应无庸置疑。

         
      那么,一个中音单元,高不上低不下,有什么了不起?但有很多人都说中音是音响发声最重要的频段,这我举双手赞成。如果你曾像我这么无聊,尝试用单独一只高音单元听蔡琴唱歌,或用单独一只低音单元听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就会深切的体认到中音单元的可爱。我想你也会同意,若强迫你只能用一个单元听音乐,你一定会选一个看起来长得像中音单元的东西。原因无他,因为你知道(或猜想)它会发出中音域的频段,而我们地球人的听力主要就是在这个范围内,音乐的构成主体也是在这儿。

      中音单元的设计

         
      上回说的“一指蒋”高音的概念,可以继续延伸至中音的范围,因为任何发声单元都可以解构为发声振膜、振膜悬挂以及驱动系统。只不过因为工作频段的不同,这些构成要素在这么多年的演化下渐渐演变到一个特定范围的大小。然而,其形状和材质等却有较多的变化,尤其是振膜材质,近年来可说是花样百出。
      我们就先来一一检视:

      纸盆振膜

         
      这应该算是最古老的材质了。简单的说,把纸浆悬浮液流入事先设计好的盆型网状模子上,纸浆便沉积其上,将沉积至适当厚度的纸浆抄出,再行干燥等后续加工处理,便成了一个纸盆振膜。而其中纸浆的成份,如纤维的种类、长短,及填料成份,和抄纸的制程及后段处理方式(如风干或热压等),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特性,也直接影响了发声特性,这些当然就是各家不外传的商业机密了(注1)……。

         
      (注1: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洪怀恭先生现身说法所写的一篇有关纸盆制作的文章,除了浩叹纸盆所含的学问博大精深之外,更令我深深佩服洪前辈的研究精神。我在本文中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可是无法道尽多少年来先贤先烈们流血流汗所累积的精髓。)

         
      一般来说,纸盆的声音特性为平顺自然,明快清晰而不神经质。因为内含无数的纤维相互交织,因此在其中传递的能量可以很快被吸收掉,形成很好的阻尼,因此在发声频域的高端造成的盆分裂共振不明显,滚降的截止带也就很平顺。这可说是一种很好的特性,因为这样就可以用很简单的分音器,不需额外的剪裁,系统的整合也就很健康。

         
      另外,纸盆的刚性颇佳,对于瞬时反应和听感的细节表现有很好的成绩。别看手边常见的纸张都是软软的,在适当的形状和厚度下,纸的刚性是能够做得很不错。再者,若设计和制作得当,纸盆可以做得很轻,比最轻的塑料振膜还轻15%以上。虽比起最新的高科技合成纤维材料,纸质还是稍重了点,但其实相差不大,因此发声效率高。Audax的6.5吋纸盆中音PR170系列,效率便高达100dB/W。

         
      纸盆可能的弱点是其特性会随环境湿度而变化,因纸吸收了湿气后其密度会变高(变重)、刚性会变差(变软),所以发声的特性也会受影响。至于这样的改变是好是坏也很难说,英国的Lowther俱乐部成员便宣称在下雨天时,家里的Lowther喇叭特别好听。

         
      较令人担心的应该是干湿循环次数多了之后,可能会造成材料本身的疲劳,进而改变其原本的特性。但君不见许多古董纸盆单元在工作了数十年后还是照样唱得很好,所以这种情况应该还算轻微而渐进,有点像是熟化后进入另一个稳态的阶段,对我们用家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才对。

         
      近年来生产的纸盆单元,有一大部分便在这方面有各种改善的方式,使纸盆的特性可以更加稳定。常见的有表面涂膜,或是在纸质配方上作文章,有些厂家就宣称他们的纸盆能防水,从某些户外用的PA喇叭看来,应该有相当的可靠度。当然,就像先前提到的,对于这类事情,我们一般人顶多看看热闹,要瞧出门道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另外,千万别把纸盆的悠久历史和“落伍”划上等号。若以整体音响产业的视野来看,纸质锥盆喇叭单元所占的比重稳居各类单元的首位。不信瞧瞧你家的电视、手提收录音机、床头音响、计算机……等等,是不是大部分都采用纸盆单元的小喇叭?你说,嗐!这些东西怎么能跟我的高科技High-End喇叭相比!但换个角度看,若这些“次级品”都换用非纸盆单元,保证更难听,而且更贵。这是因为纸盆这种材料可说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所以能够获得很好的成本效益比。再者,更有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奇老喇叭和超级制作的新世代霸主都有纸盆的身影:WE/Altec
      755A全音域、Goodman Axiom 80全音域、Altec A5/A7、AR
      3a、Lowther全音域、TAD……等等族繁不及备载。一些热爱此道的资深玩家更是直接了当的说:“给我纸盆,其余免谈!”很多人也认为,将纸盆的制作称为科学还不如说是一项艺术,足见其引人入胜之魅力。

      塑料振膜

         因石化工业的发达,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便随处可见塑料制品,低廉的原料和加工程序简便自然就获得了各种产业的青睐,其中当然也包括音响工业。

          这里说的塑料振膜,是指用塑料射出成型或其它方式做出的一体成型锥盆,最常用的材质应属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
      PP)。这种PP材质,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应该就是微波炉用容器和保鲜盒一类制品,都是属于射出成型的。另外,常用于各类纸箱外加强用,黄色或灰色的打包带也是由聚丙烯纤维制成。由此我们可以体认到一件事,这种材料实在是非常的强韧。多数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特性便是韧性特强,因为分子结构巨大且排列不规则,所以机械能在其中传递时会很快的被吸收消耗,阻尼特性很好。这项优点和纸盆类似,就是高端的滑落很平顺,除了听感上柔顺自然外,能够使用低阶、简单的分音器也是一项利多。我们可以从许多欧系二音路小喇叭上感受到这些良好的特质,
      ProAc所采用的6.5吋透明PP振膜的Scan中低音单元,就可称之为这类单元当中最佳的典范。

         
      然而,相较于其它振膜材质,PP的刚性不甚佳,质量也较重。虽然用保鲜盒往脑门上K下去是很痛,但并不表示它在微观的高速小范围运动下就有很好的刚性,而这样的工作条件才是我们在单元振膜选用上所在意的。

         
      PP材质较弱的刚性造成了高速微动作时(高频段工作时),音圈发出的动能无法完全且一致的传达到整个振膜,也就是发生了“盆分裂现象”。虽然有良好的阻尼止住了盆分裂共振,但毕竟已无法作完美的活塞运动,失真率相对提高,听感上便是柔顺有余,解析力及动态却不足,有些以8吋PP振膜中低音单元为基础的二音路喇叭,


      会在中音到中高音域容易出现迟缓呆滞的症状,病因便在此。若在低音部份不要太贪心,选用较小口径的单元,便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这样的问题。因为雪上加霜的是在大面积下要做到足够刚性所需的厚度相对较大,整体质量便水涨船高。所以,另一方面你也找不到高效率喇叭是采用PP振膜的单元。

         
      虽不像纸盆那样有吸水气的问题,但PP振膜会有随温度改变特性的倾向。幸好这点应该不至于困扰我们,因为就像纸盆和湿度的问题一样,这样的变化应属缓慢而渐进,就别太担心了!

         
      综观以上,PP好象因为刚性较差和质量较高的关系而不适于制作振膜,其实应该说是看我们如何在诸多妥协下作取舍了。就像前面提到的Scan单元,虽然用上被我批评得很惨的PP振膜,但一样还是可以做出很成功的产品,整体表现一样很出色。

         
      或者,更积极的作法是对这种材质加以改良,也就是以PP为基础,再混入一些添加物,以加强其刚性。这个动作的确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使得制作出来的单元在动态、失真率、细节表现,和发声效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Dynaudio和Infinity/Genesis都有采用此类处理的单元,虽然混入的添加物和制作方式不尽相同,但成效都颇明显。

         
      另外,既然石化原料和射出成型是这么的方便,所以当然有人会开发不同于PP的新材质,如Bextrene、TPX,或Neoflex的材质,其化学成份不详,虽看起来和PP很像,但这些材质的较佳刚性和较低质量能带来更好的动态及解析力,你应该能从各家喇叭的广告和型录上看到上述的材质,不妨有机会时验证一下。

      金属振膜

         
      既然刚性较弱会导致动态和解析力的缺失,那么利用高刚性的金属材质来制作振膜,应该会得到很好的效果才对。若不谈号角喇叭用的压缩驱动器,一般能看到用于直接放射的中音或低音单元所用的金属材质,应属铝金属或其合金产物为最多,最大的优势便是刚性很强,在一定范围的工作条件下不会变形,其结果便是很低的失真和很好的细节解析力。但是刚性强的另一面便是内损低,就像我上次提过的“一指蒋”高音一样,能量不会被振膜材质本身吸收,所以发生盆分裂时会有很明显的共振峰出现在频率响应的高端,若不妥善处理,就很容易出现“金属声”。

         
      所谓妥善处理,首先可以在分音器的设计上尽可能将此共振峰压制,也就是把共振峰安排在滤波的截止带或以外,让进入单元的讯号不要含有会激起高频共振的频率,于是共振峰便会被分音器所“隐藏”起来,我们就不会听到金属声了。为达此目的,通常必须要采用至少二阶以上的分频斜率,才能有效滤除;若用一阶,斜率太缓,不足以有效压制。若再把分频点往低端移动,又会牺牲掉可用的频宽,这样的作法不太健康。因此,高阶分频和慎选分频点是采用金属振膜单元所必须特别注意的。

         
      或者,相对于消极的避让,也可积极的改进缺点,那就是加强振膜的阻尼:三明治夹层结构、涂布阻尼物都是不错的方式。市面上这类的产品已经愈来愈多,其中也不乏相当成功的例子,如上一期“彻底研究”介绍的Elac,或是声音和价钱都很高贵的瑞士Ensemble。

         
      除了高频共振不好对付之外,振膜重量是另一项不利因素。因为成本的关系,还没见过用钛金属制作的中音单元。所以,金属盆的中音或低音单元虽可在强劲驱动下表现出色的动态,但整体的发声效率事实上还是偏低,一般需要较大的功率来伺候。

      合成纤维材质

         
      历来似乎最先进的材料都会先用在杀人武器上,真是好斗成性的人类之最大悲哀,要是拿来用在音响上让大家聆赏音乐,岂不是一片祥和?在硼碳纤维及蜂巢式三明治结构应用于战斗机上获致极佳成效的多年以后,才有人将这类的材料用在音响上。

         
      既然是航空级的材料,当然就兼具了质轻和高强度的双重优点,可以做到比纸还轻,刚性比金属还强,而且强度不只超过铝很多,甚至还高过钢铁(注2),用来制作喇叭单元的振膜应该是再理想不过了!所以各家制造Kevlar或碳纤维单元的厂家,无不用力的标榜其高刚性、低质量、还有高阻尼的特性。前二项优点是成立的,但自体阻尼这一项则要视条件而定,并不一定就比较好。

          (注2:这是指其它的成形方式所能得到的最佳成果,并不是指薄薄的单元振膜可以会你家的菜刀还硬,至少目前还做不到。)

         
      若没有妥善处理,这类高刚性的人造纤维会和金属盆面临类似的问题,也就是高频盆分裂共振。虽不至于像金属振膜那么严重,但这个盆分裂共振的确存在,也轻易地达到扰人的程度。在没有妥善处理之下,听感上容易造成硬质的中频上段和高频下段,更厉害些便开始刺耳了。我在几年前曾读到一篇器材评论,其中主笔对Kevlar中音的表现便是颇有微词。

         
      在加强阻尼处理(如三明治夹层或涂膜等),加上适当分频的条件下,这类单元就能够展现非常好的细节解析力、停动自如的瞬时响应、极佳的大动态及微动态,而且这些好表现只需一点点的功率。如Focal的Audiom
      7K,采用Kevlar及聚合物发泡三明治夹层振膜加乳胶涂布,效率可达98dB/W,即使稍逊于Audax纸盆的100
      dB/W,也算表现相当突出了(注3)。

          (注3:比较一下这二个单元的资料,发现Focal Audiom 7K的磁铁明显较大(1132g Vs.
      880g),振动部分质量也较低(7.3g Vs.
      9.1g),结果发声效率还是比“火力”较小的Audax低,可见其它环节如悬挂顺服性、磁路系统的设计、音圈、振膜形状……等还是有许多的学问和妥协。)

          在较常见的Carbon和Kevlar Fiber单元制品以外,另有一种特殊的人造纤维振膜在数年前问世 ─ HAD(High
      Definition
      Aerogel),由Audax所推出,使用压克力聚合物凝胶和多种合成纤维(包括Carbon及Kevlar)所制成(注4),特性表现极佳,由测量上可看出非常好的瞬时响应,失真极低,同时又能得到平滑的高频滑落特性,完全没有出现高频共振峰,目前的制成品虽在发声效率上不如纸盆或Kevlar,但应该是磁路系统的设计企图心造成的差别,而其它项目的实力确也不容小觎。SWANS请来Stereophile名主笔Martin
      Colloms所设计的三音路Allure便采用了此种单元,我自己的短暂聆听经验是轻松自然有如上好的纸盆单元,解析力及动态表现又更加的现代化,听不出任何不良的僻性,称得上是非常成功的单元设计(当然,系统整合得当也应记一功)。

         
      (注4:这种凝胶与纤维的混合制程非常特殊,从制程的初期到完成,凝胶的体积会缩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更妙的是,在此过程中聚合键结的长炼状分子会顺着事先加入的纤维而成长,所以其分子排列方向是可控制的,极佳的刚性和自体阻尼便由此而来。)

      其它材料

         
      其实,除了上述的四大类材质外,其它还有很多质轻强度佳的材质皆可制成喇叭振膜,如玻璃纤维、赛璐络纤维、石墨纤维、电木、丝质纤维、发泡聚苯乙烯、各种发泡塑料,以及真空烧结精密陶瓷……等,其中许多材料都大有可为,有些适于做高音,有些适于做中音,有些适于做低音,有些高中低音皆宜,各擅胜场。
      甚至还听过在日本有人研发出一种利用某种特殊的植物(就是霉菌啦),顺着设计好的模子,“长”出一个锥盆来!据称其发声之自然超乎任何材质。不过,我想这样的逸品应该是很难导入量产,因为成本实在太高(时间成本)。
         
      (在此要提醒一点的是,很多单元的振膜会做得让你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材质;或反过来说,做得『很像』某种材质。基本上,这已几近仿冒行为,身为无助的消费者,我们只能小心为上)


      磁路系统

         
      看过了形形色色的振膜,我们再来看看磁路系统。前二期陈运双先生已介绍了许多的磁铁材质,在此便略过,而将讨论重点放在磁路系统的整体设计上。严格说来,磁路系统应包含音圈的部分,而不是只有磁铁和磁极结构,因为它们是一起动作,也应该在设计时一并考虑。
      简单的说,音盆之所以能动作就是靠音圈,而音圈的动作是靠其中电流变化的改变所产生之磁力与磁铁、磁极所产生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而动作,这个原理大家应耳熟能详。其中,音圈的设计和磁隙的宽度、长度等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音圈设计顾名思义,音圈就是发声用的线圈,是由漆包线加上特殊接着剂紧密整齐的缠绕在音圈筒上而成。漆包线的材质有铜、铝、银或其它合金,其横截面的形状大多做成长方形或六角形,以期能够达到最大的缠绕密度,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音圈长度(注5)下能绕出较多的圈数,而较多的圈数便意味着更大的磁力,驱动力也就更好,音盆的加速度系数也就更高,结果便是能有高效率、大动态的能力。以扁线音圈来说,若横截面的形状做成长宽比1:5的扁长方形,绕制时以短边靠在音圈筒上,做出来的音圈将可提供比圆形截面的音圈高出30%的加速度系数、效率和动态。

          (注5:音圈长度是指绕好的音圈在轴向上的长度,而不是绕线展开的长度。)

         
      音圈绕在音圈筒上,其压力总和是非常可观的。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用一段细绳(缝衣绵线、尼龙钓线或牙线皆可),使三分力气密密的绕在手指上,绕上十圈就好,看看有什么结果?相信不用几秒你就会急着将它松开。有些单元的音圈在高张力的缠绕下,对音圈筒所施加的总压力可达到以吨计!所以音圈筒必须是要非常的强固,同时,为抵挡音圈的发热,音圈筒也要相当的耐热才行。一般是用铝(合金)、Kapton,或其它质轻、高强度且耐热的材料来制造圆筒。一些较讲究的厂家会将绕好的音圈组合做多重热处理,以达到更佳的稳定性。

          Klipsh的Jim Hunter便曾在“Speaker
      Builder”的专访中提到,他们曾收到顾客送修的喇叭,其中高音号角驱动器已从烧熔的塑料质号角喉部掉下来,可见当时整个驱动器实在是烫得不可开交,但拆开后其中的音圈组竟然还是好的!


         
      音圈尺寸的决定存在着两难,若求驱动力以达到高效率及大动态,大直径的长音圈应该能担当大任;但这么一来,重量增加,电感量也增加,又将不利于瞬时和高频响应。而长音圈便代表了音圈只有一部分被磁隙涵盖,如此磁隙中的磁场对音圈的控制力较弱,也较容易被音圈产生的磁场所调变,造成失真较高。若音圈做得很小,虽本身很轻,但驱动力又太弱,达不到理想的发声效率和控制力,承受功率也受限。所以,音圈的大小和振膜面积、形状,及磁铁的磁力大小等因素应该要有一个最适化的妥协。

      磁铁及磁力系统

         
      再来看看磁铁及磁极的结构。传统上喇叭单元中的磁铁都是轴向极化,也就是磁铁的两极方向和空心圆柱形磁铁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然后再使用导磁材料做成的磁极将磁力线引导至磁隙中,构成回路。而音圈动作所需要者便是磁隙中的径向磁场,也就是磁场方向平行于半径方向,呈向心收敛或离心放射。磁隙中的总磁力强度和磁束密度便是源自于磁铁的磁力,而这其间和磁铁种类、大小有关。绝大多数单元采用的磁铁便是铁氧陶瓷磁铁(三氧化二铁),因为这种材质的抗温度变化力很好,对抗反充磁的能力很强,机械强度和抗蚀性也佳,最重要的是成本低。但缺点是获得单位磁力强度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所以为了要达到高效率,你总会看到巨大的磁路结构。高音单元或号角驱动器就不用说了,磁铁的直径一定比振膜大得多。而有些6吋到7吋的中音单元,其磁铁直径也可做到和振膜差不多大。甚至有些专业的10到12吋的中低音,磁铁直径也和振膜一样大!

         
      高磁力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能带来高效率、高动态、高控制力等好处。但是大体积的磁铁除了看起来比较雄状威武,其它便不见得有什么好处,甚至于对音波的传播会有一些不良影响。因为巨大直径的磁铁直接挡在振膜后方,背面的音波就只好从四周的侧面挤出来,有一部分还会直接被反射回振膜。若这个单元又是固定在很厚的障板上,情况就更雪上加霜了,因为振膜和磁铁间的距离也许和障板厚度差不多,若无额外的加工处理,那么背波就会从剩下的一圈窄缝间“喷出”。此时振膜背面所面临的,就是很强的近距离反射波和剧烈的压力变化,对整体的频率响应和失真都有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所以若是用上了磁铁结构特大的单元,就必须要将障板的内面做适当的加工,削出信道让背波可以顺利导


      出,如Theil的喇叭就有这类处理。或者就使用高强度而较薄的金属障板也可避开这个问题。其实,更进一步看,单元的框架设计同样也会面临类似的难题,像旧式以铁板冲压成型的框架,就有着较宽的支撑部分,若同时又和音盆本身靠得很近,就会增加背波的反射而造成音染。新的铝质铸造框架则能做出较为理想的形状,同时兼顾强度、美观,及低音染的实用性。

         
      或者,使用高磁力小体积的磁铁来使单元背波得以充分地舒展。大约五年前,Vendersteen(注6)推出的三音路喇叭中所用的中音单元便是特别向Vifa订制,采用小型的Neodymium磁铁。而Wilson
      Benesch的旗鉴Bishop,因为采用特殊的面对面Isobaric低音设计,单元的磁铁直接朝外,所以除了采用更新的强磁小型化镍铁硼磁铁,磁极还做成圆弧流线形,就连框架也在高强度的前题下做到了最小的正投影面积,解决先前提到的问题可谓面面俱到。而我多次提到的传奇性全音域单元Lowther,虽问世已数十年,一样很细心的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Lowther所采用的磁铁很大,但在形状上已尽可能流线化,巧妙的让出了音盆后方的空间,框架支撑部分也设计成以窄边面对发声方向,减低背波阻碍的努力可说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还有一项影响单元性能的因素,就是音圈在磁隙中的动作还有与磁铁的交互作用。严格说来,音圈和磁力系统的动作实际上是互推或互拉,只因磁力系统被框架和障板固定住,所以看起来好象是磁铁在驱动音圈。

          (
      注6:Vendersteen这家喇叭厂的设计理念颇为正确健康,总将成本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外观包装极为简单节省,声音表现中规中矩,音乐性也佳,应是爱乐者的良伴。可惜体形较不讨好,始终不得本地代理商及消费者的青睐)

         
      认清这个事实后,衍生出来的问题有:一、音圈本身产生的磁力会对磁铁进行反充磁,所以磁铁必须要挺得住,动态、驱动力和效率才不会打折扣。而磁铁对抗反充磁的能力和特性也会影响发声的特性,使用Alnico磁铁的喇叭在中高音域音色迷人,相信便和这个因素有关。
      二、音圈本身产生的磁力会扰乱磁隙中原本恒定的磁场,造成失真。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镀铜的磁极或插入铜质短路环来消除磁场的调变,进而大幅减低失真。这个技术对于中低音单元互调失真的改善尤其明显,因低音域发声需要运动冲程较长,同时又要发冲程短而快的中音,这会使磁场调变的复杂度大增。

      磁力系统的两难 Vs. 创新的极化方向及磁极结构

         
      一开始谈到磁力系统的时候,我便提到传统上喇叭单元中的磁铁都是轴向极化,但无论如何到最后音圈需要的是径向的磁场。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磁铁的磁场做成径向?因为制作上难度高、成本昂贵,一直到大约四、五年前才有人提出用径向极化的方式来制造喇叭单元。

          首先,传统的轴向极化结构有何缺点?一、体积较大;二、不易做到高磁束密度且深长的磁隙。体积大的问题先前已谈过,再来谈谈磁隙有啥蹊跷。

         
      传统磁力系统的磁隙长度就可说是等于上极板在磁隙端的厚度,在相同的磁铁条件下,要做到较高的磁束密度,首先可缩小磁隙宽度,但此举将使音圈的组合困难,增加成本;况且极板内的磁通量不可饱和,所以又要考虑极板材质和厚度。


         
      另外,若想做到长磁隙短音圈的组合,便势必会面临磁束密度降低的窘境,加上较短的音圈,整体发声效率将会降到很低。虽这样的组态可得到较佳的功率线性,但想同时兼具高效率,可要克服众多的两难。如Altec
      515系列和TAD
      160X系列,采用了短音圈长磁隙的架构,获致极佳的功率线性,同时又具有超高的效率,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只能说这又是另一个人定胜天的例证。

         
      若使用径向极化的磁铁,兼具高磁束密度和长磁隙的磁力系统便轻易达成(成本还是不低,只是物理上的两难较少),等磁束密度的磁隙长度可比传统结构超出数倍,意味着单元的线性冲程也多出数倍!在高音压操作下的失真也就非常低。这样看起来便很适合于低音的再生,现在已有这样的产品,是一种用于专业领域的18吋低音(注7),据称其最大线性音压已让人耳无法忍受,而此时的失真仍非常之低!

          ( 注7:Aura Sound 1808,请注意这不是B&W的副牌Aura,而是另一家公司。)

         
      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有用这种方式做成的中音单元。虽然中音不用长冲程动作,但这样的架构可以做到体积很小、磁力很强,对于中音发声一样是两大利多。相信在某家喇叭厂的实验室里便有这样的东西,很快的应该就会有量产品问世,我们拭目以待。



为什么谈喇叭单元?简单,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就是发自单元。无论用了多么厉害的音箱(或不用音箱),和多么完美的分音器,若是少了好单元,一切还是白搭。所以单元是很重要的,这点应无庸置疑。

         
      那么,一个中音单元,高不上低不下,有什么了不起?但有很多人都说中音是音响发声最重要的频段,这我举双手赞成。如果你曾像我这么无聊,尝试用单独一只高音单元听蔡琴唱歌,或用单独一只低音单元听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就会深切的体认到中音单元的可爱。我想你也会同意,若强迫你只能用一个单元听音乐,你一定会选一个看起来长得像中音单元的东西。原因无他,因为你知道(或猜想)它会发出中音域的频段,而我们地球人的听力主要就是在这个范围内,音乐的构成主体也是在这儿。

      中音单元的设计

         
      上回说的“一指蒋”高音的概念,可以继续延伸至中音的范围,因为任何发声单元都可以解构为发声振膜、振膜悬挂以及驱动系统。只不过因为工作频段的不同,这些构成要素在这么多年的演化下渐渐演变到一个特定范围的大小。然而,其形状和材质等却有较多的变化,尤其是振膜材质,近年来可说是花样百出。
      我们就先来一一检视:

      纸盆振膜

         
      这应该算是最古老的材质了。简单的说,把纸浆悬浮液流入事先设计好的盆型网状模子上,纸浆便沉积其上,将沉积至适当厚度的纸浆抄出,再行干燥等后续加工处理,便成了一个纸盆振膜。而其中纸浆的成份,如纤维的种类、长短,及填料成份,和抄纸的制程及后段处理方式(如风干或热压等),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特性,也直接影响了发声特性,这些当然就是各家不外传的商业机密了(注1)……。

         
      (注1: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洪怀恭先生现身说法所写的一篇有关纸盆制作的文章,除了浩叹纸盆所含的学问博大精深之外,更令我深深佩服洪前辈的研究精神。我在本文中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可是无法道尽多少年来先贤先烈们流血流汗所累积的精髓。)

         
      一般来说,纸盆的声音特性为平顺自然,明快清晰而不神经质。因为内含无数的纤维相互交织,因此在其中传递的能量可以很快被吸收掉,形成很好的阻尼,因此在发声频域的高端造成的盆分裂共振不明显,滚降的截止带也就很平顺。这可说是一种很好的特性,因为这样就可以用很简单的分音器,不需额外的剪裁,系统的整合也就很健康。

         
      另外,纸盆的刚性颇佳,对于瞬时反应和听感的细节表现有很好的成绩。别看手边常见的纸张都是软软的,在适当的形状和厚度下,纸的刚性是能够做得很不错。再者,若设计和制作得当,纸盆可以做得很轻,比最轻的塑料振膜还轻15%以上。虽比起最新的高科技合成纤维材料,纸质还是稍重了点,但其实相差不大,因此发声效率高。Audax的6.5吋纸盆中音PR170系列,效率便高达100dB/W。

         
      纸盆可能的弱点是其特性会随环境湿度而变化,因纸吸收了湿气后其密度会变高(变重)、刚性会变差(变软),所以发声的特性也会受影响。至于这样的改变是好是坏也很难说,英国的Lowther俱乐部成员便宣称在下雨天时,家里的Lowther喇叭特别好听。

         
      较令人担心的应该是干湿循环次数多了之后,可能会造成材料本身的疲劳,进而改变其原本的特性。但君不见许多古董纸盆单元在工作了数十年后还是照样唱得很好,所以这种情况应该还算轻微而渐进,有点像是熟化后进入另一个稳态的阶段,对我们用家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才对。

         
      近年来生产的纸盆单元,有一大部分便在这方面有各种改善的方式,使纸盆的特性可以更加稳定。常见的有表面涂膜,或是在纸质配方上作文章,有些厂家就宣称他们的纸盆能防水,从某些户外用的PA喇叭看来,应该有相当的可靠度。当然,就像先前提到的,对于这类事情,我们一般人顶多看看热闹,要瞧出门道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另外,千万别把纸盆的悠久历史和“落伍”划上等号。若以整体音响产业的视野来看,纸质锥盆喇叭单元所占的比重稳居各类单元的首位。不信瞧瞧你家的电视、手提收录音机、床头音响、计算机……等等,是不是大部分都采用纸盆单元的小喇叭?你说,嗐!这些东西怎么能跟我的高科技High-End喇叭相比!但换个角度看,若这些“次级品”都换用非纸盆单元,保证更难听,而且更贵。这是因为纸盆这种材料可说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所以能够获得很好的成本效益比。再者,更有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奇老喇叭和超级制作的新世代霸主都有纸盆的身影:WE/Altec
      755A全音域、Goodman Axiom 80全音域、Altec A5/A7、AR
      3a、Lowther全音域、TAD……等等族繁不及备载。一些热爱此道的资深玩家更是直接了当的说:“给我纸盆,其余免谈!”很多人也认为,将纸盆的制作称为科学还不如说是一项艺术,足见其引人入胜之魅力。

      塑料振膜

         因石化工业的发达,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便随处可见塑料制品,低廉的原料和加工程序简便自然就获得了各种产业的青睐,其中当然也包括音响工业。

          这里说的塑料振膜,是指用塑料射出成型或其它方式做出的一体成型锥盆,最常用的材质应属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
      PP)。这种PP材质,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应该就是微波炉用容器和保鲜盒一类制品,都是属于射出成型的。另外,常用于各类纸箱外加强用,黄色或灰色的打包带也是由聚丙烯纤维制成。由此我们可以体认到一件事,这种材料实在是非常的强韧。多数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特性便是韧性特强,因为分子结构巨大且排列不规则,所以机械能在其中传递时会很快的被吸收消耗,阻尼特性很好。这项优点和纸盆类似,就是高端的滑落很平顺,除了听感上柔顺自然外,能够使用低阶、简单的分音器也是一项利多。我们可以从许多欧系二音路小喇叭上感受到这些良好的特质,
      ProAc所采用的6.5吋透明PP振膜的Scan中低音单元,就可称之为这类单元当中最佳的典范。

         
      然而,相较于其它振膜材质,PP的刚性不甚佳,质量也较重。虽然用保鲜盒往脑门上K下去是很痛,但并不表示它在微观的高速小范围运动下就有很好的刚性,而这样的工作条件才是我们在单元振膜选用上所在意的。

         
      PP材质较弱的刚性造成了高速微动作时(高频段工作时),音圈发出的动能无法完全且一致的传达到整个振膜,也就是发生了“盆分裂现象”。虽然有良好的阻尼止住了盆分裂共振,但毕竟已无法作完美的活塞运动,失真率相对提高,听感上便是柔顺有余,解析力及动态却不足,有些以8吋PP振膜中低音单元为基础的二音路喇叭,


      会在中音到中高音域容易出现迟缓呆滞的症状,病因便在此。若在低音部份不要太贪心,选用较小口径的单元,便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这样的问题。因为雪上加霜的是在大面积下要做到足够刚性所需的厚度相对较大,整体质量便水涨船高。所以,另一方面你也找不到高效率喇叭是采用PP振膜的单元。

         
      虽不像纸盆那样有吸水气的问题,但PP振膜会有随温度改变特性的倾向。幸好这点应该不至于困扰我们,因为就像纸盆和湿度的问题一样,这样的变化应属缓慢而渐进,就别太担心了!

         
      综观以上,PP好象因为刚性较差和质量较高的关系而不适于制作振膜,其实应该说是看我们如何在诸多妥协下作取舍了。就像前面提到的Scan单元,虽然用上被我批评得很惨的PP振膜,但一样还是可以做出很成功的产品,整体表现一样很出色。

         
      或者,更积极的作法是对这种材质加以改良,也就是以PP为基础,再混入一些添加物,以加强其刚性。这个动作的确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使得制作出来的单元在动态、失真率、细节表现,和发声效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Dynaudio和Infinity/Genesis都有采用此类处理的单元,虽然混入的添加物和制作方式不尽相同,但成效都颇明显。

         
      另外,既然石化原料和射出成型是这么的方便,所以当然有人会开发不同于PP的新材质,如Bextrene、TPX,或Neoflex的材质,其化学成份不详,虽看起来和PP很像,但这些材质的较佳刚性和较低质量能带来更好的动态及解析力,你应该能从各家喇叭的广告和型录上看到上述的材质,不妨有机会时验证一下。

      金属振膜

         
      既然刚性较弱会导致动态和解析力的缺失,那么利用高刚性的金属材质来制作振膜,应该会得到很好的效果才对。若不谈号角喇叭用的压缩驱动器,一般能看到用于直接放射的中音或低音单元所用的金属材质,应属铝金属或其合金产物为最多,最大的优势便是刚性很强,在一定范围的工作条件下不会变形,其结果便是很低的失真和很好的细节解析力。但是刚性强的另一面便是内损低,就像我上次提过的“一指蒋”高音一样,能量不会被振膜材质本身吸收,所以发生盆分裂时会有很明显的共振峰出现在频率响应的高端,若不妥善处理,就很容易出现“金属声”。

         
      所谓妥善处理,首先可以在分音器的设计上尽可能将此共振峰压制,也就是把共振峰安排在滤波的截止带或以外,让进入单元的讯号不要含有会激起高频共振的频率,于是共振峰便会被分音器所“隐藏”起来,我们就不会听到金属声了。为达此目的,通常必须要采用至少二阶以上的分频斜率,才能有效滤除;若用一阶,斜率太缓,不足以有效压制。若再把分频点往低端移动,又会牺牲掉可用的频宽,这样的作法不太健康。因此,高阶分频和慎选分频点是采用金属振膜单元所必须特别注意的。

         
      或者,相对于消极的避让,也可积极的改进缺点,那就是加强振膜的阻尼:三明治夹层结构、涂布阻尼物都是不错的方式。市面上这类的产品已经愈来愈多,其中也不乏相当成功的例子,如上一期“彻底研究”介绍的Elac,或是声音和价钱都很高贵的瑞士Ensemble。

         
      除了高频共振不好对付之外,振膜重量是另一项不利因素。因为成本的关系,还没见过用钛金属制作的中音单元。所以,金属盆的中音或低音单元虽可在强劲驱动下表现出色的动态,但整体的发声效率事实上还是偏低,一般需要较大的功率来伺候。

      合成纤维材质

         
      历来似乎最先进的材料都会先用在杀人武器上,真是好斗成性的人类之最大悲哀,要是拿来用在音响上让大家聆赏音乐,岂不是一片祥和?在硼碳纤维及蜂巢式三明治结构应用于战斗机上获致极佳成效的多年以后,才有人将这类的材料用在音响上。

         
      既然是航空级的材料,当然就兼具了质轻和高强度的双重优点,可以做到比纸还轻,刚性比金属还强,而且强度不只超过铝很多,甚至还高过钢铁(注2),用来制作喇叭单元的振膜应该是再理想不过了!所以各家制造Kevlar或碳纤维单元的厂家,无不用力的标榜其高刚性、低质量、还有高阻尼的特性。前二项优点是成立的,但自体阻尼这一项则要视条件而定,并不一定就比较好。

          (注2:这是指其它的成形方式所能得到的最佳成果,并不是指薄薄的单元振膜可以会你家的菜刀还硬,至少目前还做不到。)

         
      若没有妥善处理,这类高刚性的人造纤维会和金属盆面临类似的问题,也就是高频盆分裂共振。虽不至于像金属振膜那么严重,但这个盆分裂共振的确存在,也轻易地达到扰人的程度。在没有妥善处理之下,听感上容易造成硬质的中频上段和高频下段,更厉害些便开始刺耳了。我在几年前曾读到一篇器材评论,其中主笔对Kevlar中音的表现便是颇有微词。

         
      在加强阻尼处理(如三明治夹层或涂膜等),加上适当分频的条件下,这类单元就能够展现非常好的细节解析力、停动自如的瞬时响应、极佳的大动态及微动态,而且这些好表现只需一点点的功率。如Focal的Audiom
      7K,采用Kevlar及聚合物发泡三明治夹层振膜加乳胶涂布,效率可达98dB/W,即使稍逊于Audax纸盆的100
      dB/W,也算表现相当突出了(注3)。

          (注3:比较一下这二个单元的资料,发现Focal Audiom 7K的磁铁明显较大(1132g Vs.
      880g),振动部分质量也较低(7.3g Vs.
      9.1g),结果发声效率还是比“火力”较小的Audax低,可见其它环节如悬挂顺服性、磁路系统的设计、音圈、振膜形状……等还是有许多的学问和妥协。)

          在较常见的Carbon和Kevlar Fiber单元制品以外,另有一种特殊的人造纤维振膜在数年前问世 ─ HAD(High
      Definition
      Aerogel),由Audax所推出,使用压克力聚合物凝胶和多种合成纤维(包括Carbon及Kevlar)所制成(注4),特性表现极佳,由测量上可看出非常好的瞬时响应,失真极低,同时又能得到平滑的高频滑落特性,完全没有出现高频共振峰,目前的制成品虽在发声效率上不如纸盆或Kevlar,但应该是磁路系统的设计企图心造成的差别,而其它项目的实力确也不容小觎。SWANS请来Stereophile名主笔Martin
      Colloms所设计的三音路Allure便采用了此种单元,我自己的短暂聆听经验是轻松自然有如上好的纸盆单元,解析力及动态表现又更加的现代化,听不出任何不良的僻性,称得上是非常成功的单元设计(当然,系统整合得当也应记一功)。

         
      (注4:这种凝胶与纤维的混合制程非常特殊,从制程的初期到完成,凝胶的体积会缩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更妙的是,在此过程中聚合键结的长炼状分子会顺着事先加入的纤维而成长,所以其分子排列方向是可控制的,极佳的刚性和自体阻尼便由此而来。)

      其它材料

         
      其实,除了上述的四大类材质外,其它还有很多质轻强度佳的材质皆可制成喇叭振膜,如玻璃纤维、赛璐络纤维、石墨纤维、电木、丝质纤维、发泡聚苯乙烯、各种发泡塑料,以及真空烧结精密陶瓷……等,其中许多材料都大有可为,有些适于做高音,有些适于做中音,有些适于做低音,有些高中低音皆宜,各擅胜场。
      甚至还听过在日本有人研发出一种利用某种特殊的植物(就是霉菌啦),顺着设计好的模子,“长”出一个锥盆来!据称其发声之自然超乎任何材质。不过,我想这样的逸品应该是很难导入量产,因为成本实在太高(时间成本)。
         
      (在此要提醒一点的是,很多单元的振膜会做得让你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材质;或反过来说,做得『很像』某种材质。基本上,这已几近仿冒行为,身为无助的消费者,我们只能小心为上)


      磁路系统

         
      看过了形形色色的振膜,我们再来看看磁路系统。前二期陈运双先生已介绍了许多的磁铁材质,在此便略过,而将讨论重点放在磁路系统的整体设计上。严格说来,磁路系统应包含音圈的部分,而不是只有磁铁和磁极结构,因为它们是一起动作,也应该在设计时一并考虑。
      简单的说,音盆之所以能动作就是靠音圈,而音圈的动作是靠其中电流变化的改变所产生之磁力与磁铁、磁极所产生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而动作,这个原理大家应耳熟能详。其中,音圈的设计和磁隙的宽度、长度等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音圈设计顾名思义,音圈就是发声用的线圈,是由漆包线加上特殊接着剂紧密整齐的缠绕在音圈筒上而成。漆包线的材质有铜、铝、银或其它合金,其横截面的形状大多做成长方形或六角形,以期能够达到最大的缠绕密度,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音圈长度(注5)下能绕出较多的圈数,而较多的圈数便意味着更大的磁力,驱动力也就更好,音盆的加速度系数也就更高,结果便是能有高效率、大动态的能力。以扁线音圈来说,若横截面的形状做成长宽比1:5的扁长方形,绕制时以短边靠在音圈筒上,做出来的音圈将可提供比圆形截面的音圈高出30%的加速度系数、效率和动态。

          (注5:音圈长度是指绕好的音圈在轴向上的长度,而不是绕线展开的长度。)

         
      音圈绕在音圈筒上,其压力总和是非常可观的。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用一段细绳(缝衣绵线、尼龙钓线或牙线皆可),使三分力气密密的绕在手指上,绕上十圈就好,看看有什么结果?相信不用几秒你就会急着将它松开。有些单元的音圈在高张力的缠绕下,对音圈筒所施加的总压力可达到以吨计!所以音圈筒必须是要非常的强固,同时,为抵挡音圈的发热,音圈筒也要相当的耐热才行。一般是用铝(合金)、Kapton,或其它质轻、高强度且耐热的材料来制造圆筒。一些较讲究的厂家会将绕好的音圈组合做多重热处理,以达到更佳的稳定性。

          Klipsh的Jim Hunter便曾在“Speaker
      Builder”的专访中提到,他们曾收到顾客送修的喇叭,其中高音号角驱动器已从烧熔的塑料质号角喉部掉下来,可见当时整个驱动器实在是烫得不可开交,但拆开后其中的音圈组竟然还是好的!


         
      音圈尺寸的决定存在着两难,若求驱动力以达到高效率及大动态,大直径的长音圈应该能担当大任;但这么一来,重量增加,电感量也增加,又将不利于瞬时和高频响应。而长音圈便代表了音圈只有一部分被磁隙涵盖,如此磁隙中的磁场对音圈的控制力较弱,也较容易被音圈产生的磁场所调变,造成失真较高。若音圈做得很小,虽本身很轻,但驱动力又太弱,达不到理想的发声效率和控制力,承受功率也受限。所以,音圈的大小和振膜面积、形状,及磁铁的磁力大小等因素应该要有一个最适化的妥协。

      磁铁及磁力系统

         
      再来看看磁铁及磁极的结构。传统上喇叭单元中的磁铁都是轴向极化,也就是磁铁的两极方向和空心圆柱形磁铁的中心轴方向平行,然后再使用导磁材料做成的磁极将磁力线引导至磁隙中,构成回路。而音圈动作所需要者便是磁隙中的径向磁场,也就是磁场方向平行于半径方向,呈向心收敛或离心放射。磁隙中的总磁力强度和磁束密度便是源自于磁铁的磁力,而这其间和磁铁种类、大小有关。绝大多数单元采用的磁铁便是铁氧陶瓷磁铁(三氧化二铁),因为这种材质的抗温度变化力很好,对抗反充磁的能力很强,机械强度和抗蚀性也佳,最重要的是成本低。但缺点是获得单位磁力强度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所以为了要达到高效率,你总会看到巨大的磁路结构。高音单元或号角驱动器就不用说了,磁铁的直径一定比振膜大得多。而有些6吋到7吋的中音单元,其磁铁直径也可做到和振膜差不多大。甚至有些专业的10到12吋的中低音,磁铁直径也和振膜一样大!

         
      高磁力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能带来高效率、高动态、高控制力等好处。但是大体积的磁铁除了看起来比较雄状威武,其它便不见得有什么好处,甚至于对音波的传播会有一些不良影响。因为巨大直径的磁铁直接挡在振膜后方,背面的音波就只好从四周的侧面挤出来,有一部分还会直接被反射回振膜。若这个单元又是固定在很厚的障板上,情况就更雪上加霜了,因为振膜和磁铁间的距离也许和障板厚度差不多,若无额外的加工处理,那么背波就会从剩下的一圈窄缝间“喷出”。此时振膜背面所面临的,就是很强的近距离反射波和剧烈的压力变化,对整体的频率响应和失真都有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所以若是用上了磁铁结构特大的单元,就必须要将障板的内面做适当的加工,削出信道让背波可以顺利导


      出,如Theil的喇叭就有这类处理。或者就使用高强度而较薄的金属障板也可避开这个问题。其实,更进一步看,单元的框架设计同样也会面临类似的难题,像旧式以铁板冲压成型的框架,就有着较宽的支撑部分,若同时又和音盆本身靠得很近,就会增加背波的反射而造成音染。新的铝质铸造框架则能做出较为理想的形状,同时兼顾强度、美观,及低音染的实用性。

         
      或者,使用高磁力小体积的磁铁来使单元背波得以充分地舒展。大约五年前,Vendersteen(注6)推出的三音路喇叭中所用的中音单元便是特别向Vifa订制,采用小型的Neodymium磁铁。而Wilson
      Benesch的旗鉴Bishop,因为采用特殊的面对面Isobaric低音设计,单元的磁铁直接朝外,所以除了采用更新的强磁小型化镍铁硼磁铁,磁极还做成圆弧流线形,就连框架也在高强度的前题下做到了最小的正投影面积,解决先前提到的问题可谓面面俱到。而我多次提到的传奇性全音域单元Lowther,虽问世已数十年,一样很细心的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Lowther所采用的磁铁很大,但在形状上已尽可能流线化,巧妙的让出了音盆后方的空间,框架支撑部分也设计成以窄边面对发声方向,减低背波阻碍的努力可说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还有一项影响单元性能的因素,就是音圈在磁隙中的动作还有与磁铁的交互作用。严格说来,音圈和磁力系统的动作实际上是互推或互拉,只因磁力系统被框架和障板固定住,所以看起来好象是磁铁在驱动音圈。

          (
      注6:Vendersteen这家喇叭厂的设计理念颇为正确健康,总将成本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外观包装极为简单节省,声音表现中规中矩,音乐性也佳,应是爱乐者的良伴。可惜体形较不讨好,始终不得本地代理商及消费者的青睐)

         
      认清这个事实后,衍生出来的问题有:一、音圈本身产生的磁力会对磁铁进行反充磁,所以磁铁必须要挺得住,动态、驱动力和效率才不会打折扣。而磁铁对抗反充磁的能力和特性也会影响发声的特性,使用Alnico磁铁的喇叭在中高音域音色迷人,相信便和这个因素有关。
      二、音圈本身产生的磁力会扰乱磁隙中原本恒定的磁场,造成失真。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镀铜的磁极或插入铜质短路环来消除磁场的调变,进而大幅减低失真。这个技术对于中低音单元互调失真的改善尤其明显,因低音域发声需要运动冲程较长,同时又要发冲程短而快的中音,这会使磁场调变的复杂度大增。

      磁力系统的两难 Vs. 创新的极化方向及磁极结构

         
      一开始谈到磁力系统的时候,我便提到传统上喇叭单元中的磁铁都是轴向极化,但无论如何到最后音圈需要的是径向的磁场。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磁铁的磁场做成径向?因为制作上难度高、成本昂贵,一直到大约四、五年前才有人提出用径向极化的方式来制造喇叭单元。

          首先,传统的轴向极化结构有何缺点?一、体积较大;二、不易做到高磁束密度且深长的磁隙。体积大的问题先前已谈过,再来谈谈磁隙有啥蹊跷。

         
      传统磁力系统的磁隙长度就可说是等于上极板在磁隙端的厚度,在相同的磁铁条件下,要做到较高的磁束密度,首先可缩小磁隙宽度,但此举将使音圈的组合困难,增加成本;况且极板内的磁通量不可饱和,所以又要考虑极板材质和厚度。


         
      另外,若想做到长磁隙短音圈的组合,便势必会面临磁束密度降低的窘境,加上较短的音圈,整体发声效率将会降到很低。虽这样的组态可得到较佳的功率线性,但想同时兼具高效率,可要克服众多的两难。如Altec
      515系列和TAD
      160X系列,采用了短音圈长磁隙的架构,获致极佳的功率线性,同时又具有超高的效率,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只能说这又是另一个人定胜天的例证。

         
      若使用径向极化的磁铁,兼具高磁束密度和长磁隙的磁力系统便轻易达成(成本还是不低,只是物理上的两难较少),等磁束密度的磁隙长度可比传统结构超出数倍,意味着单元的线性冲程也多出数倍!在高音压操作下的失真也就非常低。这样看起来便很适合于低音的再生,现在已有这样的产品,是一种用于专业领域的18吋低音(注7),据称其最大线性音压已让人耳无法忍受,而此时的失真仍非常之低!

          ( 注7:Aura Sound 1808,请注意这不是B&W的副牌Aura,而是另一家公司。)

         
      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有用这种方式做成的中音单元。虽然中音不用长冲程动作,但这样的架构可以做到体积很小、磁力很强,对于中音发声一样是两大利多。相信在某家喇叭厂的实验室里便有这样的东西,很快的应该就会有量产品问世,我们拭目以待。




难解的两难和矛盾

      振膜质量

         
      先前提到,要降低系统共振频率最简单的就是增加振膜质量;当然,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为了高频响应和发声效率,这样又算不上是好方法。那么,我们不要硬碰硬,让单体在低频时“看到”较重的音盆,而在高频时就只看到较轻的音盆。
      听起来有点诡异?

         
      这是全音域单体的设计中非常巧妙的一招,也就是“机械性”分频。实际操作时的情况是,低音时,整个音盆一起动作,渐往高频时,利用盆分裂特性使得音盆较重且声阻较大的外围“来不及”跟着一起动。此时,真正随着音圈动的只剩下较内圈部分,相对上这个“局部”区域的音盆比起整个面积当然就轻得多了。所以,这样一来,随着频率的不同,音盆“实际有效”的运动质量就不同。如此,高频到低频的响应就可以同时达到。

         
      刚刚提到的“盆分裂”,说来轻描淡写,但稍微想想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重重困难。如何在某个频率以上使得一部分的振膜“来不及”跟着音圈动就很难控制了,再者,要让这些部分“既然跟不上就干脆别动”也不简单,因为,最怕的是跟不上音圈的驱动而自己乱动,徒然增加音染。而且要注意的是,单体实际在播放音乐时其中包含的频率很广,且时时刻刻在变。所以一旦这样的盆分裂不在控制之内就可以想见其失真之恐怖!

      驱动力

         
      先前有提到,若要让高频延伸,势必要有很强的驱动力来使音盆的加速度达到高频的需要。而驱动力的来源有二:音圈及磁力系统。把音圈的圈数绕多些就能产生较大的磁力,以便和磁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较大的驱动力,但圈数多就意味着电感量的提高和质量的增加,这二者又都不利于高频,所以此路不通,音圈的设计仍要取一妥协。在此,“小而美”显然比“大而不当”要好得多。

         
      再来,我们只好增加磁力了。虽然先前提过,强大的磁路系统会造成很强的阻尼而使得自由共振频率不易降低,但是为了要达到高频发声所需的振膜加速度,磁力的强度还是要比一般单体强上许多,才有办法将“不轻”的音盆(注4)推出那种级数的加速度值,否则就和一般的中音单体没多大分别了。至于阻尼过度的问题,只好由放松机械性阻尼来做补偿了。

      系统整合问题

          不就只有一只单体,何来的“系统”整合?这里的系统整合指二方面:一是音域平衡的微调,二是装箱调谐的设计。此二者常相互牵动彼此。

         
      理论上,一个理想的全音域单体应该是在装箱后或固定在适当的障板上就可以直接连上后级,没有任何阻隔的发出天籁。但想想先前提过的种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在设计者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好不容易做出一只能够全音域发声的单体后,你还希望它能“全面性”毫无妥协的发出你想要的一切?请记住,在各种的进退两难中,绝大多数的出路便是“妥协”。

         
      若你对Stereophile熟悉的话,应该对他们刊出的各种器材测试图谱有些印象。一般来说,扩大机的频率响应图在20Hz─20KHz之间几乎就像是尺画的一样平直,若是管机,顶多在频域二端有些微的滚降;而喇叭的频率响应图谱就崎岖得多,用坏掉的锯子来画还比它规则些。若再看衰减瀑布图和离轴响应,那就更糟糕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高山深谷遍布全频段。

         
      为什么喇叭的频率响应没办法作到像扩大机一样的平直?因为喇叭是机械性动作的组件,一动起来各个部分的能量传递、释放和储存会非常复杂,且相互关联。如此,免不了会存在许多的能量堆积或相互抵消的状况
      ─
      能量堆积处形成共振峰;相互抵消处形成凹陷,这么一来崎岖的频率响应就不足为奇了。较佳的情况是崎岖的形态较缓和且均匀,如此可避免集中在一个特定的范围而形成明显的音染。若起伏很大或集中在一处就不妙了,强烈的音染不但扭曲了音域平衡,其共振峰处的能量不但较强,而且久久不散(常可在瀑布图上看出),所以会严重掩盖其本身和临近频段的解析力和微动态表现,就算用高Q值陷波器来加以衰减还是无法解决不干净的残余共振。

         
      另外,单体的阻尼状况也常会表现在频率响应曲线的走势上。若高端上扬,则是中低音域的阻尼相对上有些过度,听感上便是紧瘦结实,稍偏明亮;若是反过来低端上扬,则是中低音域的阻尼相对上有些不足,听感上就较为肥胖宽松而昏暗。

         
      说了这么多喇叭单体的“黑暗面”,不外是要提醒大家,就算历年来各“传奇”的全音域单体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理皆有其“超级制作”之处,但在无可避免的众多妥协之下,免不了有其取舍,而很难做得面面具到。就连乐器的制作都要投注极大的心力,才能获得音色的完美和全音域响度的平均,更何况是喇叭单体这个“二线”的模仿者。

         
      所以,一个全音域单体,虽可以做到全音域发声,但不见得一定平直。常见的问题有:中音部分(有些是中高,有些是中低)有宽而缓的凸出,造成听感上某种程度的音染;还有部分是高端有缓和的滚降,造成听感上较为昏暗;当然还有过度阻尼造成的低端滚降,听感上自然是又瘦又紧,低音没有量感。

         
      若是频率响应有些微的凸出,而这个音染又令人无法忍受,只好用一个陷波器来将这个凸出压平。若症状不严重,这个方式多半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别瞧不起这样的组合,虽然这样一来后级到单体之间有了一些“阻


      
      碍”,但这算只是频率响应的修整,比起多路分音的喇叭中频率响应复杂的交叠和扭曲的相位,这还是单纯多多。而且,这类陷波器线路其实在许多喇叭的分音器上都可以找到,所以也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若是高端滚降,则多半是因为相对上磁力系统不够力所致,或者是音盆太大,用上“机械分频”的技俩还是拖累太重,如早年的12吋甚至15吋的全音域单体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此时,除了加个高音单体,别无他法。你会说,唉,这算是哪门子的全音域!别急着下定论,若妥善处理,将高音单体的响应从16─18KHz处(或甚至更高),以每八度-6dB的斜率缓缓切入,还是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因为分频衔接处已避开了人耳敏感的音域,且一阶分音能保持相位一致,所以还是保有全音域的“大部分”好处。(若你手上刚好有Altec
      412C,又嫌它们没高音,请赶紧通知我,我很有兴趣购买。等我弄出好声,你就别想再买回去)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低音部分的滚降,这类全音域单体具有较强的阻尼,低音的听感常紧缩而短促,好处是细节清晰。此时若能使用适当的装箱调谐或甚至用号角负载来提升低音部分的声阻而提高效率,整体响应便很理想。若制作得当,这样的组合能提供最佳的全音域发声表现。

         
      既然提到了装箱调谐,我们就顺势谈下去。一般市售的喇叭,90%以上都是密闭音箱或开口调谐(一般俗称『低音反射式』)。只要是箱型喇叭便大致脱不了这二种设计及其衍生物,只有少数例外。对于全音域单体来说,应该要使其低音域发声时的振幅愈小愈好。因为振幅愈大,不仅低音本身的失真大增,同时中高音更大受影响。想象一下大振幅全音域发声时会是怎样的情形:中高音的小幅度快速运动“骑”在大幅度慢速的低音运动上,中高音的振动时而向你靠近;时而离你远去,可想而知会带来很高的互调失真和都卜勒失真。虽说任何单体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但全音域单体的工作频域远大于其它单体,所以这种情况会更明显而应极力避免或减少。

         
      在刚刚提到的二种主流装箱方式中,开口调谐应是较适合全音域单体的,因为这种方式可在系统共振频率附近(一般是30─50Hz,视设计情况而异)大幅减少音盆的冲程。如此便一举三得:失真降低、承受功率较高、发声效率也高。因为这个缘故,绝大部分的全音域单体都可以用这种装箱方式得到大致上不差的效果。

         
      另外,有些纯粹主义者认为,这么好的单体装在箱子里会被箱体共振所玷污,所以不用箱子,直接装在开放式障板上。某些本身低音部分就足够的单体便适于如此使用,可以获得最无染纯净的声音,如WE/Altec
      755C。据称,其中音瞬时快若闪电,比之静电喇叭毫不逊色,又有更佳的动态表现。但这个方式有一些缺点,首先当然是占地太大,因为系统的低音延伸取决于障板面积,为取得适当的低频响应,小则需要1公尺见方,大则没有上限,要将墙壁挖二个洞来装也可;再来是效率和承受功率都会较低,低频响应也会较弱;最后是双面发声会使得空间因素更形复杂难解,而二片大门板矗立眼前实在也不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最后,便是最复杂的号角负载方式了。关于号角的种种,我们择期再详谈,现在只能大略的介绍一下。简单的说,号角就是一个呈喇叭状展开的管道,宽的这边称为“号角开口”,窄的那边称为“喉部”。号角的形状会造成喉部的声阻大于开口,使得位在喉部附近的单体振膜和空气分子间有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这之间的能量可以的耦合得很好,因此发声效率很高。

          使用背载折叠号角的型式,在适当的制作下,中低音到低音部分的效率会有效的提升,刚好和之前提到的阻尼过度的单体能有几近完美的配合。
      单元简介

         
      历年来各厂家生产的全音域单元说来也不算少,我当然无法一一列举,以下便就我所知,举一些较著名的例子供读者参考,其中有些尚有新品产制,而其它便只能在二手古董市场才能找到。


      Jordan Watts

          非常特殊的设计,采用铝质音盆,在悬挂阻尼部分扬弃了一般传统的波状折纹阻尼,而使用特殊的线状悬挂,有很高的顺服性。我和Jordon
      Watts的结缘是由“花瓶”开始的,起初是因为商家清仓拍卖,而我又觉得这对“花瓶”的造型古朴可爱、颇有意思,所以就买了。原本还对它的声音没什么期待,没想到一听之下喜出望外,6吋铝盆发出的声音还算相当的“全音域”,在我10坪左右的房间里,低音有模有样,以中等音量听一些小编制的音乐,那种纯净和韵味真是令人感动。缺点是中低音有些音染,有一段听起来肥肥的,但我每一次听超过半小时后便不再查觉这个问题,不知是单元的Warm-Up,还是我的耳朵习惯了。另外就是效率过低,音量稍大时就明显影响整体的清晰度。

         
      同厂另有一款2吋直径的型号,一样是铝盆,除低频受限和效率偏低外,其余的表现可称得上经典,它在脉冲响应测试上尤其结出,主观聆听也非常之清新可人。

      Diatone P-610系列

         
      具有一段历史且广受好评的单元。采用6.5吋纸盆和Alnico磁铁,效率90dB/W,低频可达50Hz,对全音域单元而言已属佳作。其音盆表面的数道凸起的压纹就是用以控制盆分裂状态之用,正如先前提到的,可达到某种程度的机械分频效果。

         
      原来的P-610做到第四版,在1993年便已停产,后来少量推出纪念版,市面上的能见度极低。可惜我还无缘一听这个喇叭,但据可靠的消息来源,这个单元也许称得上是各项表现最“全面”的全音域单元,也就是说“妥协”得最巧妙,声音平顺甜美,超卓的结像力,微动态精巧清晰,且使用最容易,用一般的开口调谐音箱便可顺利工作。据称,与单端直热式三极管机是绝配,尤其是2A3,你若有兴趣,不妨一试。

          “WE/Altec
      755A/C传奇性”的8吋纸盆全音域单元,效率很高,755A的标称规格为70Hz─13KHz,承受功率8瓦;755C则为40Hz─15KHz/15瓦。从音盆的正面可以看到一圈凸起的压纹,形状有如窄窄的悬边,这也是作为盆分裂控制用,达到机械分频的效果。

         
      这个单元的历史久远,WE制的几已杳无踪影,Altec制品我也只看过一只,而且还不太完整。从单元的外观及结构看来,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出之处,甚至于框架和磁铁的构成还可能会有一些背波反射的问题。但一些国外的DIY玩家非常推崇这个单元,还将它的纯净无染与Quad静电喇叭相比,且具备更佳的动态对比。一位小提琴家兼业余音响DIY爱好者,Joseph
      Esmilla就曾“在Sound Practices”杂志发表过他使用Altec
      755A/C的心得,用极简单的开放式障板,搭配2A3或300B单端扩大机,能展现出无可挑剔的音乐性。

      Goodmans Axiom 80另一个“传奇”!

         
      我常到好友李建德处走动,基本上,他那里就几乎就是“铭器博物馆”,经常有些又旧又怪又可爱的老东西出没,久而久之,我也见怪不怪,习惯了。大约一年多前,我无意中瞥见一个喇叭单元高高的放在架上,只露出半截墨绿色的屁股(就是磁铁和框架啦),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可是又不是真的见过,比较像是记忆中某张图片的印象之类的。于是我问李兄那是啥,他头也没抬,轻描淡写的随着口中的一缕香烟吐出一句:“就Goodmans啊”。GOODMANS!!!我一听,第一时间就冲上前去,不顾满地的WE后级,飞身扑上,一把抓住那截墨绿色的屁股,然后整个捧下来抱在怀里,虔诚而小心翼翼的细细端详,愈看愈觉得此物只应天上有,“看起来就觉得很动听”(注5),此时耳边似乎已响起它发出的天籁。正物我两忘,神游太虚之时,忽然间手上一轻,还没回过神来,只见李兄已将Axiom
      80抢回去,同时塞了一支拖把在我仍然颤抖的手里,说:“把地上的口水拖一拖吧!”

         
      原本想先筹些钱想办法把这对宝贝买过来,没想到那次的初相见竟是最后一面。因为在那之后没多久,李建德兄竟因为一些“看不爽”的原因退还给原主人。乍闻噩耗,我简直不敢相信,当场搥胸顿足、狂咆乱吼,好久说不出话来。一直到今天,想起这件往事,还忍不住要掷笔三叹。唉……

          Axiom 80是英国Goodmans在五○至六○年代时期产制的一款经典全音域单元,事实上同时期Goodmans还有一些别的高效率又好声的全音域单元上市发表,但流传至后世,还是这款Axiom
      80最令人称道。

          Axiom
      80,最特殊的地方是框架结构和悬挂的设计,这二者可说是独一无二,磁铁小巧,但应该是Alnico。可惜我找不到当初确切的设计资料,无法确定它各项细部的设计哲学,但这个单元看起来就是有一种“很对”的感觉,一种好喇叭当如是的感觉。

         
      厂方标示规格的频率响应为20Hz─20KHz(!),承受功率则是6W。除了在自己的白日梦里,我还无缘一聆仙乐,所以也无法告诉你它听起来如何。但据国外颇为可靠的消息来源,原厂的规格标示似乎不假!但和Lowther一


         

      样,大前题是必须要有上好的背载号角音箱才能让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扩大机最好是2A3,300B的功率有点太大!

      Lowther系列

          鼎鼎大名的Lowther,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若是严格追溯起来,还可以说到1920年代P.G.A.H.
      Voigt先生开始设计的动圈喇叭单元和三○年代的双锥盆专利。提这些只是大概交代一下Lowther的源远流长,真的要细数其历史,实在也写不完。

          提到Lowther,我想你第一个就会想到那很特别的白色纸盆,和很可爱又符合结构力学的框架造型,某些高级型号还有香菇头形的中心相位锥。

         
      就外观来说,最明显的是刚刚提到的双锥盆构造,也就是藉由这个构造,使机械分频充分发挥其功能:中低频时,整个纸盆(或说二个纸盆)一起动,渐往高频时,外音盆开始发生盆分裂,而内音盆继续挺进,此时中心相位锥能让内音盆内侧的高频音波不至互相抵消,使高频能量得以有效的幅射出来,同时也可改善扩散性。香菇头形的相位锥更进一步与内音盆内侧形成狭缝负载,使高频段效率更高,以利与前方负载式号角搭配使用。最近又推出一种全新的相位锥,其造型与子弹型或香菇头都大异其趣,我看起来觉得像不明飞行物,据称能大幅改善原有的高频响应,而且能装在所有的Lowther单元上。

         
      在纸盆的材质和制作上,Lowther一直到人工成本大涨的今天,还是坚持采用平版纸裁切黏合的手工方式来制作音盆。理由是Lowther相信使用平版纸才能得到最佳的厚度均匀性,这是直接由纸浆一体成形的纸盆无法达到的。而厚度不均匀会造成局部的共振而引发音染,过厚的部分也增加无谓的重量。另外,Lowther的纸盆还压出了特定形状的凸纹,这不外是为了增加强度和作为盆分裂的控制之用。整体看来,这组纸盆的手工制作实在是有很高的工艺水准。

         
      在磁路结构上,大至可分三种材质:一般的铁氧陶瓷磁铁、Alnico,和新的Neodymium。虽然每一款的Lowther喇叭比起其它大多数的喇叭都是强磁力高效率,但其中当然还是有高下之分。其中,采用陶瓷磁铁者价钱最“廉宜”,所以其规格也较不耀眼;虽然如此,并不表示它的声音不好,反而是最容易入耳,不须费心校调。而Alnico系列是最贵的,也是磁力最强的,其中PM-4A的磁束密度高达2.4Tesla,是目前人类所制造的单元中最高的,其高频可达22kHz。新的Neodymium系列是试图保持Alnico的高磁力特性同时减小体绩和降低成本,但二者最高级的型号也差不了多少钱。而这新的系列在规格和音响性上表现非常好,非常的现代感,至于音色韵味和Alnico的比较,就见仁见智了。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Lowther需要背载号角的音箱才能发挥得最好,因为音盆的最大冲程只有1mm,所以有号角的帮助才得以发出足够的低频。但最近,Lowther
      American Club竟发表了几款低音反射式音箱,声称低频可平直延伸至40Hz,且中低频段的解析力更佳。这个争论也许有待我们去研究。

         
      在听感上,几乎所有的Lowther喇叭都有共同的特色,就是绝佳的临场感、惊人的细节和即动即停的动态。在测量上,多数都有中高音段些微凸出的倾向,而高频的离轴响应很差,聆听区很小。这样深具个性的东西常引起两极化的反应:喜爱的人终身拥戴,拒绝其它任何喇叭;不喜爱的人则认为它连Hi-Fi的边都构不着,不知道有什么好迷的。

          在欧洲,有许多国家都有Lowther
      Club,会员们当然都是Lowther的忠实拥护者。后来,这股风潮也漫延到美国。当然,认真到近乎神经质的日本人当然早就发现了这种很合他们味口的东西。现在,你也知道了Lowther这个很特别,而且还蛮容易买到的好东西,要不要加入俱乐部,就看你自己了。


      结语

         
      全音域喇叭在适当的使用下能给你绝佳的音乐性满足感,有全频段相位一致的优势,也没有讨厌的分音器来啃蚀宝贵的音乐讯号,精妙的微动态和音乐表情,更精湛的音场表现和结像力,这些都是多音路喇叭所不能给你的。但是也请务必了解,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若你习惯听120分贝播放的重金属摇滚,或经常率领你的喇叭们在AV的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甚至三步五时呼朋引伴引吭高歌。那么,我要劝你不要把全音域喇叭用在这些地方,因为这样你和喇叭都会很痛苦。

          小心珍惜的使用这些宝贝,用谦逊的音量播放简单的音乐,你才会得到心灵上最大的震撼。此时,音乐的本身就彻底将你感动,音量大小已不重要。

      注1:当然,实际应用时会因为装箱调谐方式而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在这里便略过这项变量很多的因素而只看单元本身的表现。
      注2:译自Acoustic Impedance,其定义为空气粒子的压力与速度的比值。
      注3:在其它的地方,如LP唱盘或CD唱盘的机械悬挂,通常一样需要很低的系统调谐(低于1Hz),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其实和汽车悬吊系统也有共通之处。
      注4:就算是用上了“机械性”分频的妙招,最终高频段工作时的等效质量还是比起一般的1吋直径高音单元要重得多了。
      注5:“看起来很好听”正是李建德兄的名言之一,因这个单元的因缘,特此引用。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09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從成本概念分析音響器材龍虎榜喇叭名單
楊德宜


<圖1>以定價十分之一的標準來進行估算,恐怕會讓許多人跌破眼鏡,尤其在平價喇叭上更是令人難以相信。

143期的「下期重要內容預告」刊出後,我就接到許多朋友來電問:「你瘋啦!」
想想也沒錯,以評論聲音表現的雜誌來說,用成本估算的角度來談論音響器材,而且還打算刊登出來,確實是挺瘋狂的舉動。
所以,有一位熟悉業界的朋友這麼說道:「這篇『專題企劃』刊出來以後,曾耀祖以後大概真的不用回台灣了,……至於你嘛,很可能會被裝在布袋裡丟進淡水河!」

十分之一的成本概念

說起來,都是耀祖的錯,因為每次和他談起某某喇叭的聲音如何,某某喇叭的作工品質又如何時,他總是會用成本的角度來分析,告訴我:「太貴了,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或是說:「這種製造成本,要賣這麼便宜的價格,換作是我的話就沒辦法。」日子過久了就讓我興起製作這份專題企劃的念頭。問題是,這其間的「昂貴」與「便宜」,到底該用何種標準來評斷?
說出來您或許很難接受,那就是以「喇叭定價的十分之一」為成本估算,遠低於這個標準的型號即排除在外,超過標準的喇叭則選入名單當中。

太誇張了,成本真的只要十分之一嗎?這是製造業者普遍認知的「直接成本」估算方式,也就是製作一對喇叭的材料採購價格。您如果覺得不可思議,不妨翻閱本刊15期訪問Rogers原廠人員的文章作為參考。甚至,您只要隨便找一款心目中「物超所值」的喇叭,然後假設自己是國外原廠試想看看:經過出廠價格的利潤、出口稅金、國際運費、國外代理商的利潤、當地經銷商的利潤,還有消費者實際購買的折扣,您會發現這種估算方式一點都不過分。正如同耀祖所說的,只要直接成本超過定價的十分之一,任何一個環節確實很有可能會賺不到錢!

高價位產品不吃香

問題是,殺頭的事有人幹,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難道原廠會笨到設計出一款喇叭來賠老本嗎?當然不會,所以這其間還會有一些彈性可言。基本上,這種估算方式是一種「原則」,有些大廠商的進貨(材料)數量龐大,可以壓低成本;有些廠商不為單體或電子零件配對,這也可以節省直接成本;有些廠商拼命降低間接成本,所以能夠忍受較高的直接成本……當然,也偶有願意壓縮利潤,只為推廣自己理想設計的廠家出現,所以您可以擁有這些成本/價格比最高的喇叭產品。

至於整個估算方式與過程,耀祖在後文中解釋得很清楚。在142期的「音響器材龍虎榜」中,他針對喇叭榜單上的產品逐一估算成本,最後選出二十多款夠資格被稱為「物超所值」的喇叭系統。不過,當編輯部以這份名單進行規劃,安排各代理商送器材進攝影棚拍照時,卻發現其中有部分型號早已不在進口之列,本地市場也根本見不到這些喇叭。既然音響迷買不到,我們當然要將這些產品剔除,於是最後篩選的結果只剩下18款喇叭。

檢視這份最後定案的名單,您會發現其中有幾個品牌特別傑出,例如Harbeth、ATC、PMC等公司,它們都有不只一款產品超越選擇標準。其次,價位愈高的喇叭,愈不容易在成本/價格比值上擁有好成績,在20萬元級以上的產品當中,就僅有ATC SCM-100PSL(270,000元)、PMC MB1(333,000元)與JBL 4344Ⅱ(395,000元)三款獲選,這應該是一個相當值得音響迷深思的問題。

在隨後的18款喇叭介紹中,雖然沒有刊登出詳細的估算數字,不過我們換了另一種更容易瞭解的方式,以便讓讀者們清楚最後的結果。在「成本/價格指數」這個項目中,您所看到的數字便是以估算成本除以定價所得:數字愈高者,愈顯超值本色。
最後要再提醒讀者一次,這份「專題企劃」僅討論直接成本的觀念,產品的聲音表現與作工品質等部分並沒有涵蓋在內。「成本/價格指數」高,並不保證該款喇叭的聲音一定好聽,外型設計與作工品質也不見得會討人喜愛;相反的,即使您所心儀的喇叭型號沒有獲選,也不代表原廠偷工減料。畢竟,聲音表現是否達到標準,才應該是您選購喇叭的最重要指標。



瘋狂的音響自裝派

談起曾耀祖,本地市場許多從業人員都認識他,因為他曾經在國內幾家音響進口代理公司服務過,並在這段期間內與許多國外原廠建立起關係。離開Hi-End音響業界後,他前往香港與朋友合資開公司,準備在大陸設廠製造喇叭音箱與傢俱。在籌備的半年時間內,曾耀祖最常做的事就是到二手音響店裡買著名型號喇叭,回家花幾天的時間拆單體與分音器,研究原廠設計的理念為何,瞭解後再賣回二手音響店,換一款沒拆過的型號再繼續研究。所以,他見過、聽過、拆過的喇叭不比任何音響評論員少,說起各家喇叭廠的產品更是如數家珍,連單體型號與原廠報價都倒背如流。所以,談起估算喇叭成品的直接成本,大概沒有人比曾耀祖更能勝任這份工作了。<圖2>
您可能會覺得奇怪,怎麼有人會對喇叭癡迷到這種程度?剛認識曾耀祖時,我也向他問過這個問題。據耀祖說,早在三十年前,他們家裡就有二套進口音響(還有全村第一部電視機)。當時他年紀還小,搞不懂為什麼音響上面要插滿一堆不太亮的電燈泡?而喇叭上圓形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為什麼會一戳就凹進去,而且聲音變得不太對勁(有趣的是,耀祖的兒子也傳承了他的血統,冷不防就出腳踢扁低音單體)?上了高中之後,耀祖試著想修復那些被他破壞過的喇叭,就到中華路的「南光」買了高音單體回家換,實驗出心得後又接著換中音、低音單體。從那時候開始,中華商場「龍聲音響」(也就是現在的ATC總代理『雅風』)櫥窗前有一個高中生經常瞪著單體流口水,自裝派也多了一位無可救藥的音響痴。

在深圳工廠裡,曾耀祖有一間專門擺放單體樣本的儲藏室,據他說幾乎全世界各款常用單體在那裡都可以見到。我正準備找時間到他的工廠去參觀,屆時再為讀者們介紹這個「單體博物館」的部分。這裡所附上的圖片,是曾耀祖過去在台灣工作時購買的單體庫存,其中包括有Accuton、Dynaudio、KEF、Scan-Speak、SEAS、TAD、Eton、Davis、Focal、VIFA與Lowther等知名型號,每一款都有四只以上。再注意看上面那二組長50吋與75吋的鋁帶高音,是不是很眼熟呢?
在本地市場搞喇叭DIY,大概還沒有人像曾耀祖這麼瘋狂吧!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從功率之窘到Hi-End之路

對我們這些玩單端管機的人來說,有個話題似乎永遠談不完,那就是以區區數瓦的功率到底要推什麼喇叭?選擇確實不多,而筆者也不打算在這裡弄出個「高效率喇叭一百選」,很不幸的,事情就是沒這麼簡單。事實上,即使讓我們回到高效率喇叭仍當道的時代,假如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真正的好選擇也並沒有想像中的比比皆是。對於高效率喇叭這個課題,我們所面對的事實上是科技物理、商業經濟、社會家庭形態等等問題的糾葛,夢想一對體積不大、效率甚高、樣子不怪、聲音奇好,而造價竟然不昂的喇叭基本上就只是個夢。



讓夢想暫且先歸於夢想吧!至少,對我們這些拿烙鐵的人來說,眼前的困境倒也不是無法可施。事實上,我們還可以藉著克服這個困境,逆勢而上的建構出表現更全面的Hi-End音響系統。而這一切的一切,得從第二部擴大機談起。二部曲,談的正是二部擴大機的事。



第二組端子



很難精確說清楚是誰,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只覺得突然滿街上的喇叭都有(至少)兩組輸入端子,然後再用跳線或短路片連接在一起。在個人的印象中,這是發燒線流行了起來之後的事。這項機能的「研發」背景很簡單:給你兩組端子,你就可能多買一對喇叭線。換句話說,市場噱頭的意味重過一切。何以我會這麼說呢?你只要問問懂得分音器設計的人就知道,一個兩音路(無論是串聯式或並聯式設計)的分音器在拆成兩個獨立部份後,未必是兩個各自完善的濾波器,這在經過精密補正的分音器裡特別如此─要知道,分音器的要務固然在於分頻,最終的目標卻是銜接兩個(或以上的)單體。此所以,也有一派如Thiel者是堅決反對這種搞法的。在一次展覽的簡短訪談中,我記得他老兄對Bi-Wired的意見是:假如用家以兩組線就把聲音搞得更正確,那一定是我沒把分音器設計好。夠酷。Rey Audio的木下正三氏也認為界面的安定很重要 ─ 他做的東西基本上不是給用家拿來玩的。售價確實高昂,但他不會因為這樣而多給你一對喇叭端子。BBC血統的喇叭對Bi-Wire端子一向持冷漠的態度,到近年才開始,嗯,入境隨俗吧?



我得承認,設計精密周詳、高完成度的分音器(事實上是整組喇叭),其之能成事,有著太多cookbook沒法子輕易說清楚的know how,基本上是動它不得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設計精密周詳、高完成度的分音器並不是太普遍,特別是中低價的產品。極其有限的物料成本加上極其有限的研發經費,你要設計者如何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



然而,無論如何,這第二組端子倒讓我們看出了一個新的可能性 ─ 它可以不經過改裝就可以用兩部擴大機驅動,也就是所謂的Bi-Amp,雙擴大。



在繼續談下去之前,請各位參考一下邊欄。這是熱心的網友Tacking兄為各位做的簡單而清晰的說明,謝謝他。而急性子又理解力高的朋友請直接參考圖六,那是筆者提議的方式 ─ 預分頻處理的Bi-Amp。



雙線、雙擴大、電子分音



在直接談到這個我個人覺得較可行的方式前,先讓我們很快建立一些重要概念。所有的電氣訊號的意義都建立在對地(零電位)的相對關係上,例如我們說這是+11.2Vdc,當然是相對於0V來說。這就像我們要描述一座山有多高,必須相對於一個參考點(海平面)而言,所以我們說此山高度為海拔1233米。然而,在實務上,要取得絕對安定的參考點並不是很簡單的事,而一旦參考點本身不安定,我們取得的相對度量意義也就不確實─裝機時,地線沒搞好會引來噪音及哼聲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以單組線連接喇叭的例子裡,我們注意到了高低音單體的參考地電位是在互相連接的短路片的負端上,透過相當長的喇叭線(通常的例子是3米),然後是擴大機輸出端子的負端 ─ 這裡通常是擴大機取得負回授訊號的參考點。由於距離相當長,而導線又不可能是零阻抗,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個參考點其實有差異。更重要的是,在喇叭端子上的共地點,高音和低音單體都視這裡為參考點,偏偏這條地線上流動的卻包含各別濾波電流的迴流,也就是說,高音單體會從參考點上檢拾到低音單體所濾除的高頻訊號的部份成份,反之亦然。



Bi-Wire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這種參考點不一致的問題。在這種接法裡,我們藉由分開獨立的地線將參考點建立在擴大機輸出端的負端上。照理說,這種方式應會帶來相當大的音質改進(Bi-Wire而分用兩種線的玩法因變數太多,在此不論),而這也是當初設立兩組喇叭端子的初衷,但實際嘗試的結果則形形色色,從戲劇性的轉變到平平無奇都有,究其原因在於喇叭設計者是否真的有用心在Bi-Wire的應用上,還是輸人不輸陣的做做樣子而已。有些喇叭的分音器本身各音路間的互相干擾(通常是源於某種意料外的電磁交連)就很嚴重,一點地線上的講究難以有所作為。



在分離地線以取得較一致的參考點的基礎上,Bi-Amp更進一步的單純化了擴大機與單體間的關係。在這種方式裡,各音路有各自的擴大機驅動,這意味著各音路不必與其它音路搶著分享電源供應,負回授訊號的成份也比較單純。這些特點都意義重大,實試的結果通常也都帶來正面且全面的提昇。然而,這些特點對我們這次的命題卻助益不大,因為,這還沒解決功率的問題,兩組擴大機還是接受全頻的訊號,全數放大,然後在分音器裡消耗掉不用的部分。



到這裡我相信各位已經明瞭了我的提議─既然全數放大之後有一大部份是要被消耗掉的,那為什麼不先做取捨呢,把要用的好好放大,不用的部份一開始就略過,這樣不就結了?!而這,也就是專業界行之有年,最發燒的發燒友的終極夢想 ─ 電子分音的方式。



然而,除了專業界的有配套作法的機種之外,純正的電子分音並不容易弄得好。您若是以為找幾隻單體,搞幾部擴大機就可以開始你的尋夢之旅的話,您的美夢大有可能會變成浪費寶貴青春的惡夢。何以故?因為您現在面對的已經是數隻單體的裸特性,要瞭解它們已是苦事一樁,到能擺平它們,您差不多已是合格的喇叭設計工程師了。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電腦測試組件,如DAAS, Clio,功能既強大,使用上也非常便利,這讓想玩好電子分音或喇叭DIY的人至少有了一個可靠的研發工具。但在人手一機之前,先讓我們想點比較實際的方法吧!而且我打賭你也不想真的把你那可憐的喇叭的分音器給拆了。有沒有辦法可想呢?有。我的想法是把電子分音和Bi-Amp兩種方式結合起來。



預分頻處理的Bi-Amp



饒過你的喇叭吧!我們不去動它的被動分音器,仍然讓它照舊工作;而在電子分音的設定上,我們也儘量不去干涉它的分頻點。舉個例子,我的Altec A-7的分頻點是800Hz,我們不去動它(這個例子不算太好,因為我真的想動它),再來,我們做一部附帶400Hz高通濾波器的擴大機推高音,然後,做一部附帶1600Hz低通濾波器的擴大機推低音。整個概念是在被動分音器的分頻點外一個音程做各自的主動濾波動作。



顯而易見的,兩部擴大機現在都比較能把功率保留給有用的地方,即使以一階濾波,出了工作頻帶之後,每倍頻都保留了+6dB的過荷餘裕。而另一方面,至少同樣重要的,縮窄了工作頻寬之後,訊號對電源供應的調制進一步變小,互調失真也減緩許多,這些都是有效提升音質的好條件。更別提我們還可以對各音路做最佳化的設計與製作了。



自我有這個發想以來,陸續幫過幾個朋友建立這樣的音響體系,得到的成果是非常正面的,而當然,值得實驗和嬉玩的空間還很大。無論如何,只要烙鐵在手,尋夢之駒就隨伺在側。



這一期,筆者盡量簡潔的介紹了初步的概念。下一期,我將以我自己的Altec為範例,為各位示範整個實踐的過程並剖析Vario這款套件的多種應用變化。



兵分二路之方略考量


--------------------------------------------------------------------------------

話說我的VOT A7 bi-amp計劃,從有想法至今,匆匆已過三個年頭。這一次趁著Vario(Loftin-White 2A3se)套件的開發,再加上蒲總編關愛有加,盯稿急急如律令,看來再怎麼著也不能藉故推拖,無限期延展了。



雖說要動,卻也不是抓起烙鐵就動。想把事情做得妥當,先得有事前的規劃盤算。孫子兵法中所謂「先勝而後求戰」是也。既要規劃盤算,當然少不了知己知彼的功課。所以,這起頭,還得先談談我這一對Altec A7。





難纏的ALTEC VOT



Altec有年矣,旗下先後的各種單體型號沿革簡直多到讓人暈頭。此所以,不少人家裡都有個把對A7、A5之流,但論及單體配置可能相去甚遠,說到聲音自然也在大同之外尚有不小的差異。我的A7配置的是416-8B低音單體、511鋁鑄號角/920驅動器(鋁振膜)、1285分音器,音箱則是俊金小林的傑作。整體狀況良好。



自這對傢伙進門以來,我一意採取冷眼相待,相敬如冰的態度。大略擺個位,用兩條太平洋的2mm單心銅線接低音(純圖方便),接高音的則是原廠所附的細線,太長的部份還摺繞起來(捨不得剪掉),極盡發燒外行之能事,如是聽了幾年。這中間只有一次試了一下分頻點的設定(1285可行1,200Hz、800Hz、500Hz的不同設定,高音電平可調),試了試,還是800Hz最折衷。設在1,200Hz,中高音變得漂亮一些,鐵號筒的染色稍有降低,可低音單體的中音帶略顯粗啞,「兩截」的問題也更凸顯。設在500Hz嘛,低音單體的毛病少了,可高音號角的中音帶又粗了,「鐵味」也重了些。VOT實在是令人頭痛的東西。



基於細心觀察,用心體會的決心與大器晚成的心理建設,我就這樣與這對A7耗上了,我不去動它,只是在旁點點滴滴、不即不離的慢慢熟識它。在沒有特別動它的情況下,它們倒也不是沒有好好唱過歌,事實上,某些時候它就是會高興起來,痛痛快快的給你秀上一場,讓你目瞪口呆之餘,心底暗呼一聲「照啊!」。但大部份時候它們就是一副牙尖嘴利,冷言諷語的臉色讓你無言以對(模樣長得俊的話或許還就算了,偏這VOT......)。電源條件不行的時候,它不好好唱,所以全年的白天時段(特別是夏天)大約不必奢想,靜夜時分,它又回神了。以前有個美國籍的朋友每每子夜提酒來訪,爵士樂放到現場音量,過癮極了。噪音電平高的擴大機就別瞎忙了,而九成九的晶體機還是回去揮汗耍蠻適合些。



我這對A7通常沒啥真正的低音,擴大機有些微哼聲常還聽不到(這真不知該哭還該笑),當然,這是因為現在的裝箱屬於背板開放式,可以稍加整治,將音箱開口面積減低變成較傾向低頻反射式的動作,但這樣做的結果通常會稍犧牲中頻帶的通透,這是魚與熊掌的問題了。也曾動過加超低音的主意,配YAMAHA 1000效果大抵可以,但還有點為德不足的感覺。論速度、質感、延伸都沒什麼大問題,但靈敏度及動態就有點窘迫了。100dB/W/m+的A7往上還有相當大的動態範圍,但勉力調到這種靈敏度的超低音大多已無啥餘裕可言。總之,超低音的課題還頗有可議之處,這幾年,拜家庭電影院的發展之賜,真正重炮級的超低音已頗有可觀,有機會再弄兩顆玩玩。



A7也沒啥超高音,大約13KHz就開始滾降了,偏偏滑落前還來個臨去秋波 ─ 一個你不會錯過的大峰值,於是,想用電平衰減器加以調整的想法也變得無濟於事 ─ 調到完全聽不出尖峰,整個中高音全昏暗了;調到大體能接受的平衡嘛,偏就有某種刺激性的聲音時不時提醒你,怎樣?咱家乃金屬號角也。A7在播放銅管樂器時,特別是爵士樂中的薩克斯風、小號等格外逼真傳神,想來也是這點所致,大夥兒全是金屬號角,親不親,故鄉親嘛。



加超高音是個好主意(是誰這麼說的,玩VOT終究會搞成四路),但同樣的問題又重演了,不是靈敏度接不上,就是動態範圍不夠。最近試得頗滿意的是Elac的Jet Plus,13KHz以上有107dB的實力,簡直是天作之合,整合得好時,全頻帶( ─ 注意哦,是全頻帶,可不只是高頻帶)如虎添翼,恨不得用上「爆到五彩」這樣的港語形容。Jet plus貴到嚇人,但又絕對值得。這隻超高音很精采,找機會再聊了。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楊汶達老前輩來。第一次在他老人家那裡聽到他的A5,感動莫名之餘,從此建立了我的音響方向。現在回想起來,他老人家的A5正是加上兩支超低音(忘了有沒有加超高音),然後用等化器克服一些太強烈的尖峰,整治之完善,讓人滿懷敬佩。思之憶之,匆匆十年。



不管怎麼說,這VOT至少曾是一對可以放在電影銀幕後爽朗宏亮的唱歌給數百人聽的名門大家,確實也小看它不得。我最欣賞它的一大部份是它那俊敏無比的反應性與寬鬆爽颯的發聲格調。至於上面一大段的嘮叨,有些固然是A7天性如此,但也頗有一些是使用上的調適問題,畢竟,在電影院的空間及使用狀態下可以大喇喇處理而無關緊要的地方,在客廳裡就未必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在電影院,VOT可能會以較大的音量輸出,以它100dB/W/m左右的靈敏度來說,可能擴大機經常的功率輸出會在5~20W之間;而相對的,搬到客廳裡面後,以一般的聆聽音量,擴大機可能較常以0.05W~1W的範圍工作。這至少告訴了我們兩個重點:一是以最適化的觀點來看,最佳的線性功率範圍並不一樣;二是高S/N的絕對重要性,試算算,0.05W功率輸出時的電壓擺幅有多大?0.3125mV!大約相當於一顆MM唱頭的輸出位準。換句話說,這可絕了,我們得以設計唱頭放大器時對噪音的戒慎恐懼度來設計功率擴大機?!差不多也就是這碼子事讓我對這個project是想了又想、畫了又畫,終究沒下定決心「撩落去」。這一回,心情上調適了些,先看看能做到如何的程度再說吧!這方面,也請讀者們瞭解。





為VOT量身打造兩部擴大機



現在,我們要設計出兩部擴大機,一部用來推511B/902D號角組合;一部用來推416-8B/828音箱。1285被動分音器的分頻點設在1,200Hz(1285遲早還是得拿掉的,但暫且不急)。照前篇文章所述,我們想在高音擴大機裡插入一個600Hz的high-pass filter,600Hz以下就讓它漸次滾降;而在低音擴大機裡,我們將插進一個2,400Hz的low-pass filter,2,400Hz以上開始讓它漸次滾降。在這個階段我們定下了兩部擴大機各自的工作範圍,但各自的滾降斜率還有得斟酌。我的看法是,高音號角的低頻端一旦超出了設計時的預定下限(稱為阻抗失配滾降,在511來說是500Hz)即會開始產生相當激烈的失真(這情形就好像輸出變壓器在某一個低頻下限無法有足夠的初級感量而產生滾降與失真),因此,我的想法傾向於至少用兩階的斜率。在電容交連的電路裡,這似乎不難安排。尤有甚者,可能還可以在電路的某些地方(像是陰極旁路電容)動點手腳,讓它在倍頻處(300Hz)更形滾降,以使號角的頻帶外失真儘量降低。在無整體負回授的機器裡,亂整一些RC filter大約不會造成什麼事故,儘管放手去試吧!



至於低音擴大機,我想一階的斜率會是好的開始。對低音擴大機來說,像Loftin-White這種兩級直接交連的架構應該最適合,在這次Loftin-White 2A3se的實作中也深深體悟到低頻的實力以及整體音質的直接感可以因為少掉一顆交連電容而有雲泥之別。然而,卻也因為L-W架構上的極簡化,想妥善的搞出低通的功能反而難以著手 ─ 只顧慮低通濾波的話當然不算難事,但不想搞出個高阻抗RC網路讓整個擴大機疲軟就有點需要再想想了。畢竟,兵分二路是手段,最終還是要合力夾擊來改善A7「兩截式」的發聲。假如仍沿用2A3這種較難以驅動的低mu管的話,要設計一個面面俱到的驅動級會是個難點。



那麼,非用2A3不可嗎?就理想來說,我會希望兩部擴大機至少都是設計製作皆精良的300Bse;而就這次的經濟型試作而言,2A3也並不符合我的設計需求,其中一個大問題是前段所強調的高S/N比。直熱功率管用交流點燈絲大約以2A3(2.5V)較實用,但我實作的最佳成績約為1mVp-p的靜態雜訊,對無負回授的機器來說是已經很棒了,但對VOT還只勉強。用直流或甚至穩壓點燈絲嘛,何苦呢,要在這麼小的機箱裡施作,既痛苦又不經濟。因此,找旁熱管似乎合理些。



就推高音來說,我比較鐘情於807(但需要較不通用的五腳管座和屏帽),而推低音嘛,用KT88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最近試用過Sovtek的新製品,感覺蠻好的。這些管子在接成三極管的時候,內阻變低了,線性改善了,但所需的推動電壓也較大,但無論如何,旁熱型的燈絲至少比較不會有哼聲困擾。要達成絕佳的訊噪比,這麼一小點好處也得考量,雖說最後我們說不定還是得為它加上直流、偏壓,乃至一切但求淨化的可能手段。



高壓電源的純淨度也是一大挑戰,這一點讓人很直覺的想到穩壓電路的應用。但,我個人並不特別喜歡用穩壓。無論是串聯型穩壓或並聯型穩壓,其基礎都建立在誤差偵測與負回授的機制上,弄得不好,常常是數據好看,聲音難聽。一個讓穩壓電路工作得很辛苦的爛電源必然難聽,而一個工作輕鬆、純粹消耗的穩壓電路又讓人懷疑要它幹嘛?總之,我的預設立場是非不得已才會在B+上用回授式穩壓。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從經驗傳承中尋找正確的路 台中鐘應用先生

楊德宜

鐘應用先生的音響空間

CD轉盤:Audio Alchemy DDT
D/A轉換器:雅瑟DA-20ST
前級:陳運雙先生製品
後級:雅瑟R-3.0S
喇叭:DIY製品
線材:Gryphon、StrightWire訊號線,Kimber Kable 8TC喇叭線,Furukawa電源線
聆聽室:約三坪多,塑膠地板,二側與聆聽位置背後為木板隔間。
電源處理:專屬220V電源,經HP隔離變壓器降壓為110V,再由大發廢五金濾波器處理。


鐘先生在一年多前就報名過「如此音響迷」,不過當初訪問路線沒有經過台中這附近地區,所以一直到鐘先生最近再度報名才有機會和他見面。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鐘先生是個非常幸福的音響迷,白天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可以聽音樂。加上住家樓下是營業場所,沒有聲音干擾別人的困擾,自己家裡成員又簡單,所以他幾乎是可以完全沒有顧慮的隨性播放,這可能是許多音響迷奢望的聆聽環境。不過,鐘先生在過去十二、三年的音響迷生涯中,最遺憾的就是自己並沒有一間標準聆聽室。「中部的房子大多是這種狹長型格局,很難依照黃金比例打造一個理想的空間,所以就一直侷限在這個小書房裡聽音樂。」鐘先生帶著我們進入走道一側的聆聽室。這個空間實際量測下只有三坪多,不過空間裡擺設相當得宜,所以感覺上不只這麼大。

在不理想的空間中搏鬥

以「音響聆聽室」的角度來看,鐘先生的聆聽空間並不理想,面積太小是一回事,隔間材質才是最大的問題。「這是房子原來的隔間,我沒有作過修改,二側和座位後面都是木板牆,而且是薄薄的夾板中空做法,理論上對聲音應該不好。」鐘先生向我們說明聆聽室的狀況。基本上,這可以算是非常克難式的聽法,因為空心夾板牆對隔音幾乎沒有效果可言,尤其是中低頻流失的情形會相當嚴重,而且這種薄板對中頻會產生過量吸收。通常我看到這種空間都會捏一把冷汗,尤其是在近距離下聆聽,高頻很容易就會飆出來。不過,鐘先生既然有把握找論壇來一起聽音樂,理所當然是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

鐘先生的系統中除了喇叭以外,都是中、低價位的產品,完全是以自己的音響消費哲學來分配預算。他的CD轉盤採用Audio Alchemy DDT,這是前幾年平價數位器材中少見廣受好評的產品,鐘先生說它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好用,新的數位器材相形之下都太貴了,自己捨不得買,也不會去買那些器材。雅瑟DA-20st是鐘先生比較過多款平價機種後的選擇,也是市場上少見在這個價位帶配置HDCD解碼功能的產品。前級則是相當罕見的DIY機種,由陳運雙先生設計並親手製造,一般市面上買不到,除非是熟人訂製才能有機會用到。鐘先生說幾年前就領略過陳運雙先生設計前級的聲音魅力,所以一直都特別注意是否有後續機種發展出來,而他手邊這套就是最新的型號。我特別問鐘先生,是著眼於陳運雙先生的巧妙設計還是聲音表現?他說自己並不是技術派,也不太瞭解陳先生的手法為何,只是一聽到聲音表現就毫無條件的臣服了。「我拿它和一些廠製機比較過,在高價機種面前一點都不遜色……再考慮到價格的問題,簡直是無從挑剔起。」鐘先生非常得意的告訴我們。或許,下回應該請陳運雙先生來一次「徹底研究」,不要把好聲音的秘訣留給親朋好友而已。

<圖2>Audio Alchemy DDT是前幾年相當熱門的機種,CD轉盤與控制線路分開為二個機箱,即使以現今眼光來看仍是物超所值的產品。

<圖3>D/A轉換器採用雅瑟DA-20ST,前級則是本刊主筆陳運雙先生的設計,裝配在名揚的機箱內。

<圖3>這對喇叭出自台中歌德音響廖老闆之手,單體採用與音箱架構都與Avalon頗有淵源,價格則是比Avalon便宜了好幾倍。

<圖4>後級擴大機中的平價大力士冠軍 ─ 雅瑟R-3.0S。請注意變壓器後方多出來的二排WIMA小電容,據鍾先生說為濾波電容併上這些小數值電容後,高頻會更漂亮。

<圖5>這就是便宜又好用的大發牌電源處理器,可惜現在並不容易買到。

<圖6 7 8>由於小空間裡能夠變化的喇叭擺位範圍較小,所以鍾先生花了許多精神在其他調音效果上,像是背牆的二次餘數擴散板,天花板上的弧狀竹簾,還有處理線材的小附件等。

<圖9>鍾先生最常用來測試器材的CD唱片。

為個人口味訂做的喇叭

鐘先生的喇叭很奇怪,看起來有Avalon的造型,不過少了7度後傾斜角,外觀當然也不如Avalon那般講究。「這是DIY的喇叭吧!」我摸著喇叭光滑的表面問道。「對,不過並非我的DIY,而是台中歌德音響廖老闆的作品,」鐘先生向我們解釋這對喇叭的來龍去脈:「Avalon的許多設計方向都很有道理,包括音箱的切角,單體的採用方式等等。我雖然去聽過很多次,也實在挺喜愛它的聲音表現,不過價格實在太貴了,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自製品。」這款喇叭採用德國Thiel的陶瓷高音與中音單體,低音則是法國Focal的製品,分音器和其他細部設計則由歌德一手包辦,一共只造了二對。我和歌德廖老闆見過面,他是一位對喇叭(尤其是號角)相當在行的音響迷,而且還有許多別家看不到的「神兵利器」可以使用,上回還取出一種軍規電容給我看,據說是天弓飛彈上所用的零件。下回若有機會寫一篇號角喇叭的專題,一定得請他跨刀相助才是。

Avalon需要大力後級,這款DIY喇叭也不例外,鐘先生則是準備了國產雅瑟的R-3.0S大力士來伺候。他說:「雅瑟後級別的好處不說,光是耐用程度就讓許多高價器材比不上,我認為這也是高級音響器材應該具備的首要條件。以前我用的是R-2.5,整整七、八年的時間,每天開機十幾個小時讓它一直唱,就是從來沒出現過問題,聲音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後來換了喇叭,需要更大的功率與更好的素質,就毫不考慮的換了更高級的R-3.0S。」其實,編輯部對於阿水先生製造的許多器材都很感興趣,只是苦無機會進行試聽,看來回台北後得多加把勁才行。

重視線材與電源處理的音響迷

在我的印象中,使用國產器材或是DIY產品的音響迷,對線材方面重視的並不多見。並不是我對這個族群有偏見,而是線材的價格早已飆漲得極不合理,自然不會讓務實派的音響迷所接受。不過,鐘先生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發燒線在這些年來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懂得聽的人還是可以從過去物有所值的線材中,找出適合自己系統與預算範圍的產品。況且,線材對聲音的影響是真的存在,如果想盡辦法去升級、去調整自己的音響系統,卻為了某些理由刻意去忽略掉線材這個環節,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在這套系統上,可以看到Gryphon與StrightWire的訊號線,喇叭線採用了總編早年讚譽有加的Kimber Kable 8TC,電源線則是Furukawa的製品。當然,這些有點歷史的線材也是鐘先生精挑細選,合乎自己消費哲學與聲音需求才買下的產品。

鐘先生的理性觀念,同樣也驗證在他對電源處理的重視程度上。這間聆聽室有電源專線,而且刻意用上了220V的電壓,經過一部HP的電腦用隔離降壓器,然後再以早年在大發廢五金區買來的電源濾波器處理。大發牌電源處理器便宜又真材實料,不過大多有哼聲吵雜的問題,鐘先生所用的這部倒是靜悄悄的沒有雜音。這種高電壓轉110V的用法以前曾經在論壇上出現過,鐘先生也是實際比較過深知其好處,所以特別推薦給大家使用,有興趣的人不妨拿家中的冷氣電源來試試看。

辛苦的音響摸索之路

談到心目中理想的聲音表現,鍾先生說「再生錄音現場」當然是他的終極目標,雖說明知道礙於錄音、器材與空間的限制,要在家中再生現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過自己還是盡量在音色、音質與音場表現上力求真實。「聽音響到現在有13年了,這段時間內也換過了許多器材,所以知道要在哪些方面追求其他的美感。」我們一邊聽著音樂,鍾先生說:「音響摸索的過程中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在某些極細微部份的改善,要想達到一點小成績卻得花費許多心力。不過,每次得到了這麼一點小成績,就會覺得那一大段努力很值得。」
要想追求錄音重現的目標,就得多接觸現場音樂演奏,不過鍾先生遺憾的說,中部地區因為沒有像樣的音樂廳,演出團體光臨的意願也就不高。為了使自己增加體驗現場的機會,他說只要是台中中興堂一有小編制的音樂會進行,就會盡量抽空前去欣賞,然後趁印象仍然深刻的時候在音響系統上驗證,也做為調整器材與空間的依據。

另外一個學習的方向,則是來自於雜誌上的文章。「在台灣當音響迷,最重要的資訊來源當然就是貴雜誌,不過對於資深的讀者來說,自己要能夠選擇適合的內容來吸取。就拿我來說,『音響論壇』早期許多主筆寫過的經驗傳承,對我的影響都非常大,這些內容即使不見得都能幫上我,但至少會讓我從中尋找自己正確的路徑去學習。而且,這麼多年來累積下來的經驗談,是學也學不完的。」鍾先生這麼說道。

走音色的路

在鍾先生的系統上,我們先聽了他常用來調整音響的CD唱片,然後再聽我帶來的幾張錄音。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用哪種類型的音樂來聆聽,鍾先生所調整出來的聲音與我所設想者差異極大。原本以為受限於空間與環境屬性的關係,中頻以下會流失得很嚴重,而近場鑑聽的聆聽方式加上Thiel高音的特性,更可能會讓高頻輕易飆出來。結果,事實剛好相反,不但中低頻的能量感相當足,高頻部份也沒有任何壓迫感存在,整體說來就是「輕柔彈跳」的第一印象,輕鬆、豐潤的感覺不在話下。奇怪,這簡直和Avalon的聲音走向非常不同嘛!是的,Avalon中型喇叭向來不走這種鬆軟路線,而且高頻以上的特性非常明顯(或許應該說是Thiel高音的特性),在任何搭配下幾乎都能顯現出它獨特的中性味道來。而鍾先生這套系統的聲音走向,會讓人不由自主的去注意低頻延伸,還有琴鍵輕細圓滑的觸感。總之,這是一種非常輕鬆自在的音樂表現方式,從此我們也可以再次驗證,材料與外觀形式並不會完全決定聲音模式,製作者在細節上的處理才往往是關鍵所在。

當然,受限於空間尺寸的關係,這套系統的規模感與音場表現並不理想,細節與層次感也由於喇叭的個性使然,沒有非常突出的表現。鍾先生也清楚這些項目並非自己系統的強項,所以在有機會換理想的聆聽室之前,就盡量在音色方面多加著墨,使音質自然呈現的程度能夠滿足聽感,還有最重要的是帶來音樂相賞的美感。

搭配重要性的實例

大功率後級的聲音會粗嗎?國產器材的音質不夠純真嗎?這些疑問在鍾先生的系統上都予以否決,因為他確實靠著個性搭配與努力調整的成果,用聲音表現告訴我整體的成就為何。衷心希望鍾先生的理想能夠成真,有機會將這套心愛系統帶到更理想的空間裡去發揮,或許又是另一番全然不同的聲音風貌。只是到時候請鍾先生別忘了,記得再把經驗談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大观圆里的Hi-Fi

文·【顾维薇】


一对活宝

“你在写错体古典小说啊?”

“记得写宝钗喜欢Jazz,林妹妹中意华乐咧!”

一清早,开了“933”,边听边琢磨着写稿,才刚在电脑上敲出文章的标题“大观园里的Hi-Fi”,拿起杯,一口水还未吞下,同事阿哲与天乐就围在一旁指手划脚,自说自话地讽刺一大堆。

“没有啦,前天我和谭老编去访问一位发烧友,我在写采访文章!”

我之所以好脾气地耐心地解释,是因为阿哲已辞职,今天是Last Day,所以不跟这个浑人计较也罢了,何况一日之计在于晨,千万不可破坏好心情,于是我依旧目不斜视地望着电脑。

现今经济不景,逆市中人人唯恐饭碗不保,偏就阿哲辞职,说是去北极观光,体验陈瑞献说的“顶峰经验”,还说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编辑部全体同仁虽然很敬慕他可以把Hi-Fi带到爱斯基摩人的冰屋里去听,但吾等为五斗米折腰的小燕子、小麻雀是学不来的,那么就先祝他在北极冰冻愉快啦!

所以这次采访就暂时由我和老编组团出击。

天乐呢,是编辑部新请的Freelance,是一个资格很老的新人,是那种今年20岁,明年18岁的主儿。

“把采访的故事先讲来听听”阿哲还是阴魂不散。

“看我的稿罗!”我的一双妙目瞪着电脑屏幕,睁得愈发大了。

“等你写好,人家早去了北极罗!”是天乐那一把富磁性的声音在可恶地帮腔。

“E-mail给他啦!”我真的烦了。

“可能那时我在参加爱斯基摩人的猎男比赛哦”阿哲肉麻地摸了摸臂上隆起的肌肉,皱眉嗟叹:“也可能我找了个爱斯基摩女孩拍拖,你的E-mail会让人家误会的!”

真是白日梦专家!

“对罗,不要为难人家啦,了不起我唱首‘最近有点烦’给你听!”天乐真是阿哲的活宝死党,只见他指天发誓:“过新年,你回上海探亲,我一定负责送你到机场!”

阿拉妈!天乐真的拉开嗓子唱了起来,不过,凭良心讲,唱得真不错,好了,一来,天乐的演唱值回票价;二来,回沪时,几大袋行李有人相帮提,也是很划算的;三来,从小我妈妈就对我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四来,平时阿哲也被我欺侮得够伧;五来,我生来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终于,我给自己一大堆Excuse,被“逼”娓娓道来:

大观园实景

不得不承认Audio Jas的人缘实在好,客来人往都是朋友,加上他们本身是Hi-Fi热度爆针的发烧友,所以颇得人心,这次又由他们热心地牵线,引荐何先生给我们采访。

我和老编提早来到何府。步过潺潺作响的喷泉庭院,即登堂入室,几疑自已走错了地方,来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非常宽敞的屋子,非常古色古香的家俱陈设,可巧我们一进屋,屋角的落地自鸣钟就“当、当”地报时,令人心中悠然而起一股淡淡的怀旧情怀。在新加坡,我曾走访过很多家居,如此古典的“China”布置还是第一次碰到。

主人家何先生年方四十有几——大出我所料,我还以为能有如此“China Taste”的人应是六十开外。何先生干炼爽朗,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他与老编一见如故,二个广东人氏起劲地“哄咚、哄咚”(广东话给我的感觉)侃将起来,我听得Blur、Blur,索性拿了笔记本,四处打量,细看音响器材。

只见Hi-Fi器材、家庭影院设备及LP唱机都一起放在客厅里,偌大的客厅有1500方尺,高11尺,左墙挂着八仙过海的巨画,画下是栩栩如生的八个铜制神仙,这八个人真是有福,不仅听尽天上仙乐,还在何府一享人间妙音。

厅的中间自上而下矗立着一幅半透明的磨砂玻璃屏风,家庭影院的银幕就暗藏于上,屏风后还特辟出一块“Mini Garden”,有草地、鹅卵石小道、栏杆,想必主人听得兴起,就信步踱来此处,凭栏吟上二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什么的,而屏风前即是音响器材,其左、右喇叭相距7尺,奇的是,左边喇叭离左侧墙2尺半,右边喇叭却离右侧墙20尺,如此相差悬殊的摆法,音场、定位岂不是失衡?我满腹狐疑。

何先生的器材记录如下:

前级:Cello Audio Suite
均衡器:Cello Audio Petlle MIV
后级:Krell Audio Standand
CD转盘:Mark Levinson 31.5
解码器:Mark Levinson 30.5
喇叭:Grand Slamm II
电源线:NBS Statment及Pro
喇叭线:Transparent XL 8ft
NBS 黑箱:二个
环绕声系统:
1. Proceed Pdsd dts
2. Proceed 2 Channel Amp
3. Proceed 3 Channel Amp
4. Wilson Cub L.C.R. Speaker
5. NBS Dragon-Fly 电源线及讯号线及Digital线
6. Supra Spk wire (总共用了100m)

咦,主喇叭都是清一色的Wilson Audio产品呢!这是谓第二“奇”。

发烧访谈

忽然,院子里传来几声熟悉的“沧海一声笑”,原来是Audio Jas的二位老总驾到,随行的还有几位发烧同仁,包括我上文所提的仁兄阿Heng。

屋子内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在一轮热烈的寒喧之后,参观音响器材,起劲地聊天聊地,老编则在一旁抓紧时间拍照,我也赶快开工,找何先生访问。

“何先生什么时候开始玩Hi-Fi?”

“屈指一算,已23年啦!”呵,已是有道行之人。

“为什么会迷上呢?”

“偶然听‘山水’音响器材,又得一贵人点拔,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一头栽了进去!”是啊,就好象爱情,爱一个人,细探其究,也不知道真切地爱什么,只知道每天乐不可支罢了。

“先生平常主要听些什么音乐?”

“大都是听Jazz,有时也听人声,我喜欢慢节奏、抒情一点的,声音厚一点的,好象蔡琴那一类的!”采访到现在,似乎所有的发烧友都是这类音乐的拥趸。

“玩Hi-Fi,不得不做一个朝三暮四的男人,你是不是花心了很多次?”

“以前是啦,现在我很定心,再没有想换新的,我心里很满足、很满足、很满足!除非碰上靓声到天衣无缝的器材!”一连三个“很满足”,活脱一个好男人,但何先生还是用了“除非”二字,为日后可能花心,埋下伏笔。

其实,发烧友对音响器材的每一段情都是真挚的,只是不同阶段,欣赏的品味在改变,对好声的追求层次提高,尤其是荷包鼓胀的时候,心儿特别痒,怎么都“忍”不住要把器材抱回来,还好,他们都对妻子专一,这一点,Uncle克林顿是没得较量的,不过,他的“忍”功倒是一流。

“市场上还有一些品牌,价格高过你目前拥有的器材,可能也更好声!”我居心叵测地煽风点火。

“也许吧,但我详细地考虑过我的家居情况及我自己的欣赏口味,所以我还是选择目前的器材!”嗯,不错,有定力。

“这二套音响器材价格不菲,太座没有意见吗?”

“当我为音响器材Run In时,是通宵达旦地Run In,我们全家都关了房门,乐呵呵地用枕头塞了耳朵睡觉,你说我太太是支持、还是反对呢!”何先生一副家有贤妻万事足的模样。

“为什么只喜欢Wilson Audio的扬声器呢?”

“唔,我也曾用过其他品牌,如:Avalon、Genesis II等,但我最终还是选择Wilson ,无论音质、动态、瞬态,它都一级棒,尤其我喜欢听Jazz,它能播得美仑美奂,正合我的口味!”

古语云“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此言不差矣。

“器材的摆位与调校是亲力亲为的吗?”

“我自己也参与,但主要是由总代理High End Research的老总Anthony及助手Philip亲自出马相助!”何先生坦诚地道。

“怎么会和Audio Jas如此捻熟?”Steven和Jay马上竖起耳朵听仔细。

“我们互相交流心得,他们很坦白,发烧经验丰富,给了我很多启示,他们非常古道热肠!”

“助人为快乐之本嘛!”Steven和Jay眉开眼笑地说。

实力考验

“可以听了吗?我们等很久了!”旁边有人开始抱怨。

“好,今天我做DJ!”何先生风趣地说。

于是大家排排坐,最好的皇帝位由老编霸占了,别看他平时很谦虚,一到聆赏音乐的节骨眼上,就一点风度也没有了。

第一首:由Sweetman所演奏的Backalley Blue。低音提琴奏出序曲,夜幕降临,轻柔的吉它出场,一个青春妩媚的年轻女子在巷口等待她的情人。一个好男人怎舍得让他的爱人久等?18秒时,Sax优雅地响起,这是一个温柔醇厚的成熟男人,他迎向女孩,挽住她步入小巷。缓缓的鼓声是他俩的脚步,重重的贝斯从脚下延伸过去,夜色愈来愈重。晶莹的吉他音色不时穿插,是美丽的女孩不时撒娇,与情人絮絮对话,Sax愈来愈缠绵,愈来愈动人,他们在小巷昏黄的灯光下翩翩旋舞,那眼睛会笑的男子温情凝视臂中的她,两人悄然拥吻……

精彩极了!何先生的这套组合演绎Backalley Blue,境界非凡,现场一时沉静,是不是令每个人都想起自己生命中绮情的一刻?我好似看到一段动人的电影桥段,令我心弦震动。

“好听吧?” Steven笑嘻嘻地回头问我,对啊,他是这套器材的军师参谋之一呢,所以不免有点得意。

“好听吧?”才刚开始,怎可下结论,于是我也回问他。

“再多听几首看如何!”Jay也笑了。

那边,老编频频点头,嘱咐何先生开大一点音量。

第二首:金CD——Aurora中的The Music of My People。这是老编在测试重要器材时才从保险箱里取出的好碟。

只听“呛”的一声,吊钹和着有力的脚鼓以较快的节奏,一前一后、高亢地相和,高频明亮从容,尤其吊钹在12秒时突然爆开,钹声够劲且富弹性,不由得使人精神为之一振,24秒时,Sax活泼、自由、任性地跟进,乐声厚度适中,而低音提琴在一旁沉实温柔地“安抚”,低频冲击力强,这时,吊钹和脚鼓成了背景音乐,但漫天余韵与鼓点却轮廓分明,绝不混为一体,整首曲子营造出丰美的堂音及极佳的空气感。

老编又点头,嘱何先生再加大一点音量。

接着是“Ghosts”,这首曲子,我欣赏的是Sax不羁的演出,颇具技巧,真不知吹奏者如何调换气息,那一点嘶哑、一点放肆、一点神秘、一点飘忽、一点蛮横,叫人捉摸不透,由于加大了音量,音响画面更清晰,鼓点密度更高,层次更分明,叫人有起舞的冲动,有心神迷醉的感动——与群鬼共舞又何妨?

“靓!”老编赞道,然后第三次嘱何先生加大音量。

第四首:Charles Dutoit指挥萧士塔高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老编出招,招招雷霆万钧,狂轰这套组合。

只听得曲中的长笛独奏,音色圆润动人,至爆发性乐段,动态凌厉,但所有声部的音色均衡又清澈,音场深阔开扬,铜管乐器组合那宏伟嘹亮的音响,振撼人心!

真是经得起“摧残”!

“如果换作是普通器材,以这个音量播,喇叭早就烧坏了!”不知谁轻声讲了一句。

人人都赞好,何先生自然很开心,他把音量再旋高至“15”,拿出私货,是一段京剧锣鼓乐,不知京剧中的锣鼓特别在哪里,一下下结结实实地撞在心头,是太响的缘故吗?好象又不是,因为耳膜没有刺痛和不适感。只听得低沉的锣声排山倒海而来,好似一阵闷雷从脚下飙过。

刚才老编的CD,乐声丰富,可从多方考验器材,但何先生的这段京剧锣鼓乐胜在单纯,纯粹让你体验要么上云霄,要么去深海的感觉,所以这种“爆”发力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又听了一些人声和用家庭影院系统观赏二部影片片段,由于时间关系,只是惊鸿一瞥,无法细细描述,而且更来不及欣赏何先生的LP收藏,是为遗憾。

最后,老编的评语是:“几靓!”,我的感觉是:“很不错!是我所采访以来最好声的一套器材!”

Steven和Jay听了我的话,面有得色地笑了!……

有人中招

故事讲完了,天乐和阿哲还不肯走,瞪着我问:“你刚才说,喇叭摆位不平衡,为什么还靓声到要死要活?”

“真是孤陋寡闻!”我自然不会放过奚落二个“坏蛋”的大好机会,我清一清喉咙,洋洋得意道:“Grand Slamm II的设计灵活,可以配合室内音响特性,精确地调校音场与定位!”

“Like That啊!”天乐看着天花板,无限向往地说:“我真想拥有一套!”

“努力干活、努力买多多、努力买马票啦!”害人得Hi-Fi相思病是我工作的一部份,也是我人生一大乐事!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4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大提琴瘦嗎?一切都病了!劉漢盛

    如果您有看中醫的經驗,就知道老中醫只要診脈、看氣色大概就可以知道您的身體那個部位出了毛病。中醫物理治療的人也可以從一個人的腳底看出他全身的健康狀況。對於醫學,我是門外漢。不過,對於音響看診,我也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中醫以腳觀全身,我則以大提琴斷音響。也就是說:從大提琴的表現,可以看出整套音響器材聲音的正確與否。

    很久以來,不知道為什麼,音響器材所重播的大提琴聲音都偏瘦。這種細瘦的大提琴說明了幾件事實:第一、音響迷很少有機會聽過真正的大提琴演奏,所以不知道細瘦的大提琴是有問題的。第二、音響迷在小房間中聆樂,不自覺的將所有的樂器都縮小成點或線狀,誤認為大提琴的樂器形體應該這樣才對。第三、音響迷對於豐腴飽滿的聲音有著錯誤的認知,還不到真正的豐腴飽滿就誤以為頂天了。

    要暸解大提琴的正確表現,就應該先從大提琴的音域著手。大提琴的最低音是中央C音(DO音)往下算第二個八度的C,也就是65.4Hz。最高音呢?如果技巧好,可以拉到中央A音(LA音)再上一個八度的A。不過那已經是泛音了。一般來說最高可以拉到中央E音再上一個八度的E,也就是659.3Hz。這段頻寬涵蓋了音響上所說的低頻(40Hz-80Hz)、中低頻(80Hz-160Hz)與中頻(160Hz-1280Hz)。這是人耳非常敏感的頻段,也是各種人聲與樂器經常出現的頻段。如果這個頻段的聲音因為錯誤的認知而將之調整得很瘦,那麼,除了這個頻段的聲音沒有真實的實體感外,也會向下影響到極低頻(20Hz-40Hz)、向上影響到中頻與中高頻(1280Hz-2560Hz)以及高頻(2560Hz-5120Hz)。影響所及,低頻與極低頻沒有彈性、瘦而硬梆梆。聽起流行樂的腳踩大鼓沒有軟質的感覺,聽起爵士樂的貝司硬而無味,沒有彈性。聽起大鼓鼓面的餘震不夠,聽起定音鼓沒有鼓形那種中空的共鳴。而聽起人聲呢?乾而扁,沒有腹腔的共鳴。聽起鋼琴則圍繞在音粒周圍的氣韻沒有了。至於聽起小提琴,那就更嚴重了。琴聲乾銳刺耳不說,聲音細細的,沒有木質琴身的音色,也沒有琴板振動的細節。可以這麼說:如果音響系統的大提琴病了,那幾乎所有的聲音都病了。

    到底要怎麼來醫治偏瘦的大提琴呢?我這裡有二帖祖傳祕方,只要您按照我的處方,每日三帖和著清心藥服下,保証一定有救。第一帖藥方就是請您去找一處能夠聽到大提琴演奏的餐廳,實地靠近坐下來聽,先學習暸解真正的大提琴聲音聽起來怎麼樣。這帖藥主治清心醒腦,讓您的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大提琴聲音,以便回去與自家音響相比較。到底要去哪裡聽大提琴的聲音呢?音樂廳當然有!如果嫌音樂廳太正式,您也可以到一般比較高級的餐廳中,那裡經常有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的三人組演奏。如果您不知道哪裡有這種餐廳,晶華酒店地下一樓大聽的餐廳就經常有。如果您能夠去聽個幾遍,我想您一定會驚訝於真正的大提琴聲音與您音響所再生出來的竟然有那麼大的差距。

    聽過幾遍餐廳內的大提琴演奏後,我們要接著服第二帖藥。這第二帖藥就是金絃天碟那張「Crossover Cello」(GSCD 025)。這張是HDCD,不過不要緊,它在一般的CD唱盤上唱起來只會更好聽不會更難聽。請注意,您一定要先去聽過現場的大提琴演奏後再去買這張CD。如果服藥的次序顛倒了,藥效就沒有了。買回來之後,您從第一首開始聽。這張CD裡面除了以大提琴主奏之外,還包括有打擊樂(眾星打擊樂團)與三重奏(惠特尼),因此包括了鋼琴、貝司、爵士套鼓以及各式各樣的打擊樂器。不過我們要先把焦點放在大提琴上。

    大提琴的表現聽起來要怎麼樣才對呢?首先您要回憶在餐廳所聽的那種音色,然後對照這張CD所發出來的大提琴聲音。我們先聽聽大提琴的聲音是不是香香的、像有鼻音般在哼。然後聽聽看大提琴是否鬆鬆的又帶有一點繃弦的緊。再來,我們要聽聽大提琴的形體是否豐潤的,而不是乾乾癟癟的。如果您的大提琴聽起來像一條線般的瘦,那就是錯的!如果您的大提琴聲音聽起來乾乾的沒有光澤,那也是錯的!如果您的大提琴聽起來不甜沒有味道,那也是錯的!如果您的大提琴聽起來緊緊的沒有鬆軟的彈性,那也是錯的!如果您的大提琴聽起來沒有撒嬌(閩南話叫「塞奶」)的味道,那也是錯的!

    等您把這張CD裡的大提琴調整出像我上面所說的味道之後,接下來可以利用這張CD中的一些樂器來調整聲音。先說各種打擊樂器,您一定要聽到打擊樂器敲擊之後,空氣中會盪漾著回音,而且回音也要夠長有光澤。有些人家裡「家徒四壁」(都是光亮硬調的牆面),此時回音也會很長,但是不會有甜味,而且聽起來會吵,這是不對的。應該要聽起來既溫暖又有光澤、有甜味,而且敲擊的餘韻會蕩漾在空間中才算正確。再者,所有敲擊樂器都不會是「瘦瘦的小不點」,而是具有大大方方的形體。

    再來說到貝司的表現。如果您的家裡有強烈的中低頻駐波時,貝司的聲音就會抓不住越來越胖。假若駐波不強,則貝司的聲音就會很有彈性的鋪在最底層,而且有往下滲透的感覺,絕對不會飆起來。如果用彈撥的,那麼那些貝司的音粒一個個圓圓的有尾巴,並不會很突出。如果是用拉的,那麼它就會有往下沈的彈性。

    最後,我們要說到第十首。這首音樂一開始就有西班牙的那種響板。您所聽到的響板要一個個很清楚,有形體,而不是混成一團的聲音。如果這些響板的聲音會刺耳,那就更離譜了。再來,定音鼓要很飽滿,有著中空鼓形共鳴。這是一種雄糾糾氣昂昂的共鳴。小鼓呢?小鼓也要很結實,在敲擊鼓面時要有振動的質感而不能有刺耳的感覺。木琴呢?木琴一顆顆圓滾滾的,尾音都會在空氣中顫動。小鐵琴的叮噹聲也是有形體有質感有光澤有甜味,而且尾音很長的。管鐘那種管狀的形體以及敲擊後的餘響更要很豐富。大提琴呢?不用說,一切都要像我前面所要求的。即使拉到高把位聲音比較緊時,都要保持很美的質感,而且不會細細乾乾的。最後那一聲短促的收尾,鼓要豐滿,而且有震撼力以及有向下延伸的尾韻。

    這二帖藥如果一次不見效,我建議您多服幾帖,最好每天睡前服用。等到有一天,如果您認為自己大提琴乾瘦的病症治癒後,再把去年來來飯店Hi-End音響展響韻製作的測試片拿出來聽。驗收的標準答案如下:

    第一首與第二首的薩克斯風是不是更飽滿、鬆軟與自然,形體也更大些。再來您注意聽第六首的「打擊樂觸技曲」,是不是所有的樂器都更鬆軟與自然,更有彈性。第七首「弦樂團的探戈」中,那些弦樂群也要龐大許多。第八首與第九首的大提琴更不用說,大腹(閩南話)與鬆軟的美感絕對要迷死您。而且,大提琴的聲音要很像在現場近距離所聽到的才行。接下來是最嚴苛的第十到十三首小提琴演奏考驗,您聽起來不但要感覺弦好像放鬆了許多,還要聽到更多的細節與堂音。甚至撥奏時的琴音也要充滿琴腔的共鳴生才對。

您的音響消瘦症醫得了嗎?一定可以醫,就看您用不用心!
低音大提琴也是一樣,對錄音師與音響重播都是一大考驗。
錄音室或現場演唱會裡,經常利用拾音器直接把琴弦的震動送到混音台或擴大機
編號:金弦GSCD025(天碟)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5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低频,好听的重要关键之一
刘汉盛
喇叭与扩大机搭配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当然不只一个,不过我认为其中最重要者就在于扩大机能否成功的把喇叭的低频「适量」的推出来,让低频的量感不至于「太少」或「太多」,刚好产生丰满的音乐平衡感。有关「太多」这个部份我们暂且不谈,这次我们仅谈「太少」的部份。通常,如果扩大机无法推出足够的低频,不管内中详细原因为何,我们就会一概认定搭配不当。在此,我要先为这里的「低频」做个说明。本文中我所谓的低频泛指从40Hz到160Hz之间的频率,也就是包含了低频(40Hz-80Hz)与中低频(80Hz-160Hz)之间的频率。所以,如果要精确的说,我应该写「低频与中低频」才对?不过,就一般人的口语上,如果一套音响系统的低音效果不够好,大家通常会说「低频」不好,而很少人会精确的说「低频」与「中低频」不好。其实,一般人所谓的低频不好,就是在说低频与中低频不好。
图1:即便新设计的书架型喇叭,大多都已有着丰沛的低频量感,但要让它们完整地再生出20Hz-40Hz的低频,仍旧是力有未逮。
低频左右音乐好听与否
或许您会奇怪,怎么20Hz-40Hz之间的极低频我漏掉了?其实不是我漏掉,而是这一段最低的频率不是一般喇叭能够发出来的,它至少也要是优质大型喇叭或四件式喇叭才能再生,就连一般的主动式超低音我想也不是那么容易发出来,因此不提也罢。何况,就算喇叭能够发出来,但是空间不够大的话,您所听到的也会是40Hz以上的倍频声音,而非真正低沉的20Hz-40Hz声音。
话说回头,到底这40Hz-160Hz之间的频率有什么了不起呢?竟然能够左右声音好听与否。假若您有深入研究过,就会发现这段频率真的影响很大,而且还非常重要。通常,一般人所认为的「低音推不出来」、「没有低音」、「声音硬」、「声音没有弹性没有Q度」、「声音『蹬』(闽南话发音)不出来」、「音场规模感不够大」、「钢琴低频延伸不好」、「弦乐群没有厚度」、「低频基础不够雄厚」、「管弦乐气势不够磅礡」、「流行音乐冲击性不够」、「脚踩大鼓的噗噗声单薄」等等负面结果都是因为这段频率的量感不够所导致。反过来说,假若40Hz-160Hz这段频率的量感在每个空间中都恰恰好适量的话,您所听到的声音就会美好舒服得让您听一整天音乐都不累;也不厌倦。可以这么说:一切的罪恶与美感都因为40Hz-160Hz这段频率而生。
各类音乐对低频的需求不同
虽然这段频率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型型态都能凸显它的重要性。在众多音乐类型中,弦乐四重奏与钢琴三重奏之类的室内乐对于40Hz-160Hz这段频率的需求并不高,即使这段频率不足,对于音乐的整体性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一般小喇叭都可以把弦乐四重奏或钢琴三重奏等室内乐表现得相当好。反而,大喇叭在有严重中低频驻波的空间中,会把这种轻盈见长的室内乐丑化成臃肿不堪。
不过,钢琴独奏倒是很需要40Hz-160Hz这段频率,尤其在钢琴的低音键规模感、权威性以及向下延伸的自然方面更不可缺少这段频率。假若这段频率不足,钢琴的规模感就变小了,琴音的丰润感也不够,声音会变硬。不过,在钢琴担任伴奏的情况下,由于乐曲通常不会强调钢琴的突出或特别低与强的音阶,所以类似小提琴奏鸣曲或钢琴三重奏之类的曲目对40Hz-160Hz频率通常没有强烈的需求。
噗噗鼓声就在60Hz-120Hz之间
所有注重鼓声节奏的流行音乐或爵士乐,对于40Hz-160Hz频率的需求都非常强,尤其是60Hz-120Hz左右这段频率。为什么?因为套鼓里脚踩大鼓所发出的噗噗声就在这段频率内。假若60Hz-120Hz的频率不足,流行音乐听起来就会薄薄的、干干的、轻轻的,没有饱满雄厚扎实的声音,此时更不要谈什么Punch冲击性了。此外,假若流行音乐40Hz-160Hz这段频率不足,场面也会缩得小小的,声音也不会丰软,弹性与Q度当然也没有了。此时,您会听到硬梆梆刺耳不耐听的声音。
人声呢?男声与女声对40Hz-160Hz这段频率的需求也并不很强,因为人声频率大约都会在200Hz-1000Hz之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小喇叭都还能够有好听的人声之故。不过,也因为小喇叭就只有一个小尺寸的中低音单体,却要负责大约3000Hz以下的超宽频域频率,所以要把40Hz-160Hz频率再生得足够也是绝无可能的。
大型管弦乐对于40Hz-160Hz频率的需求当然非常强,假若这段频率不足,您听到的管弦乐一定是单薄的声音,而且规模感很小,无法再生出气势磅礡的气势。事实上,假若一对大喇叭摆在不当空间中,或者其本身的低音很难推得出来,您听管弦乐时根本就和小喇叭一样,枉费大喇叭的身躯。
为什么低频会不足
好,到此您大概已经了解40Hz-160Hz这段频率在各种乐曲中的重要性了。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在实际聆乐的环境以及器材搭配中,为什么这段频率会有不足的现象?低频量感不足可以分为「环境因素影响」以及「喇叭与扩大机搭配不良」二种原因所致,环境因素很容易了解,通常都是因为聆听空间的装潢材料或方式导致了太多的低频被吸收,以至于虽然扩大机能够把喇叭的低频量推得足够,但经过环境的吸收之后,传到耳朵里的低频量感仍然不够。
而喇叭与扩大机搭配不良不外二者声音特质不搭调、功率不足、容抗与感抗的相位问题、阻尼因子不高、扩大机无法应付喇叭的阻抗曲线,以及低音单体强烈反电动势弱化扩大机推力等等。不论实际原因为何,低频量感不足总是让我们觉得最难以忍受者。在实际的搭配例子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尽管喇叭单体不小,效率很高,扩大机的功率也够大,但是听起来低频量感就是不够,这种案例更牵涉到我常说的中高频段与低频段量感失衡。
图2:想以更换线材为手段,增加低频的量感,所得到的效果相当有限,且不是根本之道。
解决低频不足的有效之道
解决低频量感不足的方法人人各有一套,许多人遇上这个问题,不是更换线材就是更换扩大机,甚至把喇叭换掉。依据我的经验,更换线材虽然可以稍微增加低频量感,但所增加的低频量极为有限,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而更换扩大机虽然会比换线材有效一些,但并不保证一定会成功。为什么?因为不同扩大机的高、中低频量感分布并不会相差很大,除非该扩大机刻意要扭曲基本的技术规范与要求。扩大机之间比较大的差异是对低频段的控制力与推力,控制力与推力强的扩大机当然能够再生出更多更好的低频,不过通常这需要金钱去堆砌。最惨的是尽管更换过更昂贵的扩大机,但是低频量感依然没有起色,这时您就必须考虑到喇叭的低频量感是否被空间环境吸收掉了。
老实说,要让扩大机与喇叭做最好的搭配,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采用主动式电子分音,这也是为何专业录音室中都用电子分音的原因。如果您到伦敦Abbey Road录音室参观,就会发现里面的B&W801都是电子分音的版本。不过,电子分音成本高,而且主动式喇叭会让扩大机没得玩,所以在音响界一直无法流行。以前,我提倡「双扩大机疗法」,因为双扩大机疗法可以解决扩大机对低音单体推力与控制力不足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妥协式的仿电子分音做法。不过,即使是「双扩大机疗法」可能也无法完全弥补空间吸收掉的低频,所以前几期我又提出了「超低音疗法」。
图3:Genesis的四件式喇叭,就像是已经搭配好超低音的落地喇叭,用家无须花费心思如何搭配超低音,只需要动手用心调整而已。
「超低音疗法」经济又有效
「超低音疗法」是更简单、更经济、更有效的方式,这话怎么说呢?因为目前主动式超低音选择性很高,售价相对于昂贵的扩大机而言相当经济,而它所能提供的低频量感最多,足以弥补空间所吸收的低频量感。更重要的是,主动式超低音的工作频段刚好就大约在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低频段(40Hz-160Hz)上面。因此,不论您使用的是大喇叭或小喇叭,只要您觉得声音听起来有我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些缺点,都值得利用主动式超低音的低频量感去弥补它。
对于小喇叭的低频量感不足,许多人可以认命,而且能够接受以主动式超低音来弥补低频的不足。然而,对于使用大喇叭而仍然觉得低频量感不足的人,在心理上难免就会排斥利用超低音来补足低频量感。事实上,不管您用的是多大的喇叭,低频不足就是不足,低频量感不足就不会好听。此时,纵使您的大喇叭身价一百万,也会变得一文不值。不是吗,它每天为您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光有漂亮的外观又有什么用?其实,您也不必无法接受大喇叭还要加超低音的事实,那些四件式大喇叭不也都如此吗?只不过它是在原厂就帮您加好,而您则是自己动手而已。
大小喇叭都可加超低音
基本上,小喇叭与大喇叭在加主动式超低音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所差别的应该仅在于分频点与量感的调整而已。到底分频点与量感要调到什么地步才会是最适当的呢?老实说,这就要靠耳朵来决定了。假若您对音响调整并无深厚的功力,我建议您调到「自己听起来舒服」的地步就对了。如果您是老资格音响迷,当然可以按照「音响二十要」的要求去做综合判断。总之,调整不当时您会觉得低频量感还是不足;或者已经太多而显得臃肿、反应迟钝。唯有调整得当,您才会感受到丰软有劲、弹性够、速度感又够快、冲击性够强、音场规模感够大的声音表现。此时,「低音推不出来」、「没有低音」、「声音硬」、「声音没有弹性没有Q度」、「声音「蹬」(闽南话发音)不出来」、「音场规模感不够大」、「钢琴低频延伸不好」、「弦乐群没有厚度」、「低频基础不够雄厚」、「管弦乐气势不够磅礡」、「流行音乐冲击性不够」、「脚踩大鼓的噗噗声单薄」等缺点应该都消失无踪才对。
至此,我想许多人虽然对于40Hz-160Hz之间的重要性已经了然于胸,但是对「超低音疗法」仍然会有疑虑。的确,加了超低音之后速度反应不会有负面影响吗?超低音放置的位置呢?超低音与原本喇叭的频率衔接能够天衣无缝吗?相位不一致的问题要怎么去发现与解决?音色衔接方面会不会有问题?在此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您,当您已经有低频量感不足的问题时,音乐绝对不会好听,因为它早已扭曲破坏音乐原本该有的精妙平衡感,此时您等于是花了一大笔钱来让自己陷于水深火热中。与这种享受不到音乐之美的痛苦相比,您的那些疑虑可算是微不足道,就算每个疑虑都发生一点问题,也抵不过加了超低音之后所得到的满足感。
图4:加装超低音使音域变得平衡,更能尽情地享受音乐之美。
舍本逐末应该检讨
写到这里,心里感慨良多,浸淫音响这么多年以来,我深深觉得音响制造商与音响迷往往为了追求更高的某些极至表现,而忽略了欣赏音乐的基本要求。例如,早期的扩大机都会加上高音与低音的调整钮,为的就是配合喇叭与空间,让扩大机无论如何都能够与喇叭得到最平衡的搭配。可是,为了求得更直接、更透明的声音,音响制造商把所有多余的附带调整都去除了,只留下输入切换开关与音量调整。没错,这样虽然可以得到更透明、解析力更高的声音,但是扩大机与喇叭、空间之间完全没有搭配调整的弹性,以至于虽然声音的解析力、透明感感来越好,但是音乐却越来越难听。
从1970年代到现在的30年间,音响界几乎都在做这种「舍本逐末」的事,这些「舍本逐末」的追求让音响迷所付出的金钱代价越来越高,但是所获得的音乐享受却只有不成比例的提升、甚至越来越糟。我想,AV多声道中加「中声道」与「超低音」的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思。我甚至觉得,假若一套廉价的多声道喇叭组合可以达到昂贵二声道所不能达到的音乐平衡表现,我们还要排斥说多声道不够Hi End吗?难道无法表现音乐平衡要求的昂贵器材只因为High Price,我们就说它是Hi End吗?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5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低音反射孔的转文         


通常我們看到喇叭箱前面開有洞孔,以為聲音會經過箱中曲折的隔板或導管後釋放出來,以手掌靠近洞孔也感覺到虎虎生風的氣流,所以都認為低音真的從反射孔反射出了,不過很可惜,實際的情形並不是這樣……,聲音經過一個非號筒狀的直管後,聲能阻抗可能變得極高(尤其是某一定點頻率),此聲能傳遞於大氣的效率就很低(仿如汽車消器),聲能既然出不來,便要反射回去,直到喇叭的振膜,而在振膜與開口形成一空氣駐波,使振膜的發聲效率提高──這才是低音反射成喇叭真正的涵義。                       但除非尺寸設計得當,板材用的適切,否則很容易在低音的某一頻段產生突出的響應,造成嚴重的箱音。這是它的一個缺點,但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優點(感覺低頻較多)。                      另一方面若把反射孔塞住是否就變成氣墊式喇叭了呢?可能也不一定,氣墊式喇叭單體要求不同,它的懸邊要軟,音圈要加長,允許音盆做大幅度的振動,喇叭箱要完全密閉不洩漏…..塞住反射孔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效率變低了。我的經驗是:除非你的低音反射式喇叭設計精良,否則箱音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小喇叭要在小箱體中使聲音相位180o 的旋轉並不容易(低頻的波長很長)這也是聲音混濁不清的元凶,但如PMC…等傳輸式設計就另當別論了。音響搭配的三個單元:喇叭、擴大機、訊源(應該包括材),它們之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管怎麼搭配,永遠都遵循:正正得正,正負得負,而負負也得負,也即是說在這三樣器材裡只要有一樣不完美,那麼其餘二樣再強也是枉然,尤其表現在透明度,解析力方面更為明顯。對於Hi-Fi系統來說,好的訊源,好的喇叭都是成功的全部,缺一不可,尤以喇叭為然。這也是不同價位的搭配之道──勢均力敵。三者的關係也可以這麼形容:訊源是靈魂,擴大機是筋骨血肉,喇叭則是靈魂透過血肉之軀,表現出來的肢體語言。我始終相信喇叭是投資效益比最高的一項,也最具濃烈個人色彩,你需要甚麼樣的聲音取決於你選擇的喇叭,選擇錯了,那就神仙難救了。   容我這麼建議:如果預算不足,或是以後還會再昇級的話,目前系統的預算分配,請把喇叭擺在第一,即使花掉預算一半以上也在所不惜。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6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电源的大争论



人的“听觉记忆能力”到底能维持多久?几秒钟还是几分钟还是几十分钟?
换句话说:在做A/B切换对比时,听完A后,听B之前,间隔最长不应该超过多少,才不至于因为时间关系造成对A音质特点的淡忘,从而影响A/B切换试听的准确性?
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很多器材的试听文章,论坛上的、甚至有杂志上的,评论者都是在间隔很久的情况下对器材做出比较的,比如:
1)有人说把某器材的电容或接线全部换成XX牌后,声音好了多少多少?那么除非他保留着一台原先的机器,用来和换后的机器比较,否则,换了元件后,至少已过了几十分钟,他所凭的,就是对几十分钟前原先器材的声音的记忆——听觉记忆能维持那么久么???
2)有人说把线换了、或者机器之后,如何如何,那么请问,插拔线、换台新机器,至少要化上几分钟吧,还是那么问题——听觉记忆能维持几分钟而丝毫不走样么??
3)有人说煲机或煲线的过程中,音质有啥啥变化,云云。那就更离谱了。这等于是说,这人对最初的机器的音质的记忆是“磨灭不掉”的,可以随时调出来,和当前的音质进行比较。这就更玄乎了。还是老话,除非他另外保留着一台新机,才可以供随时A/B切换比较。
以上这些情?.....>>详细资料

说句恭维LDH的话 (作者:小白 时间:03-05-14 13:20 点击数: 7) 我觉得这个论坛是国内水准最高的音响论坛之一才在这儿提这个问题的。希望各位DX的解答对我有裨益。





感谢小白兄的恭维,呵呵...论坛水平的高低不是由我决定的 (作者:ldh 时间:03-05-14 15:37 点击数: 65) 那是因为有一大群执著追求热爱音响的发烧友门团结在这里.
关于你提出的问题我简单的说几句,对与否请一笑置之...
对于声音的记忆和比较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声音的记忆人人都有,记忆时间可长可短因人而已.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声音有着天赋的辨别能力,这不需要特别解释.比如你的亲属朋友的声音你会正正确的分辨出来,十多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别人的孩子喊爸爸你可能没有任何反映,你的孩子喊爸爸你会本能的回头,因为你正确的辨别出了你熟悉的声音,并知道这个声音就是叫你的.几个月后重复这一幕时你仍能够分辨出你孩子的声音,这大概不需要你生两个孩子留一个做对比吧?即便你的孩子感冒了,声音有点失真,可是你仍能够准确的听出是你孩子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你非常熟悉了,同样道理,资深发烧友玩的多,很多声音片段和感觉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因此记忆就会相对深刻.这也说明硬件派发烧友为什么对声音的改变比软件发烧友敏感的多的原因,因为他们更多的时间在聆听分析辨别声音的差别,所以他们的耳朵要比软件发烧友记忆力好一些.你的很多不明白也可以从这个事例上找到答案.
一面同样大的铜锣由于合金成分不一样,响的声音决然不一样,一般的人由于少对比比较可能会很难区......>>详细资料





能接受你的说法 (作者:小白 时间:03-05-14 17:11 点击数: 6) 但我心里对“听觉记忆力”的持续时间还是有疑问的。还是不说了吧。
因为我看到过一种理论说人对音质特点的精确记忆能力是不能维持多久的,最多不超过几十秒钟吧。另一种理论却说A/B切换试听比较音质也不是好方法,因为只有长期接触聆听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音质,短时间的聆听是不能准确把握音质特征的。
两种似乎矛盾的理论我觉得都有道理,搞不懂道理真理在哪一方,抑或在两个极端之间?





我认为是这样… (作者:j 时间:昨天 17:58 点击数: 5) 按照大脑记忆机制而言,只有对神经元有一定强度的刺激信号才被记忆,而由记忆恢复的判断则是由神经网络共同的作用,其中有许多因没有记忆的信号产生的信号空白,所以记忆恢复的判断是不精确的,存在很大模糊性。不同的人,神经元的敏感程度不同,记忆的水平也不同,所以记忆恢复的模糊程度也不同,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如果一个人经常接受相同的刺激,那么它记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就高得多,记忆时间也长得多。所以,经常听现场演奏的熟悉曲子可以作为进行A/B对比的基础,否则我认为要正确对比机器的水平,其依据是不足的。

短时记忆,最容易感觉的是音乐的节奏、情绪等宏观的东西,细部常常是被忽略的,即使有也很表面化,要用这样的感受讨论音质,有些勉为其难。我相信,如果是陌生的曲子,即便是音乐家,也不可能比较音质这样细微的问题。

我认为A/B切换试听比较音质还是可行的,这是多年一直用的方法,已经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成熟的试验技术了,只是用这样的方法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问题。要是连听音实践都缺乏基础,那是用什么方法也辨别不出机器声音好坏的。所以,专业的听音技术评价,与一些爱好者所做对比试验,应是有技术区别的。





这个应该取决于对软件的熟悉程度 (作者:xie 时间:03-05-14 13:30 点击数: 5) 打个比方,自家的黄脸婆,天天都看着,忽然有一天黄脸婆画了点妆,于是乎就会觉得眼前亮了一下。。。换线的效果大抵如此吧。。。。





说话很累,所以我看书,顺便也抄了几句 (作者:包整烂 时间:03-05-14 13:35 点击数: 5) 进行实际的鉴定聆听练习并使用本文以及音响杂志里所用的术语,你将会更有能力去评价音响器材的共同水准,以便在选购器材时作出明智的抉择。结合这些描述性术语和你自己的聆听印象,你就更能以量化的方式归纳出器材和系统究竟有多好,以及她们为什么好或不好。
我建议你在聆听过程中或者是聆听完毕后记下自己的聆听印象,这不单能强化你的印象,而且能强迫你去找出适当的字眼来描述它。我们通常会记得有某种印象,却记不清具体是什么印象。我经常被问到某件器材的音色如何,但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件器材了。因为我曾经为《STEREOPHILE》写作器材评论,在聆听之际就把器材音质特性记录下来成为一套挡案。当然,我并不记得每一个细节,但是记忆中应该还有些感触,例如“高频有些刻板,音场很透明宽广,低频清瘦”之类。我也会给器材一些概括性的判断,例如我是否愿意在长期内使用此器材来做休闲聆听。如果把聆听印象记录下来,你就不仅是有一份聆听经验的书面记录,而且有更多可量化的感观印象能够在日后与其他器材做比较。
这是《鉴定聆听---来自Stereophile主笔的建议》中摘录的一段,全文请http://www.andiy.com/member/shownews.asp





我的体会 (作者:wfwxb 时间:03-05-14 13:43 点击数: 5) 我开始听器材也是记不住声音,因为人对于声音的记忆确实非常短。
但是有的DX干过乐队或者长时间玩过乐器,这就对听音很有帮助,
因为他对于某些乐器的记忆是非常强的。这就有助于判断音乐的重现能力
对于声音的变化也会敏感。
听器材多了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经常听某一张cd很多年,换器材后的变化
肯定会更容易察觉一些。
如果这两个都还没有条件(比如我)只好凭听常听音乐的感受去感觉了。但是这样的感觉非常主观。
跟听音环境,心情关系都挺大的。只能自己努力调整心态了。
如果试图听某一个片段甚至某一个音符,然后在另一种情况下再听这段,我自己感觉非常难记住。
我还是菜鸟,只能多听多练了。呵呵。各位不要见笑。





我认为自己可以记住几分钟不会出错。 (作者:待为玫瑰 时间:03-05-14 13:45 点击数: 6) 如果只专注于某一特征来记忆,应该可以记住几十分钟不会搞错:比如,口型大小,某一个字的齿音强弱等等。






几点: (作者:小白 时间:03-05-14 14:23 点击数: 7) 我也认为自己可以记忆几分钟的时间。具体长短除了取决于心情和专注程度,当然也和音乐的熟悉程度有关。
Stereophile主笔的说法我不同意。书面的记录是有价值的,但不能用来做A/B比较的根据。这是显而易见的。
听觉记忆能力经训练当然可以提高,但不可能没有限度。
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记忆的准确忠实程度。由于A/B比较的差异往往很细微,不是那种大是大非的天壤之别,听觉记忆是容不得丝毫差错的,必须非常精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的问题,重点其实是记忆的准确度,也就是说,如果听觉记忆不容丝毫偏差的话,能精确地保持多久?





有时对换机换线等的正面改善效果 (作者:qy 时间:03-05-14 16:03 点击数: 5) 持怀疑态度,不妨换听个几天让自己适应“好”的,再回来试试原来的效果,如果难以接受就算大功告成了。所以常听到烧友说换上满意的线后就拔不下来,其实往往就是他们试图拔下后无法忍受的结果。随后就得算帐交钱,那时的感觉我相信大家都是:痛并快乐着。





小白为人很好,写的文章我也很欣赏,“大峡谷”碟评之精彩至今不忘。 (作者:大锅 时间:03-05-14 16:16 点击数: 7) 但是版主的这句话我认为合乎实际:“假如你也跟硬件发烧友那样到弄上几年硬件的话,我想你提出的这些问题就不需要别人解答讨论了.”
我自认为是泥耳朵,LP的耳朵都比我的灵。A/B切换对比很少搞,我听线是把它接上去放不同类型的音乐随意听上十天半月,这时候“听觉记忆能力”可谓是零了,但是这条线材与其他线的风格差异慢慢反而越听越明,特质也渐渐把握到。
发烧友每天听音响的时间很长,(像我至少5小时),对自己房间、声学效果、器材特质可谓熟之又熟,甚至比LP的声音还熟悉(谁家LP每天对耳朵聒嘈5小时的?非要大棒子把.....自己打蒙),这时候没有“听觉记忆能力”之说,对声音的熟悉可称为本能了。不敢称对其他器材如何如何,这时候需要“听觉记忆能力”的。





呵呵我生性喜欢讨论这些理论性的东西 (作者:小白 时间:03-05-14 16:52 点击数: 5) 即使是实践中我自己的感受也象你所说,确实器材听久了,是自然而然地感受出器材的音质特点,但从理论上说,我也是要提出上面的问题。因为我总觉得,实践中发现的东西,如是真理,是必然有其理论基础的。从理论上讨论,是解决源头的问题,而许多发烧友(特别是高级发烧友)喜欢纯粹谈感受、感想、都是主观的东西,天马行空,虽然好听,但不从理论上找根据和源头,我不满足。
至于换线换什么的,我不否认经过长期训练或者天生的耳力超级灵敏的人确实有,如许多音响设计师就是,但我所见,许多发烧友确实花钱花得冤枉,买的东西不知道为的是什么。记得国外杂志上专文讲起过盲听试验的事,能准确在盲听中辨别出which is which的人,凤毛菱角,但确实有,除了音响杂志专职评论员,就是音响设计师。所以我对音响设计师的耳朵是十分佩服的。但很多大款发烧友,我就不敢恭维了,因为他们花钱实在不知道是为什么化的。没有那个耳朵,化的钱就是冤枉!





呵呵...我也很佩服小白兄的修养 (作者:ldh 时间:03-05-14 17:22 点击数: 5) 以前机场看到小白兄"舌战群儒",其中不乏语言过激者,但是无论对方如何讥刺挖苦甚至人身攻击,没有见过小白兄有一句反唇相讥或对骂的语言.版主自叹不如!就这一点应该是网友门学习的.





感慨万千 (作者:wh_ln 时间:03-05-14 22:23 点击数: 5)   我看了后又有一个新的想法,既而很难听出差异,为什么一定要听出差异呢,发烧友为什么非要听出某个并不算重要的、很易忽略的声音呢,其意义何在?
  因为人耳的遮掩效应才有了MP3、MD,其实CD从根本上来说也是44K频率取样得到的声音,也会丢失部分细节。
  我也玩了很长时间的音响,就一直对那种追求完美的发烧友感到不理解,觉得那和洁癖有点类似。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搞不懂。我们到底要追求的是音乐还是放音乐的机器,是否是买椟还珠的笑话仍然在继续?





插句话: (作者:imxp 时间:03-05-14 22:42 点击数: 22) 我觉得分析听觉机制和生理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正如小白兄所说的,听觉记忆能力,究竟能维持多长的时间?实际上大家也讨论了-----如果你对这声音非常熟悉的话(前提是你熟悉的过程中基本不发生变化),例如你的某个同事或老朋友,我想他随便用鼻子“哼”一声你也能分辨究竟是谁吧?我想记忆能力可以维持的时间是以年来计算的。但除了这个“非常熟悉的”前提,还有个前提就是你每个朋友的声音特征要不同(“专业”一点的术语是音色:-)),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例外是,我曾经误会一个“新同事的说话声”是我3年长的同学(他们的体形都胖、喉咙也有点沙)。张学友的声音,无论在收音机还是HI-END上放别人都不会误认为是黎明。(反过来这句话就是无论收音机还是HIFI它们对“人之耳-脑系统的声音特征分辨能力”的影响确实不大,呵呵可能有人要扔我了)
但目前很多人评比的是器材的声音特征,如说换机内线后如何如何等(个人认为随便换个不同录音版本引起的音色变化绝对要大很多-----但也是没有出现不同版本的张学友的碟会让人听成是黎明的)。正如前述,前提一是要对这套系统(含环境)非常熟悉,另外我们也知道换线后也不会将张学友变成黎明,也就是我们要对比的、要分辨......>>详细资料





多说一句 (作者:dadoudou 时间:03-05-14 23:34 点击数: 6) 人声(包括歌声)与乐器的音乐声是有很大区别的,每一个人的发音都有相对固定的音色,而且人与人之间区别较大,说话声的频带也较狭,又能听懂,所以比较容易记忆。不过当你要记忆你所完全听不懂的语言时,难度就要大一些。至于音乐……。





短暂的记忆 (作者:斜插一杠 时间:昨天 00:36 点击数: 5) 事实上,人类的进化同样使人的听觉有很强的适应性。不知各位当初哥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对自己的器材洋洋自得;某一天听过发烧试听室的东东忽感如雷灌耳,返身回到陋室,倍感此等响声不堪入耳;怎奈囊中羞涩,暂且如此吧,待雨过天晴,对自己的器材渐渐又有了认同感。当然,这时的初哥得具备这样两个前提——对音乐喜爱和手中无粮!这是对一段“时期”而言,但同样对一段“时间”有效。不信请拿两副耳机作比较(因为换耳机最快):假定您本有一副森海塞尔580,放上您最熟悉的曲子,用暂借的600作同等时间的A/B比较,你会觉得:“哦,还是600好点!”,但是,你用600先听一分钟,再用580听三分钟,你就会有很多想法:我的也不错?600也就如此?低频?我的低频也够味!力度?我的力度也够狠!等等,不一而足。此时再叫你评价一下600,可能也只能说些“口水”之类的了。见笑!





我给你写下去 (作者:小白 时间:昨天 09:20 点击数: 6) 读了读我留在audioasylum论坛上的帖子后面老外发烧友们跟的帖子,觉得有一点可以认同:人耳对音色、基调等“粗线条的声音特质”可以记忆很长时间,所以老朋友10年过去一听声音还是可以认出,但A/B切换试听时一般情况下比较的两段材料声音差别十分细微(如有),而且辨认的不是基本音色等粗线条的东西,而是声音的细微织体、细节、频响特征等内在细致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人大脑的记忆能力似乎非常短暂,喇叭制造厂家NORH的网站上声称要对比测试两对喇叭的音质差别,非做到实时A/B切换不可,否则结果就是不可靠的。根据这一理论,那些根据一段时间以前的记忆来做A/B评判的发烧友都是在说胡话了。
有一点是基本公认的,A/B测试要反复切换,每次听的时间不能很短,间隔不能过长。如果每次听的时间不够长不足以把握声音的特征,而间隔时间过长,肯定会使声音记忆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总之深入探究下去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的。可惜国内可得到的这方面资讯太少,大多数发烧友又不关心这事。其实这是很关键很值得研究的!This is real science。





我认为这东西很难讲。 (作者:Jim Wang 时间:昨天 10:10 点击数: 6) 因为涉及因素太多。得出的结论只是统计意义上的结论。对于单人来讲。情况就是千变万化了。也就是说,根据一段时间以前的记忆来做A/B评判也是可以对的。





说永远是最容易的 (作者:实践再实践 时间:昨天 11:49 点击数: 7) 但做就困难了,所以现实中的金耳朵比杂志上网上的少的多。
a/b比较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响度一致。因为人耳对不同响度的声音频响不一样。
同一套系统,声音开到不同,听起来的感觉都会不同。
对于那些喜欢标榜自己的听觉记忆的人,不妨如此测试他们。
把音响开到一个音量让他听一阵,然后把音量改变,让他把音响调回到以前的音量去。
如果连响度这么明显的参数这么短的时间都记不住的话,你也就别指望他记得什么细微的差异了。
更不必问,什么他记得如何的声音也纯粹是吹牛和心理作用。






其实我的意思说白了就是: (作者:小白 时间:昨天 12:11 点击数: 9) 我怀疑很多自认为听出声音改进的人,都是在不严格(响度不一致或间隔太久凭不准确的记忆)的情况下进行A/B比较,做出不准确结论的,其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整个过程中是存在破绽缺陷的。
但我绝不否认确实有听觉记忆能力特别久、特别准确的DX,但我认为这极少数人集中在专业人士中,如音响设计师和专职评论员。业余爱好者中自认为有这本事的人很多,但事实上真有的,极少!





业余爱好者中有本事的人最多了 (作者:cymms 时间:昨天 12:39 点击数: 5) 不仅是涌现了大把大把的白金耳朵,钻石耳朵,还出了大把大把的理论创造者。
什么线材的熵,什么功放与阴阳五行,还有什么没有客观失真的扬声器。






我就是一个例子 (作者:haiweipeng 时间:昨天 12:56 点击数: 5) 在摩机几次,每次都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后,跟另一台没有摩机的cd比较,实际并没有改善,(也许音色有些变化)






玩儿 (作者:易常 时间:昨天 13:00 点击数: 5) 首先我发烧纯粹是为了玩儿,给自己找乐。
其次我的听觉不太灵敏,所以想知道器材、线材有没有用都是在极端条件下试。
我的几次印象比较深的试验:
1,避震。把功放前级放在一个震动的变压器上试脚钉。
2,线材,我不相信线材有用,剪了一对4平方毫米的普通电源线做喇叭线。还有一次是把NBS顶级平衡信号线和几百块钱的平衡线比。
结果可想而知。
其它很多时侯是心里安慰。但我有一个推论:极端条件下试的结果一般条件下也应该管用,没听出来是自己儿朵不好;每改善一点加在一起就是好多。





讲到这一步是太哲理性的了。 (作者:Jim Wang 时间:昨天 13:10 点击数: 7) 不过我再陪你讲几句。要你的观点成立。你得要

1.你得用经念的数据来证明某人不能保持他的听觉记忆。
2.要在非常严格的情况下进行A/B Test。


在现实中,你跟本没法做到这两点。所以你的观点的正确性是未经证明的。事实上,有特别久听觉记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是像你所说的那些人。总之,我们相信科学并不意味着当代科学已经为一切的现象作出了解释。当你认为两根线没有分别的时候,你的观点也建立在和认为有分别到人的一样的心理基础上的。这种心理基础是同样不可靠的。总之,完全负定和完全肯定都是不可取得。






我可不企图证明什么 (作者:小白 时间:昨天 14:08 点击数: 5) 科学证明确实是很严谨的事情,我只是想说出自己的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观点和看法而已。
说“证明”的话,关于人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证明的,因为个体千变万化,谁又能把人一个个全部拉出来测试一下,企图证明什么呢?但说个观点还是可以的吧。





咱也别一扯扯那么远,又把线的问题拉出来 (作者:cymms 时间:昨天 14:29 点击数: 5) 反过来说也可以
要你的观点成立。你得要
1.你得用经念的数据来证明某人“能”保持他的听觉记忆。
2.要在非常严格的情况下进行A/B Test。
虽然证实不容易,但证否可很简单。
就拿那个什么响度的例子就很好,每个人都测测自己再互测,如果一个人连音量大小的短时记忆都没有,
又如何能让人相信你有精确的对音质细微差别的长期记忆呢?
我是很好奇,这个坛子里这么多大虾,玩着上百万的机器,有几个是能记得住音量这么基本的东西的。
再不妨统计一下,能听出来的都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工作的。
这位JIM兄玩的器材很高档,耳朵听你自己说也很不错,不知大虾的音量记忆是如何呢?







看不看英文?如看,这也是一个参考 (作者:Jim Wang 时间:昨天 07:26 点击数: 6) http://www.audioasylum.com/audio/general/messages/269763.html





这个thread就是我起的 (作者:小白 时间:昨天 09:06 点击数: 6) 老外们的回答有些很给我启迪。确实,听觉记忆机制和机理是很值得讨论的,严肃认真的发烧友除了天马行空谈主观感受以外,很应该花些时间在探讨这上面。





我的记性不好 (作者:易常 时间:昨天 09:19 点击数: 6) 可真有好的,我一个朋友从初中就开是焊机、做箱子。我的音响任何一点变动他都能听出来,而且我觉得他的这种听觉是天生的。





确实有天生耳力好的。 (作者:wfwxb 时间:昨天 09:50 点击数: 6) 像我这等耳力一般之人,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长时间听,然后感受。
哪个听着最舒服,长时间听着好听、不累。那就选择哪个。
选器材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嘛。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哈~





我的音响一个月只有几天好听的,其他时间都在折腾。 (作者:易常 时间:昨天 10:29 点击数: 5)



另一方面,很久以前的听觉同样有至深的记忆. (作者:color4 时间:昨天 13:39 点击数: 8) 比如俺8,9年前第一次在北京超音波听到某段大提琴,一年前在上海听过的某段咏叹调,
或者听过某次现场的细节都记忆犹新.

这可能和心理学有关了,人们经常在复习
对你影响深的某段记忆,导致记忆和印象被放大.

我常想,HIFI由听觉带来的心理体验,听觉和情绪双向影响,就是令人着迷的原因吧.





记忆粗线条的东西和记忆旋律曲调和我说的记忆声音细节是两码事 (作者:小白 时间:昨天 14:00 点击数: 5) 搞音乐的都很善于记忆曲调,听过一遍的音乐过几天也许还记得,但这和我们讨论的记忆声音音质的细节是两回事情。发烧友在试听器材时关心的仅仅是音质细节,而不是曲调旋律。





说来说去都是音响的区别性,这方面安不行 (作者:赵子 时间:昨天 14:02 点击数: 19)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术有专攻
在其他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却很少有小白兄这样大的争论
1、品酒师。不说世界上著名的品酒师,就拿我老家酒厂的品酒员来说吧,她在90年代初在我父亲的酒厂就拿5000多一个月,很简单,不同的酒(有时候勾兑品种及其繁多),如果品出的是错的,那么意味着几吨甚至几十吨本来香型有问题的酒就变成了成品投向市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后来那位品酒员跳槽去了烟台品葡萄酒去了。
2、在我得建筑施工行业里,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建筑工人,他们可是从基建工程兵开始啊,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等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看浇注完的混凝土梁、柱时,如果6M长的梁或者4。5米高的柱子有3MM的偏差不用仪器我们怎么都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是老师傅能,一开始我们不信,但实际验证他的误差很小。
如果差别真不大,我想科技也算发达的现在,一般的伪科学很难站得住脚吧。当然小白兄辩力过人,但是追究到字眼不一定合适,或者别人的回答虽然貌不对题很可能是不对你的思路而已,再深究可能是目前科学解决不了得,就像你假定的人的记忆力问题,这种问题现在无论如何都没有答案的,有的话,此人至少诺贝尔奖是拿到手了,所以安感觉讨论是?.....>>详细资料





你说的有道理 (作者:小白 时间:昨天 14:16 点击数: 5) 千言万语说到最后,我把自己的意思归纳为一句:别太自信以为自己的感觉总是对头的,因为在你下结论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依据的是有漏洞、不严谨的东西。人的听觉记忆的持久准确性就是客观存在的很大一个偏差因素。就当给发烧友提个醒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这总没错吧。





现不说换线、换机的区别 (作者:赵子 时间:昨天 14:16 点击数: 6) 按自己不能解释的问题也有
为什么这么痴迷于ATC20,用自己一对基本全新的AE1拿去换了一对根本不成对的ATC20,还是二手,他和AE1在我家共处了2个星期,因为ATC实在太沉,没有用几分钟时间来A/B对比,但听了2周的现实是,一对二手ATC,准确的说是2只ATC留了下来,这纯粹是个人口味问题,没什么道理。





嗨,不就是一个爱好嘛 (作者:赵子 时间:昨天 14:34 点击数: 6) 再说可能大多数的朋友上网发言并不是得出什么结论,而是交流交流,联系到论坛的种种争论,俺的看法是别的意见也参考,但拿主意的是自己,掏钱换这换那也是自己,自得其乐也是自己,不就是爱好吗,还有收集唱片,花了俺很多业余精力,这些爱好一开始LP不同意,但是看我乐在其中也就不说了,当然说起兴趣爱好的转移或者漏洞偏差或者过后觉得有可能幼稚的心理,也是一段经历。看看岳父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端坐蚊子哼哼的池塘边钓鱼我也想不通,但这些痴迷是用其他东西买不来的快乐,如果说有什么爱好能占据目前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我觉得以我的投入是值得的,所以就不深究什么还鲜菜等为什么有变化,到底有没有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摆一台安桥LIVEPOOL的台式音响给我,我收集唱片的兴趣也会降低,因此我自己经过不成熟的思考后认为我不是个痴迷于古典音乐的人,但我比较喜欢听一些我喜欢的室内乐区目,也喜欢流行爵士,为什么不能象真正的爱乐人似的听斯斯响的普通磁带就沉浸其中,我搞不明白,也不愿意搞明白,于是就不费脑筋的听。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6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在音响系统中,调整的方式受到许多主、客观的因素影响—器材的好坏、线材的选用、空间的调整、喇叭的摆位、电源系统的提升,乃至于个人的音乐素养与喜好等,都足以影响家中系统的走向。因此,今天不论你从哪个方向着手,效果一定都会有,但所带来的好坏,大多是试过了才知道。电源是一切的基础 电源是系统的动力来源!不论您拥有什幺样等级的音响系统,都免不了需要电力来让他做动。而在前人的反复实验下,乐友们都知道电源的影响甚钜,不可不注意。参考许多乐友在网络上的经验,都明白地指出电源没处理好,器材只能发挥一半不到的实力,相对的器材原有的灵敏度就降低了,进而影响到后端线材的表现,也让系统变得不易调整。只不过,在这样的立论下,也出现了许多怪兽级的玩家,在于电源的精进上无所不用其极,让许多像我这样的后辈感到十分惶恐—难道一定要花大钱买经验吗?让器材发挥极致,而不是化腐朽为神奇我从接触音响的世界以来,除了「换器材」这种简单直接的笨方法之外,上述的调音方法,除了因为不懂其原理,怕花冤枉钱,也因为自己并不迷信线材而作罢。当然,我从不否认线材的影响可以很大,但所付出的代价(金钱与时间成本)都让我觉得不如换一部好点的机器。对于电源系统的重要,我认为是让器材发挥他该有的实力,绝不是让器材做等级上的提升!所以,什幺样的方式最符合经济效益呢?初级玩家的起手式—从电源线与稳压滤波器开始改变「电源系统」听起来很复杂,我自己简单地把它粗分为「变电箱内部配线」、从变电箱拉出来的「音响电源专线」、专属的多孔处理「电源排插」或是电源稳压滤波器、供给机器电流的「电源线」与机器内部的「机内电源处理」。在不考虑过多的花成本与变动因素下,我选择了改善「电源线」与「稳压滤波器」这两个部份。会选择从电源线开始,还有另外的原因—机器本身设限的问题。有改过车的朋友都知道,无论你花多少心力与时间,如果行车计算机的「安全速限」不解除,最多的情形也就那样了。相同的,万把块左右的平价器材,往往都是被一条细细的老鼠尾巴给限制住了,如果不进行更换,可能拉专线也没救。另一方面,当电源处理得宜, 平价器材的灵敏度也相对提高, 聆听线材时的差异就较明显。电源线的异同说到电源线的更换,很多乐友一定非常有经验。不过,这次我试验的,除了线材本身的差异性之外,还多了公、母头的差异比较,希望能给一些乐友们不同的玩法与方向。这次的试验对象有HUBBELL、EAGLE、NEOTECH跟ONIX Precision三家不同材质的公、母头。
HUBBELL EAGLE ONIX Precision
惊人的发现—小东西大作用这次的试验中,最惊讶的是ONIX Precision的公、母头,跟我一起试听的网友ANDRW跟狂人也都明显感受到不一样的地方:不仅是能量充沛,细节、空间感,甚至于是乐器的形体与质感都比HUBBELL、EAGLE好上不少,让我们非常惊讶,没想到仅更换公、母头也有这幺大的差异!其次就是NEOTECH的母头,也比HUBBELL来的好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少见多怪,这还请有经验的乐友多多来信指教。
Tizzy Bac 藤田惠美/Camomile(挪威甘菊) 小野丽莎 我的BosaNova
线材的差异性线材的差异性众所皆知,这点我就不再赘述,针对聆听下来的感觉说就好!SP-560的声音属于比较浑厚的声音,但细节与活生感比起另外两条要差,适合搭在声底薄的系统上﹔NEOTECH的线材跳脱了以前重量不重质的印象,音场与细节都比想象中好,整体来说算是很百搭的线材。至于ONIX THUNDER的优点以前就介绍过,量丰质厚,但在解析上小输NEOTECH那组。
BONA SP-560 ONIX THUNDER NEOTECH线材
让音质更趋于稳定-电源稳压滤波器音响系统中包含了转盘、数类处理器等讯源系统与前后级扩大机等,不少的「件数」让电源排插与电源稳压滤波器成为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电源排插对声音的影响,由于牵涉的因素颇多,所以不在这次介绍的范围之内,相形之下,「随插即用」的电源稳压滤波器就方便得多,只不过这东西对声音的影响有多少?声音的纯净与稳定度有着正面助益这次我们试验了TRIPP LITE LC-1200与Monitor Acoustics MA-1000这两款电源滤波器,其中LC-1200还有稳压的功能。以试验的结果来说,不管换上上述哪一款滤波器,声音的干净度与形体感都会有所改善。以整体的表现来说,LC-1200的在提升声音的细节与厚度也有着显着的功效。同时也因为多了稳压的功能,在长期聆听的时候,声音的稳定度较高,不会随着市电的改变而有所影响,对器材的保护也比较完善。值得一提的是,LC-1200的代理商还提供了100v稳压的设定服务,对于家中有日本AV机器或音响器材的朋友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必要的选择!实作小经验:1. 依照不同的系统特性更换不同材质的电源线,如系统薄的可以选择铜线﹔需要速度快的,则可以选择银线。2. 以声音的变化来说,前端器材的影响较大﹔但以能量的充沛赶来说,换后端的电源线会有比较明显的助益。3. 音响系统不要和其它电器插在同一回路上,更不要和耗电量大的电器在一起。4. 电源线和各式讯号线不要平行摆放,电源线和讯号线离越远越好,如果一定要有交迭处,垂直让两线呈十字状而不要平行;器材最好分门别类分开插,模拟器材插在一起,数字则在另一组、后级最好再另增一组;要特别注意的是水线和火线不要插反,三叉头式插座比较不容易接反,不过一般人家中多是没接地的二叉头式插座,一定要先知道哪一个是火线、哪一个水线,对声音的影响非常重要。
惊人的发现—小东西大作用

这次的试验中,最惊讶的是ONIX Precision的公、母头,跟我一起试听的网友ANDRW跟狂人也都明显感受到不一样的地方:不仅是能量充沛,细节、空间感,甚至于是乐器的形体与质感都比HUBBELL、EAGLE好上不少,让我们非常惊讶,没想到仅更换公、母头也有这么大的差异!其次就是NEOTECH的母头,也比HUBBELL来的好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少见多怪,这还请有经验的乐友多多来信指教。

Tizzy Bac 藤田惠美/Camomile(挪威甘菊) 小野丽莎 我的BosaNova

线材的差异性

线材的差异性众所皆知,这点我就不再赘述,针对聆听下来的感觉说就好!SP-560的声音属于比较浑厚的声音,但细节与活生感比起另外两条要差,适合搭在声底薄的系统上﹔NEOTECH的线材跳脱了以前重量不重质的印象,音场与细节都比想象中好,整体来说算是很百搭的线材。至于ONIX THUNDER的优点以前就介绍过,量丰质厚,但在解析上小输NEOTECH那组。

BONA SP-560 ONIX THUNDER NEOTECH线材
让音质更趋于稳定-电源稳压滤波器

音响系统中包含了转盘、数类处理器等讯源系统与前后级扩大机等,不少的「件数」让电源排插与电源稳压滤波器成为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电源排插对声音的影响,由于牵涉的因素颇多,所以不在这次介绍的范围之内,相形之下,「随插即用」的电源稳压滤波器就方便得多,只不过这东西对声音的影响有多少?

声音的纯净与稳定度有着正面助益

这次我们试验了TRIPP LITE LC-1200与Monitor Acoustics MA-1000这两款电源滤波器,其中LC-1200还有稳压的功能。

以试验的结果来说,不管换上上述哪一款滤波器,声音的干净度与形体感都会有所改善。以整体的表现来说,LC-1200的在提升声音的细节与厚度也有着显著的功效。同时也因为多了稳压的功能,在长期聆听的时候,声音的稳定度较高,不会随着市电的改变而有所影响,对器材的保护也比较完善。值得一提的是,LC-1200的代理商还提供了100v稳压的设定服务,对于家中有日本AV机器或音响器材的朋友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实作小经验:

1. 依照不同的系统特性更换不同材质的电源线,如系统薄的可以选择铜线﹔需要速度快的,则可以选择银线。
2. 以声音的变化来说,前端器材的影响较大﹔但以能量的充沛赶来说,换后端的电源线会有比较明显的助益。
3. 音响系统不要和其它电器插在同一回路上,更不要和耗电量大的电器在一起。
4. 电源线和各式讯号线不要平行摆放,电源线和讯号线离越远越好,如果一定要有交叠处,垂直让两线呈十字状而不要平行;器材最好分门别类分开插,模拟器材插在一起,数字则在另一组、后级最好再另增一组;要特别注意的是水线和火线不要插反,三叉头式插座比较不容易接反,不过一般人家中多是没接地的二叉头式插座,一定要先知道哪一个是火线、哪一个水线,对声音的影响非常重要。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7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调频广播天线与调频广播的高保真接收

罗铁军


    一、调频广播为什么受大众欢迎: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音响产品,如密纹模拟唱片、磁带、CD、MD、MP3、 调频广播 … 等,调频广播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开播,九十年代中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之所以受大众欢迎,主要有以下特点:

1、音质好:质量好的调频广播音频频率响应的上限可达15000-16000Hz ,已迈入了高保真音源的行列,其音质不亚于卡座,甚至可以和CD媲美,特别是FM立体声广播的出现,更受大众青睐。

2、内容丰富: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办了大量的专业台,如文艺台、经济台、金融台、交通台、音乐台、娱乐台…等,以浙江嘉兴为例,大部分地区可以收到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的近四十个频道,其中杭州的五个频道均为24小时播音,使得收听广播不受时间的制约 。

3、组建、使用调频广播接收系统成本低:通常只需在原音响组合中加一台FM调谐器,少则仅几十元,一千元的FM调谐器已是高档机了。使用调频广播接收系统只是一次性投资,因为所有收听的节目都是免费的,所以众多的音响爱好者把调频广播作为一种新兴的音源。

二、架设室外天线的意义:很多调频广播收听爱好者在使用道奇、山灵、 德生之类较优秀的调谐器时,感觉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其实多半原因在于接收环境与接收天线,而并非都是调谐器灵敏度的问题。

1、由于墙壁的阻挡,所以室外的场强通常要比室内的场强大15分贝以上。

2、室外天线与室内天线的高度差通常在5米以上,有的可达10米以上。

从公式EDet =

可以看出,用户天线架设高度的 (h 2) 增高可以使接收点的电场强度增大。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使用室外天线较室内天线在环境上有“先天优势”。

3、室外可以架设体积较大的高增益多单元天线。

由此可见,在组建FM-Hi Fi系统时,架设室外天线对高保真收听调频广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想要改善调频广播的音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架设室外天线。

三、天线架的作用:天线架的实质就是一个能量转换器,调频广播接收天线架是将空中的调频广播电磁波转换成电能后通过馈线以供收音机使用。由于天线架是整个接收系统的最前端,所以对接收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天线架有三大要求:

1、良好的增益: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接收信号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引向器,但要注意增加引向器的同时会使天线架的带宽变窄。            

    2、合适的带宽:带宽表示天线接收信号的频率特征,通频带越宽,表明它同时接收多个频道的能力越强。我国调频广播的频率在87.5-108MHz之间,由于整个工作频宽20MHz,因而在不影响带宽的情况下仍可以做成多单元八木天线,考虑到抗风性能及机械强度,一般做成5单元以内比较适宜。

3、较好的方向图:方向图表示天线对不同方向传来的信号所具有的接收能力,为了获得最高的信杂比 ,应使接收天线接收能力最强的正方向与电视台发射的信号方向垂直,另外由于发射信号为水平极化方式 ,所以接收天线应水平放置。

四、转向电机的作用:在接收调频广播时,为了获得最高的信杂比 ,应使接收天线接收能力最强的正方向与电台发射的信号方向垂直。垂直接收时,一方面可以获得最高的电平,使噪声了降到最低点,以达高保真收听,同时增加了有用信号与无用信号的比值,以抑制邻频干扰。因为调频广播的频带较宽,一般单声道频带宽度约为200-250KHz,立体声频带宽度为400KHz,是调幅广播的几十倍,平时所说的电台频率是它的载波频率,上下还有带宽为200KHz的边带信号,所以在接收调频广播时,一般两个频道相隔频率300- 400KHz时就不大会产生干扰,强信号的两个频道中间相隔800MHz才能保证不会产生干扰。使用普通拉杆天线时,接收范围受到局限,也就避免了远地的载波频率相近的调频广播的干扰,使用高增益的室外天线后,明显增大了接收范围,加上各地调频广播频率分布不均匀,电台多的地区邻频干扰发生率较高,去年夏天,笔者使用道奇汽车收音头和国内首套FMA9901A型调频广播天线,以浙江嘉兴为中心,在半径120-240公里内曾收到82个电台,通过转向可以稳定的、固定的接收约有40个电台,经常变动的电台大约10个,如果只停留于某个方向时,只能收听约20个电台,且一部分电台不是很清楚。例如在接收 106.4MHz浙江慈溪人民广播电台,106.5MHz浙江德清人民广播电台时,如不转向,那么只能收听其中一个电台,或者因两个电台相互干扰一个都听不好。通过转向,二个台全部能正常的收听,同时还能收好106.7MHz上海市青浦人民广播电台。所以在进行全频段多方向接收时,需经常调动天线的接收方向,作为FMA9901A的用户只需按动电源盒上的按钮即可在室内轻松的控制天线架的接收方向。

四、天线放大器的作用:天线放大器是调频广播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天线架输出的电平幅度放大,以改善收听效果。另外,天线为了获得良好的信杂比,通常把天线架得很高,这样高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很大,所以天线放大器的另一个作用是用来弥补各部分因传输带来的损耗。只有放大器在稳定状态下工作并和天线架进行合理组合时,才能使整个天线发挥最大的接收能力,对于放大器有三个要求:

1、合适的工作频带:调频广播的工作频率范围为88-108MHz,为了提高天线放大器的增益和抗干扰能力,工作频宽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内。

2、噪声系数:是衡量放大器内部杂波的一个指标,它是限制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小噪声系数,就应采用噪声系数小的放大管。

3、稳定的增益:一般调频广播天线放大器采用FM单频段放大器,增益在15-25分贝之间,采用一只低噪声的微波晶体管即可满足需要。不少人认为天线放大器的增益越高越好,常以放大器增益的高低来衡量天线放大器的优劣,似乎把放大器当作“万能器”,其实天线放大器的增益过高往往弊大于利(其实任何频率的放大器的增益都不宜过高),因为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要求有一定的强度 ,对于极其微弱的信号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放大,或者说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想要增加天线的接收能力,盲目加大放大器增益的途径是徒劳的,在多级天线放大器中,前级放大管的噪声系数几乎决定了整个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即天线放大器灵敏度)。同理,要增加天线的接收能力,应该从天线放大器的前端 — 天线架入手,利用多单元天线架或组合天线架的低噪声、高增益的特点,配以相应的放大器是最有效的接收天线。

五、使用室外调频广播接收天线后可以收多远的电台 ?这是广大发烧友提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个问题是无法直接用数字回答的,有些商家在广告中以包收一定数量的频道或一定的距离来证明其天线的性能 ,这种承诺是违背客观事实的,因为无线电接收天线或其它无线电接收设备只有灵敏度这项技术参数,没有反映接收距离这项技术参数。通常我们用公式EDet =   



计算接收点的信号场强,在公式中h1表示发射天线的高度,h2表示用户天线的高度,P表示发射天线的功率,λ表示发射频率的波长,D表示天线方向系数,D t 表示发射天线与用户天线的距离,显然,众多的客观条件已经决定了用户所在地的频率资源,天线能接收多远的电台得首先取决于所需接收的电台信号是否传到接收天线上,其次才是天线对微弱信号的接收能力(也就是接收天线的灵敏度),此外传播路径对传播距离有很大的影响。

1、由于传播路径(也就是发射天线与用户天线之间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两个不同地方使用同样的接收设备接收同一电台,远的地方接收的效果未必比近的地方差,笔者所处的地方在嘉兴市南部,在一楼室内使用普通收音机即可收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101.7MHz(不保证高保真接收),但在离发射台更近的市中心一楼内却很难收到该台。

2、天气的变化会对传播路径产生变化,在一般情况下,调频广播是按视距传播的,如发射天线相对地面高度或海拔高度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通常不能传播很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台发射的信号通过绕射、折射、散射或反射,会将数百公里、甚至千里外的信号传过来,笔者在99年的6-8月份就曾经收到因电离层反射的信号,如:韩国90.5MHzKBS台、辽宁经济广播电台99.2MHz、香港电台第一台93.4MHz、台湾省汉生广播电台106.5MHz … 等节目,最近,笔者又收到了这类方式传播的电台,主要韩国、广西、广东、陕西等地的电台 。这类方式传播的电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生的时间多数在夏季。

2、如在白天收到,则连续收听时间不长,通常只有几分钟至几小时,而且经常会插入噪声干扰,在本地电台较多的地区,更加难以收听。如在晚上或午夜收到,信号往往很稳定,收听效果毫不逊色于本地台,并且能收听到早上5点钟。

六、使用室外调频广播接收天线后可以收多少个电台 ?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上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使用不同的天线会有不同的效果,同一套天线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确使用室外调频广播天线后能使用户的调频广播接收系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从FMA9901A调频广播天线用户反馈的“用户登记表”上看,个别用户增收的电台最多达20几个,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用户的使用效果。也有个别用户在使用天线后,仍一个电台也收不到,因为用户处在调频广播信号的盲区。笔者观点:天线能接收多少个电台首先取决于调频广播信号传到接收天线的强度和个数,其次才是天线的灵敏度。如果在调频广播信号的盲区,架设任何调频广播天线也无济于事。

七、室外调频广播天线的使用:想要实现调频广播的高保真接收,在硬件部分要有一台高灵敏的FM调谐器和一套高增益的室外接收天线,在“软件”部分就是要正确架设、使用接收天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天线的作用。




可以看出,电台发射天线的高度、功率、频率、方向系数、传播路径已经决定了用户所在地的空中场强分布,用户天线的架设高度与接收点场强成一定正比,所以为了增加天线接收点场强,应尽可能提高接收天线的架设高度,以获得最佳效果,这是使用室外天线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平房用户架设高度要求离地 6 米以上( 8 - 12 米最佳),楼房用户应把天线架在楼顶上。但天线的架设高度并非越高越好,因为离地面越高,接收的杂散信号就越多或会使个别频道的电平过强,而导致天线放大器进入非线性状态。因此 ,在提高接收天线的架设高度后,如发现收听效果反而变差时,就应及时调整高度。

2、由于传播路径(也就是发射天线与用户天线之间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各种建筑物的反射、阻挡、屏蔽作用,可能会导至在一个小地区内信号强度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环境较复杂的地方应多试几个架设点,以起到对传播路径作微调作用。

3、架在楼顶的天线离屋顶平面距离应大于所接收最低频道的一个波长以上(我国调频广播最低端的波长约为3.43米),低于这个高度可能会使天线接收方向图发生畸变,影响接收效果。

4、由于电视广播都是采用水平极化波,所以室外接收天线应水平放置,同时尽可能避开高大建筑物、电力线,与邻居天线应保持所接最低频道的一个波长以上,以免引起天线增益下降及其它可能出现的干扰。

5、天线输出信号与调频广播接收机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只须将馈线的中芯线与收音机的信号输入中芯线或拉杆天线相连即可,在接收弱信号时最好接上地线,但有时不接地线(实质是作一种变相的信号衰减)可减小噪声,总之,连接后能使音质最佳的方法即可,连接正误均不会损坏调频广播接收机。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8 11:17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恶碟龙虎榜之十大恶碟


文·【林子贤】



恶碟为何物?!

杂志上介绍的尽是天碟,何谓恶碟呢?我给它的定义是:对音响系统要求极高的一流天碟。如果您的器材普通,它会使您误以为录音恶劣,只待有朝一日,您的Hi-Fi体系重播水平突飞猛进,自然能体会到它伟大及不平凡之外。此等录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演出艺人水平极高,声音异常“活”!若音响系统不够“松”,哈!那可有罪受了。

为了让大家一起共享“玩”Hi-Fi的乐趣,我暂不提那很难购得的唱片,也不说那古董单声道录音--虽然它们是恶碟中的精华!单就说一说江湖中人人皆知的“恶碟”好了,以下“恶碟龙虎榜”上之十大恶碟,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它们都一样恶不可耐!

(一)千声佛

雨果HRP 753-2

“千声佛”演录俱佳,但极难播得好!任何Hi-Fi体系质感稍偏硬的话,琴声便会变得粗糙刺耳,可说是Hi-Fi体系音乐感的试金石,任何体系只要能把它播得悦耳,琴声又“真”的话!那真要套一句新年的贺词:恭喜、恭喜、恭喜您呀!您的Hi-Fi体系已基本上调校得颇为理想。

我在许多体系上试过“千声佛”不瞒您说,许多高手、大师手中的“宝物”皆无法过关。要播好此碟,除了器材素质要上佳(未必贵到没人性),调校、接线(讯号线、喇叭线及电源线)之间一定要细心配合,方能构与一个Resolution极高的体系,播出的琴声才能清脆有力,音乐流线轻巧又不失沉重,意境层次丰富得令人击节赞赏,秀丽无比的超高频段引人入胜!

您的Hi-Fi体系若能播好“千声佛”,也即说明您的音乐修为颇高,对声音“好”与“坏”的判断力已达至一个很高的境界。

我也曾用过不堪入耳的体系,大部分的问题不外乎是:

(一)高频至高频段不足,太薄、太硬、太紧或太多。
(二)质感不佳。非但高频段质感不佳,连中频质感亦硬得像石头,毫无音乐感可言。
(三)音声过分沉重。沉重的声音往往让人觉得没有“生命感”,在良好的体系上,杨秀明先生的琴音应带有一股很“活”的灵气。
知易行难,雨果这个极为出色的录音无法广为流传,实在是因为许多名贵,但调校不妥的体第无法将它播好啊!

(二)Bach: Sonatas & Partitas

EMI ZDMB 0777 7 64793 2 3

自人类有录音技术以来,我想大概没有任何一位提琴家像Nathan Milstein那样,能为巴哈的这个伟大作品作不朽的典范,即把巴哈作品精妙之外宣告于世人,让世人从新评估这部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

我个人认为Milstein的巴哈是屡唱屡有"新意"的作品,单就这点,许多世俗发烧友选用的“发烧碟”就望尘莫及!Milstein“活”现了巴哈音乐应有的精神面貌。

曾有人在香港杂志上力捧Perlman的巴哈无伴奏,为此,我特别买下一套Stereo的Perlman,但亲爱的读者们,Perlman的巴哈,我只听了一次,它就被永远打入了冷宫。道理很简单,Perlman非但不“活”,还硬桥硬马地歪曲巴哈精神。

“巴哈”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据说贝多芬看了巴哈的作品后,惊讶地说:“他不是小溪!是大海啊!”。巴哈能在一个小旋律上变奏四个小时,您说,他的作品听起来应是“活”,还是“硬桥硬马”呢?事实上,莫说Milstein,即使是Henryk Szeryng亦比Perlman“活”及“高明”得多。

巴哈是一个很不幸的音乐家,仕途一直不得意,令他脾气暴躁,故我能接受他音乐中的“火气”,Milstein的巴哈便不温文,而带着一定的“火气”,这股“火气”不足不佳,“火爆”又不对味,可真难为了器材的主人,故此碟亦名列恶碟榜。

Milstein的琴声很“美丽”,高雅而又不“火爆”,刚劲又不失秀气,散发出令人心服的“与世无争”情怀。

本碟虽是单声道录音,但音质颇佳。平时我聆赏音乐时,它是我最钟爱的首选碟之一,同时也是我在调校“结象”与“音乐感”时,使两者取得平衡的“工具碟”。

(三)巴哈无伴奏担组曲

EMI 5 55365 2

上文提到Milstein,我已阐明了我欣赏巴哈音乐的基本要求,同样地,演奏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前人很多,但精致又带有“火气”,更有“活”生感的演出不易求得。

Fournier、Starker、Gendron的演绎全数出局,不信的话请从第一号BWV 1007的Prelnde开始听:
Rostropovich的速度便比任何人都快,但听起来一点也不急,“火气”适中,造句精致;Fournier较慢,控制上较逊,录音也不及EMI的Rostropovich好;Gendron最粗糙,您能想象粗糙的巴哈作品吗?

但我亦要提醒您,EMI这个了不起的录音质感在非常“危险”的水平线上,您的器材素质及调校稍有差池,声音马上跌入“粗糙”的痛苦深渊,享受不到令人回味无穷、丰富的堂音尾韵。

Rostropovich高超琴艺在EMI出色的录音及法国圣马得淋教堂极出色的Acoustic衬托下,成为巴哈经典作品至佳录音之一。

(四)Le Barbier De Seville

DG 449 390-2

话说某日我到HMV逛,在可供试听的样品架上看到这张碟,虽说我手头上至少有三套单碟价售卖的“理发师”,但看看演出名单,嘿,全部都是意大利的不知名歌手,乐队也不认识,指挥Bruno Bartoletti倒有听过,印象不错。既可免费试听,何乐而不为!我马上戴上耳机,选了很熟悉的“Una voce poco fa gianna d'”,Angelo有如出谷黄莺般的歌艺,把我震呆了。天哪!这么了不起的歌艺竟默默无闻,无人知晓,天理何在?!我马上拿了一片新CD冲往柜台付账。

回家后的第一时间开了金牛后级,再次聆赏Aneglo的歌艺,乐队引手一响起,唉呀!我几乎跳了起来!好宽大的音场啊!太大了,根本不像在小录音室里录的,活像以前我在维多利亚音乐厅ROWF听黄河大合唱的壮大场面嘛!

虽说Rossini的“理发师”不具深度,但聆赏Angelo的歌艺,真是令人心花怒放,太了不起了!一曲结束,即刻跳到另一首我的Favorit“Largo at factotim de lacit”,哗!扮演Figaro(理发师)的Renato Capecchi一样出色。

有了Rossini的“理发师”,我过去的几套“理发师”都可请他们告老还乡去也。


这个录音非常具有1960年代最出色的老Decca录音的特色与特点,空间感出色不在话下,加上这群不知名的艺人极超级的演出,不动容者几稀!


不料把它带到友人家里一试,心却凉了一大截。在不太完美的重播条件下,Angelo的歌声不再像夜莺,而像母夜叉吵死人。


我这才蓦然惊觉,此碟也属不讨好之列,它录于1961年,距今已超过35年!这么出色的好录音、好演出不受世人重视,只因一般较俗气的Hi-Fi器材不争气使然?!


大人!冤枉啊!!

(五)马勒:大地之歌

DG 419 058-2


马勒的古典音乐创作艺术最高峰是充满胜利气息的第八(千人)交响曲,“大地之歌”却是作曲家作曲水平开始滑落的起点。但大地之歌仍是我很钟爱的一个古典音乐作品,我所收集的“大地”已有十一个不同版本。

“大地”绝对是考乐团指挥功力的试金石,功力稍次的指挥或许能把莫扎特、罗西尼等人的作品演绎得有声有色,一处在Bruckner、马勒等后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中,马上“原形毕露”!卡拉扬其实并不热衷于指挥马勒的作品(犹太人与德国人有血海深仇!),但无可否认他的“大地”极富人性,令人深深感受到卡氏的才气。

无独有偶,由EMI Otto Klemperer指挥的“大地”中的女中音Christa Ludwig,也是香港发烧圈中力捧的。Christa当然Wonderful!无论在Klemperer或Karajan的指挥下,她皆唱得很感人。


但Klemperer有一个毛病,每当一个Climaz Build-up,尚未到尽头时,他很快便把乐队辛苦营造的气氛铲平!这不是偶然,而是他反复出现这个败笔!故年老的Klemperer绝不配称为伟大的Mahlerian。


不信,您听听年轻的Klemperer在Decca录下马勒“第2”,虽然是Mono录音,但这是“黄金”时期的Klemperer、Bernstein“呼天抢地”式的手法,他在马勒第一及第二的终章时皆有不俗的“创意”,颇令人耳目一新!


在最感人的终章“告别”里,最能描出天色深蓝,日落西山后阵阵冷风迎面吹来之意境者,便是卡氏。


我收藏的其他十个录音,论指挥功力与卡氏相提并论的,只有在1972年指挥BBC交响乐团演出录音的Jascha Horenstein,当时他已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这是"大地"的另一伟大指挥,可惜女中音Hodgson倾尽全力仍远不如Ludwig。


据闻Sir John有一个伟大的现场录音“大地”,但至今我尚未见过有CD Re-issue,如有出版,无论By Hook Or by Crook,我一定抢一张回来听。


至于“卡氏”这张“大地”一向很不受“发烧友”重视,其实这也是少数出色的DG录音。音场宽深,余韵令人回味,请特别注意第一乐章8分10秒开始后卡氏的清秀造句及终章28分24秒起“春天”来临时,那动人的音乐流动线,除了风格迥异的Jascha Horenstein尚能匹敌外,还有谁能争锋呢?


您的名贵Hi-Fi播得出这个感觉吗?(CD的计时以“卡”氏DG中价419 058-2为准!)在众多对手下,最自量力的一个版本是由Anton Naunt指挥,虽然它只卖$5.90(购于森林大厦地下层CD店),但您还是省下钱吧!

(六)Six Sonatas for Solo Violin

Collins 13762


这是另一个“可怕”的录音,其实“好”与“坏”只有一线之差,只得0.55mm之距!


闲话少说。Ysaye的这6首献给当年6位伟大的担琴家的无伴奏奏鸣曲,技巧艰深,历来只偶尔听过某些名家选奏其中一些选段。我前后共听过十几人演奏过,唯Ysaye的这个作品深得我心。


听完Marinkovic这个完整的录音后,才觉察到Marinkovic演奏的巧妙之处,不错,他肯定没有Kreisler美丽的Tone,他没有少年的Menuhin的鬼斧神工,没有Milstein的优美造句。


但他做到了前人从未达至的成就--用刚毅无比的意志力,克服了这个优秀作品的高深难度,更难得的是Marinkovic赋予这套奏鸣曲从未有过的“生命”与“亲切”感,美丽的1729“OSCAR,METZ”,Radivarius琴在Collins极优秀的近距离"大厅"录音,呈现出令人咋舌的质感。


但它对Hi-Fi的要求太苛刻了!只要您稍粗哪怕“0.05mm”那么一丁点,Track 1尚未播完,你就会掩耳而逃!


如您的Hi-Fi体系能让您在接近“近距离”响彻云霄的音量下听完整张CD,还想Encore一次,哈!哈!您“好野!”

(七)兰闺寂寂

EMI FH-81017-2


早在 1994WCES Show 时,为招呼有“Taste”的华人发烧好友,我便带着“蔡琴老歌”与EMI这张“李香兰”出Show去也。


在参展的第二天,有一位台湾“行家”点播蔡琴老歌,播完“三年”后,我二话不说,便放进“李香兰”,让这位“行家”了解我们参展器材的实力,当“李香兰”唱到“左三年,右三年”时,一位棕发老外拍了拍我的肩,轻声说:“啊!天哪!如果买得到现在(李香兰)唱的唱片,我一定不买蔡琴!哈!祝你好运,你的扩音机真不错啊!”,亲爱的读者们,您看连不懂华人文化的老外都会“好”的歌唱艺术!我还能不讲这张唱片吗?!李香兰歌艺之高,非笔墨能形容!


当您用如Marantz Classic 100mk前级听李香兰,简直是与她“精神交流”了。


话说三年前的某天,老顾客们上门来听歌,听完后,据闻每人回家途中都在CD店买了一片“李香兰”,第二个星期六,他们相约到某名店试机,怎知道“李香兰”在价值八万多元的器材下惨不忍闻!更要命的是CD主人竟被Hi-Fi店老板,及其他在店中的道友讥为“孤寒”,买翻版唱片来播?!


可见徒用名贵器材,而不注重“调校”,永远无法知晓这张唱片过人之处。


老实讲,我听“李香兰”多年,能令我“流泪”的体系不超过五套。老友!为免被人讥为“孤寒”得连正版Stereo唱片也买不起,如果“李香兰”不能令您满意,请勿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


“李香兰”确是一张不允许器材带一丁点粗糙及“俗气”的异碟!经年的经验告诉我,“李香兰”在优质胆机重播较为讨好!

(八)Gerald Moore A Tribute

EMI CDC 7 49238 2

EMI的录音工程师Christopaer Parker成功地捕捉下了1967年在Royal Festival Hall的伟大实况,三位了不起的歌唱家一起参与了伴奏之王的最后一次舞台演出。这个录音的音场已不是宽深那么简单,麦克风的左、右、前后方音响细微处都被一一捕捉了,请听听Track 7 Rossini的“猫儿的二重唱”中观众们的笑声,如您的体系调校得宜,便当知这个录音巧妙之处,一曲结束,观众“爆起”的掌声在任何稍有“过利”、“过亮”的系统,保证即刻要关小音量!否则您的耳朵可有得受了!


Track 23中,Gerald在舞台上的演讲风趣幽默,除非您听不懂英语,否则一一捧腹大笑!演讲后,音乐会便在Gerald弹出舒伯特的“致音乐”尾声中结束。这是一曲非常感人的演奏!我想不出还有谁能比Gerald的独奏更动人?!


您要到音响店买一对讯号线或一件辅件吗?别的音乐软件未必准,但如有任何东西能通过本碟的考验,令您听得舒服、感动,那放心买它吧!不会错的!

(九)Green Sleeves

Philips 420 897-2


十五岁的小女孩Michala的精彩牧笛演出!


该录音由Michala独奏,她母亲钢琴伴奏,论艺术性,本碟不算牧笛演奏的顶峰之作,但精彩的是它的录音,录音师刻意把Michala放在音场左边靠近左喇叭处,值得留意的是Michala的笛声是“脱离”左喇叭的,有本事还原这个特点的Hi-Fi体系百中无一,在台湾听过四套调校极之出色的体系,Michala皆能脱离喇叭;而在美国的CES Show,对不起,我听过最佳声效的Audio Note Gakuon近美金$500,000.00的Audio Note体系亦还做不到,更不要讲其他功力更次的Set Up。在本地,业光兄是少数令Michala脱离喇叭的Set Up高手。


最常见的现象,便是Michala贴紧着您的左边喇叭,要做到“脱离”喇叭还不“太难”,要兼顾到音乐线条、及音色优美,可真的是难上加难。


小提琴家“大卫王”在philips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亦有同样的“位置”感问题,但毕竟仍较michala这张碟易搞定。虽然骨子里我喜爱大卫王远多于Michala,我还是舍弃了大卫王的录音,用Michala本碟搞到好时古味盎然。


但可真难为了大部分普天之下的“发烧友”!


(十)No Frontiers

在No Frontiers刚面世时,买下此碟只觉不错,但亦不觉察到No Frontiers有何伟大之外,只能怪自己当年功力不足,而错怪了此碟。


No Frontiers需要在一套调校极出色的体系,有足够的本钱还原音乐里的“原动性”、“感性”方能把您带出音乐的表面,而进入Mary Black的内心世界的“异碟”。


我得感谢香港李哥,教文高等高手教我的美学观,及从他们的“伟大”体系给我的启示,使我走进音响艺术的大门,也就是说,一般凡品只能令你停留在Hi-Fi的“声音”第一空间(First Dimension),好的体系方有能力带您进入音乐的第三空间(Third Dimension),喜欢Mary Black的音乐的人很多,但如幸有知音人看到我的描述,想他也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吧!


在第三空音里我们论及的完全是“声音”的“境界”,早已脱离声音的“特质”。


就如师傅李哥所讲,对着这么感人的音乐还和我讲什么是低音、高音的凡夫俗子,我都懒得浪费时间和他谈Hi-Fi。不错,在这种境界内,每一个“乐音”都是一种美的“流动”,在这个"境界"段数里的发烧友的层次早已脱离“器材”的困扰,纵然给他一套低价中等质量的器材,他亦有本事让拥有名贵器材者折服,这才是具深厚功力的象征。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常挂在口中的话:您没有大老爷们财宏势大,是吗?不用自卑,一位名画家用的画纸,或一位名书法家用的毛笔,未必是稀世奇珍,但他们一样能挥洒自如地创作出珍贵的艺术品。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