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31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分成几类,供大家参考.也是几年里断断续续收集起来的,感觉还是有点用的,只要不过分偏执就好.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39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胆知识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40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300B管機的科學與藝術 劉漢盛整理

我是一個Audiophile,或者說已經是Audio的Mania。請原諒我不喜歡用大家慣用的「音響」與「音響迷」這二個名詞,多年來我的內心深處仍然無法接受Audio被譯成「音響」二字,但卻又找不出更適合的字眼來表達。為了忠於Audiophile的哲學,所以我寧願用Audio與Audiophile。
植基於理性與科學的狂熱

而說到Mania,許多人都誤解我對300B的狂熱,以為我是懷舊派。加上我所使用的喇叭是Jensen G610C Imperial,更讓人以為我早已與時代脫離。很少人記得我的架子上有Cello Audio Suite前級,也很少人知道我對300B與Jensen G610C Imperial的狂熱,完全是基於以科學的角度去分析、觀察與實際的使用體驗之後才產生的;那是植基於理性與科學的狂熱,而非盲目的懷舊。

300B為直熱式三極管,世界上有哪種功率管比它的構造更簡單、更直接、更美?以下,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地下雜誌「Sound Practices(美聲實作)」主編Joe Roberts在1993年創刊號中所寫「動手裝一部300B擴大機」中的結語。

300B的美感無與倫比

「300B擴大機擁有簡潔的訊號路徑、純A類的放大方式、無負回授、沒有相位反轉的問題、單端輸出的基本架構完全保留了偶次諧波,當然也維持了自然的諧波比例。其音色迷人來自完美的泛音結構,它重組音樂的功能奇妙,細節清晰的浮凸出完整的微弱動態表現。聆聽複雜的合奏時,每件樂器的旋律可以有很清晰的詮釋,並構成完整之節奏感。它或許會被擔心力道無法推出排山倒海之勢,然而它的動態反應絕對可以讓你刮目相看。它能表現出漂亮的音質以及無比精確的掌握能力,這是任何高功率擴大機所望塵莫及的。

這種器材絕對有夢幻似的魅力,即使聽最令人詬病的CD,同樣可以讓你感動得汗毛直豎。其營造音樂情境之能力,簡直可以用神奇來形容。在喇叭搭配得當時,你可以完全忽略音響之存在,幾乎就等於置身現場。此時你已身歷其境而非冷眼旁觀。換句話說,閣下會有『我身處興奮與激動裡頭』的感覺,這種參與感是其他器材永遠追不上的。」

300B管機需要高效率的優質喇叭

以上是Joe Roberts將單端300B管機與束射功率管Beam Power Tube Amp做比較總結時,所提出的令人神迷嚮往之言。在Joe Roberts的結語中,我們可以知道從科學的角度來看,300B的年齡雖然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但仍然是最好的功率管。時下流行的五極管只不過是輸出功率比較大而已,它們結構的複雜反而破壞了訊號放大的直接,與快速的暫態反應。如果300B管機能夠配上優秀的高效率喇叭,它一樣能夠發出驚人的音樂動態。Joe Roberts就說:

「距離300B的誕生近六十年後,Western Electric所設計之管機終於開始有機會走入一般人的生活中。Cary Audio生產300B單端輸出的擴大機,其中的輸出變壓器與扼流圈(Choke)還是由美國變壓器名廠Magne Quest/Peerless的Mike Le Fevre所特別設計製造的。對絕大多數的Audiophile來說,300B擴大機似乎已經不虞匱乏。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輸出功率僅有個位數字的擴大機推出理想的效果。」

W.E. 300B管機很少走入尋常百姓家

或許各位會奇怪,為何W.E.所設計的300B管機要在近六十年後才走入一般人的生活中,難道當初的W.E.擴大機並未在一般人家裡使用過嗎?其實,W.E.是美國西方電子公司於1927年所成立的子公司,全名是Electric Research Products Inc.,經營販賣、租賃與技術服務之工作。當年的W.E.器材都是連同喇叭、擴大機等出租給戲院的,並不是賣給家庭消費者。二次大戰後,由於時代變遷,這些戲院用的器材慢慢退役。當時有些日本人在美國從事Audio的生意,也有人在W.E.任職工程師,他們識寶,將這些退役的器材大量且低價(多數以美金一元成交)收購運回日本。近二十多年來,300B在日本炒作之聲不斷,「夢幻銘器」之名詞被廣泛用於「Stereo Sound」雜誌中就是最佳寫照。<圖1>

以前的規格不符今日需求

六、七十年前的器材能夠符合今天的要求嗎?這是許多人的疑惑。我們來看看1927年推出的W.E. 555 Receiver驅動W.E. 15A號角喇叭(15A指的是那個號角的型號,號角裡面負責發聲的驅動器型號就是555)、以今日儀器測試所得的規格:由75Hz至7.5KHz之間為平坦的頻率響應曲線(當時AIEE所訂定的廣播器材規格為100Hz-8KHz),不過75Hz-5KHz為最佳狀態,超過5KHz逐漸下滑,7.5KHz之後急降,65Hz-75Hz就產生極度之失真,而喇叭的靈敏度則為105dB/m/w。<圖2>

從以上的規格中,可知當時的器材在頻寬上絕對不符今日之需求,如果「食古不化」,那絕對不符Audiophile追求理性與科學的精神。而我對300B管機所採的態度就是服膺「古之『復』與新之『創』」的道理,以「古」的簡潔直接線路架構,配合上「今」之零件與寬頻輸出變壓器,再以現今對Audio表現之要求來對待300B管機。

研究300B管機要從Model 91開始

W.E.在1927年所推出的器材與300B並沒有關係,真正開始與300B有關的是在1936-1946年間所推出的Model 91與Model 86擴大機。其中Model 91使用一支300A真空管,Model 86使用二支300A真空管,這二型擴大機當然也是只租不賣。關於Model 91這部一代名機,Joe Roberts有著以下的敘述:

「將W.E.譽為音響界的巨人並不為過,而Model 91則又是W.E.的經典之作。如果你對古代的三極管輸出擴大機有濃厚興趣,不管是為了它的歷史意義、還是優越的聲音表現,都請從深入瞭解Model 91開始。因為Model 91就代表了這個電路架構的年代,刻劃這一代的完整歷史。」

為何我用Jensen G610C喇叭?

除了深入瞭解Model 91以作為研究300B管機的開端之外,Joe Roberts所言找到一對優秀的高效率喇叭來搭配300B管機,更是追求夢幻銘器之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許多人都知道我用Jensen G610C Imperial喇叭(它的效率有103dB),但是對於為何我會用它的心路歷程並不瞭解。早在1953-1957年間,我家隔壁有一家電機行,加上當年有幾位發燒人的影響,使得我認識Jensen喇叭更早於JBL與Altec。而當年正是Jensen最輝煌的時期,它的威名一直深植我心,G-610單體的售價至今仍排第一更證明了它的不朽。<圖3>

Jensen G610C Imperial喇叭是發明以永久磁鐵取代暫態磁鐵(Field Magnet)的Peter Jensen之力作。在他1935年這項重大發明之前,喇叭必須靠著擴大機系統的供電才能充磁,這也是老W.E.擴大機與喇叭必須成套使用的原因,否則就無法發聲。事實上,我會追求Jensen G610C Imperial,除了心儀它的威名之外,也是因為Jensen G610C Imperial乃源於美國三○年代間W.E. 555驅動器所衍生出來的直接傳承產品。

在直熱式三極管盛行的年代,RCA與W.E.都是發展有聲電影設備的主要廠家,他們各自為有聲電影發展出完整的錄放音系統,從麥克風到喇叭一應俱全。當時,以W.E. 555 Compression Drive驅動器為主的號角系統,成為那時劇院之聲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果要研究W.E.,除了去找到完整的老古董機之外,最有意義的就是去找Jensen八○年代重新發行的Jensen G610C Imperial同軸型三音路喇叭。在這個喇叭上所使用的中音號角與W.E. 555只有一點點改變,那就是Peter Jensen將振膜的材質由鋁質改成電木(Phenolic)成型之薄片。玩家如果手癢,可以拿W.E. 555的鋁質振膜換上Jensen G610C Imperial,其樣式尺寸完全一致。

為G610C找尋絕配擴大機

當我動心想要擁有憧憬多年的Jensen G-610 Imperial喇叭之時,就已經意識到自己必須設法面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之挑戰,去找到與之絕配的擴大機。喇叭到手之後,當時我曾考慮用Mark Levinson No. 20純A類後級,但是因為無法忍受其高溫與體積而作罷,只好先以No. 23代替。後來輾轉得到EAR 549,這是Tim de Paravicini最高段也是最後一回之製作,用它驅動Jensen G610C Imperial不但游刃有餘,其高S/N比也令人讚嘆不已。

至此,雖然自認已經功德圓滿,但我仍不忘想一親W.E. 300B SE之芳澤。因為Jensen G610C Imperial乃集美國Audio技藝結晶於一身的好喇叭;它既為五○年代之佳作,又於八○年代重新上市,且新的Jensen G610C Imperial分音器已經重新設計以符合新的要求,出自五○年代同一位設計者之手。既然如此,為Jensen G610C Imperial搭配一套優秀的300B管機就成為我的願望。

追求300B的文藝復興

看到這裡,讀者想必已經瞭解我所用的Jensen G610C Imperial喇叭是八○年代重新修改過的銘器,而我所追求的300B管機也是符合現代Audio精神與需求的擴大機。在此,我要再次強調,我不是追求舊的300B管機,那個時代的東西我會參考,主要是去研究當時他們是怎麼在用300B的。也就是藉由「復古」的研究去找出「創新」的路子。

事實上,我所謂的「復古創新」也就是在追求一種文藝復興的精神,我想要復興的是從三○年代到九○年代之間,這失落的300B管機黑暗時代,在這漫長的五、六十年間,真正好的300B聲音幾乎沒有機會進入一般Audiophile家中。我的意思不是市面上沒有300B管機,而是真正製作嚴謹、能夠淋漓盡致發揮300B優點的器材少之又少。因為如此,導致許多人對300B管機產生錯誤的認知,以為它無法發出龐大的動態。

300B能再生Live的氣氛

事實上,300B的輸出功率雖小,但是如果用單管時,它的動態範圍很廣(雙管時動態就減半了)。此外,我們在重播音樂時,最需要的就是要有Live的感覺,而Live的感覺就是從現場音樂的規模與泛音結構氣氛中得來。這些,都是300B的長處。

為什麼300B會有這些優點?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它的放大原理、線路結構都非常直接簡潔,就像一個人沒有束縛般,可以跑得很快。如果放大原理複雜、線路疊床架屋,這就好像把一個人綁手綁腳,他怎麼能跑得快?而如果用二支300B管來推一個聲道,也就好像二人三腳跑步,再怎麼樣也無法跑得像單管機那麼快那麼好。所以,我認為最好的300B管機就是直熱式、單管、單端輸出的擴大機。

發人深省的智慧之言

有關300B機的詳細實作,我將在下一期向讀者們公佈我的經驗。但是,對於台灣許多Audiophile之於300B管機的不當胸襟,以及雜誌Reviewer對它的許多評論,我想Joe Roberts有一段話值得我們反省。<圖4>

在Sound Practices第二期「出刊者的話」中,Joe Roberts說:「音響技術(Audio Technology)過去八十年來的發展成果,可以說是人類本世紀的最大成就。享受Audio科技的結晶固然是一種快樂的事,但如果能充分掌握箇中訣竅,以技術背景建立自我的獨立判斷能力,豈不更大快人心!不過,說來容易,這種能力之培養需要時間,也需要對Audio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有深刻的洞悉才得以成道。要知道,Audio的世界是何等的廣泛。當然,如果閣下誤信廣告,迷信名牌,那Audio的世界將是何等的狹隘!」

他又說:「玩Audio的基本態度就是要有開闊的胸襟,有時候說到激動處不免想吐出一句話 ?Audio市場就是謊言充斥的地方,到處充滿了欺騙。與其受人欺騙,不如開放心胸接納不同的Audio哲學與風格。」

對於300B管機,我除了秉持開放的胸襟來接受不同的Audio哲學與風格之外,美國Audio史上重要人物Paul Klipsch所說過的一段話也是我深深服膺的。他說:「It must be understand that audio and loudspeaker manufactures are both art and science. 」一點都沒錯,Audio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我們不應當以不實、誇大與扭曲之動人言詞來瞎捧300B管機;也不應以反科學態度的假藝術觀來作不切實際的Review。

附錄:W.E.公司從1927年至1946年間介入有聲電影事業的歷史

1927年 - W.E.子公司Electric Research Products Inc.成立,專門經營販賣、租賃、技術服務的工作,並發表All Talky(Disc方式)Picture 「Jasicha」。音響系統為W.E. 555型Receiver+W.E. 15A Horn揚聲系統,開Voice of Theatre風氣之先,同時W.E. 4A Pick Up正式實用化。

1929-1935年 - 專用於劇院之擴大機有Model 42A(二支211E管或二支205D),以及95036G(二支300A)。

1936-1946年 - 新型的Reveiver W.E. 549問世,與W.E 555並肩服役。此時W.E.也發展出更堅固耐用的高性能擴大機,即Model 91(一支300A)與Model 86(二支300A)。銘器W.E. 288於1946年開始生產。

 





2A3与300B通用放大器的制作
●戴洪志

发表读后感
  看了这个题目,读者会问,2A3、300B是特性不同的两款直热式三极功率放大管,怎么能在一个电路上通用呢?是的,请听慢慢道来。
  笔者起初制作了一台2A3的单端输出功率放大器,线路见图1,后来发现只要稍改动一下灯丝电路,用300B也可以工作,后来就成为300B单端输出功放了,并且可以两管通用。
  300B是众口皆碑的直热式三极功率放大管,有“胆球之皇”的美称,本来早就想制作一台,听听300B的音色,但由于300B的价格不菲,暂时还未拥有。然而手中有一对2A3可以先用,以后再改用300B。2A3是古老的专为音频领域设计的直热式功率放大三极管,音色甜美,胆味很浓,古老的电子管机都用2A3作功率放大。随即便焊了一台4W的2A3单端机。
  其实从2A3、300B的典型线路便可看出,只要稍加改动或者加一只开关就可以随时由2A3改为300B,或由300B改为2A3,非常方便,如果用电烙铁2~3分钟即可完成。
  2A3与300B的音色不一样,2A3的中音丰润,低音也不俗,听女声或弦乐十分耐听,音乐感强,而300B的高、中音明亮,有人称300B的堂音好,音乐感强,但低音不如2A3。用此线路想听300B或2A3,随时可换,有条件者不妨试试,定会让你享尽耳福。
  2A3、300B管特性如左下表。
  制作此机的关键是要有通用的元件,电源变压器是用旧250W E1型变压器改制的,次级高压有一组140+50V 200mA的绕组,灯线有5V3A三组供300B和整流管用,6.3V3A二组供电压放大及推动级电子管用。直热式三极功放管作单端输出时,两只三极管的灯丝不能共用一组电源供电,否则会有共阴极现象发生,对音乐感、音场、立体感等都有影响,所以用2A3时,灯丝供电要5V3A的绕组用电阻降压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用  ,即    =1Ω,降低电阻的散热功率要足够大,要5~10W的,本机用7W的。2A3的屏压250V,可用到300V,300B屏压也是300V,但可用到400V,为了两者兼顾,B+直流高压取交流140V经倍压整流后得到300V左右的高压再滤波。
  输出变压器也要能通用,300B的输出阻抗为3.5kΩ,2A3的输出阻抗为2.5kΩ,2A3用3.5kΩ的输出变压器阻抗稍高,但能使用,输出变压器的阻抗高对低频的表现也更有力,因此用300B的输出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的素质对放大器的音效也有大的影响,有绕制经验者可用优质铁芯和无氧铜线绕制,一般还是买成品为好,出售优质国产输出变压器的有几家,本机使用的是口碑不错的曙光SG-3.5K-30A型单端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3.5kΩ,次级阻抗有4、8、16Ω,外观非常漂亮,两只变压器有十几千克(铁芯尺寸为38mm×52mm),用料很足。
  再就是底盘,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宽敞的尺寸,底盘强度不够,日久会变形。本机使用的是从广西玉林购买的专业加工的镜面不锈钢底盘,尺寸为420mm×270mm×55mm(长×宽×高),底盘上的管孔,前排是小九脚管,后排是八脚管,管孔的数量也足够使用,并配有不锈钢长方形变压器罩。音量电位器配有长轴连接,使音量电位器与输入端距离最短。不足之处是安装变压器处未挖方形孔,变压器不能卧式安装,只好用立式固定,并自己做支脚支撑。
  线路
  本机功放级所采用的是2A3的传统线路(300B的线路相同),电路简洁,性能优越,采用自给偏压的方式,使2A3(300B)安全工作。
  电压放大级用五极管6J8的标准线路,五极管的增益高,能输出较高的推动电压,很适合作2A3单端输出机的输入级,尤其是300B的单端输出机,前级推动电压必须有±(25~30)V的变化值才行,用五极管作高增益放大,大约有40dB(100倍)的增益,完全能满足要求,这样可使线路简洁,只要有两级放大就够了。
  用五极电压放大管作2A3、300B的输入级是比较流行的线路,早些年国外一些名机也常用五极管作推动级,特性非常好。但近年来,现代电子管机为了得到浑厚和强劲的低音,前级电压放大多改为高屏流的三极管,成品机为适应潮流,已很少再使用高增益的五极管作电压放大。然而业余制作电子管机,为了追求靓声和电子管味,并且能得到较高的增益,仍喜欢用五极管。八脚五极管有6J7、6SJ7,本机使用的是小九脚管6J8,是根据底盘的管孔大小而定的,如果底盘上是八脚管孔,应选用6J7或6SJ7,因为改管孔——特别是不锈钢底比较麻烦,同时北京牌6J8也是很有口碑的电压放大管,音色极为通透,噪音低,欧洲型号为EF86,美国产的是6267。
  虽然五极管输出的推动电压较高,但推动电流就不够,使放大器的低频力度稍差,不能满足现代音响的要求,因此又增加了一级推动级,由12AU7来担任,12AU7是中μ、低内阻、高屏流的双三极管,输入范围较宽,推动力强,动态大,再加上并联工作,使输出电流增加一倍,使2A3或300B有足够的推动电流,本机的低频力度得以改善,有了现代音响的气息,重播数码音源,音乐充满活力。
  如果要追求现代电子管机特点,输入级可改用6DJ8或6922,更可以用12AU7。最近几年在国内发烧圈流行的6N3的SRPP线路也可以用于本机,该线路具有大动态和一定的音乐感。
  电源部分,高压采用晶体二极管倍压预整流后再用电子管整流,使B+高压缓慢地加到各管屏极,如果不用电子管再整流,在开机的瞬间,B+有460多伏的电压轰击各管屏极,对放大管和B+输出滤波电容的寿命也有影响,因为电压已接近或超过了电解电容的标称工作电压。整流管用靓声管5AR4,此管工作电压高,输出电流大,噪音低。5AR4的第一脚是接地脚,一定要接地,使噪音更低。整流管后有限流电阻,150Ω×2.50W,再经低频扼流圈,使滤电路已成为二阶。不设限流电阻开机时对整流管和电源变压器不利,该电阻只有70多欧姆,对电源的内阻不会有影响。
  灯丝电路,前级电压放大管和推动管共用一组6.3V3A绕组,5AR4用一组5V3A绕组,每只2A3或300B各用一组5V3A的绕组。用2A3时,灯丝电路中串入1Ω7W电阻,用300B时此电阻去掉。为了方便,在降压电阻支架处焊上一根导线,将电阻短路即可。还可以在灯丝电源处焊出二根引线,接一只可承受5A的双刀双掷开关置于机后(此开关要放在机后,不被人随意扳动,并有清楚的标志),欲换管时,停掉电源,将此开关扳到相应的功放管即可换管,线路见图1中的K2、K2′部分。
  调试
  焊接完毕,再三检查无误,并将VR的中心接点调到中点上,使动点至两端的阻值均为50Ω,插上电子管,接上音箱,通电试机,灯丝电压和B+输出应符合要求。用2A3时灯丝电压为2.53V,说明1Ω降压电阻合适。调整RB的阻值(68kΩ~100kΩ),使V2的屏压在180V~200V,此时阴极电压6~8V,调整RA(80~100kΩ)使V1的屏压在115V左右,此时阴极电压4~4.5V即可正常工作,6T8的抑制栅(1脚)通过320kΩ电阻接在B+上,此极不一定要多高的电压,只要有正电压即可,所以该电阻阻值很大。
  调整好后,手持小起子碰触音量电位器的动点时,可听到音箱发出较大的“喀啦”声,说明电路已正常工作,再通电1~2小时,检查应无明显的温度高或焦味,就可以煲机试听了。
  试听
  接入放音系统,开机后发现此机的信噪比非常之高,音量全开也听不到一点噪音或交流声,这可能与本机所采用的“星形”接地和阻容、电感组成的二阶高压滤波电路有关。初试直热式三极功放管焊机,思想已有所准备,要忍受一定的交流声,因为一些报刊文章说,直热式三极管用交流电点燃灯丝,有交流声,用直流电点燃灯丝对电子管寿命又不利。由于舍不得几百元一只的曙光300B,灯丝还是用了交流电。但开机后令人惊诧,3~5s内听到了一点轻微的“沙沙”声,随后(灯丝加热后)便渐渐消失,然后就十分宁静,本机的地线走法见图2,现介绍给各位,用引地线的布置方法笔者焊过几部功放电路,噪音都不可闻,效果很好。
  初试放音便可以听出两款电子管的音色,电子管味明显不同,2A3的中音丰润,低频厚实有力,弹性十足,音乐味浓郁,同一张唱碟在中频、低频方面能听到更多的内容,听女声、弦乐十分优美,不愧为一款名管。
  换上300B音色又不同了,中、高音明亮了许多,低频也有力,干净利落,300B的特点是堂音丰富,高音纤细,音域也更宽,听女声、弦乐也有足够的表现,听场面较大的音乐较2A3更好。
  从放音的表现看,如果二款电子管经常换用,所用的元件就要考虑二者兼顾。如用2A3,就要用通透、明亮的信号线、音箱,或较小容量的级间耦合电容等,才不会使中频、低频浓得化不开,本机使用的特富龙包银信号线,音色通透的6J8也适合2A3。若只用300B,就可以将级间耦合电容的容量适当加大,信号线也可用音乐味浓点的才好,如怪兽101信号线等,以增加中低频的表现能力和音乐感。□




三极管王300B知多少


电子管机发烧友大概已有一个共识,就是三极管的声音较好,功率管中又发直热式三极管为上品。原理上三极管线性较好,所产生的谐波少,虽然直热式三极管比旁热式的好声难以在工程学上得出证明,只是人人皆知此说,我等也只能随俗而人云亦云了。

由于内部结构和材料不同,直热式三极管中不同编号的如300B及2A3,其发声便有所有分别。即使是同一编号的管子,不同厂家的产品也大为不同,主要也是材料、手工及制造机械相异之故。有些厂家的品质控制比较严格,如"西电"(WEC)及Bendix等,堪称一流,其产品贵精不贵多。大路货中以RCA公推第一,GE及Sylvania则略逊一筹,其它杂牌厂货则更差了。

一只管子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主要在其声音出类拔萃,而不是以测量数据取胜。今日300B有很多厂家生产,它们的互导率、屏阻等特性是一样的,但唯独"西电"WE300B独领风骚,其中原因如上述。笔者最近收集了一些有关300B的资料,荼余饭后的谈话题材。

WE300B的源流应追溯到1930年"西电"推出的WE252A,当时用以抗衡Westinghouse及RCA的UX-250,两种管子的特性相近,作单端输出时功率达8W。此管只有洋葱头一种外形,主要用于"西电"的75A、59A、59B及67A几种扩音机上,在酒店、百货商店及舞池歌厅场合使用。WE 252A于30年代中期便告停产,今日已成为无价宝,可遇而不可求了。

1933年"西电"推出特性相近的300A代替252A,管身改成ST19型,即与今日见300B一样。管座为标准四脚UX-4式,但座身上有定位针。管子可使用811A大发射管有护颈套的管座或平板型(Wafer)四脚座。300A设计用于10W以内的输出,适合工作于较低屏压电路上,系列内包括86A、87A、91A及92A等扩音机,300A于1940年完全为300B取代而停产。

300B早于1938年便开始生产,特性与300A一样,但管座身上的定位针作了45°改变,这使两种管不能互换于有金属护颈的管座上,但一般的平板四脚座则无影。300B最重要的改进是灯丝结构(见图一)。WE300的灯丝颇为复杂,为两个M形而以弹簧悬挂,总长度超过一般同等大小的管子。300A的灯丝为首尾接出式,300B则有中心轴头,灯丝首尾接在一起为一端,中心轴头则为另一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改良。如果灯丝是以直流点燃时,300B的电子发射数量亦然。即使以交流点燃时,也会因灯丝较粗较短而减低交流声。300A则在直流灯丝供应时,电子发射集中在负极的一端,沿灯丝线减少到接正电端处最少,屏极表面吸收的电子分布甚不平均,这事实上会对声音造成影响的。如果用交流点燃灯丝时,也会因灯丝较长而导致较大的交流声。

300A的生产期为7年左右,相信只有管座刻字的一种产品,在30年代这是一种流行形式。300B则生产期长,早期为斜体字而有WE的闪电标记,70年代改为正方字体,最后停产前及近两年复产的又改回早期的黄色斜体字,原因是日本人认为黄斜体了的WE300B必定较为好听。 300B与Hi-Fi世界 因为"西电"的产品质量高,并非一般大路货色如GE或Sylvania的可比,价钱也远比其他厂同效能的管子贵,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其流行程度,正因如此一只如此优良的WE300B,多年来竟然无藉藉之名。

二次大战前,300B只有在"西电"生产的电影声带扩音机上才能见到,"西电"为当时最大的电影扩音机制造厂,以租凭形式供电影院使用,并提供保养服务,所以其旧机的状态都保持甚佳。这些扩音机中最著名的当推91A,此机用一只300B作单端输出,功率达到8W之大,可算用尽了300B的功能,而另一型号92A也不遑多让,它以两只300B推挽,有12~15W输出。两种型号今日都价值连城,成了所谓"西电"传奇。 照当时的美国工业标准,电影扩音机的频率响应为80~10000Hz时衰减会达到20HB之多。相信所有的美制电影声带扩音机都跳不出这个框框。这种频率响应与今日的H-iFi标准20~20kHz相差实在太大了,简直成了一种中低频放大器。但事实上,80~10kHz已能囊括大部分乐器的声音,更不要说人声了,所以这种扩音机显然也能真实地得播某些乐器不多的音乐,如爵士及歌曲等,虽然不免有其局限性,但在其狭窄的频率范围内,有十分出色的表现也是可能的。 "西电"这引起戏院扩音战后被新一代的机种取代,多为Altec-Lansing的几种型号如1568、1569和1570等,这些产吕的频应已达60~20kHz,今日也相继成为古董,但不大受欢迎,因无特异之处。拆出的"西电"机则以工业废料形式运往日本,日本人甚喜爱西方各牌,其中部分小型的型号如91A及92A,这种机大小适中,甚合地方狭小的日本居室使用,而且它们一直由"西电"保养,基本情况良好,于是最为吃音。货源有限,转眼间价钱涨到天高了。

日本发烧友以WE91A(8W单端)配以高灵敏度的号角音箱,据称声音好得惊人。这种情况若非新耳听闻者实在难以理解。原理上这种300B单端扩音机,其失真率是以1%/W而递增的,即在1W输出时失真为1%,在最大输出8W时即达8%,即使不计其狭窄的频率响应范围,在5W的普通音乐响度时,其谐波也达5%之多,结果会产生甚大的音染。而大型号角音箱竟然也是以音染大闻名的。日本人以此两种音染奇大的怪异组合,却认为梦幻组合。其实这件事情上日本人只算老二,首先发现的是法国人。早在60年代中期,一帮走火入魔的法国发烧友,发现以300B单端机配以大型号角音箱,再加上其他古曲器材,用以播放爵士音乐或人声歌曲会有意外惊喜,这种风气70年代初才传到日本来,形成了上面提到的怪现象。我们不应质疑300B单端机与大型号角音箱组合的效果,因为各人的音乐感受不同,而且世上事物,有时负负得正也是可能的,但也不宜过度推崇这种300B单端机。在道理上,除非配以超过100dB的高效率音箱,否则在播放某些大动态乐段时,难免会出现力竭声嘶,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即使只听轻音乐,假如并非使用音染较大的号角音箱也不宜期望能营造出所谓梦幻之声了。平心而论,300B工作于推挽电路应得到更良好的效果。

如上所述,300B一直只在"西电"生产的电影扩音机上使用,销量有限,少有发烧友知其优点,原因是当时有RCA的2A3占据了市场。战前民用Hi-Fi扩音机使用到300B的只有一台Brook 10C,它的线路见于《发烧音响》1997年3月第132期的古典扩音机线路集上,但该线路中的Brook 10C的却是2A3。原来它的功率管灯丝供应为两组2.5V,有选择开关可接成串连(5V)供300B或并联(2.5V)供应2A3,各适其适。但300B或并钱贵,所以用户都是选用了2A3。战后束射管流行,连2A3都地位不保,300B就更无立足之地了。300B于是只见美国军事设备或太空总署的仪器上,作为稳压管,取其坚固耐用。当时美国富甲天下,政府成了WE300B的唯一用家。

日本社会70年代起日渐富裕,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因素下,300B在高级Hi-Fi界渐渐出名,终于冒出头来了,而其价钱也告飞升,甚至达到500美元一只。70年初National Union以特许权方式也生产300B,80年初National Union倒闭后则由Cetron继续生产直到今日。Cetron所产制的300B其灯丝接法一如WE300A,与WE300B有分别,所以用交流点燃时噪声略大。其后有中国300B出现,年前则有两种俄罗斯的产品。相信利之所在,其他各国的300B会相继中入,因为可卖高价也。其质量永远及不上真正的WE300B。

300B一直只在自作派间流行,近年才有些小规模的音响厂赶制300B单端机。唯一大音响厂生产300B单端机者为日本的Lux Corp,曾派代表团于80年代初期访问WE在Kansas City的工厂,并立时下了大订单。Lux于1984年年产了一台300B单端单声道后级,输出8W。此机推出时,定价10400美元一对,以当时美元的购买力折算,可能是历来最贵的300B单端机,但一年后已告升值20%,今日相信更是不菲了。年前也有Marantz推出之Project T -1 50W甲类三极推挽放大器,用4只300B推两只845输出,另用两只845作稳压。一台机使用7个变压器,定价25000美元,即50000美元一对,少有生产中的扩音机能望其项背。美国音响厂则以Cary Audio为先锋,生产300B单端机,但只以亚洲市场为目标。

WE300B在1988年停产,其Kansas城的仓库两年后销售,当时的批发价为125美元,但需一次最少认购5000只才接受订货。1990年当WE的仓库卖完后,市上的零售价立时上升到300美元一只,其后在日本更有升达过千美元者。

名管有价,1996年一家WE的附属公司Westrex Corp.宣布重新生产300B,声称在其原来的Kansas城工厂,采用原来的材料和制作机器,甚至找回部分原来的员工。产品在1996年冬季拉斯维加斯CES展出,成品则于1997年推出市场,当时定价为350美元。重产WE300B的外观与60年代的一样,每管有编号(Serial No.)刻在管座身上,盒子精美,更附有独自的测试数据及曲线,使人有极其认真之感。因为产量少而售价高,管子的制作工序都十分严格,其老化过程也非他厂所及。据"西电"资料,300B的老化为3星期7小时 ,前两小时加高灯丝电压到7V、6V及250mA屏流,使管子产生高温以消灭残余气体和杂质。再以正常灯丝工作电压及60mA屏流点燃5小时以使管子状态稳定,然后才独立进行特性测试。此所谓慢工出细活,一只WE300B若应用在AB类推挽电路上,通常可以正常工作100000小时以上,可说是物有所值了。

其它的管厂生产的300B评价:

Cetron 300B

在欧洲(包括俄罗斯)还未正式生产300B之前,Cetron 300B是唯一品质可靠而且容易购得的300B品种了。再加上价位并非高不可攀,所以深受300B 迷的喜爱与推崇。因为Cetron的生产技术承袭自WE,所以不论在结构上或是材质上,都与WE300B最为近似,包括声音的表现也比较接近WE300B。不过跟真正的WE300B相比,Cetron 300B仅能说是制作稳定的替代品而已。随着各厂家推出因应的复制品之後, Cetron的名气与价格降低了不少。经过一段畅销之後, Cetron 电子管厂还是避免不了被时间淘汰的命运,因而终止生产,使得后期的Cetron 300B因为品质大不如前令人颇有微词。甚至到最后期Cetron停产之后所卖的Cetron 300B,据说是挑选以前库存或是淘汰的产品,使得Cetron 300B的名声也慢慢随之烟消云散了。

国产300B

若说起这波300B 的卷土重来,宛如四百多年前发展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般的狂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中国推出价格低廉的300B电子管。使得音响迷对300B 的梦想得以达成,国产300B简直就是电子管音响潮流的最大功臣。

早期国产300B没有经过进一步的测试筛选等品管过程,就将之上市流通,所以品质一直不稳定。不过後来曙光厂在有心人的投资与技术交流之下,制造品质越来越好,甚至推出特性不同结构各有差异的多样变种300B,供消费者选择。

国产300B在结构上与WE300B并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差异便是灯丝结构上的差异。WE300B 是采用古典的灯丝悬挂方式,利用金属钩固定灯丝并可微调阴极灯丝的内阻。而国产300B则是使用较进步的方式,利用弹簧悬吊的方式固定灯丝,其优点是可大幅减少繁琐的人工,比较利于大量生产,但是弹簧悬吊的方式无法对阴极灯丝进行内阻微调的工作,灯丝加热温度不平均的问题便比较严重,这也就是许多国产300B灯丝点亮之後亮度不够平均的主要原因。

其后曙光厂便推出一系列不同制造形式的300B ,其中便有遵循古法以固定悬吊方式来固定灯丝的品种,使声音表现更接近WE300B ;以及将屏极镀上石墨,以增加屏极效率的品种;另外还有更高级的版本是将屏极镀上钛合金,同样也是增加屏极效率,并可增长使用年限。不论国产300B 如何改变内部结构,原则上购买国产300B最好是选择已经经过测试挑选之后的产品,虽然在价位上会稍微贵一些,但经过挑选之后的产品,不管是在声音的表现方面,或是使用年限上都比较有保障。

Sovtek 300B

在WE宣布准备重新生产WE300B之後,令许多300B迷兴奋不已,但是因为各种理由, WE宣布必须将上市时间无限延期时,也让300B迷们再度望穿秋水怨声不已。就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刻, Sovtek受到美方资金的赞助,宣布Sovtek将开发生产模仿WE规格的Sovtek 300B,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正式上市,并且以精良的品质与低廉的售价作为号召,使得电子管音响的市场再度受到一阵骚动。这个在管壁身上印上红星标志的Sovtek 300B,一开始由于引进的数量不多,在市场上的价位稍微偏高,大约是国产300B一倍左右的价钱。但是在业者大量引进之後,价位就逐渐下滑,约略高於国产300B一至二成的价位。在结构方面, Sovtek 300B的灯丝悬吊方式与国产300B类似,同样采用弹簧悬吊,声音的表现较为刚强,跟各种国产300B比较起来显然於音响性的表现上较为优良。不过Sovtek 300B 同样也面临因为大量生产,而使得制造品质的稳定度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情况,这是选购Sovtek 300B 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JJ /Tesla 300B

JJ/Tesla 300B 是由刚从倒闭了的前捷克斯洛伐克国营电子管厂-----Teslovak / Tesla 分离出来的斯洛伐克分厂生产的新款300B,白磁管座,管形瘦高,单管最大输出可达15-20W,价格在Sovtek 300B和国产300B之间,品质亦较稳定。鉴于刚刚上市,国内市场尚难见其踪影,相信不会太久即有许多制造300B电子管机的厂家采用。据悉以有Cary 和Unison 等知名厂家已率先推出使用JJ /Tesla 300B的单端电子管机。由于输出能力强大,且声音较有素质,JJ /Tesla 300B是一款较有竞争力的300B新星。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41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300B機觀作記趣 劉漢盛整理

上期談到300B機的一些觀念以及我對它們的Audio Philosophy。這期,我要與讀者共同探討300B SE機的實作。
在Audio的世界裡,總有些不成文的傳統要遵守,只有兼顧傳統加上別出心裁的創意,才能有最好的再生效果(註)。我深信,確實有許多人根本就沒聽過真正夠水準的三極管擴大機,包括我自己在接觸優秀三極管機之前的二十幾年中,也經歷了無數回錯誤或展現錯誤的示範。同時,我至今仍很難相信,竟然有那麼多人能夠把300B這種麗質天生的尤物,搞成令人慘不忍睹的怪模樣。因此,裝一部夠水準的單端300B機就成了我追求Audio藝術過程之一環。

註:如一流高效率喇叭Vs.一流小功率真空管機,高功率擴大機對付低效率揚聲器之類的Common Sense。<圖1>

頑固的原味欣賞者中西康雄氏

其實,若非親身經歷Audio Note Kit One 的實作,我無法對300B之類直熱式三極管予以十足的肯定與信心。而在日本,則早已有許多「擇善固執」的三極管Mania與設計師。以下,我將略舉其中一、二。

在古典機的Mania中,有以W.E.收藏家姿態出現,以保留Original為圭皋,絕不輕易動機器一根毫毛者。我在日本R.F. Enterprise老闆中西康雄先生家裡,看到了極為完整的W.E.系統,數量多到幾乎你說得出口,他就拿得出來的地步。他仍然隨時可以讓W.E.系統發聲,那些Field Magnet喇叭必須以W.E. Model 91A或86A來送電才能正常工作。不僅如此,包括McIntosh、Marantz等廠牌,他也都有完整系列的收藏品。

將W.E. 300B現代化的伊藤喜多男

除此之外,也有精於設計及裝機者。有日本真空管之神、300B之王之稱的伊藤喜多男(Shindo Laboratory老闆)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在最新一期的Stereo Sound中也對他推崇有加(129期484頁)。他保留W.E. 91A推動、放大級之設計主幹,不過採用W.E. 348推動300B之出力結構,並於初級放大採用一支W.E. 310A的管子。整流管則以RCA 5R4GY代替W.E. 274A/B。令人驚訝之處是他採用瑞典某公司所繞製的輸出變壓器,他深信歐洲除了在繞製技術以及材料有獨到之處外,經驗豐富也是其優點。

Shindo Limited Lab 300B的音質表現出與眾不同之莊嚴與高貴,略帶伊藤氏個人的色彩。低頻紮實而威力強大,中頻豐滿有如成熟之貴婦,高頻則有相當穩重而恰到好處之美。而其外表製作之精美同樣令人感動。雖然其售價也似天上之物,但並不是最貴。他的產品足以代表W.E.傳統之美德,因此說他是提昇W.E.現代化的大師亦不為過。可惜,伊藤氏仍然在驅動級之間加了3dB的負回授,因此已非純單端300B擴大機矣。<圖2>

銀世界中的近藤公康 - 直熱式單端機之神

接下來我想談談另一位日本人物近藤公康Hiroyasu Kondo先生。LP時代的Audiophile想必還記得日本Audio Note銀線繞製的MC唱頭昇壓器,當時是貴死人的好東西;真空管迷一定知道售價一百多萬台幣的Ongaku,那也是他的手筆。他窮其一生青春年華,投入「銀」與直熱式三極管機的世界。大約在十八年前,我曾用過他的純銀訊號線與喇叭線。Joe Roberts這樣形容他:「近藤能在一般尋常的線路設計中蘊藏個人風格,具有獨到的音響觀,大師功力展現無遺。」

在日本,大量使用銀線與鍍銀零件似乎已經成為玩古典真空管人的最愛,不過Kondo個人風采不僅於此。在他的器材上,低電平放大總離不開6072A,驅動級則又非5687莫屬。至於最重要的輸出級,Kondo則傾向使用211、2A3與300B,他花了大半生的時間去研究大小管子之間的音質搭配。至今為止,已能確定他不敢隨意更換品牌、批號,並且嚴格規定使用真空管之測試與實驗的定位標準。目前,近藤氏已經成為歐洲、美國與加拿大各地發燒友的頂級偶像。

銀線的魅力何在?

或許讀者不知道銀線的魅力,在此我藉專門製造銀質喇叭線的Bear Lab Randy Bradley來表述。他說:「沒有人真正瞭解銀線為什麼聽起來比較好聽,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用得其所,它真的好聽。與其他線材一樣,銀線材質雖好,但並不能保證聲音的品質,妥當的匹配有時更加重要。迷信銀線,隨便任意使用說不定還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Audio Note是銀線的行家,他們在銀線運用上經驗豐富,且自成一格。他們的看法是:「如果用銀線,最好整部擴大機從頭到尾都要用。混用不同金屬材質的線材,會在接點處產生難以預期的傷害,使得好處沒能表現,缺點反倒先跑出來。如果真的只享用一小段銀線,則儘可能將它放在訊號前端,因為微弱訊號最容易感染銅線造成的失真。如果器材上存在著許多劣質線材或接觸欠佳的接頭,請不要亂用銀線。」使用銀線確實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弄巧成拙的例子比比皆是,誠非凡夫俗子一蹴可及,也因而造成許多耗時、費力、花錢的例子。<圖3>

Kit One雀屏中選

我選Kit One的原因,亦即是它融合了Kondo最深入的設計理念,藉由歐洲工業基礎所完成的傑作,千萬不可等閒視之。近藤氏花了二十年以上的時間在「銀的世界」裡,也花了畢生之力在選擇搭配真空管上。他是現代發燒的典範,也為後繼的單端真空管機愛好者開創了康莊大道;Kit One正是康莊大道之一。有關近藤氏與英國人Peter Qvortrup如何一拍即合的故事我並未深入瞭解,但由Kit One的發行中,我們可以看到近藤氏設計哲學英國化之痕跡。其實,Kit One幾乎就是一部Ongaku的縮影,它即使不用銀線,也能在今日300B機市場上獨樹一幟。此外,它就像一部標準工作平台,任何DIY者都可以去做它;不過,低手做出來則慘不忍聞,經高手製造調校者,其性能則可列入No.1中。這也是我為何會選用Kit One來深入瞭解300B SE機的原因。

Kit One有神通廣大的生態與空間

Kit One最重要的主要零件包括中碳鋼製成的機殼、變壓器、線圈,以及用在濾波、穩壓及交連的電容都是其他Kit所看不到的。事實上,Kit One的設計根本無法在工廠生產線來完成,怎麼看都覺得它是為DIY高手而設計的。而且,由它的基本線路架構與零件整合之完成度中,可以Audio Note有最優秀的基礎哲學概念。我的朋友李國和是真空管機高手,他大概看了一下Kit One,並測試零件之後,說:「Audio Note做生意還算公道,於不能減料的重要處,給得出好東西,但也保留了他們的生意空間。」

在整個Audio Note產品中,它們分為五級。Group A是入門機種,Group B產品的C/P值最高,Group C已經屬於Hi-End級,Group D是天價的產品,Group E則是最高等級,而Kit One則屬Group B產品。不僅產品分級,Kit One也分為Standard與Ultimate二級:Standard的變壓器沒外殼,輸出變壓器只有4/8歐姆抽頭;Ultimate的變壓器有外罩,輸出變壓器也有4/8/16歐姆三組抽頭,您可以依照自己喇叭的負載阻抗去選擇。<圖4>

假若您對Kit One所附的輸出變壓器不滿意,還可以購買更高級的輸出變壓器。Audio Note的輸出變壓器總共分為ABCD四級,Kit One標準內附者為Group B級變壓器。你可以買更好更大的Group C級變壓器,甚至買純銀線繞製的Group D級變壓器。不過,C級變壓器由於採雙C鐵芯繞製,體機很大,因此無法裝在Kit One機殼上,你必須另製機殼。至於D級的純銀輸出變壓器雖然體機沒有C及那麼大,但是裝在Kit One上也還要另行開孔。

至於電容的玩法,也有分鋁箔油質電容(標準配備)、銅箔油質電容與銀箔油質電容三種。你甚至可以去買Black Gate的高級電解電容來用,不過要注意的是電容的體機大小問題。假若體機太大,也是無法裝在Kit One機殼上。所以,如果你想升級玩Kit One,另外製造一個機殼似乎是勢在必行的事。

Audio Note的作法是在目錄中告訴顧客,可以加買些什麼高貴藥材來「補機」。因此玩家可以分許多階段來享受每段Upgrade之後的樂趣。此外,有創意的高手也可以利用其基本單元,而不用其線路板。甚至可以採用另一種線路架構,或用全銀線來搭棚。總之,Kit One所給予人品質與花費的價值會令人感到欣慰與自信。

Kit One設計上的妙處

Kit One是百分之百的單端A類無負回授設計,電源採用5U4G高壓真空管整流配合電容輸入,並使用扼流圈完成優秀合理的穩壓整流工作特性。

它使用一支6SN7雙三級管作音樂訊號輸入級,然後才接上音量控制器,這一級輸出再送到以5687雙三級管構成的SRPP(Series Regulated Push-Pull)驅動級,然後接上偉大的300B。

於6SN7與5687之間設置音量控制器,是本機最令人叫絕的設計妙招之一。以6SN7作輸入級的好處是輸入餘裕極寬,擔當初級緩衝或放大有相當高性能之耐受性,它的功能等於一部前級擴大機的高電平(High Level)輸出段。在此Kit One只需要加一支電位器,即可省去一部可能劣化音質的前級擴大機。另一妙招是它可以擔保5687強大的推動力,因而不致釋放出過高電平,致使300B超出線性工作範圍而犧牲音質。

再則,它在5687的陰極回流也有令人叫絕的安排,即是把5687的陰極接地與300B的負極絞接在一起,完成了「快速接地」之事,同時也確保最「無負回授」的理論與實現。在聽覺上我們自可陶然於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無負回授A類單端機之妙趣。Kit One身上也可謂是玄機處處,因而接上了它,即感到300B單端機確實有無限發展(與發揮)之空間。由此而「墜入情網」的歐美發燒高手,不勝枚舉,亦無可倖免,包括本人也不例外。

Super Kit One神氣活現

如果你把最好的純銀訊號線用上,再把交連電容換上二支銅箔或銀箔油質電容,並成功的將它們銲好,加上高手的Tuning,就成了一部Super 300B SE。將這部升級的Super機與Shindo Lab 300B機相比,Super Kit One在中高音域所特有的透明,以及富於表情變化的能力上確有更上一層樓的境界。然而在低頻的力道與速度上,Shindo Lab 300B機可以營造出排山倒海的氣勢和凝聚重擊的功力,這點的確比Super Kit One略勝一籌。至於最重要的中頻段,Shindo趨向厚重的溫暖,而Super Kit One則以接近現場之音色來示範,二者無法分出高下。<圖5>

高手李國和

在接下去講Kit One之前,我要先插入吾友李國和先生的介紹,因為他是下文的主角。李國和是我多年的Audio知音,我能與他作朋友是我的榮幸,也是他的「業障」。他時常以「受害者」的姿態來照亮我的Audio世界,他深厚的Philosophy也的確不是我在短短相處之間得以瞭解其萬一的。李兄在青少年時代就醉心於劇院與各種專業的領域,並考入台北最好的電機學系,可說是科班出身的Audiophile。

在技術的專業上他無可置疑,更可貴的是他追求Audio藝術之興趣與恆心。多年來,他對號角喇叭與真空管機有專精的研究,常為極端的Mania們設計製作機器。此外,他對音響黃金時代的擴大機也有相當精闢的分析與研究。

李兄不隨便為不合理的要求去動手或求取利益,不為五斗米折腰,夫妻倆既是Audiophile、也是高品味的生活者,其興趣包括美食、攝影、交通工具、Wine等等。他對材料科學與製作工藝之造詣尤深,家中測試儀器齊全,也時常利用同學們工廠中之高級設備來達成研究之目的。

漸進的Tuning

在李兄的操刀下,我的Kit One慢慢成形。李兄建議我這次先以漸進方式處理Kit One,因此就先照本宣科組裝。約經四天之後,李太太告以裝好的機器並不符合Mania的苛求,必須加以長時間Tuning,於是追求聲音藝術的工作於焉開始。我們在插上Cetron 300B、RCA 5U4G、RCA 6SN7GTB的情況下,先換去輸入至線路板這段的訊號線,又把一些接地點處理處理,就發現Cardas 6N銅線發揮了極為有效的成果。

在此期間,我曾約Jadis的Jean Paul與此間代理商徐文進先生各帶多種管子來試,並比較了Kit One與Jadis 300B PSE擴大機的不同。Jean Paul認為李兄Tuning的Kit One的確是他所聽過最好的。而我則覺得Jadis的中音豐滿,低音力度與氣勢令人吃驚,真不相信10瓦的擴大機能有那麼驚人的「神力」。Jadis機器使用的輸出變壓器是雙C型鐵芯繞製的,而非傳統EI型。雙C型(Dual C Core)與日本人所謂的Cut-Core相當,它比傳統EI-Core變壓器有更大的磁飽容量,不易過荷失真的特性更好,低頻反應更強更深,而高音域則得依賴高手的處理了。這讓我對單端300B機器有了更高層次的期望,未來,也打算採用雙C型輸出變壓器。

Beam Power Tube誤我26年青春

不久之後,李兄將家中Tannoy GRF Memory喇叭換成Westminster Royal,以便享受單端300B之美妙。同時,他也受到周遭朋友的「壓力」不得不為他們裝了一打的Kit One。他說這是我硬灑的毒,才使得他非親自下海操刀不可。在那些請他組裝Kit One的朋友中,有使用Altec A5、A7者,有JBL Hartsfield者,也有全音域Lowther TP-1A者,還有Tannoy Westmister Royal、甚至LS 3/5a者,他們都是追求有生命的聲音品質之士。李兄就是去聽了Kit One推Westminster Royal之後才決定換喇叭的。他說這都是我的罪過,並且不只一次的說:「研究Beam Power Tube誤我二十六年青春。」其實300B SE在Audio史上的空白期長達六十年(1939-1999),他的二十六年青春實在不算長。不過,他又說我不該拖一大票人下海而不救,於是我們又弄來更高級的Ultimate Kit One以及Group C(雙C型鐵芯繞製)變壓器,以及300B PSE與211SE之零件,甚至銀線繞製的輸出變壓器以及銀的機殼等等。

單聲道、雙C型鐵芯變壓器300B機下回報導

灑毒容易收毒難,我自己則中毒更深。事實上,我的確已從這部單端300B機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我真的很想用令人感動的言語來讚揚吾友李國和的功德,可惜筆禿詞窮,無法表達心中感想於萬一。在這部Kit One中,我印證了近藤氏為何執著於「銀」的世界,以及Up-Date的直熱式單端三極管機。它的確為明日的Audio世界注入新的生命力。

事情是否就此落幕了呢?絕不!至少我不會樂於乖乖接受有「線路板」的300B「立體」單端機,我也期待更高層次的製作材料以及製作方式。既然我已從Kit One身上學得一些有效的經驗,搭棚配線、單聲道機、更高級零件的Kit One就是我下一部的動作。而且,我也要拉李兄下海,由他親自為老友下廚。這部單聲道、雙C型鐵芯輸出變壓器的Kit One裝機報導將在來日與讀者們見面,敬請期待。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41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我的系统是:斯巴克CDT15A+斯巴克MT12+AE EVO1,线材均为全新
BONA的,典型的入门配置。使用将近一年,应该CD与功放上胆管也煲得差不多了,但始终觉得与刚开声时差别不是太大,或者说没有期待的哪种声音。
现有系统有几个方面的不满意之处。CDT15A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最为典型的就是胆输出与石输出差别不大,这一点lingsoft兄等人也曾经说过,而且声场方面的表现也一般。至于MT12,最典型的也是胆机石声。斯巴克的东西,没办法,这也就是他家的风格,不追求传统的胆位。
于是我有一年没有听到真正的胆的味道,即便用的是胆输出CD与胆机。看了lingsoft与另外一个网友摩CDT15A的经历后,对lingsoft所描述的西门子金脚E88CC简直念念不忘。对现状的不满与对别人描述的美好的向往是我换胆的最直接动力,而且恰好国庆长假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于是就开始动手了。
先换上CDT15A上的两颗E88CC,听来听去怎么没有lingsoft所描述的那种立杆见影的效果?也没有他所描述的哪种强烈的受不了的空气感?把以前保存的帖子翻出来反复看,发现应该是胆管的问题,一方面还没有煲好,两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这两颗是70年代的西门子,按HONGKONG兄的说法,比起lingsoft兄买的那两个60年代的西门子要差一些啊!可是也没办法,60年代的买不到啊,70年代还要贵一些呢!
两天以后将全套JJ的胆管换下MT12上的原配SOVTEK胆管,开机后发现就有一些原来没有的东西,人声里歌者的感情明显要丰富了许多,速度比原来也稍为慢了一些。初步觉得可以,原来老是觉得声音太亮,这下好些了。
再听了两天后发现不仅胆味道多出来了不少,而且系统的空气感也有所增强,连听流行音乐都有点意思了。听CAROL KIDD、DON WILLIAMS等更是有新的感觉,我觉得换胆手术后的系统最为可取的一点就是听人声时中频段也就是人声有了那么一点湿润。有一天听MARY BLACK的现场演唱会,黑玛丽的一首MOON RIVER让我感动了好久,我居然觉得是正式开始发烧以来最让我感动的一曲,反复对比了好几个发烧版本如藤田惠美的,还是觉得黑玛丽唱得真好。
希望换胆后的系统还会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快乐,因为无论是发烧还是听音乐都是为了快乐。
因为我的EH的12AX7还没有换上呢,音响世界有一期某篇文章曾经推荐在MT12上使用EH12AX7+JJ ECC82,谁知道是否真的如此,我打算先把现有的JJ煲好再做比较。
把自己的切身经历不厌其烦的写了下来,原与众发烧初友共勉,也请各位发烧大侠指点。


其實無論是國產或是外國名牌的胆機,不論是前級、後級或CD璣,買回家後第一件事便是要把所有跟機的大小管子全部拿掉,換上外國名胆如 TELEFUNKUN, AMPEREX, R. C. A., G. E., SYLVANIA., MULLARD, SIMENS 等不論任何年份都勝過跟機胆很多呢。玩胆需要很多時問和金錢來換取經驗,具體而言,美國胆動態較大,德國胆則以分析力取勝,荷藺和英國胆則比較注重音樂感。以年份而言,五、六十年代的胆質素最高而價錢也最貴,如此類推,7○年代的胆價錢和質素也遠遜於五、六十年代的胆。但不論50、60、70、或80年代的名牌胆都遠勝 SOVTEK. J.J. 和 E.H. 胆。

SYLVANIA, 清.爽.快, 分析力好, 動態好, 膽味比較淡, 聲音比較現代一點.

RAYTHEON比SYLVANIA慢一點, 沒SYLVANIA的爽, 味道比SYLVANIA濃一點, 感情豐富一點, 動態不算強但又沒有RCA那麼平淡及慢, 就這樣
胆味以 RAYTHEON 最濃, RCA 次之, SYLVANIA 最淡。

動熊則 RCA 最強 ,SYLVANIA 次之, RAYTHEON 最弱。

價錢就 RCA 最平, SYLVANIA 次之, RAYTHEON 最貴。

市面上的 RCA 胆和 SYLVANIA 胆比比皆是,最容易找, RAYTHEON 則比難找。

以上評價只是針對美國胆而言,歐洲胆則是另一回事。



E188CC/7308、E288CC/8223 是高等级管,在技术指标上好于E88CC/6922,它有更高的耐压能力、更长的寿命、更大的屏耗等规格上的优点,这种军用管或医疗用和仪器用电子管在素质上略高于同厂同编号电子管。但不代表一定是靓声过普通规格的。反而是E88CC/6922这个级别最受欢迎。我重点讲一下E88CC CCA:大多数电子管都是早期的好,E88CC/CCA;包装合是黄身蓝字,顶加蓝色阔身封条封口,封条上印着CCA编号,在合的另一开口上,也印着CCA编号,此外还印着一个出厂编号,胆樽上也印着一个出厂编号,后期的包装合转为橙蓝两色围白色边后,出厂编号印在盒盖的"舌"上,要揭开盒盖才能看到.再后一期则不附有任何出厂编号,而在盒盖的"舌"上印出厂年份,最后期西门子合子则没有印上任何资料,连合内页印着的十二个月保用说明也不见了.这类包装上的马虎,在胆的制作上也反映出来.西门子CCA音色较E88CC要醇和很多,声底较厚,超群高频伸展能力,分析力\动态可以和TELEFUNKEN一较高下,弱点是音色太干净,是属硬朗率直的靓胆.早期的CCA金脚光亮的很,一般的西门子后期的金脚是沙金脚.既使是七十年代的西门子E88CC表现也胜过俄罗斯胆SOVTEK.在高频表现上尤为明显,SOVTEK在大音量时,高频发尖\发毛,很不耐听.

我用amperex7308代替费力浦的6922,效果令人惊喜,细节、定位、临场感、音乐味通通胜出!





还有个问题要问各位胆界高手,在胆机后面有4/8欧姆输出两档,据说是根据箱子的欧姆来选择。我的喇叭是4欧姆(JAMO D590)但我接在8欧姆输出上音色圆润很多,低音弹性很足,音乐感很强。但在4欧姆输出上声音硬且难听。我朋友讲4欧姆输出其实是电流控制,8欧姆输出是电压控制,电压控制要比电流控制好。但卖机器的人讲接在8欧姆输出上会损失功率,只有不好。所以问一下到底那种接法好,我接在8欧姆输出上会不会把什么东西搞坏.
你的朋友和賣機器所講的都是一知半解,請不要理會。 你聽到的才是事實和真理,任何揚聲器,不管它是 2 ohm, 4 ohm 或 8 ohm,接上真空管放大器的 4 ohm 輸出時,聲音都會徧亮而乾,中音徧薄,低頻份量減少。接上 8 ohm 輸出時,高音份量較 4 ohm 少,中音較厚而潤,低頻份量較 4 ohm 多而控制力較佳。 因此,如果你徧好中音圓潤而低頻份量較多而有彈跳力,便請你把揚聲器接 8 ohm 輸出吧。

其實,所有真空管放大器的 8 ohm 輸出都比 4 ohm 輸出較多音樂感,而 8 ohm 輸出絕不會搞壞揚聲器的





E88CC 是更高檔的 ECC88,而且不論是任何品牌都是鍍金腳的,『吹喇叭』 AMPEREX E88CC 是最抵玩的中價 6922/ECC88,因它的音色比最出名的 SIEMENS CCA 更甜美,而價錢則比它低。你不防找一對來換出倒相級的 EH 6922。

真正的AMPEREX E88CC是沒有吹喇叭系列的, 只有地球嘜標誌才是.
吹喇叭標誌的E88CC只是AMPEREX公司外判另一家廠造, 不是親自造的, 聲音也不太是AMPEREX本身的聲音.
真正原廠吹喇叭就只有ECC88, 沒有E88CC.




玩胆機與玩石機的最大分別是,玩石機是要通遇不斷換機才可以體驗不同的音色,但胆機只要換上不同品牌的真空管,便能玩出千變萬化的音色,因此每個愛胆者都必定珍藏幾套到幾十套不同品牌的英美名胆。這是一徊很昂貴的遊戲,但當你十數年後拿出過去所收藏的名胆去調校出有你個人獨特風格的音色時,你便覺得物有所值了。

1. 真正聲音好.有名氣.早期的古董膽不是你有錢就一定給你找到, 大家都知道古董這個玩意很多時候都是可遇不可求.

2. 古董膽有分很多年份期數, 不同結構等等, 不是大家所想的"就是古董"四個字那顆真空管就一定出得好聲的, 別想得那麼簡單容易, 只有對真空管一無所知的人才會有這個想法(得罪都要說句).

3. 如果大家時常都想著買古董膽一定要NOS(即全新未開封過的古董管), 小弟勸大家不要浪費時間了, 市面上給大家找到NOS的機會率可能只得5%左右或以下, 就算有的都是被收藏家收起了或不作出售.

4. 試問在同一時間需要找若干數量的古董膽, 大家有否可能找到若干數量的都是同一年期, 同一結構, 同一狀態, 而且是"原廠"配對呢?
其機會率等同中彩票差不多吧.

5.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 玩膽機及真空管的朋友買管子前最好都是多看書籍, 找多些真空管的資料, 豐富這方面的知識才去想別的事情.
"別人嚷著MULLARD大盾好, 大家又一呼百應地走去買; 別人又說西門子6922/E88CC好, 大家又走去隨便買回來........."




hongkong 兄所提的第一點和第二點都非常對,一般人以為胆越舊越靚聲,越貴越好聲,這絕對是錯的,如名氣最大的 12AX7/ECC83 TELEFUNKEN 品牌的最高質素產品 803S,可說是名震古今中外,其江湖地位之高可說是小管子之最,真是它認了第二便沒有胆敢認第一了,各中西胆專家都推為天下第一胆,用到殘的也要過千元一枝 ,『灰字白盒』 的 NOS 則非過四千元不可,可謂極品中的極品,我曾用十多枝不同年份的 TELEFUNKEN 803S 在七八套極品前後級和幾套土炮機上和其他極品 12AX7/ECC83 比試,結果真的令人氣餒,結論是 803S 的缺點是音色較清勁,人性和音樂性都較其他參與比試的歐洲胆遜色,而身價則以它最高。當然,要找貴價極品胆也需要多少運氣和緣份,畢竟,你身懷白金卡興冲冲和靚 MM 到 LV 專門店掃貨也會遇到她心儀的款式剛賣斷市的掃興事吧。

hongkong 兄第三點提到的 5% 機會率小弟則不敢苟同,須知從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到 1960 年進入原子粒時代前這十多年歐、美亞洲各國迅速從戰後重建到经濟起飛使世界市場供求達戰前十餘倍,這時期所生產的真空管數以百億計。而 hongkong 兄所提及的收藏家所收藏的真空管,他們是不會拿收藏品去陪葬的, JS 的貨源由此而來,所以,只要各位 DX 口袋裹有錢,再加上一點兒運氣,能找到心儀的 NOS 真空管的機會率絕對大於 50%。極品天價胆的機會率則大約由 1% 到 8% 不等。

至於 hongkong 兄第四點所提到的同年同廠配對的真空管,難度肯定很高,但據我的玩胆心得,只要同品牌,同產地,同編號,同結構的 NOS 真空管,相差三數年的音色是不會有太大的分別的,若拘泥於同一年份,則有點兒刻舟求劍了。

看到 hongkong 兄的第五點,我便猜到 hongkong 兄一定是書蟲,從書中求知識不如掏腰包買回家插而聽之般賣際,真知讖要從實事實幹中汲取,光說不練,只看不聽,不如心口掛個勇字,盲中中拿二三百元到 JS 處買些經驗吧。


你新買的大盾胆是英國名牌 MULLARD 是也,也是全世界公認最有音樂感的胆管,它的音色特性是人聲厚潤,小提琴甜美,音樂感特別濃郁,缺點是高音有點兒朦,低頻稍肥,價錢偏高。因為此管的 LOGO 和型號及出廠批號產地等多用自色粉字絲印,因此很容易被抹去。開機時胆管近底部會突然一亮,是因為生產時的小瑕疵導至,絕不影响音色和操作,大可放心。


,『長屏』 『方環』 『大盾』 的 MULLARD ECC82 和 ECC83 都是 MULLARD 廠的極品,全新的 NOS 極少,無原裝盒可以二手視之。從圖片所见該胆甚為新淨,如讀數夠高而叫價不超過二千元一對,大可速速買下,因此胆可遇而不可求也。試想想只要每天少用六元,不用一年便可買入一對極品 MULLARD 胆,以後柖呼同道中人來家中聽 HI-FI ,面子上也生色不少。

『大盾』 『長屏』 『方環』 MULLARD 乃五十年代產品,斯時正值原子粒出世前胆機的黃金時期,也是 MULLARD 廠的黃金時期。此胆音色集高貴甜美於一身,濃而不濁,甜而不膩,低頻有彈跳力而不會過量。全新 NOS 胆估計可用二至三千小時,以每小時約一元的代價便可享受到極品胆的滋味,



一般後級強放管的壽命,最主要是取决於用家的聽音樂習慣,如平常喜歡放大音量聽大動態音樂或以普通音量放人聲及小品音樂,兩者之間強放管的壽命可相差 30% 至 50%。

一般而論, 300B 及 845 等直熱胆壽命由 5000 小時到 10000 小時。其他強放管如 EL 34,KT 88, 6L6, 6550 等壽命約 3000 小時,但此等胆的最高工作狀態大約只能維持 1500 小時至 2000 小時。過了最佳工作時限,胆的音色會逐漸變乾,低頻量減少,失去全盛時的温潤感。國產及蘇聯強放管壽命大多比歐美品牌短,尤以國產胆因品管欠隹,很多會工作數百小時便燒毁。



法國 『綠字』RTC 胆是歐洲靚聲胆三大名牌之一,與 MULLARD 和 AMPEREX 齊名。『綠字』 RTC 胆的音色高頻甜美通透無比,重播小提琴和女聲更是天下無敵,尤以重播鄧麗君和 NANA MOUSCOURI 時更顯得嬌柔嫵媚,真有人間那得幾回聞之嘆。但此胆有兩大缺點,一是此胆全頻偏薄,重播男聲時總是少了點剛陽味而低頻和動態則是其弱項,其最大缺點是叫價非常不合理的高,其中以 12AX7 為最過份,竟比 MULLARD 還要高 40% 至 50%。

因大部份國產胆機的高頻和動態都是弱項,所以我絕不建議各位玩國產胆機的 DX 選用這法國品牌的胆。




换之前低频明显控制不足,中频味道很好,听低频很少或基本没有低频的弦乐表现比较顺耳,顺滑,声音很美,但我不能只听小提琴吧,正好朋友有喜万年6SL7(6N9P)和6SN7EH(6N8P)各一对,可以换下后级9084D的曙光管,换上后,经过约3小时预热,低频控制变好了,但曙光的中频味道没了,总体感觉更平衡些,放《低音王》倒感觉不错,我想喜万年52年产的管应该没有问题,就把EH换下,上曙光6N8P,中频又变细腻了,低频控制又变差,至于喜万年6SL7,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许我耳力有限。
我的一个大师级朋友正好到广州向一位国内著名的音响界大师拜年,他对SPARK胆机相当了解,胆的知识也很丰富。一说换胆他就说起SYLVANIA和MULLARD,并认为得绿风根和AMPEREX(低频厚)并不合适,与FEVER DX的建议不谋而合。这位大师是个很负责而且很够朋友的人,我说直接买回来就行,但他坚持在时间很紧迫的情况下帮我试听,选择了SYLVANIA 6SL7(JAN-CHS-6SL7GT VT-229)和6SN7(GTB 閃電嘜,绿字,见上面的链接),值得提起的是:这对6SL7是从音响店别人正在使用的某300B推845的外国功放上拔下来的,该功放价格超过人民币10W。
换上SYLVANIA 6SL7和6SN7,预热后与朋友一起试听,低频基本控制住了,背景比较干净,虽然没有曙光管那样浓郁的中频,但总体平衡度比较好,高频没有那么亮,清晰度和细节更多,略带朦胧的透明,音场小了点,但更真实,有时有器材消失的感觉,放莎拉.不来特慢的第三首,音箱则完全隐形。一帮朋友来听,一致得出一个结论:别再折腾你的器材了。
当时还进行了西晚年6SL7(6N9P)和6SN7EH(6N8P)(A) 与 (B) SYLVANIA 6SL7、6SN7的现场对比:A除比较透明外,诸多方面都不如B在SPARK 9084D上的表现,B较A中频厚实,控制力明显强于A,胆机功率好象都上升了;A的低频明显控制不住,B只是略显控制力不足;A高频比较亮,B也有点亮,但很不明显,甚至可以认为不亮了,因为房间本身高频亮;A中频有一定厚度,B则明显厚于A,到最后播交响乐才发现B的中频厚度其实也是稍有欠缺,可以这样说,A音响性稍占上风,而B音乐性强过A很多。
在我的朋友们走后,我再听,没有那种感觉了,经与朋友讨论,认为房间吸音不足。
下一步打算拿回大盾CV181,进一步调整电源和房间。
整个系统相对于我的要求欠缺的是:中频味道不足,控制力稍欠,低频有点松,空气感差点,当然谈不上密度与厚重感,也谈不上低频的冲击力,不是这个档次的东西可以谈论的,播钢琴只能说有点像钢琴,声音不粗也不细(谈细腻,过分了),有点暖,离金碧辉煌还差得远(太过分了),透明度、润泽度、层次感差点(恬不知耻),缺乏贵气(太无耻了)。



如把 TELEFUNKEN 801S 和 MULLARD 12AX7 用在 MATISSE 的前級上效果不太好,因音色會徧薄,整體的音樂感減少引至可聽性大幅下降。應用 MULLARD 或 AMPEREX ECC81 來配合 MULLARD 12AX7 便可得到最佳效果,但全套 MULLARD 胆雖會使 MATISSE 前級的音樂感提昇,但高音會有一點兒濛,用 AMPEREX 配 MULLARD 會有更佳的全頻平衡度 但音樂感稍遜於全套 MULLARD 的配搭,如何取捨就得看你自已對音樂與音色的取句了。


我的换胆经历

我的胆机是spark MT-35,1只俄罗斯12AX7和2只12AU7推动

4只EL34,去年2月份买的,之前从未接触过胆机。看中它主要

是因为控制力好音场宽大动态佳,没考虑音色方面的问题。

可是拿回家里问题就来了,确实控制力好音场宽大动态也

很大,整体厚度也不错(但结像大而不清),可是声音很冲总

是风风火火的很不耐听,以为是新机没褒透。于是猛火狂褒一

个月,是有些改善,高音滑了少许但总体依然如故,痛苦

啊......
于是怀疑胆管了,首当其冲的是那12AU7,因为那是国产的

(有些偏见,后来才知道国产的大管还是不错的),碰巧在一

个二手店看到一对绿字SYLVANIA的12AU7,成色不错,只要价40

元,价都不还就拿了回来。换下了原来的跟机管,开机,期待

着...终于松了一口气:高频顺畅了,线条清晰,低频也凝聚起

来,只是量感少了,音场、速度没啥变化。哈哈...这四十块花

的太值了,发烧八年来从未试过钱花的这么爽的!
如是几天,细听之后又开始不满了,首先是这两个管新旧

程度不同,总有些不平衡的感觉;最要命的是,声音虽然不利

了却变薄了很多,索然无味!这也非我所要啊。不过学会了一

点:换胆如换机!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找胆了,只不过是盲目的

找,没任何目的因为不知胆性。
接着去了趟省城,在海印瞎逛,看到有胆机的就问有没有

胆卖,被JS所惑花300大元买下一对NOS的TESLA ECC83。这管子

音场很深层次感也挺好的,而且高频比较幼细,低频下潜也可

以,可惜中频比SYLVANIA还要单薄!!后来又买下了一套曙光

的EL34-B,中频有所改观但不明显,细节到是增加了不少。
还买过一套日本鬼子1965年产的小管,沙石甚多无法

入耳。
接着,在论坛里发现了“换胆初感记”,这就好象黑夜里

突然看到了光明,细细读来,才如梦方醒,原来有这么多好

东东的。还有fever兄这样的好老师。
去年11月,再去省城,买到了一只黄字Mullard Ecc83,没

有盒,是陈列品但很新,js只收280。顺便还买了一对斑马光头

仔12au7每只150。 回来全部换上(等不及一个个来)。我终于

可以听音乐了:全频连贯性很好,节奏感出色,中频厚度可观

,可惜有些模糊;高频也稍暗,低频量感充足,只不过太肥了

些,音场似乎没什么改变但层次感好了些。总体提高可就不可

同日而语了。
煲到现在,声音催向自然了,很耐听,而且音乐感特佳!高频不算暗但是有些沙石,可能是斑马12AU7造成的,低频结实了些,听人声弦乐已很满意

了。其间多次换上SYLVANIA 12AU7,总觉得无论那方面都不如

斑马,可能是档次太低了吧。另外,那些大管很不耐用,当你

觉的开机一两小时后声音变干变薄就得换大管了。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买一对吹喇叭的12AU7,然后把机内的四

个国产偶合电容换成REL-CAP 的RT系列同规格电容。



刚对比了3种6SL7
分别是国产6n9p,苏联红星厂的6sl7gt和72年斑马cv1985

不试不知道,国产6N9P是这里面音响性最好的,高频延伸和低频的清晰度、力度明显占优,听小提琴和钢琴非常过瘾,解析力高。不足的是人声有点齿音,冷硬。有时会觉得高频多了点

斑马cv1985的高频就明显偏暗一点了,透明感差点,声场定位和口型也不如6n9p。不过最重要的中频细节就相对突出了,人声圆滑自然,一点齿音也听不见,觉得唱的非常自然。
听古典各种乐器的比例也是恰到好处。这管子的最大优点就是音乐高中低频衔接得特别好,几乎是一体的——就是俗话说的“顺”,就此一点即可稳坐第一。

苏联管就不想说了,综合和两者的缺点,基本上听不下去

所以买国产胆机的朋友要换管就直接上古董胆算了,换苏联的DD就要慎重了。要清楚自己想调出什么样的声音再下手,不过等到换来这样的声音,但的价格都超过机器了.......所以要说新价比还是国产的最高,不过如果你把换胆当作额外的乐趣又不一样了



比较喜欢小提琴曲,小部头的轻音乐,老歌翻唱,欧美的经典流行歌曲(尽管英语不行,但其音乐曲调非常好,如“此情可待”等),追求的音响表现是圆润,甜美,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耐听”。
目前,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同好者千万要牢记:一定要量入为出呀)组合了一套入门的器材:
具体如下:马兰士CD63SE,TA30三越版,Classic-Eden(艺登),BONA SP500喇叭线 ,
BONA BR-208S 讯号线,霸必图(60CM)脚架。听音面积:14.5平。现有的电子管 JJ EL34(蓝玻璃),
RCA7025一对,SONG-SOL12AU7一对,白字MULLARD12AU7一对,黄字MULLARD12AX7一对,RCA5751
(红字,普通屏环一对,由于此对管换上后,一路声道有明显的嗡声,所以此次未用)以及上述的EH管。
试听的曲目:薛伟的红色经典中的“阳光照耀着塔吉库尔干”,百利公司的“蒙古”,欧美金唱片的“此情可待”,席琳迪翁专辑的“梦想是力量”雨果发烧之五“轻骑兵序曲”,“天鹅”,天音的老歌翻唱:“草原儿女,草原赞歌,珊瑚颂,重逢”,指挥大师集锦的“费加罗婚礼序曲,匈牙利第五号交响曲等”

试音听感:(TA30的音量基本保持在9.30~10点位置)EL34为JJ EL34(蓝玻璃)。听交响曲感觉最好的
搭配是RCA7025+白字MULLARD12AU7,尤其是听雨果发烧之五“轻骑兵序曲”,各乐器的发声没有挤在一起的感觉,声音表现平衡,位置感一清二楚,在大动态的情况下,阵脚不乱,也很耐听。但是泛音丰富程度,不如MULLARD12AU7+MULLARD12AX7

听歌曲感觉最好的搭配是(女声)黄字MULLARD12AX7+SONG-SOL12AU7。其中播放席琳迪翁专辑的“梦想是力量”,天音的老歌翻唱:“草原儿女,草原赞歌,珊瑚颂,重逢”,女声的齐唱,独唱,非常厚润,甜美,如果喜欢这类歌曲的话,我估计,一听准要“中毒”。

综合表现最好的:白字MULLARD12AU7一对+黄字MULLARD12AX7一对。这在听薛伟的红色经典中的“阳光照耀着塔吉库尔干”,雨果发烧之五“天鹅”,百利公司的“蒙古”中的第九首,以及上述歌曲中,可以明显感觉得到。厚润,甜美,又不失细腻。在音场、定位方面也相当不错。

下一步,预备购入Amperex地球唛的小管子,把RCA5751在JS那里调换一对。在做品评。



我的胆机是朱利达的502B前面用2支12AX7和2支12AT7,后面4支6550或KT88,现在手头有EH6550一套,曙光KT88一套,EH12AX7一对,TUNG-SOL 12AX7 长屏一对,笑口枣12AT7一对,德国VALVO印,ECC81,老盾制12AT7一对。JJ12AT7一对,PHILIPSECC81/M8162一对。开始的时候因为手里只有EH6550及EH12AX7和JJ12AT7,听的时候明显的感到人声及低频的厚度要比原来的功放好许多同时CD里的细节也明显了,听音乐的时候不再频繁换片有兴趣把一端音乐听完。但时间一长觉得声音不够细腻有点粗糙或者说有点夹生,总觉得少点什么。后来换了笑口枣及PHILIPS的12AT7明显的能感受到一端音乐中的亮色,音乐连贯了,旋律也突现出来尤其是器乐(主要是弦乐)的音色的改善是彻底的。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再是欣赏音乐而是在享受音乐。随后又买到一对TUNG-SOL 12AX7 长屏换掉原来的EH12AX7后人声及打击乐器的音色又有了较大的改变,人声厚但不粗糙,细腻但有力。打击乐器的力度和强度恰到好处不再大鼓一敲其他什么也听不到了。后来换的德国VALVO印,ECC81,老盾制12AT7声音和笑口枣差不多只是高频的力度有所加强但低频似乎也硬了点。6550和KT88我换来换去只是觉得6550音色温柔缠绵但低频的控制力不够,KT88刚劲有力爆发力大但中频粗糙。



我很少玩换胆,不过我的欧博t1前级的胆是四只日产飞利普的12AU7,这种胆的特点就是清淡,像没放盐做出来的豆腐。都说T1是带点音染的具有较浓胆味的前级,我反复听过,觉得这话不全对,T1事实上只是声音较软,胆味并不浓。这可能与它用的飞利普胆有关,如果一台胆机没有用上好胆却要指望它出胆味,这恐怕是对石机也可以提出的要求了。
好了,言归正传。一次有朋友拿了台胆后级来我这玩,我看中的是他那台后级上的5751(灰屏),说真的我对这种胆也没有什么认识,(后来还发过贴子问FEVER)但是我的好奇心来了想试试换了胆之后声音上会有多大的变化。我取下两只换在前级的左边两只,因为只有两只胆,不可能四只全换。之前上欧博论坛问过,回答是左边两只换的意义更大些。
换上5751后,先试了我最喜欢的一张人声碟,埃拉与阿姆斯特朗的合唱。这张碟也许在今天看来不算很发烧了,但我不认为只有很发烧的录音才能做试音碟,我喜欢试阿姆斯特朗豆沙喉的声音质感,这种质感有些像砂纸,分析力太高的器材听起来会不那么舒服,有点刮耳朵。胆声虽然圆润,却又容易将他的豆沙的质感抛得太光,声音要是太滑就不是阿姆斯特朗了。
5751一出声,声底首先就比飞利普胆厚一些,听上去两个人的口型都要比原先的大。我觉得这是对的,黑人歌手就是大嘴巴,尤其爵士歌手,口型太小出不了那种味道。同时5751在中频段更加饱满,听起来歌者的中气要略足一些。空气感5751也不是十分突出,没出现我期待的那种胆机迷人的空气感。
然后再找一张大动态的来试试。白头佬一放进去,立刻感到音场要宽出不少,乐队的编制似乎增加了。用跟机胆听时,高频部分总是有点吵闹,现在整体听感上柔顺了很多。但是,细节上也略有损失。开头一段用跟机胆听,我能清楚地听到有轻微的咔嗒声,像是什么东西碰到了乐谱,但是用5751这一声听得很吃力。
尽管5751的表现也谈不上很尽人意,(可能它自身素质决定的,只能这样了。)但至少让我体会到了换胆带来的如此明显的变化。我想有机会再找几支好胆换上试试。



先報告本人的玩具: 科寶line3.1前級+krell300i 推唯美6號.
這陣子從ebay中bid回來好幾對胆仔, 明細如下:

Sylvinia 灰屏『閃電標誌』『黃字』 USD$10.00
RCA 12AU7A grey plate,[] getters USD$15.50
Mullard ecc82 12au7 長屏 USD$21.59
Amperex bugle boy 12AU7 D 環 USD$44.00
Telefunken 12AU7/ECC82 坑屏 USD$61.00

line3.1前級是禾田茂氏電路,用2枝12AX7+2枝12AU7, 這次以原來的Mullard M7138 多士屏為淮,
配搭新進來的5對12AU7,聽女聲為主,包括蔡琴民歌/王菲xrcd/jennify warner(the wall)/jazz等等,
感覺如下:

Sylvinia的聲音是當中最快速,但是人聲出來偏冷,高低兩極伸延不錯,低頻尤其量多,可是有一點鬆散.
RCA 12AU7A 聲底爽快,正宗美國聲,低頻緊湊,胆味平平,不加音染,聽jazz 最宜.
Amperex bugle boy 12AU7 可聽性極佳,全頻平均,聽出細節,又不失胆味.這個D環好玩,開機時有火花一閃!
Mullard ecc82則胆味最最濃郁,音色美艷,蔡琴的歌聲厚潤,媄媄道來.王菲吐字咬音,腔調圓混.珍妮花如泣細訴,韻味動人,聽得不肯關機!
Telefunken 是最多人談論,不用多說,就一句[清純可人]得了,惟是性價比較差!

可能在下的是胆+石組合,未曾發揮出各對胆仔的[真胆色],小小體驗,略為交流.希望各位DX和fever老師不諱指導.

補充一下,唯美6號真是一對忠實的喇叭,換胆過程中每種改變都會表現出來.各位DX有沒有用全胆機來推的經驗?




我的器材档次不高:马兰士CD63KI+SPARKMT35+北京EXCEL-1,
加上听音环境的门窗等很不规则,所以特别注意电源、避震、
摆位、吸音、扩散等细处的处理,每次辛劳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摆位,我的小喇叭移动1mm都能听出明显的变化来。
还有线材特别是信号线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我去年7月准备升
级CD机,换了朋友的SONY XA55ES和VDH一条比D102还低档次的
信号线回来试用。XA55ES接上我原来的超时空P22开声,没什么
明显改善,可换上VDH时就一天都光晒,高频有了光泽,听《机
遇》TRACK 6琴姨的口形凝聚,蝉鸣蛙叫等都清晰可见了,更难
得的是人声独唱时的回音都不再是若隐若现了,空间感生动了
起来。用CD63KI换下XA55ES,用VDH时,竟然没任何失落感,反
而感觉更加流畅耐听了,只是解释力和动态有所不及。上周我
朋友取回了SONY和VDH,我也就买了一条VDH Integration
hybrid。没怎么煲就已大幅度抛离了朋友那个,在原有特性基
础上全频厚度密度大大增加,音场后排的音象也不再那么小了

我的喇叭线是AUDIO NOTE AN-B,电源线是惠谱P66和P33。EXCEL-1虽然全用SEAS单元,分频器用料也不错,但做工用线就不敢恭维了。我把箱内吸音材料、倒相孔等加以处理,接线也换成了金宝改善同样明显,以经有些接近当年刘汉盛所盛赞的水平了。更难得的是用音频测试,小小的箱体31.5Hz居然明显可闻!可惜频想还不够平直,听感不够精致。我的系统有豉油贵过鸡的倾向,但我认为很值得!!因为这样就可以把现有器材发挥到极至!


另外我换回CD63KI和Integration后,Mullard加BRIMA 12AU7是无法用了,中低贫变的肥肿模糊不堪入耳,换上了SYLVANIA,调整摆位取得平衡后,线条清晰凝聚高低延伸也很好了,可惜啊,中高频不够润泽泛音不够丰富。
请教fever兄,如果SYLVANIA用“黑屏”“三云母”的能否增加些光泽和泛音?又如果用吹喇叭ECC82会否又有过肥的倾向?


『我的胆管现状』
现在回想起来,前面几个月自己确实有一种购买胆管的强烈欲望,不满足的话就无法释怀。自从在168上不经意的写了“换胆初感”后,经过FEVER兄、HONGKONG兄的初步指导,已经知道了自己大致应该买什么品牌什么型号什么标识的胆管(我把FEVER兄提供的那些信心一直存在一个文档里,以便按图索骥,只是FEVER兄没有给图)。但此时对胆管基本上是没有太多了解,比如对黑屏、D环、三云母等这些标识都是一头雾水,连AMPEREX这样的品牌名称都念不顺口。这时弥勒、ERICFDAI等人已经开始在音响材料网上四处出击,看着他们频频收获确实心里痒痒,而且确实网上也有一些物美价廉的东东(比如弥勒兄的黄字大盾12AU7,我现在仍然艳羡不已)。但我那时却不想出手,一方面是觉得像自己一样按图索骥的人太多,而且在网上购买有比较麻烦,经常会问了许多次以后仍然无所收获;另一方面当时确实没有那种换胆的强烈冲动,心想反正听听EH+JJ也不错,干脆等一等再说。

后来看着弥勒、ERICFDAI等频频收获,再加上FEVER兄的大力督促,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内(也就一个月左右)坐卧难安,于是收集了一些胆管。加上前期的胆管,分类汇总如下:
6922类:二手九成70年代西门子砂金脚E88CC一对,全新黄字老盾ECC88一对,二手九成AMPEREX圆环PQ7308一对;
12AX7类:全新EH黄字一只,全新JJ一只,二手九成黄字大盾一只,全新喜万年黄字闪电唛一只,二手九成RCA红字二云母圆环一只;
12AU7类:全新JJ一对,二手九成白字大盾一对,全新AMPEREX橙字地球唛一对,二手9成40年代法国RT绿字一对;

还想进一步购买下面几种胆管:
1、AMPEREX PQ D环 7308,这是我在6922类胆管方面的终极目标;
2、RCA 红字 黑屏 方环 三云母,这是我一直期待的胆管之一;
3、吹喇叭 12AX7、12AU7 一套,这是我在12AX7、12AU7上的终极目标;
4、MINIWATT、大盾的EL84,我一直想看看从头到脚的一套大盾会是什么结果,而MINIWATT则一直是一个想了解的品牌;

回想每次收到胆管后把胆管换到机器上的那种狂热与喜悦,每每而不能自已,这应该就是换胆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当然,换胆最主要还是来源于对音乐的无限渴求。

『测试胆管搭配考虑』
买了这么些胆管之后,其实一直想好好花点时间把每种胆管的特点都进行详细的比较,也算买个明白。但考虑到这么些胆管之间的搭配数量(主要是12AX7与12AU7的搭配,即使不考虑EH与JJ这种品牌,现有的胆管搭配也有9种),如果都要认真比较一遍的话,非但所花费的时间无法承受,自己功放上的胆管插座更是无法承受。经过前面的拔拔插插,正如阿龙兄所说“许多东西反复拔插后总会松的”,我的功放胆管插座已有些许松动,胆管的拔插已经轻松了许多。因此我觉得应该精简一下搭配组合,在其大致特性与其他胆友的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可能合适的组合,这样既可以节省比较评价所需要的时间,又可以有效保护胆机的胆管插座(虽然这玩意的更换花不了几个钱,但是麻烦啊)。

因此,我决定测试以下几种胆管的组合搭配效果:(12AX7+12AU7,CD机的电子管不变,均采用AMPEREX 圆环 PQ 7308)
1、全套的大盾组合:二手黄字大盾12AX7+二手白字大盾12AU7,这套组合刚买回来时听过一段时间,但没有进行详细严格的试听。弥勒兄的作业里面比较的结果也是全套的大盾组合为相对最优,因此全套大盾不能不测。
2、喜万年12AX7+法国RT 12AU7:RT的12AU7刚入手时在网上查询了许多资料,最终确定商家所言并未言过其实之后,也与手上的几种12AX7大致试配了一下,包括RCA、大盾、喜万年,觉得喜万年好像更合适一些,能稍微弥补一下RT在高低频上的延伸问题,也能净化一下RT的低频,因此决定先用喜万年了。后续如果有更多时间的话可以再搞一个RT的佳配选择专题,选择RT的如意郎君,这次就让她先委身于喜万年了,哈哈。
3、RCA 12AX7+AMPEREX 12AU7:对AMPEREX目前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经过几天的煲管后(当时主要用喜万年的12AX7),大致觉得音乐性不错,线条感好,但不是那么浓郁。因此不太有把握用哪种12AX7来搭配会更好,干脆用剩下的RCA了,因为现在就只有他还没有搭配出去,而且RCA的中频也属于较浓郁的,他们撮合一下也应该会不错吧。
4、黄字大盾12AX7+AMPEREX 12AU7:为了能让AMPEREX 12AU7找到如意郎君,不至于说我是拉郎配,所以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与大盾组合一下,看看有没有联姻的可能。




因为是比较详细的测试,软件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尽可能的对每对组合都比较公平,不能有失偏颇,比如RT的优势在发烧女声,如果仅听这类唱片的话那RT+喜万年一家子肯定要占尽优势。
2、选择的测试软件必须要相对全面,一方面是要包含较多的音乐种类,另一方面还尽可能的覆盖全频段,能反映每一个频段的特性。

总体上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尽可能的客观。

经过详细的考虑,结合自己手头上现有的唱片,选定的测试唱片如下:
1、李烁《君在何方》,柏菲唱片:发烧女声测试碟一,这张唱片应该可以说是近期国内所出的模仿缅怀邓丽君的唱片中相对出色的,李烁的嗓音与演绎都十分的精彩动人。选择这张唱片一方面是为了给RT一个表演的机会,看看她在女声方面到底能比其他胆管有多大优势;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张唱片测试一下各胆管联姻在人声中频偏高这样一个频段上的表现。
2、古璇《璇曲蔓地》,柏菲唱片:发烧女声测试碟二,主要想通过这张唱片测试一下各胆管联姻在人声中频偏低这样一个频段上的表现与感情演绎能力。
3、《斯巴克试音碟》,爱必希唱片:斯巴克厂家的试音碟,包含各种类型的音乐,合唱、男、女声独唱、乐器独奏、大动态交响乐、民乐等一应俱全,虽然其碟片制作质量一般,但优势是不用来回的更换碟片,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试听用碟。
4、《PEACE》,M&I Company:发烧大牛筋王,低频测试碟,测试低频的下潜、力度、凝聚力、弹性等,由于本人对这样的曲目兴趣一般,但这张碟还算动听,所以还能听上几首,但也不可多听,否则会头晕,哈哈。
5、《韵,SAXPHONE&PIANO》,音乐堡:萨克斯是我最喜欢的两种乐器之一,而这张香港乐手们的爵士萨克斯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慵懒、缓慢、强烈的“口水”与空气感、漫溢的浓情,录音也不错,听起来真的很惬意。选择它是完全是因为个人喜好,看看到底谁能把我的喜好表达的最好。
6、《技惊琴坛,OH!THAT STRADIVARIUS》,FIM一听钟情唱片:小提琴是我最喜欢的两种乐器之二,这张碟的曲目均是古典音乐里旋律性最好的选段,本身就够悦耳动听的啦,再加上2500万元的小提琴王(斯特拉琴)与高手的演绎,辅之以轻松的爵士乐队,让我听了之后还想再听,忍俊不禁。选择这张碟是想测试一下各种胆管联姻的高频表现,以及小提琴的木头感、泛音等等。




法國的 RTC ﹙也即是 RT﹚胆是不應放在法國的 JADIS 機上的,因為 RTC 音色清新冷艷而中低頻偏薄,放在以濃郁純厚见稱的 JADIS 機上顯得格格不入,依我意見,ECC82 應選用 『吹喇叭』 AMPEREX,如能找到 『長屏』 『D 環』 的更是上籤,再配上 『黃字』 『大盾』 MULLARD ECC83 便足以令你的 DA30 大放異彩了


除了少數極端例子----我曾用過一枝國產 12AX7 不到 300 小時無端端便突然死亡,估計是國產胆的 QC 品管不認真,也曾用過一對二手的英國 12AU7 5000 小時後還龍精虎猛,在 AB 比拼中殺敗不少名胆。

一般而言,真空管不論大小,壽命長短是掌握在用家手中,如每天都是老柴 1812,鬼太鼓,PINK FLOYD, SANTANA 或 TELARC 的 ROUND UP 等低頻特多,動態特大,爆到七彩,則胆的壽命自會比只唱鄧麗君,巴哈的 CANTATA,巴羅克的室樂,弦樂小品,合唱團,清唱曲等低頻不多,動態不大,爆棚片段不多的短得多了。

如以人的壽命作比例,小管子的頭 50 小時是嬰兒期,狀態還未出來,高、中、低音都很稚嫩,此時如播放大動態音樂將會帶來不可補償的損害,因此只宜播放人聲,輕音樂等動態不大的 DD。50 到 100 小時是胆的少年期,此時可偶爾放些爆棚音樂,但 1812 的炮聲和鬼太鼓還要放在一旁,100 小時後胆便進入青年期,任何超級大爆棚及超重低音也以此時最生猛過癮,但胆的最終服役期也由此時决定,如由第一百小時開始便天天用大音量大爆特爆,則五六百小時後便會出現未老先衰的中音變薄,低頻無力,高音過亮等症狀,服役不超過一千小時便要退下火線了。一般正常用度,小管子的服役期應有 1200 至 1500 小時,此時胆己進入晚年,如拿它與僅用了 100 至200小時的同品牌同編號胆一比便知,如以每天聽約二至三小時音樂計算,我們應每兩年半至三年便要更換全套小管子。


6L6 的頂級代用胆有英國的 GOLD LION GENELEX KT66 和美國的 WESTERN ELECTRIC 350B,但均是極昂貴的胆,而且十分難找到,要找到全新的 NOS 更是不可能的事,有耐性等待好成色的二手胆也許需時一年半載 。暫時 sylx 兄大可試試找尋英國的 『藍 LABEL』 G.E.C. KT66,『大盾』 『棕腳』 MULLARD 6L6GC,荷籣 『吹喇叭』 6L6GC,或美國 『白盒』 『綠字』 PHILIPS 7581A 等胆來玩味換胆的樂趣。由於上述各胆的音色各有獨特的性格,而 ARC REFERENCE II 乃極敏感的極品全胆前級,非一一細心品嘗難以調校出最合個人品味的完美音色。




前一阵从托朋友寻得60年代美国RCA军规黑屏12AU7一对及60年代荷兰地球ECC83一只,为自己的科宝DU-3I换胆;今日到货后,分别换上试听,首先用60年代美国RCA军规12AU7一对把原机配国产12AU7换下,开机粉燥煲了约一个小时后开始试听,由于本人的听音习惯,本次试听只用了三张碟子,第一张是试人声的民歌蔡琴,选听了其中的《渡口》、《恰似你的温柔》,第二张是试弦乐的TAS天碟榜1997中的《魔鬼的炫技曲》,第三张是黑白钢琴的《Memory》。
第一曲《恰似你的温柔》,开声音量调至9点左右,一阵空灵通透的吉它开场,伴随 著蔡琴娓婉的歌喉,非常的舒缓润泽,很明显,高音部份的延伸和中频的细密度比原胆有了质的提高。人声和乐器的分离感和定位相当到位,不再如原来那么混浊。在吉它的低音部份仍觉得有些发嗡,但低频量感已经足够。第二曲《渡口》,刚开始第一和第二声鼓声收拾得非常漂亮,但第三声鼓声还有余音收完,第四声已经开始。又把音量调至十点时,已明显的有捶胸感,低频较原来更有力度而且下潜较深。第三曲《魔鬼的炫技曲》,此曲为帕格尼尼的曲子,由号称天材琴手的19岁的米兰科维奇演奏,整曲听罢,感觉比原来多了很多细节,琴音的棵粒感非常细腻,甜润而富有弹性,能明显的听出伴奏的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者的距离。第四曲为钢琴曲《Memory》,刚开声的时候音量在九点半左右,感觉音量较小,随即调至十点半,顿时琴声犹如粒粒珍珠落玉盘,瞬间便铺满了整间小屋,不甘心的又从头开始放这一曲,闭眼聆听,几乎能感受到琴手每一次触键后音符的跳动,本想只听完第四首,结果一不小心便听完了整张碟子。


RFT 是東西德年代的東德產品,曾替很多西德品牌做 OEM ,其中包括 TELEFUNKEN 和 SIEMENS 等品牌,因此,買德國胆時不要只看 LOGO ,必定要看內部結構。RFT 的全新 NOS EL34,合理價應不超過每枝 300 元。
FEVER兄,我有朋友数月前在美国以100美元買下四支RFT的EL34?原来非常衰声,100美元也白白浪费掉!

看不過眼兄,100 美元 4 枝全新 NOS 東德 RFT EL34 也不可能太苛求了。其音色也不可以用 『衰聲』 來形容,總比任何蘇聯品牌的 EL34 好得多。



最近购得两只二手的三云母5751(价格很便宜35元一只),logo均看不见了。估计一只应是Sylvania(玻璃上还残存了一点绿色字迹),另一只大概是RCA的黑屏、方环、三云母5751。请你鉴别一下我的估计对否,也估计一下这两只二手胆的成色如何?

虽然两只管不是同样的品牌,但我已迫不及待地将功放前级上的两只Sovtek12AX7Plus换下来了。

初步的听感是:音场更宽广了,空气感有明显的增强。中频的厚度有所增加。因为两只胆不是同一个品牌产品,因此,专门贴近左右两只音箱聆听,不知是否心理作用,贴近听时能感到两边的声音有些差异,但在正常聆听位置听时,左右声道的声音还是很平衡的。

当然,我的目标还是要进一步找到,你建议的mulard大盾12AX7。




小管组合试听小记
CD机:声雅 CD-S10
功放:Spark MT-35
喇叭:JMLab 707LE
信号线:MonsterCable 1000i
喇叭线:ECOSSE MS2.4
电源线:diy怪兽 200 两条
试听CD
欧瑞强-民歌味道IV
雪儿 (Cher)Snow Rose
蔡琴 民歌.机遇
柏林之声II
择仙花-Here's To Ben XRCD2
魔鬼的颤音
The.Daydream(白日梦)

cd机S10 (用放大ECC83一支,输出E88CC一支)
{因这款CD机各款ECC83替换听感不明显,而替换各款E88CC却有成效,故以下听感是用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小环所得}

A:6DJ8/7308/E88CC

1.美国产蓝字PHILIPS ECG JAN 6DJ8一支(原机配胆)(用时很少的管)
解析力一般,高频略毛刺,中频稍薄偏干,低频量少,音场小
2.美国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大环一支
高频延伸好,音场自然,(比A1.A3中频细腻饱满),低频宽松自然量略少(乐感和韵味比A1.A3好).
3.西门子 60年代A4钢印 E88CC沙金脚 一支
解析力比A1.A2好但高低频延伸比2差,中频比A1饱满一些,低频力度稍好,量一般.
总结:
目前最佳当属A2,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所花费时间精力巨大....(带着"各款ECC83替换听感不明显"的疑问反复替换各种胆管搭配..) :(
目标:荷兰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 D环,大盾E88CC


MT35胆机(用12AX7一支,12AU7一对,EL34两对)
{以下听感CD机用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小环+美国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大环所得}

X:12ax7/ECC83/5751 (搭配大盾黄字12AU7)
1.RCA 5751红字.黑屏.方环.三云母一支(暗码:XB)
解析力好,高低频延伸比X2.X3差比X4好,中频声音厚实但不够甜,低频有力动态好,琴声弹跳迷人

2.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大环(暗码:左斜三角1J1)
细节丰富,背景宁静,轮廓清晰,高低频延伸空气感好(比X1.X3.X4好不少哦)中频细腻人声甜美韵味十足,音场表现力好,音乐味道浓郁(低频力度虽比不上X1.但胜在宽松自然)全频段打低X3.X4
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小环(暗码:左斜三角3G4)

3.英国产橙字Amperex 12AX7短屏.小环(暗码:B4D5)
各频段平衡,高低频延伸空气感(比X1.X4好,略输X2),中频人声结像好,低频宽松自然.

4.俄罗斯黄字12AX7EH(原机配胆)(用时很少的新管)
解析力不错(比X1稍差),声音明亮,高频略有毛刺,中频薄,韵味较差.(均比X1.X2.X3差)
总结:
目前超值当属X1.最佳当属X2.以前对大环.小环音质区别带有疑问,但现在比较结果高低频延伸空气

感,音场表现力大环都是比小环高一班的.(或许年代也有关系)
目标:SYLVANVIA GB5751闪电标.金字.金脚.黑屏.方环.三云母 ,大盾12AX7

U:12AU7/ECC82/5814A(搭配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大环)
1.英国产Mullard 黄字ECC82 一对(暗码:B4C3 B3C4)
细节丰富,背景宁静,轮廓清晰,高低频延伸空气感好,中频细腻人声甜美韵味十足,音场表现力好,音乐味道浓郁

2.美国产RCA老标.白字.黑屏.三云母.方环5814A一对
解析力高,细节比U1略少,中频人声稍厚跟U1相当但韵味差点比U3稍好,低频饱满.整体音乐感输U1胜U3
3.美国产SYLVANVIA 闪电标.金字.金脚.灰屏.圆环.GB 5814A一对
各频段平衡,中低频比U2略差,高低频延伸空气感不如U1,搭配X1听流行不错

4.原机配无字12AU7一对
刚买时MT35原配管的初步听感(干,硬,刺)和看此管的制造工艺(管内结构简陋粗糙,软弱的管脚)令我没兴趣再测了.
总结:
目前超值当属U2.最佳当属U1
目标: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12AU7

组合试听
CD-S10(ECC88)MT-35(12AX7)MT-35(12AU7)
1.弦乐最佳组合 A2 X2 U1
2.人声最佳组合 A2 X2 U1
3.交响 组合 A2 X3 U2
4.流行最佳组合 A3 X1 U3

整体听感

组合1听 魔鬼的颤音,The.Daydream(白日梦)
一开始小提琴的旋律充满幽怨..悠扬婉转,进入第二部分时几个大胆跳跃的强音颇有气势,独奏小提琴时而快时慢,颤音层出,充分演绎了华丽的技巧,使人内心为之震动.
The.Daydream充满感伤的钢琴独奏,如梦境般的凄美爱情,被这组合演绎得令我动容.

组合2听 欧瑞强-民歌味道IV.雪儿 (Cher)Snow Rose.蔡琴 民歌.机遇,
乐曲里的吉他声异常纤细通透,欧瑞强浑厚极富磁性的嗓音演绎得淋漓尽致,连吸气声,及发出的"S"音都完美表现出来,细节一流.Snow Rose,纯净晶莹的女声在一把木吉他的伴衬下,娓娓道来,空气感晶莹剔透.此一男一女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寂静的深夜^_^强烈推荐!

组合3不是我所好,也并非我的系统所强,无意文字形容咯.以免误导^_^

组合4听刘德华D版 动力火车D版 玛丽.凯利 Z版
流行音乐味精严重,低频混响夸张,人声后缩,能把D版cd都搞得耐听,用此组合可谓调整得当哦.便宜超值(前提是要能D出HDCD的D版.如刘和动力)

这个报告因手头十几支小管..加上cd机共搞了过十种组合,又要换胆等待时间...为避免听感紊乱和个人主观感觉,期间数次叫醒梦中的LP一起聆听记录所得.(有时候女人的听感跟她的第六感一样厉害)^_^
此次小管评测都是在深夜23点~凌晨4点完成的(fever兄知道我标准音乐时间的啦^_^)因测试仔细胆管搭配组合众多,气温变热(换管好烫手哦,要晾5分钟左右)耗费了5夜时间陆续记录所得.小弟文笔


我曾多次強調 7308 是最高型號的 ECC88/6DJ8,更因此胆由 PHILIPS 研發於真空管黃金時期的最後期,因此存貨量十分充裕,價格十分合理。再者,我亦曾再三表示絕不推介德國胆,包括 TELEFUNKEN 和 SIEMENS 這兩大品牌,一因德國胆音色絕對比不上其他歐洲名牌如 AMPEREX 、RTC 和 MULLARD 等,再因其叫價極其不合理的較上述各品牌高,你對 SIEMENS 的感覺便是最佳的例子。

不論是 『黄字』 或 『白字』 的 MULLARD ECC88 或 E88CC,其音色及整體表現,都絕對比不上荷籣 『吹喇叭』 『大圓環』 或 『方環』 AMPEREX 的 7308。

最後,如閣下是把機器疊着放,在夏天有過熱時,可在遠處用電風扇搖擺着吹到機器去幫助散熱。



,『吹喇叭』 是荷籣 AMPEREX 廠標示其真空管產品中最高級品質的 LOGO ,並沒有英國出產的,請一定要弄清楚。



一般來說,在音樂感方面,英國 MULLARD 是要比荷蘭 AMPEREX 強些,但兩者都是最靚音色的胆品牌,取捨就得看個人喜好而己。但由於 ECC88/6DJ8 是由荷蘭 PHILIPS ﹙即 AMPEREX 的母公司﹚研發的,而 7308 則是該編號的最高型號,而 『P Q』 『D 環』 的 7308 則更是極品級的 ECC88/6DJ8 ,由於產量較少,現在是較難找到了。

“煲胆” 或 “煲機” 的正確方法是一定要有訊號輸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你的方法是靜態 “煲機” ,效果是遠遠比不上動態 “煲機” 的。

器材配置如下:
CD机:山灵S-24K(已被摩过)
功放:欧博R6.6(KT66推挽机、已被摩过)
音箱:乐爵士5/9(老款)
信号线:德国水星银线
嗽叭线:新德克FS-2银箔
试听软件如下:
腾格尔《天堂》,蔡琴《机遇》,《永恒的卡拉扬》小提琴天碟《VIOLIN SHOWPIECES》 PHILPS公司的《音乐会组曲》。先之唱片《刀郎HDCD》李烁《君在何方》《江河水》。
首先声明:
每个人的听声习惯及音乐修养、环境和器材都不一样,此文章只代表本人听音分析、同一种胆管在每个人的器材上表现出的声音都不可能一样,某人可能对某一胆管偏爱,若感到我评价欠妥、请莫生气并请用刀对着显示屏里我的网名猛砍三刀、以解心头之气
各种胆管如下:
A-1、 12AX7EH(原跟机胆一对)
此胆声音较硬,分析力略高一点、也比较毛噪、典型的俄罗斯风味。
A-2、 RCA 5751 D 环、三云母 黑屏白字(红字没法找到)。
此胆声音一般,较A-1胆厚润些,但音色感觉暗一点点,但高音比A-1好听、特别是听腾格尔和刀郎的歌、人声较细腻一点定位也较好。(努力找到RCA5751红字三云母)。
A-3、 VALVO、ECC83德国大富豪
此胆清爽可人、比较通透、声音靓丽,华而不躁、听《永恒的卡拉扬》及《音乐会组曲》都有很好的表现,听《机遇》A-2胆有很浓重的鼻腔音但在A-3这里一扫而光、并透出蔡姐姐的清爽的磁性声音(以前老感觉蔡姐姐鼻音太浓重)。
A-4、Telefunken ECC83德律风根(坑屏)
此管的解析力和A-3差不多、略显厚声一些。但要说音色之美A-1 A-2根本无法相比,和A-3比音色鲜活感比较好,特别听《VIOLIN SHOWPIECES》《君在何方》《永恒的卡拉扬》音色之高贵让你如痴如醉、听《江河水》第2.6两首让我陶醉好象时光倒流一下子回到远古时代、李炜那灵巧的双手奏出美妙的箏音在我脑海久久回荡。
小结:
听音乐讲究搭配、A-1和国产管相比也算不错、作为跟机胆厂家也是明智的,此管对功放声底比较簿的将起一定的互补作用。A-2可圈可点、听比较粗旷男声是不错的选择。听交响乐管弦乐、男声A-3是不错的。 听女声、弦乐类非A-4不可。
B-1、北京的12BH7(原跟机胆一对)
此胆无任何优点、高低频延伸不开、声音生硬并伴有毛躁声。
B-2、 USA 12BH7 白字
此胆底气足、偏噪、解析力一般、给人一种直、硬的感觉。
B-3、 RCA 12BH7 红字
此胆解析力高、通透,高低频延伸的好,唯中频略簿点。音色优美、爽朗可人,换上去就不想把它拿下来。
小结:
目前我最喜欢的还是B-3管,B-2管适宜听打击乐。
C-1、 KT66 桂光管 (跟机胆四支)
此胆在国产胆中算不错、解析力一般,声底略硬、低频较好但整个频段略感蒙上一层薄莎巾的味道。
C-2、 6L6 南京六零年的产品
此胆和C-1相比中高频较好但有点发飘的感觉,低频较簿下潜不够、总体感觉力水不够、属于清爽型的胆。
C-3、 6L6GC SYLVANA
C-1、C-2两款胆无法和此胆相提并论、无论从哪方面此胆均比上两款要好二到三斑,此胆音质优美、通透、力水和解析力好,低频明显比以前好很多,以前总感觉到低频老出不来、换上此胆低频马上出来很多且下潜深也比较实。听男女人声比以前明显增加清晰线条感,各频段均比较实。
小结:
就目前来讲最喜欢是C-3了。
组合试听:
1. 男声最佳组合:A-3 B-2 C-3
2. 女声最佳组合:A-4 B-3 C-3
3. 打击乐组合: A-2 B-3 C-3
4. 交响乐组合: A-3 B-3 C-3
5. 弦乐最佳组合:A-4 B-3 C-3
电容组合搭配:
1. CD机的主电源滤波供放大板采用RFIA RH169 D-A转换、解码主电源采用德国REL SIC电解、其它退耦滤波一律采用PHILIPS电解、各种规格共计38只,信号输出选用MIT RTX电容,输出板到RCA座已更换为银线。
2. 原CD机两只电源牛换为中山牛魔王特制牛,此牛装上后CD机力水明显胜过以前。
3. 功放主电源滤波电解及退耦为PHILIPS,电位器为22段DALE电阻焊制、从RCA入信号线到电位器、从电位器输出到前放ECC83采用ф2.0丹麦JENSEN单股纯银线、信号输入电容为丹麦JENSEN 0.47铜膜电容,倒相输出到功放管电容采用MIT RTX0.22 ,B1+降压电阻为美国CADD0CK金脚无感电阻。
整体听感如下:
组合1.听刀郎的歌最舒畅、他那特有沙哑嗓音在我听来荡气回肠、易感动人。
组合2和5 音质最优美,听《VIOLIN SHOWPIECES》里的流浪者之歌非常满意尤其是琴弦的擦声丝丝入扣且质感強烈、震撼心灵。当听《江河水》一下子惊呆了、完全和以前听的两码事,尤其第1、2、6首听了好几遍就象在现场一样、好象闵大师就在眼前、她的拉弓手左右摆动依晰可见。
组合3 听《天下第一鼓》较从前明显好听,鼓声较实、不象以前鼓槌落在鼓皮上有弹不起的感觉且鼓声松软。
组合4 听《永恒的卡拉扬》力水实足、器材定位及现场感清晰,音场左右已伸出墙外,层次分明多而不乱。
最后把fever兄给我找的CD垫放进去,哇…整体音质提升10%,线条感提高更多、各频段也较实一些。特别是人声更加真实。
心得如下:
玩音响要合理搭配,适当的摩机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的。丹麦的JENSEN银线
和电容不愧为名牌、电容的音色之优美直叫你听了就中毒虽价格贵点我认为值。听各种胆的音色在带来美的享受时,同时也代表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人文风貌。
最后再说一下摩机对元件选用不是越贵越好,讲的是合理搭配,每种元件有它自己的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各种元件的特点后才能搭配出优美的音色,希望各位DX们多看些杂志和网站介绍的资料、取长补短,一定能有所收获。



器材配置:(同我的胆试听报告一样不再重复)
A-1. WIMA MKP10 0.1~1μF(德国红色扁方形)
此款电容在国内各种胆机上被大量应用,此电容较温暖厚声、高频带一点华丽多姿的味道、中低频给人一种生硬和燥火的感觉,音场表现一般、器材定位模湖。此电容常被用在信号藕合上。
A-2 WIMA BLACK BOX Audio 0.1~1μF(德国黑色扁方形)
此款电容除声底同A-1相同外,火气降了很多,黑威马声音甜美流畅音色华丽、音场高度和深度也比红威马表现得好、它的声音密度和份量(和A-1比略重点)比红色的强,它丰满有弹性,听管弦乐有想当好的表现,对使用书架上的一簇无疑是大有好处。
A-3 SDLEN (俗称大S)0.1~0.68μF(法国苏伦黑色圆形)
此款电容声底较暖、高频有点过冲,中低频雾气重、出来的女声有一种象在冬天里出到屋外晒太阳的感觉。此电容对比较冷艳的前级有很好的弥补,特别对雨林公司出品的《七色光》《草原牧歌》有不错的修饰表现。
A-4 SCR 0.1~0.68μF(法国苏伦第二代产品)
和A-3相比信息量较多、雾气重高频过冲的缺点在这里一扫而光,声音凝聚力好过A-3、但高频信息量相比较还是不算太多,价格和MIT之类相比算时便宜的。
A-5 SPRAGUE VITAMINQ 0.05~0.47μF(美国思碧维它命油浸)
此种电容在市面全部为二手电容,尤其是0.47 1000V规格的电容和同容量国产外电容相比体积要大出两到三倍,此电容中频音色甜美、速度缓慢、低频柔软、带着一种西阳西斜黄昏的晚霞映照天空的感觉,有着300B胆管的味道。很多焊机派非它不用。
A-6 WEST-CAP 0.22μF 0.47μF美国西电油浸电容
此电容明显带着美国西部牛仔风味,电容通透爽朗,一反A-5的甜美,高低频延伸明显好过A-5,但此种电容也只有二手的拥有量少过A-5好多。
A-7 REL CAP RT 0.01~0.47μ200V~400V(美国特富龙电容)
这是美国比较大的音响电容制造厂,此电容为黄色圆体,此电容有三档系列规格、 TFT、 RT、和PPMFX 。最高档是TFT、我手边是中档的,声底和A-6差不多,但音色比它还美、音场的宽度明显高于A-6且中低频下潜的深度是上述几款电容无比的。空气感好弱音细节表现非常出色。唯价格贵。
A-8 Multi-cap RTX 0。01~4μ100V~600V(美国MIT电容)
此电容分为四个等级,RTX、PPFXS、PPFX、PPMFX、此种电容A-7一样,中频威猛力大、在各个频段的解析力明显好于A-7同它的国家一样带着一种很霸道的味道,它的音场、乐器定位、声音密度及低频的弹跳力达到一流水平,听歌剧和打击乐很好。
A-9 JENSEN 0.1~0.47μ630V(丹麦油浸电容)
这是一家丹麦多年生产各种高挡电容老厂世界闻名,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用于音响的根据其材质不同分为四种,铜箔、铝箔、纸管、银箔。
我功放用的是0.47μ的铜管,此款电容一接上试听、哇……我简直惊呆了,世上有这么好的音乐尤如到了仙境、音色美仑美奂、它表现出的音乐是悠闲自然、各频段细节充分表现出来无遗,所有各方面的表现我手边的电容无法相比、让你一听即上瘾、再也不愿把它换下来。但告诫各位DX们此种电容相当贵没有多米别玩它。
A-10 JENSEN 0.47μ磁管银油电容
此电容外形很象电工器材里的RT-14熔断器芯,一段小磁管两头有银质管套着、引线是两根银线拧成麻花状。此电容的音质若你知道什么叫极品蓝水晶就会体会它表现出的音质,你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美音响时放在它身上最好的啦。纯洁、飘逸、明朗、美丽、简直是人间仙乐极品我也无法形容了。各位慢慢暇想去吧。
小结:
从上述10款电容来讲,我喜欢的是A-9 ,A-10太贵!没有1500米拿
下来一对,同时机器的素质是主要的,如果你以听人声为主A-5 A-6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年轻气盛爱听打击乐那MIT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有单端300B高素质的机器且又有米的话,换上A-10你终生不后悔。
B-1 SPRAGUE 100~500μ450VDC电解电容(美国思碧)
此款电解用电源滤波里音色甜美、通透,高频靓丽可人,低频略有偏瘦的感觉,唯音场上部被压缩。目前市面上只有二手的。
B-2 PHILIPS 各种规格的电解电容(菲力蒲)
此公司的电解电容音色清淡、悠闲,对各个频段都有很好表现决无音染、国内外一些名机也能见到它的人声,此公司电解更大的特点各频段都均衡没有哪段表现特别突出、很容易搭配机器。
B-3 BHC Aerovox 47μ220μ450VDC电解(英国)
此款电解中频比较厚润、低频有力 音质有如被蒙上一屋莎的感觉,对某些机器声底比较单簿的有很好的帮助,但新电解价格较贵。
B-4 RIFA PEH169 220~470μ450V 4700μ63V(法国电容)
此款电容象它国一样比较浪浸、高低频通透、音色秀丽可人。尤其是大容量电解一摇里面有水撞击水,此款电容不错但全新价格较高发烧友可选漏电流小的二手也可以。
B-5 SIC-SAFCO REL SIC 1000μ100VDC(德国电解电容)
此款电容本体为黄色、音色甜美秀气 象二八少女一样纯情,用它来摩CD机解码部分相当完全。
小结:
从音色来讲我很喜欢B-1和B-5,但从定位、音场和密度来说对于胆机我
喜欢B-2,对于CD机及国产石机前级我取向B-4 B-5。
最后说明:
用电容来使器材素质提高会让你失望的,它可以改变一些音色。但仅换一两只电容来改变机器音质效果也不行。要充分了解自己器材的质素只能锦上添花、当你的功放是1500元买来时,你花3000元买了各种电容来换你器材时,不可能达到你想要的声音。相反电容的长处发挥不了会使器材更难听。


市電電壓不足從來都是 HI-FI 發燒友的惡夢,從我以往的經驗得到的知識,電壓比正常的 220V 低 5V 以內是可以容忍的,但聽過足 220V 的器材表現與 215V 的表現已可察覺稍有不足,到市電電壓低於 215V 後,你會對整套器材的表現大感失望,這亦是一般居住於城市高樓大厦的 HI-FI 發燒友每每發覺秋涼後當每家每戶都不用開空調,亦即是家中電壓全年最高時,套寶貝器材亦特別好聲的原因了。

fever老师,我的恶梦是电压总是高达250--270v!加了个稳压器才能降到225--245之间。我觉得最好声的时候是稳定在230v之时



以我的德律风根坑屏做参考胆。大盾胆声场较厚润些各方面可以,别有另一番韵味,和我的参考胆是两种境界。吹嗽吹胆的音场较暗些,声色略淡一点点,但我还是偏向我的参考胆,它的中高频韵味之美、吹喇叭无法比的。大盾胆放在功放比较单簿的器材上将是很好的、且可能一插上就拨不下来,但对我的器材不合适,如果让我一定要用大盾胆在我的器材也可行。把前后级电容重新调过,这不是一下子可调好的,需要费些工夫(这是闲话)以上算是对胆的试听报告补充吧。


2A3 胆的音色非常甜美,人聲更是真實自然,缺點是低頻稍弱和動態畧為細小﹙只得幾瓦功率﹚,最好配 88dB 以上的喇叭,但仍以聽室樂,JAZZ,人聲或件頭不多的樂曲,尤幸名牌 2A3 不太貴,如設計得宜,再加上足料輸出變壓器,也可播放有限度的爆棚片段。一般售價三數千元的國產 2A3 胆機便只能作稍嘗一代名胆風采的望梅止渴了。




TFK Amperex Mullard 都是名震天下的名胆。就是因为这三种电子管都有自己的特殊韵味。Amperex 中高频柔和,娇嫩,自然,流畅,虽较为清淡直白点(比起TFK,Mullard),但音乐犹如缓缓的山泉刘流淌而出绕梁三日而不绝。

Mullard 则以浓郁而细腻的中频,这种独特味道,是任何胆不具备的,音乐的感情被表达的淋漓尽致,我相信任何人听起来都喜欢,因为你会忘了在听音响,而陶醉在音乐中

TFK 厚润的中频,凌厉的动态,超高的分析力,特别是中高频的味道(与Amperex 和Mullard不同),但也十分迷人,喜欢她的人,如痴如醉,为之所迷。


以我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建议
就用Amperex 7308 美产大环 搭配 Mullard E88CC 金脚(200-300一只也好找),已经非常不错了,性价比也高。7308 PQ D环虽然更好,但由于极其稀有,太难找了,而且太贵了。

Amperex 7308 美产大环 我和 西门子E88CC,Mullard Ecc88,amperex bugle boy 等比过,远远胜过。动态好,音场好,高低频音染少,而且音乐味道极强,是一个很全面的胆。关键价格便宜好找,(这个管好找,最近广西的肥仔那里有一批,好像120一只(记住任何人卖超过150一只都贵了))。Mullard E88CC中频韵味极好,音乐味道无敌。二者搭配,取Amperex 7308凌厉的动态,宽深得音场,极好的高频和低频(中频有吹喇叭的独特味道),配合mullard 的无敌中频韵味。应该是绝佩。


另外一种TFK的E188cc(或CCA)和Mullard 搭配也是绝佩
Amperex 7308高频延伸较现行音染少,TFK中高频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TFK E188cc比 Amperex 7308起马贵三倍以上。建议你先听听TFK的味道再出手。



我的耳机系森海HD600,耳放系G&W T2.1(胆耳放),胆耳放系前面用1支85年的美国Philip 5814,后面用2支俄罗斯6P14;经过几个月的热身,这套胆的特点是:声音偏冷、硬高频延伸不开,很少泛音,中频薄,低频量不足、不够松软;听拿索斯《发烧骚》的《亚壁古道旁的松树》一曲时,最后高潮时那阵大钹声有点散而剌耳。
最近,我淘了支Mullard IEC 12AU7 替换5814,感觉到中频厚声佐,园润佐小小,低频量也增加了、松软不少;听男声尤为合适,一下子将人声拉近了;但听女声、弦乐就比换胆前差了小小,主要系感到高频有些少蒙胧,好似隔着一层薄纱挥之不去。
本来系想由此配对听一段时间,再换后面的6P14,想不到才听了几天,6P14有一支突然闪蓝光,一个声道不响了,只好换上新淘的一对Mullard [黄字] [大盾] EL84;此配对同换6P14前又系另外一种味道了,一去之前高频段的蒙胧感,高频变得十分柔和,细节多了好多,中频就更加醇润,低频变得好松软。听女声好舒服、好嗲、好有磁性,听雨果《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的细腻就象手感很柔滑的绸缎一样。在听拿索斯《发烧骚》的《亚壁古道旁的松树》一曲时,最后高潮时那阵大钹声没有了剌耳和散的感觉,整首乐曲控制得很好。
我又将Mullard IEC 12AU7换返Philip 5814,再试下是什么结果,哇,Philip 5814配Mullard [黄字] [大盾] EL84变得三频又冷又硬,有凌有角,好难听,完全没有胆味。简直不堪入耳。
我觉得Mullard IEC 12AU7 + [黄字] [大盾]EL84系比较理想的。


『大盾』 是指胆身必需要印有 『大盾』 的 LOGO ,而 『吹喇叭』 是指胆身必需要印有 『吹喇叭』 的標誌,因為此 『吹喇叭』 標誌是 PHILIPS 廠的發燒品牌 AMPEREX 中最高級系列,而 『地球嘜』 則是 AMPEREX 中較低級的系列而己,請不要被 JS 欺騙,以為所有 MULLARD 廠生產的胆都是 『大盾』, 所有 PHILIPS 和 AMPEREX 的胆都是 『吹喇叭』,這是非常錯誤的



我试过用全套大盾胆,韵味自然没得说。但觉得声音稍慢,中频有些过于突出(饱满)。后来把Mullard 白字ECC88换成61年Amperex BB大圆环,中频没那么浓郁显得开扬爽朗写,高频更显娇嫩。再把X7换成TFK的坑屏,声音又变得娓娓动人,特别撩人,含蓄,羞涩,妩媚,娇嫩,浓郁,百般滋味在其中。换胆到这个程度,真是各有千秋,难于取舍啊!

感叹Mullard Amperex TFK真不愧为名震天下的一代名胆啊!

全套Mullard的配置(以及可调换味道的代替品):
Mullard 白字ECC88 (Amperex 7308, Bugle Boy ECC88)
Mullard 长屏方环X7 (TFK坑屏X7)
Mullard 黄字 U7(吹喇叭U7)
Mullard 双环咖啡座Xf2 EL34(目前无可代替,可惜是帮别人买的,不好多用)

ericfdai 兄,如能找到 MULLARD 『長屏』 『方環』 12AU7 和 荷蘭 『P Q』 『D 環』 AMPEREX 7308 來配合 MULLARD 『長屏』 『 方環』 12AX7 和 『啡腳』 『雙環』 EL34 才是整套極品 MULLARD 呀。當然,如能找到 MULLARD 10M 的 12AX7 和 12AU7 來比較便更完美了。




同一品牌,E88CC 在任何方面包括整體音色的表現和耐聽性都比 ECC88 高,而 7308 則是 6DJ8/ECC88 系列中最高的編號。



看看下面的关于E88CC的评价,或许会有帮助。
————————————————————————————————————
1、Sovtek 6922

最近AOpen推出的引人注目的真空管主板AX4B-533 Tube和AX4PE Tube-g上使用的真空管便是Sovtek 6922,关于那两款主板的情况请查阅相关资料,这里就不再叙述了。Sovtek 6922是近年来被誉为最优秀的6922管,它在世界顶尖名牌Audio Research、sonic Frontiers胆机上应用频繁。此管在结构上与Philips 6922差别不大,但它的声音表现与Philips 6922不一样,用它听一些弦声如吉它弹奏等声音显得非常清雅,舞台上独唱的位置感绝不含糊,背景静寂,人声感情丰富又通透,但似乎显得有点紧张。它的缺点是中频较干瘦,声底偏快。目前国内的价格在100元至200元不等,以价论声它又可以说较便宜,且货源充足。

2、Philips JAN 6922

Philips JAN 6922是在美国设厂为美国军部生产的,在结构上与同厂的6DJ8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外观上最大分别是近期的胆身顶部水银位上有明显的大黑斑。与同厂的6DJ8相比,它的中低频略为收紧,力度较好,人声保持6DJ8的润味,中频略淡过6DJ8,中高频较细致通透,全频的均衡性、声象定位、分析力与现场感均比6DJ8好。跟Svotek 6922相比,仍显逊色。目前市场也较多见。

3、Telefunken E88CC

Telefunken(德律风根)是真空管中公认的王者,品质好、音质好、寿命长。Telefunken生产的电子管,它比各大厂家所用的电子管都要粗壮,有被称为“肥圈”的独特除气剂环,而且位于电子管樽底部的菱形工模印记,内有一个工模编号——Telefunken的标记。ECC88的声音醇和厚实,它的低频线样较为丰厚,也较有弹力。由于ECC88声底丰厚,因此听大鼓大锣的爆棚碟时,它会较为占优。

4、Telefunken CCA

Telefunken电子管以音色优美,表现稳定享誉全球。CCA从规格上来讲,它应是优质的E88CC,但结构上它和ECC88如出一辙,只是胆脚上镀了金。它的声音极为晶莹通透,播钢琴和小提琴等管弦乐时,即使开大音量来听,也没有粗糙感。它的这种特质足可以笑傲群胆,独孤求败。音质分析上较同厂的E88CC更为细致,有条件时可根据不同的听音要求而做出取舍。

5、Simens CCA

Simens(西门子)CCA在结构和外观上和同厂稍后期的E88CC并无差别,但用料上它们之间则有一些分别,主要是在那对除气剂环的支架底部,两者分别用上下不同原料,CCA是用灰色物料,而后期E88CC用了银色物料。它的声音最突出的地方是极为丰富的空气感,不论是音乐厅、录音室、教堂等不同场地的不同残响,它都能清楚捕捉;另外,它那超群的高频伸展能力在重播笛子声时格外传神,它这些表现在各种电子管中肯定是首屈一指。而分析力方面,它可以和德律风根的CCA并驾齐驱,动态也绝不令人失望,播大合唱时的气势和重放的大锣大鼓声都令人十分满意。但弱点是它的音色太“干净”,谈不上甜美,而且它高频去得很尽,遇上录音较生硬的CD时,容易暴露出录音的不足之处。价格在三百元以上。

6、Philips CCA

Philips CCA的除气剂环直径特别大,这与同厂所生产的E88CC和荷兰制Mullard E88CC所用的环是一模一样的。在音响效果方面最突出的是音色,它可以用音色,它可以用“甜美”二字来形容,同是一乐曲,如用该管重放的话,显得特别的柔美,一点压迫感也没有,再放大些音量来听,也不带任何粗糙感,较为难得,此管播女声时也显得特别婉转,让人有难忘的感觉。它的分析力只是略输给德律风根的CCA,而且只是在重播一些宏伟的乐间时才能他出高下。动态方面,它和德国西门子的CCA一样令人满意,它比德律风根 CCA和Svotek 6922有着异常的通透感,但没有Siemens CCA的优异超高频响应,甜美婉传的中高频——这是它无敌的特点。

7、Philips ECG 6DJ8

在6DJ8系列电子管中,以飞利浦的6DJ8最为有名。该管的韵味较足,听爆棚碟时的大合唱时从容不迫,击鼓声又大又厚实,十分讨人喜欢,但乐器质感和定位也不算得最真实,分析力和声象定位水平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它稍欠缺的是空气感和高频伸展力。与俄罗斯的Sovtek 6922比较,这个管子声音取向相反,Sovtek 6922追求的是高保真度而使人声打了折扣,而Philips ECG 6DJ8则偏向中低频的厚醇却牺牲了Hi-Fi传真度。

8、Amperex 6922

Amperex 6922对于其它质素较高的ECC88来讲,是这几款E88CC之中,最没有特色的一只,中性自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特别适合一些喜欢中性声音的朋友。全频线条非常清晰,虽然它比不上Telefunken那样细致,也没有Philips CCA的甜美,但它的音场表现力和动态也有很高水平。Amperex6922的分析力和德国Telefunken的E88CC相比只是伯仲之间。它的高频伸展力也只是仅次于Siemens CCA,但它的高频听来较其柔顺一些,这使得它的适应性更强。

9、Mullard E88CC

Mullard的电子管一向以来以音色醇和、中低频特别雄浑强劲著称。E88CC在播一些爆棚软件时,那些电子爆炸声,由远及近和由小声到大声的效果这两种管子都交代得很清楚。同时临场感非常出众,人声感情丰富又厚润,同其他6DJ8/E88CC/6922比较,这明显赢了音乐节奏感,弦乐醇和又通透,人声厚润自然同时又中气十足。

10、国产北京6N11

在重放合唱的场合中有一定的现场感,人声表现尚可,中频质感有一定水平,但声场纵深度较为欠缺,层次细节不足。而USB声卡上采用的国产北京6N11J(后缀J表示为军用级),它的除气剂碟上的金属片是方形的,在结构上的用料它与6DJ8也不相同,最大区别是6N11的屏极呈银金属色,而6DJ8却是石墨料。



我一对被我搁置很久的Siemens E88CC,如今又重新起用.

Siemens E88CC/CCA,高频延伸特好,分析力惊人,空气感,音场,动态好.
但缺点也很明显,中频薄,声音直白,音乐感较差.以前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吹喇叭,大盾,或Amperex 7308

但是最近摩CD机,把输出耦合电容换成Jensen铜膜后,分析力,音场,乐感大为提高,唯独声音偏慢,中频过浓,此时如再搭配吹喇叭,大盾,甚至Amperex 7308,都无法解决中频浓,高频延伸不够等问题.此时想起Siemens E88CC觉得非常合适. 插上一试,果不出所料.和Jensen电容完全互补.非常合适.只好把吹喇叭,大盾ECC88,Amperex 7308,收起来了.




TFK的坑屏ECC83 大战 Sylvania 黄字三云母黑屏方环5751

这几天仔细听了TFK的坑屏ECC83,和Sylvania 黄字三云母黑屏方环5751全面对比。TFK并不能完全胜出。对他真是又爱又恨。
TFK 分析力好过5751,明显细节多多,音场更宽、大、深,高频延伸特好,味道独特听女声极为煽情,听邓丽君总觉得她非常激动,搞得你听得也非常激动,感情表达超级到位(任何别的管没有的味道),低频下潜,量感好于5751,动态更是胜出。听大部头的音乐非常好。

也是听邓丽君,相比之下,5751并没有那么煽情,邓丽君不徐不急,温润淳厚,声音娇嫩甜美无比,你不会有激动和冲动的感觉,但你会为之感动,好听,耐听,硬是不舍得拔下来。相比之下TFK的人声稍干薄硬一些。5751中频饱满,尤其中高频特别好,厚而不肥,甜而不腻,润而不干,柔而不软。TFK中频空空的,实体感较5751差,TKF音场虽大,但定位没有5751准,5751音场虽靠前些,但交待的清清楚楚,临场感非常明显。背景也是5751更宁静。

看来要想发挥好TFK 这一代名管的水平,非要重新搭配其他管子和电容了(多次试验搭配后,发现只有Mullard黄字浓厚的中频和Jensen铜膜的娇嫩厚润和其互补了)



最近我又掏到一对吹喇叭12AU7(原来那对坏换另一对)和一对德律风根12AU7,接到CJ前级,两者听感如下:
吹喇叭12AU7:声音更通透、高频去得远、泛音更多、低频收得 紧,声音干净利落。
德律风根12AU7:人声更好听、中频密度大、低频量感足、音乐味浓。
无论哪款都比原来胆要好两条街!现用着吹喇叭,德律风根作备用。

想请问:吹喇叭胆的粉字图案有大喇叭和小喇叭之分,哪种声音质素更好点?

我的是大喇叭(二手胆350元/只),成色和状态不错。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42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前一阵上深圳出差,利用时间的间隙在万商二楼小皇音响买个2个西门子E88CC金脚、2个JJ ECC82、1个JJECC83、1个EH 12AX7,准备把现有CD机、功放上的相应胆换掉。老是听说换胆如换机,我也相信各厂家的胆管特性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次总算有机会试试了。
我的系统是:斯巴克CDT15A+斯巴克MT12+AE EVO1,线材均为BONA的,典型的入门配置。使用将近一年,应该CD与功放上胆管也煲得差不多了,但始终觉得与刚开声时差别不是太大,或者说没有期待的哪种声音。
现有系统有几个方面的不满意之处。CDT15A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最为典型的就是胆输出与石输出差别不大,这一点lingsoft兄等人也曾经说过,而且声场方面的表现也一般。至于MT12,最典型的也是胆机石声。斯巴克的东西,没办法,这也就是他家的风格,不追求传统的胆位。
于是我有一年没有听到真正的胆的味道,即便用的是胆输出CD与胆机。看了lingsoft与另外一个网友摩CDT15A的经历后,对lingsoft所描述的西门子金脚E88CC简直念念不忘。对现状的不满与对别人描述的美好的向往是我换胆的最直接动力,而且恰好国庆长假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于是就开始动手了。
先换上CDT15A上的两颗E88CC,听来听去怎么没有lingsoft所描述的那种立杆见影的效果?也没有他所描述的哪种强烈的受不了的空气感?把以前保存的帖子翻出来反复看,发现应该是胆管的问题,一方面还没有煲好,两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这两颗是70年代的西门子,按HONGKONG兄的说法,比起lingsoft兄买的那两个60年代的西门子要差一些啊!可是也没办法,60年代的买不到啊,70年代还要贵一些呢!
两天以后将全套JJ的胆管换下MT12上的原配SOVTEK胆管,开机后发现就有一些原来没有的东西,人声里歌者的感情明显要丰富了许多,速度比原来也稍为慢了一些。初步觉得可以,原来老是觉得声音太亮,这下好些了。
再听了两天后发现不仅胆味道多出来了不少,而且系统的空气感也有所增强,连听流行音乐都有点意思了。听CAROL KIDD、DON WILLIAMS等更是有新的感觉,我觉得换胆手术后的系统最为可取的一点就是听人声时中频段也就是人声有了那么一点湿润。有一天听MARY BLACK的现场演唱会,黑玛丽的一首MOON RIVER让我感动了好久,我居然觉得是正式开始发烧以来最让我感动的一曲,反复对比了好几个发烧版本如藤田惠美的,还是觉得黑玛丽唱得真好。
希望换胆后的系统还会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快乐,因为无论是发烧还是听音乐都是为了快乐。
因为我的EH的12AX7还没有换上呢,音响世界有一期某篇文章曾经推荐在MT12上使用EH12AX7+JJ ECC82,谁知道是否真的如此,我打算先把现有的JJ煲好再做比较。
把自己的切身经历不厌其烦的写了下来,原与众发烧初友共勉,也请各位发烧大侠指点。


其實無論是國產或是外國名牌的胆機,不論是前級、後級或CD璣,買回家後第一件事便是要把所有跟機的大小管子全部拿掉,換上外國名胆如 TELEFUNKUN, AMPEREX, R. C. A., G. E., SYLVANIA., MULLARD, SIMENS 等不論任何年份都勝過跟機胆很多呢。玩胆需要很多時問和金錢來換取經驗,具體而言,美國胆動態較大,德國胆則以分析力取勝,荷藺和英國胆則比較注重音樂感。以年份而言,五、六十年代的胆質素最高而價錢也最貴,如此類推,7○年代的胆價錢和質素也遠遜於五、六十年代的胆。但不論50、60、70、或80年代的名牌胆都遠勝 SOVTEK. J.J. 和 E.H. 胆。

SYLVANIA, 清.爽.快, 分析力好, 動態好, 膽味比較淡, 聲音比較現代一點.

RAYTHEON比SYLVANIA慢一點, 沒SYLVANIA的爽, 味道比SYLVANIA濃一點, 感情豐富一點, 動態不算強但又沒有RCA那麼平淡及慢, 就這樣
胆味以 RAYTHEON 最濃, RCA 次之, SYLVANIA 最淡。

動熊則 RCA 最強 ,SYLVANIA 次之, RAYTHEON 最弱。

價錢就 RCA 最平, SYLVANIA 次之, RAYTHEON 最貴。

市面上的 RCA 胆和 SYLVANIA 胆比比皆是,最容易找, RAYTHEON 則比難找。

以上評價只是針對美國胆而言,歐洲胆則是另一回事。



E188CC/7308、E288CC/8223 是高等级管,在技术指标上好于E88CC/6922,它有更高的耐压能力、更长的寿命、更大的屏耗等规格上的优点,这种军用管或医疗用和仪器用电子管在素质上略高于同厂同编号电子管。但不代表一定是靓声过普通规格的。反而是E88CC/6922这个级别最受欢迎。我重点讲一下E88CC CCA:大多数电子管都是早期的好,E88CC/CCA;包装合是黄身蓝字,顶加蓝色阔身封条封口,封条上印着CCA编号,在合的另一开口上,也印着CCA编号,此外还印着一个出厂编号,胆樽上也印着一个出厂编号,后期的包装合转为橙蓝两色围白色边后,出厂编号印在盒盖的"舌"上,要揭开盒盖才能看到.再后一期则不附有任何出厂编号,而在盒盖的"舌"上印出厂年份,最后期西门子合子则没有印上任何资料,连合内页印着的十二个月保用说明也不见了.这类包装上的马虎,在胆的制作上也反映出来.西门子CCA音色较E88CC要醇和很多,声底较厚,超群高频伸展能力,分析力\动态可以和TELEFUNKEN一较高下,弱点是音色太干净,是属硬朗率直的靓胆.早期的CCA金脚光亮的很,一般的西门子后期的金脚是沙金脚.既使是七十年代的西门子E88CC表现也胜过俄罗斯胆SOVTEK.在高频表现上尤为明显,SOVTEK在大音量时,高频发尖\发毛,很不耐听.

我用amperex7308代替费力浦的6922,效果令人惊喜,细节、定位、临场感、音乐味通通胜出!





还有个问题要问各位胆界高手,在胆机后面有4/8欧姆输出两档,据说是根据箱子的欧姆来选择。我的喇叭是4欧姆(JAMO D590)但我接在8欧姆输出上音色圆润很多,低音弹性很足,音乐感很强。但在4欧姆输出上声音硬且难听。我朋友讲4欧姆输出其实是电流控制,8欧姆输出是电压控制,电压控制要比电流控制好。但卖机器的人讲接在8欧姆输出上会损失功率,只有不好。所以问一下到底那种接法好,我接在8欧姆输出上会不会把什么东西搞坏.
你的朋友和賣機器所講的都是一知半解,請不要理會。 你聽到的才是事實和真理,任何揚聲器,不管它是 2 ohm, 4 ohm 或 8 ohm,接上真空管放大器的 4 ohm 輸出時,聲音都會徧亮而乾,中音徧薄,低頻份量減少。接上 8 ohm 輸出時,高音份量較 4 ohm 少,中音較厚而潤,低頻份量較 4 ohm 多而控制力較佳。 因此,如果你徧好中音圓潤而低頻份量較多而有彈跳力,便請你把揚聲器接 8 ohm 輸出吧。

其實,所有真空管放大器的 8 ohm 輸出都比 4 ohm 輸出較多音樂感,而 8 ohm 輸出絕不會搞壞揚聲器的





E88CC 是更高檔的 ECC88,而且不論是任何品牌都是鍍金腳的,『吹喇叭』 AMPEREX E88CC 是最抵玩的中價 6922/ECC88,因它的音色比最出名的 SIEMENS CCA 更甜美,而價錢則比它低。你不防找一對來換出倒相級的 EH 6922。

真正的AMPEREX E88CC是沒有吹喇叭系列的, 只有地球嘜標誌才是.
吹喇叭標誌的E88CC只是AMPEREX公司外判另一家廠造, 不是親自造的, 聲音也不太是AMPEREX本身的聲音.
真正原廠吹喇叭就只有ECC88, 沒有E88CC.




玩胆機與玩石機的最大分別是,玩石機是要通遇不斷換機才可以體驗不同的音色,但胆機只要換上不同品牌的真空管,便能玩出千變萬化的音色,因此每個愛胆者都必定珍藏幾套到幾十套不同品牌的英美名胆。這是一徊很昂貴的遊戲,但當你十數年後拿出過去所收藏的名胆去調校出有你個人獨特風格的音色時,你便覺得物有所值了。

1. 真正聲音好.有名氣.早期的古董膽不是你有錢就一定給你找到, 大家都知道古董這個玩意很多時候都是可遇不可求.

2. 古董膽有分很多年份期數, 不同結構等等, 不是大家所想的"就是古董"四個字那顆真空管就一定出得好聲的, 別想得那麼簡單容易, 只有對真空管一無所知的人才會有這個想法(得罪都要說句).

3. 如果大家時常都想著買古董膽一定要NOS(即全新未開封過的古董管), 小弟勸大家不要浪費時間了, 市面上給大家找到NOS的機會率可能只得5%左右或以下, 就算有的都是被收藏家收起了或不作出售.

4. 試問在同一時間需要找若干數量的古董膽, 大家有否可能找到若干數量的都是同一年期, 同一結構, 同一狀態, 而且是"原廠"配對呢?
其機會率等同中彩票差不多吧.

5.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 玩膽機及真空管的朋友買管子前最好都是多看書籍, 找多些真空管的資料, 豐富這方面的知識才去想別的事情.
"別人嚷著MULLARD大盾好, 大家又一呼百應地走去買; 別人又說西門子6922/E88CC好, 大家又走去隨便買回來........."




hongkong 兄所提的第一點和第二點都非常對,一般人以為胆越舊越靚聲,越貴越好聲,這絕對是錯的,如名氣最大的 12AX7/ECC83 TELEFUNKEN 品牌的最高質素產品 803S,可說是名震古今中外,其江湖地位之高可說是小管子之最,真是它認了第二便沒有胆敢認第一了,各中西胆專家都推為天下第一胆,用到殘的也要過千元一枝 ,『灰字白盒』 的 NOS 則非過四千元不可,可謂極品中的極品,我曾用十多枝不同年份的 TELEFUNKEN 803S 在七八套極品前後級和幾套土炮機上和其他極品 12AX7/ECC83 比試,結果真的令人氣餒,結論是 803S 的缺點是音色較清勁,人性和音樂性都較其他參與比試的歐洲胆遜色,而身價則以它最高。當然,要找貴價極品胆也需要多少運氣和緣份,畢竟,你身懷白金卡興冲冲和靚 MM 到 LV 專門店掃貨也會遇到她心儀的款式剛賣斷市的掃興事吧。

hongkong 兄第三點提到的 5% 機會率小弟則不敢苟同,須知從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到 1960 年進入原子粒時代前這十多年歐、美亞洲各國迅速從戰後重建到经濟起飛使世界市場供求達戰前十餘倍,這時期所生產的真空管數以百億計。而 hongkong 兄所提及的收藏家所收藏的真空管,他們是不會拿收藏品去陪葬的, JS 的貨源由此而來,所以,只要各位 DX 口袋裹有錢,再加上一點兒運氣,能找到心儀的 NOS 真空管的機會率絕對大於 50%。極品天價胆的機會率則大約由 1% 到 8% 不等。

至於 hongkong 兄第四點所提到的同年同廠配對的真空管,難度肯定很高,但據我的玩胆心得,只要同品牌,同產地,同編號,同結構的 NOS 真空管,相差三數年的音色是不會有太大的分別的,若拘泥於同一年份,則有點兒刻舟求劍了。

看到 hongkong 兄的第五點,我便猜到 hongkong 兄一定是書蟲,從書中求知識不如掏腰包買回家插而聽之般賣際,真知讖要從實事實幹中汲取,光說不練,只看不聽,不如心口掛個勇字,盲中中拿二三百元到 JS 處買些經驗吧。


你新買的大盾胆是英國名牌 MULLARD 是也,也是全世界公認最有音樂感的胆管,它的音色特性是人聲厚潤,小提琴甜美,音樂感特別濃郁,缺點是高音有點兒朦,低頻稍肥,價錢偏高。因為此管的 LOGO 和型號及出廠批號產地等多用自色粉字絲印,因此很容易被抹去。開機時胆管近底部會突然一亮,是因為生產時的小瑕疵導至,絕不影响音色和操作,大可放心。


,『長屏』 『方環』 『大盾』 的 MULLARD ECC82 和 ECC83 都是 MULLARD 廠的極品,全新的 NOS 極少,無原裝盒可以二手視之。從圖片所见該胆甚為新淨,如讀數夠高而叫價不超過二千元一對,大可速速買下,因此胆可遇而不可求也。試想想只要每天少用六元,不用一年便可買入一對極品 MULLARD 胆,以後柖呼同道中人來家中聽 HI-FI ,面子上也生色不少。

『大盾』 『長屏』 『方環』 MULLARD 乃五十年代產品,斯時正值原子粒出世前胆機的黃金時期,也是 MULLARD 廠的黃金時期。此胆音色集高貴甜美於一身,濃而不濁,甜而不膩,低頻有彈跳力而不會過量。全新 NOS 胆估計可用二至三千小時,以每小時約一元的代價便可享受到極品胆的滋味,



一般後級強放管的壽命,最主要是取决於用家的聽音樂習慣,如平常喜歡放大音量聽大動態音樂或以普通音量放人聲及小品音樂,兩者之間強放管的壽命可相差 30% 至 50%。

一般而論, 300B 及 845 等直熱胆壽命由 5000 小時到 10000 小時。其他強放管如 EL 34,KT 88, 6L6, 6550 等壽命約 3000 小時,但此等胆的最高工作狀態大約只能維持 1500 小時至 2000 小時。過了最佳工作時限,胆的音色會逐漸變乾,低頻量減少,失去全盛時的温潤感。國產及蘇聯強放管壽命大多比歐美品牌短,尤以國產胆因品管欠隹,很多會工作數百小時便燒毁。



法國 『綠字』RTC 胆是歐洲靚聲胆三大名牌之一,與 MULLARD 和 AMPEREX 齊名。『綠字』 RTC 胆的音色高頻甜美通透無比,重播小提琴和女聲更是天下無敵,尤以重播鄧麗君和 NANA MOUSCOURI 時更顯得嬌柔嫵媚,真有人間那得幾回聞之嘆。但此胆有兩大缺點,一是此胆全頻偏薄,重播男聲時總是少了點剛陽味而低頻和動態則是其弱項,其最大缺點是叫價非常不合理的高,其中以 12AX7 為最過份,竟比 MULLARD 還要高 40% 至 50%。

因大部份國產胆機的高頻和動態都是弱項,所以我絕不建議各位玩國產胆機的 DX 選用這法國品牌的胆。




换之前低频明显控制不足,中频味道很好,听低频很少或基本没有低频的弦乐表现比较顺耳,顺滑,声音很美,但我不能只听小提琴吧,正好朋友有喜万年6SL7(6N9P)和6SN7EH(6N8P)各一对,可以换下后级9084D的曙光管,换上后,经过约3小时预热,低频控制变好了,但曙光的中频味道没了,总体感觉更平衡些,放《低音王》倒感觉不错,我想喜万年52年产的管应该没有问题,就把EH换下,上曙光6N8P,中频又变细腻了,低频控制又变差,至于喜万年6SL7,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许我耳力有限。
我的一个大师级朋友正好到广州向一位国内著名的音响界大师拜年,他对SPARK胆机相当了解,胆的知识也很丰富。一说换胆他就说起SYLVANIA和MULLARD,并认为得绿风根和AMPEREX(低频厚)并不合适,与FEVER DX的建议不谋而合。这位大师是个很负责而且很够朋友的人,我说直接买回来就行,但他坚持在时间很紧迫的情况下帮我试听,选择了SYLVANIA 6SL7(JAN-CHS-6SL7GT VT-229)和6SN7(GTB 閃電嘜,绿字,见上面的链接),值得提起的是:这对6SL7是从音响店别人正在使用的某300B推845的外国功放上拔下来的,该功放价格超过人民币10W。
换上SYLVANIA 6SL7和6SN7,预热后与朋友一起试听,低频基本控制住了,背景比较干净,虽然没有曙光管那样浓郁的中频,但总体平衡度比较好,高频没有那么亮,清晰度和细节更多,略带朦胧的透明,音场小了点,但更真实,有时有器材消失的感觉,放莎拉.不来特慢的第三首,音箱则完全隐形。一帮朋友来听,一致得出一个结论:别再折腾你的器材了。
当时还进行了西晚年6SL7(6N9P)和6SN7EH(6N8P)(A) 与 (B) SYLVANIA 6SL7、6SN7的现场对比:A除比较透明外,诸多方面都不如B在SPARK 9084D上的表现,B较A中频厚实,控制力明显强于A,胆机功率好象都上升了;A的低频明显控制不住,B只是略显控制力不足;A高频比较亮,B也有点亮,但很不明显,甚至可以认为不亮了,因为房间本身高频亮;A中频有一定厚度,B则明显厚于A,到最后播交响乐才发现B的中频厚度其实也是稍有欠缺,可以这样说,A音响性稍占上风,而B音乐性强过A很多。
在我的朋友们走后,我再听,没有那种感觉了,经与朋友讨论,认为房间吸音不足。
下一步打算拿回大盾CV181,进一步调整电源和房间。
整个系统相对于我的要求欠缺的是:中频味道不足,控制力稍欠,低频有点松,空气感差点,当然谈不上密度与厚重感,也谈不上低频的冲击力,不是这个档次的东西可以谈论的,播钢琴只能说有点像钢琴,声音不粗也不细(谈细腻,过分了),有点暖,离金碧辉煌还差得远(太过分了),透明度、润泽度、层次感差点(恬不知耻),缺乏贵气(太无耻了)。



如把 TELEFUNKEN 801S 和 MULLARD 12AX7 用在 MATISSE 的前級上效果不太好,因音色會徧薄,整體的音樂感減少引至可聽性大幅下降。應用 MULLARD 或 AMPEREX ECC81 來配合 MULLARD 12AX7 便可得到最佳效果,但全套 MULLARD 胆雖會使 MATISSE 前級的音樂感提昇,但高音會有一點兒濛,用 AMPEREX 配 MULLARD 會有更佳的全頻平衡度 但音樂感稍遜於全套 MULLARD 的配搭,如何取捨就得看你自已對音樂與音色的取句了。


我的换胆经历

我的胆机是spark MT-35,1只俄罗斯12AX7和2只12AU7推动

4只EL34,去年2月份买的,之前从未接触过胆机。看中它主要

是因为控制力好音场宽大动态佳,没考虑音色方面的问题。

可是拿回家里问题就来了,确实控制力好音场宽大动态也

很大,整体厚度也不错(但结像大而不清),可是声音很冲总

是风风火火的很不耐听,以为是新机没褒透。于是猛火狂褒一

个月,是有些改善,高音滑了少许但总体依然如故,痛苦

啊......
于是怀疑胆管了,首当其冲的是那12AU7,因为那是国产的

(有些偏见,后来才知道国产的大管还是不错的),碰巧在一

个二手店看到一对绿字SYLVANIA的12AU7,成色不错,只要价40

元,价都不还就拿了回来。换下了原来的跟机管,开机,期待

着...终于松了一口气:高频顺畅了,线条清晰,低频也凝聚起

来,只是量感少了,音场、速度没啥变化。哈哈...这四十块花

的太值了,发烧八年来从未试过钱花的这么爽的!
如是几天,细听之后又开始不满了,首先是这两个管新旧

程度不同,总有些不平衡的感觉;最要命的是,声音虽然不利

了却变薄了很多,索然无味!这也非我所要啊。不过学会了一

点:换胆如换机!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找胆了,只不过是盲目的

找,没任何目的因为不知胆性。
接着去了趟省城,在海印瞎逛,看到有胆机的就问有没有

胆卖,被JS所惑花300大元买下一对NOS的TESLA ECC83。这管子

音场很深层次感也挺好的,而且高频比较幼细,低频下潜也可

以,可惜中频比SYLVANIA还要单薄!!后来又买下了一套曙光

的EL34-B,中频有所改观但不明显,细节到是增加了不少。
还买过一套日本鬼子1965年产的小管,沙石甚多无法

入耳。
接着,在论坛里发现了“换胆初感记”,这就好象黑夜里

突然看到了光明,细细读来,才如梦方醒,原来有这么多好

东东的。还有fever兄这样的好老师。
去年11月,再去省城,买到了一只黄字Mullard Ecc83,没

有盒,是陈列品但很新,js只收280。顺便还买了一对斑马光头

仔12au7每只150。 回来全部换上(等不及一个个来)。我终于

可以听音乐了:全频连贯性很好,节奏感出色,中频厚度可观

,可惜有些模糊;高频也稍暗,低频量感充足,只不过太肥了

些,音场似乎没什么改变但层次感好了些。总体提高可就不可

同日而语了。
煲到现在,声音催向自然了,很耐听,而且音乐感特佳!高频不算暗但是有些沙石,可能是斑马12AU7造成的,低频结实了些,听人声弦乐已很满意

了。其间多次换上SYLVANIA 12AU7,总觉得无论那方面都不如

斑马,可能是档次太低了吧。另外,那些大管很不耐用,当你

觉的开机一两小时后声音变干变薄就得换大管了。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买一对吹喇叭的12AU7,然后把机内的四

个国产偶合电容换成REL-CAP 的RT系列同规格电容。



刚对比了3种6SL7
分别是国产6n9p,苏联红星厂的6sl7gt和72年斑马cv1985

不试不知道,国产6N9P是这里面音响性最好的,高频延伸和低频的清晰度、力度明显占优,听小提琴和钢琴非常过瘾,解析力高。不足的是人声有点齿音,冷硬。有时会觉得高频多了点

斑马cv1985的高频就明显偏暗一点了,透明感差点,声场定位和口型也不如6n9p。不过最重要的中频细节就相对突出了,人声圆滑自然,一点齿音也听不见,觉得唱的非常自然。
听古典各种乐器的比例也是恰到好处。这管子的最大优点就是音乐高中低频衔接得特别好,几乎是一体的——就是俗话说的“顺”,就此一点即可稳坐第一。

苏联管就不想说了,综合和两者的缺点,基本上听不下去

所以买国产胆机的朋友要换管就直接上古董胆算了,换苏联的DD就要慎重了。要清楚自己想调出什么样的声音再下手,不过等到换来这样的声音,但的价格都超过机器了.......所以要说新价比还是国产的最高,不过如果你把换胆当作额外的乐趣又不一样了



比较喜欢小提琴曲,小部头的轻音乐,老歌翻唱,欧美的经典流行歌曲(尽管英语不行,但其音乐曲调非常好,如“此情可待”等),追求的音响表现是圆润,甜美,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耐听”。
目前,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同好者千万要牢记:一定要量入为出呀)组合了一套入门的器材:
具体如下:马兰士CD63SE,TA30三越版,Classic-Eden(艺登),BONA SP500喇叭线 ,
BONA BR-208S 讯号线,霸必图(60CM)脚架。听音面积:14.5平。现有的电子管 JJ EL34(蓝玻璃),
RCA7025一对,SONG-SOL12AU7一对,白字MULLARD12AU7一对,黄字MULLARD12AX7一对,RCA5751
(红字,普通屏环一对,由于此对管换上后,一路声道有明显的嗡声,所以此次未用)以及上述的EH管。
试听的曲目:薛伟的红色经典中的“阳光照耀着塔吉库尔干”,百利公司的“蒙古”,欧美金唱片的“此情可待”,席琳迪翁专辑的“梦想是力量”雨果发烧之五“轻骑兵序曲”,“天鹅”,天音的老歌翻唱:“草原儿女,草原赞歌,珊瑚颂,重逢”,指挥大师集锦的“费加罗婚礼序曲,匈牙利第五号交响曲等”

试音听感:(TA30的音量基本保持在9.30~10点位置)EL34为JJ EL34(蓝玻璃)。听交响曲感觉最好的
搭配是RCA7025+白字MULLARD12AU7,尤其是听雨果发烧之五“轻骑兵序曲”,各乐器的发声没有挤在一起的感觉,声音表现平衡,位置感一清二楚,在大动态的情况下,阵脚不乱,也很耐听。但是泛音丰富程度,不如MULLARD12AU7+MULLARD12AX7

听歌曲感觉最好的搭配是(女声)黄字MULLARD12AX7+SONG-SOL12AU7。其中播放席琳迪翁专辑的“梦想是力量”,天音的老歌翻唱:“草原儿女,草原赞歌,珊瑚颂,重逢”,女声的齐唱,独唱,非常厚润,甜美,如果喜欢这类歌曲的话,我估计,一听准要“中毒”。

综合表现最好的:白字MULLARD12AU7一对+黄字MULLARD12AX7一对。这在听薛伟的红色经典中的“阳光照耀着塔吉库尔干”,雨果发烧之五“天鹅”,百利公司的“蒙古”中的第九首,以及上述歌曲中,可以明显感觉得到。厚润,甜美,又不失细腻。在音场、定位方面也相当不错。

下一步,预备购入Amperex地球唛的小管子,把RCA5751在JS那里调换一对。在做品评。



我的胆机是朱利达的502B前面用2支12AX7和2支12AT7,后面4支6550或KT88,现在手头有EH6550一套,曙光KT88一套,EH12AX7一对,TUNG-SOL 12AX7 长屏一对,笑口枣12AT7一对,德国VALVO印,ECC81,老盾制12AT7一对。JJ12AT7一对,PHILIPSECC81/M8162一对。开始的时候因为手里只有EH6550及EH12AX7和JJ12AT7,听的时候明显的感到人声及低频的厚度要比原来的功放好许多同时CD里的细节也明显了,听音乐的时候不再频繁换片有兴趣把一端音乐听完。但时间一长觉得声音不够细腻有点粗糙或者说有点夹生,总觉得少点什么。后来换了笑口枣及PHILIPS的12AT7明显的能感受到一端音乐中的亮色,音乐连贯了,旋律也突现出来尤其是器乐(主要是弦乐)的音色的改善是彻底的。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再是欣赏音乐而是在享受音乐。随后又买到一对TUNG-SOL 12AX7 长屏换掉原来的EH12AX7后人声及打击乐器的音色又有了较大的改变,人声厚但不粗糙,细腻但有力。打击乐器的力度和强度恰到好处不再大鼓一敲其他什么也听不到了。后来换的德国VALVO印,ECC81,老盾制12AT7声音和笑口枣差不多只是高频的力度有所加强但低频似乎也硬了点。6550和KT88我换来换去只是觉得6550音色温柔缠绵但低频的控制力不够,KT88刚劲有力爆发力大但中频粗糙。



我很少玩换胆,不过我的欧博t1前级的胆是四只日产飞利普的12AU7,这种胆的特点就是清淡,像没放盐做出来的豆腐。都说T1是带点音染的具有较浓胆味的前级,我反复听过,觉得这话不全对,T1事实上只是声音较软,胆味并不浓。这可能与它用的飞利普胆有关,如果一台胆机没有用上好胆却要指望它出胆味,这恐怕是对石机也可以提出的要求了。
好了,言归正传。一次有朋友拿了台胆后级来我这玩,我看中的是他那台后级上的5751(灰屏),说真的我对这种胆也没有什么认识,(后来还发过贴子问FEVER)但是我的好奇心来了想试试换了胆之后声音上会有多大的变化。我取下两只换在前级的左边两只,因为只有两只胆,不可能四只全换。之前上欧博论坛问过,回答是左边两只换的意义更大些。
换上5751后,先试了我最喜欢的一张人声碟,埃拉与阿姆斯特朗的合唱。这张碟也许在今天看来不算很发烧了,但我不认为只有很发烧的录音才能做试音碟,我喜欢试阿姆斯特朗豆沙喉的声音质感,这种质感有些像砂纸,分析力太高的器材听起来会不那么舒服,有点刮耳朵。胆声虽然圆润,却又容易将他的豆沙的质感抛得太光,声音要是太滑就不是阿姆斯特朗了。
5751一出声,声底首先就比飞利普胆厚一些,听上去两个人的口型都要比原先的大。我觉得这是对的,黑人歌手就是大嘴巴,尤其爵士歌手,口型太小出不了那种味道。同时5751在中频段更加饱满,听起来歌者的中气要略足一些。空气感5751也不是十分突出,没出现我期待的那种胆机迷人的空气感。
然后再找一张大动态的来试试。白头佬一放进去,立刻感到音场要宽出不少,乐队的编制似乎增加了。用跟机胆听时,高频部分总是有点吵闹,现在整体听感上柔顺了很多。但是,细节上也略有损失。开头一段用跟机胆听,我能清楚地听到有轻微的咔嗒声,像是什么东西碰到了乐谱,但是用5751这一声听得很吃力。
尽管5751的表现也谈不上很尽人意,(可能它自身素质决定的,只能这样了。)但至少让我体会到了换胆带来的如此明显的变化。我想有机会再找几支好胆换上试试。



先報告本人的玩具: 科寶line3.1前級+krell300i 推唯美6號.
這陣子從ebay中bid回來好幾對胆仔, 明細如下:

Sylvinia 灰屏『閃電標誌』『黃字』 USD$10.00
RCA 12AU7A grey plate,[] getters USD$15.50
Mullard ecc82 12au7 長屏 USD$21.59
Amperex bugle boy 12AU7 D 環 USD$44.00
Telefunken 12AU7/ECC82 坑屏 USD$61.00

line3.1前級是禾田茂氏電路,用2枝12AX7+2枝12AU7, 這次以原來的Mullard M7138 多士屏為淮,
配搭新進來的5對12AU7,聽女聲為主,包括蔡琴民歌/王菲xrcd/jennify warner(the wall)/jazz等等,
感覺如下:

Sylvinia的聲音是當中最快速,但是人聲出來偏冷,高低兩極伸延不錯,低頻尤其量多,可是有一點鬆散.
RCA 12AU7A 聲底爽快,正宗美國聲,低頻緊湊,胆味平平,不加音染,聽jazz 最宜.
Amperex bugle boy 12AU7 可聽性極佳,全頻平均,聽出細節,又不失胆味.這個D環好玩,開機時有火花一閃!
Mullard ecc82則胆味最最濃郁,音色美艷,蔡琴的歌聲厚潤,媄媄道來.王菲吐字咬音,腔調圓混.珍妮花如泣細訴,韻味動人,聽得不肯關機!
Telefunken 是最多人談論,不用多說,就一句[清純可人]得了,惟是性價比較差!

可能在下的是胆+石組合,未曾發揮出各對胆仔的[真胆色],小小體驗,略為交流.希望各位DX和fever老師不諱指導.

補充一下,唯美6號真是一對忠實的喇叭,換胆過程中每種改變都會表現出來.各位DX有沒有用全胆機來推的經驗?




我的器材档次不高:马兰士CD63KI+SPARKMT35+北京EXCEL-1,
加上听音环境的门窗等很不规则,所以特别注意电源、避震、
摆位、吸音、扩散等细处的处理,每次辛劳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摆位,我的小喇叭移动1mm都能听出明显的变化来。
还有线材特别是信号线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我去年7月准备升
级CD机,换了朋友的SONY XA55ES和VDH一条比D102还低档次的
信号线回来试用。XA55ES接上我原来的超时空P22开声,没什么
明显改善,可换上VDH时就一天都光晒,高频有了光泽,听《机
遇》TRACK 6琴姨的口形凝聚,蝉鸣蛙叫等都清晰可见了,更难
得的是人声独唱时的回音都不再是若隐若现了,空间感生动了
起来。用CD63KI换下XA55ES,用VDH时,竟然没任何失落感,反
而感觉更加流畅耐听了,只是解释力和动态有所不及。上周我
朋友取回了SONY和VDH,我也就买了一条VDH Integration
hybrid。没怎么煲就已大幅度抛离了朋友那个,在原有特性基
础上全频厚度密度大大增加,音场后排的音象也不再那么小了

我的喇叭线是AUDIO NOTE AN-B,电源线是惠谱P66和P33。EXCEL-1虽然全用SEAS单元,分频器用料也不错,但做工用线就不敢恭维了。我把箱内吸音材料、倒相孔等加以处理,接线也换成了金宝改善同样明显,以经有些接近当年刘汉盛所盛赞的水平了。更难得的是用音频测试,小小的箱体31.5Hz居然明显可闻!可惜频想还不够平直,听感不够精致。我的系统有豉油贵过鸡的倾向,但我认为很值得!!因为这样就可以把现有器材发挥到极至!


另外我换回CD63KI和Integration后,Mullard加BRIMA 12AU7是无法用了,中低贫变的肥肿模糊不堪入耳,换上了SYLVANIA,调整摆位取得平衡后,线条清晰凝聚高低延伸也很好了,可惜啊,中高频不够润泽泛音不够丰富。
请教fever兄,如果SYLVANIA用“黑屏”“三云母”的能否增加些光泽和泛音?又如果用吹喇叭ECC82会否又有过肥的倾向?


『我的胆管现状』
现在回想起来,前面几个月自己确实有一种购买胆管的强烈欲望,不满足的话就无法释怀。自从在168上不经意的写了“换胆初感”后,经过FEVER兄、HONGKONG兄的初步指导,已经知道了自己大致应该买什么品牌什么型号什么标识的胆管(我把FEVER兄提供的那些信心一直存在一个文档里,以便按图索骥,只是FEVER兄没有给图)。但此时对胆管基本上是没有太多了解,比如对黑屏、D环、三云母等这些标识都是一头雾水,连AMPEREX这样的品牌名称都念不顺口。这时弥勒、ERICFDAI等人已经开始在音响材料网上四处出击,看着他们频频收获确实心里痒痒,而且确实网上也有一些物美价廉的东东(比如弥勒兄的黄字大盾12AU7,我现在仍然艳羡不已)。但我那时却不想出手,一方面是觉得像自己一样按图索骥的人太多,而且在网上购买有比较麻烦,经常会问了许多次以后仍然无所收获;另一方面当时确实没有那种换胆的强烈冲动,心想反正听听EH+JJ也不错,干脆等一等再说。

后来看着弥勒、ERICFDAI等频频收获,再加上FEVER兄的大力督促,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内(也就一个月左右)坐卧难安,于是收集了一些胆管。加上前期的胆管,分类汇总如下:
6922类:二手九成70年代西门子砂金脚E88CC一对,全新黄字老盾ECC88一对,二手九成AMPEREX圆环PQ7308一对;
12AX7类:全新EH黄字一只,全新JJ一只,二手九成黄字大盾一只,全新喜万年黄字闪电唛一只,二手九成RCA红字二云母圆环一只;
12AU7类:全新JJ一对,二手九成白字大盾一对,全新AMPEREX橙字地球唛一对,二手9成40年代法国RT绿字一对;

还想进一步购买下面几种胆管:
1、AMPEREX PQ D环 7308,这是我在6922类胆管方面的终极目标;
2、RCA 红字 黑屏 方环 三云母,这是我一直期待的胆管之一;
3、吹喇叭 12AX7、12AU7 一套,这是我在12AX7、12AU7上的终极目标;
4、MINIWATT、大盾的EL84,我一直想看看从头到脚的一套大盾会是什么结果,而MINIWATT则一直是一个想了解的品牌;

回想每次收到胆管后把胆管换到机器上的那种狂热与喜悦,每每而不能自已,这应该就是换胆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当然,换胆最主要还是来源于对音乐的无限渴求。

『测试胆管搭配考虑』
买了这么些胆管之后,其实一直想好好花点时间把每种胆管的特点都进行详细的比较,也算买个明白。但考虑到这么些胆管之间的搭配数量(主要是12AX7与12AU7的搭配,即使不考虑EH与JJ这种品牌,现有的胆管搭配也有9种),如果都要认真比较一遍的话,非但所花费的时间无法承受,自己功放上的胆管插座更是无法承受。经过前面的拔拔插插,正如阿龙兄所说“许多东西反复拔插后总会松的”,我的功放胆管插座已有些许松动,胆管的拔插已经轻松了许多。因此我觉得应该精简一下搭配组合,在其大致特性与其他胆友的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可能合适的组合,这样既可以节省比较评价所需要的时间,又可以有效保护胆机的胆管插座(虽然这玩意的更换花不了几个钱,但是麻烦啊)。

因此,我决定测试以下几种胆管的组合搭配效果:(12AX7+12AU7,CD机的电子管不变,均采用AMPEREX 圆环 PQ 7308)
1、全套的大盾组合:二手黄字大盾12AX7+二手白字大盾12AU7,这套组合刚买回来时听过一段时间,但没有进行详细严格的试听。弥勒兄的作业里面比较的结果也是全套的大盾组合为相对最优,因此全套大盾不能不测。
2、喜万年12AX7+法国RT 12AU7:RT的12AU7刚入手时在网上查询了许多资料,最终确定商家所言并未言过其实之后,也与手上的几种12AX7大致试配了一下,包括RCA、大盾、喜万年,觉得喜万年好像更合适一些,能稍微弥补一下RT在高低频上的延伸问题,也能净化一下RT的低频,因此决定先用喜万年了。后续如果有更多时间的话可以再搞一个RT的佳配选择专题,选择RT的如意郎君,这次就让她先委身于喜万年了,哈哈。
3、RCA 12AX7+AMPEREX 12AU7:对AMPEREX目前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经过几天的煲管后(当时主要用喜万年的12AX7),大致觉得音乐性不错,线条感好,但不是那么浓郁。因此不太有把握用哪种12AX7来搭配会更好,干脆用剩下的RCA了,因为现在就只有他还没有搭配出去,而且RCA的中频也属于较浓郁的,他们撮合一下也应该会不错吧。
4、黄字大盾12AX7+AMPEREX 12AU7:为了能让AMPEREX 12AU7找到如意郎君,不至于说我是拉郎配,所以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与大盾组合一下,看看有没有联姻的可能。




因为是比较详细的测试,软件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尽可能的对每对组合都比较公平,不能有失偏颇,比如RT的优势在发烧女声,如果仅听这类唱片的话那RT+喜万年一家子肯定要占尽优势。
2、选择的测试软件必须要相对全面,一方面是要包含较多的音乐种类,另一方面还尽可能的覆盖全频段,能反映每一个频段的特性。

总体上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尽可能的客观。

经过详细的考虑,结合自己手头上现有的唱片,选定的测试唱片如下:
1、李烁《君在何方》,柏菲唱片:发烧女声测试碟一,这张唱片应该可以说是近期国内所出的模仿缅怀邓丽君的唱片中相对出色的,李烁的嗓音与演绎都十分的精彩动人。选择这张唱片一方面是为了给RT一个表演的机会,看看她在女声方面到底能比其他胆管有多大优势;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张唱片测试一下各胆管联姻在人声中频偏高这样一个频段上的表现。
2、古璇《璇曲蔓地》,柏菲唱片:发烧女声测试碟二,主要想通过这张唱片测试一下各胆管联姻在人声中频偏低这样一个频段上的表现与感情演绎能力。
3、《斯巴克试音碟》,爱必希唱片:斯巴克厂家的试音碟,包含各种类型的音乐,合唱、男、女声独唱、乐器独奏、大动态交响乐、民乐等一应俱全,虽然其碟片制作质量一般,但优势是不用来回的更换碟片,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试听用碟。
4、《PEACE》,M&I Company:发烧大牛筋王,低频测试碟,测试低频的下潜、力度、凝聚力、弹性等,由于本人对这样的曲目兴趣一般,但这张碟还算动听,所以还能听上几首,但也不可多听,否则会头晕,哈哈。
5、《韵,SAXPHONE&PIANO》,音乐堡:萨克斯是我最喜欢的两种乐器之一,而这张香港乐手们的爵士萨克斯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慵懒、缓慢、强烈的“口水”与空气感、漫溢的浓情,录音也不错,听起来真的很惬意。选择它是完全是因为个人喜好,看看到底谁能把我的喜好表达的最好。
6、《技惊琴坛,OH!THAT STRADIVARIUS》,FIM一听钟情唱片:小提琴是我最喜欢的两种乐器之二,这张碟的曲目均是古典音乐里旋律性最好的选段,本身就够悦耳动听的啦,再加上2500万元的小提琴王(斯特拉琴)与高手的演绎,辅之以轻松的爵士乐队,让我听了之后还想再听,忍俊不禁。选择这张碟是想测试一下各种胆管联姻的高频表现,以及小提琴的木头感、泛音等等。




法國的 RTC ﹙也即是 RT﹚胆是不應放在法國的 JADIS 機上的,因為 RTC 音色清新冷艷而中低頻偏薄,放在以濃郁純厚见稱的 JADIS 機上顯得格格不入,依我意見,ECC82 應選用 『吹喇叭』 AMPEREX,如能找到 『長屏』 『D 環』 的更是上籤,再配上 『黃字』 『大盾』 MULLARD ECC83 便足以令你的 DA30 大放異彩了


除了少數極端例子----我曾用過一枝國產 12AX7 不到 300 小時無端端便突然死亡,估計是國產胆的 QC 品管不認真,也曾用過一對二手的英國 12AU7 5000 小時後還龍精虎猛,在 AB 比拼中殺敗不少名胆。

一般而言,真空管不論大小,壽命長短是掌握在用家手中,如每天都是老柴 1812,鬼太鼓,PINK FLOYD, SANTANA 或 TELARC 的 ROUND UP 等低頻特多,動態特大,爆到七彩,則胆的壽命自會比只唱鄧麗君,巴哈的 CANTATA,巴羅克的室樂,弦樂小品,合唱團,清唱曲等低頻不多,動態不大,爆棚片段不多的短得多了。

如以人的壽命作比例,小管子的頭 50 小時是嬰兒期,狀態還未出來,高、中、低音都很稚嫩,此時如播放大動態音樂將會帶來不可補償的損害,因此只宜播放人聲,輕音樂等動態不大的 DD。50 到 100 小時是胆的少年期,此時可偶爾放些爆棚音樂,但 1812 的炮聲和鬼太鼓還要放在一旁,100 小時後胆便進入青年期,任何超級大爆棚及超重低音也以此時最生猛過癮,但胆的最終服役期也由此時决定,如由第一百小時開始便天天用大音量大爆特爆,則五六百小時後便會出現未老先衰的中音變薄,低頻無力,高音過亮等症狀,服役不超過一千小時便要退下火線了。一般正常用度,小管子的服役期應有 1200 至 1500 小時,此時胆己進入晚年,如拿它與僅用了 100 至200小時的同品牌同編號胆一比便知,如以每天聽約二至三小時音樂計算,我們應每兩年半至三年便要更換全套小管子。


6L6 的頂級代用胆有英國的 GOLD LION GENELEX KT66 和美國的 WESTERN ELECTRIC 350B,但均是極昂貴的胆,而且十分難找到,要找到全新的 NOS 更是不可能的事,有耐性等待好成色的二手胆也許需時一年半載 。暫時 sylx 兄大可試試找尋英國的 『藍 LABEL』 G.E.C. KT66,『大盾』 『棕腳』 MULLARD 6L6GC,荷籣 『吹喇叭』 6L6GC,或美國 『白盒』 『綠字』 PHILIPS 7581A 等胆來玩味換胆的樂趣。由於上述各胆的音色各有獨特的性格,而 ARC REFERENCE II 乃極敏感的極品全胆前級,非一一細心品嘗難以調校出最合個人品味的完美音色。




前一阵从托朋友寻得60年代美国RCA军规黑屏12AU7一对及60年代荷兰地球ECC83一只,为自己的科宝DU-3I换胆;今日到货后,分别换上试听,首先用60年代美国RCA军规12AU7一对把原机配国产12AU7换下,开机粉燥煲了约一个小时后开始试听,由于本人的听音习惯,本次试听只用了三张碟子,第一张是试人声的民歌蔡琴,选听了其中的《渡口》、《恰似你的温柔》,第二张是试弦乐的TAS天碟榜1997中的《魔鬼的炫技曲》,第三张是黑白钢琴的《Memory》。
第一曲《恰似你的温柔》,开声音量调至9点左右,一阵空灵通透的吉它开场,伴随 著蔡琴娓婉的歌喉,非常的舒缓润泽,很明显,高音部份的延伸和中频的细密度比原胆有了质的提高。人声和乐器的分离感和定位相当到位,不再如原来那么混浊。在吉它的低音部份仍觉得有些发嗡,但低频量感已经足够。第二曲《渡口》,刚开始第一和第二声鼓声收拾得非常漂亮,但第三声鼓声还有余音收完,第四声已经开始。又把音量调至十点时,已明显的有捶胸感,低频较原来更有力度而且下潜较深。第三曲《魔鬼的炫技曲》,此曲为帕格尼尼的曲子,由号称天材琴手的19岁的米兰科维奇演奏,整曲听罢,感觉比原来多了很多细节,琴音的棵粒感非常细腻,甜润而富有弹性,能明显的听出伴奏的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者的距离。第四曲为钢琴曲《Memory》,刚开声的时候音量在九点半左右,感觉音量较小,随即调至十点半,顿时琴声犹如粒粒珍珠落玉盘,瞬间便铺满了整间小屋,不甘心的又从头开始放这一曲,闭眼聆听,几乎能感受到琴手每一次触键后音符的跳动,本想只听完第四首,结果一不小心便听完了整张碟子。


RFT 是東西德年代的東德產品,曾替很多西德品牌做 OEM ,其中包括 TELEFUNKEN 和 SIEMENS 等品牌,因此,買德國胆時不要只看 LOGO ,必定要看內部結構。RFT 的全新 NOS EL34,合理價應不超過每枝 300 元。
FEVER兄,我有朋友数月前在美国以100美元買下四支RFT的EL34?原来非常衰声,100美元也白白浪费掉!

看不過眼兄,100 美元 4 枝全新 NOS 東德 RFT EL34 也不可能太苛求了。其音色也不可以用 『衰聲』 來形容,總比任何蘇聯品牌的 EL34 好得多。



最近购得两只二手的三云母5751(价格很便宜35元一只),logo均看不见了。估计一只应是Sylvania(玻璃上还残存了一点绿色字迹),另一只大概是RCA的黑屏、方环、三云母5751。请你鉴别一下我的估计对否,也估计一下这两只二手胆的成色如何?

虽然两只管不是同样的品牌,但我已迫不及待地将功放前级上的两只Sovtek12AX7Plus换下来了。

初步的听感是:音场更宽广了,空气感有明显的增强。中频的厚度有所增加。因为两只胆不是同一个品牌产品,因此,专门贴近左右两只音箱聆听,不知是否心理作用,贴近听时能感到两边的声音有些差异,但在正常聆听位置听时,左右声道的声音还是很平衡的。

当然,我的目标还是要进一步找到,你建议的mulard大盾12AX7。




小管组合试听小记
CD机:声雅 CD-S10
功放:Spark MT-35
喇叭:JMLab 707LE
信号线:MonsterCable 1000i
喇叭线:ECOSSE MS2.4
电源线:diy怪兽 200 两条
试听CD
欧瑞强-民歌味道IV
雪儿 (Cher)Snow Rose
蔡琴 民歌.机遇
柏林之声II
择仙花-Here's To Ben XRCD2
魔鬼的颤音
The.Daydream(白日梦)

cd机S10 (用放大ECC83一支,输出E88CC一支)
{因这款CD机各款ECC83替换听感不明显,而替换各款E88CC却有成效,故以下听感是用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小环所得}

A:6DJ8/7308/E88CC

1.美国产蓝字PHILIPS ECG JAN 6DJ8一支(原机配胆)(用时很少的管)
解析力一般,高频略毛刺,中频稍薄偏干,低频量少,音场小
2.美国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大环一支
高频延伸好,音场自然,(比A1.A3中频细腻饱满),低频宽松自然量略少(乐感和韵味比A1.A3好).
3.西门子 60年代A4钢印 E88CC沙金脚 一支
解析力比A1.A2好但高低频延伸比2差,中频比A1饱满一些,低频力度稍好,量一般.
总结:
目前最佳当属A2,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所花费时间精力巨大....(带着"各款ECC83替换听感不明显"的疑问反复替换各种胆管搭配..) :(
目标:荷兰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 D环,大盾E88CC


MT35胆机(用12AX7一支,12AU7一对,EL34两对)
{以下听感CD机用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小环+美国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大环所得}

X:12ax7/ECC83/5751 (搭配大盾黄字12AU7)
1.RCA 5751红字.黑屏.方环.三云母一支(暗码:XB)
解析力好,高低频延伸比X2.X3差比X4好,中频声音厚实但不够甜,低频有力动态好,琴声弹跳迷人

2.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大环(暗码:左斜三角1J1)
细节丰富,背景宁静,轮廓清晰,高低频延伸空气感好(比X1.X3.X4好不少哦)中频细腻人声甜美韵味十足,音场表现力好,音乐味道浓郁(低频力度虽比不上X1.但胜在宽松自然)全频段打低X3.X4
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小环(暗码:左斜三角3G4)

3.英国产橙字Amperex 12AX7短屏.小环(暗码:B4D5)
各频段平衡,高低频延伸空气感(比X1.X4好,略输X2),中频人声结像好,低频宽松自然.

4.俄罗斯黄字12AX7EH(原机配胆)(用时很少的新管)
解析力不错(比X1稍差),声音明亮,高频略有毛刺,中频薄,韵味较差.(均比X1.X2.X3差)
总结:
目前超值当属X1.最佳当属X2.以前对大环.小环音质区别带有疑问,但现在比较结果高低频延伸空气

感,音场表现力大环都是比小环高一班的.(或许年代也有关系)
目标:SYLVANVIA GB5751闪电标.金字.金脚.黑屏.方环.三云母 ,大盾12AX7

U:12AU7/ECC82/5814A(搭配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大环)
1.英国产Mullard 黄字ECC82 一对(暗码:B4C3 B3C4)
细节丰富,背景宁静,轮廓清晰,高低频延伸空气感好,中频细腻人声甜美韵味十足,音场表现力好,音乐味道浓郁

2.美国产RCA老标.白字.黑屏.三云母.方环5814A一对
解析力高,细节比U1略少,中频人声稍厚跟U1相当但韵味差点比U3稍好,低频饱满.整体音乐感输U1胜U3
3.美国产SYLVANVIA 闪电标.金字.金脚.灰屏.圆环.GB 5814A一对
各频段平衡,中低频比U2略差,高低频延伸空气感不如U1,搭配X1听流行不错

4.原机配无字12AU7一对
刚买时MT35原配管的初步听感(干,硬,刺)和看此管的制造工艺(管内结构简陋粗糙,软弱的管脚)令我没兴趣再测了.
总结:
目前超值当属U2.最佳当属U1
目标: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12AU7

组合试听
CD-S10(ECC88)MT-35(12AX7)MT-35(12AU7)
1.弦乐最佳组合 A2 X2 U1
2.人声最佳组合 A2 X2 U1
3.交响 组合 A2 X3 U2
4.流行最佳组合 A3 X1 U3

整体听感

组合1听 魔鬼的颤音,The.Daydream(白日梦)
一开始小提琴的旋律充满幽怨..悠扬婉转,进入第二部分时几个大胆跳跃的强音颇有气势,独奏小提琴时而快时慢,颤音层出,充分演绎了华丽的技巧,使人内心为之震动.
The.Daydream充满感伤的钢琴独奏,如梦境般的凄美爱情,被这组合演绎得令我动容.

组合2听 欧瑞强-民歌味道IV.雪儿 (Cher)Snow Rose.蔡琴 民歌.机遇,
乐曲里的吉他声异常纤细通透,欧瑞强浑厚极富磁性的嗓音演绎得淋漓尽致,连吸气声,及发出的"S"音都完美表现出来,细节一流.Snow Rose,纯净晶莹的女声在一把木吉他的伴衬下,娓娓道来,空气感晶莹剔透.此一男一女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寂静的深夜^_^强烈推荐!

组合3不是我所好,也并非我的系统所强,无意文字形容咯.以免误导^_^

组合4听刘德华D版 动力火车D版 玛丽.凯利 Z版
流行音乐味精严重,低频混响夸张,人声后缩,能把D版cd都搞得耐听,用此组合可谓调整得当哦.便宜超值(前提是要能D出HDCD的D版.如刘和动力)

这个报告因手头十几支小管..加上cd机共搞了过十种组合,又要换胆等待时间...为避免听感紊乱和个人主观感觉,期间数次叫醒梦中的LP一起聆听记录所得.(有时候女人的听感跟她的第六感一样厉害)^_^
此次小管评测都是在深夜23点~凌晨4点完成的(fever兄知道我标准音乐时间的啦^_^)因测试仔细胆管搭配组合众多,气温变热(换管好烫手哦,要晾5分钟左右)耗费了5夜时间陆续记录所得.小弟文笔


我曾多次強調 7308 是最高型號的 ECC88/6DJ8,更因此胆由 PHILIPS 研發於真空管黃金時期的最後期,因此存貨量十分充裕,價格十分合理。再者,我亦曾再三表示絕不推介德國胆,包括 TELEFUNKEN 和 SIEMENS 這兩大品牌,一因德國胆音色絕對比不上其他歐洲名牌如 AMPEREX 、RTC 和 MULLARD 等,再因其叫價極其不合理的較上述各品牌高,你對 SIEMENS 的感覺便是最佳的例子。

不論是 『黄字』 或 『白字』 的 MULLARD ECC88 或 E88CC,其音色及整體表現,都絕對比不上荷籣 『吹喇叭』 『大圓環』 或 『方環』 AMPEREX 的 7308。

最後,如閣下是把機器疊着放,在夏天有過熱時,可在遠處用電風扇搖擺着吹到機器去幫助散熱。



,『吹喇叭』 是荷籣 AMPEREX 廠標示其真空管產品中最高級品質的 LOGO ,並沒有英國出產的,請一定要弄清楚。



一般來說,在音樂感方面,英國 MULLARD 是要比荷蘭 AMPEREX 強些,但兩者都是最靚音色的胆品牌,取捨就得看個人喜好而己。但由於 ECC88/6DJ8 是由荷蘭 PHILIPS ﹙即 AMPEREX 的母公司﹚研發的,而 7308 則是該編號的最高型號,而 『P Q』 『D 環』 的 7308 則更是極品級的 ECC88/6DJ8 ,由於產量較少,現在是較難找到了。

“煲胆” 或 “煲機” 的正確方法是一定要有訊號輸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你的方法是靜態 “煲機” ,效果是遠遠比不上動態 “煲機” 的。

器材配置如下:
CD机:山灵S-24K(已被摩过)
功放:欧博R6.6(KT66推挽机、已被摩过)
音箱:乐爵士5/9(老款)
信号线:德国水星银线
嗽叭线:新德克FS-2银箔
试听软件如下:
腾格尔《天堂》,蔡琴《机遇》,《永恒的卡拉扬》小提琴天碟《VIOLIN SHOWPIECES》 PHILPS公司的《音乐会组曲》。先之唱片《刀郎HDCD》李烁《君在何方》《江河水》。
首先声明:
每个人的听声习惯及音乐修养、环境和器材都不一样,此文章只代表本人听音分析、同一种胆管在每个人的器材上表现出的声音都不可能一样,某人可能对某一胆管偏爱,若感到我评价欠妥、请莫生气并请用刀对着显示屏里我的网名猛砍三刀、以解心头之气
各种胆管如下:
A-1、 12AX7EH(原跟机胆一对)
此胆声音较硬,分析力略高一点、也比较毛噪、典型的俄罗斯风味。
A-2、 RCA 5751 D 环、三云母 黑屏白字(红字没法找到)。
此胆声音一般,较A-1胆厚润些,但音色感觉暗一点点,但高音比A-1好听、特别是听腾格尔和刀郎的歌、人声较细腻一点定位也较好。(努力找到RCA5751红字三云母)。
A-3、 VALVO、ECC83德国大富豪
此胆清爽可人、比较通透、声音靓丽,华而不躁、听《永恒的卡拉扬》及《音乐会组曲》都有很好的表现,听《机遇》A-2胆有很浓重的鼻腔音但在A-3这里一扫而光、并透出蔡姐姐的清爽的磁性声音(以前老感觉蔡姐姐鼻音太浓重)。
A-4、Telefunken ECC83德律风根(坑屏)
此管的解析力和A-3差不多、略显厚声一些。但要说音色之美A-1 A-2根本无法相比,和A-3比音色鲜活感比较好,特别听《VIOLIN SHOWPIECES》《君在何方》《永恒的卡拉扬》音色之高贵让你如痴如醉、听《江河水》第2.6两首让我陶醉好象时光倒流一下子回到远古时代、李炜那灵巧的双手奏出美妙的箏音在我脑海久久回荡。
小结:
听音乐讲究搭配、A-1和国产管相比也算不错、作为跟机胆厂家也是明智的,此管对功放声底比较簿的将起一定的互补作用。A-2可圈可点、听比较粗旷男声是不错的选择。听交响乐管弦乐、男声A-3是不错的。 听女声、弦乐类非A-4不可。
B-1、北京的12BH7(原跟机胆一对)
此胆无任何优点、高低频延伸不开、声音生硬并伴有毛躁声。
B-2、 USA 12BH7 白字
此胆底气足、偏噪、解析力一般、给人一种直、硬的感觉。
B-3、 RCA 12BH7 红字
此胆解析力高、通透,高低频延伸的好,唯中频略簿点。音色优美、爽朗可人,换上去就不想把它拿下来。
小结:
目前我最喜欢的还是B-3管,B-2管适宜听打击乐。
C-1、 KT66 桂光管 (跟机胆四支)
此胆在国产胆中算不错、解析力一般,声底略硬、低频较好但整个频段略感蒙上一层薄莎巾的味道。
C-2、 6L6 南京六零年的产品
此胆和C-1相比中高频较好但有点发飘的感觉,低频较簿下潜不够、总体感觉力水不够、属于清爽型的胆。
C-3、 6L6GC SYLVANA
C-1、C-2两款胆无法和此胆相提并论、无论从哪方面此胆均比上两款要好二到三斑,此胆音质优美、通透、力水和解析力好,低频明显比以前好很多,以前总感觉到低频老出不来、换上此胆低频马上出来很多且下潜深也比较实。听男女人声比以前明显增加清晰线条感,各频段均比较实。
小结:
就目前来讲最喜欢是C-3了。
组合试听:
1. 男声最佳组合:A-3 B-2 C-3
2. 女声最佳组合:A-4 B-3 C-3
3. 打击乐组合: A-2 B-3 C-3
4. 交响乐组合: A-3 B-3 C-3
5. 弦乐最佳组合:A-4 B-3 C-3
电容组合搭配:
1. CD机的主电源滤波供放大板采用RFIA RH169 D-A转换、解码主电源采用德国REL SIC电解、其它退耦滤波一律采用PHILIPS电解、各种规格共计38只,信号输出选用MIT RTX电容,输出板到RCA座已更换为银线。
2. 原CD机两只电源牛换为中山牛魔王特制牛,此牛装上后CD机力水明显胜过以前。
3. 功放主电源滤波电解及退耦为PHILIPS,电位器为22段DALE电阻焊制、从RCA入信号线到电位器、从电位器输出到前放ECC83采用ф2.0丹麦JENSEN单股纯银线、信号输入电容为丹麦JENSEN 0.47铜膜电容,倒相输出到功放管电容采用MIT RTX0.22 ,B1+降压电阻为美国CADD0CK金脚无感电阻。
整体听感如下:
组合1.听刀郎的歌最舒畅、他那特有沙哑嗓音在我听来荡气回肠、易感动人。
组合2和5 音质最优美,听《VIOLIN SHOWPIECES》里的流浪者之歌非常满意尤其是琴弦的擦声丝丝入扣且质感強烈、震撼心灵。当听《江河水》一下子惊呆了、完全和以前听的两码事,尤其第1、2、6首听了好几遍就象在现场一样、好象闵大师就在眼前、她的拉弓手左右摆动依晰可见。
组合3 听《天下第一鼓》较从前明显好听,鼓声较实、不象以前鼓槌落在鼓皮上有弹不起的感觉且鼓声松软。
组合4 听《永恒的卡拉扬》力水实足、器材定位及现场感清晰,音场左右已伸出墙外,层次分明多而不乱。
最后把fever兄给我找的CD垫放进去,哇…整体音质提升10%,线条感提高更多、各频段也较实一些。特别是人声更加真实。
心得如下:
玩音响要合理搭配,适当的摩机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的。丹麦的JENSEN银线
和电容不愧为名牌、电容的音色之优美直叫你听了就中毒虽价格贵点我认为值。听各种胆的音色在带来美的享受时,同时也代表了各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人文风貌。
最后再说一下摩机对元件选用不是越贵越好,讲的是合理搭配,每种元件有它自己的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各种元件的特点后才能搭配出优美的音色,希望各位DX们多看些杂志和网站介绍的资料、取长补短,一定能有所收获。



器材配置:(同我的胆试听报告一样不再重复)
A-1. WIMA MKP10 0.1~1μF(德国红色扁方形)
此款电容在国内各种胆机上被大量应用,此电容较温暖厚声、高频带一点华丽多姿的味道、中低频给人一种生硬和燥火的感觉,音场表现一般、器材定位模湖。此电容常被用在信号藕合上。
A-2 WIMA BLACK BOX Audio 0.1~1μF(德国黑色扁方形)
此款电容除声底同A-1相同外,火气降了很多,黑威马声音甜美流畅音色华丽、音场高度和深度也比红威马表现得好、它的声音密度和份量(和A-1比略重点)比红色的强,它丰满有弹性,听管弦乐有想当好的表现,对使用书架上的一簇无疑是大有好处。
A-3 SDLEN (俗称大S)0.1~0.68μF(法国苏伦黑色圆形)
此款电容声底较暖、高频有点过冲,中低频雾气重、出来的女声有一种象在冬天里出到屋外晒太阳的感觉。此电容对比较冷艳的前级有很好的弥补,特别对雨林公司出品的《七色光》《草原牧歌》有不错的修饰表现。
A-4 SCR 0.1~0.68μF(法国苏伦第二代产品)
和A-3相比信息量较多、雾气重高频过冲的缺点在这里一扫而光,声音凝聚力好过A-3、但高频信息量相比较还是不算太多,价格和MIT之类相比算时便宜的。
A-5 SPRAGUE VITAMINQ 0.05~0.47μF(美国思碧维它命油浸)
此种电容在市面全部为二手电容,尤其是0.47 1000V规格的电容和同容量国产外电容相比体积要大出两到三倍,此电容中频音色甜美、速度缓慢、低频柔软、带着一种西阳西斜黄昏的晚霞映照天空的感觉,有着300B胆管的味道。很多焊机派非它不用。
A-6 WEST-CAP 0.22μF 0.47μF美国西电油浸电容
此电容明显带着美国西部牛仔风味,电容通透爽朗,一反A-5的甜美,高低频延伸明显好过A-5,但此种电容也只有二手的拥有量少过A-5好多。
A-7 REL CAP RT 0.01~0.47μ200V~400V(美国特富龙电容)
这是美国比较大的音响电容制造厂,此电容为黄色圆体,此电容有三档系列规格、 TFT、 RT、和PPMFX 。最高档是TFT、我手边是中档的,声底和A-6差不多,但音色比它还美、音场的宽度明显高于A-6且中低频下潜的深度是上述几款电容无比的。空气感好弱音细节表现非常出色。唯价格贵。
A-8 Multi-cap RTX 0。01~4μ100V~600V(美国MIT电容)
此电容分为四个等级,RTX、PPFXS、PPFX、PPMFX、此种电容A-7一样,中频威猛力大、在各个频段的解析力明显好于A-7同它的国家一样带着一种很霸道的味道,它的音场、乐器定位、声音密度及低频的弹跳力达到一流水平,听歌剧和打击乐很好。
A-9 JENSEN 0.1~0.47μ630V(丹麦油浸电容)
这是一家丹麦多年生产各种高挡电容老厂世界闻名,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用于音响的根据其材质不同分为四种,铜箔、铝箔、纸管、银箔。
我功放用的是0.47μ的铜管,此款电容一接上试听、哇……我简直惊呆了,世上有这么好的音乐尤如到了仙境、音色美仑美奂、它表现出的音乐是悠闲自然、各频段细节充分表现出来无遗,所有各方面的表现我手边的电容无法相比、让你一听即上瘾、再也不愿把它换下来。但告诫各位DX们此种电容相当贵没有多米别玩它。
A-10 JENSEN 0.47μ磁管银油电容
此电容外形很象电工器材里的RT-14熔断器芯,一段小磁管两头有银质管套着、引线是两根银线拧成麻花状。此电容的音质若你知道什么叫极品蓝水晶就会体会它表现出的音质,你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美音响时放在它身上最好的啦。纯洁、飘逸、明朗、美丽、简直是人间仙乐极品我也无法形容了。各位慢慢暇想去吧。
小结:
从上述10款电容来讲,我喜欢的是A-9 ,A-10太贵!没有1500米拿
下来一对,同时机器的素质是主要的,如果你以听人声为主A-5 A-6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年轻气盛爱听打击乐那MIT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有单端300B高素质的机器且又有米的话,换上A-10你终生不后悔。
B-1 SPRAGUE 100~500μ450VDC电解电容(美国思碧)
此款电解用电源滤波里音色甜美、通透,高频靓丽可人,低频略有偏瘦的感觉,唯音场上部被压缩。目前市面上只有二手的。
B-2 PHILIPS 各种规格的电解电容(菲力蒲)
此公司的电解电容音色清淡、悠闲,对各个频段都有很好表现决无音染、国内外一些名机也能见到它的人声,此公司电解更大的特点各频段都均衡没有哪段表现特别突出、很容易搭配机器。
B-3 BHC Aerovox 47μ220μ450VDC电解(英国)
此款电解中频比较厚润、低频有力 音质有如被蒙上一屋莎的感觉,对某些机器声底比较单簿的有很好的帮助,但新电解价格较贵。
B-4 RIFA PEH169 220~470μ450V 4700μ63V(法国电容)
此款电容象它国一样比较浪浸、高低频通透、音色秀丽可人。尤其是大容量电解一摇里面有水撞击水,此款电容不错但全新价格较高发烧友可选漏电流小的二手也可以。
B-5 SIC-SAFCO REL SIC 1000μ100VDC(德国电解电容)
此款电容本体为黄色、音色甜美秀气 象二八少女一样纯情,用它来摩CD机解码部分相当完全。
小结:
从音色来讲我很喜欢B-1和B-5,但从定位、音场和密度来说对于胆机我
喜欢B-2,对于CD机及国产石机前级我取向B-4 B-5。
最后说明:
用电容来使器材素质提高会让你失望的,它可以改变一些音色。但仅换一两只电容来改变机器音质效果也不行。要充分了解自己器材的质素只能锦上添花、当你的功放是1500元买来时,你花3000元买了各种电容来换你器材时,不可能达到你想要的声音。相反电容的长处发挥不了会使器材更难听。


市電電壓不足從來都是 HI-FI 發燒友的惡夢,從我以往的經驗得到的知識,電壓比正常的 220V 低 5V 以內是可以容忍的,但聽過足 220V 的器材表現與 215V 的表現已可察覺稍有不足,到市電電壓低於 215V 後,你會對整套器材的表現大感失望,這亦是一般居住於城市高樓大厦的 HI-FI 發燒友每每發覺秋涼後當每家每戶都不用開空調,亦即是家中電壓全年最高時,套寶貝器材亦特別好聲的原因了。

fever老师,我的恶梦是电压总是高达250--270v!加了个稳压器才能降到225--245之间。我觉得最好声的时候是稳定在230v之时



以我的德律风根坑屏做参考胆。大盾胆声场较厚润些各方面可以,别有另一番韵味,和我的参考胆是两种境界。吹嗽吹胆的音场较暗些,声色略淡一点点,但我还是偏向我的参考胆,它的中高频韵味之美、吹喇叭无法比的。大盾胆放在功放比较单簿的器材上将是很好的、且可能一插上就拨不下来,但对我的器材不合适,如果让我一定要用大盾胆在我的器材也可行。把前后级电容重新调过,这不是一下子可调好的,需要费些工夫(这是闲话)以上算是对胆的试听报告补充吧。


2A3 胆的音色非常甜美,人聲更是真實自然,缺點是低頻稍弱和動態畧為細小﹙只得幾瓦功率﹚,最好配 88dB 以上的喇叭,但仍以聽室樂,JAZZ,人聲或件頭不多的樂曲,尤幸名牌 2A3 不太貴,如設計得宜,再加上足料輸出變壓器,也可播放有限度的爆棚片段。一般售價三數千元的國產 2A3 胆機便只能作稍嘗一代名胆風采的望梅止渴了。




TFK Amperex Mullard 都是名震天下的名胆。就是因为这三种电子管都有自己的特殊韵味。Amperex 中高频柔和,娇嫩,自然,流畅,虽较为清淡直白点(比起TFK,Mullard),但音乐犹如缓缓的山泉刘流淌而出绕梁三日而不绝。

Mullard 则以浓郁而细腻的中频,这种独特味道,是任何胆不具备的,音乐的感情被表达的淋漓尽致,我相信任何人听起来都喜欢,因为你会忘了在听音响,而陶醉在音乐中

TFK 厚润的中频,凌厉的动态,超高的分析力,特别是中高频的味道(与Amperex 和Mullard不同),但也十分迷人,喜欢她的人,如痴如醉,为之所迷。


以我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建议
就用Amperex 7308 美产大环 搭配 Mullard E88CC 金脚(200-300一只也好找),已经非常不错了,性价比也高。7308 PQ D环虽然更好,但由于极其稀有,太难找了,而且太贵了。

Amperex 7308 美产大环 我和 西门子E88CC,Mullard Ecc88,amperex bugle boy 等比过,远远胜过。动态好,音场好,高低频音染少,而且音乐味道极强,是一个很全面的胆。关键价格便宜好找,(这个管好找,最近广西的肥仔那里有一批,好像120一只(记住任何人卖超过150一只都贵了))。Mullard E88CC中频韵味极好,音乐味道无敌。二者搭配,取Amperex 7308凌厉的动态,宽深得音场,极好的高频和低频(中频有吹喇叭的独特味道),配合mullard 的无敌中频韵味。应该是绝佩。


另外一种TFK的E188cc(或CCA)和Mullard 搭配也是绝佩
Amperex 7308高频延伸较现行音染少,TFK中高频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TFK E188cc比 Amperex 7308起马贵三倍以上。建议你先听听TFK的味道再出手。



我的耳机系森海HD600,耳放系G&W T2.1(胆耳放),胆耳放系前面用1支85年的美国Philip 5814,后面用2支俄罗斯6P14;经过几个月的热身,这套胆的特点是:声音偏冷、硬高频延伸不开,很少泛音,中频薄,低频量不足、不够松软;听拿索斯《发烧骚》的《亚壁古道旁的松树》一曲时,最后高潮时那阵大钹声有点散而剌耳。
最近,我淘了支Mullard IEC 12AU7 替换5814,感觉到中频厚声佐,园润佐小小,低频量也增加了、松软不少;听男声尤为合适,一下子将人声拉近了;但听女声、弦乐就比换胆前差了小小,主要系感到高频有些少蒙胧,好似隔着一层薄纱挥之不去。
本来系想由此配对听一段时间,再换后面的6P14,想不到才听了几天,6P14有一支突然闪蓝光,一个声道不响了,只好换上新淘的一对Mullard [黄字] [大盾] EL84;此配对同换6P14前又系另外一种味道了,一去之前高频段的蒙胧感,高频变得十分柔和,细节多了好多,中频就更加醇润,低频变得好松软。听女声好舒服、好嗲、好有磁性,听雨果《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的细腻就象手感很柔滑的绸缎一样。在听拿索斯《发烧骚》的《亚壁古道旁的松树》一曲时,最后高潮时那阵大钹声没有了剌耳和散的感觉,整首乐曲控制得很好。
我又将Mullard IEC 12AU7换返Philip 5814,再试下是什么结果,哇,Philip 5814配Mullard [黄字] [大盾] EL84变得三频又冷又硬,有凌有角,好难听,完全没有胆味。简直不堪入耳。
我觉得Mullard IEC 12AU7 + [黄字] [大盾]EL84系比较理想的。


『大盾』 是指胆身必需要印有 『大盾』 的 LOGO ,而 『吹喇叭』 是指胆身必需要印有 『吹喇叭』 的標誌,因為此 『吹喇叭』 標誌是 PHILIPS 廠的發燒品牌 AMPEREX 中最高級系列,而 『地球嘜』 則是 AMPEREX 中較低級的系列而己,請不要被 JS 欺騙,以為所有 MULLARD 廠生產的胆都是 『大盾』, 所有 PHILIPS 和 AMPEREX 的胆都是 『吹喇叭』,這是非常錯誤的



我试过用全套大盾胆,韵味自然没得说。但觉得声音稍慢,中频有些过于突出(饱满)。后来把Mullard 白字ECC88换成61年Amperex BB大圆环,中频没那么浓郁显得开扬爽朗写,高频更显娇嫩。再把X7换成TFK的坑屏,声音又变得娓娓动人,特别撩人,含蓄,羞涩,妩媚,娇嫩,浓郁,百般滋味在其中。换胆到这个程度,真是各有千秋,难于取舍啊!

感叹Mullard Amperex TFK真不愧为名震天下的一代名胆啊!

全套Mullard的配置(以及可调换味道的代替品):
Mullard 白字ECC88 (Amperex 7308, Bugle Boy ECC88)
Mullard 长屏方环X7 (TFK坑屏X7)
Mullard 黄字 U7(吹喇叭U7)
Mullard 双环咖啡座Xf2 EL34(目前无可代替,可惜是帮别人买的,不好多用)

ericfdai 兄,如能找到 MULLARD 『長屏』 『方環』 12AU7 和 荷蘭 『P Q』 『D 環』 AMPEREX 7308 來配合 MULLARD 『長屏』 『 方環』 12AX7 和 『啡腳』 『雙環』 EL34 才是整套極品 MULLARD 呀。當然,如能找到 MULLARD 10M 的 12AX7 和 12AU7 來比較便更完美了。




同一品牌,E88CC 在任何方面包括整體音色的表現和耐聽性都比 ECC88 高,而 7308 則是 6DJ8/ECC88 系列中最高的編號。



看看下面的关于E88CC的评价,或许会有帮助。
————————————————————————————————————
1、Sovtek 6922

最近AOpen推出的引人注目的真空管主板AX4B-533 Tube和AX4PE Tube-g上使用的真空管便是Sovtek 6922,关于那两款主板的情况请查阅相关资料,这里就不再叙述了。Sovtek 6922是近年来被誉为最优秀的6922管,它在世界顶尖名牌Audio Research、sonic Frontiers胆机上应用频繁。此管在结构上与Philips 6922差别不大,但它的声音表现与Philips 6922不一样,用它听一些弦声如吉它弹奏等声音显得非常清雅,舞台上独唱的位置感绝不含糊,背景静寂,人声感情丰富又通透,但似乎显得有点紧张。它的缺点是中频较干瘦,声底偏快。目前国内的价格在100元至200元不等,以价论声它又可以说较便宜,且货源充足。

2、Philips JAN 6922

Philips JAN 6922是在美国设厂为美国军部生产的,在结构上与同厂的6DJ8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外观上最大分别是近期的胆身顶部水银位上有明显的大黑斑。与同厂的6DJ8相比,它的中低频略为收紧,力度较好,人声保持6DJ8的润味,中频略淡过6DJ8,中高频较细致通透,全频的均衡性、声象定位、分析力与现场感均比6DJ8好。跟Svotek 6922相比,仍显逊色。目前市场也较多见。

3、Telefunken E88CC

Telefunken(德律风根)是真空管中公认的王者,品质好、音质好、寿命长。Telefunken生产的电子管,它比各大厂家所用的电子管都要粗壮,有被称为“肥圈”的独特除气剂环,而且位于电子管樽底部的菱形工模印记,内有一个工模编号——Telefunken的标记。ECC88的声音醇和厚实,它的低频线样较为丰厚,也较有弹力。由于ECC88声底丰厚,因此听大鼓大锣的爆棚碟时,它会较为占优。

4、Telefunken CCA

Telefunken电子管以音色优美,表现稳定享誉全球。CCA从规格上来讲,它应是优质的E88CC,但结构上它和ECC88如出一辙,只是胆脚上镀了金。它的声音极为晶莹通透,播钢琴和小提琴等管弦乐时,即使开大音量来听,也没有粗糙感。它的这种特质足可以笑傲群胆,独孤求败。音质分析上较同厂的E88CC更为细致,有条件时可根据不同的听音要求而做出取舍。

5、Simens CCA

Simens(西门子)CCA在结构和外观上和同厂稍后期的E88CC并无差别,但用料上它们之间则有一些分别,主要是在那对除气剂环的支架底部,两者分别用上下不同原料,CCA是用灰色物料,而后期E88CC用了银色物料。它的声音最突出的地方是极为丰富的空气感,不论是音乐厅、录音室、教堂等不同场地的不同残响,它都能清楚捕捉;另外,它那超群的高频伸展能力在重播笛子声时格外传神,它这些表现在各种电子管中肯定是首屈一指。而分析力方面,它可以和德律风根的CCA并驾齐驱,动态也绝不令人失望,播大合唱时的气势和重放的大锣大鼓声都令人十分满意。但弱点是它的音色太“干净”,谈不上甜美,而且它高频去得很尽,遇上录音较生硬的CD时,容易暴露出录音的不足之处。价格在三百元以上。

6、Philips CCA

Philips CCA的除气剂环直径特别大,这与同厂所生产的E88CC和荷兰制Mullard E88CC所用的环是一模一样的。在音响效果方面最突出的是音色,它可以用音色,它可以用“甜美”二字来形容,同是一乐曲,如用该管重放的话,显得特别的柔美,一点压迫感也没有,再放大些音量来听,也不带任何粗糙感,较为难得,此管播女声时也显得特别婉转,让人有难忘的感觉。它的分析力只是略输给德律风根的CCA,而且只是在重播一些宏伟的乐间时才能他出高下。动态方面,它和德国西门子的CCA一样令人满意,它比德律风根 CCA和Svotek 6922有着异常的通透感,但没有Siemens CCA的优异超高频响应,甜美婉传的中高频——这是它无敌的特点。

7、Philips ECG 6DJ8

在6DJ8系列电子管中,以飞利浦的6DJ8最为有名。该管的韵味较足,听爆棚碟时的大合唱时从容不迫,击鼓声又大又厚实,十分讨人喜欢,但乐器质感和定位也不算得最真实,分析力和声象定位水平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它稍欠缺的是空气感和高频伸展力。与俄罗斯的Sovtek 6922比较,这个管子声音取向相反,Sovtek 6922追求的是高保真度而使人声打了折扣,而Philips ECG 6DJ8则偏向中低频的厚醇却牺牲了Hi-Fi传真度。

8、Amperex 6922

Amperex 6922对于其它质素较高的ECC88来讲,是这几款E88CC之中,最没有特色的一只,中性自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特别适合一些喜欢中性声音的朋友。全频线条非常清晰,虽然它比不上Telefunken那样细致,也没有Philips CCA的甜美,但它的音场表现力和动态也有很高水平。Amperex6922的分析力和德国Telefunken的E88CC相比只是伯仲之间。它的高频伸展力也只是仅次于Siemens CCA,但它的高频听来较其柔顺一些,这使得它的适应性更强。

9、Mullard E88CC

Mullard的电子管一向以来以音色醇和、中低频特别雄浑强劲著称。E88CC在播一些爆棚软件时,那些电子爆炸声,由远及近和由小声到大声的效果这两种管子都交代得很清楚。同时临场感非常出众,人声感情丰富又厚润,同其他6DJ8/E88CC/6922比较,这明显赢了音乐节奏感,弦乐醇和又通透,人声厚润自然同时又中气十足。

10、国产北京6N11

在重放合唱的场合中有一定的现场感,人声表现尚可,中频质感有一定水平,但声场纵深度较为欠缺,层次细节不足。而USB声卡上采用的国产北京6N11J(后缀J表示为军用级),它的除气剂碟上的金属片是方形的,在结构上的用料它与6DJ8也不相同,最大区别是6N11的屏极呈银金属色,而6DJ8却是石墨料。



我一对被我搁置很久的Siemens E88CC,如今又重新起用.

Siemens E88CC/CCA,高频延伸特好,分析力惊人,空气感,音场,动态好.
但缺点也很明显,中频薄,声音直白,音乐感较差.以前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吹喇叭,大盾,或Amperex 7308

但是最近摩CD机,把输出耦合电容换成Jensen铜膜后,分析力,音场,乐感大为提高,唯独声音偏慢,中频过浓,此时如再搭配吹喇叭,大盾,甚至Amperex 7308,都无法解决中频浓,高频延伸不够等问题.此时想起Siemens E88CC觉得非常合适. 插上一试,果不出所料.和Jensen电容完全互补.非常合适.只好把吹喇叭,大盾ECC88,Amperex 7308,收起来了.




TFK的坑屏ECC83 大战 Sylvania 黄字三云母黑屏方环5751

这几天仔细听了TFK的坑屏ECC83,和Sylvania 黄字三云母黑屏方环5751全面对比。TFK并不能完全胜出。对他真是又爱又恨。
TFK 分析力好过5751,明显细节多多,音场更宽、大、深,高频延伸特好,味道独特听女声极为煽情,听邓丽君总觉得她非常激动,搞得你听得也非常激动,感情表达超级到位(任何别的管没有的味道),低频下潜,量感好于5751,动态更是胜出。听大部头的音乐非常好。

也是听邓丽君,相比之下,5751并没有那么煽情,邓丽君不徐不急,温润淳厚,声音娇嫩甜美无比,你不会有激动和冲动的感觉,但你会为之感动,好听,耐听,硬是不舍得拔下来。相比之下TFK的人声稍干薄硬一些。5751中频饱满,尤其中高频特别好,厚而不肥,甜而不腻,润而不干,柔而不软。TFK中频空空的,实体感较5751差,TKF音场虽大,但定位没有5751准,5751音场虽靠前些,但交待的清清楚楚,临场感非常明显。背景也是5751更宁静。

看来要想发挥好TFK 这一代名管的水平,非要重新搭配其他管子和电容了(多次试验搭配后,发现只有Mullard黄字浓厚的中频和Jensen铜膜的娇嫩厚润和其互补了)



最近我又掏到一对吹喇叭12AU7(原来那对坏换另一对)和一对德律风根12AU7,接到CJ前级,两者听感如下:
吹喇叭12AU7:声音更通透、高频去得远、泛音更多、低频收得 紧,声音干净利落。
德律风根12AU7:人声更好听、中频密度大、低频量感足、音乐味浓。
无论哪款都比原来胆要好两条街!现用着吹喇叭,德律风根作备用。

想请问:吹喇叭胆的粉字图案有大喇叭和小喇叭之分,哪种声音质素更好点?

我的是大喇叭(二手胆350元/只),成色和状态不错。














试听十二款6SN7胆




  6SN7是目前音响用中μ值电压放大胆管中最常用的一种,此胆是旁热式双三极,是目前常用的中μ值胆(如12AU7、12BH7等)中屏耗最高的一种,工作电流可调得较大,而且由于内阻较低(约7kΩ),所以用途相对比较广泛。在国内外厂出胆机和土炮中经常看见它坚守在电压放大和推动的位置上,也常见用于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级,相对而言用在前级放大器上就少一些。由于它耐压较高,工作电流大,所以声音相对较浑厚。内阻较低、中μ值和相对低的输入阻抗使其工作较稳定。6SN7在目前流行的音响用胆中,有50多年的生产历史,算是生产期最长的胆管其中的一款。正因为产期长,所以市场上的流通量也大,生产厂家和品牌也较多。目前市场上最大量和价格较便宜的旧装胆是美国产GT型的直身6SN7和国产的曙光6N8P,而英国产的Brimar 6SN7GT、STC的CV1988和CV181 Mullard的Ecc 32和Ecc33、Osram金属座B65、瑞典的Standard 33S30、美国RCA的5692、CBS的5692等一些老胆则难找且价昂。前苏联产的6H8C和近年的SOVTEC 6SN7 GT也较易买到。STC的CV1988、CV181、Mullard Ecc32仅是在特性上和6SN7相近,不能称为代用胆,Mullard Ecc33、GEC-Osram B65、Standarol33S30RCA 5692及CBS5692才能称得上是6SN7的代用胆。各位如手头上有Ecc32想代用6SN7则应特别留意火牛的灯丝电流供应是否足够。因一般的6NS7的灯丝电流是600毫安,而Ecc32的灯丝电流却是950毫安,相差有半只胆,如电流供应不足会导致灯丝电压大跌;另外Ecc32、Ecc33和CV181的μ值高于6SN7,故用上后增益会大了一些,和6SN7特性完全一样的还有6F8G、12SX7GT、7N7。唯6F8G的脚位不同且要戴帽,12SX7GT灯丝是12.6伏300毫安,7N7是用八脚细脚座。

  正因为6SN7的大电流,中μ值,低内阻及相对易找的特点,笔者就用一只6SN7(每声道各用半只)做了一台全牛的前级(详情见《音响世界》89期和91期),牛前级的乐感很好,分析力高且对胆很敏感,故笔者约了几位发烧友把手中前后两年多时间里收集到的6SN7及其代用胆逐一进行了试听。试听的场地设在自文兄家中,一方面是自文兄的器材和线材都较高档,分析力强,较能反映各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笔者想了解牛前级的声音素质和原装马兰士7来个近身肉搏的结果(比试的结果笔者非常满意)。试胆用的是笔者的全牛前级、后级是原装马兰士9(用英国Mullard EL34),转盘是BARCALAY(百奇)Cabernet,解码是德国mbl 1611,音箱是盟主丽人。线材有AT&T光纤数码线,荷兰V.D.H Mc Silver,美国Silvertek(银线),美国NBS的喇叭线和电源线。所用唱片有英国DECCA的格里格钢琴协奏曲和“园丁的女儿”(主要是试听整体平衡度及音乐气氛的营造能力)、北京大藏艺术有限公司制作的李娜影视歌曲精选(主要是试听人声及情感表达)。参加的人员有笔者、自文兄、洁川兄及另一高烧友小江,所有试听的胆(部分是二手胆),笔者用测胆机测试证明还在正常使用状态且都经过近10天的煲练,每只胆都唱一次前述三张唱片中的同一片段,各人即时发表意见由笔者记录归纳。

首先上阵的是英国产葫芦型的大盾唛Mullard Ecc32,它几乎全身都是石墨和哑黑屏,空芯马蹄型除气环,顶层云母片有狗牙边,此胆音色甜润带金黄,人声丰厚,低频量感丰富,平衡度一流,声音典雅、细腻、柔美而略带染色,音乐演绎能力非常高超,感情到位,不愧为一代胆王。

接着出场的同是Mullard大盾唛直身Ecc33(British Made期)。此胆全透明玻璃,啡座灰墨屏身较其它胆短一些,空芯长方型除气环。用上此胆后,全频的细节丰富起来,空气感和临场感一流,歌手的中气十足,动态更强,但声音似乎过分豪放,不够耐听。

第三个上阵的是由广州志平音响设计出品的复古型CV-181A,此胆外型非常美和独特,是一个球形。胆和屏身结构与国内曙光厂的6SN7大致相同,铁座。但非常明显地看出屏身的材料与曙光6SN7有颇大的差异,倒是有点像Ecc32的屏身材料,不知是因为复古球状的缘故还是另藏玄机,此胆一开声众人同声赞好,此胆音色娇艳,音场的纵深、层次感、分析力和谐波明显优于Ecc32,动态凌厉,流畅感、规模感及平衡度相当好,乐曲和歌手的感情演绎很到位,乐感一流,仅是在演绎的细腻程度上略逊于Ecc32,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颇为全面和好声的一流靓胆,有实力问鼎现代6SN7胆王。

第四个出场的是RCA5692(航空级的6SN7,发烧友爱称之为5支钢骨)。此胆直身透明玻璃,顶有一层水银,最特别的是红色的胆座,三层云母片(其它为两层)中有五枝支撑的钢骨,结构让人感觉非常稳固,哑黑色屏身也比一般的6SN7略大。此胆音场感特别好,乐队的层次和定位非常清晰,人声很幼细,分析力位列仙班,高低频分布均匀,声音很爽而有点偏薄,但乐感是一流的,此胆座身上是白色字并有美国空军的鹰标志。

第五个出场的是德国RFT 6SN7GT,此胆透明直身玻璃,胆座较其它6SN7矮,黑色的屏身十足像是大了一个尺码的德律风根坑屏12AU7,上下有两块厚身的白色陶瓷样的支撑片,除气环是置于顶部的实芯圆片状。此胆的表现比Ecc33还要豪放自由一些,演绎上是显得略浅表一些,低频略虚,但音色相当华丽。

第六个出场的是前苏联的SOVTEC 6SN7GT,透明玻璃身印着Made in USSR字样,黑座,实芯圆碟状除气环,灰色屏身似是两个半工字,此胆声音比较平实,色彩略淡,声音较厚重,乐感和质感还算不错,整体音乐框架还算匀称,音色略显粗糙。

第七个出场的是美国的Ken-Red 6SN7GT,此胆黑座全透明玻璃身结构上无特别之处,整体声音通透,声音无压迫感,音场较深但层次不是非常清晰,控制力不俗,声音也算幼细,乐感尚可。

第八个出场的是GE6SN7,全透明玻璃黑座,光面铁黑屏,低频的弹性和深潜度相当不错,声音舒缓,自然而耐听,乐感尚好。控制力和音场层次只是一般,但音场表现得相当自然。

第九个出场的是美国RAYTHEON 6SN7GTB,胆外型及结构很普通,但铜管的表现相当突出,声音比较飘逸明快,节奏感强烈,人声也较圆滑,对音乐的刻划表现能力比GE要好。相对于其不高的售价,是一款相当抵用的胆。

第十个出场的是曙光6SN7,此胆音色清丽,分析力、速度感和透明度相当不俗,乐感也相当不错,唯高频段有点毛燥,声音有点松散。

最后出场的分别是美国SYLANIA 6SN7GTB和RCA普通的6SN7,此两胆各方面的表现中规中矩,无特别之处,较为平庸。

这次试听的6SN7仅是一小部分,笔者正努力寻找英国Brimar、瑞典33S30、STC1988石墨、GEC Osram B65等一些有名的旧装胆管,待有机会再向大家作介绍。





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小房间要用书架箱,大房间要用落地箱。
随耳一听挺有道理。但鄙人怯以为是个误区。
新年伊始,闲来无事,串了几个门,小的仅16米,大的有60米,书架、落地皆备,当然是档次不高不低,但环境不差、搭配良好的。印象:小房间的落地丰满无比,大房间的书架韵味十足。
进而反思:
1、书架不能用在大房间吗?先看一个事实:落地箱与书架箱的中高单元是一样的,只不过多出一个大口径的低音、多出一块木匣子而已。去掉这个大口径,裁去那块多出的箱体,也就是书架箱了。实际上,70、80赫兹以上的频率就是“书架”发出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说书架不能用在大房间?
2、大房间就一定要用落地箱吗?理解了上面的道理,就不会有太多的疑问了。如果不很追求低频的能量,书架箱在大房间里是绝无逊色之处的。而且,略有档次的书架箱,其高频的飘逸通透、中频的圆润醇厚、低频的湍湍嫩肉,以至清澈无瑕的声底、准确稳定的定位,是同价位落地箱望尘莫及的。
3、小房间就不能用落地箱吗?支持这一观点的理论主要是源于对声波传输的理解:要听到20赫兹的低频,按1/2波长计算,房间的边长至少要8米5。但是,如果听耳机,耳机的振膜距人耳的耳膜又是几米呢?岂不是什么都听不到了?而且,仅凭我的耳朵,似乎根本就听不见20赫兹。
4、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有书架、落地之分呢?实际上就是碍于成本、价格方面的因素。制作落地箱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平衡。为了得到高、中、低平衡连贯的音场,就必须在单元的搭配、箱体的斟酌、分频器的制作等方面落足成本。就我所见,平衡素质相当的落地箱与书架箱相比,价格要高出一倍,能推好它的功放要高出两倍。
5、结论:选落地还是选书架,不是因为房间的问题,而是因为听音喜好和经济能力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兼得,只有破费了。发烧就是烧钱。
6、感想:落地箱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但惭愧在囊肿羞涩,对乌托邦只能送个飞吻;安慰在本人不偏好大型交响乐,对低频的量感、对澎湃的音场可以忍痛割爱。我自己的房间是40多米,不算小了,但用的是书架箱。我楼下的邻居房间同我的一样,用的是落地箱。她的整套系统是三万,我的整套系统也是三万。对比听来,还是我的好听。
写累了,也该下班了,不多展开了。欢迎拍砖。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4:43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浅谈功率放大器:CELLO

首先有必要先将功率放大器性质解读一下;
我们现在所用的音频功放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型机种,它们的工作方式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对声音的表现各自又有什么不同特点呢?
甲类功放对于乙类功放而言,声音上有饱满通透的优点,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是由三极管组成的,而三极管是由多组配对(N结及P结),这两个结构成的,当没有外加电压时是截止,只有在上面外加一个偏置电压并且高于它的门限电压,这个N/P结才会导通,有电流通过,三极管才开始工作。
乙类工作状态是不外加一个固定偏置电压,由信号电压来打开,因此当信号电压小于额定时,三极管处于截止,输出为零。当信号电压大于等于额定时、三极管才导通,输出端才有信号输出。乙类功率放大级必须用二只晶体管来组成推挽,由一只管子工作于信号电压的正半周,另一只工作于信号电压的负半周,这种电路中当一只管子导通工作进,另一只就处于截止状态,当信号电压的另外半周来到时二只管子的工作状态正好交换,这时交越失真自然是免不了。乙类功放这样的工作方式会使其音色是容易出恶声。
何为甲乙类功放;针对乙类功放存在的缺点设计者在三极管的输入板上加上一个预置固定的略小于门限电压的偏置电压,就使得三极管在静态时输出级电流稍大于零,使得很小的信号电压时三极管也能导通,有电流输出,使得晶体管有大于信号半个周期的时间处于导通,交越失真也就不存在了,甲乙类功放既克服了乙类功放存在的问题,而电能效率也大大高于甲类功放,现在家用音频功放中为求改善音质,常常把偏置电压定得高于门限电压,使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使其工作状态近甲类。这就是被称为高偏流甲乙类。目前市面上除了贵丰纯甲功放外几乎全都是甲乙类功放状态下的技术变种。

甲类功放是把正向偏置定在最大输出功率的一半处,使功放在没有信号输入时也处于满负载工作状态,使得功放在整个信号周期内都导通都有电流输出。甲类功放使三极管始终工作于线性区,因此甲类功放几乎无失真,听感上质感特别好,尤其是小信号时,整个声音通透细节丰富。 纯甲类功放它的造价也是惊人的,它电耗等于是一部空调。特别是百分之百的甲类功放就是指音箱阻抗怎样随频率变化,功放都能保持甲类工作而且输出功率足够,一对音箱虽然它的标称阻抗是8欧姆,便在工作时它的实际阻抗因素是会随频率变化的,时高时低,有时会低至1欧姆,这就要求功放的输出功率能随阻抗降低而倍增,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巨甲级数的功放所标输出功率指标,如贵丰单声道旗舰功放安替龙;175W(8Ω)、350W(4Ω)、700W(2Ω)1400W(1Ω),这才是百分之百纯甲功放。只有这样的功放才能使你听到纯甲类的音质。

CELLO这个牌子是老马克离开Mark Levinson公司,在他第二次创业时开办的公司,此人传奇色彩很多,这里就不在多叙,主要是将他在CELLO公司时的产品简单地说一下,笔者认为那时的CELLO产品与Mark Levinson公司产品相比,他的出发点就真对二者产品品质上对比而言、动机就是要与后者拼博一下,来证明自已在音响界是不可动摇的地位。用当时的话来说他是成功了。当然成功的后面自然是失败之始,买别墅、买名车、伴名模、极欲挥攉、不思进取、其实以他在美国的实力仅仅为一个小企业主,充其量是个中产阶级,算是给他定的不低了,看官要注意啊,笔者发出这些警句是有根据的,在国内的企业家的人生坐标曲线不外乎也是这样,能逃脱此线路胜利者不是很多的哦。

CELLO产品简介
主要产品介绍,CELLO分三个档次产品,甲类品级为;AUDIOSUITR、前级,AUDIOPALETTE、调色版(也叫十二大细粒),PERFORMENC功放(四件套式)。以上为它家的参考级品。乙类产品为ENCORE前级,ENCORE后级(单声道)。丙类产品为PALETTE前级(也叫12大粗粒),DUET350后级(立体声),并非三个等级就会有便宜的差价,三个级别价格都不菲,马克在CELLO公司走过的十多年中这三个等级品质各自分别又都改良许多,声音走向基本上与ML出入不算太大,三个等级产品设计理念不一样,声音走向三者还是有些区别,我用的是它家的参考级品,应该是其作品最高代表走向了,故应该由它说起为好些,如果要是用ML及KRELL基本音色与之相比,这三者音色走向CELLO近乎在二者其间,即有KRELL的凶悍又带有ML的细腻,做为功放如果为CELLO,你的音源器材若一般般,那对它而言,它可能会把讯源上的细节表达的会让你愕然,不忍回首再听,说明用何CD机非常是关键,后二者同样是理,上到一定的档次的器材,其音源绝对不能小气。说白了,使用CELLO参考级器材,其周边器材是不能含糊。
我这个人好拆东西,这大概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从枪到通讯器材,凡是手能够到的,很难逃出我的视线,以后从部队回地方玩东德摩托车,我自已也是将其大卸八块,在组装好。象是完成了在人生中的一个小杰作一番,玩HIFI也是一样,自已手中两套英制工具,一套中式工具,连200瓦大烙铁我都有一把,象其它小烙铁还有若干把,象示波器、万用表等各式工具都是常备武器,当CELLOPERFORMENCMK2到家之后,我先给它好好清洗了一番,那功放里面运放管排列很壮观,一水的摩托罗拉15024--15025精密级配对管计96支48对,分两部声道上下相扣式连接,它在前半部为纯甲类工作的状态,即每边有48支其中24支12对管作长期甲类工作状态,连这12对与排在后面的12对功放管是不一样的,前者24支管子,每个管子是用金属散热罩罩着,后面24支管子没有用金属罩罩着,显然前者与后者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电源大水塘也是满充足的,每边为十五万微法拉电容的储备。这就是我在上面所讲的CELLO特殊甲乙类工作方式,他家大概是这样说的;此机器纯甲类工作为60瓦,甲乙类8欧姆为250瓦,2欧为1000瓦。还有另种说法;甲类8欧姆为200瓦,2欧姆为800瓦。那就说明这套机器有48 支管子要长期处于纯甲类状态,有48支管子还好是处于甲乙类工作状态,这套机器工作起来热量相当的大,由四部低噪声轴流风机排热,我那24平方米的房间夏季不开空调是受不了的,上述这些就是CELLO的风格,如果是真正要功放做到全线性区内工作状态下200瓦的机器,那这个房间跟本不能低于60平方米的散热区。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前面所提的欧洲巨型纯甲功放贵丰安替龙,这个单声道旗舰功放全线性工作区状态是8欧姆/175瓦。二只单声道巨甲功放只要一开机,要每边耗电二千瓦交流电,加起来反应在电表上那可是每小时要四度电,是个大电炉子,小户人家根本抗不住,太可怕了。
通过那次拆机使我看到CELOO功放内芯中的内含,想把功放做好,做棒,电源首先要做足,事实上一台功放选取什么线路,什么工作方式并不是决定功放声音的唯一因素,零件好坏、测试、挑选、配对、制作、工艺、都是直接影响声音的因素。同样功率的机器,甲类要比甲乙类电源容量增加2~3倍,也可以想象得出在同价位的机子中,甲类机几乎把大部分成本用到电源供应上,那是十分发烧的,但目前现状是不充许过多器材用于纯甲电路设计与应用,那么象CELLO、ML、KRELL等名公司(切记这是关键词)认真制作出的各种AB类功放与同价位的纯甲类功放相比声音上不会差到哪里,胜出者比比皆是,就拿老Mark 设计的MLNo.23.5来讲,它是AB类工作状态,却是一代名机的身价,是音界公认的,在当时同价位的甲类功放要超越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可要知道它的内涵,正是老ML后来用它的精髓之处来设计CELLO的,包括老款MLNO;26前级中的精辟构思都是后来用到CELLO前级设计中运用的理念。这点上烧友们要认清,特别是二手烧友们要注意,它可是音响器材中的好东西啊。
CELLO的前级AUDIOSUITR与它家的调色版AUDIOPALETTE我也打开过,简单的说,其设计真是精密、严紧、一丝不苟、对他的设计我在去年我的“浅谈HIFI中的低音”一文中那里已有阐述,烧友们可以在本栏精华区去查索。象WADIA7+9我也打开过,(现在记得不太清楚)那里面非常壮观,DAC/分别用了8片DSP560001/每通道各用4片PC63,电源非常壮观,CD/DA各用三个独立变压器,计六个变压器,大电容组储备以5000微法为一个用上二只为一组、共为三组,分别用与CD上一组,DA上二组,这可是计三万微法拉,比一个70瓦的合并功放电源水塘都大,你打开看了后你才能知道什么叫HIFI级CD机,在这样的音源上电源线绝对是不能用差的,我是用了二根NBSMONITR1#供CD/DA电源,差了可就发挥不出来它应有的表现,烧友若想知道如何发挥好音源,可看我去年写的;“聆听顶级信号线G5COPASSLAKK”一文,那里应是有说服力的叙述。
WILSONAUDIO/WARTT+PUPPI5i箱体低音区我也打开过数次,那根MIT线材连接其低音喇叭线出端口截面积有一个平方厘米以上,非得200瓦大烙铁才可焊开,看看那小姆指粗的MIT线材,走上个70-80安培电流是很正常之举。WILSON箱体全是用特种树脂线浇筑成,不是一般的重,象这种箱体你打开看后才会相信它是非常耐操的。这就是美国音箱,美国风格的威力,对于他们的文化,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去了解。




音响系统设计概观
音响系统的设计是一种过程,并不是一种产品。假如它是一种产品的话,它就可以大量生产,并且可用于许多装置中,就像放大器或微音器一样。一种规格即可满足的有场合的要求的设计,往往不能做到完全满足,而且对许多用户来说其使用性能也极差。设计过程由许多零碎资料的收集过程的组成,就像拼图游戏里的零碎图片同时把它们拼装在一起,使得它们之间即不重叠也没有间隙。那么,到底如何设计一种音响系统呢?有的人做起来像是铺开许多音响产品的产品目录活页,然后像投掷飞镖那样用笔画来画去;有的人做起来像是把核桃壳翻来翻去,直到找到核桃肉为止;而有的人则在轻易地计算解答极其深奥的方程式。就像举行神圣的礼仪一般,然后则为成千的听众确定一个简单的锥形8英寸喇叭(203MM)。
四种设计工具作为成功的音响系统设计者,第一种工具是知道。现在的设计者比起25年前的设计者来要幸运得多,因为现在有极其丰富的音响工程知识来源可以利用。众多的,甚至是无数的参考书完全包括了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Davis and Davis,1987;Giddings,1990;Ballou,1991)。有各种可利用的期刊,从学术性的刊物到业务通讯刊物与和本期刊一样的商业性杂志。有各种有声望的学术交流会、讨论会及培训班,可以从各种研究机构,包括我们工业贸易协会,全国音响与文艺物资协会取得来源。各个取得认可的学院与大学也开始提供有关的课程。
从上述这些渠道,可以获得极其大量的知识。但是就知识本身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设计者的第二种工具是经验。有一种人常说,我们都是从别人脸上学会刮胡子的――在我们能够清楚地掌握我们的音响设备究竟能达到何种先进程度之前,我们往往不得不弄坏许多放大器和扬声器。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个从失败的设计者是维持不了多久的。第三种工具,也就是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种工具,就是良好的判断力。设计者必须对人们有良好的理解,能够作出超过技术性细则的判断,能够作出进入人类内在空间的判断。一种技术上精确的设计,可能由于装配者不懂得装配,或者由于用户不懂得使用而遭到失败。实际的使用者可能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个系统,制造商可能因为没有准备好换代的产品而停止继续生产某型号的产品。第四种工具,在过去的十年里它变得特别重要,就是计算机。具体用于音频与声学设计软件的计算机模拟技术(CADS)可以大大加快设计速度,使得它们自己在设计者工具箱
里占有一个席位。但是,在这里一定要记住,计算机是不会自己做设计的,只有设计者本人才能设计音响系统。曾经有一个赌徒向一个计算机编程员请教,是否有可能编出一个计算机的程序,可以预报谁将在骞马比赛中腾出,这个编程员回答说:“当然可以,这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假定一匹马是球形的……”
三个准则
成功的音响系统的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是每一种失败的音响系统其失败的原因也是一样的,即其设计是独一无二的。使用者判断成功的音响系统,有一个著名的准则:声音是否足够大?声音是否清晰易懂?声音会不会回馈?
一种声音浊足够大的音响系统,可以取得短时间的成功,但是最终会引起使用者的不满意。与过去相比,在现时这是一个比较小的问题。现代的材料与现代的制造技术,可使扬声器在著火或者损坏之前发出更大的声压水平。放大器制造商也画了一份他们的贡献,他们可以提供比以前更大的,而且更便宜的音频功率。现今的音响系统设计者还必须同时注意保护使用者的听力。这是一种进步,把声音太大的音响系统的声音降低毕竟比把声音不够大的音响系统的声音增大要容易的多。一套声音不是清晰易懂的音响系统,同样虽然可以取得短时间的成功,但很快也会引起不懑。不能听出“Johnah in the whale knew”与“Jesus will not fail you”两句歌词的区别的含糊声音,会使音响系统成为废品,而不管这音响系统能使合唱队的歌声有多好的音乐感。音响系统如果有声音回馈,则是一个即时见效的失败,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原谅这一点。这是一种设计失败,而不是元件的失败。即使是比引起鸣叫低得多的声音回馈,也会使
房间变得更多的声音回响,从而使需要的音量比原来设计的要大。作为音响系统的设计者,你在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使音响的音量足够大(但不应大到
有危险),使音响的声音清晰易懂,并且首要的事情先做在音响系统设计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设计者没有完全了解使用者要如何使用他们的音响。
设计者必须首先确定,音响系统是如何使用的,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这一过程就是建筑师们说的发现用户的过程。这看起来容易,但实际是是非常困难的,在使用者群体里,不同的人会出不同的回答。例如,教堂里的乐师和牧师对音响系统会有完全不同的主意。你自己一定要做到与每一个对比音响系统有关的人员进行谈话。要充分认识到,使用者可能对他们自己要做什么没有一个清楚的主见,但是如果他们碰到一个经常的用法,而你却没有考虑到允许他们这样做,则这仍然是你的错误。你应该应用你的经验与判断,满足使用者的真正需要,即使是使用者并没有想到的需要。通常,询问使用对附近的音响系统,哪些是他们特别喜欢的,哪些是他们特别不喜欢的
,这是一种有用的方法。然后是房屋下一步是考察音响系统将要在其中工作的建筑物。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及材料。测定环境噪音,如果建筑还未完工,则找暖气,通风与空调(HVAC)工程师,要他们以画面的形式预期环境噪音的值。如果得不到画面的环境噪音报告,则要全力以赴,密切了解HVAC的噪音,千万不要放过。了解在建筑物的其他部分,是否有遥控的需要,如演说厅里的辅助扬声器,或者是会议厅里的音响系统。扬声器与放大器再下步是助手构思扬声器的布置,如中央扬声器布置、了解卫星延时式布置也分配式扬
声器布置。每种布置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而你所选择的系统必须满足各种参数变量。这时要在房间里对扬声器进行测试。你可以买回扬声器并把它们安装起来进行评估,但是比较容易(也比较安全)的方法是用计算机模拟房间,并对扬声器进行试验。当今的CADS技术,使你可以预期声音的分布和讲话的清晰懂程度。如果你对预期的结果不满意,则可试验其他设备布置。当你确定了扬声器之后,就要选择放大器,以使能正确地启动这此扬声器。不仅放大器的功率要足够大,而且放大器的电压――电流(V-1)特性也必须与扬声器负载相匹配。100W功率输进一个8W的扬声器志需要的放大器,与100W功率输进一个2W的扬声器的放大器是相同的。你选择的放大器还必须满足扬扬器的电抗要求,用延时测量仪跨过扬声器的复合阻抗,测出其所需要的最大V-1相偏移,把测出的值与放大吕原要求的最大V-1相偏移限制相比较。现在具有启发思想的,对工程进行指导的放大器制造商开始公布产品的最大V-1相偏
移值,而具有启发思想、对工程进行指导的扬声器制造商也开始公布他们产品的复合阻抗值。如果你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资料,请向他们索取。余下的是讯号加工设备选择与放大器和扬声器相匹配的讯号加工设备。例如,你选择的放大器和扬声器,可能需要讯号加工设备进行电子过滤处理。如果不得不选择不是防声音回馈的扬声器布置方式,则可考虑选择适当微音器进行补救。再就是你选择的讯号加工设备必须符合使用者的要求。有的人可能需要大的操作台;而
有的人可能需要自动的混音器;有的使用者可能需要可编程序的、可开关的均衡器,以对不同的节目进行补强。选择使用哪一种微音器,就是选择对声音进行声学上加工的不同方式。对于微音器,音响系统的使用者可能有极强烈的偏爱,但一定要使他们在否决某种微间器之前先试一试。不要忘记其他节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方式。其他及等等事项对许多工程一师来说,“其他”与“等等”是理智的失败,但是对于音响系统工程师来说,却必须经常注意“其他”“等等”一类的事项。对使用者来说,这一音响系统是否太贵啦?是否对用户的技术人员来说太困难了?外观是什么样的?建筑师会对扬声器外观感兴趣。你写些什么样说明书呢?你写的每一种说明书都应有一个基本的特徵。在设计一建筑项目中,你要说明书中写清楚所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它们的潜在用用
途和结果。如果你的设计是用于投标目的,则要在说明书写明仅允许使用产品,或者你直接写明“批准后等效”,或者写明不能超过设备的性能。这最后一项条款,使提供某项产品的承包商也承担达到音响性能要求的责任。
PHILIPS电子管
商标的创始



Philips和许多后来叱咤一时的电子管生产商一样,起初都是以制造照明用灯泡起家,当初由Philips父子于1891年在荷兰的Eindhoven建厂,当时该地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市镇,又有谁会料到日后它会是欧洲电器业王国的根据地呢!到了20世纪初,虽然Philips已是全欧第四大灯泡生产商,但却从未接触过无线电(或现在称为音响的东西)电子管市场。

Philips之所以生产电子管,纯粹是机缘巧合。话说在1917年末,一位在海牙的无线电发烧友ldzerda,做无线电器材和元件生意觉得有声有色,但当时的无线电电子管全部是进口货,ldzerda希望游说荷兰厂家自行生产电子管,起初Philips对这市场的信心不大,只在ldzerda肯保证每年买货180只之后,才肯投资生产,但谁也料不到,首款Philips电子管在1918年推出市场后,一年内竟然售出1200只,较原先估计高出6倍以上。如此业绩,换了阁下是Philips厂方主管,也知道应该怎样做吧!

从此,Philips便开始在电子生产方面大展拳脚,不断开发和设计新品种及注入新科技。1924年,厂方出品了第一款以Miniwatt商标命名的三极管,参考过当代的Philips电子管广告,知道他们除了标榜其Miniwatt系列电子管输出更强,音质更清,寿命更长外,也非常省电,例如其B2电子管的灯丝为1.6V,耗电量只有0.15A,这对当时仍是以电池供DC电为主流的无线电收音机用户而言,却是非常吸引,是名副其实的Miniwatt(低耗电量的意思),从此这个商标就成了Philips电子管的代名词,且想不到一用就用了近半个世纪,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渐渐消失。

成长、在海外的发展

在确认了电子管市场的潜力后,N.V.Philips Radio Company在1920年正式建立,以别于以往只是“兼职”生产电子管的N.V.Philips灯泡厂。而这年也正是Philips电子管厂迅速发展的年代,不但在激烈竞争中淘汰了国内所有同行业对手,也成功收购了另一家以生产电缆和灯泡为主的大厂Pope,加强了Philips的声势,日后Philips更借Pope的基础来生产电子管和开发市场,也获益不少。到了30年代初,Philips可说已经垄断了荷兰的整个电子管工业,从此之后,所有印着Made In Holland的电子管,不论印上任何商标或牌头者,全都是出自Philips在荷兰的厂房。

20年代、30年代也是Philips在国际间闯出霸业的年头,为了突破当时各国常用的保证关税政策及顺利开发市场,Philips便展开了一连串的收购战,先买下了德国RRF厂,并自当年起改称为Valva Werke GMBH,接着在1925~1927年收购了英国的大厂Mullard,在1931年又在一连串诉讼后成功收购了该厂的Dario商标使用权。故此各位若有机会见到Valva、Mullard、RT(及RTC)和Dario的电子管如果结构一样的话,实无需见怪,因为它们根本就是Philips在德、英、法等国内的分公司的出品而已。到了30年代后期,Philips又在澳洲开设分厂,而据有些电子管发烧友说,澳洲Philips电子管的质素也确实不俗。

到了30年代,Philips可说已是在欧洲屈指可数的大电子管商之一,它又在1934年与德国名厂Telefunken合作开创了一套他们称为欧洲编号的新系统,企图两家合作一统欧洲,以别于来自美国的主流电子管势力,这套新编号系统虽然未能正式一统纷乱的欧洲各种编号系统,但日后有不少流行电子管的编号,就是按照这套1934年订下的新系统去命名的,最具代表性者莫过如EL34,按照这套编号系统,E代表6.3V灯丝电压,第二歌字母L代表五极管,那个3字代表八脚电子管座,第二个数字4代表是同类设计的第四款产品,这四种条件加起来,就是那到目前为止仍是风行世界的强放管型号EL34了。而类似的流行编号还有GZ32、EZ280等,可谓不胜枚举,从这方面的影响力而言,Philips在欧洲电子管坛的地位也可见一斑。

Philips在国际电子管坛的最大突破,肯定是在40年代中期终于成功登陆北美洲,突破了自20年代以来RCA厂对欧洲厂家涉足美国电子管市场的封杀。Philips先以收购加拿大老牌电子管厂Rogers开始,同时成立North America Philips Inc.,继而在1955年买下在美国以发射电子管和工业用电子管而驰名的Amperex,从而全面进军美国的庞大市场,之后就凭着推出Amperex的“吹喇叭”(Bugle Boy)系列而名噪一时,而成为电子管坛传奇。带了80年代电子管生产事业已经日渐式微之际,Philips仍未放弃,并购入了历史最悠久的美国大厂Sylvania,补上了在70年代后期西欧Philips各厂房相继关闭后的生产真空,而这间易名为Philips ECG的公司,就成为Philips近70年电子管生产史上的终点站。目前市面上仍有大量的JAN Philips的80年代出品,无论是篮字或绿字印牌者,几乎全是这Philips ECG的产品。

“吹喇叭”系列

“吹喇叭”系列电子管的来龙去脉,对许多朋友来说都是一个谜,笔者也只是略只一二,就在此和各位分享一下。自从Philips在1955年收购了美国名厂Amperex之后,便锐意发展在美国的市场,当时不少著名厂机如Mclntosh、Fisher、Dynaco等,跟机小电子管都爱用Telefunken出品的,显见美国厂家对优质欧洲电子管很有信心,而Philips也不甘后人,决定借Amperex的盛名,在美国引进各种型号的优质荷兰电子管,并配以一个全新的商标来突出这系列的进口精品,一个以一只会吹喇叭的电子管为标记的商标由此出现,“吹喇叭”电子管的传奇从此诞生。遗憾的是,笔者未能找到任何文字资料去详细了解这个系列,据本人的有限经验,所见过的“吹喇叭”电子管中,日期编号最早者为1958年,最迟者为1967年。则相信整个“吹喇叭”系列的发行不外乎在那10年之间。在这段期间,Philips仍有在欧洲发行其以Miniwatt命名的电子管,而Philips也有发行以普通Amperex商标印牌的电子管,有些更冠以PQ电子管以突出其高质素(代表Premium Quality),而美国Amperex仍有继续生产他们的货品,如常见的6922,但全都不及“吹喇叭”系列般经典合富吸引力。“吹喇叭”系列中,常见的都是音响器材最通行的编号,包括了12AU7、7025、12AX7、5814、12AT7、EF86、6DJ8、EL84和EL34等,唯独是荷兰Philips一直有生产,且质素甚高的E88CC/6922,却还未见过有“吹喇叭”牌的,也不知是没有发行还是流通量太少,或是避免和骑下美国的Amperex厂的6922正面竞争。这批“吹喇叭”电子管清一色是荷兰制品,只有12AT7一款在60年代初以后,由法国的Dario和英国Mullard的出品取代了荷兰T7的地位,而许多电子管迷则对出自英、法的“吹喇叭”电子管看低一线,单看他们目前的市价就可知道。在“吹喇叭”系列中,最抢手者自然是12AX7、和EL34,其中12AX7和12AU7还分有长屏、短屏大圈和短屏小圈三期,虽然味道不同,但都是质素超群的经典极靓12AX7;EL34方面则就更稀有,即使不计极早的金属座期,就算是略后期的咖啡色座只有D字形除气剂环型号,也算是极品,一套4只售价惊人,这肯定是“吹喇叭”系列的魔力,若是一般同期的Philips EL34,售价起码差3成。事实上,“吹喇叭”系列跟同期的Philips Miniwatt荷兰电子管同出一源,声底无甚分别,但“吹喇叭”系列的平均水准要更高,有理由相信他们是经过挑选的优质货色。由于这系列产期短,口碑好,在现今市场上已买少见少,且售价也不断上涨。

自从60年代后期那个极富象征意义的Amperex地球牌面世后,Philips电子管,不论印Philips的、或印Amperex 的也好,都渐渐进入了“联合国”时期,产品来自五湖四海,但主要来自Philips在各地的分公司,质素仍算有保证,尤其那印有SQ牌者更属上品;到了70年代中以后,情形就更加复杂,在Philips把不少传统的厂房和分公司陆续关闭后,Philips电子管的来源就更难追寻,仍可辨认的有Siemens RFT,甚至80年代后的E1,当然还有Philips的最后命脉------ Philips ECG,但有些则“来历不明”,到了这地步,我们也不能对这时期的Philips电子管名存实亡可能在字面上有问题,但说Philips电子管只余下一个没有多大代表性的商标便肯定正确了。





说说胆机
   说起胆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那由来已久的胆石之争,而是胆机的“贵”,论价格:前文提到现在的胆机和父辈当年制作的“土炮”胆机在外观上不可同日而语,其价格当然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货币日渐贬值的现代社会,价格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付出的劳动价值,但是一分钱一分货的规律却始终没有改变。胆机的价格普遍认为应包含下面几个主要部分:
    一、 机壳的造价:现在的胆机,无论在机壳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上和五六十年代相比都有质的飞跃,厚铝合金面板、镜面不锈钢机身已成为中高档胆机的标准配置,暂且不提国外厂家的名牌胆机,就国内几家有名的胆机厂家的产品来说,其外观的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胆机的价格中自然包含了生产这些机壳的模具投资。
    二、 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的造价:高质量的胆机离不开优质的变压器,目前电源变压器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输出变压器才是决定胆机音质的关键所在,一些著名的胆机厂家,如:麦景图(McIntosh)、马兰士(Marantz)等,其胆机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工艺、材料以及测试参数至今仍属于保密技术不对外公布,成品输出变压器内部也用环氧树脂密封,使外人无法拆卸、解剖。输出变压器不同,音色肯定不同,没有优质的输出变压器,其他制作环节再好也毫无意义,这也是一些制作高手仿制名机时始终无法获得与原机相同的音色的根源所在。因此,凡是有名的胆机厂家无不在输出变压器上下足成本。
    三、 电路器件和胆管的价格: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现在的元器件无论性能、品种和价格上都是五六十年代不能相比的,在五六十年代电子管鼎盛时期,即使是一般用途的优质电阻和大容量高压电容的价格也相当昂贵,一些专门用途的器件价格更是令人无法接受。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阻容器件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高,而价格却因产量的剧增而迅速下降,在现在的成品胆机中,阻容器件的成本与胆管本身的价格相比已不再惊人了。本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半导体工业的迅速崛起,电子管在电子领域的地位就渐渐被晶体管代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后者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如:价格便宜、工作电压低发热量相对较小、供电电路简单、体积小易集成等,而电子管由于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原因,其体积无法缩小至集成电路的水平,使其在众多的应用领域失去价值,目前只有一些特殊的领域,如:军用雷达系统、微波通讯、民用无线电广播发射等需要高压超大功率器件的地方还能见到它的身影,用量的日渐减少,使五六十年代建立的那些电子管厂也逐渐
关停并转,国内现在生产电子管的厂家屈指可数,有的厂家保留电子管生产线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一些军用系统提供维修备件,维持生产的成本相当高。如今音响用胆机的复苏正是处于电子管“濒临灭绝”的时候,像胆机常用的那些电子管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地方:一是五六十年代的存货,二是一些音响公司向电子管厂专门定货。在港台的音响杂志里可以看到很多国外电子管的销售广告,这些五六十年代的存货被炒至极高的价格(如德律风根Telefunken、Mullard、GE等配对管价格可高达数千港币一对),即便在国内,像KT88、6550以及300B等著名的音响用管的价格也不低(一佰到数佰元/每支),因此,一部胆机大大小小的管子加起来价格不菲,至少要占到整个价格的二成以上。
   在港台的发烧友里,大多数胆机爱家都是玩进口胆机,这些胆机的价格动辄数万数十万元,因此在港台的不少有经济实力的发烧友眼里,玩胆机也被称为上一个奢侈的爱好。这是因为在香港和国外人工费是相当昂贵的,对于胆机这种需要人工逐台制作的产品来说,其耗时费力,价格自然高得惊人;在国内,人工费用远低于国外的情况下,胆机的价格也是明显高过一般的晶体管机,对于工薪一族来说,玩起来也常感经济吃力、荷包空虚。另外,胆机在使用中还有胆管老化的问题,更换管子又会发生不小的开销,不象晶体管机在正常使用下几乎是永久性的。




胆石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胆石之争由来已久,喜欢胆机的朋友对胆机温暖醇厚的音色赞不绝口;喜欢石机的朋友又为石机强劲的力度和庞大的动态摇旗呐喊。其实我个人认为二者谁优谁劣的争论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胆机爱好者好比辽阔草原上的骏马骑士,骑着高头大马驰骋在草原上享受着阳光和大自然;石机爱好者好比高速公路上的跑车赛手,驾驶法拉利飞驰在公路上感受着极速的紧张和快感,你能因为骏马不如跑车快就断言骑士不懂追求快乐吗?你能因为跑车没有生命就咬定赛车手感觉不到驾御之乐吗?显然,他们都很快乐!这两种感觉没有丝毫的矛盾。

    因此我们不妨以一种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来看待二者的区别。
    关于胆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不少文章已经详细地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让我们来看看与石机相比胆机的优缺点:
    胆机的听音效果之所以使人感到温暖、醇厚,主要取决于电子管器件本身的优点:
    1.电子管是一种工作在高电压小电流状态的电子器件,其输入阻抗较晶体管大得多,和多种信号源都能达到较佳的阻抗匹配,声音较为舒展自然;由于工作在数百伏的高压下,用它制作的放大器具有电压动态范围大,不易产生削波失真,声场延伸性好的特点。
    2.电子管承受过载能力强,即使在使用中不慎输入极强的信号,也不易瞬间击穿短路而损坏电子管,只要外围电路不损坏,其工作状态会自动恢复;在输出过大的情况下,电子管产生的失真递增较缓慢,在听觉上不易察觉,使声场表现不会生硬刺耳,比较细腻温和;另外,相同型号和批号的电子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的一致性较好,即使发生损坏,互换也非常方便。
    3.电子管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温度特性很稳定,因此其放大电路也远比晶体管电路简单,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一些经典胆机电路均采用人工搭棚制作,现代优质的阻容器件加上名胆的独特音色,使得这类胆机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4.由于胆机通过输出变压器和扬声器相连,输出变压器可以看成一个电感线圈,在输出变压器阻抗端选择正确时,和喇叭的音圈(也等效为一个电感线圈)容易达到较佳的信号耦合,即使小口径的喇叭也能得到较丰满的声音,因此,一些效率很低晶体管机难以驱动的小型书架箱用胆机推动却十分靓声。
    电子管的这些优点,就是目前胆机在现代音响圈“重出江湖”的原因。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胆机厂家都充分利用电子管的这些长处,推出各种档次的胆机来满足发烧友们对靓声的追求。
    虽然电子管具有上述优点,但胆机的市场从目前来看是不容乐观的,这是因为电子管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子管电路工作时需要多种电源(如灯丝电源、帘栅极电源和阳极电源等),耗电量大(单灯丝加热耗电就达数瓦至数个瓦),供电电路复杂,产生的干扰不易完全消除,效率和信噪比较晶体管机低。
    2.电子管的寿命受阴极材料的限制,一般累计使用几千小时后就渐惭开始趋向老化失效,比具有数万小时寿命的晶体管要短得多。目前电子管的生产厂家正在迅速减少,不少型号的电子管已因停产而发生短缺,现有的一些有名的靓声电子管也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库存品,从电子工业的发展来看,电子管退出市场只是迟早的事,那么这些音响胆管的价格随着数量的减少会逐步上升,因此胆机的换管将付出越来越昂贵的代价。
    3.由于电子管器件的结构特点,胆机中电子管的体积比晶体管大得多,使用中散发热量大,除风冷外无法采用其它散热措施,必须有足够的散热空间才能保证其工作安全,使得电子管在小型音响设备中(如随身听)毫无用武之地,使用领域大受限制。
    4.电子管使用时采用接插式管座,玻璃外壳承受机械振动的能力比晶体管差,使用中管座温度很高,时间一长管脚与管座间易氧化产生接触不良,不适合在户外移动环境中使用,更无法满足流动性大的专业音响系统的要求。
    5.胆机必须通过输出变压器才能驱动扬声器。而决定音质的输出变压器无论选材如何优质、制作工艺如何考究、精湛,都无法避免分布电容与漏感分量的存在,产生相位失真;输出变压器作为感性元件,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传输具有不同的感抗,对高频的瞬态响应不如晶体管机,因此胆机的声场解析力不如晶体管功放,显得较为圆滑。
    6.由于胆机使用的变压器除电源变压器外,还有输出变压器,使得胆机的重量十分可观,功率较大的胆机可重达数十公斤,搬动非常困难,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摔坏;由于在生产上采用人工搭棚工艺,胆机的生产效率是相当低的,使得制作成本高居不下。
    7.胆机的设计思路突出在简洁靓声方面,除了一些极品胆机外,大多数胆机在功能和操作性方面明显不如晶体管机,如:遥控、监听、音调调节等等,在AV领域中,纯胆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电子管无法象晶体管一样做成集成电路。
    以上所述可以说是电子管的无法弥补的严重缺陷和不足,它不仅制约了电子管在音响电路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使人对胆机的未来深感忧虑。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管的缺点显得更加无法容忍,在众多的电子领域,电子管已渐渐被遗忘。

胆和石的现状

   尽管电子管存在许多缺点,但以电子管为主的音响器材在一些发烧热度很高的地区,如香港、台湾以及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等颇受青睐,不少音响迷为自己拥有一套名牌胆机而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胆机的音质醇厚优美比较讨人喜欢,另一个方面就是胆机的外观非常的幽雅迷人,运作中的胆机发出的光芒不仅给人视觉上一种美的感觉,在心理上也使人沉醉于她的高贵。

    胆机的电路结构相对晶体管机要简洁得多,因而各种胆机只要采用的胆管相同,其电路结构也大同小异,即使顶级的发烧胆机,也是采用经典又传统电路,简单地说,胆机从电路结构来分主要有单端甲类(常用的靓管有300B、211、845等)、甲乙类推挽(常用的靓管有KT66、KT88、6550、EL34等)两种,从电子管的工作形式来分又有三极管接法和五极管接法。

   图二为意大利UNISON RESEARCH公司的SMART 845单端甲类24瓦胆机,其优美绝伦的音色和精细豪华的外观,可谓是胆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国内也有不少生产高质量胆机的厂家,如极典、斯巴克等,其中斯巴克生产的一款MINI 1998超小型胆机(图三)也称得上是胆机中的发烧杰作。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在晶体管的器件的不断冲击下,生产电子管这种高成本器件的厂家将越来越少,许多年以后,电子管器件将成为希有之物,即便不存在胆管绝迹的忧虑,现有胆机高昂的价格和难以承受的后期费用(高能耗、换胆费用)的确让普通音响爱好者却步,这也是导致其市场无法扩展,只能成为少数富有爱好者的宠物,反过来使其成本不断升高的恶性循环的结症所在。

      称为“石”的晶体管的诞生虽然要比电子管晚四十多年,但它的发展却非常之快,在七十年代,晶体管机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论在稳定性和音质上都可以与胆机一比高低,在技术指标上晶体管机的失真远低于胆机。而且由于半导体器件生产的成本低产量高,晶体管在价格上远低于电子管,晶体管机比较适合大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在生产效率上远高于胆机,因此在短短的几年里,不论在专业上还是民用领域,晶体管机迅速地占领了胆机的市场。

      市场的迅速扩大,反过来使晶体管得到更快的发展,在当今集成电路时代,晶体管已成为电子器件的主导。设计完美的晶体管机不仅在保真度上远远胜过胆机,在听感上也日趋完美境界,世界上不少著名的音响厂家如:MARK LEVINSON、KRELL、Accuphase、ONKYO等都是晶体管机的倡导者,从他们掌握的技术来说,要生产高级胆机应该不成问题,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投入到晶体管机HI-END产品的生产行列,因为他们知道,在现代工业的支持下,晶体管机的前途不可估量。图4是ONKYO的旗舰前后级放大器P-388+M-588。该机强大的驱动力(200W× 2)、极低的失真度(0.003%)和浑厚的音色,让人不得不叹服现代技术造就的石机之美妙音色,即便是外观也毫不逊色于那些豪华的胆机。

胆和石应该互补共存

    说了半天,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胆机呢?我的体会是: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发烧友玩胆机追求的都是她的音色,在表现某些类型的音乐时,胆机有先天优势,她恰好能满足我们的耳朵对音色(严格地应该称为音染)的偏好,带给我们主观上的“靓声”;如果仅从专业HI-FI的角度上来说,胆机的保真度在许多地方是达不到要求的,即使是一些采用胆管的专业录音器材,录音师也仅仅是借助她来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调校出自己希望的音色。对于石机,我想不必多说了,没有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晶体管,带给我们音乐的数码设备不知还会等待多少年,我们的电脑、家电都会消失无踪!因此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心平气和地看待胆机吧!摆正它的位置,不要因为它具有迷人的音色就一好遮百丑,也不要因为普通石机的生硬就对它一贬到底,胆机和石机是完全可以共存的,优质的胆机和石机都是我们音响爱好者向往的好器材,事实上也是如此。

    说到底,胆机和石机都是我们欣赏音乐的工具,倘若我们追求的既是音乐欣赏中的靓声又有音乐的真实感,那么就完全不必在胆石之间作出抉择,能够同时拥有是我们发烧友的福气,用它们来表现不同类型的音乐,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小管组合试听小记
CD机:声雅 CD-S10
功放:Spark MT-35
喇叭:JMLab 707LE
信号线:MonsterCable 1000i
喇叭线:ECOSSE MS2.4
电源线:diy怪兽 200 两条
试听CD
欧瑞强-民歌味道IV
雪儿 (Cher)Snow Rose
蔡琴 民歌.机遇
柏林之声II
择仙花-Here's To Ben XRCD2
魔鬼的颤音
The.Daydream(白日梦)

cd机S10 (用放大ECC83一支,输出E88CC一支)
{因这款CD机各款ECC83替换听感不明显,而替换各款E88CC却有成效,故以下听感是用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小环所得}

A:6DJ8/7308/E88CC

1.美国产蓝字PHILIPS ECG JAN 6DJ8一支(原机配胆)(用时很少的管)
解析力一般,高频略毛刺,中频稍薄偏干,低频量少,音场小
2.美国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大环一支
高频延伸好,音场自然,(比A1.A3中频细腻饱满),低频宽松自然量略少(乐感和韵味比A1.A3好).
3.西门子 60年代A4钢印 E88CC沙金脚 一支
解析力比A1.A2好但高低频延伸比2差,中频比A1饱满一些,低频力度稍好,量一般.
总结:
目前最佳当属A2,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所花费时间精力巨大....(带着"各款ECC83替换听感不明显"的疑问反复替换各种胆管搭配..)
目标:荷兰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 D环,大盾E88CC


MT35胆机(用12AX7一支,12AU7一对,EL34两对)
{以下听感CD机用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小环+美国产PQ标橙字Amperex 7308大环所得}

X:12ax7/ECC83/5751 (搭配大盾黄字12AU7)
1.RCA 5751红字.黑屏.方环.三云母一支(暗码:XB)
解析力好,高低频延伸比X2.X3差比X4好,中频声音厚实但不够甜,低频有力动态好,琴声弹跳迷人

2.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大环(暗码:左斜三角1J1)
细节丰富,背景宁静,轮廓清晰,高低频延伸空气感好(比X1.X3.X4好不少哦)中频细腻人声甜美韵味十足,音场表现力好,音乐味道浓郁(低频力度虽比不上X1.但胜在宽松自然)全频段打低X3.X4
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小环(暗码:左斜三角3G4)

3.英国产橙字Amperex 12AX7短屏.小环(暗码:B4D5)
各频段平衡,高低频延伸空气感(比X1.X4好,略输X2),中频人声结像好,低频宽松自然.

4.俄罗斯黄字12AX7EH(原机配胆)(用时很少的新管)
解析力不错(比X1稍差),声音明亮,高频略有毛刺,中频薄,韵味较差.(均比X1.X2.X3差)
总结:
目前超值当属X1.最佳当属X2.以前对大环.小环音质区别带有疑问,但现在比较结果高低频延伸空气感,音场表现力大环都是比小环高一班的.(或许年代也有关系)
目标:大盾12AX7, SYLVANVIA GB5751闪电标.金字.金脚.黑屏.方环.三云母 ,

U:12AU7/ECC82/5814A(搭配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ECC83短屏.大环)
1.英国产Mullard 黄字ECC82 一对(暗码:B4C3 B3C4)
细节丰富,背景宁静,轮廓清晰,高低频延伸空气感好,中频细腻人声甜美韵味十足,音场表现力好,音乐味道浓郁

2.美国产RCA老标.白字.黑屏.三云母.方环5814A一对
解析力高,细节比U1略少,中频人声稍厚跟U1相当但韵味差点比U3稍好,低频饱满.整体音乐感输U1胜U3
3.美国产SYLVANVIA 闪电标.金字.金脚.灰屏.圆环.GB 5814A一对
各频段平衡,中低频比U2略差,高低频延伸空气感不如U1,搭配X1听流行不错

4.原机配无字12AU7一对
刚买时MT35原配管的初步听感(干,硬,刺)和看此管的制造工艺(管内结构简陋粗糙,软弱的管脚)令我没兴趣再测了.
总结:
目前超值当属U2.最佳当属U1      
目标:荷兰产Amperex吹喇叭12AU7

组合试听
      CD-S10(ECC88)MT-35(12AX7)MT-35(12AU7)   
1.弦乐最佳组合A2                X2            U1
2.人声最佳组合A2                X2            U1
3.交响    组合    A2                X3            U2
4.流行最佳组合A3                X1            U3

整体听感
   
组合1听 魔鬼的颤音,The.Daydream(白日梦)
一开始小提琴的旋律充满幽怨..悠扬婉转,进入第二部分时几个大胆跳跃的强音颇有气势,独奏小提琴时而快时慢,颤音层出,充分演绎了华丽的技巧,使人内心为之震动.The.Daydream充满感伤的钢琴独奏,如梦境般的凄美爱情,被这组合演绎得令我动容.

组合2听 欧瑞强-民歌味道IV.雪儿 (Cher)Snow Rose.蔡琴 民歌.机遇,
乐曲里的吉他声异常纤细通透,欧瑞强浑厚极富磁性的嗓音演绎得淋漓尽致,连吸气声,及发出的"S"音都完美表现出来,细节一流.Snow Rose,纯净晶莹的女声在一把木吉他的伴衬下,娓娓道来,空气感晶莹剔透.此一男一女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寂静的深夜^_^强烈推荐!

组合3不是我所好,也并非我的系统所强,无意文字形容咯.以免误导^_^

组合4听刘德华D版 动力火车D版 玛丽.凯利 Z版
流行音乐味精严重,低频混响夸张,人声后缩,能把D版cd都搞得耐听,用此组合可谓调整得当哦.便宜超值(前提是要能D出HDCD的D版.如刘和动力)

这个报告因手头十几支小管..加上cd机共搞了过十种组合,又要换胆等待时间...为避免听感紊乱和个人主观感觉,期间数次叫醒梦中的LP一起聆听记录所得.(有时候女人的听感跟她的第六感一样厉害)^_^
此次小管评测都是在深夜23点~凌晨4点完成的(看我一向的贴子就知道我标准音乐时间的啦^_^)因测试仔细胆管搭配组合众多,气温变热(换管好烫手哦,要晾5分钟左右)耗费了5夜时间陆续记录所得



自己学习动手 创造胆韵享受


几个问题
现在喜爱听音乐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为了听到更好的声音,很多朋友都购买了品质比较高的音源,比如高档声卡或HiFi入门级的CD台机,但却还是无法得到心目中的高品质声音表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音响店里聆听高档音响,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想来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虽说一分钱一分货,但自己能否构建与之表现稍相近的系统呢?

HiFi耳机的优异表现相信给过很多朋友以惊喜,但在很多地方都会留下一些底气不足的遗憾,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关注HiFi音响的朋友们如果见识过名厂或高手制作的胆机,观摩过那如镜光滑的机箱和灵性四溢的胆管,再聆听过柔美醇和的声音,可能都会不禁揣测一下内部的结构。如果打开外壳,见到内部并没有预想中的电路板,而是几根粗铜线纵横交错地搭成一个网状框架,各个元件都整齐地焊接在这个框架上,之间再用各色导线连接,不免会惊叹连连。高手会说,这样的手法叫做搭棚焊接,简称搭焊,既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好声和最艺术的手法。也许朋友们会想:我能不能拥有这样的一个艺术品呢?

希望在大家看完本文后,这些疑问能够得到有价值的回答。音响本是学无止境,笔者言语中若有不周或谬误,希望能与大家展开商榷和得到斧正。

下文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到DIY,如果要进行操作,请大家特别注意安全,在有经验的朋友的指导下进行。由于实际电路中变数甚多,所以只有严格仔细地跟随必要步骤并加以耐心细致的调整,才会得到尽量好的声音品质。由于具体情况有别且无法完全考虑到,所以请大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只尽量保证陈述的真实和贴切,而不对效仿操作的后果负责。


寻求解决
众所周知,自从真正被运用到计算机上以来,音频技术的发展不断为我们创造着惊喜,从8bit到44.1KHz/16bit再到96KHz/24bit、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多声道、从MIDI到MP3再到APE和FLAC,无一不在刺激着我们对听觉享受的渴望和对声音品质的追求。应该说随着“发烧级”声卡创新AWE64GOLD和帝盟MX200先后的横空出世,一群狂热的电脑音频发烧友开始形成,电脑也成了很多朋友的音乐欣赏中心。

对很多狂热地喜爱音乐的朋友来说,音频技术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最大快乐是在APE格式被广泛使用之时——来自中规中矩的44.1KHz、16bit、立体声和无损压缩(96KHz、24bit和多声道这样高指标虽然更加能吸引人们的眼光,但是我们能欣赏的音乐只能来自唱片公司,而SACD和DVD-Audio高高在上的价格是我们无法轻松负担的;实际上高手们也说,当CD的声音在得到较好回放的时候也能给我们非常美妙的享受)。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在电脑上欣赏到CD的原本声音,以前不得不忍受的MP3和CD随身听“电子防震”压缩终于可以被抛到九霄云外。

随着硬盘容量的换代升级,我们能存放下大量的高品质音乐文件以供随时聆听。在随之而来的需求刺激下,各大声卡和音箱厂商开始掀起了为高品质音频回放开发产品的高潮,连一些在以前只流连于传统HiFi领域的厂商也投身进来。一时间飞利浦70x、黑金Ⅱ、黑金Cannon、Envy24系列、DMXFire1024、RME9624和漫步者R1900Ⅱ、惠威M200、世代V500、朝露、发友E星/黑钻等等让人挑花了眼,同时连原本不属于电脑音频领域的HiFi耳机也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朋友们的新宠。一时间,电脑音频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但是、但是,我们在自己精心搭配出的电脑音频系统上仔细聆听音乐的时候,却发现声音多多少少有些问题:高频不那么柔顺细腻,而有些生硬干涩;中频不那么透明柔顺,而有些染色闷声;低频不那么紧凑结实,而有些松散混浊。做个实验,试听一下Diana Krall演绎的《Temptation》、Kari Bremnes的《A lover in Berlin》或者Amanda McBroom的《Make me a kite》,也许你就会发现问题还不止前面提到的这些,毕竟这些演绎和录音是几乎无可挑剔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许朋友们已经发现了,很多时候同样价位下,耳机的声音表现要比多媒体音箱的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同样成本的耳机单元能比音箱单元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放大器的原因,因为音箱需要的功率通常要比耳机大得多,在成本和体积(需要放入音箱箱体之中)双重限制之下很难做出让人满意的放大器。所以很多朋友也将耳机作为了一个选择。但是购买了比较高档的耳机来搭配好的声卡之后,很多朋友也发现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也是因为声卡上放大电路的不足:绝大多数声卡上的放大电路只是一片集成运算放大器。单从指标上来看,很多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静态电流不到10mA,这样一来,直接推动耳机时很多声卡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都处于低压和甲乙类的工作状态,这是在电脑音频系统中对声音品质诸多不利因素里面是影响相当大的一个问题。

既然找到了一个大问题所在,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了。在网上搜一搜,耳机放大器的成品、方案和电路都很多,朋友们可以考虑跟着笔者DIY一台,感受一下个中滋味;即便是不打算自己动手,参考一下相信也会开卷有益的。

也许面对这样浩大的一个DIY工程,朋友们不由得有点发怵。不过别担心,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开始一步步地介绍怎样从零开始DIY一台耳机放大器,从技术基础到购买元件再到组装方法都会涉及,如果跟着这些必要的步骤走下去,相信胜利就会在眼前了。



初试方案
在笔者曾经的蹭听经历之中,一次天龙高级CD机接麦景图胆机推B&W N801音箱播放爵士乐的“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曼妙表现令人魂牵梦萦辗转反侧三月不知肉味,也在笔者心中深深烙下了变压器输出胆机的印记,所以笔者这次也选择了电子管的方案。

其实对于电子管,我们并不十分陌生。各位朋友应该还记得以前曾名噪一时的在模拟音频放大部分采用电子管的几款Aopen主板,所用的电子管是Sovtec的6922,这是一种常用于低噪声高频电压放大场合的双三极管;而前段时间电子科技大学高人推出的USB电子管声卡采用的是北京厂的军用级6N11,这其实跟前面的E88CC是互为代换型号的关系;还有大极典的几款多媒体音箱。更多具体的例子就不再列举了,总之大家能消除一些陌生感就行了。

 
考虑到很多朋友对电子管和模拟电路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为了能正确地处理实际问题,请关注下面这些绝对必要的基础知识,或者也可以先从下一节开始阅读,需要了解基础知识再回头看看。如果有朋友对技术细节感兴趣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倘若对此已经成竹在胸,则可以直接跳到下一节。

 

先介绍一下电子管的基本知识。

电子管又叫真空管,美国人称为Tube,英国人称为Valve。J.A.Fleming于1904年制造出第一只二极管Diode,使整流直流电源的使用成为现实;De Forest Lee于1907年在二极管的基础上研制出三极管Triode,使放大器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之后衍生出的五级管Pentode和束射四极管Beam Tetrode,使电子管可以工作于更高的频率和输出更大的功率。实际上还有其他类型的电子管,由于跟本文关系不太紧密,所以略过不提。

相对于晶体管放大器,电子管放大器体积大、重量重、效率低,而且从指标上来讲失真大,所以当上世纪60年代晶体管放大器面世时电子管遭受了人们的冷遇。直到1970年情况才有了改观,美国Audio Research公司的William Zane Johnson先生在美国HiFi大展上展出了他研制的电子管放大器,引领了电子管放大器的伟大复兴。历史的必然在于电子管放大器虽然有自身固有的缺点,但是也有难以替代的优势。电子管的非线性失真指标虽然高,但大多发生在低次谐波上,实际上对听感的恶化不大,反而往往更加好听;晶体管的非线性失真则有发生在高次谐波上,对听感的恶化较大。电子管有助于声音的人性化,甜美自然的声音听来更加让人愉悦放松,同时电子管的失真特性也有利于掩盖音源的不足;而电子管的不足在于低频控制能力稍欠和大电流输出能力不足,不过在推动耳机时的表现不会让人无法接受。电子管电路的特点则是构架简洁,用管数量和放大级数都少,很有些Simple is the best的味道,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财力拿下尽量好的管子。

下面尽量简单地说一下电子管工作原理,了解这些原理将直接有助于处理实际电路问题。电子管由外部的玻璃壳体、内部的几个电极和连接电极的管脚组成。二极管是最简单的电子管,里面有灯丝Filament(跟白炽灯的灯丝看起来差不多,通常用f表示)、阴极Cathode(紧靠灯丝的一块金属板或者灯丝本身,通常用K表示,直接使用灯丝作阴极的电子管叫直热式,有独立阴极的则叫旁热式)和屏极Plate(位于最外面的一块金属板,通常用P表示)。电子管实际电路工作时,灯丝上有电流通过就会发热,当自身或加热阴极到达一定温度之后,会有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从上面发射出来,这些电子将被屏极吸收,但由于灯丝或者阴极不能吸收电子,所以这个方向不能反过来,这个单向导电特性是电子管的工作基础。三极管是在二极管的阴极和屏极之间增加了一个栅极Grid(一片比较致密的金属网格,通常用G表示)以控制电子的运动,而正是栅极的控制作用使得电子管拥有了放大电压信号的能力。五级管则是在三极管的第一栅极G1和屏极之间依次增加了第二栅极G2(称为帘栅极)和第三栅极G3(称为抑止栅极),目的主要在于减小各极间电容和抑止二次电子发射。电子管各极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请参考本文后面章节中的电路部分。



由于电子管玻璃壳体内部存在空间电子流和灯丝,电子管内部需要抽成真空(实际上也有少部分型号的电子管出于特殊需要而在内部充以低压气体),这就是电子管又叫作真空管的原因。从实际生产工艺来讲,电子管连接外部电路的管脚和玻璃壳体之间是无法保持理想密封而不让空气通过的,所以在电子管的内侧顶部会蒸镀上一些用于吸收气体的消气剂,用以与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发生作用,从而保持内部的真空程度。看起来这些消气剂就像是一层附着在玻璃壳体顶部内侧的银镜。

在实际的电子管电路中间,由于电子管和变压器都会发出很多的热量,这也会影响到元件的状态,所以电子管设备往往在开机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进入完全稳定的状态——就放大器而言就是稳定后声音才会最好。

简单说了说原理以后,我们就开始考虑具体的电路。

电源方面决定采用传统的电子管全波整流加CLC滤波的方式。电子管全波整流是指用一支双二极管来把两个极性相反的正弦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而后面的CLC滤波是指使用并联的电容和串连的铁芯电感(即扼流圈)来将直流电压的纹波尽量抹平。

由于用于推动耳机的电子管放大器不需要太大的输出功率,所以电路里使用两级放大就足够了,也就是前级电压放大和后级功率放大,而无需像大功率放大器一样需要在电压放大级和功率输出级之间设置一个推动级。考虑到实用价值,前级电压放大电路通常有单端Single-End和SRPP(Shunt Regulator Pull-Push并联调整推挽)两种形式,单端放大只使用一个三极管,结构简单,音色也最纯真,中频尤其优美;SRPP形式的高频细致,但低频量感稍欠,且工作时会产生频率非常低的纹波,不用直流伺服电路加以控制的话不适于通过直接耦合输出给后级,考虑到具体情况,所以我们采用了单端形式。后级功率放大电路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单端和推挽,由于不需要输出太大功率,我们也采用了单端形式。

电子管的灯丝供电可以采用交流和直流两种方式。交流供电的好处是声音动态表现好、对电子管寿命影响较小,缺点是噪音相对较大;直流供电的特点则几乎正好与交流供电相反。考虑到耳机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不大,噪音问题也不会太大,我们决定采用交流灯丝供电。

两级放大电路之间的信号耦合方式通常有直接耦合、电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三种。直接耦合就是用导线直接连通前后两级,信号可以直接通过而没有损耗,但由于导线两端没有电位差,所以必须把前后两级电子管的各极直流电位都提高,以使前面电子管的屏极和后面电子管的栅极直流电位相等,考虑到电源成本和安全因素,这次最终没有采用直接耦合。电容耦合可以用电容来隔离直流,使各级的工作点(电子管各极之间的直流电位差)得以保持互相独立,但电容会影响到细节和低频的表现,综合考虑后这次采用了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的原理与电容耦合类似,虽然变压器耦合的效果可以非常好,但是传输变压器比较难以买到而且价格昂贵,也只好放弃了。

单端功率输出级的输出方式可以分为阴极输出和变压器输出两种方案。阴极输出方案由于不带输出变压器,所以也称为OTL,阴极输出的声音更加透明,声场更好,而且成本可以做得较低;但由于电子管输出阻抗高、工作电流有限,所以单个电子管阴极的输出推动低阻抗负载的能力有限,虽然通过多管并联可以改善推动能力,但是并联输出需要尽量精确的配对,这是我们的财力和条件都难以企及的。反观变压器输出方案,由于输出变压器的阻抗匹配作用,输出级电路所“看到”的是变压器初级的高输入阻抗而不是负载的低输入阻抗,所以推动低阻抗负载的表现较好。同时变压器由于线圈的电感、磁体的磁滞和铁芯钢片的磁传递等作用而具有非常特别的自身音色。变压器输出方式是不能空载工作的,也就是一定要先接上负载再开机。高品质输出变压器的材料和工艺使得其造价也比较高。由于这次是为高档的低阻抗耳机而设计,再回想起麦景图的优美表现,为了打上这个牙祭,笔者也狠狠心选择了输出变压器。

还有就是负反馈。所谓负反馈就是将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经过反相后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对于是否采用负反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是负反馈的优点和缺点是有共识的:负反馈能对放大器提高稳定性、降低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提高输入阻抗和降低输出阻抗;但也会造成瞬态互调失真和留下自激的可能。考虑到放大电路只有两级,信号延迟不大,瞬态互调失真也不会严重,同时考虑到稳定性和输出阻抗,所以这里采用了少量的负反馈。

由于其他元件参数需要先确定电子管和输出变压器,所以我们把整个电路的具体参数放到选定器件之后。



选定器件
小结一下上一节的思路:电源是胆整流加CLC滤波,放大电路是全单端电容耦合加变压器输出,辅以少量负反馈 。大致方案敲定了之后,我们再来选择具体的器件。需要我们特别来选择的器件有电子管、耦合电容和输出变压器,其他的如电源变压器、扼流圈、旁路电容和电阻等对声音的影响则不是决定性的。

首先来敲定电子管。

前级电压放大方面,我们应该当然选用三极管,因为三极管失真较低,而且放大能力也足够用了。事实上我们能比较容易买到的三极管都是双三极管,也就是一个玻璃壳体里面装了两支三极管。在音频电压放大领域最常用到的双三极管家族大致有这么几种:CCA/E188CC/E88CC/ECC88/6DJ8/6922/6N11、ECC83/E83CC/12AX7/6Н2П/6N2和2C51/5670/6Н3П/6N3。之所以用这样的形式来写,是因为电子管的很多不同型号其实参数相同或者相近,而管脚意义或产地可能不同,可以代换使用,只是要注意顾及到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以前面列举的第二种为例,ECC83/E83CC/12AX7都是欧美型号, 6Н2П是前苏联型号,6N2是国产型号。E88CC家族设计用于低噪声高频电压放大,声音大致走向是高解析力与平和音色;ECC81、ECC82和ECC83家族设计用于低频电压放大,声音大致走向则都偏向柔美音色;2C51家族设计用于高频电压放大,声音大致走向可以说差不多在前面两者之间。当然出于不同取向,各位朋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只是那样的话必须要根据具体的管子参数来调整电路。同样也是因为有些管子之间可以互换,我们才可以比较方便地品味不同管子之间的不同风格。考虑到个人听音偏好,笔者最终选择了2C51/5670/6Н3П/6N3家族,它们的管脚顺序定义完全相同。

然后是功率放大管的选择。因为我们希望放大器能轻松地持续输出1W以上的功率,而且并不打算在输出级采用多管并联,所以这里只能选择五级管或者输出功率较大的三极管。但是因为能输出大功率的三极管比较贵,所以我们选择了五级管,虽然失真比三极管要大,但是也完全可以接受。符合我们要求的五级管在市场上最容易买到的应该就是EL84/6BQ5/6П14П/6P14,同样地,EL84/6BQ5是欧美型号,6П14П是前苏联型号,6P14是国产型号,它们的管脚顺序定义也完全相同。

最后是整流电子管的选择。市场上有售的很多双二极管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比如5U4/5U4G/5Z3/5Z3P、5Z4/5Z4G/5Z4GT/5Z4P、5AR4和5R4等等都可以。对同样的交流电压,5Z3和5R4等直热式整流管的整流电压会低一些,而5Z4和5AR4等旁热式整流管的整流电压则会高一些,不过差别不是太大。上面所述的各双二极管的管脚顺序定义完全相同。

各电子管的国产型号结构示意图请见后文“实践准备”一节。

除了型号,品牌也是选择电子管的重要因素,借用高手的话:“英国胆(就是英国声),好似一杯香浓的咖啡,浓郁细腻,具有超强感染力,令人着迷;荷兰胆,声音顺滑流畅,充满活力而又不失韵味,是一种轻松自然的享受;德国胆,声音干净,直率,分析力高,就像是得意志民族的稳重,严谨,理性的作风;俄国胆,刚猛有力,明快细腻,火气大,很有俄罗斯民族的阳刚之气;美国胆,动态凌厉,节奏明快,刚韧并举,处处可以感受到美利坚的气息”。举例来说,英国品牌有Mullard和Brimar等,荷兰品牌有Amperex和Philips等,德国品牌有Telefunken、Siemens和RFT等,俄罗斯品牌有Sovtec和OTK等,美国品牌有WE、RCA和Tunsol等,东欧品牌有JJ和Tesla等,国产品牌有北京、曙光和桂光等。我国的电子管技术是解放后向前苏联学习的,所以国产胆也会有些苏联胆的风格,当然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国产胆也有了自己的特点,也有一些功率输出管可以和外国名管媲美,不过在电压放大管方面还有比较大的不足,最明显的是声音有些朦胧,另外高低频的延伸稍差。

接下来是耦合电容的选择。对耦合电容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里面有非常大的学问,要散开来讲就收不住了,所以在这里笔者只打算略提一点。在信号耦合通路上使用的电容大多是无极性薄膜电容,也就是无所谓正负极,可以承受两个方向上的直流电位差。耦合电容种赫赫有名的品牌有很多,主要有Jensen、MIT、Rel-Cap、AudioCap、MultiCap、Hi-Rel、Wonder、Kimber Kap、Solen和WIMA等等。Jensen的油浸电容是其拿手好戏之一,从材质上分为银膜、铜膜和铝膜三种,档次也是顺次从高到低,Jensen油浸电容的特点在于音乐感强、非常耐听,堪称仙乐飘飘,声音密度高,声场、动态、解析力和全频带表现都非常好。MIT声场宽大,中频丰厚,低频弹性好,声音致密凝聚,音色高贵华丽。Rel-Cap是美国的一家大型音响电容制造厂,以OEM的方式向AudioCap、MultiCap和Hi-Rel提供产品,其产品多表现为音色柔美、中低频丰满、堂音丰富、能量感强。Wonder的风格是瞬态迅速,中频致密、高频柔美、低频结实,音色清丽,声场、解析力和透明度的表现也相当好。Kimber中频甜美丰润,细腻程度和结像能力非常好,只是高低频两端延伸比MIT等电容稍差。Solen的特点是声音柔美、稍显朦胧,但其全黑新品锡膜SCR修正了先前的灰色S和红色SCR的缺陷,声音透明度和动态都很不错,只是解析力和声音质感稍逊于其他高档电容。WIMA跟Solen的风格迥异,旧款WIMA都是红色外观,高频华丽多姿,中频实体感好,但不够细腻,新款黑WIMA称为BlackBox,声音甜美流畅,音色鲜活华丽,声音密度和高频延伸几乎能跟MIT像媲美,只是低频下潜和解析力稍逊。我们平常使用的是Solen和WIMA。

输出变压器方面,我们此时需要敲定的参数是初级阻抗4K到5K。其他参数方面,我们与其他器件一起放到下一节来讲。

逛逛市场
方案和器件都基本定下了,接下来就该去电子元件市场采购所需器件。

当然,我们要DIY胆机的话,需要这么一些基本工具:50W功率左右的电烙铁、万用表、尖嘴钳、斜口钳或者钢丝钳(老虎钳)、螺丝刀、美工刀、直尺、电钻(可能需要)、足够的焊锡丝、热熔胶条和热熔胶枪。或买或蹭,反正总得有得用才行。

先去电子管商店看看,一般来说这些商店很可能会同时有全新和二手的管子出售。按照既定计划,我们将总共需要采购一支双二极管作整流、一支双三极管作电压放大和一对五级管作功率放大。至于购买国产管还是进口管、全新管还是二手管,就丰俭由人了,当然也可以先买差一点的以后再升级好的代换型号。一般地,整流管选用国产5Z3P、5Z4P或5AR4都不错了,也可以选用进口的5R4或5U4等。电压放大管方面,全新的国产6N3是相当好买的,全新的进口2C51、5670、6Н3П则不是太好买,也可以考虑二手的。功率放大管方面,全新国产6P14相当好买,进口的EL84、6BQ5和6П14П也还算比较好买,遇到好的二手也可以考虑。进口管如果管脚镀金的话,表示品质比普通的要好,不过价格也要高;国产管分为四个等级,M民用级、J军用级、T特级、Q电桥级,一般买J级的即可,T级的更好,但没必要去刻意寻找Q级的。如果要购买二手电子管的话,需要特别注意电子管的消气剂,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一层附着在玻璃壳体顶部内侧的银镜,如果具有水银般光泽的话表示电子管还有很长的寿命,如果光泽已经黯淡或者消气剂边缘变得灰蒙蒙的话就表示电子管的已经使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如果消气剂已经苍白脱落则表示电子管内部的真空程度已经不佳。顺便说一句,同一型号不同厂牌的电子管声音不同,而且即便是同一型号同一品牌,生产年代不同的话声音也很可能不同,如果要具体说来的话也是大有文章,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接下来是耦合电容。在笔者在上一节所列举的品牌里面,Solen和WIMA价格比较平易,也容易买到,而前面几种都是价格高昂而且难觅芳踪。同时,好的全新耦合电容并不容易买到,价格也相当贵,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买二手电容,因为薄膜电容的寿命非常长,只要外观没有严重损坏就几乎不用担心报废,当然如果买油浸电容的话要注意外壳密封完好。所以我们要去的应该是有销售二手电容的商店或者旧货小摊聚集区。一般状况下,我们都能不太困难地找到Solen的S、新旧款的SCR和WIMA的红MKP/MKS、黑BlackBox,具体的选择看个人口味,根据电路,我们选用一对同型号的容量为0.22uF或0.47uF、耐压值为250V(更高也可,但价格较高)的即可。

音量电位器方面,我们一般选择一只50K或者100K的双联电位器。由于电位器总管电压信号分配,而且使用中调节频率也相当地高,所以应该买品质尽量好的。品牌方面一般选择Noble或者Alps的。在一百多元的价位上,碳膜电位器(连续调节)比步进电位器(分档调节)的品质要好一些,建议选用。如果买更高档的,可以考虑级进电位器。当然如果只能买便宜的电位器也可以用,只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噪音或者左右音量不平衡。

电阻方面,如果资金投入比较多的话可以买Dale或Holco等名牌,不过一般选用国产的普通金属膜电阻即可。阻值和功率参照前面的电路图,图中没有明确标识功率的则为了方便可以全部选用1/2W的;阻值标识为范围的则可以考虑购买几个覆盖此范围的不同阻值的,或者用串并联来实现。电阻的阻值一般有1-5%的误差,由于电阻的价格便宜,可以考虑多买一些阻值和功率相同的,以便制作时挑选出参数尽量接近所需数值的或便于作出微调。需要注意的是,前面列出的电路原理图里的放大电路只是立体声中的一个声道,所以实际电路中需要的电阻数量是原理图中电阻数量的两倍。

滤波电容方面,因为在电子管电路里电压比较高,所以需要使用价格也相对较高的高耐压大容量电解电容。为了降低成本我们也可以考虑部分买二手的,毕竟电解电容的寿命也是相当长的。这里我们列举一些比较容易买到的电容:在电源部分,可以购买使用一对二手的220uF/385V的飞利浦蓝六角电解电容和一只0.1uF/400V的国产红色MKP薄膜电容来滤波;在放大电路部分,可以考虑再用一只22uF/400V的Elna或Nichicon电解电容和一只0.1uF/400V的国产红色MKP薄膜电容来辅助滤波。事实上,如果使用容量和耐压稍微高一些的电容也没问题。


由于电子管放大器工作时的温度比较高,所以建议所有电解电容都选择工作温度为105℃的,在实际使用中也应尽量使电容远离电阻和电子管等发热源。同样也建议多购买一点电容以备不时之需。

之后是电源变压器、扼流圈、输出变压器和整机外壳。电源变压器应该选择功率在100W左右的,输入当然是交流220V(当然如果是在国外的话则要符合当地的供电电压),输出绕组要有一个0.25A的双280V(高压)、一个3A的单5V(整流灯丝)和两个2A的双3.15V(放大灯丝)。扼流圈的规格则是10H/250mA。输出变压器的规格是单端饱和电流40mA以上、初级阻抗4K或5K、次级阻抗则选择最接近自己耳机阻抗的就可以(常见的有32/50/64/120/250/300Ω)。具体购买方面,我们一般可以直接到商店购买或者是向厂家订购,就笔者所知国内提供订购这些东西的厂家和商家不少,比如电源变压器、扼流圈和输出变压器可以向广东的“牛魔王”、河北的左氏、四川的凯立和广东的利特公司等订购;能购买和订购机箱的商家和厂家在广东、浙江和四川等地都很多。品质方面,应该说国内的电源变压器、扼流圈和输出变压器是牛魔王和左氏的比较好,只是价格也比较高,毕竟一分钱一分货;机箱则各地工艺有好有差,基本上也算是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也可能在同一个厂家购买变压器,然后在另一个厂家订购机箱,不过这样的话,需要向双方厂家都沟通清楚各变压器的铁芯尺寸规格,以免到时候无法安装;除开预留合适的变压器安装位置之外,订购机箱的时候还应该向厂家说明打算使用搭焊工艺(也可以向厂家咨询一下建议),并确认机箱上已经安装了电源插座、电源开关、立体声输入插座、耳机输出插座、数量规格合适的(供电子管插上面的)电子管管座、音量电位器(品质一般较差,只是为了测试安装)和尺寸合适的变压器屏蔽罩。当然,如果这些都在同一厂家订购的话,就可以确保至少安装没有问题了。笔者自己出于便利和成本考虑,向凯立订购了一台KDP14机箱,里面包含了所有的变压器和除管座外的附件。



还有一些杂乱的东西。为了实现搭棚焊接,我们需要一根线芯直径在2-3mm左右的铜质电线(取用中间的粗铜线),长度视实际具体需求而定,保证够用的话要半米多,当然,铜的纯度高一些为好。为了信号输入插座和音量电位器之间的连接能够保证屏蔽,我们还需要一根麦克风立体声信号线。还有用来进行内部连接的线材,我们可以采用特富龙绝缘层的镀银铜线(通常被称为“特富龙银线”),通常它们是一对互相螺旋缠绕的黑白线。上面这些线材在二手电子市场上都比较容易买到,价格也不会太贵。另外机箱如果没有包含的附件也需要买。



实践准备
虽然在前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理论准备工作,但是也还要再准备好足够的实践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要学会辨别电子管管脚的顺序编号,因为只有知道了怎样辨识管脚,才能通过电子管手册的资料了解怎样在电路中具体怎样连接电子管。一般我们使用的小功率放大管大都有九个管脚用来连接外部电路与内部的各极,而且比其他大功率放大管形体要小,所以叫做小九脚管;而一般的整流电子管则是八个管脚。将小九脚管翻转过来使管脚朝上,可以看到九个管脚沿着圆形的边缘分布,每两个相邻管脚之间的总共九个间距不都是等长度的,其中有一个间距较宽,从这个较宽的间距沿着管脚开始顺时针数下去就依次是第一到第九脚。而辨认八脚管的管脚的方法与之非常相似:八脚管的一圈管脚中间有一个圆柱状的杆,杆上有一个凸起,这个凸起叫做“管键”,使管脚朝上,然后从管键的指向沿着管脚开始顺时针数下去就也依次是第一到第八脚;实际上八脚管往往实际上没有八个管脚,因为有些不用的空脚根本就没有安装上;有些八脚管的底部已经标明了管脚的编号,这样就更加一目了然了。管脚示意图和实物图如下:

 


其次是电子管管脚对应各极的识别,下面分别参照上图对双二极管、双三极管和五极管进行说明。双二极管5Z4P的第二和第八脚是灯丝供电,因为此管属于旁热式,所以阴极和灯丝短接;由于短接于第八脚,所以第八脚应该接灯丝供电的地线,第二脚接灯丝供电的5V输出;第四和第六脚是屏极。双三极管6N3第五脚对应的是屏蔽片,其它八脚刚好对应左右对称的两个声道,以左边为例:第一脚是灯丝供电,第二脚是阴极,第三脚是栅极,第四脚是屏极。五极管6P14的第一、第六和第八脚实际上没有被使用,第四和第五脚组成灯丝供电,第三脚是阴极(内部已经与抑制栅极G3短接),第二脚是第一栅极G1,第九脚是帘栅极G2,第七脚是屏极。

然后我们要学会如何通过电阻上的色环识别电阻的参数。虽说用万用表来精确测量电阻的阻值往往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在DIY的时候从一堆没有标识的电阻里一个个地测量来找出自己要的,实在是太缺乏效率了。大多数的电阻上面印着四条或者五条彩色的环,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处于两端的两条色环,如果有一条色环的宽度比其他色环的都要宽、或者是离与其相邻的色环的距离比其他相邻色环之间的距离更宽,那么就重新摆放电阻使这一条色环位于最右边,接下来就可以确定电阻色环的含义:最右边的这个色环代表阻值精度,跟精度色环相邻的色环代表乘数,余下的两条或者三条色环代表阻值基数。具体的颜色与数字的对应图如下:

 

接下来是普通电解电容的极性识别(而薄膜电容比如前面的几种容量不到1uF的则是无极性的)。电解电容在使用时必须将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如果接错的话很可能会损坏。识别的方法是电容外壳上会有一道颜色与外壳底色不同的不太宽的竖立条纹,而紧邻着竖条的引脚就是负极。在原理图里,电解电容的正极是一个空心的扁矩形,旁边可能会有标识“+”,负极则是一条实心的细线。

还要弄清音量电位器的连接方式。将电位器平放,使得其引脚朝上、调节柄水平地朝向自己,可以看到引脚呈两排水平排列,每一排引脚代表一个声道。每排是四个引脚的话,那么沿着从右向左的顺序分别是地线、输出、输入和等响度控制;是三个引脚的话,那么就没有等响度控制。实际上我们所要用到的也只有地线、输出、输入。

还有耳机输出插座的三个焊片的含义。找出一个耳机插头,将插头水平向左,那么从左到右依次是左声道、右声道和地线。插座自然与插座相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插入插头时,插座上会有两个或三个触片被顶起的话,那么我们在接入插座时要把信号线焊接到触片顶起后仍然与插头保持接通的那些引脚。

最后让我们来确认已经学会或知道下面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焊接方法;电路原理图识别;万用表基本使用;信号输入插座的里面是信号线,外面是地线;三线供电插座上面是接地,下左是零线(地线),下右是火线(相线);保险丝和电源开关都应该接在火线上;当然还有更多的基本知识。如果有不清楚的,请大家参看相关介绍或者请教有经验的朋友。

相信看到这里,朋友们已经和笔者一样开始手痒了。好了,就让我们——



正式动工
特别提示:“安全第一”。

包含本方案在内的很多电子管电路里的供电电压都远远高于安全电压,所以特别请朋友们小心操作,注意安全。如果没有经验,请在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朋友的指导下进行。

一旦所有需要的工具、材料和元件都到位,我们就可以动工了,考虑到可能有朋友从未焊接过电路,所以这里的部分步骤会详细一些。建议大家对照着前面的电路原理图阅读下面的步骤,以期真正地从电路图过渡到实际电路。

焊机的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先用粗铜丝搭起一个框架(实际上这个框架也同时作了地线),然后将各器件直接焊接或者通过焊接连接线来完成管座、变压器、耳机输出插座和地线(框架)之间的,而整个电路通过电子管管座与电子管管脚连接;大致顺序一般是从前到后,也就是电源、前级电压放大和后级功率放大。直到完成了所有的焊接之后,我们才会把电子管插上,然后通电开机进行测试和调整。


 

下面的步骤都以笔者本次焊机的具体情况为例来展开说明,请朋友们在自己尝试DIY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见机行事。

事实上,用于搭焊的机箱大多是将各变压器和电子管管座都安装在了顶板上。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动一动螺丝刀将各变压器安装到位(当然如果是在同一厂家订购了变压器和机箱就不用自己动手安装了),然后是把机箱倒置放置,取下底板。

然后我们可能需要估计一下电子管的安装位置。为了放大电路的对称,两支功率放大管可以分别放到电压放大双三极管的两侧,但是笔者所选的机箱上一共有四个小九脚管座,于是把紧靠八脚管的这个管座空出来不作使用。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可以离电源变压器(就是里面那个最大的家伙,分居两端的是两个输出变压器,剩下的就是扼流圈了)和整流管远一些,减小干扰。这里我们先做个约定:距离八脚管座最远的那个小九脚管座为一号,而最近的那个为四号;距电源变压器较远的那个输出变压器为一号,而较近的那个为二号。

好了,开始动用电烙铁。重要提示:在焊接的过程中,应该通过适当调整位置或扳动焊片以避免本不应该出现的金属之间的接触短路。

请大家注意:(除音量电位器上用的输入信号线和搭焊地线框架之外)我们在机箱内部使用的连接线都是前面提到过的“特富龙银线”,为简便起见简称为“导线”;由于它没有屏蔽层,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保持同一组的互相螺旋缠绕以保证屏蔽;笔者个人有时习惯将黑线用作高电压和信号、白线用作低电压和地线,一目了然,也建议大家采用;“连”或“连接”通常指将导线或元件两端焊接于特定位置;除电源变压器输入的走线和信号输入插座与音量电位器的输入信号线要沿着机箱的边沿走之外,其他的导线都尽量就近走直线,长度上稍微多留一点余地就行;在焊接放大电路时,建议先完成一个声道的完整电路后在进行另一个声道电路的焊接,以免左右声道走线混淆。后文中都如此所述,请容许笔者不再重复说明。

我们先完成交流电源输入和电子管灯丝供电的焊接工作。在这一段里,除有特别说明的之外,“输入”和“输出”指的都是电源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焊片。交流地线连接方面,我们用导线连接交流电源输入插座的零线和电源变压器的输入地线(一般有“地”字样的标识)即可;交流火线连接的通路上有个电源开关,开关可能是上下拨杆式或者旋钮拨段式的,前者很简单只有两个引脚,后者有多个引脚就先把旋钮拨到开的位置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出哪两个引脚接通,然后用导线连接交流电源输入插座的火线和开关上的前述两个引脚之一,再用导线连接开关上另一个引脚和电源变压器的220V输入(有“220V”的标识)。灯丝供电方面,我们采用交流供电:直接用导线连接5V输出和八脚管座第二脚,同样再连接5V输入旁边的0和八脚管座第八脚;接着找出电源变压器的两组双3.15V输出,“3.15V03.15V”的标识代表同一组双3.15V输出绕组,意思是对应的三个焊片分别是3.15V(正相),中心地线和3.15V(负相);先用导线把三号小九脚管座的第四和第五脚分别与同一组的双3.15V输出的两个3.15V焊片相连接;然后用导线将一号小九脚管座的第四和第五脚分别与二号小九脚管座的第一和第九脚相连接,再用导线将二号小九脚管座的第一和第九脚分别与另一组双3.15V输出的两个3.15V焊片相连接。在整个焊接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及时地在焊接前后用热熔胶来固定导线和电容等元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想办法用粗铜丝把搭焊用的框架给构造出来。不过由于这次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基本上一个“工”字形的简单框架就够用了。首先我们要搭出一个“二”字形的框架,一般可以在这么几个地点里面选出四个作为粗铜丝的落脚点:①一号小九脚管座的中心铜片、②四号小九脚管座的中心铜片、③一号输出变压器的“0”标识焊片、④二号号输出变压器的“0”标识焊片、⑤八脚管座的一三五七共四个未用管脚中间最靠近①的那个、⑥电源变压器的双高压输出绕组中心抽头焊片(就是两个“280V”标识中间的那个“0”对应的焊片)和⑦电源插座的接地片,最后采用了前四个地点。具体说来,先用直尺测量①②之间的距离Acm,然后加上4cm得到Bcm,使用斜口钳或者钢丝钳剪下Bcm的粗铜线,在头尾各2cm的地方折出直角,然后分别焊接在①②两点;接下来如法炮制用粗铜丝连接③④两点,不同之处在要平行着焊片来焊接,以增强焊接强度,所以弯折铜线的时候每一端都需要在平面内折出两个直角,大致呈“乙”字形。焊接完成后就成了一个“二”字形,之后再在①②铜丝的中点附近的a点用第三根粗铜丝几乎垂直地连接③④铜丝,为了增强焊接点的牢固程度,可以把第三根粗铜丝的两端都折成小钩,这样可以增加焊接的面积。完成后,一个“工”字形框架就有了。我们用导线把⑥点和a点连接起来,然后把电源变压器上两组双3.15V输出中各自的中心0抽头焊片用导线连接,再与刚搭建的地线框架用导线就近连接起来。由于搭焊用的框架离顶板的距离有3cm左右,而焊接时实际上很可能会有下上重叠出现,所以接下来我们在焊接的时候一般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这个需要在焊接的时候见机行事。

电源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交流输入和灯丝供电,现在就接着完成整流和滤波电路部分。顺便说一句,为了预防粗心读错电阻阻值或者万一电阻失效,笔者建议在焊接之前用万用表确认一下阻值。我们把最大的两个飞利浦蓝六角电解电容分别水平放置在机箱空地的两端,引脚朝内,而且第一脚(正极)位于各个引脚的正上方以便于在此焊接更多的元件,可先使用热熔胶来固定电容。将电源变压器的两个280V输出分别与八脚管座的第四和第六脚用导线连接,用一个100Ω/2W的电阻连接八脚管座第八脚和飞利浦电容第一脚,再用一个100K的电阻连接电容第一脚和地线框架。随后用导线连接飞利浦电容第一脚和扼流圈(与电源变压器相邻且位于中间的那个“变压器”)的输入端(靠近中心的那个引脚),再用导线连接输出端和后面滤波电解电容的正极,电容的负极与地线框架直接用导线连接。实际上作滤波的还有无极性的薄膜电容,它们是与电解电容并联的,所以我们按照电路原理图把薄膜电容的两个引脚分别与电解电容的两个引脚用导线连接即可。在焊接的过程中,电容和电阻的过长引脚应该剪断。同时注意在焊接过程中应尽量使电容远离电阻和电子管等发热源。在对空间上非常接近的多个元件进行连接时,可以把要焊接的引脚先拧在一起再行焊接。(图中有一小片电路板,这是为了方便并联多个小容量电解电容而使用的,实际上并不是必须这么做)

到目前为止,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电子管、变压器、电阻和电容的识别和连接方法,也从前面的焊接讲解中了解了怎样顺着电路图来完成电路的焊接。只要保持足够仔细,再加上参照照片,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独立地按照电路原理图亦步亦趋地完成大部分电路的焊接。

这里特别讲一下输出变压器(也就是分别位于两端的那两个)的连接。每个输出变压器都有四个有用的焊片,两两位于铁芯的两侧,分别标记为B+、P和0、xx(这里的xx指确定的数字,不一定是两位)。B+是指整个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高压,这个焊片与扼流圈之后的电解电容正极相连;P当然是电子管屏极的意思了,也就是这个焊片直接与电子管屏极相连;这两个是输出变压器的输入,这一侧如果有更多的焊片就让它们空着不用。0和xx则是变压器的输出,应该接负载也就是这里的耳机,所以0对应的焊片用导线连接后把导线直接焊接到离耳机输出插座地线焊片最近的地线框架处(这两根线在地线框架上焊接在同一点),而xx对应的焊片则与耳机输出插座上对应声道的焊片相连。如果这一侧只有这么两个焊片的话,xx的数值应该与耳机的阻抗比较接近;如果有更多个焊片的话,则应该选择一个跟耳机阻抗相对比较接近的来使用,其它的就空着不用了。顺带着耳机输出插座的连接也讲了,不过还有一点,那就是耳机输出插座的地线焊片也要用导线与整个地线框架相连接,同时注意这根导线与分别连接两个输出变压器0焊片那两根导线在地线框架上焊接交汇于同一点。另外别忘了负反馈这一部分,应该把6.2K电阻的一个引脚与对应声道的耳机输出插座的信号输入焊片相连接,电阻的另一端焊接在电压放大管阴极下面的两个电阻中间。

 
 

再提一下音量电位器的接法。首先是信号输入插座和音量电位器的连接,先准备好长度合适(应该可以随着线材弹性而沿着机箱的边线放置)的麦克风立体声信号线,用美工刀分别从两天剥掉2cm长的外皮,然后把屏蔽层(最外面的一圈铜丝网)卷成一束,再分别把两端里面的两根信号线(白线和红线)的绝缘外皮剥掉1cm不到;然后找两段前面剪断的电容或电阻的引脚,其中一段用来连接两个信号输入插座的地线焊片,另一段用来连接音量电位器的两个声道的地线焊片;接着把准备好的麦克风信号线一端的屏蔽层焊接到信号输入插座的地线上,然后把白色和红色信号线分别焊接到信号输入插座的信号焊座上;另一端上,再把信号线的屏蔽层焊接到音量电位器的地线引脚上,最后把白色和红色信号线分别焊接到音量电位器两个声道的输入引脚上。然后是音量电位器和电压放大管的连接,首先向前面一样准备好一条长度合适(几个cm左右,即取直线距离再留一点余地)的麦克风信号线;接着把一端的屏蔽层焊接到音量电位器的地线引脚上,然后把白色和红色信号线分别焊接到音量电位器两个声道的输出引脚上;另一端上,再把白色和红色信号线分别焊接到二号小九脚管座的第三和第七脚(6N3家族的两个栅极)上,最后把屏蔽层就近焊接到地线框架上。

最后,我们把机箱外壳接地。为了方便,可以用扼流圈的一颗固定螺母将一根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机箱壳体上,再将导线的另一端焊接到电源变压器的双高压输出绕组中心抽头焊片(也就是构架搭焊框架一段中的③)上。当然也可以像图片中那样专门使用一根粗铜线来连接搭焊框架和机箱外壳。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可以完成焊接工作。仔细检查之后,就可以将机箱翻转过来,记得摇晃几下把残留在里面的金属碎屑等抖出来。不过不要急着盖上底板,因为我们还有最后的一点工作要做——



最后调试
特别提示:开机之前一定要确认耳机已经插上。

考虑到安全因素,在带电调试电路过程中,请注意避免双手同时接近机内连接线,在测量两点之间的直流电压时,可以分别测量两点与机箱外壳之间的直流电压,然后求得所需值。如果要更换元件,请确认整机电源已经切断;在检查问题时,如不必要接通电源的话就切断电源;调试时每次开机之前,都请检查一下是否可能因为触碰等等原因而出现短路。

应该说,一个焊接装配完成的电路必须经过调试才能够真正投入实际使用。方便起见,正常情况下在这里我们只要测定一下电源输出电压和各个电子管的工作点即可。下面笔者都是以自己的机器为例来说明。

首先插上电子管,在测试时,最好能保持整机底部朝上,不过要小心电子管的顶部是否可能被压到,可以用书从合适的位置把整个机箱垫高。然后连上电源,把耳机插进耳机输出插座里,再戴上耳机,最后把音量电位器关到最小,就可以开机了。

开机的时候变压器罩如果发出轻微的震动声是正常的,之后电子管的灯丝会很快亮起来。通常这个时候我们还会从耳机里面听到“嗡嗡”交流声,然后在随后的几秒钟里逐渐变小,这是因为电子管和输出变压器中的电流有一个逐渐稳定的过程。通常只要焊接的过程完全正确,一般就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不过在刚刚开机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注意观察一下有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发生,比如有电子管灯丝没有亮起,电子管屏极(最外面的黑色金属板)发红或者是有元件烧坏的不正常气味等。当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有没有不应该存在的开路(即断开)和短路,如果有元件烧坏的话要立即替换后重新检查。

如果灯丝没有很快亮起来,那么就应该关闭电源,然后对照前面焊接部分的说明来检查灯丝供电和供电绕组中心抽头接地是否有错;如果正确的话就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子管灯丝的电阻,如果电阻在几百欧以上则说明灯丝有问题(当然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相当小);还是没有问题的话就开机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电源变压器的灯丝绕组是否有故障,测量方法是用黑色表笔接机箱金属处或者搭焊框架,红色表笔接所测位置,下同。

灯丝都正常亮起的话,我们再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电源输出高压B+,这时应该测试与输出变压器B+焊片相连的飞利浦电容的正极与机箱外壳之间的电压。测出来的值应该在300V或者多一点点,如果偏高的话,可以选用稍大的阻值的2W电阻来替换原先的100欧电阻,直到B+的值比较正常。

如果功率放大管屏极发红的话,在确认B+正常的前提下,分别检查与功率放大管阴极和电压放大管阴极相连的电阻是否正常,同时注意排除短路可能。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就用万用表直流电阻档测量输出变压器B+与P焊片之间是否短路或断开、连接耳机的两个焊片之间是否短路或断开,只要有一个短路或者开路就是输出变压器不正常。还是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就用同样参数的电容替换与阴极相连接的电解电容。

如果在耳机里听到莫名其妙噪音(不是“嗡嗡”的交流声)的话,要首先检查与电压放大管阴极相连的几个电阻是否正常,没有问题的话则要检查其他电阻、变压器和B+电压值是否正常。

前面已经说过,通常只要焊接的过程完全正确,一般就都不会出现严重问题。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小问题是交流声,耳机里面始终有“嗡嗡”的声音。这时我们要立即检查各处接地(也就是与搭焊框架相连接的焊点,主要是电源变压器各个“0”标识焊片、电位器地线和机箱)是否稳妥。如果没有焊接问题的话可以尝试更换部分接地点的位置、改变机内导线的捆扎,通过这样的尝试,问题应该可以得到缓解或者解决。当然还有可能是电源变压器的漏磁干扰了输出变压器,如果能把变压器移到离电压变压器远一些的地方往往可以解决;还可能是家中三线供电插座的接地并不好,这个就不是我们能轻易解决的了。

如果上面的问题特别是交流声都没有出现,那笔者可要恭喜了。不过不要忘了检查高压B+的电压值。

接下来我们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压放大管的屏极和阴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也就是第四与第二脚之间的电压和第六与第八脚之间的直流电压,如果两者相当接近、都是比较接近而不超过150V就正常了;再检查一下电压放大管的屏极电流,也就是分别测量与第四脚和第六脚相连的100K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再除以100K的电阻,得到的电流值在5-7mA就可以了,电流如果偏大的话则可以用稍大阻值的电阻替换10K电阻,偏小的话就用导线把10K的电阻短路掉,之后再测量看看。在测量的时候,请注意所测量的必须是双三极管的同一声道的各个极。

用万用表测量一下功率放大管的屏极和阴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也就是第七与第三脚之间的直流电压,如果在比较接近而不超过250V的话就很好了;再检查一下功率放大管的屏极电流,也就是测量与第三脚相连的220欧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然后除以220欧,得到的电流值以在35-40mA范围内为好,电流如果偏大或者偏小就用阻值稍大于或者小于220欧的功率2W的电阻来替代原先的220欧电阻,替换后还要在重新测量看看。

这些步骤都完成了之后,接上音源,再放上一首熟悉的曲子,这时的你相信会遇到惊喜的。

这个电路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不过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学习过电子管放大器设计和模拟电路基本知识之后才能完成,这应该是我们的进阶目标之一。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6:34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胆机六大故障及修理方法


  胆机故障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六大种类。
  一、输出功率变小,声音变得软弱无力
  1功率管老化。可以测量功率管的屏流。用100mA的直流电表,负表笔接屏极,正表笔接输出变压器,开启高压就能从电表中读出屏流数。在偏压正常情况下,如测得屏流小于正常值,就可以说明功率管衰老。如测得的屏流大于正常值,则可能有几种情况:A、功率管屏压过高,特别是帘栅极压过高;B、功率管本身质量有问题,本身屏耗大,输出功率势必减少。如果测不到屏流,说明功率管已经损坏。
  2栅偏压不正常。在自给栅偏压的功放电路中,常见栅偏压的故障有:A、无偏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功率管失效无屏流、阴极电阻两端无电压降,阴极旁路电容器被击穿等几种。B、偏压小,原因为功率管衰老或屏压低。C、偏压高,原因有屏压增高、特别是帘栅压增高使屏流增大、阴极电阻阻值增大、栅极交连电容器漏电或击穿使栅极上加有正电压等几种。此外,阴极电阻开路也会使偏压增大,此时屏流很小,线路存在寄生振荡。
  3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将造成屏流增大,而使屏极发红、输出减少且失真增大。如果是初级局部短路,那么在空载时输出电压不会减少,在接上负载或负载很轻的情况下,只要栅极激励电压达到额定值时,则功率管全部屏极发红,这是个典型现象。检查输出变压器初级是否局部短路时,可将输出变压器初次级接线与电路全部断开,从初级端上送进220V市电,用万用电表交流挡测量两个初级端与B+中心头的电压,正常时,两线端电压相等。有局部短路时,则一线端电压低于另一线端电压。如果一接上220V市电就立刻烧毁保险丝,则说明局部短路很严重,必须更换输出变压器。
  检查输出变压器次级有无短路故障前,首先要检查次级上并联的高频抑制电路和负反馈电路元件有无变质、失效和击穿等情况,然后再检查次级线与铁芯之间有无击穿短路。
  4推动级激励电压(或功率)不足。功率管栅极激励电压(或功率)不够,无论功率管工作状态怎样正常,仍不能有额定的功率输出。
  5多管并联推挽工作,其中一只或数只管的屏极抑制电阻或栅极抑制电阻开路,此时不仅失真大,而且输出功率小。
  6自给栅偏压的阴极旁路电容器失效形成开路,产生电流负反馈,对某些胆机来说,可能影响输出功率。
  

二、功率放大级高压加不上
  高压加不上有两种情况:一是通电时,保险丝立即烧断,二是胆机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烧断保险丝而切断高压电源。将放大器的输出变压器中心头高压B+与高压电源连线断开,然后开启高压,如果此时仍然烧断保险丝或不能启动高压,则故障不在功率放大电路,而在电源电路;若断开高压B+连线后,能启动高压,那么可以肯定故障在功率放大级。
  功率放大级的高压电源加不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检查:
  1观察或测试功率管内部是否各电极相连。
  2检测输出变压器是否击穿短路。常见是初级或次级线圈间被击穿短路。
  3负载过重或负载短路。负载过重或短路能致使屏流增大而过载,烧断保险丝或加不上高压。
 

 三、寄生振荡
  放大器出现如“嘶啦嘶啦”的高频振荡和“扑、扑”的低频振荡等寄生振荡声时,轻则屏耗增大,屏极发红,输出减少,重则不能工作。产生寄生振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负反馈电阻等元件变质或损坏。
  2输出变压器次级并联的旁路电容器开路或击穿引起高频振荡。
  3多管并联推挽工作的屏、栅极电阻损坏或变质也容易引起振荡。置换栅极电阻,千万不可用线绕电阻,因为它的电感将引起振荡。
  4功率管尤其是高互导式功率管及抑制振荡电路中的元件使用日久后参数变化,也容易产生振荡。
  5电源电压过高。因供电电压过高,破坏了功率管正常工作状态也能引起振荡。


 四、功率管屏极发红
  放大器在正常工作时,如果在较明亮的环境中看到屏极发红,就是不正常的现象。引起屏极发红的原因可能是:
  1负载过重引起屏流过大。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扬声器阻抗配接不当,或外线有短路、或输出变压器初级线圈局部短路。
  2负栅偏压减少,或无负栅偏压,或出现正栅偏压。
  负栅偏压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负偏压电源滤波电容器失效或容量减少;分压负载电位器中心滑片调得过低;整流管衰老;偏压电源变压器次级局部短路;自给栅偏压的阴极旁路电容器漏电严重;输入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或耦合电容器)轻微漏电等问题。
  无负栅偏压的原因可能是:输入变压器中心抽头断路;偏压电源滤波电容器短路;偏压负载电阻损坏。整流管或偏压电源变压器损坏;自给负栅偏压阴极旁路电容击穿;栅极电阻或输入变压器次级断路;管座损坏,使栅极管脚与管座脱离。
  3后级功率管的屏压或帘栅压升高,使屏流增加,屏极发红。
  屏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A、高压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局部短路,使次级高压线圈的交流电压升高;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增加;B、泄放电阻断路,输出电压升高。C、滤波扼流线圈局部短路,电感量减少,降压减少,输出电压升高。
  帘栅电压升高(指采用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做功率放大级的机器),吸收电子的能力增强,使屏流增加,屏极发红。其中的几种原因可能是:A、高压电源变压器初级局部短路,使次级高压升高,整流输出直流电压增加。B、次级高压电位器调整不当。C、次级高压滤波扼流圈匝间局部短路,使输出电压升高。D、泄放电阻断路,输出电压升高。
  4超音频或高频寄生振荡,致使屏极发红。这两种寄生振动荡是由于后级的总寄生电容的正反馈引起的。有效的判断方法是,当屏极发红时,将负载阻抗换成放大器输出功率1/20左右的电阻,阻值等于输出阻抗。开机不送入讯号,几分钟后,手摸电阻如果感到发热,那么就存在高频寄生振荡了。
  5推挽管衰老,破坏推挽平衡,引起屏极发红。在推挽功放中,尤其是在并联推挽(如150W的扩音机中一般用KT-88管每两只并联)中,其中一边的管子衰老,内阻增加屏流减少,没有衰老的管子负担过重,屏流增加,屏极发红。
  6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边局部短路,破坏了推挽平衡,使该边的屏流增加,屏极发红。
  7输入讯号过大,使输出电流和电压超过额定值,引起屏极发红。
  8有些放大器本身设计不当。因屏压、帘栅压、灯丝电压过高,或负栅偏压太小,静态屏流过大,甚至静态时,也会使屏极发红。
  

五、失真
  所谓失真,是指经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波形相差过大,放大器放大出来的声音与原来输入的声音不一样。主要几种原因分析如下:
  1推挽功率管或推动级推挽管有一只衰老(或损坏),使两管的增益不一样,或者输出变压器初级(或输入变压器的次级)一边局部短路或开路;屏极和栅极的防振电阻变值,也会破坏推挽平衡,引起失真。
  2有的放大器推挽与前级是用阻容耦合的,当一边的耦合电容器变值(容量变小、失效、漏电等)时产生失真。如果该电容漏电,还会使下一级电子管的负栅偏压变小,甚至变成正电压,产生栅流,引起失真。
  3固定负栅偏压过高或过低,使电子管的工作点发生变化,或输入讯号过大等,都能使电子管工作于非线性部分,引起失真。
  4小功率放大器功率管一般都工作于AB1类(或A类)推挽放大,如果输入讯号电压峰值大于负栅偏压时,功率管将出现栅流,由于这类工作状态的栅路内阻较大,因此容易引起失真。
  5在中功率以上的放大器中,功率管一般都工作于AB2类(或B类)推挽放大,如果推动级的输出功率不足或由于推动管衰老使内阻太大时,会引起失真。推动级要用内阻小的电子管,并用降压变压器进行倒相,才能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
  6屏极负载电阻、阴极电阻或帘栅极电阻变值,使电子管的工作点变化,工作于非线性区,引起失真。栅极电阻断路,引起阻塞失真。同时负载阻抗太轻或太重,使电子管的输出阻抗不匹配引起失真或音轻等。
  7电源电压不稳定或过高过低,都会改变各级电子管的工作点,引起失真。
 

 六、交流声
  一般来讲,由于后级电压放大倍数不大,因此,由功率放大级故障引起的交流声不十分明显,但有几种故障却能出现明显交流声。
  1功率管内部栅阴两极短路或漏电,阴极与灯丝连极短路,灯丝电源变压器接地不良。
  2固定偏压滤波不良。
  3推动变压器初次级间漏电,或栅极交连电容器漏电使栅极带正电等。
  4整机接地不良。特别是搭棚焊接和灯丝用交流电供电的胆机对接地要求很高,在调试过程中要不断试用各个接地点以获得最佳信噪比,另外接地点的电阻越小越好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1 16:34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胆味盎然的真空管调谐器
Magnum Dynalab MD-90

文·【谭泽江】


还记得在学生时代,电台广播是最佳的免费音乐来源。当时无论在休息或做作业时,都喜欢开着收音机,在悠扬的乐声中渡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如今已是网络时代,对于现代的学生而言,最受欢迎的免费的音乐来源也许MP3而非电台广播;但对于发烧友而言,MP3虽然免费,但却因为文件经过大幅度的压缩,音质及音效都大打折扣,难以接受

因此,电台广播仍是最佳的免费音乐来源。


环顾今日的音响市场,专门制作CD机、扩音机及扬声器的厂家多如牛毛,但专门研究及开发调谐器的厂家却有如凤毛麟角。主要原因是调谐器的市场不大,但开发与研究的费用却相当惊人!上一世纪六十年代,胆机中的至尊Marantz便是因为开发胆调谐器Marantz 10B而债台高筑,最后导致公司易手!


真空管调谐器是许多发烧友苦苦搜寻的目标,目前除了Magnum Dynalab的顶级调谐器MD-108使用了真空管之外,其他厂家都不生产真空管调谐器。无奈的是,MD-108调谐器的售价高达美金$5850大元,实在难以奉陪!即使退而求次,向二手真空管调谐器下手,一部古董Marantz 10B的售价也同样高不可攀!而其他品牌的真空管调谐器也是同样少见,状况好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多年来,我一直在使用来自加拿大的Magnum Dynalab Etude调谐器。Magnum Dynalab是当今调谐器厂家中的佼佼者。最近,Magnum Dynalab推出了全新系列的调谐器,其中多个型号都使用了真空管,对于无胆不欢的发烧友,是个大好消息。


MD-90调谐器是Magnum Dynalab MD系列中最“便宜”的一部,订价为$1800。在MD-90的面板上,有三个巨大的指示表以及一个液晶(LED)数字显示屏;面板的左边,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功能选择挚;面板的右边则是一个巨大的调频旋钮,散发着强烈的专业色彩。


乍看之下,MD-90似乎非常专业复杂,其实却非常易用。选台时,只需转动调频旋钮,液晶显示屏上的频段数字便会开始跳动,直到所要的波段为止。接着,再微调旋钮,当面板正中的“调谐”(Tuning)指针处于零(正中)的位置时,便表示接收准确。右边的“讯号”(Signal)指示表,则显示接收讯号的强弱,数字越高,讯号越强。虽然指示表的最高读数为10,但厂方声明为了保护指示表的机件,指针是不会达到10的位置。面板左边的Multipath表则显示讯号的清晰度,当指针不在零的位置上时,表示电台讯号受到干扰,可移动或旋转天线直到指针处于零的位置为止。


我正在使用的Etude是一部晶体管调谐器,而MD-90则属于真空管调谐器,它主要是在音频线路上使用了两枚6922(6DJ8)真空管。两部机虽然师出同门,在测试时,难免将两部机放在一起火拼,一较高低。


我所使用的是室外天线,绝大多数电台的讯号都接收得非常理想;无论用Etude或MD-90,清晰度及灵敏度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论价位,Etude在MD-90之上,价格也比MD-90高。但相比之下,使用真空管的MD-90,音质却比Etude更讨人喜欢。它的高频开扬,空气感及空间感出色,无论听音乐或歌曲,都更有音乐味及更令人投入。反观Etude,音响则显得较为压缩及平淡无味。


当然,针无两头利。MD-90虽然具有真空管的优点,但也同时兼收并蓄了真空管的缺点――讯噪较高比。虽然6922真空管的噪音已经较低,但还是不如静如深海的晶体管。


一得必有一失,自古皆然。


发烧友一般都拥有不少CD,但常听的却往往只有少数几张。听广播则海阔天空,完全免费而又不必费心,并且常有意外的收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听古典音乐台,轻柔抒情的音乐,配上胆味盎然的音响,满室生辉!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2 08:33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几个误区

  电子管功放是功放家族中历史最悠久的功放,是功放中的老大哥。60年代以前,是电子管功放的一统天下。从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功放飞速发展的年代。到了80年代中期,电子管功放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电子管功放又有些抬头,但仍然成不了主流功放。

  为什么在晶体管功放日益进步与完善的今天,电子管功放仍有它的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有:一是电子管功放有其温暖、甜润的音色,重播音乐时比较耐听、不刺耳;二是由于一些商业性的过份地宣传。以下谈谈关于电子管功放的一些误区。

  (1) 电子管的音色温暖、甜美

  常听见有人说,要想得到柔和、甜美的重播音色,就必须使用电子管功放。还特意把这种甜美的音色称其 为“胆味十足”。其实以上的说法并不准确。电子管功放的“甜”,最主要的原因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上。所以,“胆味十足”的准确说法应该是“T味十足”(T是英文变压器的字头)。

  为什么输出变压器能使电子管功放的重播音色变甜、变暖,其原因主要有:

   由于变压器铁芯的磁滞作用,导致了电子管功放的瞬态特性有所下降,使得有些细微的、爆发特性很强的、并不十分谐和的细节被吃掉了,得不到充分地反映。所以电子管功放在重播某些原本细节过于丰富而又稍欠甜美的录音制品时,起到了甜化、美化的作用。但在播放原本就有些偏甜、偏暖的音乐制品时,就会有些发肉、发慢。

  电子管功放的音色甜而暖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引起的。在普通的晶体管功放中,由于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制约,所以它们的频响在20Hz~20kHz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作到平直(图7a)。高档的晶体管功放的频响已可作到从直流到1MHz的范围。

  在普通电子管功放中,由于输出变压器自身电感、电容、材料、材质、结构等等的制约,很难把频响曲线作平真(图7b)。既便是高档的电子管功放,其测试曲线平直了之后,在实际上的半功率使用中,频响曲线的劣化相对也比较严重。当然,这不是说电子管功放的频响曲线作不直,假如真的下大力气把它作直了,其制作成本也成了天价,得不偿失。况且只要有输出变压器存在,电子管功放的低频端余量就做不大,永远也达不到直流的范围。当然,这直流的低端是否具有足够的实际意义,将是另外一个话题。

  下面仅就一个超低频和高频略有下降,而中低频略有提升的电子管功放频响曲线来分析。为什么图7b的特性会是一种甜而温暖的特性呢?这是因为人耳在听音时的感觉特性与习惯决定的。

  当人在听音时,在超低频的范围内,例如50Hz以下,尤其是在20Hz附近时(倍大提琴可以发出低至16Hz的声音),耳朵的听音能力逐渐减弱了,而身体的肌肉、骨骼却明显感受到这个频率,然后再由大脑综合作出判断。这时你所感受到的低音是松驰的,是真实的,扩散的范围很大。这就好比你在马路边上看到一辆缓缓起动的汽车,你既可以感受到发动机轰鸣的低沉有力,又能真正感到这个运动物体带来的风、带来的气压的变化。而这风与气压的变化,恰恰就是超低频、次声的具体体现。所以,在低频性能优秀的大型监听音箱里,可以重播出汽车、火车带有压力的呼啸,而在小型音箱中,汽车永远也不可能“开进”室内,就是这个道理。对于50Hz以下的低频开始衰减、劣化之后,就造成了人体感受的部分减少了,而耳朵所听到的东西相对多了。这时你所听到的声音集中了,味儿浓了,但是声音发紧了,或者说是产生了失真,不真实了。

  在频响的高频端,也有相类似的感受。高频特性越好的音响系统,高音的扩散就越好、越活泼。高频的特性不够好,在16kHz以上就开始有所衰减,或者是勉强达到了20kHz以后就开始衰减,仍然会使重播音乐的高频泛音减少。乍一听起来,高音金属打击乐的响度似乎增加了,乐器的形体也大了。但是细节少了,声音有些发死。

  美国麦景图厂是一个生产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老牌工厂。该厂有着生产优质电子管功放的雄厚技术基础。时至今日,该厂某几个型号的电子管功放仍然被视为经典之作继续生产。当该厂的研究人员把设计加工精良的输出变压器应用到晶体管功放中去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这就是使用普通晶体管作放大元器件的功放,产生了甜美耐听的音色:而且保留了晶体管功放省电、耐用、效率高的特点。

  早期的某些音箱生产厂家,在本厂的音箱分频器中,使用了铁芯电感线圈。其原始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缩小电感线圈的体积,结果使用了之后,也产生了重播音色甜化的现象。

  从大量地科学研究以及在音频各个领域的实践中,专业人士早已懂得了电子管功放不是甜在电子管本身上,而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铁芯上、甜在了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上这样一个基本道理。

  (2) 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大

  这是有关电子管功放的另一个误区。

  一般人认为,10W的电子管功放,可以产生30W、甚至50W晶体管功放的驱动效果。因此就有人说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因为在评价一台功放的驱动能力时,有两个标准相当重要。一个是功放本身的电压放大量,另一个是功放的功率储备和带负载能力。说电子管功放效率高的人,实际上是把电子管功放的电压放大量误认为是功放效率的一个错误观点。因为在家用音响器材中,平均的使用功率,一般就是几瓦到几十瓦之间。当在听音量比较平均、起伏不大的音乐时,10W的功率就可以产生相当响的音量。所以使有些人误以为电子管功放的10W远远大于晶体管功放的10W。

  电子管功放由于使用了输出变压器,在铁芯磁滞的作用下,电子管功放的失真是软失真,是一种不易察觉,但检测得出的失真。所以电子管功放的功率储备做得都比较小;也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

  晶体管功放由于没有变压器这一软化失真的关口,因此晶体管功放在与电子管功放的失真度相同时,重播音色的劣化要明显得多,所以晶体管功放的功率储备相对要比电子管功放大得多,也会造成一些效率不高的假象。

  其实不论是电子管功放还是晶体管功放,它们真正的效率只取决于它们自身能耗与输出功率之比。在耗电一样的情况下,谁的输出功率大,谁的效率就高。在这方面,往往是晶体管功放占上风。

  (3) 电子管功放的匹配特性好

  这是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又一个误区。

  有不少人在看了电子管功放的输出端子后,就感慨地说:“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匹配分的多细呀,常有4Ω、6Ω和8Ω多组输出端子”。其实对于这种感叹的理解正好相反。电子管功放之所以设立多组输出,恰恰说明只用一组输出不能适应多种阻抗的音箱。而对于晶体管功放,则没有这种担忧。换句话说,用晶体管功放驱动音箱,操作起来更容易。

  (4) 电子管功放的继续流行是一个音乐美学的问题。

  音乐美学,是一个经常听到又很难准确定义的东西。这是由于艺术的个性所决定的。不同的人,不同素质的人,在音乐美学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例如大家熟知的多明戈、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三大男高音,他们各自的音色、演唱特点均不相同。因此,就产生了他们各自的崇拜者。由于三个男高音都是优秀的,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又相当大,所以他们代表着男高音领域中不同的美。这点永远也不会统一。

  又例如我国已故的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的嗓子带有一种特殊的沙哑,因此就培养出一大批他所专有的戏迷。

  对于电子管功放的重播音色也是如此。虽然它过于甜了一些、暖了一些,但喜爱这种音色的大有人在。再加上电子管功放面世已久,很多中、老年人年轻时都听惯了这种音色,几十年后重温这种音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过去,联想到年轻的时代,具有很浓的怀旧色彩。

  总之,人们在音色的取向上无可厚非。只要是好的艺术,喜爱哪门哪类都行。只不过不要把技术和艺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毕竟在要求最高的音响领域里,早已不使用电子管功放了



电子管功放的调整


●戴洪志

摘于《高保真音响》

电子管功放(胆机)的线路比晶体管机简单,容易制作成功,并且有较好的音乐重播效果,特别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更是专长,所以胆机复起以后很受发烧友的青睐。胆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胆味,阁下所焊的胆机是否也具有温暖、醇厚、顺滑、甜美的胆味呢?如果没有,声底和晶体管机差不多,或比晶体管机还硬、还干涩,或自制的胆前级、缓冲器接入放音系统中,放音系统音色的改变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那样“立杆见影”时,就应该测量一下各管的工作点,是否工作在最佳状态上,否则就要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整。只有各电子管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才能发挥线路和每只胆管的魅力,达到满意的放音效果。
  工作点未调好的胆机,除了音色表现不佳以外,还有音量轻和失真的现象出现。一台放大器音质的好坏,影响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最终还是决定于制作的水平。发烧友在制作器材时,一般是根据手中积攒的胆管和元件,再选择优秀的线路或按照名机的线路按图索骥,进行焊接,元件的规格、数值虽然与线路图上的要求相差不大,但由于元件的排位,走线的长短、焊接的质量,或其它方面的差异,如B+电压的高低等原因,都会影响到放音的表现,所以焊出的胆机,不一定是胆味浓浓的。没有胆味不要紧,只要通过适当、合理地调整、校验,使放大器各级胆管工作在最佳状态,便能达到放音的要求。
  胆机调整工作的内容,除了将噪声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和更换输入、输出耦合电容的牌号或容量,以改变音色以外,最重要的是调整屏压、屏流和栅负压,使胆管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上,使放音系统放出好声,而这一点正是一些文章中谈得较少或用很简单的二句描述带过去了,要不就是“不需任何调整”就可以工作。如果胆管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再换名牌电容,胆味也不会出来。
  调整胆机时,要根据电子管手册上提供的数据,作为电路的依据,无电子管手册时,要尊重线路图中所给的参数数值或附加的胆管资料进行。三极管的工作点由屏压和栅负压决定,屏压确定后可调整栅负压来调工作点,束射管或五极管的屏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帘栅压的变压会对工作点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可调整帘栅压和栅负压来选定工作点。
  降低胆机噪音和更换耦合电容调整音色的方法,一些文章已有介绍,本文不再重复,这里就调整胆管工作点的方法谈一谈体会。
  一、 栅负压电路
  调整胆管的工作点时,经常会涉及到栅负压,因此首先将栅负压电路说一下。电子管是电压控制元件,三大主要电极(灯丝、栅极和屏极)是要供给适当电压的,供给灯丝的称甲电,供给栅极的称丙电,供给屏极的称乙电。栅极电压一般是接的负压,习惯上称“栅负压”或“栅偏压”。为了使胆管工作稳定,栅负压必须用直流电来供给。按胆管的工作类别不同,栅负压的供给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子管屏流(或屏流+帘栅流)流经阴极电阻所产生的电压降,使栅极获得负压,则称自给式栅负压,一般用在屏流较稳定的甲类放大电路上。另一种是在电源部分设一套负压整流电路,供给栅负压,称作固定栅负压,主要用于屏极电流变化大的甲乙2类或乙类功率放大级。使用自给式栅负压,胆管比较安全,采用固定式栅负压时,当负压整流电路发生故障,胆管失去栅负压后,屏流会上升过高而烧坏胆管,因此没有自给式栅负压工作可靠。
  自给式栅负压产生的过程如下:图1表示电路中电流的流经过程,当电子管工作时,屏极和帘栅极吸收电子,电流从电源高压的负极经阴极电阻RK、屏极、输出变压器初级线圈和帘栅极的电流一起到高压的正极,成为一个负荷回路,当电流流过RK时,RK就产生一个电压降,RK两端的电压,在地线的一端为负极,在阴极的一端为正极。这样,阴极和地线间就有了RK所产生的电位差,栅极电阻R1将栅极和地线连接,所以栅极和阴极间也就有了RK所产生的电位差。由于不同的电子管所需要的栅负压不同,阴极电阻的阻值也不同,如6V6的阴极电阻300Ω,而6L6的阴极电阻170Ω。阴极电阻的阻值可用欧姆定律求得:阴极电阻=栅负压/放大管电流(屏极电流+帘栅极电流)。当栅极输入信号时,屏流立即被控制而波动,阴极电阻上的电流也就是波动的,所产生的电位差也是波动的,阴极电阻上电压波动的相位恰巧和输入的信号相反,因而减弱了输入信号,这种情况通常称本级电流负反馈,这种作用减低了本级放大增益。引起阴极上电压波动成份是音频交流成份,所以一般在阴极电阻上并联一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将交流成分旁路,阴极电阻的直流电压就比较稳定了。
  还有一种产生栅负压的方式,称接触式栅负压,产生的过程见图2,这种栅负压是电子管自己产生的,当电子从阴极奔向屏极时,经过栅极,如果栅极上没有任何负压时,电子经过栅极就没受到拒斥,则在奔向屏极的路上就不时碰到栅极上,碰到栅极上的电子就由栅极电阻R回到阴极,电子流动方向是从栅极到阴极,所以电子流过R时产生电压降,栅极是负端,阴极是正端,因为碰触到栅极的电子很少,造成的电流还不到1μA,虽然R的阻值很大,以10MΩ计算,但所产生的电压不过1V左右。这种栅负压供给的方式见得较少,只能用在输入端小信号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小于1V的放大级,如拾音器输出只有几mV,用此栅负压电路很合适。
  二、 电压放大级的调整
  电压放大级担负全机的主要放大任务,不能有失真,所以要求工作在甲类状态。甲类状态时,它的工作点在栅压-屏流特性曲线的线性段的中间,此时,栅负压是放大管最大栅负压的一半,工作电流应在放大管最大屏流的30%~60%之间为宜,不应过小。
  调整方法很简单,只要调整阴极电阻的阻值即可,首先将电流表(最大量程稍大于该管最大屏极电流,如6SN7屏流为8mA,可用10mA的电流表)串在阴极回路中,如图3a V1的阴极回路中所示,电流表正极接阴极电阻,负极接底盘,若阴极电阻无旁路电容,为了避免电流表和接线对该级工作状态不发生影响,最好在电流表两端并联一只100μ/50V的电解电容,图中的虚线CA。若阴极电阻RK有旁路电容,电流表的接法见图3b,也可以将电流表串入屏极电路中。然后改变RK的阻值或V1的屏压,使V1的工作点达到最佳状态。也可以用测量阴极电阻RK两端电压的方法,再用欧姆定律(A=V/R)算出电流。
  不同的放大管所需要的工作电流不一样,如6SN7可调到3~4mA,胆管屏流增大,声音温暖、丰厚,但噪声也会增大,噪声是电压放大级的重要指标,噪音不能大,所以在调整时一定要噪声和音色兼顾。具体到某一台胆机上,屏极电流调到多少为宜,也可以通过边调边听音来找到一个音色最佳的工作点。
  当屏极负载电阻R2的阻值用得比较高时,失真小,但这时必须整流输出有较高的电压才行,有条件者,可以将RK和R2用不同的阻值组成几组试听,找出噪音小,声音醇厚、丰满而通透度又好的一组组合换上。
  栅负压应大于输入信号电压的摆动幅度,如用6SN7作电压放大,输入信号来自CD机,CD机输出电压为0~2V,则6SN7的栅负压应调到-3V以上。如12AX7、6N3管的栅负压设计为-2V,若输入信号电压较高,可以在输入端设置信号衰减分压电阻,见图4,使输入信号电压适当降低,保持不失真放大。
  12AX7是音乐化的胆管,一般都喜欢用它制作前级放大器,使整个系统的音乐感更好,在调整工作点时要注意,因为12AX7的屏流很低,最大才12mA。
  三、 倒相级的调整
  调整倒相级的目的是要输出端的上、下二个输出信号对称相等,以减小失真。
  图5是屏-阴分负载式倒相电路,此电路是公认的好声电路,国内外有相当多的名机采用此种电路,电路中V的屏极与阴极输出电压相位相反,而且流过R2、RK的音频电流相等,所以只要R2和RK相等,则屏极和阴极的输出电压大小相等,因而得到相位相反、振幅相等的输出信号,因此一般线路图中都要求此两只电阻要数值相同并配对使用,但实际上由于输出阻抗并不相同,使负载上的输出电压也不是相等的,所以用同一阻值的负载不一定是最佳状态,因此要采用略有差别的阻值,无仪器测量时,可以通过试听是否有明显的失真来判断。本刊1997年举办胆机制作大奖赛时,采用的电路中RK的阻值取43k,稍大于R2(36k),可以得到对称的输出,减小失真。
  图6为阴极耦合倒相电路,又称长尾式倒相电路,这个电路的频率特性非常平坦,也是很多名机采用的倒相电路,一般要求两个屏极负载电阻(R1、R2)也要相同,如果测得上、下两个输出电压振幅差较大,或放大器有失真,经调整各管的工作点,失真未能彻底消除时,可试将RK的阻值加大5%~10%左右,可能失真就会小些。
  四、 功率放大级的调整
  图3a是甲类功率放大级,功放管的工作点是在栅压与屏流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栅极的输入信号的摆动不超过负压范围值,超过时将发生失真。甲类功率放大的特点是工作电流在强信号或弱信号输入时,保持不变,工作稳定而失真低,利用这一特性可检验功放级的工作点是否合适。检验时,将电流表串在功放管的屏极回路中,见图3a,当栅极有信号输入时,如果功放管的屏流升高,则说明栅极负压过低,若屏流降低,则表明栅负压过高,必须调整到屏流变化最小为止。屏流的大小要适当,屏流大时,音质听感好,失真小些,屏流小时,对胆管的寿命有利,可根据需要来调整。
  调整时要注意,不要超过功放管的最大屏耗,甲类工作状态时,功放管的屏压×屏流等于它的静态屏耗,超过后屏极会发红,时间一长就会烧坏功放管,一般要求胆管用到极限值的参数不得多于一个,更不能超过极限参数,屏流一般调到最大屏流的70%~80%为宜。
  调整方法是调整阴极电阻R5的阻值,R5的阻值是根据放大管的栅负压、屏流和帘栅极电流的总和而定的,图3a中6V6的屏流可调到30mA左右(最大屏流为45mA),阴极电压10V,屏压280~300V。当屏压较高时(300V以上),帘栅压的变化对屏流的影响较大,可适当的调整帘栅压和栅负压选取工作点,有条件者可以将帘栅压采用稳压电路,使功放管工作更稳定。
  推挽放大级的调整是使两只推挽功放管要平衡,两只功放管的栅负压和屏流要相等,以图7为例,栅负压不相等时,调整栅负压电位器RP,屏流不一样时,将屏流大的功放管阴极电阻加大或再串上一只电阻,如图7中的RK,如果屏极电流相差较大,说明功放管不配对,应换一只功放管。有的线路图上,功放管阴极接一只10Ω电阻,它是为了检查功放管的工作状态的,调整时只要测量此电阻的电压降,就可以知道屏流的增减。
  调整屏流时,还应该注意B+电压的变化,如果屏流较大时,B+电压降低很多,则说明电源部分的裕量不够或电源内阻较大,滤波电阻阻值大,扼流圈的线径细或电感量大,可减小滤波电阻阻值或将去功放管屏极的B+接线,改接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这时虽然B+的纹波较大,但对整机的交流声影响不大,仍可以在能够接受的水平。
  五、 负反馈的调整
  线路有了负反馈后,会减少谐波失真,但会影响到瞬态表现变差,因此负反馈量不宜过大,一般有6dB左右为宜,调整方法是改变负反馈电阻的数值,如图3a中R6,图7中的Ra,反馈量的大小根据放音效果如音场、定位、人声的甜美、音乐感等来决定,以耳听满意为准。如果负反馈电路刚一接通,放大器便发生叫声,这是反馈的极性接反了,只要将负反馈的连接线改接在输出变压器的另一端上,此端改为接地即可。有的负反馈回路并联一只小电容,这只电容如果数值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失真或自激,因此,发现此现象时干脆去掉它。
  经过上述方法的调整,各电子管已经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再放熟悉的唱片,放音效果一定会不同,胆味会增加不少。□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2 08:33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恐膽症Q&A


Q:1.換膽要注意什麼?膽友最容易犯什某錯?
Q:2.何謂SRPP線路?有何優點?為何不能夾directcoupled直接交連放大器?
Q:3. 對於45、2A3、PX25、300B這些低功率輸出的三極管有何評價?可有特別偏愛?
Q:4.真空管在製作上如何保持每支都有相同的數值與聲音?
Q:5.如何辨識新舊膽?
Q:6.各款300B膽是否一定可以用在各款品牌的300B放大器上?
Q:7.為強放管設計的自給偏壓跟手動調節的固定偏壓Fixed Bias在聲音上有何分別?
Q:8.7DJ8/PCC88的燈絲工作電壓是7V,可否直代6DJ8(6.3V)?
Q:9.今天的中國大陸膽水準如何?有何佳作?
Q:10.如用膽功放的4歐姆輸出推8歐姆阻抗揚聲器,又或是以8歐姆輸出推4歐姆阻抗揚聲器結果如何?可有危險?
Q:11.何謂Buffer膽?
Q:12.何謂Driver膽?

不少發燒友有恐膽症。有很多發燒友不用膽機的原因並不是他們不認同膽機的聲音,而是對膽有抗拒感,所持的理由多是:(一) 膽機易燒機(二)膽機工作不穩定(三)膽會老化,換膽麻煩(四)膽在工作時溫度高有危險。

如何去除以上四個疑慮 (一)設計與製造正確的膽機並不容易燒,君不見Houston/Audio Space的試音室中膽機由朝開到晚,數十年前音響店的膽機亦是日日唱,唱足幾年都無事。若然膽或膽機易燒也就不會廣泛的被應用在軍事用途上。我認為燒膽機的最大可能性是設計不良及製作、散熱不夠、不正確地使用膽、換後不再調整偏壓。其實製作不良的產品出現燒機的情況也並非祇局於膽機上,我最近就知道了三宗燒晶體管機的事情,其中一宗更親歷其境。只要用家正確地使用及楝選信譽良好的膽機,就無須擔心燒機。

(第二)若膽機工作不穩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膽老化。換膽後調好偏壓便可。若是零件老化數值改變,找代理修理吧。工作不穩定的情況也並非祇出現在膽機上,有許多晶體管單聲道後級,在工作時總是一部比另一部熱得多。

(第三)無錯膽是會老化的。就是很多零件包括電阻器、電容器、火牛、晶體功率管、CD機/DVD機的雷射頭、揚聲器的單元,甚至是電視機的螢光幕(CRT膽)也會老化,但他們並非不能像膽般一抽一插便可被換掉般方便就代表不會老化,就代表方便。反之,我認為當膽被使用上數千至數萬小時老化後可由一個普通用家一抽一插地換掉是更為方便。換上新膽後聲音又可重回高水平。

(第四)膽在工作時是有一定熱量。只要有足夠空間給他散熱便可。其實晶體管機亦有相同情況,有些在工作時是熱得燙手的。

 

Audio Space/houstonQ&A

為了使發燒友消除恐膽症及對膽機及膽有更多了解,AudioSpace/Houston Q&A希望對你有幫助。

 

Q:1.換膽要注意什麼?膽友最容易犯什某錯?



A:換膽除了要對好腳位外,縱使同一型號強放管也要調準偏壓,當然若電壓有少許偏差,膽也可工作,但若要最佳最穩定表現,手動調準偏壓是省不了的。

有一種聲稱不用調節強放管偏壓的線路名”自給偏壓”Cathode Bias,是在膽的陰極處以電阻產生電壓降而使真空管工作穩定的一種設計,是一種寬容度大得多的設計。其實若要得到最準確的偏壓,自給偏壓亦需要手調。

換膽時要知道不同型號的膽能否互換.有次有位知些唔知些的發燒友聽人講KT88比EL34靚聲,於是把KT88直接插在EL34偏壓的放大器上開聲,結果弄得燒膽收場。其實KT88家族跟EL34家族的工作偏壓相差很大,前者的柵極負偏壓是-50V~-60V,後者的柵極負偏壓是-20V~-28V,若你的EL34後級要用KT88,應找可靠的師傅改機。



Q:2.何謂SRPP線路?有何優點?為何不能夾directcoupled直接交連放大器?



A:SRPP全名是Shunt Regulator Push-Pull並聯調整式推挽放大線路,是上下兩個三極而成。

在膽機線路中,SRPP可用作訊號放大,也可做緩衝。在訊號放大上,標準SRPP設計是上三極的陰極以一隻電阻接到下三級的屏極,下三極的陰極以一支電阻落地,訊號由下三極的柵極輸入由上三極的陰極以電容交接輸出。Audio Space有一款每聲道用一支膽的AS9032前級就是用上這SRPP放大設計。 SRPP前級的另一設計並非用在訊號放大上,而是用在緩衝buffer級。這設計是上三級的陰極接到下三極的屏極,訊號輸出就正是在這兩極中間,訊號輸入是上三級的柵極。SRPP buffer是沒有放大功能的,作用是提供穩定的抵組抗輸出。Audio SpaceLine3.1四膽前級和最新推出的遙控四GT膽Pre-1前級就正是用上這線路。

SRPP線路常用膽有12AT7、12AU7、6DJ8、6SN7。SRPP線路並不局限於膽機上,縱使全晶體管製作又或是膽石混合製作也可以用上這設計。

SRPP線路的好處是高頻響應好、中、高頻細緻、諧波豐滿、結像力強。缺點是ripple蓮波浮動不定,低頻量感也不及以陰極輸出的設計多。

SRPP線路前級不適合夾direct coupled後級是因為SRPP線路在工作時產生的蓮波ripple浮動不定,形成一個連續不斷的低周,這個像是低至一、兩週的頻率進入無電容交連全部訊號均被直接放大的direct coupled後級後會使後級難以負荷,因為後級要不停地放大那個低至一、兩週的ripple訊號。

SRPP前級推direct coupled後級的特徵是後級會在短時間內產生不正常的高溫,當發覺後級過熱就要關機,不要再這樣配搭。

Direct coupled後級的好處是少了電容器的音染和吞食弱音諧波的影響,缺點是少了電容器的保護功能。 Direct coupled後級有Goldmund,也曾見過Bryston、Madrigal ML、Gryphpn、Burmester用上這設計。

為了要使SRPP前級能夾direct coupled後級以發揮出前級的靚高頻優點和後級的忠實低音染聲音,我們用上了一個servo線路把SRPP線路的工作點鎖死,消除那浮動不定的ripple.Audio Space的標準板SRPP前級是沒有用上servo線路,在有用家要求才另行裝上。若不改機要以膽前級來推direct coupled後級。就不要用一般Srpp前級了,取而代之是陰極輸出的膽前級,Audio Space Line3正是這設計。


Q:3. 對於45、2A3、PX25、300B這些低功率輸出的三極管有何評價?可有特別偏愛?

A:45輸出功能最低約有2W,2A3約有3W,PX25人稱歐洲300B約有6W,300B最大力約有8W。 這四款三極管皆為燈絲直熱式設計,所以聲音特別甜。而再這四款膽中,燈絲工作電壓越低,聲音也越靚。45與2A3的膽絲工作電壓為2.5V,PX25是4V,300B是5V,所以45和2A3最是靚聲。這些膽的燈絲可以用直流電或交流電工作,用直流電時較易控制Hum聲,用交流電時聲音更甜諧波更多而45及2A3,認為更精緻準確。

Q:4.真空管在製作上如何保持每支都有相同的數值與聲音?

A:控制真空管在工作時的燈絲電壓電流最是有效。正因如此只要能做到每支管的燈絲電壓電流相同便可以有一致的聲音與數值,這觀念和前北京電子管場曾留學蘇聯專攻真空管劉總工程師的看法一致。西電300B之所以穩定兼靚聲,就是燈絲製作得特別好,每條燈絲都排列整齊而平均,每支管都有相同工作電壓電流及溫度。


Q:5.如何辨識新舊膽?

A:其實好難。一般來說細膽的水銀化大,大膽的水銀邊變灰濛都是用了長時間的結果。有些情況是水銀淡而少卻不是舊膽,所以不能一概而論。當膽在長時間工作後,壽命將盡時,音量會較低.高頻較濛。

Q:6.各款300B膽是否一定可以用在各款品牌的300B放大器上?

A:基本上可以互換,但卻又不是必然。基本上300B的屏對陰極電壓不可超過360V,但後來的西電300B已能把屏對陰極電壓提昇至390V,若那部300B放大器是為著390V的新規格來調校把屏對陰電壓調得超越360V,而用家在換膽時把不得超過360V規格的300B直代便容易造成燒膽情況。多年前曾經試聽Jadis和Audio Note的300B Mono Block後級,嘗試換膽聽,把Audio Note機上的300B插在Jadis機上,哪知一開電源全膽散發異常強烈的光芒,而立即關機,想來是電壓過高之故,若不及時關機此膽必燒。


Q:7.為強放管設計的自給偏壓跟手動調節的固定偏壓Fixed Bias在聲音上有何分別?

A:自給偏壓的聲音較陰柔,效率較低。人手調校的Fixed Bias分析力較強,起落清爽,效率較高。Audio Space的MINI系列擴音機全都是用上自給偏壓,而售價較高的大機卻用上固定偏壓,也可以推想得到固定偏壓較靚聲。


Q:8.7DJ8/PCC88的燈絲工作電壓是7V,可否直代6DJ8(6.3V)?

A:應該要另行調校。縱使是7DJ8在開始時可以工作,但長時間工作有陰極中毒的可能。Thomas以前的V30B膽也曾經試過燈絲/陰極中毒,想來兩者的情況基本想同。是陰極在長時間電壓電流不足下工作,於是表面產生一層氧化物阻礙電子飛脫而出,久而久之氧化層越積越厚,聲音也越變越衰。當氧化層厚至使電子全完不能射出,膽便報消。


Q:9.今天的中國大陸膽水準如何?有何佳作?

A:現在大陸有三間廠製作真空管,是天津{存真}fullmusic、湖南長沙{曙光}Shuguang、柳州{桂江}。存真和桂江精於生產300B,水準甚高.曙光的水準也很高,當年MC275所用的原裝KT88就是它們的製作,名重一時的金獅KT88是曙光傑作,金龍膽也是曙光的製作。大陸可以產生出好膽來,當日300B大比併中金龍4300BLX的出色表現使人至今難忘。最近聽過了Fullmusic網屏300B波膽驚為天人。最近在互聯網上看到一篇300B的比較,指出曙光以Valve Art為名的300B-C60非常靚聲,而Vaive Art更有一款超越了4300BLX的6300B製作。


Q:10.如用膽功放的4歐姆輸出推8歐姆阻抗揚聲器,又或是以8歐姆輸出推4歐姆阻抗揚聲器結果如何?可有危險?

A:以4歐姆輸出推8歐姆揚聲器的聲音是高頻較濛、低頻較肥。以8歐姆輸出推4歐姆揚聲器的聲音是高頻較清、低頻較薄。用有輸出變壓器設計的膽後級進行以上兩種接駁基本上無問題,沒有危險。但若是用沒有輸出變壓器的OTL或OCL設計,揚聲器的阻抗就不能低過後級註明的輸出阻抗了。

Q:11.何謂Buffer膽?

A:Buffer膽的作用是緩衝,是沒有放大功能的。以Audio Space Line3.1四膽前級為例,輸入級的12AX7是用作訊號放大;輸出級的12AU7是用作緩衝Buffer,作用是保持抵阻抗和穩定的表現。

Q:12.何謂Driver膽?

A:Driver推動膽是用來推動在他之後的強放管,輸出電流一定要大,阻抗要低,放大率則不需大。強放管是需要強大電流來起動的。因此我可以了解到Driver膽會是6SN7、12AU7而不是放大率更高的6SL7、12AX7。以Audio Space近期作品AS-300B和AS-88A為例,輸入級是放大率高達70的6SL7,第二級是放大率只得20的6SN7。6SN7在這裡提供出Driver級所需的強力推動功能,以大電流低阻抗來推後面的強放管300B或KT88。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2 08:34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夢幻管球300B(300B SE超強版)
300B的迷思、省思
沈皓中

自20世紀初以來,論及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就非「真空管」莫屬。無線電收發射機研製成功,帶動人類往科技的領域飛快地勇往直前。大約1930年前後,美國開啟了有聲電影的新紀元,真正「高傳真音響」就此拉開序幕。由於「音響」的前景十分看好,幾家資金雄厚的電子大廠,均投下巨資使出渾身解數,以期能掌握好萊塢及電影市場裡的設備、器材。當時由於大環境裡絕高的商業利益,影音技術之發展一日千里,連帶地提昇了各種通訊科技,加快大眾傳媒進步,大大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層次。其中最負盛名的兩家公司即是RCA和Bell旗下的WE。他們不但製造影音錄放設備,也跨足音樂軟件錄製,在錄音工程上給人類帶來了無數的音樂寶藏。RCA發展出2A3、211、845等的直熱三極名管,而WE則有300B管大量使用在影院擴大機及其他PA器材上。在影院裡的播音系統上常見兩種WE的機器:Model 86與Model 91。Model 86在當時是一部極為高級的機器,使用3支WE262作電壓放大,藉著變壓器交連去推動一對300B以推挽方式工作獲得15W輸出功率,製造品質精良。而Model 91相形之下卻是個縮水省料的經濟版,僅以2支WE310A五極管作電壓放大,藉電容器交連推一支300B單端輸出8W;稍後的Model 92也相類似。這些機器處理的訊號大部份均來自放映機的光電管,所以增益都被設計成大於90dB;失真相當高,頻寬50Hz-8kHz左右;用來推動效率極高的壓電式喇叭,在萬頭鑽動的戲院裡,還蠻管用(那個時代電影配樂的動態很小)。另有一款Model 124則是以6L6推挽輸出12W,大部份作為PA用途;WE同時也生產了許多的軍用通信機。

二次大戰後,隨著剩餘「戰略電子垃圾」,大量的WE通信機、戲院淘汰機(Model 91被WE以1美元拋售)流進了亞洲的殺肉市場。戰敗的日本人獲得大量各式WE機器;可愛的寶島台灣稍後當然也跟進處理了不少(可惜!40-50年代,真空管在台灣是管制品,沒有來源的灣裡管是有人拿來用,卻少有人敢賣,這真的影響了電子科技的發展)。日本人可好,百廢待舉,又沒什麼娛樂,各地成堆如山的電子殺肉貨正好打發時間。日本民族固執求好的性格,非常大量的300B讓他們堅持到現在。善於做生意的日本商人,經過多年佈局、耕耘,終於將300B這隻管炒熱了起來,連帶著沒拆完的各式WE機子也炒成天價,尤其誰裝都會響的「300B SE機」更是熱到不得了,因為每個製作者都會驕傲的告訴別人,他的300B SE很好聽。其實輸出6-8W的300B SE頻寬很窄,渾渾厚厚的聲響,不那麼嚴格要求,也足敷一般使用啦!若換成2A3就僅得2-3W,300B SE會紅是有點道理。結構簡單,功率不大,其實並不是怎麼好用的300B,由於使用的人多,它的價格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理解的地步。即使全新生產的300B,價格也是……,這可樂了管子生產廠商。倘若很理智去分析效能價位比,我們是否還願意堅持300B SE,這是需要花點時間去深思的。但是為了滿足新進朋友及好多其實心理並不滿意而又已擁有300B SE的燒友們,我們試著儘量嚴謹地去提出一個簡單確實比較可被接受的電路,作為製作時之參考。

WE 300B的起源及特性規格

1918年WE完成了兩款小型高真空度的多用途管,編號分別為VT-1和VT-2,作為電壓放大、檢波、振盪器等使用。VT-1經不斷改良至1928年完成了OOA,1930年演進至200A,而在1937年開始大量生產300B。1949年更生產CW300B軍規用途管,1952年進一步改良生產新型的300B,直至1980年前後停止生產。WE在五十幾年的歲月裡產製了數量極其龐大的300B,可是真正拿它用在Model 86、91、92及少數音頻擴大機之數量卻是少得可憐,大部份都拿去用在電源穩壓上頭,因此通信機裡常常可見300B的蹤影。我們可以從WE在1950左右退出音響市場後,仍然持續改良、製造300B達30年之久,不難看出300B其他更廣泛之用途。

300B當初既然是設計給電影廣播使用,所以人聲特別通透,中音表現無懈可擊,泛著自然的光澤。但是,正格說來300B對音頻上下兩端的響應並不理想,尤其100Hz以下的部份,當輸出功率到了4W以上,就會莫明其妙的不見了!在今天講究頻寬、動態、速度的需求下,有許多時候就無法滿足目前的軟件及喇叭。其情況即是:大音壓下音場平平,不耐久聽,大編制場面亂成一團,只能小音量來聽聽人聲及簡單的器樂,那是典型的300B基本特質。因此,我們更期望300B能再領風騷。

WE300B屏壓最高450V,負載阻抗1K5-6K,運用範圍很廣。圖一,我們列了一張300B的特性資料提供大家參考。在實際設計電路時,我們使用了市場上數量較多,售價相對合理的中國製300B,同時也兼顧WE300B的特性作精準合理的安排。

舊瓶新酒,更上層樓

在眾多WE300B的機子裡,以Model 91經濟版擴大機代表著那個時代的典範,最被人們珍愛誇讚。音效、分析力很好,性格純真活潑、人聲、提琴聲細緻非凡 - 不及2A3的嬌媚和6L6三極接法的溫馨,缺少些整體平衡及現場震撼。這次讓300B重新粉墨登場,原則上,前述的優點盡量保持。為了更上層樓,我們試著在10W的輸出功率上,儘量能延伸上下兩端的頻應,並且降低其失真。由於300B是一隻很貴的管子,所以電路必需格外具備高穩定度,製作容易,使用上要有極高的可靠性、耐用性。

放大電路架構

圖二是全機的電路圖,放大器部份的強放級,為了增大輸出功率,也為了能較容易地去驅動300B,我們放棄了如Model 91及許多機器常使用的自給偏壓(Self-Bias)供電,改採固定負偏壓方式。兩種偏壓模式,音色上是會有些兒不同;一般情形下,自給偏壓表現得比較溫暖、柔和,固定柵負壓的感覺就較直接、有朝氣,但是動態及音域的平衡方面,固定負偏壓的方式就相對容易達到我們的需求。選定B+430V,輸出變壓器初次圈阻抗Zp為3K、功率容量50W,因為是固定負偏壓,300B輸入端的Rg最多也僅能用到51K。電壓放大及推動部份,有些機器僅使用一隻五極管,將訊號放大後直接去推300B(著名的Model 91是個典型的作法)。另外有些設計,以兩二級的三極管放大後去推300B:兩級共陰極放大,或二組SRPP或一組SRPP、一級共陰極放大,更有甚者,再加上一級陰極隨耦去推300B等等,都可以有相當好的成績。

前些日子,幫友人組裝了一套Audio Note的Kit One 300B SE Amp.效果不俗,只可惜第一級電壓放大的6SN7在靜態時就流過了近7mA的電流,用沒多久,那只俄製6SN7就掛了,稍事修正,一切OK。這次我們選擇了一隻極低雜音五極管6J7,將G2、G3和屏極相連接成一支三極管作為第一級電壓放大,三極接法的6J7屏阻約5K、μ值20,在RL為28K的情形下,線性極佳。這一級也可使用半遙截止的五極管如6SG7、6K7等,效果一樣好,價錢就便宜多了。輸出藉由0.47μf電容器,音量控制交給第二級由6SN7組成的SRPP電路放大後去推300B,由於SRPP增益大,雜訊低,頻應佳,輸出阻抗極低,用在第二級,對這個放大器而言,非常理想。Rk由910Ω至1K2都能有令人滿意的效果,我們以最容易取得的數值1K來用。由於300B的Rg為51K,所以交連電容器用到1μf,是希望能對50Hz以下的頻段不致衰減太多,非常簡單的第二級電壓放大,卻是Kit One設計的精髓所在。

電源供給

一部擴大機的成敗,電源供應事實上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每個製作者都希望擁有能量強大、紋波極低的電源,本機的設計、製作,從電路圖上不難看出在電源方面作了很週詳之思考,基於體積、重量、大能量、低紋波、低花費、低內阻等等重要因素的考量,決定各級直流供應均採橋式整流,期有效降低紋波因素及提高能量的可運用度。為了降低電源內阻,也只好捨棄了二極管整流的方式,改採高速固態橋式整流子,由於是業餘組裝,採用大容量濾波平滑電容及大電流的扼流圈,相較於一般的串連式穩壓電源,效果好得太多,花費也不致相差太多,況且簡單、確實,施工容易。

高壓以一只1000V 35A高速橋式整流子擔任,使用一對470μf/450V的濾波電容和一顆5H/700mA的大傢伙扼流圈,作成一組π型濾波器,供兩聲道的300B使用,非常輕鬆愉快。可是有些朋友卻太喜歡「真空管整流的音色」,沒問題,請以4只5AR4(公認比較好聽的二極管)組成橋式整流,電源變壓器高壓繞組的電壓改成335V,另外再繞5AR4燈絲所需之繞組,濾波電容也改用220μf/450V的就可以了,大概要多花個幾仟元。強大的直流高壓在300B尚未暖身就緒前,就加上去,實在太不妥當,因此本機用了一只2-10分鐘的Time Relay將高壓延遲。

由於要使得裝製上較為容易兼且能照顧到品質,兩只300B均採交流供電,電壓放大的真空管才使用直流供電,這樣子,對喜歡以「搭棚」裝機的朋友而言,是很容易施工的,整部機器成品的hum聲,也能控制到極為輕微。特別一提的是,雖然電壓放大管的直流燈絲供電,採用了扼流圈及電阻構成的二級濾波,但是效果卻非常有限,原因出在2A的扼流圈電感量太小了,如果要扼流圈充份發揮功能,其體積大約要電源變壓器那麼大,因此建議欲組裝的朋友,將扼流圈改成1Ω/10W的電阻即可,負壓供給也是二級的π型濾波,已足敷所需。

裝製及調校

只要是會拿烙鐵的朋友,組裝這部機器,按著電路圖施工,可說毫無困難,由於本機的製作,沒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出錯的機會很小,完工後的品質也相當穩定,算是值得一試的單端機,由於全機增益頗高,是可以不使用前級放大器,採取訊源直入方式來享受音樂。因此,是否在最前端加裝一組訊源切換開關,就留給組裝本機的朋友自行決定。自己裝來玩玩,那兩只輸出變壓器不妨使用品質較佳且穩定的產品,這個投資是絕對值得且必要的。個人覺得,在輸出變壓器上的講究,其效益是遠大於對強放管的選擇,不妨使用Tango的X或FX系列,Tamradio的產品也相當好用,這方面是省不得的。至於電源變壓器及抗流圈,本地幾乎所有的廠家都能做得很好,只要按圖中所列規格,要求店家以矽鋼片製作(變壓器的效率高些、溫升低一點),結果保證人人滿意。Kit One由於售價低廉,使用在該機上的大大小小變壓器,鐵心均為普通鋼片,所以較燙。

機器裝好後,先別忙著上電,首先check所有的電容器,橋式整流子接腳極性是否正確,尤其負壓那組的正(+)是接地的,管座接腳及零件是否正確,詳細校核一次,焊接是否確實、穩固。清除所有的小錫塊、線屑,將兩只50Ω/2W可變電阻調至中點位置(它是用來微調哼聲的),二隻10K VR的中點對-Vcc端阻值應調至0Ω(短路),此時負偏壓最大,這些工作完成後,將兩聲道的訊號輸入端插上短路RCA插,在輸出變壓器次級的0及8Ω兩點接上純電阻負載或喇叭,上電,數分鐘後,聽到繼電器「答」的一聲,開始調整兩聲道的10K VR,使連接50Ω/2W VR中點對地的2Ω電阻上產生0.12V DC電壓即可。半小時候,再重覆一次調校工作,就大功告成了!在第一次聽音樂之前,您可以輕調兩隻50Ω VR,使左右兩隻喇叭的哼聲降至最低。組裝、調校非常的簡單,是本機的特點之一。

永遠的300B

經過了辛苦漫長的組裝過程,應該是好好享受成果,聽音樂的時候 我們不想去說,她的高音有多幼細、絲綢般的光滑、柔軟,中頻多麼甜滑,具有實體感,低頻下潛有力、雄渾。這個300B的新成員,在各方面的確能符合這個時代軟件及硬體的需求,也保持著她原有迷人的聲音特質,深信由於大家不斷努力去探索和實踐,300B期能永恒不朽!■

外觀與內部圖

讀者來鴻(迴響)

154期出刊未久,即有讀者來電提到V2之陰極電位、燈絲電壓、屏壓等問題。我們很感謝讀者的熱心與關懷。作者在文內確實漏提了SRPP另一很重要的優點,即是SRPP一般所使用的工作電壓B+可由200V-500V極廣之範圍內來運用。所加之B+的高低,最主要的考量是視輸出電壓擺幅的需求而定,我們選擇B+ 280V是考慮到各種零件的最常用規格及真空管的較佳工作狀態做決定的。其中放大器之工作電流大約在1mA-3mA之內,都能穩定的工作。
V2的陰極電壓幾乎為屏壓280V的一半,約130V-150V。V2的柵壓和V1的屏壓相同,是略小於V2的陰極電壓,所以實際上V2的「工作電壓」可視為1/2 B+電壓。然而V2陰極電壓為150V,與燈絲電壓的6V3之壓差很大。因此,有兩種情況就必須考慮:一為陰極、燈絲間的絕緣,另一為極易引起hum聲。解決hum聲的方法之一,可以將燈絲以直流供電。至於絕緣,大概有25%的管子會因極微的「漏電」而產生雜音,只要將這些絕緣情況稍差的管子換下(用在別的地方,還是蠻好的)就成了。另外一個根本改善之道,就是在燈絲加上高電壓。由於考慮到大部分的製作者較不能習慣這種方式,所以154期文內並未提及。其方法如下:
1. 在電源變壓器供放大管使用的繞組上(例如6V3-0V),直接以交流方式供放大管燈絲使用。
2. 在B+ 280V處以一支250K/2W電阻到地,接著在56K/2W電阻上串接一隻56K/2W電阻上,並接一隻100μf/100V電容,並讓電容負端接地。
3. 電容正端,也就是250K和56K的交會點上焊一根線到燈絲繞組的任一點。同時解決了哼聲和陰極、燈絲間極微漏電的憂慮。
祝大夥裝機愉快。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2 08:34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浅说真空管

文·【杨伟鑫】



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他所发明的灯泡时,发现灯泡用久了之后,玻璃管内璧有发黑的现象。为了测验此现象,他用一金属板插于灯丝之间。他发现当把金属板接上正电压,灯丝接上负电压时,电流表的指针动了,表示有电流通过。灯丝和金属板之间是真空,没有电线相连,以当时的电子知识,认为是不可能的。这种现象称为爱迪生疚。后来科学家对此现象不断地研究,发现原来烧热的物体会发射出电子,就好象煮熟的水会变成蒸气一样,这些热电子会被带正电压的金属板吸引过去,形成电流通过。

二极管

二极管是由阴极和屏极两个电极组成。阴极又分直热式和旁热式两种。

直热式是灯丝通电流加热灯丝,使其热至通红以发射电子,灯丝本身就是阴极。300B、211,845,2A3都属于直热式电子管。

旁热式阴极是把阴极造成管状,管的表面涂上一层氧化物如氧化锶或氧化钡等。

阴极本身不发电,由灯丝在阴极的内部把阴极烧热,屏级是用铜、铁、镍等金属造成圆筒型,阴极就在正中央和屏级保持一定的距离。当阴极被灯丝加热时,由于热电子效应放射出电子,这些电子会在阴极附近漂浮。当屏极加上正电压时,带正电压的屏极会把带负电的电子吸引到屏极造成电流的流通,这种流通的电流称为屏流,屏压越高屏流越大。虽然如此,但屏流增大到某一点便停止,这就称为饱和电流。饱和的现象是受到阴极发射电子的限制,要增加电流,必须加大阴极,加强灯丝电流,提高阴极温度。二极管的主要用途是用作整流,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另一个功用称为检波,主要用在调谐器(收音机),把调幅波(AM)、调频波(FM)解调变为音频讯号。

三极管

在二极管的屏极和阴极之间加入一个网状的电极,称为栅极。这个网状的栅极包围着整个阴极,目的是阻挡电子的流通。三极管的运作和二极管一样,如果新加入的栅极不加上电压,热电子从阴极飞出,穿过栅极的网孔,向屏极飞去而产生屏流,如果在栅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很小的负电压,这负电压虽然很小,但因为很接近阴极,其阻挡电子的能力还是十分显著的,使得通过栅极的电子数量减少。如果栅极电压不断地下降到某一点,所有热电子均被栅极所阻挡,无法到达屏极,屏极电流便为零。此时的栅极电压称为截止电压。 三极管的表态特性曲线如图一,图二则是它的线路。

在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屏压为200Volts时,屏流是20ma;当屏压降至150Volts,屏流也下降至15ma,少了5ma。

改变栅极的负电压也能使到屏流改变。如屏压固定在200Volts,栅压为零,这时屏流为20ma,把栅极电压由零减至-5V,屏流就会从20ma降到15ma,少了5ma。由此可见,改变5ma电屏流,屏压得改变50Volts(200V-150V=50V),而栅极只须-5V就能轻易把屏流改变5ma。三极管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放大电压。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2 08:34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認識真空管

一切由電子開始談起 江俊德

要說在前面的,筆者才疏學淺,雖然略知電路設計的基礎與原裡,但對於基礎電子學反而陌生,文中若有疏漏錯誤之處,尚請先進不吝指正。電子元件本來就是一項專精的電子物理學,利用材質以及結構上的特性,對電形成不同的反應。例如,利用兩片緊貼但不接觸的金屬 薄板,就可以形成電容;利用以矽為主的材質,經過適當的製程,就可以變成半導體如二極體、電晶體以及IC等;將銅線以絕緣漆封裝形成漆包線,將漆包線捲起來就形成電感、加入鐵芯則成為變壓器、併接在一起就是李玆線。還有其他諸多電子元件,其實都是架構在基礎物理現象上的精巧設計。
真空管的發明就與盤尼西林以及輪胎的發現一樣具有戲劇性:在實驗室中靠近窗戶幾個未清洗的實驗皿,不經意從窗外飄來一些黴菌落在實驗皿上,科學家驚訝的發現某些落入實驗皿中的黴菌,可以抑制壞菌的擴散與成長,加以實驗分析之後這種黴菌就成為了有效且使用廣泛的抗生素之一;同樣也發生在實驗室中的情景,正在研究橡膠的實驗中,不經意打破裝在玻璃杯裡的硫黃,倒入融化的橡膠液體中,凝固後橡膠變成了堅硬且頗富韌性的材質。真空管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做幾片金屬板封裝在抽真空的玻璃瓶裡進行實驗的,它的發展與發明大王愛迪生有著一段故事。

電流與電子流動的方向恰巧相反

在此之前試問一個小問題:電路分析上「電流」的方向與實際上「電子」流動的方向是否相同?答案是否定的,電流與電子流的方向是恰巧相反的。過去的科學家無法觀察電子流動的方向,於是統一說法,將電池的某一極設定為正極,其電壓為正電壓,電流由正極流至負極而形成一個封閉的迴路。由於大家統一說法與作法,因此多年來並沒有發生任何衝突之事,直到了近代科學家有了更精良的設備,觀察之後遂推翻了之前的說法:「原來電子是由電池的負端流出來的」!(換言之,電子是從擴大機的喇叭負端流出,而從喇叭正端回流的)

身為使用者並不需要在意何者為真,只要按照科學家的結論行事就可以了。說這一段就是因為當初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後,發現他生產的燈泡燈絲老是從正極端燒斷,於是進一步實驗在燈泡中加入一塊小金屬板,點燈之後將金屬板連接電表,分別施以正電壓以及負電壓,觀察電流的情形。

對於當時的科學而言,位於真空狀態下且不連接的金屬板,不論如何連接是不可能產生電流的,但怪事發生了,愛迪生發現某種物質(其實就是電子)會透過金屬板,會從電池的負極騰空「跳」到正極,此發現當然激起更大的實驗動機,此現象便稱為「愛迪生效應」。這也是科學家首次質疑電流流動的方向,以及自由電子在空間中流動的現象。

金屬之所以能導電,就是因為金屬的自由電子較多,便於電子的相互流動,因此電子材料必須由導電性佳的材質製成。電子還有個特性,帶負電的電子容易受到正電壓的吸引,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又從愛迪生效應中得知,當加熱金屬物質時,活躍於質子外圍的自由電子容易產生游離現象,溫度高導致電子活性增強,此時若空間中有一正電壓強力吸引,游離的電子就會在空間中流動。基於這幾個當時已被了解的知識,佛來明(J.A. Fleming)於1904年製造出第一支二極真空管,李德科士(De Forest Lee)將二極管加以改良,於1907年製造出第一支三極管,既然成功研發了三極管,真空管的應用開始實現,真空管的發展從此一日千里。

三極管是最基本的真空管

「真空管」(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內部抽真空,以利於游離電子的流動,也可有效降低燈絲的氧化損耗。二極管、三極管、五極管,從字面意義代表真空管內部基本「極」的數量。真空管擁有三個最基本的極,第一是「陰極」(Cathode,以K代表):陰極當然是陰性的,它是釋放出電子流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塊金屬板或是燈絲本身,當燈絲加熱金屬板時,電子就會游離而出,散佈在小小的真空玻璃瓶裡。第二個極是「屏極」(Plate,以P代表),基本上它是真空管最外圍的金屬板,眼睛見到真空管最外層深灰色或黑色的金屬板,通常就是屏極。屏極連接正電壓,它負責吸引從陰極散發出來的電子(還記得嗎?利用異性相吸的原理),作為電子游離旅行的終點。第三個極為「柵極」(Gird,以G代表),從構造看來,它猶如一圈圈的細線圈,就如同柵欄一般,固定在陰極與屏極之間,電子流必須通過柵極而到屏極,在柵極之間通電壓,可以控制電子的流量,它的作用就如同一個水龍頭一般,具有流通與阻擋的功能。

真空管光有三個極當然還不算完美,也因此後來的真空管不斷改進,在結構上也有了許多的改進之道,以配合不同的放大方式(如超線性接法等),但該部份的內容已經脫離本文,暫不詳述。

引擎運轉必須要有燃料,真空管的動作動力為電能。真空管的電極當中,最重要的應屬陰極,它負責將電子釋放出來,作為一切動作的基本。最早的真空管由於構造及理論簡單,直接將燈絲充當陰極使用,換句話說,當燈絲點亮時,由於燈絲溫度提高,電子就從燈絲釋放出來,經過柵極直奔屏極。這種真空管就叫做「直熱式真空管」,這次專題的主角300B,就是屬於這類型的真空管,相較於其他現代化的五極真空管,300B的構造簡單,性能陽春,輸出功率也低。

燈絲(Filament)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質製成,由於直熱式三極管直接將燈絲當作陰極,因此燈絲的特性直接影響著直熱式真空管的性能。基本上,真空管的燈絲主要可分成三種材質構成,第一種當然是耐高溫的鎢絲。將純度高的鎢絲抽成細絲,捲繞成狀在真空管的最內層,通電之後即可發出溫度。但鎢絲的必須加溫到兩千餘度時,電子才能發散,因此以鎢絲製成燈絲的真空管點燃時,會發出光輝耀眼的亮度,同時溫度高得嚇人。別意外,不是真空管要燒掉了,而是它本如此!但將鎢絲點亮需要消耗較大的電力,唯優點是鎢絲甚為耐用,普遍運用於較大功率或長壽命的真空管上。筆者經常聽到人說:「那支真空管點起來那麼亮,一定兩三下就掛點了」。其實並不然,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真空管的壽命可達數萬小時,拿來當作家裡的燈泡,既耐用又有裝飾的作用,一舉數得!

另一種燈絲採用釷鎢合金,它只須將燈絲加溫至千餘度即可工作,相較之下較省電力。最常使用的應為氧化鹼土燈絲,它的作法是在燈絲外,塗上一層厚厚的氧化鹼土,看起來接近白灰色的物質,它只需要加溫至約700度(看起來約暗紅色),即可獲得足量的電子,因此工作溫度最低、也最節省電力,一般而言只須供應6.3V左右的直流,就可以正常工作。

直熱式真空管當然有它天生的優點,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陰極容易受到燈絲的溫度而改變特性。當燈絲電壓變動時,或以交流電供應燈絲時,陰極呈現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因此有人主張直熱式真空管應採用直流供電,也有人強調必須以交流供電以免損傷陰極,這種爭論過去在音響界早已成為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筆者無意在此引起話題,反正各方堅持各有道理,只要聽起來沒問題,管子耐用好聽就行了。如果您有研究上的心得,筆者相當樂於接受。

傍熱式真空管的穩定度較高

為了解決直熱式真空管的燈絲問題,真空管設計者決定讓燈絲與陰極分家獨立,在燈絲的旁邊套上一圈金屬套筒,讓燈絲直接對金屬板加熱,電子從金屬板散發出來,這種加熱方式就稱為「傍熱式真空管」。

如此,真空管似乎就穩定許多了,由於金屬套筒的體積與儲熱量高高大於傳統的燈絲,因此即使燈絲暫時的溫度變動,甚至暫時幾秒鐘的停止加熱,金屬板的溫度變化改變有限,這也就是為什麼某些擴大機關機之後,它還能唱個十幾秒鐘的主要原因。既然陰極與燈絲獨立,陰極板必須由燈絲間接加熱,於是燈絲再度改成鎢絲材質,以求耐久性,並在鎢絲外層塗上一層白磁,一方面絕緣,另一方面也有定型的效果。由於間接加熱效果較差,陰極金屬板上會塗上釷、鋇或其他有利於電子發散的物質。也因此,真空管的金屬極板看起來總是灰黑色,不像正常的金屬板,也由於製作組裝時必須仰賴手工,因此金屬板上總會留下許多細小的刮痕,用家購買真空管時不必意外擔心。

直熱式真空管與傍熱式真空管使用上的差異呢?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是不必在乎直熱式真空管與傍熱式真空管的不同,但對於設計者而言,傍熱式真空管由於間接加熱的關係,燈絲電流通常較大,而且傍熱式的結構必須對陰極金屬板加溫,因此開機後有一段緩慢的加溫期,如果是前級,則必須做好延遲設計,以免開機的脈衝傷了後級。

依據發展的過程來看,最早的真空管當然是直熱式的設計,二極管是首先被發展出來的,二極管的功能猶如現在的二極體,具有整流以及收音機內部檢波的功能,二極管經過適當的設計,也可以成為穩壓管,作用如現在的濟納二極體(Zener Diode)。由於真空管的動作原理很簡單,因此第一支真空管被成功的製造出來之後,就有許多科學家加入研發的工作。第一支三極管在1907年被一位美國科學家成功製造,從此便開啟了無線電時代的來臨,告別留聲機,進入擴大機時代。

真空管的工作原理

現在,我們更進一步來看看最簡單的真空管工作原理。

整理一下剛剛所述,真空管具有幾個極,由最內層到最外層分別為:燈絲,陰極,柵極,屏極。將一支真空管拆開之後,繪於附圖之中,從圖可知,當點亮燈絲,燈絲溫度逐漸升高,雖然是真空狀態,但燈絲溫度以輻射熱的方式傳導至陰極金屬板上,等到陰極金屬板溫度達到電子游離的溫度時,電子就會從金屬板飛奔而出。此時在電子是帶負電的,在屏極加上正電壓,電子就會受到吸引而朝屏極金屬板飛過去,穿過柵極而形成一電子流。剛剛說到柵極猶如一個開關,當柵極不帶電時,電子流會穩定的穿過柵極到達屏極,當在柵極上加入正電壓,對於電子是吸引作用,可以增強電子流動的速度與動力;反之在柵極上加入負電壓,同性相斥的原理電子必須繞道才能到達屏極,若柵極的結構龐大,則電子流有可能全數被阻隔。

利用柵極可以輕易控制電子流的流量,將輸入訊號連接在柵極上,並且加入適當的偏壓,並且在屏極串上一個電阻,藉此即可達到訊號放大的目的。真空管也與電晶體一樣,具有多種放大組態(事實上,電晶體的放大組態是從真空管延伸過來的應用),結合不同的電子材料如電阻、電感、變壓器以及電容等,就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電子產品。別忘了,第一部電腦可是使用真空管製成的,當然,它只能做簡單的加減運算。\r

至此,真空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已經報告完畢,還缺少了什麼?請觀察一下真空管的管壁內部,有一塊類似水銀的薄膜黏附在玻璃壁上,這是延長真空管壽命的設計。除了極少部份低壓真空管外(並非指工作電壓低,而是指真空管內部存在低壓氣體),大部分的真空管必須抽真空才能正常工作。真空管的接腳為金屬腳,雖然以玻璃封裝,但玻璃與金屬接腳之間仍然有漏氣的機會。玻璃管內的金屬蒸鍍物(即消氣劑),會與氣體進行作用,它存在的目的就在於吸收氣體,以維持真空管內部的真空度。這一層薄薄的金屬物氧化之後,會變成白色,表示真空管已經漏氣不行了,所以若打破真空管時,這一層蒸鍍物質也會變成白色。因此購買老真空管時,也要注意蒸鍍物的情況,像水銀一樣的為佳,若開始蒼白、剝落時,就表示這支真空管已經邁入老年了。

使用300B真空管的用家一定有一個經驗,將擴大機電源打開,室內燈光熄滅,此時300B的燈絲會發出昏黃的光線,同時在真空管的頂端,有時候會出現像極光一樣的神秘藍光。藍光看起來是綿細的、柔軟的,略帶一些神秘。它像極光一樣,有時會扭曲飄動,似有若無的在真空管內發亮。第一次見到藍光的人不免對它產生好奇,有人說它無所謂,也有人說它是不正常的現象,基本上藍光的產生基於幾個因素。1.內部有低壓氣體。2.真空管設計或製造不良。3.屏極電壓過高。

藍光的主要來源仍然是電子,當屏極的設計包覆不良,無法吸引電子流吸附在屏極金屬板上,就會讓電子到處流竄,真空管見到的藍光就是電子在真空管內流竄的結果。藍光看起來美麗,卻有可能產生輻射,不過筆者並不確定是否對人體有傷害。藍光的出現也與真空管廠牌有極大的關係,大陸管以及蘇聯管Sovtek出現藍光的機會大於其他,而我自己使用的三部300B擴大機,使用四支大陸管與兩支WE300B,只有大陸管會發出藍光,久了也就視為正常了。

1916年為有線電話用途製作的三極管,它是構造最簡單的直熱式三極管,一根發亮的燈絲,如柵欄狀的柵極介於燈絲與屏極之間,而屏極位於最下方,就是一塊金屬片。

schiff 发表于 2006-10-12 08:35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

天涯何处觅靓胆


文·【谭泽江】


天涯何处觅靓胆之一


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晶体管以超长寿、低价、低温、省电等优势,将真空管(胆)打得落花流水、脸青鼻肿!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音响厂家视真空管为洪水猛兽,许多音响史上的名胆,如:GEC,Mullard、德律风根、“西电”(Western Electric)、PHILIPS、RCA等含恨而终!甚至连胆机中的龙头老大——McIntosh亦与真空管划清界线!在晶体机凌厉的攻势及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胆机的皇朝终于瓦解,胆机进入了暗无天日的黑暗时期!


发烧友与晶体机共度了一段你侬我侬的蜜月期后,开始感到耳根不适!原来取得“超长寿、低价、低温、省电”的同时,却失去了丝丝入扣的音乐感。而一般晶体机的锐利音色,久听之后更是令人耳朵隐隐作痛!于是,从八十年代中旬开始,部分发烧友重投真空管的怀抱,掀起了胆机复兴的浪潮。


到了今天,胆机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醉人的音乐感及迷人的音色,令顾曲周郎听得如痴如醉。再加上胆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配搭不同牌子的胆,表现迥然而异,可调校出自己所喜爱的音色与气质,体现个人的音乐品味,将发烧音响推向更高的文化层次。


不言而喻,胆乃是胆机的灵魂。无奈的是,上一世纪的浩劫,已对真空管的供应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经典名胆厂家全都走进了历史!目前市场上残存的经典名胆都是仓底货,价格被推高得脱离现实,令忠心耿耿的胆痴痛心疾首!幸运的是,目前仍有少数几个国家产胆,无独有偶的是,这些国家都是或曾是共产国家,胆的价格亦比经典胆合理得多。


音响市场上,新胆、旧胆存在着许多动人的传说与迷思。初叩胆机之门的初哥,该何去何从,如何取舍呢?


今天且让我们直捣黄龙,一探真空管总汇——Well Audio Lab。
Well Audio Lab的老总Frankie,温文尔雅,弱冠之年便开始做“机”。卧薪尝“胆”了大半生后,恶向“胆”边生,狠下心来从事器官买卖——卖“胆”!


据Frankie透露,目前还在产胆的国家有下列几个:


1.中国


主要的产地在天津及柳州,品牌包括了“曙光”、金龙、ALLMUSIC及FULLMUSIC等。


中国胆胜在价格便宜,但声音较为尖锐。以价论声,中国300B胆的表现出色!每枚价格低于百元,却比苏联Sovtek 300B更为稳定可靠,能耐更高的屏极电压。


一般300B胆机的屏极电压介于350V-400V之间(扣除阴极电压之后),当电压超过400V时,Sovtek胆会“发火”——出现火花,产生大量的噪音,中国300B则气定神闲、面不改色。


2. 苏联


主要的品牌为Sovtek、Electro-Harmonix及Svetlana。
三个牌子中,以Sveltana的表现最佳、品质管理最好。据Frankie透露,他所进口的胆都亲自一一以试胆机测试配对,在众多牌子之中,Sveltana胆的互导率及屏流电流都在可接受的范围里,不像某些国家的胆,每枚胆的参数大起大落,毫无标准可言!


一般上,Sveltana胆的音色较厚,人声也较为温暖。据Frankie表示,Sveltana 6922(6DJ8)是最出色的一枚!它便宜可靠,完全没有一般6922常见的麦克风效应(时隐时现的高频噪音),几乎所有胆机厂家都一致采用它!300B则是Sveltana的另一杰作!它的表现极接近脍炙人口的“西电” 300B,只是高频不如“西电”的通透,但低频的表现则横扫“西电”,动态更佳!

除了中、苏之外,下期继续为各位介绍其他数个产胆国。由于全球各地的发烧友(尤其是亚洲)求胆若渴,巨大的购买力甚至令300B之皇—— “西电”重操旧业,重新生产300B而轰动音响界!“西电”是众多经典真空管厂家中,唯一重生的火凤凰!更戏剧性的是,这只万众期待的火凤凰却偏偏遇上了......


目前真空管的供应充沛,何以经典真空管的价格却越炒越高?是发烧友烧坏了脑筋抑或是新不如旧?胆痴该如何在“超现实”的价格中寻宝?在经典胆市场中,假胆当道,令发烧友吓破胆,你我该如何自保?


爱胆的读者,且听下回分解。

天涯何处觅靓胆之二

上期看过了中、俄的胆后,今天继续咱们的寻胆之旅。 3.美国
众所周知,300B在日本被誉为“幻之名球”,是日本发烧友的最爱!而早已停产的美国“西电”300B,更被视为至尊!日本发烧友不惜一掷千金,在世界各地大事搜罗“西电”300B,再加上新、港、台发烧友亦加入战围,将价格推高到人神共愤的地步!


由于亚洲发烧友求胆若渴,美国“西电”见猎心喜,决定东山再起,重新生产“幻之名球”!一九九七年,首批全新制造的“西电”300B悉数卖到日本去,形势一片大好!


“好梦由来最易醒”!“西电”是众多经典真空管中,唯一重新投入生产的品牌。不幸的是,它生不逢时!同年,亚洲爆发了前所未有金融风暴,人人自危,以高姿态出现的“西电”300B首当其冲,有价无市。到了一九九九年,含恨而终,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登山运动员的最终的目标,决非珠穆朗玛峰,而是更为险峻的K2险峰。对于正在使用300B胆机的发烧友,“西电”300B的魅力正如K2,若不曾拥有,发烧生涯始终是个缺憾,百年之后恐怕还得被牛头马脸嘲笑一番。


为了让今生无怨无悔,“西电”300B非买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Frankie建议各位避免购买1997年的产品。这是“西电”恢复生产的第一年,品质控制仍不够稳定,偶尔会有灯丝断裂或管内有玻璃碎片的现象!到了1998及1999年,生产及品控都上了轨道,可放心选购。


4.捷克


在共产时代,以TESLA品牌而闻名于世。当实行具有捷克色彩的社会主义后,牌子改为JJ Electronics。


据Frankie表示,JJ Electronics胆音色不俗,只可惜红颜薄命,胆的寿命较短。


凭心而论,在共产制度下,TESLA胆的表现更佳!经济挂帅之后,表现反而大不如前。


TESLA的得意之作首推EL34 Brown Base / Double Getter,其表现之佳,甚至有人认为超越威震江湖的Mullard EL34!


由于Mullard EL34成名已久,被全球发烧友列入“通缉”名单,在江湖上已不多见,价格更被推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若TESLA EL34 Brown Base / Double Getter的表现果真能与Mullard EL34争一日之长短,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亡羊补牢的大好机会!


4.南斯拉夫


以EI作为品牌,价格比中国胆更便宜,表现也逊于中国胆。

在新胆供应充沛的情况下,何以经典胆的价格却越炒越高,完全脱离现实?


据Frankie表示,原因很简单——新不如旧!只要一听,便高下立分,根本无需仪器测量。新不如旧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与人为的因素。就以南斯拉夫的的EI胆作为例子,它甚至连屏极上的深灰色涂料都省了,露出了光秃秃的屏极!而捷克JJ Electronics的前身是颇有名气TESLA,虽然是同一间厂,但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却再也造不出以往的水平!


由于供求的关系,经典胆价格高昂,令“胆痴”心如刀割!更令人心寒的是,偷鸡摸狗的无良商人见有机可乘,将廉价胆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胆,谋取暴利!


在鸡犬升天的胆市中,你我该如何自保呢?


Frankie的建议是多学、多看,多比较。各位可从玻璃管的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印在胆身的细小代号加以求证。众多古典胆中,“德律风根”及Mullard价格高昂,但却最受欢迎,因此假胆也最多。由于“德律风根”胆的底部都刻着菱形标志,因此最容易识别,是真是假,一看便知!Mullard胆则较考功力,如:小功率胆机用得最多的Mullard EL84胆,屏极两侧开的应是圆孔,而非常见的长方形孔!


最冤枉的则是一些对胆的认识不深的进口商,由于本身无法判断真伪,因此照卖不误。虽然是无心之过,但却很容易出现“白狗偷吃,黑狗当灾”的局面。


也许有些读者会问,经典胆虽是全新的仓底货,但经过了数十年岁月的洗礼,性能是否可靠?


为了确保胆的性能稳定可靠,Frankie所进口的胆都亲自以试胆机测试配对,保证屏流及互导率符合规格。


了解了胆的前世今生后,相信各位在下槌时,眼光更准,更有信心为宝贝胆机“壮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关于音响知识和杂想的贴子